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祖國散文范文

時間:2023-04-04 04:28: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歌頌祖國散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歌頌祖國散文

篇1

觀望祖國的壯麗山河;

踏著中國的土地,

聞著泥土散發出的香味。

我愛你——中國!

我愛你——

千年積雪的珠穆朗瑪峰;

一瀉千里的長江;

草樹茂盛的西雙版納;

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

我愛你——

狂風掃蕩過你;

冰雹打擊過你;

霜雪封鎖過你;

大火灼燒過你,

可是你卻屹立不倒。

我愛你——

載人航天發射;

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工程。

科學為中國插上理想的翅膀,

中國正向輝煌的明天騰飛。

我愛你——

中國獨特的文字語言,

譜寫出優美的散文詩篇;

古代不朽的五言七律。

更是令人贊嘆不已。

我愛你——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

中國奪取了100枚奧運將牌的成績,

鳥巢、水立方的精美建筑,

在祖國的歷史上再次寫下一片輝煌。

站在祖國的高山上,

仿佛看見祖國以后的飛黃騰達;

腦海里總不會忘記,

祖國泥土的芳香味。

篇2

“我”和小高一起前往寶石島駐防。小高剛去黑龍江探親,抱著1個紙箱回來了。“我”就有意同小高開玩笑,說紙箱里務必裝著好吃的東西。小高卻說,紙箱里裝的是某些昆蟲。“我”非常希奇。傍晚,到了寶石島,“我”和小高去參加“嘗瓜會”,大家一起品嘗了島上的第1個西瓜。“我”從“嘗瓜會”上得知,原來,因為沒有昆蟲授粉,島上種東西需要人工授粉。小高帶昆蟲到海島上,是為了讓昆蟲給植物授粉,讓植物比起來好地生長。

小高是一名駐守在海島上的戰士,他的任務是為祖國保衛海島,建設海島。小高有一顆愛國的心,他一絲不茍地執行自我的任務,尤甚想到了從家鄉帶昆蟲來給植物授粉。這件事,充分地體現出他的愛國之情。

我現時沒有能力為祖國作大的貢獻,但我也可令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培養自我的愛國之心。

前一段時間,老師讓幾位同學辦“愛國主義”主題的手抄報,其中就有我。回到家,我們幾位同學都非常認真地辦了手抄報。我們精心地設計手抄報的版面,找到贊美祖國、歌頌祖國的散文、詩詞和格言,一筆一劃地抄寫在手抄報上,還把插圖畫得非常漂亮。同學們那樣做,也是熱愛祖國的1個表現。我們現時就要有一顆愛國的心,長大了才能報效祖國。

篇3

暑假里,理所當然應該放松一下,但也少不了學習。所以我利用暑假的時間看完了一本《冰心兒童文學全集》。

《冰心兒童文學全集》是由冰心女士創作的。她原名謝婉瑩,是一位當代著名女作家。在長達八十年的文學生涯中,她創作了大量散文、詩歌和小說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最令我喜愛的就是那篇《寄小讀者》了。冰心女士通過日記的形式歌頌母愛、童真、大自然和祖國。把自己“幼稚的歡樂”和“天真的眼淚”寫得婉約典雅、輕靈雋秀、凝煉流暢。有人說《寄小讀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表現出冰心率真的個性,塑造出冰心純真的自我形象。無論是描寫母親的恩慈,或是姐弟的情誼,還是大自然的美妙,無不反映出她鮮明的自我形象。

在創作《寄小讀者》時,冰心曾說過:“在這一次通訊中間,我又以活躍的童心,走了大段充滿了色、光、熱的生命的旅途,……這二十年雖沒有什么巨驚大險,極痛狂歡,而在我小小的心靈里,也有過曉晴般的怡悅,暮煙般的悵惘,中宵梵唱般的感悟,清晨鼓角般的奮興。”另外,張天翼、沈從文、巴金、舒乙等名人也曾評價過冰心女士的文章。是啊!任何一位讀過冰心文章的人,哪怕只讀過幾篇;任何一位和她談過話的人,哪怕只談過幾分鐘,都會被她的心深深感動。

篇4

慶祝國慶節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國慶節的氣氛、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2、讓幼兒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初步了解國慶節來歷。

3、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祖國祝福。

4、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5、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在教室內與幼兒一同布置慶國慶的喜慶場面。

2、《開國大典》的視頻片段,以及歡度國慶的圖片。

3、準備幼兒的繪畫工具和泥工用的材料。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談話的形式請幼兒們談談這段時間電視上播放的節目內容,依次導入主題活動。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日。

2、觀看開國大典的圖片和錄象帶,在幼兒們討論及教師的講述下知道“國慶節”的名稱和來歷。

3、出示天安們的圖片,讓幼兒們觀察它的顏色和形狀,及其結構特征。

4、發給幼兒們紙和筆,來進行繪畫,并鼓勵幼兒大膽的來進行添畫。

(三)結束部分:

把幼兒們的畫來進行講評。并掛在繪畫角上。

四、活動效果

在這節活動中幼兒們通過看圖片、錄象帶及繪畫等,知道了十月一日是國慶節并知道了國慶節的由來,萌發了熱愛祖國的情感。

慶祝國慶節活動方案2

一、活動目的:

為實施素質教育,貫徹教育方針,弘揚愛國主義旋律,銘記革命歷史,繼承光榮傳統,弘揚名族精神,報效祖國。特舉行慶國慶文藝匯演比賽通過此次活動讓同學們得校園生活更豐富,從而激勵同學們具有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學生學習和開展文藝活動的興趣,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在國慶節來臨之際,特舉辦南中之聲----迎國慶文藝匯演活動。

二、活動主題:

慶國慶、頌祖國。

三、活動人員:

