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控制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8 03:18: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氣控制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 理論與實踐脫節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理論與實訓是分開的,且理論往往片面追求教學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而忽視了《電氣控制》應用學科的特性,使學生的學習缺乏目標,難以理解課程的目的和意義, 不知道為什么學,學了以后能做什么,學習的興趣也因此大打折扣。
1.2 實訓內容單一
傳統實訓教學主要以基礎驗證性實驗為主,教師主要指導學生根據理論課所學的原理,按照教科書上的操作步驟,進行記錄數據、書寫實驗報告。教學內容陳舊,缺乏創新及趣味性。例如電氣控制線路多年幾乎一成不變,學生只能根據電氣控制線路圖進行安裝、調試,由于與實際工程基本脫節,學生感覺枯燥乏味。
1.3 考核方式簡單,內容片面
只注重實習結果而忽視了過程,易造成學生安裝電路時簡單的模仿,遇到故障不能夠根據圖紙排除故障,不能真正考查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也不利于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
2 《電氣控制》課程實訓教學改革措施
1)首先要轉變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傳統教學理念是嚴格按大綱、按教材,按計劃、按教案、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強調的是教,以教師為中心,教為基礎,教支配學、學服從教,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新的教學改革,要求每個教師必須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中心地位;以理論為指導,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轉變教學觀念,開展探索式教學,培養創新型人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喜歡思考、善于思考,并注意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而逐漸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的思維方式。
3)在每個專業老師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經驗的累積。當今世界科學發展日新月異,電氣自動化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層出不窮,所以要求我們不斷吸取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等“四新”技能,以求給予學生最前衛的知識,從而跟上時代對電氣自動化的要求;同時我們既要不斷地學習和借鑒不同學科之間先進的教學方法,又要重視新教育理論的研究與學習。通過參加學術研討、觀摩示范課、開設公開課、聽取學生的反饋評教意見等活動,著力提高教學能力。
4)《電氣控制》實訓教學改革,應以學生發展為本位,注重把實訓教學與實際工作任務結合起來,通過項目法教學和情景式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更好的與實際工作任務緊密接觸,從而達到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目的。而教師一方面要理論教學與實際相結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趣味性和擴展性,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基礎到綜合、由理論到創新循序漸進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使學生按照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健康地發展。
3 《電氣控制》實訓教學改革實踐
3.1 優化創新實訓教學內容
進一步優化與完善現有的實訓教學大綱,強化電氣控制線路識圖作圖及安裝規范培訓,讓學生能熟練運用電氣控制線路圖,安裝、調試和檢查線路。
靈活調整教學計劃,例如可在簡單雙重聯鎖控制電路的基礎上,增添較為復雜的時間繼電器順序控制自動往返電路。根據不同專業,選擇難易程度不同的實訓內容。例如對于普通的非電類專業學生,在完成三相異步電機雙重聯鎖控制電路安裝任務時,只要求利用行程開關完成自動往返功能,但對于電類專業來說,不但要求學生利用行程開關完成自動往返功能,還要有相應的信號燈指示,對于有創新精神的同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主設計完成用時間繼電器控制電機自動往返電路,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學習興趣。
3.2 利用信息化推進實訓教學改革
借助信息化技術及各種教學儀器的功能,將教師制作的視頻及多媒體課件傳至世界大學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的瀏覽,并合理安排實習前的預習及面授后的復習,充分體現了網絡教學的獨特優勢。
利用視頻及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將各個元器件的原理、功能、內部結構及工作過程以真實、動態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電氣控制電路圖帶有動畫效果的演示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掌握實習的要點,準確直觀地接受知識,提高授課的質量與效率,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條件時還可以增加參觀社會實踐基地,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掌握實習項目的原理與現代制造的工藝要求和安裝步驟等。
采用集中授課、現場教學、分別指導等相結合的實習教學形式。首先利用視頻及多媒體課件集中授課,使學生對實訓內容有所了解。然后現場對實訓的內容、目的、安裝工藝及調試方法做詳細的講解,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具體的實訓內容。最后,針對實訓過程中動手、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差的同學,教師給予分別示范、指導,對于實習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做多種方法的嘗試并且進行比較,最終選擇正確合理的方法。
3.3 改革實訓教學的考核方式
實訓考核應側重技能的考查,應以操作考核為主,理論考核為輔。要根據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綜合表現評定學生的成績。為了杜絕學生應付實訓課,我們改變了實驗課程的考核方法,將實訓課程考核分解為幾個階段,進一步細化成績的評定。
(1)準備階段:把每次的實訓課分兩部份,前一個星期在課堂講解與實訓內容相關的知識點,老師提前布置實訓任務,讓學生準備,使學生有備而來。上實訓課前,檢查學生的課堂筆記。 該階段占分比為10%。
(2)操作:實訓操作當堂打分,根據學生在實訓室的表現,主要包含操作的安全性、規范性、項目的完成情況及6S管理情況等。該階段占分比為60%。
