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教案范文

時間:2023-03-17 17:44: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星星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星星教案

篇1

1、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熟讀課文,認讀14個生字,并學習寫字,對學生進行語文綜合能力的訓練。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在識字教學中,指導“直”的書寫,“重”的讀音,“跟”和“根”的字形區別。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引出課題:

(一)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部影片,你們想看一看嗎?(出示有關星空的影片)

在影片中你們看見了什么?生:星星

看見這些星星你們想到了什么?生:星星上有什么;星星上有外星人嗎?天上有多少顆星星?……

你們想知道的問題可真多呀!星空離我們的地球很遠很遠,那里充滿了神奇,每一位小朋友都對它充滿了好奇。這其中包括著你們,也包括著另外一位小朋友。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愛數星星的孩子好嗎?

(二)板書課題:數星星的孩子(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三)你們數過星星嗎?你是怎么來數星星?你的這種方法能把星星的顆數數清楚嗎?

生:1、睜大眼睛認真看,仔細數。(數不清,一會兒眼睛就累了,就會數亂了)

2、利用望遠鏡把天分成一塊一塊的來數。(這種分發容易混亂,忘記哪塊數過了)

3、利用星座劃分來數星星。

[點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為下面的學習進行了鋪墊。]

二、電腦課件創設情景,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一)電腦課件創設情景:

你們的辦法可這多,但是這些方法中到底哪種方法能把星星數的清楚呢?

你們想知道課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把星星數清楚的嗎?咱們就一起來聽一聽課文,回答老師的問題。

1、數星星的孩子是誰?

2、他是怎么數星星的?最后他把星星的顆數數清楚了沒有?

[點評:精美的電腦課件設計可以調動學生讀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老師看見有很多小朋友都想讀這篇課文,那你們就自己試著讀一讀吧!遇到不認識的字,你可以想把它們圈出來。想一想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點評:在這里對閱讀方法、識字方法進行回顧。]

2、小組學習,自主識字。

(1)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學會自己不認識的字?

生:讀拼音識字;問老師和同學;指著字讀課文。

(2)你們的識字方法可真是又多又好!下面就請你們分小組完成兩項工作,第一是由自己喜歡的方法學會自己畫圈不認識的字,第二是學習認字表中的生字。咱們比一比哪個小組學的又快又好。

[點評:老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識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從而使學生自主探索,體驗成功的喜悅。]

(3)小老師帶讀認字表中的生字。

(4)你們記住它們了嗎?請你把記住這些字的方法告訴小組的同學,比一比誰記住的字最多?

(5)你記住了哪些字?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的?

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可以記?。侯w、織、注、視、啊、研。

運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可以記?。焊?、極、

運用熟字拆分的方法可以記住:慢、肯

[點評:根據生字的各自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這樣做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激發了識字興趣。]

(6)出示“直”:

老師這里還有一個字,(齊讀生字)請你們仔細觀察,說一說它是什么樣?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請你動手寫一寫,想一想寫這個字什么地方容易出錯?

生:直的第二筆是“丿”,中間是三橫。

板書:直

(7)進行舉字卡的游戲。

(8)認讀生詞:

字娃娃們一個人呆著太孤單了,又跑回它們的好朋友的字的身邊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①請你把這些詞讀出來,哪個字不認識請你記下來。(電腦課件出示)

一顆跟一直數重很慢祖先教北極星織女星不肯注視啊鉆研

②請小老師帶讀,教會小朋友詞語的讀音。

③請小朋友們看屏幕上的課文,全班齊讀課文。

[點評: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復習鞏固生字的讀音。]

4、游戲――摘星星:

看天空中一閃一閃的小星星,他們后面躲著淘氣的字娃娃,你們愿意找出他們嗎?

三、朗讀課文,情感體驗:

(一)指導朗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

這么多字你們都認識了,你們可真棒!老師想知道誰能把課文讀得一樣那么棒?

1、老師想看一看誰的課文讀的最棒?(指名讀)

2、還有哪位小朋友也想讀一讀課文?這么多小朋友都想讀呀!那咱們就一起來讀吧。;

3、多種形式練習朗讀課文―――齊讀、指名讀、分段讀、男女生對讀……

[點評:通過這一環節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使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朗讀課文,討論問題:

這篇課文你們讀得真棒!

請你們自由讀一遍課文,然后小組討論一下,從課文中找到這幾個問題的答案。

1、想一想,為什么張衡一開始數不清楚星星的顆數?為什么后來又數的清楚了?

2、小組討論:如果用這種方法數星星你能數清楚嗎?為什么張衡可以把天上的星星數清楚?

[點評: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初步學習分析課文的方法。]

四、總結:

篇2

1、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2)知道牛頓運動定律在慣性系中成立;

(3)知道什么是慣性力.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辯證的科學思想.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1)教材首先引入了《關于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中一段在船艙里觀察到現象的描述,并通過對它的分析和實例對比引入了慣性參考系和非慣性參考系的概念.指出了常用到的慣性參考系.

(2)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分析,引入了在非慣性參考系中存在的慣性力及其規律,并在升降機實例中簡單應用.

教法建議

(1)本節屬于選學內容,請教師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深度和層次.

(2)在授課時采用舉實例讓學生分析,發現問題:運動和力的關系出現矛盾的現象.從而再引導學生分析發生矛盾的癥結所在,和解決矛盾的方法.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辯證的科學思想.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慣性系和非慣性系、慣性力

教學難點:慣性力

示例:

一、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1、發現問題:

舉例1:如圖1所示,小車靜止,小球靜止于小車內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當小車相對于地面以加速度做直線運動時,從地面上觀察,小球如何運動?從小車上觀察,小球如何運動?