全體師生。

四、活動類容與安排:

1、各班圍繞慶祝國慶的主題表演一個節目,形式不限,舞蹈、朗誦、器樂、合唱、獨唱、相聲、小品等皆可,人數不限。內容要求健康活潑、積極向上。

2、演出所用光盤、磁帶、道具、服裝等一律自備,著裝力求統一、整潔、美觀、大方。

3、各班于9月15日前務必將節目名單、參賽節目的類別、名稱、碟子等交團支部。9月25日在學校禮堂進行節目采排以保證節目質量。

4、演出時間:9月30日(視天氣情況)晚七點三十分。

5、演出地點:露天舞臺。

6、賽前由各班文娛委員抽簽決定參賽次序。

五、評分標準:

1、每節目按照100分制來評比。

2、節目內容健康向上,表達得體,體現南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面貌。(30分)

3、節目有創新,層次鮮明,感情豐富。(20分)

4、精神飽滿,儀態大方,服裝整齊,上下場安靜有序、速度快。(20分)

5、整體效果良好,富有感情感染力。(10分)

6、節奏準確,演出與伴奏配合默契。(20分)

策劃:李勤撰稿:教師主持。

主持:學生甲學生乙音響及。

現場準備:張品富楊先俊楊云順劉科明。

調度:張擁華。

記錄:肖才應張品權。

六、活動程序:

1.張校長獻詞。

2.節目表演。

3.校長總結。

4.頒獎儀式。

5.活動結束。

七、評比辦法:

1.評委:(統計)。臨時通知。

2.評分采取去掉一個分和一個最低分后,合計成總分。

3.節目評獎按總分進行確定等次。

八、有關方面負責人:

安全:各班主任、門衛、值周教師。

紀律:各班主任;后勤(總務處);節目單制作、節目搜集、彩排、音響、匯演。

標志及背景:藝術組。

場地服務:張擁華統領,由當周值周教師、物理組、總務處、教務處、團支部組成。

九、獎勵:

設:一等獎三個,獎金各100元;二等獎三個,獎金各50元;優秀獎四個。

注:請各班精心選拔人員和節目,認真組織學生參加本次匯演活動,以確保本次活動的節目質量。

慶祝國慶節活動方案3

一、活動內容

1、聚焦一個點:開展“尋找祖國的成長足跡”圖片展,評選“我最喜愛的圖片”。

2、輻射兩個面:在少先隊層面開展“愛我中華”演講賽;在兒童團層面開展“說說祖國的變化”故事賽。

3、發動全方位:用海報、集體廣播的形式在全校進行宣傳發動,形成熱烈迎接國慶的氣氛。舉辦一次紅領巾專題廣播,國旗下的講話,要求各中隊出一期黑板報、開一次專題中隊會等系列活動,并評選優秀方案。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圖片、親身體驗等方式,感受祖國翻天覆地的發展,增強民族自豪感。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唱歌、跳舞、朗誦、畫畫等)表達對祖國媽媽的熱愛。

3、知道我國的國名及國慶節的由來,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4、學習收集有關資料。

三、活動重點和難點

活動重點:感受國慶活動的熱烈,知道國慶的重要意義,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活動難點:理解祖國的含義,學習收集資料。

四、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人們歡度國慶的`圖文資料,如閱兵式、文藝演出等。

2、指導學生準備各項活動的參賽資料。

3、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國慶節來臨之際周圍生活環境的變化,如建筑物上或學校、單位門前慶國慶的標語、燈飾,電視里呈現的天安門廣場上的花壇等。

五、活動方案

(一)發動準備階段(時間:9月25日之前)

1、張貼宣傳海報:將我校如何“迎國慶”的具體實施方案向全校師生推出。

2、利用集體廣播,發動師生共同參與到活動中來,并提出具體的要求。

3、在班主任層面和隊干部層面開展關于“慶國慶”的專題準備會議,并請有關人員作好統籌工作。

(二)具體實施階段(時間:9月25日~9月30日)

1、開展一次“慶國慶”專題紅領巾廣播

2、舉辦一次“愛我中華”演講賽(三~六年級)

3、舉辦一次“說說祖國的變化”故事賽(一、二年級)

4、舉辦一次“尋找祖國的成長足跡”全校圖片展

5、在各中隊開展專題中隊會、黑板報等

(三)活動總結階段(時間:10月8日升旗儀式)

1、宣布“慶國慶”系列活動獲獎名單

集體獎項:優秀組織獎、優秀活動方案、優秀黑板報等

個人獎項:朗誦(講故事)優秀個人、“我最喜歡的圖片”優秀個人等

2、

國旗下的講話“國慶專題”

慶祝國慶節活動方案4

一. 活動目的:為了豐富 XX 社區文化生活,與全體住戶共慶 國慶佳節,讓居民觀賞精彩節目,XX 小區管理處與多家商戶合作隆重舉辦了此次國慶晚會。

二. 活動時間:20xx 年9 月29 日晚19:30-21:30

三. 活動地點:XX 小區活動中心廣場

四. 協作單位:深圳市XX 日報、深圳市XX 公司

五. 活動內容:節目表演 現場抽獎

(一) 節目表演:

1、節目提供單位:XX 小區管理處、XX日報、XX 一 幼、XX 幼兒園、XX 小區老年活動組織

2、節目內容包括歌伴舞、戲曲聯唱、器樂表演、幼兒 舞蹈、老年人舞蹈等。(后附節目單)

(二) 現場抽獎:

1、共發放 1000 張印有編碼的晚會獎券(開場前在入口處發放。

2、共設五個獎項:特等獎 1 名、一等獎 5 名、二等獎10 名、三等獎20 名。

3、抽獎方式:特、一、二、三等獎按投入抽獎箱中的副卷號碼由嘉賓抽取。并在現場兌獎。

4、幸運獎用抽乒乓球上號碼的方式抽取2 個末位數。幸運獎兌獎于晚會結束后在指定兌獎處兌獎。

5、 特、一、二、三等獎不可重復,但以上獎項中獎者仍可參加幸運獎的抽獎。

六、現場布置:

(一)舞臺:舞臺設在活動中心廣場東側,舞臺上鋪設紅色地毯,背景用紅色幕布(上面粘貼晚會主題、主辦單位、協辦單位),幕布四周用亮光紙和彩色汽球裝飾,舞臺上共掛紅燈籠 100 對,舞臺后側階梯上擺放高綠色盆景 30 盆,舞臺前側階梯上擺放小花卉 120 盆,舞臺燈柱上纏繞彩色汽球。舞臺左側為獎品存放點。 (注:舞臺須加以嚴控,除演員、相關作人員及特邀嘉賓外任何人不得上去)。

(二)嘉賓席:嘉賓席設舞臺正下方,共擺放6 張長條桌、24 把椅子(分成兩排擺放)。嘉賓席上鋪設紅絨布、礦泉水、果盤、嘉賓牌和節目單。嘉賓席后面為小演員席,擺放 100 張小椅子。嘉賓席和小演員席周圍拉警戒帶并拉出嘉賓通道。

(三)兌獎處:設長條桌一張、椅子四把、標識牌一個以及相關獎品。

七、安全保障:舞臺上設 10 名安全員(每側各 5 名)、嘉賓席左側(包括嘉賓通道)設 4 名安全員、嘉賓席右側設兩名安全員、兌獎處設4 名,其他 12 名安全員由主管安排設置在關鍵位置。

八、晚會所需物資:

九、經費預算:

物資購買(見上表格):00 元

備用金:00 元

共需經費:00 元

深圳市XX 物業公司

XX 小區物業管理處

年 月 日

慶祝國慶節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慶祝活動,體驗慶祝國慶的歡樂情緒,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培養少先隊員民族自豪感,調動每個孩子積極參與的熱情,真切感受經典誦讀的`快樂,營造良好的校園藝術文化氛圍。

活動主題:“祖國在我心中”

活動對象:全體師生

活動時間:20__年9月29日——20__年9月30日

二、活動準備:

各班布置教室黑板板畫主題懸掛標語氣球、彩帶若干

三、活動內容:

1.出一期“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黑板報。請各班于9月29日前完成。

2.全校開展“歌頌祖國、愛我中華”的經典誦讀比賽。時間為9月30日下午兩點。

3.評比標準:

(1)儀態大方、著裝得體、動作適當。

(2)所選詩歌內容必須是以歌頌祖國為主題。思想健康向上,符合學生年齡特點。

(3)普通話標準、聲音洪亮。

(4)讀出詩歌的韻味,語氣、語調適當;重音、節奏恰當。

(5)表達詩歌的情感準確自然。

(6)現場演出效果好。

四、活動具體要求:

1.以中隊為單位參加比賽,各年級段分別評獎,各中隊原則上要求全體隊員參加。本次活動將評出一等獎2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4個,優秀獎若干。一二等獎將設立獎金,以資鼓勵。

篇5

一、創新教學策略,深鉆細研教法,在激情引思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策略,把做人的理念和語文學習方法悉心傳授給學生,使語文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互動、情感交流、切磋技藝”的平臺,形成動態的結構,讓語文課堂教學激情洋溢,在激情引思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一是注重學生課前演講,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是注重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提問學生,重在問“為什么”,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三是注重朗讀能力培養,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四是注重情感氛圍渲染,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如,教學《相信未來》一課時,我在課前精心制作了配樂朗讀的課件,在課堂教學時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作者面對殘酷的現實,始終不渝地熱愛祖國,相信未來的愛國情懷和樂觀精神,引導學生不管人生多么艱辛、命運多么坎坷,都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向命運挑戰。我提出了如下的問題:“相信未來”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看出當時的社會是怎樣的社會?“用孩子的筆體寫下”有什么含義?運用這樣的提問方法,激發了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了師生雙邊活動的有效開展,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揣摩文詩句在特定語境中的深層意義,我讓學生把自己放入作品中進行比較,并冷靜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體驗去欣賞作品,感悟作品意境,讓學生從作品出發,撰寫心得體會,提高自身的理解深度和鑒賞水平,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二、整合教材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在師生互動中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整合教材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明確學習目的,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精神,圍繞教學重點精心設計情境。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從學生的角度來研究問題,有效設計問題情境,全力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教學《最后的常春藤葉》內容時,在落實“學習主人公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教學目標的同時,我結合文章結尾提問:貝爾曼真的是個失敗的畫家嗎?通過引導,學生明白,真正打動我們的不是逼真的葉子,而是它的逼真帶給瓊西生命的希望。我們不是被藝術打動,而是被畫家的品德打動。畫家用自己的生命創作了一幅震撼人們心靈的一片永不凋謝的葉子,拯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完成了自己舍己為人的精神杰作。這樣一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學生對作品的內容與主題有了深刻的理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樹立改革提問設計的意識,從“創新”的高度上來開展提問設計,用少量精辟、具有引導作用的“問題”,引導和啟發學生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的問題,不斷激發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創造,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要注重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探究問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找切入口。如,在教學《祖國山川頌》內容時,我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作者用熱情地語言贊美祖國,并沒有對祖國山川進行歌頌,是否脫離了文章的主旨?我層層深入地引導和學生思考探究,學生明白了贊美語言是祖國特定生存環境和文化背景長期孕育而成的,作者贊美祖國其實就是歌頌祖國的山川。