(3)實訓報告:實訓報告是考查學生總結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該階段占分比為20%。
(4)德育:主要是出勤和課堂紀律,根據出勤率以及課堂表現打分。該階段占分比為10%。
篇2
【關鍵詞】電氣控制技術;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習興趣
中職生學習電氣控制技術知識的一些概念、電路原理及控制環節時難以理解和掌握,久而久之有些學生會對這門課失去興趣。教師針對這種情況要設法增強這門課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些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去求知、探索、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獲得愉快的情緒和體驗。一旦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就會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電氣控制技術的興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設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會接觸許多電氣控制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實例,只是沒有跟這門課聯系起來或不知道是應用了這門課的知識。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良好的情境,使學生對電氣控制技術概念、控制原則及電路原理等知識,產生一定的感性認識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求知欲就會變得強烈,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斷地克服困難,學好這門課的信心也會增強。
例如講到“熔斷器”的時候,筆者創設了這樣的學習情境:小明家里添置了空調、電磁爐、洗衣機等家電,可是這些家電一起使用時,家里就會斷電,這是為什么?學生們很積極,個個七嘴八舌地討論、搶答,學習興趣頓時被激發出來。在講到“漏電保護開關”時創設這樣的學習情境:夏天熱雷雨多,打雷時為什么有的人家里的漏電保護開關會跳閘呢?同樣給時間讓學生討論,有些學生碰到過這種情況,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筆者繼續提問:“為什么打雷時漏電保護開關跳閘后,開關推不上去?”學生們更是興趣濃厚,像炸開鍋似的討論個不停,課堂氣氛非常好。
這樣創設情境可以讓學生進行輕松愉快地思考,教學內容不再是枯燥、抽象的“死知識”,而是生動的、具體形象的“活知識”。因此教師創設適當的情境,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形象
電氣控制技術中一些基本環節及電路工作原理較為抽象,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實操室沒有相應的設備,不能現場操作演示。若再采用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方法講授,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毫無興趣。但運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形象,運用動畫、圖形、聲音及文字等相互結合的模擬演示,圖文聲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加上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這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電氣控制技術的感性認識和學習興趣,學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
例如講電氣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時,由于控制線路的電路復雜及低壓電器的工作狀態發生變化,再加上線路中的電流、電壓是看不見、摸不著,因此有些學生感到內容很抽象,難以理解,不太會分析電路的工作過程或常常出錯。因此筆者制作了相應的課件,把電流的路徑及各種開關和低壓電器的狀態用動畫模擬展現在學生面前,課程內容就變得非常直觀,學生看得津津有味,學習興趣盎然,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三、運用項目實訓教學,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電氣控制技術的樂趣
電氣控制技術實踐性較強,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控制規律及原理單憑教師講授,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項目實訓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整個項目,通過實訓去歸納與總結,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例如在講正反轉控制線路時,單單靠教師講解,學生難以理解,筆者采用了項目實訓教學。筆者先介紹這個項目的任務及要求,然后講解原理并做操作演示。接著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項目實訓,教師從旁指導,并指出學生實訓過程中應掌握的知識:接線工藝、主電路和控制電路的接法以及自鎖與互鎖的原理。同時把學生按能力強的帶弱的分成幾個小組,由教師考核評選優秀小組。由于要考核評優,有競爭比賽,學生們都毫不認輸,紛紛興致勃勃地按要求動起手來。雖然學生們在實訓中遇到不少問題,但通過教師的指導,排除了故障,完成了項目,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成就感,同時深刻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在電氣控制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如創設情境;運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形象;通過項目實訓教學,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其探究知識的欲望和動力,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并主動學習,使他們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培養能力。
參考文獻:
[1]彭金華.電氣控制技術基礎與實訓.第1版.科學出版社,2009
[2]何煥山.工廠電氣控制設備.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李國瑞.電氣控制技術項目教程.第1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篇3
