逍遙游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21 19:31: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逍遙游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教案是上課的藍本。但寫了教案,只是上好課的必要條件,還需再下一番功夫推敲、琢磨,使教案變活。
1.怎樣使教案變活呢?
1.1 反復考慮教學目標確定是否恰當,教學內容和組織安排是否合理,教法選擇是否能吸引學生,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要變推敲、邊修改,力求準確、貼切。
1.2 考慮如何把教案上的文字變成具有個人特色、能吸引學生是聽的課堂"臺詞"。不在這方面下功夫,課堂教學不是有骨無肉、干干巴巴,就是生硬呆板、照本宣科。要注意錘煉教學語言。一要簡明、確鑿。備課如同寫詩,也得有"力求一字穩,耐得半霄寒"的精神。而要精煉。課堂上說的話應該是多一句嫌多,少一句嫌少,嚴禁無縫。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
1.3 反復揣摩學生的現狀和心理。要考慮學生近期的思想狀況,學習情緒和班級的不同特點,只有如此,講課才能有的放矢抓住學生,才能達到教與學的高度統一。
1.4 要預想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問題,做到心中有數,留有余地。必要時要多準備一點材料,多考慮幾種教法,多設想幾種講授思路,以便隨機應變。
1.5 要反復熟悉教案。從重點內容的講授到板書提綱的布局,字字句句都要熟記,對"臺詞"要力求張口成誦,做到"背講"。"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一位書法老前輩談寫字體會時說:"下筆之前心中要有字,下筆之后心中要無字。"心中有字才能中規中矩,心中無字才能瀟灑自如。事物各異,哲理相同。上課之前,必須是袖手于前,凝神靜思,做到心中有課;待走進課堂,便要即興講授,不露斧鑿。這樣才能上出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濃妝濃抹總相宜"的課來。
1.6 及時做好總結,寫好課后札記,這是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寫課后札記要注意以下幾點:
即興記寫。每上完一堂課走出教室后總有種種感受,不管成功、失敗或一般化,都要及時把自己的經驗體會記錄下來。一個單元之后,還要整理前面零散的札記,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寫出單元教學小結。
持之以恒。自古萬事貴有恒,寫課后札記也是一樣。寫札記開始階段,總會有麻煩之感,或懷疑它是否真有價值。這時一定要堅定信念,堅持下去,日后會體會到:它不僅能幫助我們積累經驗,提高教學能力,而且有助于養成嚴謹的治學精神。
要與聽課學習相結合。既總結自己的經驗,又學習、吸取別人的長處,積少成多,發展形成自己的特長。
系統整理,不斷提高,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下年度再教之前,要重溫札記。這樣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就會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教學中的低效勞動和無效勞動是很多的。拿編寫教案來說,一些教師為了應付檢查,或一味照,參考資料抄,或先講課后補寫,什么重點、難點、方法、步驟、就像一個模子倒出來的一樣,這樣的教案沒什么實用價值。
2.運用是教案的生命
教師要憑借教案上好課,就要把教案編寫的具體實在,切實可行。
2.1 編寫的教案要有詳有略。教案也可以說是備忘錄,有些教材早已熟悉,不必寫得過于詳細,需要詳講的疑難之處,不妨多用點筆墨。
2.2 教案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一是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知識結構的實際;二是學生理解接受能力和基礎知識的實際。沒有針對性就沒有實用性,一味照抄參考書來設計教學,設計學生,只能是一廂情愿。
篇2
【關鍵詞】課堂教學;問題設計;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
課堂提問,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手段之一。課堂問題設計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文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影響著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關系著能否取得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仍普遍存在著籠統化、程式化、教條化等一系列問題,使所設問題缺乏針對性、啟發性和生成性。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研究設計出具體的、有價值的、可引領學生快樂高效學習的問題,真正“問”出語文課堂的精彩,值得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予以重視,認真探究。
一、問題設計要有針對性
有的教師忽視了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認知能力,提問或過于淺顯,無思維價值;或無限拔高,難于回答;或模糊抽象,回答不清。因此,根據教材特點,教師針對性地設計出真正符合學生實際的不同層次的問題,才有利于學生主動積極地展示其思維過程,才有利于全班同學的共同發展,才會避免出現“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吃不了”的現象,讓課堂呈現出“不想說的想說,不會說的會說,會說的創意說”的生動局面。在教《祝福》一文時,結合“課后練習”中的三個探究題,我還補充了二個問題:
(1)小說寫了幾次“祝福”?在這幾次“祝福”中,祥林嫂有怎樣的表現?這幾次“祝福”對祥林嫂的命運又有怎樣的影響?