篇6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雙向思維;創新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新課程標準下的中學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語文這一基礎理論學科,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四大特點。在教學的整體與局部的各個環節中,都應該力求實施“語文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原則”來培養學生,引導他們走向自己探索、自己體會、自己領悟、自己解疑的求知新路,重視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的培養,以培養出滿足社會、具有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極強的應變能力的新時代青年。

一、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使學生擺脫某些傳統思想的束縛,另辟蹊徑,去尋找一個又一個既合情合理又異乎尋常的攀越坐標點,開拓自己的視野,發展創造思維。當然,在語文教學中要準確把握思維訓練的雙向誘導,既要發展學生的求同思維,又要發展他們的求異思維。這就是說,求同與求異要同步進行,使學生從小就做到力求在思維的全過程中辯證唯物地實踐“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正確思維方法,對事物有較全面深入的考察了解,使自己的思維達到主客觀的完美統一。

二、教學過程中同時培養學生的雙向思維

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的雙向訓練,并不是矛盾對立、互為抵觸的,而是在交叉比較、多角度思考之中去探究事物的真諦。語文教學中要幫助學生突破事理的關鍵難點,就應該在比較鑒別中去實踐訓練。同一對象或不同對象的異同對比法是進行雙向思維同步訓練的可施之法。

同中求異的思維訓練,在教學中要大量、長久、頻繁地運用。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學生有同中求異的情趣,讓他們在求異中得到收益,那么就易于排除學生頭腦中的思維定式,去積極思索別人難以顧及的疑惑。例如,我在教學《茶花賦》及《背影》兩篇散文時,就進行了一次同中求異的思維訓練。《茶花賦》結尾處有這樣一段妙句:“一個念頭忽然跳進我的腦子,我得到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面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征著祖國的面貌?”若將這句與以前學習過的《背影》相比:“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前者,是在文章反復鋪排祖國新生后的壯麗美好、一片熱情之中的景象,采用熾熱的筆觸凝聚在“朱紅”的點彩之內,然后催人冷靜思慮好山好水、好花好人的幸福甜蜜生活由誰締造賜予,自然得出是“勞動創造的”,是“美化生活的人”用“汗水澆灌”出來的,是偉大的黨給祖國描畫宏圖的。這樣,使這篇抒情散文在“熱中見冷”的深思之中,深化了主題,豐富了情感,增加了詞意。至于后者,在不斷敘述“祖母病亡”、“父親差卸”、“變更典質”、“借錢奔喪”、“父子遠離”、“浦口送別”等慘淡灰冷的基調之中,凸顯熱光,情暖心頭,淚流滿面。作者正處在一片凄涼冰冷的場面、人物、景態氛圍之中的時刻,送來了“火一般的炙陽”。那“青布棉襖”中“抱了朱紅的橘子”,使“冷中顯熱”突出了父愛之情、關切之心,將千言萬語集中在紅橘之中,含蓄雋永,意猶未盡。這樣“同中求異”的思維訓練,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把握進入了更高的層次。

重視求異思維的訓練,絕不是忽略求同思維的訓練。因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承、互為彌補的。讓學生學會雙向思維的同步訓練,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獨到思想見地的人。異中求同的思維訓練也應在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加以重視運用。例如,我在教學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時,就聯系學過的楊朔的《荔枝蜜》來進行對照分析,比較鑒賞。前者憑借志愿軍戰士在戰爭歲月中的生命拼搏、熱血捐軀來宣抒胸臆,表達他們愛憎分明、舍己忘我的國際主義獻身精神。因此,不論在戰場、火場、坑道里,都能“以苦為樂”,以死為榮。而后者卻是通過養蜂人在和平時代里的辛苦工作、艱苦創業來托物寓意,表達他們愛國愛民、大公無私的社會主義開拓精神。因此,不論在寒冬、酷暑、早晚中,都能“辛勤操勞”,釀造生活。兩者的這種差異是完全建筑在相同之中的。這兩篇散文的共同點,均是歌頌炎黃子孫在任何時刻、地方、事件中,都要繼承和發揚應有的傳統美德、崇高精神——愛自由不怕侵略、求生存不怕犧牲、創幸福不怕艱難、為后人不怕吃苦。這種高貴品質、高尚氣節既體現在志愿軍身上,又融注在養蜂人心中。然而這種美德的共性又是建筑在個性差異之中的。“異”在“同”的基礎上得到產生,獲得融合。文章雖然角度、選材、立意不同,卻收到了“異曲同工”之妙,“殊途同歸”之實。

篇7

關鍵詞:中職語文;審美;人格

現代社會,“黑心棉”“問題奶粉”“地溝油”,假冒偽劣,坑蒙拐騙,不遵守合同,不講職業道德等道德失范、誠信上的人格缺失,都表現出價值觀念的錯位。這也侵蝕校園,對學生健康成長不利,如考試作弊、言行不一、欺騙教師和家長,及不同程度存在著自卑自大,狹隘冷漠,缺乏感恩意識、唯我獨尊,以怪誕為美,以打架、逞江湖義氣為英雄,表現出不健康的人格缺陷。究其原因,除社會因素外,還有中職學校過于強調專業性、實用性,而忽略了對學生人文素養及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語文教育應是審美教育,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散文、小說、詩歌,戲劇等,這些優秀作品本身蘊涵著豐富的情感,煥發著生命活力。

一、語言藝術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意境、形象美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的美是借助語言塑造典型的藝術形象或意境,深刻地反映生活或豐富的情感,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知覺、想象力,自覺接受美的教育。如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短短十個字,意境卻深刻細膩;特別是“隨”“潛”“潤”“細”這幾個字用得精確、微妙,既表現了春夜怡靜的氣氛,又表現現了詩人的愉悅的心情。同樣,作為文學作品,小說運用靈活多變的和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多方面地刻畫人物,表現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所以作為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帶領學生去發現、感受美文中的藝術美,真正讓語文課堂成學生感受美的殿堂。