關鍵詞:項目教學;電氣控制與PLC;應用和實踐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核心課程;同時是發電廠及電力系統、供用電技術、數控技術等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也是取得國家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維修電工)的核心課程。結合我院電氣類和機電類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為了更好地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我們遵循以應用為目的,必須夠用為尺度,以掌握基本知識,強化技能培養為重點,將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和序化。課程整個教學分為項目實訓、集中實訓、頂崗實習、畢業設計四個環節,通過采用項目式一體化教學方式,重點是培養學生掌握控制電路的設計、安裝、調試、故障處理的方法和應用PLC進行系統設計和編制控制程序的能力。它不僅為《電機調速控制技術》、《機電設備與維修》、《電梯應用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等后續課程、集中實訓和畢業設計打下基礎,而且為相關專業學生考取中、高級電工資格證書做準備。
在課程設計的思路上,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教學做一體、工學結合”的基本思路,遵循以應用為目的,必須夠用為尺度,以掌握基本知識,強化技能培養為重點,將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和序化。
所謂“項目式教學做一體化”是將“項目教學”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有效地融為一體,將理論和實踐捆綁在一起,在具體教學時,將教學內容融入到來源于自動化生產實際的一個個具體的項目中去。這些項目都是經過精心組織,來源于自動化生產實際,因此具有很好實際應用價值,對學生未來走上工作崗位并適應崗位有一定幫助作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訓練,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選用、使用常用低壓電器,并具有典型控制線路的設計、接線和故障排除的能力;掌握應用PLC進行控制系統設計的方法和步驟。同時通過項目式一體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相互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逐步具備電氣技術人員應具備的職業素養,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及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對電氣控制與PLC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使學生掌握實際工作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一、在課程項目中培養核心能力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和純理論的課程有本質的區別。后者著重于純基本理論與分析方法及其應用,而對于電氣控制與PLC教學而言,光有理論知識是不行的,項目教學就是利用已知的結論,根據電氣控制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以提高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為培養的核心和重點。課程項目的立項與設計是實施項目教學法的基礎,在立項之前需要對課程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進行分解,然后根據課程知識點的分布情況,設計相應的訓練項目,將必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融入到各個項目中去。
二、合理安排知識點
“案例分析法”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單個實例引入,使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生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案例分析法”從解決實際問題項目實例入手,層層分析,逐步完成,最后歸納總結系統設計的詳細思路,使難以理解的問題變得思路清晰、迎刃而解,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創造潛力。同時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實戰意識,現場觀察程序執行的效果,提高學生現場調試程序的能力,加深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消化。
例如在進行“機床電氣控制系統分析”的教學中,學生容易發生看到一張大圖就膽怯,沒有信心的現象,我們多采用案例分析、故障排除的方法,對控制線路圖中的各個功能環節逐個攻破,化整為零,然后通過討論、角色扮演來分享經驗,指出問題,適時加入安全生產、加深理解。
三、完善項目的評價體系
項目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任務項目交給學生獨立完成,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到完成后的評價,都由學生具體負責,教師起到咨詢、指導與解答疑難的作用。其實質上是以項目為導向,讓學生通過承擔和完成某個具體的項目來掌握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項目教學法具有“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教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從以往的主導者轉變成引導者和最終評價者,不參與項目的實際實施,只是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難點進行提示,引導學生學會把握完成項目的每一個環節的基本要求與整個過程的重點難點,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每個團隊中由學生自己確定項目負責人作為項目的主導者和團隊的管理者。
項目教學的效果需要具有一定的評價標準,評價過程中堅持以下原則:階段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小組評價與個體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教師、專家評價相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評價相結合。
四、推廣應用
與目前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方法相比,項目教學法有如下優勢:減少了純理論知識的講解,融教學于實訓,通過具體系統的實訓研究,降低了學生的畏難情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具體的項目分析來體現理論中的基本規律和原理,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加具體化,有利于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根據具體的控制系統設定一些問題,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適用性在于
主要是以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為依據、針對維修電工、設備管理員、機床操作工等職業崗位(群)等對電氣類、機電類專業的技能要求、結合由企業高級技術人才參與的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對本課程教學內容的建議、參考相關專業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問卷。