分析:從地面上觀察,小球相對于地面保持靜止.從小車上觀察,小球將逆著小車的運動方向運動,最后從桌子上掉下來.因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所以小球相對于小車的運動不符合牛頓第一定律.

舉例2:如圖2所示,用彈簧將小球固定于小車內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當小車恒定加速度做直線運動時,從地面上觀察,小球如何運動?從小車上觀察,小球如何運動?彈簧處于什么狀態?

分析:從地面上觀察,小球將做與小車同向的加速運動.小車上觀察,小球將相對于小車靜止.彈簧處于伸長狀態.因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彈力作用,所以小球相對于小車的靜止不符合牛頓第二定律.

2、分析問題:

提出想法:當實驗和理論發生矛盾時,可能是實驗現象觀察有誤;可能是理論錯誤或理論存在一定的適用條件.

分析問題:實驗現象觀察正確.理論在很多的實際應用中被證明是正確的.因而可能是理論存在一定的適用條件.

矛盾的癥結出在:相對于誰來觀察現象,即參考系是誰.

閱讀書P65伽利略在《關于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中的一段話.

3、引入慣性系和非慣性系

(1)慣性系:牛頓運動定律成立的參考系.

研究地面上物體運動,地面通??烧J為是慣性系,相對于地面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也是慣性系.

研究行星公轉時,太陽可認為是慣性系.

(2)非慣性系:牛頓運動定律不成立的參考系.

例如:前面例子中提到的小車,它相對于地面存在加速度,是非慣性系.

二、非慣性系和慣性力

解決問題:在直線加速的非慣性系中引入一個力,使物體的受力滿足牛頓運動定律,這個力就是慣性力.例如在上述例1中,若設想由一個力作用在小球上,其方向與小車相對于地面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其大小等于(是小車質量),則小球相對于小車的運動與其受力情況相符.同理可以分析例題2,這里不再贅述.

1、慣性力:在做直線加速運動的非慣性系中,質點受到的與非慣性系的加速度方向相反,且大小等于質點質量與非慣性系加速度大小的乘積的力,稱為慣性力.

2、注意:慣性力不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不存在施力物,也不存在反作用力.而且只有在非慣性系中才有慣性力.

3、例題:見典型例題.

探究活動

篇3

在此我來說說我的備課設想

(一)問題——在生活中生成

在杜威“做中學”理論中有這么一句話:“經驗和自然相互聯系”,從而可知做中學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要求創設生活情景,使生活問題(材料)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積沉,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也就是我這堂課的引入——激趣。

課一開始我創設了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可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感受,去經歷,自己從而促使學生后面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問題——在探究中解決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問題是探究的起點,科學的發現始于問題,學生自行探究知識就應該從問題開始。因此,在“做中學”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更重要的是把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首要問題來探索,鼓勵他們去想,去說,去做。

這堂課我就在探究問題中設計了四個環節

1.表1讓學生自主提出想要探究的問題——問題產生

2.表2學生合作辨別三角形三個角的情況——初步探究

3.表3學生根據表2自己的發現,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感悟

4.用小棒搭三角形學生自己質疑,自己動手操作實踐證明——領悟,問題解決

(三)評價——在做中體現。

新課程提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討論,交流,合作,思考,獲得結論,最后自己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評價。——也就是表一中的我的收獲。

同時在這堂課的過程中,我力求讓學生動起來,充分展現做中學。

學生“動”起來,課堂才能活起來。而課堂“活”起來才能展現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才能顯示學生的虎虎生氣。要“活”必“動”,“動”了必“活”。

多感觀地“動”。即嘴動,眼動,耳動,手動,腦動。

嘴動。嘴巴是表情達意的小喇叭,所有得人心思想,觀念,感情都要通過它來傳送。課堂上我讓學生盡情地讀,說,議,問。要創造讓學生發問的機會,培養對問題尋根究底的精神。

耳動。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

眼動。學會觀察,能有順序地觀察。

篇4

⒈知識目標: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識別條件: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⒉能力目標:

⑴經歷平行四邊形判別條件的探索過程,使學生逐步掌握說理的基本方法;并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⑵在補全平行四邊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畫圖能力及豐富的想象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⒊情感目標:

⑴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的活動,在做“數學實驗”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意識、主動探究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

⑵通過探索式證明學習,開拓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⑶在與他人的合作過程中,培養學生敢于面對挑戰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的識別方法1、2。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識別方法的應用。

三、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活動策略】

課堂組織策略: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開展有效的數學活動,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積極思考,使他們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從整體上把握“平行四邊形的識別”的方法。

學生學習策略:明確學習目標,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識,在教師的組織、引導、點撥下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輔助策略:借助實物投影儀及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直觀形象地觀察、動手操作。

【教法】

探索法:讓學生在補全平行四邊形的活動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討論法:在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索之后,讓他們進行合作交流,使他們互相促進、共同學習。

練習法:精心設計隨堂變式練習,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四、課前準備:

由老師、課代表根據學生不同特長每4人分成一個活動小組。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

復習回顧:前面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哪些特征?

二、新課

[1]小實驗:

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玻璃片,假如不小心碰碎了部分,現如圖所示,同學們想想看,有沒有辦法把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重新畫出來呢?