二、文學作品如鴻篇巨制,描繪出山川景物、大自然的美

大自然中,高山峻嶺、流云飛瀑、江河湖流、亭臺樓閣、草長鶯飛、日月星辰等都給人以無窮的遐想與美的享受。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的《沁園春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字里行間,傾注了作者熱愛故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感情,易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激發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人物形象及思想性展映出社會、生活的美

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花木蘭,體現人性的美,而《威尼斯商人》中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夏洛克,《祝福》《紅樓夢》中假仁假義的魯四老爺、賈政,《范進中舉》中市劊勢利的胡屠夫等,體現人性的丑,給人帶來震撼的同時,也會去思考在生活中何為美,何為丑。

作為語文教師,作為美的使者,本身要具備一定的美學素養,能對美進行感知、評價、理解和創造,在教學上求實、求真、求美,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感動、凈化,達到提高文學修養,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

1.以優秀作家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教材選編的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而這往往凝結著作者的情感精華,如棄醫從文以文學來喚醒民眾的魯迅,餓死不買配售面粉的朱自清,“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等,他們作品的藝術魅力和作家的人格風范交相輝映,對學生果敢、堅韌、仁愛等性格上影響是無窮的。在教學中,要抓住這些,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建設祖國,服務人民的良好品德。

2.以語言所承載的情感、意境美來感染學生

正如馬克思所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外表”,要品味作品語言,必須強化誦讀,讓學生誦讀優美的詩篇,深入內蘊,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懷。如魯迅的《一件小事》,文章開頭結尾以橫眉冷目的態度,輕蔑諷刺的筆觸概述了當時的“所謂國家大事”,而文章核心部分以滿腔熱情歌頌了車夫的高貴品質。

3.以親情美來培養學生感恩意識

如《我的母親》《背影》以細膩的筆觸,在表達對母愛、父愛的真摯感情中給人以真、善、美的啟迪。在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思考作為子女應有怎樣的反哺之心回報我們的親人。

4.以自然美來陶冶學生美好情操

不少課文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如《雨中登泰山》中煙雨迷的泰山,《天山景物記》中富饒的天山,《沁園春》中壯美的北國風光等,讓學生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陶冶心靈,凈化感情,激發愛國熱情。

5.以人物形象的美與丑來引導學生

近年來,芙蓉姐姐、犀利哥、網絡紅人鳳姐等以出奇、怪誕形象吸引大眾眼球,挑戰傳統道德底線和審美標尺,人們的是非觀、美與丑、善與惡、榮與恥的概念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有的學生對美的理解片面化,認為美就是怪誕、時髦,就是衣著華麗,而美更應是重在內容,強調人的內在品質、性格等。這些丑陋現象終將會被社會所唾棄。

總之,語文課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美育因素,因此我們在語文課上應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使學生富有愛心、信心、責任心,能明辨是非、美丑,形成健全人格,迎接社會各種挑戰。

參考文獻:

[1]克羅齊.美學原理.朱先潛,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彭駿.古今名作藝術美從談.漓江出版社,1984-09.

[3]歐陽芬.有效教學的基本功.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

篇8

“朦朧詩五將”之一舒婷有散文集《真水無香》,這是以《致橡樹》《神女峰》等詩歌聞名全國的舒婷首次以散文的形式對故土與人生進行全面的盤點與梳理。舒婷在扉頁寫著題詞――“我的生命之源――鼓浪嶼”,而書中所有文字也全都圍繞故鄉小島鼓浪嶼而作。舒婷從自己日常生活的瑣碎細節人手,以近乎白話與日記的文字在一物一事間體現出一位詩人的敏感、熾熱與深遠。

舒婷當年是廈門燈泡廠的錫工,因為住在鼓浪嶼,上班要比別人多花半個多小時等渡輪。所以曾經“怨恨”過鼓浪嶼。美麗的景致與嚴酷的現實常常發生尖銳的對立,這時候詩便產生了。“通往心靈的道路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是詩;一個富有正義感又富有同情心的人,總能找到他走向世界的出發點,不僅僅是詩;一切希望和絕望,一切辛酸和微笑,一切,都可能是詩,又不僅僅是詩。”與其說生活是詩,不如說詩就是生活。有意地把生活“提煉”成詩歌,那樣的詩歌就成了二流的詩歌,那樣的生活也就成了矯揉造作的生活。“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些詩句反映了對傳統女性觀念的唾棄,現代女性意識的充分張揚和釋放。

“高音區”的贊歌

一個優秀的詩人不會沉湎于個人的榮辱沉浮,他會把憂郁和悲哀看作一種力量,與民族危難、國家興衰緊緊聯系。作為新時期文學朦朧詩人的代表、用諍隋點燃一代年輕人心燈的舒婷,就把這樣的擔當圓融于詩歌的藝術激情中,幻化為崇高的悲傷和渴望。

矛盾的統一。在詩人舒婷溫軟的內心,“祖國”曾經擁有這樣的模樣:祖國曾是破舊的老水車;祖國曾是熏黑的礦燈;祖國曾是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祖國曾是淤灘上的駁船。一組意象的疊加唱出了祖國曾經的模樣。這樣的模樣的共同特征是貧窮、停滯、饑饉、落后―艱難的步履、苦難的歷程。歌里流淌著濃郁的悲涼和寒薄,可以看出詩人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心靈深處的痛楚。這是誰都不愿看到的祖國。舒婷將親愛的祖國的舊模樣狀寫得如此具體切實,就是因為能夠正視祖國的過去――負累沉重,是一個詩人責任意識的蘇醒。祖國,她不應該是一個浮泛的神話般的歌頌對象,對她的“反身”就是熱愛。舒婷肯定自覺意識到:藏在中國人內心的一種集體無意識一我們的祖國經歷了深重的災難和持久的貧困以及精神的空白。當詩人將它們一一呈現時,詩人的、我們的感情記憶都被叫醒了。愛國之愛,不一定在于多說一個“愛”字,因愛而痛,就是崇高的悲劇美。