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實訓項目作為教學平臺,以具體電路作為分析對象,以實訓現象作為切入點,將電氣控制理論的基本原理與理論融入到實訓項目中去,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動手能力,并學會用電氣控制理論的基本原理分析問題。顯然項目教學法的應用不能只局限于電氣控制與PLC一門課程,還可進行如下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討,并且在其他專業課程中使用。如在自動化專業,力學專業,建筑專業等均可以中實施項目教學法研究:還可以結合項目教學法開展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互補與融合問題研究,綜合技能實訓的研究與實踐、專業人才培養方式的研究等。
參考文獻:
[1]李雪梅 工廠電氣與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技術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康曉明 自動控制原理國防工業出版社
[3]許 電氣控制與PLC機械工業出版社
[4]田淑珍 工廠電氣控制設備及技能訓練機械工業出版社
篇4
[關鍵詞]工廠電氣控制存在問題教學體會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5-0269-01
《工廠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技術課。該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了解電力拖動的一般知識;熟悉掌握低壓電器的工作原理、特性、應用和選用方法;掌握基礎控制線路和機床電氣原理圖的讀圖方法,能夠在生產現場分析和排除電氣故障,對設備進行調試和安裝;了解最新電氣控制技術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因此該課程是一門知識覆蓋面廣、涉及內容多、更新發展快、既強調理論而又偏重實踐應用的課程,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可能直接應用的一門專業知識。
中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是一種直接面向工作崗位的就業教育,而因各學校重視不夠或實訓條件限制,現有的重視理論忽略實踐的教學模式顯然不適應這個導向,對本門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革是必然的趨勢。
1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該課程內容專業性比較強,課本內容較深,著重培養學生看圖、視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中職學生存在文化基礎差、知識結構不完善的這種現狀,對學習興趣低,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較差。其次,教學方法不得當,影響了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方法不得當,會使學生認為該課程理論性太強,內容很難,枯燥無味。再次,在目前使用的教材中,理論性太強,缺乏理論和技能相結合的部分,而且教材中所介紹的低壓電器和基本控制電路的符號還在使用老國標或被新型元件和控制方法所代替,教材中很少涉及到近年來出現的新型電子元件及控制方法,不利于學生了解和掌握新產品和新技術。最后,考核制度和方法也制約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提高,該門課程的考核方式還停留在書面試卷考核,考試成績的好壞不能充分反映學生對該課程知識掌握和運用的程度。
綜上所述,沿用傳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難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該門課程的內容,無法完成培養目標的要求。因此,必須更新觀念,選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材和教學方法,更新理論知識內容、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強化實踐教學和動手訓練的課程教學新體系,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2教學方法探討
如今的中職教育必須堅持“做中學、做中教”,突出職業教育特色,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針對該培養目標和《工廠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本課程教學方法作了如下探討。
2.1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興趣是成功的先導。因此課堂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怎么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采用結合生活、生產實際中電氣控制的應用案例展開教學效果最好。用提問和分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和總結電氣控制的案例并加以解釋,學生會恍然大悟:原來家里車庫卷閘門的開、合是靠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的;原來冰箱的門一開就能亮燈是有行程開關在工作;原來生活中有很多的電器是需要各種電動機來帶動的,都是我們現在所學的電氣控制來實現的。一旦學生對該門學科感興趣,他們就有動力并愿意深入地、認真地學習這門課程。
2.2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在教學中采用實物、現場演示等直觀教學手段,利用實物和多媒體課件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可以增加學生感性認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介紹常用低壓電器時,將實物帶進課堂,結合多媒體課件顯示低壓電器的內部結構和動作的動態效果,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電器的結構,又可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將枯燥的電器變得有趣。老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增加和學生的互動環節,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看到的實物和多媒體課件,總結歸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2.3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理論知識內容再豐富,都不如學生親自動手驗證。本門課程最好采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做中學,學中做,改變傳統的先將理論,再進行實訓的方法,引進項目教學管理,效果比較好。項目教學法是以實際應用為目的,通過老師的指導,學生自己完成一個教學項目的全過程,而使學生獲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步驟一般為:查詢、分工總結、實施、檢查、評估。