讓學生思考討論,再各自畫圖,畫好后互相交流畫法,教師巡回檢查。對個別差生稍加點撥,最后請學生回答畫圖方法。學生可能想到的畫法有:1。分別過A、C作DC、DA的平行線,兩平行線相交于B;2。過C作DA的平行線,再在這平行線上截取CB=DA;3。連結AC,取AC的中點O,再連結DO至B,使BO=DO,連結AB、CD。4。分別以A、C為圓心,以DC、DA的長為半徑畫弧,兩弧相交于B,連結AB、CB;

提問:上面作出的圖形是否都是平行四邊形呢?請同學們猜一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平行四邊形的識別》

第一種方法,由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可知,它是平行四邊形。

第二種方法,CB∥DA,即把DA平移至CB,由平移特征,有

CB∥DA,AB∥DC,

根據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我們知道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第三種方法,

由畫圖知,BO=DO,AO=CO,可以看到A與C、B與D是關于點O成中心對稱的對應點,AB與CD、BC與DA是對應線段,∠BAC與∠DCA,∠BCA與∠DAC是對應角,根據中心對稱的特征,有

∠BAC=∠DCA,∠BCA=∠DAC。

從而AB∥DC,CB∥DA,

由此可以確定這一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實踐樂園

1.給你一根細鐵絲,你能很快折一個平行四邊形嗎?把你的方法告訴你的同伴。

2.做一做:如圖為王老師家裝潢是不小心打破的一平行四邊形的玻璃材料,問利用哪一塊玻璃可配一塊與原來一樣的玻璃,請利用所學的知識畫出平行四邊形。

[3]熱身練習

1.下列兩個圖形,可以組成平行四邊形的是()

A.兩個等腰三角形B.兩個直角三角形C.兩個銳角三角形D.兩個全等三角形

2.已知:四邊形ABCD中,AB∥CD,要使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需添加一個條件

是:(只需填一個你認為正確的條件即可)。

3.下列給你的條件中,能判別一個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的是()

A.一組對邊平行B.一組對邊相等

C.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D.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

[3]例題講解

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已知點E和點F分別在AD和BC上,且AE=CF,連結CE和AF。試說明四邊形AFCE是平行四邊形。

AED

BFC

[4]隨堂練習

1.如圖,AC∥ED,點B在AC上且AB=ED=BC,找出圖中的平行四邊形。

2.如圖所示,在ABCD中,AC、BD相交于點O,點E、F在對角線AC上,且OE=OF.

(1)OA與OC、OB與OD相等嗎?

(2)四邊形BFDE是平行四邊形嗎?

⑶若點E、F在OA、OC的中點上,你能解決(1)(2)兩問嗎?

[5]思維訓練

四邊形ABCD中,對角線AC、BD交于點O,請你寫出兩個條件,據此能判斷出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如果把這樣的兩個條件當作一組,你能寫出幾組?(用符號

語言表示)

[6]課堂小結

平行四邊形的識別條件: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7]作業

見作業本

[8]教后反思

篇5

讓學生通過欣賞、觀察、操作圖形的旋轉變換,了解旋轉中的一些概念及探究它的基本特征。

數學思考

能在觀察圖片資料和圖片現象中發現事物的內在本質。

情感態度

通過對生活中的旋轉現象有關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等過程,培養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的欣賞意識,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探索學習的意識。

解決問題

能在觀察圖片資料和旋轉實驗中得出數學結論,初步從奇妙的圖形中體會所隱含的數學道理。

重點

熟悉旋轉中的一些概念,以及通過實驗,探索出中心旋轉的基本特征。

難點

通過觀察、實驗、發現旋轉的基本特征,根據旋轉圖形找對應點。

二、教學流程安排

活動流程圖

活動內容和目的

活動1感受生活情境

觀察物體轉動

活動2再賞物體圖形

學習旋轉概念

活動3結合生活實例

再度熟悉概念

活動4類比腳印特點

探究旋轉特征

活動5改編例題教學

運用也分散難點

活動6我的地盤我作主

思維天空任我游

活動7作業布置

課堂總結

從文字游戲中,體會物體的旋轉,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形成“旋轉”表象認識。

比劃觀察到的物體怎樣運動?引導發現物體轉動的共性,學習旋轉中的一些概念。從教師列舉(或學生自行舉出)的生活實例中,說出其中的旋轉概念,加深對旋轉概念的感知、理解。

從腳印特點中,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探究出旋轉的基本特征。

學生從教師改編的例題中尋找相等的量,進一步理解旋轉的基本特征,為后一節課學習作準備。

精心設置一些由易到難的綜合性習題,學生思考完成、鞏固知識,讓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歸納總結,通過課外作業為下節課內容教學打下伏筆,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學習興趣。

三、教學過程設計

問題與情境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活動1]

1、給出詞語,限時編成情境。

2、解說情境,展示轉動物體

[活動2]

重新展示情境中的轉動物體。

1、要求學生比劃所觀察到的物體是怎樣運動的?

2、把物體看作圖形(以鐘表指針、風車風葉為代表),引導學生發現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學習旋轉中的一些概念。(估計學生可能看法不一致,下面教師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

問(1)這些物體的哪些部件在運動?

(2)時針的指針做什么形式的運動?分鐘繞哪一點運動?時鐘呢?

(3)風能發動機的風葉是什么形式的運動?風葉繞哪一點轉動?

(4)這些圖形中有哪些共同點?圖案中是哪些基本圖形通過什么運動形式而得到的?向什么方向轉動?