痛苦因為愛。當親愛的祖國重新站起時,詩人用她的筆重新雕塑了祖國的形象。你是理想;你是胚芽;你是笑渦;你是起跑線;你是黎明。祖國的模樣在短短的三節詩中有如此巨大的反差,是因為祖國在成長,在進步,在往前。百廢俱于興,萬千氣象新,親愛的祖國經過長達十年的巨痛之后,山河重整,生機無限。第一節詩歌,舒婷著力于表現祖國曾經的衰微,選擇的意象如“老水車”“礦燈”“駁船”等帶有“沉重”“陳舊”“停滯”的印痕,宣泄了痛楚;第三節詩歌,詩人著眼于劫難后新生的國度,選擇的意象如“理想”“胚芽”“笑渦”,烘托了一種蓬勃向上的生機,表達了欣慰、振奮之情。

在詩人的心中,祖國不再是大而空的抽象,而是飽經滄桑的過去、貧窮凋敝的現實與緋紅黎明希望的交織體。作為抒情主體,詩人讓自己與詩中的意象相互融合,讓物化的自我形象,匯注于祖國的形象之中。

“涵泳乎其中”,真情告白。古語有云:詩言志。抒情是詩的天職。《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采用直抒胸臆的傾訴式抒情,是“我”對“你”的真情告白,是直抵“你”的內心的。這種抒情方式充滿了張力和強度,能將抒情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每節詩的結語部分都有“祖國呵”,但朗讀方式是有區別的。第一節中的“祖國呵”,字字重音,感情飽滿,用降調表達出難以言狀的悲哀;第二節中的“祖國呵”,字字重音,語調低沉,略帶悲哀,包含著幾多痛苦,幾多希望,充滿深情;第三節中的“祖國呵”,拉長、抬高語調,是欣喜的呼喚,流露出詩人抑制不住的喜悅;第四節中的“祖國呵”,用呼告的語態,延長音頻,上揚音調,是莊嚴的誓詞,傾吐了獻身祖國的熱望。四個“祖國啊”,反復吟詠,將感情逐層推進,給全詩造成回腸蕩氣的詠嘆氣氛。

小我與大我。詩中有“我”,是你的十億分之一(你中有我),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的總和(我中有你)。“我”是迷惘、深思、沸騰的“我”。而“你”將是富饒、榮光、自由的“你”。“你”和“我”之間,“你”喂養了“我”,“我”愿意奉獻給“你”。寫到這里,祖國與“我”合而為一,由此強化“我”與祖國密不可分,永遠在一起。在“我”和“你”之間鐫刻著一個字:愛。在一般的抒情作品中,抒情者和抒情對象之間呈現鮮明的主客體對應關系。《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就打破了這種傳統的創作習慣和走向。主體是詩人“我”,客體是“祖國”,而在全詩的進展中,讓其合二為一――我即是祖國,祖國也就是我。祖國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國的悲哀;祖國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國的希望;我是祖國的眼淚和笑渦,而祖國正在我的血肉之軀與心靈上起飛和奔跑。

詩歌的理性

優秀的詩歌有很自覺的美學追求,舒婷的詩歌也有這樣鮮明的特征。比如在這首《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里,情緒流的推進過程中,會水到渠成地出現一些理性的句子: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這樣的句子一般出現在詩末,它們有效地將原本暗示的東西明朗化、情境化了。舒婷其他的詩歌中也有類似的例子: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環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神女峰》;要是沒有離別與重逢/要是不敢承擔歡愉與悲痛/靈魂有什么意義/還叫什么人生――《贈別》;詩因你崇高的生命而不朽/生命因你不朽的詩而偉大――《悼》。

詩句收尾的這些簡短的收束,是為了留有余響。一句話的簡評,好比將詩歌的門輕輕合上之前,那短促卻用情的一瞥。門里門外,都將永遠是一個詩的世界、愛的世界。愛,將世俗的眼光洗凈了,時光流轉,經典永存。這就是寫詩的人和讀詩的人的緣分。

舒婷擁有詩歌創作的高蹈目光,她知道讓詩歌得以常青的圭臬,讓理性入詩,成為舒婷詩歌的常態自覺追求,而詩人的高明就在于她能將理性還原為感覺,讓理性滲透于意象,將思考融于情緒的變化或情感的推進之中:當詩情遭遇了哲理,就達到了最高境界的詩美。

學法指導

一、用象征、意象來表達人的主觀情緒

舒婷詩歌的有些部分,采用朦朧、象征的意象來表達詩人內在的復雜心態與細膩情感,如《雙桅船》等。這些作品由于內蘊豐厚,表達曲折,具有較豐富的美學價值,需要人們通過多層次的分析與透視才能理解與欣賞。

《雙桅船》是詩人運用朦朧詩的寫法,采用象征、意象來表達人的主觀情緒,從而伸張人性的佳作。詩題“雙桅船”,就是一種象征。全詩的目的不在于描寫一只客觀的雙桅船,而是借用雙桅船這一具體形象來表現詩人自己,表現詩人雙重的心態與復雜的情感。雙桅并在,意味著詩人心目中愛情與事業并立又相區別的心理。另外,詩中的“岸”“風”“風暴”“燈”等都具有明顯的象征性。“岸”象征著女性的愛情歸宿,“風”意味著時代緊迫感給詩人的動力,“風暴”暗指詩人與同代人所經歷的不平常的年代風云,“燈”則與光明信念編在一起。