項目教學法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倡“創造性”的學習,主張以學生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學生通過完成教學項目,能有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既掌握實踐技能,又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既學習了課程,又學習了工作方法,能夠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學習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全壓啟動控制電路為例。首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知識結構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化的分組,每組設置一名組長。由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討論項目要求,落實項目分工并實施,形成教師、組長、小組成員的三級管理體制。其次,下達任務書,老師將本次實訓需要完成的項目進行簡單扼要的介紹,講授相關知識點,并組織學生討論。明確目標后,將任務下達給各個小組,組長進行細化和分工,項目由整個小組合作完成。第三,引導學生按照項目管理的方法完成各個步驟。查詢:由學生自行收集該項目所需要的元器件的相關資料,電路圖,相關理論知識。主要鍛煉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分52,總結:對資料收集情況進行總結,列出元器件明細表,根據電氣原理圖設計工作步驟。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實施:按照電氣原理圖和設計出的工作步驟進行工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如何處理工作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提高總結歸納的能力。檢查和評估:項目完成后,根據項目任務書中需要達到的標準,由學生自查,以此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自我評價能力。之后,教師再對學生自查結果進行檢查和評價。在評價的時候,適當表揚和鼓勵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對于項目完成較差的小組,指出他們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鼓勵學生向項目完成較好的小組學習,幫助學生共同進步。除此之外,要求學生必須做好實訓前的準備,強化自學實驗的效果,要求學生在動手的同時多思考,并對實訓結果做出簡要分析,得出結論。另外,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實踐,積極參加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4調整考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合國家職業技能測試的要求和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的考核辦法,把傳統的筆試考核方式改為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有機結合。傳統的考試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掌握這門課程的程度,而且這個導向也不利于鼓勵學生多動手實踐,因此應把理論考核是實操考試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注重學生平時的考核,把平時學生課外作業、課堂討論發言等作為考核內容。考試題注重知識運用和實踐動手能力的考核,減少死記硬背的考試內容,增加綜合性、應用性試題比率。
篇5
關鍵詞:機床電氣 仿真教學 理實一體化 分組教學 考核評價
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傳統的實訓課情景是學生在專用的網孔板上(或者是木板上)安裝電氣控制的各種電器,并完成導線連接。這種實訓方法在教學功能上存在以下先天性不足。
第一,整個過程停留在“模擬實訓教學”層面,與行業規范、實際工藝等元素脫節,也就是僅僅關注了“學”而忽視了“工”,培養出來的學生被用人單位稱之為“半成品”。到崗后,學生在網孔板上積累的學習經驗并沒有多少實用價值,企業需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從頭培訓學生的基本工作技能。
第二,實訓教學是某個技能點的練習,由于沒有系統的工作過程,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工作的整體策略,就算技能再高,也只能不斷地重復某一項(類)操作。這種操作哪怕練得再熟練、再精準,也終將被自動化的生產機械所取代。
第三,傳統的實訓方法無法承載依附在專業技能上的綜合職業能力,如適應環境的方法、發現并采用能優化工作的技巧等能力。
為了改變傳統實訓教學模式,學校在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中選出一個班作為試驗班,在常用機床電氣檢修課程實訓教學中實施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采用模擬仿真、現場安裝實戰等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貼近企業生產實際、接近行業規范、實際工藝要求等。學生的學習過程與該職業在社會上的實際工作過程一致,從資料收集、設計方案、優化方案、施工安裝、驗收調試、工作總結等環節,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間和嘗試機會。學生的學習經驗可以直接轉化成工作經驗,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工作策略,為其將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實施過程
1.組合實習小組
為了使學生之間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將學生按成績和認知特長進行搭配分組。每組組員集體選用一名組長,負責實習小組的管理,即在實習過程中所用工具的保管、本組成員的出勤情況,并配合老師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評價。
2.強化安全用電知識,實施文明操作
在機床線路安裝、配線、調試、故障排除操作中教育學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如工作前應詳細檢查所用的電工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品;線路在未經確定無電前,一律視為有電狀態,不能用手觸摸;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都必須有可靠的保護接地;帶電作業時,要有專人監護;對拆下的導線要將帶電線頭包好,防止觸電;工作結束,所有材料、工具、儀表等分別歸類放置等。培養學生規范、整潔、文明的工作作風,為學生進入企業實習上好安全教育的第一課。
3.收集整理機床設備的電氣技術資料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設備說明書、電氣控制原理圖、電氣設備總裝接線圖、電器元件布置圖與接線圖、電氣設備明細表。
4.電氣原理圖的分析
結合維修電工仿真實訓室的宇龍機電方針軟件,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重點講解、演示車床、萬能銑床、搖臂鉆床、磨床、鏜床的工作原理和動作過程、機械與電器間的配合動作關系,熟悉常用機床基本結構、運動形式以及對電力拖動系統的要求基礎上,進行電氣原理圖識讀和分析。