(5)活動結論:平面內把一個圖形繞著一個定點,沿著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旋轉;這個定點叫旋轉中心,轉動的角度稱為旋轉角,旋轉時重合的點稱為旋轉對應點。

[活動3]

逐一展示現實生活中的旋轉實例(如:杠桿撬重物,扳手擰螺母、壓水機壓水等)或學生自行舉例,讓他們說出其中的旋轉中心、旋轉角、旋轉對應點。

學生結合詞語積極思考,編成情境。

媒體播放效果,展示轉動物體。

學生欣賞。

結合教師問題,積極思考,逐步探討出旋轉物體的共同特征,學習旋轉的一些概念。

本次活動教師重點關注:

1、學生觀察事物是否認真。

2、引導學生正確思維

3、教師正確表達旋轉概念,學生從情境中感知理解。

結合旋轉實例,深度熟悉概念。學生自行舉例,說出其中概念。教師本次活動重點關注:

1、學生對概念的感知是否正確,能否正確找出圖中的相應名稱。

2、注意學生投入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3、學生舉例是否屬于旋轉范疇。

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熱情,并能從展示物體中形成“旋轉”的表象認識。

。讓學生比劃所觀察物體的運動形態,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引導學生發現轉動物體的共同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

讓學生在具體生活實例情境中感知概念,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

[活動4]

1、媒體展示雪地里腳步留下腳印情景。

2、師生共同了解腳印有什么共同特點。

3、類比出旋轉后留下一些美麗的圖案。

4、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探究中心旋轉有什么基本特征?(先猜想)

探究過程中可設置如下問題:

1)A′B′C′是怎樣得到的?

2)類比腳印特點,ABC與A′B′C′的形狀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3)OA與OA′有什么關系?∠AOA′與∠BOB′有什么關系?

4)動手量一量,實驗過程中還有其他相等的量嗎?

[活動5]

出示:如圖,E是正方形ABCD中CB延長線上的任意一點(BE<BC,以點A為中心把ABE逆時鐘旋轉90°,你能找到點E旋轉后的對應點嗎?(媒體展示旋轉后的ABE′)從圖中你能找出哪些90°的角?

[活動6]

1、出示一些由易到難的練習(涵蓋本節課所學知識,并具有一定廣度性和深度性)。

2、學生積極思考,選擇自己能行的加以解決。

3、大膽發表自己的思考成果。

[活動7]

1、布置課外思考題:媒體展示相同的圖形,通過旋轉得出不同的效果,同學們課后認真想一想,這究竟是因為什么?

2、教師寄語(帶有肯定性和鼓勵性)

展示情境,學生欣賞。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腳印特點。

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積極思考、相互交流,解決教師設置的問題,探究出旋轉的基本特征。

本次活動教師重點關注:

1、學生正確理解腳印與旋轉后的圖形間的隱含聯系。

2、學生操作前強調注意旋轉中心、旋轉角度、旋轉方向。學生操作過程中,適時指導。

3、對探究出的基本特征正確歸納。

教師出示問題,學生積極思考、交流解決問題。

本次活動教師重點關注:

1、對學困生的適當指導、鼓勵。

2、說明結果正確性的理由(旋轉的基本特征)。

習題出示,學生思考

選擇題目,加以解決

本次活動教師重點關注:

1、學生主動參與思考。

2、對個別學困生的指導。

3、學生是否善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回答是否正確。

篇6

1.理解行道樹——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2、品味本文詩一般充滿哲理的語言。

3、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4、學習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評價形象化的語言,由此感受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

[教法]:

感悟、研討、探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5分鐘)

1、結合多媒體,請學生談談自己對行道樹作用的認識。

2、簡介作者及其作品的風格。

二、朗讀練習,整體感知。(10分鐘)

1、欣賞配樂朗誦,創設氛圍。

2、欣賞完了文章,哪位同學能用一句話幫老師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

討論后明確:本文主要是在寫行道樹的內心獨白,表現了她富于犧牲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

3、散文中有中心句,你能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嗎?關鍵詞是什么?

(提示:先速讀課文將文中關鍵的句子畫出來,再比較,看哪一句最能概括主旨。)

學生自由回答后明確:“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以第一人稱說說道行樹是什么樣的一棵樹?

參考示例:我是一棵憂愁而快樂的樹。我為人們不珍惜我的勞動、不珍愛生存環境而憂愁,我為能替人類做貢獻而快樂。

例:①、我是一棵無怨無悔的樹……

②、我是一棵不被別人理解的樹……

③、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樹……

5、本文中行道樹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自我犧牲、無私奉獻、心系社會)

三、析一析——質疑探究,深入理解(10分鐘)

1、文章通過行道樹內心世界的獨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無私奉獻者的崇高精神。這種手法,我們可以稱它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那么行道樹的形象和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哪些地方相似?

①兩者都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②兩者都為他人放棄安逸的生活。

③他們的選擇都是無怨無悔、心甘情愿的。

④他們的付出都是不求回報的。綜上所述,作者用行道樹象征無私奉獻這是非常貼切的,行道樹身上濃縮了奉獻精神的精髓。

四、說一說——演繹教材,情感體驗(15分鐘)

1、請用精彩的一句話寫下你想對行道樹說的話。

例:①行道樹,你守得住清貧,忍得住痛苦,受得住寂寞,你是我的榜樣!

②行道樹,你的存在盡管只是悲涼的點綴,但是城市因你而精彩。

2、本文中張曉風寫了自然界中的一個物,實際上是贊美了社會生活當中的一種精神,想一想,我們生活當中還有哪些物,人們經常賦予他某種思想、情感和精神,并借此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情感。請同學展開想像,搜索一下自己的記憶,自由發言。

①:小草,她,堅韌、頑強、執著?!耙盎馃槐M,春風吹又生?!?/p>

②:蠟燭,明知道自己會燒光,卻仍然要點著。也有一句古詩,可以說明這一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

③:還有蜜蜂,辛勤采蜜,為人類服務,自己的壽命卻很短暫。“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④:還有牛,辛苦地耕田,為農民服務,很勤奮,能吃苦。魯迅先生曾這樣說牛:“吃的草,擠出來的是奶”

⑤:路燈,孤獨、寂寞,卻給別人方便?!?/p>

五、找一找——思考人生,主題升華

行道樹,蠟燭,牛、蜜蜂、路燈、他們的這種犧牲精神是什么精神的體現?象征了什么樣的人?你能舉例子說明嗎?