所謂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來表現詩人的主觀心態。它與傳統詩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觸景生情并借景抒情,從而達到景中含情的藝術目的。而在朦朧詩中,詩人多以主觀情緒和人的各種心態為表現對象。從主觀情緒出發,想象并構造成某種具體的畫面與景致,從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達到藝術表達的效果。詩人在《雙桅船》中所要表達的是一種心態,一種情緒,一種感情歷程。而落在語言上,卻是“船”“岸”“風暴”“燈”等具體形象,并把這些具體形象加以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動態過程的畫面。而在畫面之中,隱含并跳動著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實感。全詩意象清新,組合自然,使詩人內在強烈的情緒得以自如地表達。

篇9

讀夜魚的游記散文,你既可領略其中盎然的詩意,也可領略“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這種悲壯凄婉的英雄主義情結,作者對粗獷荒涼雄壯的大漠的向往動人心弦。作者每次記錄自己的游歷,無不充滿對大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對生命的珍惜,夜魚用文字這樣勸慰讀者:要珍視美好純凈的大自然,珍愛眼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要為了眼前短暫的經濟利益,而人為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否則會嫁禍子孫后代,得到神靈應有的懲罰。夜魚的游記散文核心不在“游”,重在“思索的況味”。由于夜魚本質上是一位詩人,在旅行之際很容易睹物傷懷,引發多愁善感的思緒,所以她的游記就具有詩歌的質地,具備詩性特征和哲學意蘊。譬如《如果我有一匹駱駝》,該文記敘作者深入“波瀾壯闊”的大漠,親身體驗沙漠凌厲的風沙的襲擊,領略了沙漠的神奇冷漠詭異,“看到了溫暖也看到了憂傷,純凈的憂傷,沒有一點雜質的憂傷啊。”繼而展開對生存與死亡的深度思索:

“當生存成為唯一需要去考慮的事,誰還會有閑余空間擠入亂七八糟的欲望?”

“一覽無余的黃啊,究竟匿藏了多少白骨?幾百年,幾千年,一層又一層,掩埋、風化。沙漠無情得天經地義,但等你匍匐在黃沙上,匍匐到不抱任何希望,才感覺出那無情背后的悲憫。”

“可吃下去好多塊干糧的我更瘦,衰竭的速度比駱駝還快,前路依然沒完沒了,看不出驛站綠洲即將出現的端倪,就連突起的枯枝,死去的胡楊都見不到了,像是到了盡頭,又像是沒有盡頭。如果彈盡糧絕,我會不會在難以忍受的饑餓驅使下昏聵,以至于瘋癲到吃掉我的駱駝?不寒而栗,死亡前的掙扎與可能出現的猙獰變形,實在是比死亡本身更恐怖。”

可以看出,夜魚寫游記的時候,并沒有沉溺于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博大壯麗,而是把游歷的心緒化為對人生的深沉反思,當讀到這些充滿悲憫情懷的文字,我們的心靈焉能不受到深深的震撼?《給我一壺水》表達了對現代都市文明的一種本能的抗拒與抵觸情緒,講述作者帶著對“大漠孤煙直”的好奇與向往,乘坐列車啟程,向西部嘉峪關挺進,品嘗冰涼清潤的雪水,觀瞻干裂而聳立千年不倒的“長城第一墩”,“我”的水壺不小心側翻,水馬上無影無蹤,作者旋即陷入悲憫的沉思:

“黃沙之下像是藏著無數饑渴的嘴,即便你喂給它的是血,也眨眼就給吞得干干凈凈。此刻我才發現我過往的生活是多么奢侈富足,江漢平原的萬頃良田又是多么珍貴。

不遠處一汪被小心翼翼呵護著的泉水,正透過圍欄向我射來一瞥末世般清冷的眸光,醍醐灌頂般的清冷啊,卻又能驚醒多少靡費鋪張的世人心?”

讀《追蹤一條河》,作者寫到再次漫步黨河河畔,沒有西出陽關的悲涼與茫然,“滿心紅塵俗世里的溫柔繾綣。這一次,我踏踏實實地觸摸到了它的蹤跡。奇怪的是,除了這點恍惚和淡淡的喜悅外,并沒有我想象中的興奮……”翌日清晨,第三次看黨河,它“安靜地攤開在晨曦里,它腿去了五色霓虹,恢復了天然的光澤,一種很淡有點偏綠的灰藍,”“我”感到失望,因為“我知道這不是它最原始的顏色。”作者的筆觸順理成章轉入對現代工業文明的隱憂與排斥:“那么最原始的顏色會是什么樣呢?肯定要比現在更清澈更純粹吧。千年時光飛逝,它的改變無非是霓虹多了,汽車的尾氣多了,化學物質多了,朝圣者再不能清晰地看到水底游魚了。我有一絲絲悲哀。”《追蹤一條河》還毫不留情對“到此一游的紛亂擁擠,人定勝天的旅游改造,導游費盡心機的游說”等旅游行業頑癥進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值得提醒的是,《追蹤一條河》因為“孩子”的介入,致使文思枝蔓散了些。