(1)分析主電路。從主電路入手,根據機床所用電動機和執行電器的控制要求,分析它們的控制內容。主要包括:機床各個電動機及其他設備的類別、用途、接線方式、運行要求;電動機啟動、轉向、調速、制動燈方面控制要求和情況;主電路使用的控制電器和保護電器;電源情況等。
(2)分析控制電路。 根據主電路中各電動機和執行電器的控制要求,逐一找出控制電路中的控制環節,利用電動機的典型控制環節的知識,按功能不同將控制線路“化整為零”來分析。包括:控制電路電源、各種繼電器接觸器的用途、電器元件之間相互關系、連鎖控制環節等。
(3)分析輔助電路。輔助電路包括電源指示、各執行元件的工作狀態顯示、參數測定、照明和故障報警燈部分。它們大多是由控制電路中的元件來控制的,所以在分析輔助電路時,還要回過頭來對照控制電路進行分析。
(4)分析聯鎖及保護環節。機床對于安全性及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要實現這些要求,除了合理地選擇拖動和控制方案外,還在控制線路中設置了一系列電氣保護和必要的電氣聯鎖。
(5)總體檢查。經過“化整為零”,分析完每個局部電路原理及各部分之間控制關系后,再通過“集零為整”的過程,查證整個控制電路,從整個控制電路、從整體的角度進一步檢查和理解各控制環節間的聯系。清楚理解全部電路原理、電氣系統控制過程、各電器元件的作用,了解相關主要技術參數情況。
5.電氣控制系統的安裝
普通機床電氣控制系統安裝步驟如下。
(1)安裝準備工作。
第一,獲取《任務書》及相關資料。
第二,擬定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調試方案。
第三,識讀電路原理圖、電器元件布置圖、電器安裝接線圖。
第四,選取電工工具、測量儀表。
第五,根據電氣設備明細表按要求選取和檢查電器元件。
第六,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組織、現場條件滿足相關要求。
(2)電氣設備(元件)安裝。
第一,根據元件清單配齊電氣設備、元件、材料和輔助用品。
第二,安裝柵形布線槽。
第三,按照電氣設備布置圖安裝電器元件。
第四,根據平面布置圖安裝控制柜外元件。
(3)接線。
第一,根據平面布置圖等圖樣安裝導線通道。
第二,打印線號和元件編號,給元件貼上與布置圖等圖樣一致的編號。
第三,根據平面布置圖放線。
第四,根據接線圖進行控制柜內部接線,套上與圖樣一致的編碼套管。
第五,進行控制箱外布線,套上與圖樣一致的編碼套管。
第六,按要求進行導線的剝削、線頭制作、導線的連接、導線與接線柱的連接。
(4)電路檢查。
按照電阻法、電壓法等方法對電路進行接線檢查。
(5)安裝電動機和電氣設備保護線。
按照要求安裝電動機和傳動帶,并緊固。
6.電氣控制系統的調試
機床電氣控制系統的調試是安裝完成后緊接著進行的一個環節,具體步驟如下。
(1)擬定調試的方案。機床電氣安裝后,經過檢查后進行電氣調試。在調試前應當制訂調試方案,主要內容包括:記錄表格制定、調試過程、測試調試記錄、結果分析等。
(2)通電前測試。
第一,檢測電動機及線路的絕緣電阻。相―相、相―地絕緣電阻應相間、相對地不低于0.5MΩ,控制電路絕緣電阻對地不低于0.5MΩ。
第二,檢查電動機外殼、元器件外殼保護線及其他保護線是否接好。
第三,根據元件布置圖,檢查元件的安裝位置是否正確。
第四,根據平面布置圖,檢查線路走向元元件、設備的安裝是否正確。
第五,檢查電動機和帶輪等機械部件是否安裝好。
第六,根據原理圖、接線圖、對電路進行對點檢查、短路檢查、回路檢查,修改完善控制線路。
第七,檢查導線接點是否符合要求,壓接是否牢固。
(3)通電操作。
第一,驗電。檢查電源是否正常。
第二,根據原理圖和調試方案進行線路功能檢測,機床不帶電動機等負載調試。
先進行單個功能的調試,觀察對應的元件動作是否正確;再做整體調試,觀察各電器元件動作順序是否正確。
第三,根據原理圖進行線路功能檢測,機床帶電動機等負責調試。
首先檢查電動機與生產機械的傳動裝置是否正常。然后進行單個功能的調試,看電動機的運行和轉動是否正常,機構動作是否正常。之后再進行機床的整體調試,觀察機構動作順序是否正確,運動形式是否滿足工藝要求。最后校驗機床滿負載運行是否工作可靠。
第四,停車,完善調試記錄。
(4)完成測試。收拾工具,清理現場,做到安全文明生產。
7.故障診斷與維修
機床電氣控制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的步驟如下。
(1)明確故障。針對在調試中出現的問題,或通過與機床實際操作者交流,還可以通過看、問、聞、聽、摸等來判斷故障現象,以明確故障現象。
(2)分析原因。明確故障現象后,對故障原因分析可以按先分析主電路、后控制電路及其他電路步驟進行。
(3)確定故障點。確定故障范圍后,用測量方法來確定故障點,如電壓測量法、電流測量法、電阻測量法、置換法、短接法等。最常用的是電壓法和電阻法。
(4)故障排除。在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前提下,盡量在停電情況下操作。必須帶電操作時,則先接通控制線路,后接通主電路。在排查故障過程中,使用的儀表應該量程合適。
二、考核評價
每學完一個項目或任務,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考核和評價,采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考的評價方式,考核分三部分:一是學生自評,二是學生互評,三是教師評價。
其中:自評和互評占總成績的80%,自評和互評所占比例為7:3。
教師評價為平日考核,占總成績的20%。
考核方式采用百分制,綜合考核,分合格(≥60分)和不合格(
三、小結
篇6
關鍵詞:職業崗位 機床控制與PLC 課程實施 能力培養
機床控制與PLC課程是無錫技師學院數控機床裝配與維修、機電一體化(機械設備裝配與自動控制)專業群的一門理論性、系統性、實踐性和專業性較強的主干課程,其依據上述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群的任職要求而設置的,主要學習內容為機床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課程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教學,是集機床電氣控制技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操作應用技能的一體化教學課程。
一、課程目標
通過機床控制與PLC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悉常用金屬切削設備電氣控制系統的基本構成,掌握一般金屬切削設備電氣控制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夠正確選擇和應用電氣元器件,具有機電設備的常見電氣故障檢測和維修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電氣控制線路安裝、調試能力和可編程控制器應用系統的基本編程、安裝、調試能力,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誠信品質和責任意識,為學生就業奠定基礎。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專業能力目標
(1)了解CA6140車床、X6132銑床、T68臥式鏜床、經濟型數控車床的結構組成、傳動路線、加工的工藝特點與用途。
(2)熟悉上述機床的主要技術參數、操縱系統。
(3)能夠簡單操縱上述機床進行最基本的粗加工。
(4)能夠做好上述機床的基本維護與保養工作。
(5)熟悉企業典型金屬切削機床電氣控制系統所用低壓電器的結構、原理、用途、文字和圖形符號,能正確選用和維護接觸器、繼電器等常用低壓電器,能夠測繪典型金屬切削機床電氣控制系統原理圖。