(2)祥林嫂被婆婆賣給賀老六,為什么要拼死反抗?她到底在反抗什么?
這幾個問題涉及了小說的情節、內容和主題,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很有針對性,很適宜適度。果然,“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立刻對這些問題表現出了強烈的關注。我意識到這正是讓學生自己探究解決問題的大好時機,于是我趁機把這個“球”拋給了學生,鼓勵他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學生們在激烈的爭論中對課文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把握,也體驗到了發現與探究的樂趣。
二、問題設計要有啟發性
有的教師盲目追求活躍的課堂氛圍,不是以啟發學生思考、探求學生的見解為導向,而是以獲得預設正確的答案為目標,“牽著學生鼻子走”,讓課堂提問成了幫助自己完成預案的工具,形成“生從師問”的被動局面。一個好的語文教師,不是指點他的學生入住現成的“高樓”,而是促使他的學生去“壘砌”,同他一起去建造“高樓”。問題設計具有啟發性,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能誘發學生展開思維,不僅能使課堂教學順利而有效地開展,還能使學生通過對此一問題的探究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在教《逍遙游(節選)》一文時,學生對文本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我于是設計了二個問題去啟發學生,引導他們積極揣摩課文內容。我先提出一個問題:“文章第一、二段中提到的“野馬”、塵埃、蜩、學鳩、斥等事物和鵬鳥有沒有相同點?”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很順利地認識到:無論是鵬鳥,還是“野馬”、塵埃、蜩、學鳩與斥等,都須憑借空氣才能飛行或遷徙。
接著,我激疑促思:“文章第三段寫了“知效一官”一類人及宋榮子和列子,這些人物與前兩段所寫的事物有什么聯系?”課堂又生波瀾。學生激烈探討,理解到“知效一官”一類人與“野馬”、塵埃、蜩、學鳩與斥等都目光短淺,宋榮子、列子盡管達到較高境界,但跟鵬鳥一樣仍“有所待”,都沒有達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的“至人、神人、圣人”的“無待”境界。至此,學生對《逍遙游》的主旨就基本上理解了。可見,所設問題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是很具有啟發性的,達到了能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的目的。
三、問題設計要有生成性
有的教師往往“心中有預案,行中無他人”,對所設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情況缺乏生成性,當冷不丁冒出“旁逸斜出”的問題時,或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對敢于提出異議的學生批評打擊,導致課堂教學缺失靈氣。因此,教師要盡可能考慮并預見到所設問題在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充分的準備,生成新的問題,以更好地應對課堂上出現的“意外”之美。
教《鴻門宴》一文時,我本想在概括故事主要情節,分析歸納項羽、劉邦、范增、張良等人物的性格特點后,讓學生深入探究項羽最終失敗的必然性。可就在此時,突然一個學生說:“老師,我不贊同說亞父老謀深算!”
要知道,亞父老謀深算,有政治遠見,早成定論,只不過項羽的優柔寡斷、剛愎自用最終導致了他的謀略失敗。這時,我非常冷靜地示意學生說出理由。學生說:“劉邦以上廁所的借口逃走,并趁機叫出樊噲,這一點,老謀深算的范增為什么沒有注意到呢?”
問題一出,學生嘩然。我示意學生安靜下來后,稱贊了該生敢于大膽質疑的好習慣,并順勢引導學生再次細讀課文,看看是否還有其他的佐證。幾分鐘后,精彩的一幕出現了:
生1:劉邦逃出以后,大概是時間太久了,連項羽都派陳平去叫劉邦,這么久的時間亞父為什么還沒有起疑心?又為什么沒有任何的補救行動呢?
生2:在劉邦被困滎陽、項羽勝利在望時,劉邦用了陳平的離間計,使范增受到項羽的猜忌,范增一氣之下辭官回鄉,病死途中。聰明的范增怎么會在自己被用作離間的靶子后仍坐以待斃呢?