《時光書四篇》表達了對故土人情的深情懷念,寄托了作者濃得化不開的鄉愁,讓人情不自禁想起李白的千古名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倘若由我來命名,會起名為《故鄉書》,因為這四篇散文寫的均是家鄉的人事和場景。蒸年糕、聽越劇、抓麻雀、吃青蒜喝香茶,清涼甘甜的井水、滿院飄香的蒸藕、鮮美可口的螃蟹、靈性十足的千年銀杏樹等故土風物民情,在作者筆下精彩紛呈、生動傳神,讀來感同身受,仿佛身臨其境,通篇貫穿著作者返璞歸真的古樸情致、時光飛逝的感傷,尤其是《銀杏哀歌》通過痛惜砍掉千年銀杏這種愚蠢行為,引發對現代都市文明的反感與不屑,由大家閨秀“胡阿姨”對故鄉建設的失望與沮喪,寫到生態環境惡化,“空氣中越來越濃的化學臭味”,間接導致人的健康受到嚴重影響――“繡花阿姨的兒媳,舅舅家隔壁的陳大爺,我的姨媽罹患的都是癌癥。”該文結尾重溫了生態祥和的兒童時代的美麗畫面,對人類不惜毀壞良田果園,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愚昧行徑進行了控訴。散文《米》通過蒸年糕,對狡黠浮華的鄉風進行了委婉的諷刺,文末對現代文明發展進程中古樸民風的消逝進行了深切的緬懷。散文《越劇》描摹了“母親和我”作為“伶人”無法割舍、牽腸掛肚的越劇情結,隨著“母親”老去,母女同做票友的情景一去不復返,“母親”摔斷腿這場變故,讓“那個活潑能干的母親,那個跟我同唱經典名段的母親,恍惚間又回來了……一時間我百感交集,幾欲涕下。”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讀者卻深受感染,在唏噓不已的感懷中,引發心靈共振與情感共鳴。

篇10

義務教育新課程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涉及,其目的著眼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小學動物類文章教學要以選文為依托,以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能力為核心,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實踐中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

一、學科結合,在選材中排除學生閱讀障礙

小學生學習科目少,教材篇幅大多簡短,對一些基本知識缺少介紹,給閱讀理解帶來阻礙。教師要引導學生廣泛收集資料,聯系《科學》等學科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如《最后一頭戰象》一文,學生對大象作為士兵參加戰斗的歷史可能知之甚少。教師可以出示下列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戰象 在古代歷史上,曾有過特種部隊――象軍,它在戰爭中發揮類似現代坦克的作用。經過訓練的戰象,作戰時沖鋒陷陣,勇猛無敵,它能破城門、毀營壘、踏敵軍、限敵陣,常給對方造成極大的傷害。戰象的使用最早在東南亞各國,象軍的編排很有特色。在戰象的背上設一象輿,輿中坐一將士,象前后各有一名馭象手。在象的四條柱子般粗的腿旁,各立一位持刀盾的戰士護衛。這樣七個人組成了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泰國拉瑪甘享在19歲時曾騎戰象奮戰敵營,營救父王,反敗為勝。

除文字資料外,教師要準備一些圖片、聲像資料或制作出相關課件,在課前及課中穿插運用,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為學生理解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思文結合,在朗讀中激發學生真情實感

動物世界,千姿百態。教材中選擇了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定能感染和激勵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良好的人文素養。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中,編者選擇了一組課文供師生教學:《老人與海鷗》講述的是普通老人和海鷗的深情厚誼;《跑進來的松鼠》介紹了一家人對外來客人――松鼠的喜愛;《最后一頭戰象》則歌頌了戰象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操;《金色的腳印》展現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顯示了愛的強大力量。這些課文揭示了動物豐富的內心世界。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由表及里深層閱讀,透過文字來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真摯情感,強化朗讀訓練。教師可以率先示范,借助媒體,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進行多種形式感情朗讀,如比賽讀、分角色讀、邊演邊讀、配樂讀、師生共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等,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如李賀的《馬詩》,全文僅四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如果僅強調背誦與默寫,學生也許五分鐘就能完成任務,達不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仔細分析其內容發現,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知人論世”,講述古時平仄、節奏等常識,請學生想象一二句的描寫的畫面,反復體味,就能用低沉、悲壯的語調讀一二句,用期待、激昂的語調讀三四句了。

三、讀寫結合,在練習中培養語言運用能力

閱讀是學生接受語言、積累語言的必經階段。小學動物類文章,詞匯豐富,語言生動形象,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的一個重要陣地。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摘錄的方法積累優美詞句、段落,同時在寫作中聯系運用。如在《鯨》一文中,學生容易做如下摘錄筆記:

生字:腭 鰭 濾 豬 哺 肚 肺 矮 判 胎

生詞:目前、上顎、哺乳、退化、垂直、經驗、判斷、胎生、壽命

優美句子: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呼氣的時候浮出海面,從鼻孔出來的氣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

顯然,這種語言積累屬于低級層次。教師只有重視讀寫結合,使學生在讀中吸收,在寫中練習運用,才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表達方法的領悟。我在此文教學后,出示隨文作業,作業是這樣設計的:

1. 請為海洋館寫一段鯨的解說詞,不少于100字。必須至少運用課文出現的5個生詞

2. 參考原文,請在橫線上再寫一句話

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呼氣的時候浮出海面,從鼻孔出來的氣形成一股水柱,就像

上述兩個習題的設計,立足文本,注重讀寫結合,學以致用,效果良好。在實際教學中,還可以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留心觀察世界,把握寫作技巧等。

四、內外結合,在實踐中發展多種學習方式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小學生對自然界的小動物有好感,更有深入探究的沖動。教師牽針引線,順勢而為,誘導學生與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展開深入的對話。如在學習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七組課文后,我根據小學已學課文的積累,安排了一個綜合性學習活動。

課外活動:走出課堂,搜集、整理松鼠的有關資料,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寫出探究報告;跟蹤觀察海鷗的生活習性,寫好觀察筆記;到動物園參觀狐貍和大象或看有關兩個動物的專題片。

課內活動(分小組開展三項活動):

一是研究報告會。分四個小組分別介紹松鼠、海鷗、狐貍和大象的研究報告。

二是圖片欣賞(掛歷、畫冊、照片、學生作品均可),請學生針對圖片評頭論足,暢所欲言,引發他們對動物生存狀態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