(6)掌握典型金屬切削機床電氣控制系統啟動、調速、制動等電氣控制線路的分析方法,掌握查找典型金屬切削機床電氣控制系統常見故障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7)熟悉機床維修的一般要求、常見電氣裝置的檢修質量標準,能夠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8)了解PLC結構組成、原理、特點,熟悉三菱PLC內部器件、PLC基本指令、步進指令的用法,能根據簡單控制要求合理分配I/O、設計程序、對控制系統進行調試運行。
(9)熟悉經濟型數控車床的最常用的指令,能夠看懂經濟型數控車床的數控加工程序。
(10)了解經濟型數控系統的結構組成、原理、特點,能夠測繪經濟型數控車床電氣控制系統結構圖,掌握查找經濟型數控車床電氣控制系統的常見故障點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2.方法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模仿、操作、交流、思索,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2)通過小組學習和討論,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及與人共處能力。
(3)具有簡單綜合運用知識與技術、從事一定復雜程度的技能工作能力。
(4)具有一定獲取、分析、歸納、交流、使用信息的能力。
(5)具有一定自學能力、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
3.社會能力目標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
(2)具有團隊意識及妥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3)具有溝通與交流能力。
(4)具有適應新環境能力、安全操作意識與信息處理能力。
(5)具有良好的誠信品質和責任意識。
(6)通過任務的設定、驅動,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動腦、長于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
(7)培養學生遇到問題會思考、會分析、會總結的綜合素質能力。
(8)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斷探究、勇于創新的意識與能力。
二、與前導、后續課程的關系
作為一門技術應用型的專業必修課,教學對象是已完成機械制圖與CAD、電工基本技能、鉗工基本技能、機械技術基礎等專業基礎課學習的學生,后續將學習數控機床機械裝調、數控機床電氣裝調、數控機床操作與維修、機械設備裝配調試、機械設備維修等專業課程。
三、課程實施
機床控制與PLC課程特性:電氣控制的機床動作現象直觀,但相關概念抽象;電氣控制線路抽象難懂,學生一般難于理解電氣控制工作原理。電氣技術發展迅速,不斷向機械等領域滲透,機電一體化,知識的覆蓋面寬,機、電、液、氣技術結合,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新技術的能力尤其重要。課程的系統性、理論性、實踐性強,與生產實際聯系緊密。
課程建設組成員根據機械制造行業企業發展的職業崗位需求,緊密和南京第二機床廠、南通科技、威孚集團、一汽錫柴、無錫機床廠等知名企業深度合作,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教材編寫、教學模式設計、實施方案設計和評價體系設計,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學習領域課程模式。課程教學采用職業崗位要求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通過機床加工操作、電氣控制線路測繪、電氣控制線路故障排除等實際操作將抽象知識直觀化,提高教學效果;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深度結合,讓教、學、做一體化;通過分組合作訓練,培養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及與人共處能力等關鍵能力。
1.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設計開發課程內容
針對學生的特點、課程性質和作用,學院成立了由有長期企業工作經歷且從事本課程教學的老師、相關課程教學的老師、行業企業的機床維修人員組成的課程開發與改革小組,通過用人單位調研、職業崗位所應具備能力確定、專業課程體系分析,調整制定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完成任務所需學習的內容及參考學時。
在課程內容的選取和組織上,學院堅持以職業崗位綜合能力的培養為主線,體現“知識為基礎,能力為目標”的指導思想,經過調研綜合分析各崗位能力和職業素質要求,確定課程教學內容選取CA6140車床電氣控制故障的檢修、X6132銑床電氣控制故障的檢修、T68臥式鏜床的PLC改造、四機械手PLC控制系統裝調、經濟型數控車床電氣控制故障的檢修等五個學習情景。五個學習情景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內容安排如右圖所示,其包含了當今制造業中所用常見的機床電氣控制技術。
2.課程教學設計面向實際工作過程
每一個學習任務都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課程教學設計以工作過程為參照系,從職業崗位的技術項目入手,引出相應的“任務引入-知識學習-示范操作-技能實訓-檢驗評價-鞏固提高”六個環節的課程教學改革及課程內容設計流程,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深度融合,教、學、做密切結合,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3.課程實施面向校企共建
機床控制與PLC課程的實施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企業現場技術人員和學校“雙師型”教師以職業技能、職業素質、企業要求三維合一共同構建課程內容體系,學校“雙師型”教師為主、企業工程師為輔實施教學。學院采用企業聯合編寫打破傳統學科體系知識結構、基于工作過程的教材,以仿真企業環境的校內實訓車間、校外企業實訓基地為雙元化的教學活動場所,變學習過程為工作過程,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學習方法能力和社會工作能力,充分體現出課程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4.課程評價面向“三位一體”
全面改革課程考核方法,學院采取將平時學習態度、課堂表現、單元項目考核、綜合考試相結合,實施過程與結果考核的結合,注重學生崗位技能的掌握、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綜合素質的提高,集“素質、技能、知識”于一體的綜合性評價方法。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學院設計的這種基于職業崗位要求的課程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了加強與提高,受到學生歡迎與企業的認可,課程建設成為無錫市職業教育的精品課程。課程改革與建設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今后的工作中,筆者學院將以創建“國家示范校”為契機,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通過加強科研與教學的緊密結合,推動教學和學術水平的提高,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優質教學資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穎,李航.基于工作過程的飛機電子系統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5).