學生舉例:(如:清潔工人,白衣天使,教師、科學家、航天英雄、士兵、公安干警等。)

六、拓展延伸(5分鐘)

播放《好大一棵樹》MTV,

要求:在認真欣賞完這首歌曲后,請同學聯系課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引導:從無私奉獻這一點來談)

七、作業

1、多媒體展示課堂練習

2、仿寫練習

例:如果我是一棵小草,就要為自然增添一分春色;

篇7

本節的難點是菱形性質的靈活應用。由于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同時還具有自己獨特的性質。如果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許多關于邊、角、對角線的條件,在實際解題中,應該應用哪些條件,怎樣應用這些條件,常常讓許多學生手足無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予足夠重視。

教法建議

根據本節內容的特點和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問題:

1.菱形的知識,學生在小學時接觸過一些,可由小學學過的知識作為引入。

2.菱形在現實中的實例較多,在講解菱形的性質和判定時,教師可自行準備或由學生準備一些生活實例來進行判別應用了哪些性質和判定,既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感又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3. 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在講授這節內容前,可指導學生按照教材148頁圖4-33所示,制作一個平行四邊形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道具,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參與感,有在教學中有切實的體例,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輕松些.

4. 在對性質的講解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學生分別對事先準備后的圖形進行邊、角、對角線的測量,然后在組內進行整理、歸納.

5. 由于菱形和菱形的性質定理證明比較簡單,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思路,由學生來進行具體的證明.

6.在菱形性質應用講解中,為便于理解掌握,教師要注意題目的層次安排。

一、教學目標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2.掌握菱形的性質.

3.通過運用菱形知識解決具體問題,提高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

4.通過教具的演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5.根據平行四邊形與矩形、菱形的從屬關系,通過畫圖向學生滲透集合思想.

6.通過菱形性質的學習,體會菱形的圖形美.

二、教法設計

觀察分析討論相結合的方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菱形的性質定理.

2.教學難點:把菱形的性質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綜合應用.

3.疑點:菱形與矩形的性質的區別.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做一個短邊可以運動的平行四邊形)、投影儀和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演示教具、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學生觀察討論;學生分析論證方法,教師適時點撥

七、教學步驟

【復習提問】

1.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邊形和矩形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矩形中對角線與大邊的夾角為 ,求小邊所對的兩條對角線的夾角.

3.矩形的一個角的平分線把較長的邊分成 、 ,求矩形的周長.

【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其實還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邊形,這時可將事先按課本中圖4-38做成的一個短邊也可以活動的教具進行演示,如圖,改變平行四邊形的邊,使之一組鄰進相等,引出菱形概念.

【講解新課】

1.菱形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

講解這個定義時,要抓住概念的本質,應突出兩條:

(1)強調菱形是平行四邊形.

(2)一組鄰邊相等.

2.菱形的性質:

教師強調,菱形既然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因此它就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此外由于它比平行四邊形多了“一組鄰邊相等”的條件,和矩形類似,也比平行四邊形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質.

下面研究菱形的性質:

師:同學們根據菱形的定義結合圖形猜一下菱形有什么性質(讓學生們討論,并引導學生分別從邊、角、對角線三個方面分析).

生:因為菱形是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所以根據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的性質可以得到.

菱形性質定理1: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由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根據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可以得到

菱形性質定理2: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引導學生完成定理的規范證明.

師:觀察右圖,菱形 被對角線分成的四個直角三角形有什么關系?

生:全等.

師:它們的底和高和兩條對角線有什么關系?

生:分別是兩條對角線的一半.

師:如果設菱形的兩條對角線分別為 、 ,則菱形的面積是什么?

生:

教師指出當不易求出對角線長時,就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般計算方法計算菱形面積.

例2 已知:如右圖, 是 的角平分線, 交 于 , 交 于 .

求證:四邊形 是菱形.

(引導學生用菱形定義來判定.)

例3 已知菱形 的邊長為 , ,對角線 , 相交于點 ,如右圖,求這個菱形的對角線長和面積.

(1)按教材的方法求面積.

(2)還可以引導學生求出 一邊上的高,即菱形的高,然后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計算菱形的面積.

隨堂練習

篇8

重點: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定理.它是圓中探求角相等或互補關系的常用定理,同時也是轉移角的常用方法.

難點:定理的靈活運用.使用性質定理時應注意觀察圖形、分析圖形,不要弄錯四邊形的

外角和它的內對角的相互對應位置.

3.教法建議

本節內容需要一個課時.

(1)教師的重點是為學生創設一個探究問題的情境(參看教學設計示例),組織學生自主觀察、分析和探究;

(2)在教學中以“發現——證明——應用”為主線,以“特殊——一般”的探究方法,引導學生發現與證明的思想方法.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圓內接多邊形和多邊形外接圓的概念;

(2)掌握圓內接四邊形的概念及其性質定理;

(3)熟練運用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進行計算和證明.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圓的特殊內接四邊形到圓的一般內接四邊形的性質的探究,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過定理的證明探討過程,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

(3)通過定理的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探究的熱情;

(2)滲透教學內容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觀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定理.