……
針對學生的諸多質疑,我贊賞了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獨特見解,并順勢引導:那么,假如我們讓雙方的主帥對調一下,結果又會如何呢?課堂上又炸開了鍋。
生1:鴻門宴仍舊會以項羽的失敗、劉邦的勝利而結束。
生2:鴻門宴上的斗爭其實只是范增與劉邦集團的單打獨斗,這也暗示了項羽最終失敗是有其必然性的。
生3:項羽的失敗,并不在于謀士才智的低劣,而在于他自己的驕傲自大、不聽勸告、寡謀輕信。
……
一切又回到主題,課堂歸于和諧圓滿。我們在享受文章帶給我們的美感的同時,引導學生合理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未嘗不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學生能夠對范增這一人物形象提出質疑,本身就說明他們的思維正處于積極的狀態,說明他們已讀懂了課文,并且對課文已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
篇3
關鍵詞:語文學困生 參與氛圍 語言品味 拓展外延
進入八年級上學期,一部分學生的語文成績退步得較快,從七年級時的八九十分退步到六七十分,甚至是不及格。這難道是因為八年級語文的知識難度較大、學生能力要求更高而導致的嗎?答案也不盡然。與七年級的語文學習相比,八年級的語文學習確實對知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仔細觀察退步學生學習語文的狀態,就會發現:課堂上為求知而閃動的雙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疲倦黯然的眼神;考試時試卷上空白的地方越來越多,甚至作文也開始交白卷;作業的書寫情況每況愈下,涂改、潦草日益嚴重……是什么讓語文學科的學習變得如此被動了呢?是什么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了呢?
反思之一,看備課。編寫教案,三維目標赫然。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都能從知識的積累中形成能力、感受情感塑造價值觀嗎?教學目標的制定是符合學生的學情,還是僅僅為了體現教師自己想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呢?反思之二,看課堂。課堂是教與學的主陣地,是思維碰撞的場合。但學困生跟不上課堂教學節奏,他們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越來越低,漸漸他們失去了學習的熱情與動力,剩下的只有麻木和渾渾噩噩。反思之三,看課外閱讀。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學習生活枯燥而單調,本應該通過閱讀來豐富語文的外延,但課外閱讀的時間卻被作業無情地擠占,課外閱讀行為也被“看閑書”的觀念所禁止。久而久之,學生就誤以為語文學科既無聊又無味,成績退步便是自然之事。針對“學困生”學習中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解決。
一、營造課堂參與氛圍,削減基礎知識積累
語文學習是對古典文化的傳承,是為了更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一個孩子如果在異國的語言環境中生活,只要他融入其中,或許無法書寫,但運用當地的語言進行交流是不成問題的。學困生學習成績退步的根源還在于缺乏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愿意融入語文學習的情境中。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于語文的學習,如果指望學生面面俱到,反而是“面面不到”。由于量多難消化,學困生遭受的學習挫折也就越多,加上學困生對基礎知識的積累不耐煩,如果不能從任務總量上削減,那么,他們自暴自棄的思想就會愈發滋長。如果學困生長期得不到進步與肯定,其積極性必然會受到打擊,因此可適當降低對他們在基礎知識積累上的要求,對要求識記的內容放寬一些,以退為進,未嘗不是一劑良方。
作為補償,我將語文課堂上的導入環節和拓展環節交給了學困生,要求班上成績滯后的學生輪流上講成任務。具體做法是:課前由教師簡要地概括課上的內容,學生根據相關內容查找資料,選擇與本課內容有關的故事、詩歌、圖片、影像等,在課堂導入和拓展環節中進行展示。這種做法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后進生的學習熱情,他們為了找到相似度高的資料,往往能認真研讀課文,從最初的只能找出相同的名稱,到后來能找出與課文敘述相似的內容、抒發相似的情感、運用相同的寫作手法等資料。在這一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潛行于地下的熔漿一般迸發出來,“想露一手”的欲望被激發出來,以前不肯背誦或背不熟的文章現在已能流利成誦了。
如教學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臺階》一課時,有位學生課前積累了三句唐詩,他是這樣導入的:唐詩中與臺階有關的詩句不少,如: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唐?劉禹錫《陋室銘》
(臺階上清幽的景色傳遞出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2)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唐?杜牧《秋夕》
(展現宮女孤單寂寞的心情)
(3)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唐?溫庭筠《更漏子》
(表現作者離別時凄涼悲苦之情)
臺階可以傳遞出人物的不同情感,那么李森祥筆下的臺階又傳遞出怎樣的人物情感呢?這個導入既營造了詩歌的意境,又很好地將“臺階”能傳遞出人物情感這一特點彰顯出來,看得出設計者花費了很多心思,展現了學習語文的靈心蕙質,而正是這位設計者,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語文考試成績僅僅82分!