難點:定理的靈活運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基本概念

如果一個多邊形的所有頂點都在同一個圓上,這個多邊形叫做圓內接多邊形,這個圓叫做這個多邊形的外接圓.如圖中的四邊形ABCD叫做O的內接四邊形,而O叫做四邊形ABCD的外接圓.

(二)創設研究情境

問題:一般的圓內接四邊形具有什么性質?

研究:圓的特殊內接四邊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

教師組織、引導學生研究.

1、邊的性質:

(1)矩形:對邊相等,對邊平行.

(2)正方形:對邊相等,對邊平行,鄰邊相等.

(3)等腰梯形:兩腰相等,有一組對邊平行.

歸納:圓內接四邊形的邊之間看不出存在什么公同的性質.

2、角的關系

猜想:圓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

(三)證明猜想

教師引導學生證明.(參看思路)

思路1:在矩形中,外接圓心即為它的對角線的中點,∠A與∠B均為平角∠BOD的一半,在一般的圓內接四邊形中,只要把圓心O與一組對頂點B、D分別相連,能得到什么結果呢?

∠A=,∠C=

∠A+∠C=

思路2:在正方形中,外接圓心即為它的對角線的交點.把圓心與各頂點相連,與各邊所成的角均方45°的角.在一般的圓內接四邊形中,把圓心與各頂點相連,能得到什么結果呢?

這時有2(α+β+γ+δ)=360°

所以α+β+γ+δ=180°

而β+γ=∠A,α+δ=∠C,

∠A+∠C=180°,可得,圓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

(四)性質及應用

定理: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并且任意一個外角等于它的內對角.

(對A層學生應知,逆定理成立,4點共圓)

例已知:如圖,O1與O2相交于A、B兩點,經過A的直線與O1交于點C,與O2交于點D.過B的直線與O1交于點E,與O2交于點F.

求證:CE∥DF.

(分析與證明學生自主完成)

說明:①連結AB這是一種常見的引輔助線的方法.對于這道例題,連結AB以后,可以構造出兩個圓內接四邊形,然后利用圓內接四邊形的關于角的性質解決.

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善于調動學生對例題、重點習題的剖析,多進行一點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訓練,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勇于創新.

鞏固練習:教材P98中1、2.

(五)小結

知識:圓內接多邊形——圓內接四邊形——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

思想方法:①“特殊——一般”研究問題的方法;②構造圓內接四邊形;③一題多解,一題多變.

(六)作業:教材P101中15、16、17題;教材P102中B組5題.

探究活動

問題:已知,點A在O上,A與O相交于B、C兩點,點D是A上(不與B、C重合)一點,直線BD與O相交于點E.試問:當點D在A上運動時,能否判定CED的形狀?說明理由.

分析要判定CED的形狀,當運動到BD經過A的圓心A時,此時點E與點A重合,可以發現CED是等腰三角形,從而猜想對一般情況是否也能成立,進一步觀察可發現在運動過程中∠D及∠CED的大小保持不變,CED的形狀保持不變.

提示:分兩種情況

(1)當點D在O外時.證明CDE∽CAD’即可

(2)當點D在O內時.利用圓內接四邊形外角等于內對角可證明CDE∽CAD’即可

說明:(1)本題應用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及圓內接四邊形外角等于內對角,改變圓周角頂點位置,進行角的轉換;

(2)本題為圖形形狀判定型的探索題,結論的探索同樣運用圖形運動思想,證明結論將一般位置轉化成特殊位置,同時獲得添輔助線的方法,這也是添輔助線的常用的思想方法;

篇9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口語交際的新理念:“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比欢?,現階段許多小學生在口語交際時,只會當一名機械的聆聽者或簡單的回答問題的說話者,失去情境,失去感染力,失去興趣,不愿表達交流,更不用說樂于表達交流和善于表達交流了。這是人們對口語交際的重視不夠,理解偏頗造成的。如:一方面,忽視口語交際情境的創設,簡單機械地理解為“聽”和“說”的訓練,只重口語交際的工具性,輕人文性。另一方面,忽視學科的整合和日常生活口語交際的指導,片面地認為口語交際只是口語交際課的任務,甚至認為是成人以后的事。有關專家認為: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途徑很多,閱讀教學是學生口語交際最經常、最廣泛、最具體的訓練過程?!墩Z文課程標準解讀》中強調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且操作起來省時省力便捷可行,易于調控。

下面,筆者就閱讀課《新型玻璃》一課的片段教學中進行口語交際的案例來和大家探討一下。

二、教學片段實錄

內容:《新型玻璃》片段教學(義務教育五年制四年級第七冊)

目的:創設情境,采用第一人稱創造性地介紹新型玻璃;編演玻璃娃娃和顧客對話的課本劇;要求語句通順連貫,語言生動活潑、有趣味、有吸引力。

部分實錄:

(在學生充分讀通課文交流后,創設口語交際情境。)

師:同學們,為了迎接“3.15”消費者權益日,某大城市舉辦了一個新型玻璃大展銷,玻璃家族的成員聽說了這個消息后紛紛趕到這兒,想找一個合適自己的家庭去施展本領,為人民服務。于是,在展銷會上,他們各顯神通,說出自己的本領和特點,吸引前來參觀購買的顧客把他們帶回家去呢!玻璃娃娃們一時想不出好主意,可急壞了!請你們給你自己最感興趣的玻璃娃娃出出主意,幫他們介紹自己,好嗎?請喜歡同一種新型玻璃的人編為一組并選出一個小隊長,負責選派發言人。(共5組。)

(學生相互介紹,小組推選出一名最佳代表上臺示范介紹。)

生:親愛的顧客,你們好!我是“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日常生活中,噪音就像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隱身人”,無處不在又難以對付,常常使您無法安心休息、入睡??墒?,我卻有辦法制服它,信不信?如果您的家、辦公室在鬧市區,街上的噪音常干擾您工作、休息的話,那么請您將我帶回去裝上吧!我一定會還您一個清靜舒適的環境,街上的噪音傳到房間里就大大減弱。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請馬上行動吧!

師:謝謝“吃音玻璃”的介紹,你們覺得他的介紹怎么樣?有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生1:我覺得他的介紹很精彩。尤其是“吃音玻璃”的作用放在開頭,一下子就吸引住別人的耳朵聽下去。

師:你真會傾聽,這也是李老師想說的。

生2:他的介紹能抓住顧客的心理,特別打動顧客的心。比如:在鬧市區無法安心休息、入睡等,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我聽了他的介紹,只想把“吃音玻璃”買回去,因為我家旁邊很吵,有時吵得我無法睡覺。

師:說得好!能結合自己聽后的感受和生活實際來說話。

生3:他說話很親切又有禮貌,值得大家學習。

師:我想你肯定也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指名其他4組代表上臺介紹,再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優秀學生的示范介紹帶動后進生,評議時深入交流和指導介紹方法,有利于集體交流。同時,組與組之間的示范介紹是一種競爭,有益于組內的合作與交流。)

師:你們想的主意太棒了,玻璃娃娃們在展銷會上大獲成功。顧客們聽了他們的介紹后,都對新型玻璃非常感興趣,向玻璃娃娃提出了許多問題。玻璃娃娃為難了,你們好人做到底吧!根據顧客們可能提的問題,編演一出以玻璃娃娃與顧客們之間的交流對話為情境的課本劇。

(小組長任導演,指名擔當向往的角色:防盜玻璃娃娃、吸熱玻璃娃娃、吃音玻璃娃娃、變色玻璃、夾絲玻璃及顧客們。分角色編排練習,上臺表演?!拔鼰岵AА眲〗M第一個出場,其他4組依次上臺演出。評選出最佳主角、最佳配角。)

師:謝謝“吸熱玻璃”劇組的演員給我們帶來的表演。各位觀眾你們觀看后說說誰演得最棒?

生1:我覺得顧客A演得特別很自然,像我媽媽平常去買東西時一樣問這問那的,還討價還價的,感覺很真實。

師:你的評價結合生活實際,真能干!

生2:我覺得顧客B都不說話,是不是對這種玻璃不感興趣,還是演出不夠認真、不夠投入?

師:觀察真細致,能夠發現別人疏略的地方。

生3:“吸熱玻璃”這個主角挺難演,說的話多,還要回答顧客的提問,她都說得那么完整,真不簡單!

師: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真好!

(其他4組表演和評選最佳主角、配角過程略)

(設計意圖:要求演員感情投入,進入情境;觀眾注意觀察比較、辨析、討論,調動全體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到交際中來,展示各自才能和特長。通過課堂這個小舞臺提供鍛煉的機會,樹立學生的自信,嘗試成功,養成積極樂觀的良好個性。)

師:同學們自編自演的課本劇真精彩!下面,根據你家的環境,說說你家最需要哪種新型玻璃?為什么?

生1:我家的客廳朝西南,夏天時特別熱,開空調很浪費電。我想我家要是裝上“吸熱玻璃”就好了。

師:你是個節儉的好孩子!

生2:我家在街道的十字路口,車來人往特別吵。寒假里,鄉下來的姥姥難得來了,住了一天就嚷著回去,說在我們這里整天鬧哄哄,吵得整夜睡不著。如果裝上“吃音玻璃”的話,下回姥姥來了可以多住些天了。

師:你是個有體貼長輩的好孩子!你姥姥知道了會更疼你的!

生3:有一次,我一家人都外出不在家,結果家里被偷了。如果買了“防盜玻璃”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

師:你會替大人分憂,真了不起!

(學生紛紛舉手,呼之欲出,暢所欲言。他們熱情洋溢,各個爭著說,搶著說。)

師:同學們,你們回家再向爸爸媽媽介紹介紹各種新型玻璃,探討探討家里需要哪種新型玻璃?好嗎?

三、案例反思

這是一堂閱讀課中的口語交際片段,構思精巧、環環相扣、層層深入,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運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不僅使學生在交際態度和即席發言等方面得到有效訓練,而且十分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達成《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口語訓練的要求。這個教學設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話題生活化,創設立體和諧的交際空間

口語交際不同于寫作,它需要交際者的心理適應。這就要求口語教學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喚起學生的情感記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而產生表達的欲望。因此,交際的話題來源于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只有學生對話題本身感興趣才愿意說,才有話可說,才有可能說好。玻璃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為學生所熟知,加上新型玻璃的不尋常的功能與特點,很容易調動學生興趣,引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熱情地參與話題。筆者創設了生動逼真的語言交際環境:如“3.15”消費者權益日的新型玻璃展銷會上幫助玻璃娃娃介紹自己;優秀學生聲情并茂的示范介紹;玻璃娃娃與顧客之間的可能對話等情境,很快地啟迪了學生的思路,進入“玻璃娃娃”的角色。后來,成功構建了交流時暢快討論、第一人稱創造性介紹、課本劇表演的立體和諧的交際情境。這樣“以境促思,以思促說”為學生順利進行口語交際而架橋鋪路。