又如,學了《岳陽樓記》一文后,有位學生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與莊子的《逍遙游》“無所待”的境界聯系在一起,得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超越了古仁人和莊子。言語或許有偏頗之處,但這種心游萬仞的發散思維是有益于語文學習的。“景中一蓑翁,融入吟哦境”,不論孩子“吟哦”出什么,只要他們肯做、愿意做,就有了進步的可能。
二、改預設為生成,側重語言品味
王榮生教授說:“語文老師的教案最好不要用‘教學目標’這種高雅的詞語。改用‘教學結果’行不行?這至少有利于語文教師把事前設計與事后效果區分開來,把自我懸想與學生實情區分開來。”“目標”與“結果”的區別,即前者側重于課堂預設,后者側重于課堂效果。面向學困生的課堂要具有明確性、包容性和開放性,這樣才會具備最佳的教學效果。如在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能力上,教師可以通過讓學困生多遍朗讀和復述課文內容來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朗讀和復述都是在對熟悉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情感基礎上進行的,這既協調了學生學習過程中聽、說、讀、思能力的配合,又為下一步的語文學習打下了基礎。
王尚文說:“學生在閱讀中發現了自己與作品之間的落差,就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彌合它。”所以,我們要做的是以學定教,以教促學。“文本無語笑東風,細讀有情長思量”,語文課堂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去品味語言,在品味語言中發現文字之美。如在教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一文時,可就第二、三自然段的語言引領學生進一步分析品味文章。“……其實……還不就是……只是……使人驚奇不已。”副詞的使用將作者對家鄉鴨蛋的情感一波三折地表現出來,曲折有致又生動多姿。“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在這個吃鴨蛋的語境里,品讀動詞“扎”與“捅”的區別、“冒”與“噴”的區別,如果學生能在語言的反復體味中品出與初見文章時那種索然無味的不同韻味,那么,心中的喜悅之情就會溢于言表。
三、拓展語文外延,發現生活的美
語文的外延是廣闊的,不能僅局限于教材。學困生之所以感到語文學習無味,其中作文就能體現這一點。這是未能將生活與語文學習聯系起來。學困生的作文往往事件陳舊,只敘事不描寫,語言表達口語化,在經歷低分的打擊后,他們開始消極應付甚至索性不寫。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來源于生活,如果缺乏對生活細膩的感受,寫作材料就會受到限制。王尚文說:“教師對教學事件的設置須是為了營造真誠的寫作意圖,引導學生為了真、善、美,為了正當的目的與人交流,并且通過寫作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自我意圖的觀照意識和能力,實現寫作心靈的反塑作用。”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引導學生注意觀賞四季不同的景象,如發現晨昏中校園的美景,回憶夏日暴雨后的如煙云嵐,無意間見到的寵物萌態,極目遠眺鄉野的一縷炊煙以及尋找平凡中的感動等。仰首春華,俯身秋實,林林總總的美盡情綻放于心。隨著科技的發展,用手機進行照相和攝像能夠實時捕捉精彩瞬間,教師可借助現代科技將美好的生活展現給學生,讓學生暢談感受是幫助學生拓寬寫作素材的一種好方法。另外,通過指定書目的方法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大量閱讀,以此補充生活體驗、豐富生活閱歷。正如陸機在《文賦》中所說:“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
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參與、品味、拓展,語文對于學困生來說就呈現出了別樣新奇的風景。W生上語文課的熱情明顯提高了,課堂上的質疑、討論聲明顯加大了,學生臉上浮現出了輕松愉悅的笑容。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考試及格率達98.7%,這驗證了對“學困生”實行語文學習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王榮生.聽王榮生教授評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