(二)形式多樣化,調動全員互動的交流參與

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交流參與,必須通過形式多樣的交際場景來展開。

1、師生互動。教師既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更是口語交際的參與者。在口語交際課中教師應該蹲下去與孩子平等對話,賞識孩子的閃光點,正面評價鼓勵。這樣有利于和諧氣氛的營造,并有助于引導學生學會表達,積極參與進來。

2、生生互動。這是一種更為廣泛的互動方式,便于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具體說來有:小組輪流介紹,共同編演討論課本劇等組內交流;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可推選出大家最喜歡的人代表小組進一步進行組間交流;還有在說說自己家最需要什么新型玻璃則是更為自由的全班交流。這樣的生與生之間的互動,調動了學生全員參與交流的積極性,形成了會說、想說、愛說的可喜狀態。尤其是組間的競爭,有利于群體間的互動合作,培養了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為了集體的榮譽,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將對自己以及他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積極參與活動,都希望大家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努力贏得比賽勝利。這樣的設計基本上照顧了全體學生,又盡量讓優秀生脫穎而出,使得后進生“能跟得上”、優秀生“能吃得飽”。然而,熱鬧激烈的背后卻出現了后進生被忽略,而優秀生“曲高和寡”的情況。課后了解原因,后進生普遍認為自己插不上嘴、幫不上忙,怎么比結果反正也是輸,優秀生說了算,不如放棄。從而暗暗滋生壓抑、自卑的不良情緒;而有的優秀生則認為他們拖后腿。筆者反思著:課堂上到底要不要設計類似比賽或比賽的競爭活動呢?

3、師生與環境的互動。充分利用環境,把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口語交際的環境不斷擴展、延伸。如:“回家后向家長介紹各種新型玻璃,再探討家里最需要哪種新型玻璃”的問題設計,建議學生將課堂上討論的話題講給家長聽,并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后回到課堂上交流。這就拓展了課堂,可謂自然、順暢、豐滿。

篇10

學習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在理清科教興國戰略有關知識點的基礎上,理解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自覺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貢獻力量。

學習重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

學習難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

學習過程:

一、圖片《較量》導入,激發學生復習興趣。

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行為

導入新課:

錄象:材料1:神舟5號成功發射片段

投影:材料2: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生產力發展依靠科技進步的比例已達70%-80%。而我國“九五”計劃期間的經濟增長,只有35%左右依靠科技,尚有大量科技發明未得到充分的應用。

材料3:科教教育因素七國排序表

國家美國日本法國中國

名次1237

問:

1、上述三則材料反映了一個什么事實?

過渡:在經濟是基礎,科技是龍頭的當今和未來的世界里,各國都已清楚地認識到,能否在科技發展上取得優勢,增強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最終將決定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因此,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要堅持兩手抓的方針,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歷史回眸

復習:近代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和日本所奉行的國策是什么?這一國策給兩國的發展帶來什么影響?

復習: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社會矛盾是什么?

復習:(1)世界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在世界地圖上標出來)(2)世界上經濟比較發達國家又分布在哪些地區?(在世界地圖上標出來)

投影:材料4:圖片《較量》

(1)圖片中兩個人物大家認識嗎?在這場較量中你認為誰最有可能獲勝?為什么?

⑵根據材料1、2、3、4,你認為我國應該實施什么戰略?

(3)、根據我們家鄉的經濟、科教某一實際情況,為實施科教興縣提出合理化建設。

投影:材料6:袁隆平是榮獲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兩位科學家之一,他提出水稻雜交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新突破,多年來,雜交水稻累計增產3500億公斤,每年增產的稻谷可養活6000萬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

材料7:美國決定在未來3年中,向其他國家的專業技術人才每年多發放19.5萬個簽證。

問:上述兩則材料告訴我們計劃什么道理?

過渡:在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發展經濟靠科技,發展科技靠人才,培養教育。

材料8:2003年3月5日,朱容基同志在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問:為什么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問:為適應現代化需要,我國正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你所在學校有沒有進行課改?請舉例說明。

過渡: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終極目標是培養一大批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

“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科技進步也好,社會發展也好,總是昨天超越前

天,今天超越前天,今天超越昨天,明天超越今天的歷史運動中前進聽參與國際競爭,使祖國在競爭中不斷強盛,青年一代責無旁貸,青少年要立志成才。

投影:

材料9:第二年醫大學醫學專家吳孟超教授,運用手中手術刀拯救了許多病人的生命,篆刻家蔡天石雙手殘疾,卻用篆刻刀創作出許多優秀的篆刻作品,上海大觀園浴室勞動模范郟芬芬則用手中扦腳刀為許多人解除了足下之患,他們三人在不同崗位上勤奮工作,奉獻社會,成為上海有名的“三把刀”。

問:1、為什么說吳孟超、蔡天石、郟芬芬三人都是人才?

2、聯系自身實際,談談如何向他們學習,怎樣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投影

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要內容:

(1)思想道德建設

(2)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基礎性工程)

科技重要性

2、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

(1)科技重要性

(2)教育重要性

(3)我國的基本國情

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措施

(1)國家怎樣實施

(2)青少年應如何做

鞏固練習

1、表一: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的影響

標志產生后果

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廣泛應用使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得到了飛躍的發展,生產關系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大改變了社會生活面貌。

第三次科技革命電子計算機、原子能的應用

表二:某發達國家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時間1929-19471948-19731974-19801990年以后

貢獻率31%33%40%80%

材料10:2003年2月28日,第三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向獲獎的金怡濂院士頒發證書和500萬獎金。3月5日,朱容基同志在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回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