篇7
【關鍵詞】LBL;TBL;CBL;PBL;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教學效果
《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是我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技術課程。該課程主要包括,三相異步電動機、直流電動機、控制電機、常用低壓電器、繼電器―――控制系統基本環節、典型設備的電氣控制、電氣控制系統設計等。它不僅為后續專業課程(如機電裝調等)準備必要的基礎知識,又可以作為一門獨立的專業技術課,直接為工農業生產服務。但是該課程對高職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該課程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這給我們任課教師就探索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思考,接下來筆者就LBL、TBL、CBL與PBL的實際應用談談自己的觀點。
1、LBL教學法的弊端
《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與《電路》相比,不僅有電的物理量又有磁的聯系,難度加大;不僅有時間向量又有空間向量,物理概念多,且比較抽象。因此學生時會有畏難情緒。本課程若還是只采用傳統的以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學方式,采用“黑板+粉筆”的教師為主導方法,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學內容,對于元器件結構、電動機原理、電氣控制等過程等是死記硬背,專業課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是痛苦的和枯燥乏味的。
2、TBL、CBL與PBL的特點
TBL(Team-Based Learning)是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TBL主要以一個小型組織化的學習環境為條件,以小組團隊討論合作為形式,以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為目標的一種學習模式,同時還具有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性好的優點,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上的有較大的優勢。
CBL((Case-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由于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直接參與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和評價,為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創造了條件。因此,在給高職二年級學生上課時使用比較合適。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 將學習與實際的任務或問題(driving question)掛鉤,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學生的一切學習內容是以問題為主軸所架構的,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3、電氣控制技術課程采用聯合教學法的可行性及方法
該課程的很多教學內容都會安排在理實一體化教室或相關實訓室里面上。一般來說,教室里都是大的實驗桌,這樣比較方便分組進行團隊教學。以各種電氣控制案例為中心,采用循序漸進的探究式提問為導向,通過團隊合作的方法來探討每次課的知識點,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更易于每次課知識點的內化。
聯合教學法包括準備、實施和總結三個階段。現以CW6163B型車床電氣控制原理分析為例。
(1)課前準備 : ①將學生分組: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特點,一般將一個班分為6組。②布置項目任務書:要求學生根據任務書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通過書面或電子等方式來收集機床資料,了解機床的加工特點和運動方式以及主要組成部件。
(2)實施階段:①探究式提問:以車床分析該電氣原理圖的構成,并思考為何要如此設計?每個元器件在原理圖中的作用是什么?請每小組分析電氣控制原理 ②學生對以上提問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③每組派一名代表來回答小組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全班同學共同思考分析④全班同學對問題的正確答案達成共識,使本次課知識點逐漸內化。車床三只電動機的作用,他們之間的控制關系,以及每只電動機控制原理和控制特點。
(3)歸納總結:這個階段教師通過對探究式所提問題進行循序漸進的歸納,通過對車床電氣控制原理的分析,使學生對該課程的前后知識點形成一個系統的概念;并對每組在本次課的表現及討論情況做出客觀的評價。
4、聯合教學法的實用性
通過學生對教學評議表的測評,大部分學生較贊成教師在該課程中采用聯合教學法。主要要以下優點:
(1)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TBL教學法后,把教師講授為主導的課堂轉變為團隊研究工作小組,把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究,使得枯燥難懂的專業課變為學生的探索案例課。
(2)真正使知識點內化:只有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分析后的內容,他才會有深刻記憶;用聯合教學法從一開始的準備到課堂討論到歸納總結,這些過程都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聯合教學法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聯合教學法雖然在課堂上體現出來的是以學生為主導,教師似乎很輕松,其實不然,采用這種教學方法,要求老師更多的是“功夫在詩外”。從一開始的準備到導入,課堂討論到歸納總結,案例的采用、項目任務書的編制,都體現了老師的用心良苦。這需要教師在課外花大量的時間精心準備。
(2)采用這種聯合教學法,在課堂中往往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活潑大膽、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課堂上比較踴躍,而內向害羞的學生卻會“冷落”在一邊。所以教師在小組分配任務要考慮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激發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該課程合理地采用TBL、CBL與PBL聯合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動力,而且便于學生溫故而知新、融會貫通地掌握學習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學習環境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和勤于動腦、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在教學中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篇8
1.引言
《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職業技術課。該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了解電力拖動的一般知識;熟悉掌握低壓電器、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特性、應用和選用方法;掌握機床電氣原理圖的讀圖方法,能夠在生產現場分析和排除機床電氣故障;掌握PLC的編程方法及其在機床上的應用;了解最新電氣控制技術在機床上的應用。是一門知識覆蓋面廣、涉及內容多、更新發展快、既強調理論而又偏重實踐應用的課程,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可能直接應用的一門專業知識。
中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是一種直接面向工作崗位的就業教育,而現有的重視理論忽略實踐的教學模式顯然不適應這個導向,對本門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革是必然的趨勢。
2.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該課程內容專業性比較強,內容較深,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中職學生存在文化基礎差、知識結構不完善的一種現狀,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較差。
其次,教學方法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方法不得當,會使學生認為該課程理論性太強,內容很難,枯燥無味。
再次,在目前使用的教材中,理論性太強,缺乏理論和技能相結合的部分,而且教材中所介紹的低壓電器和基本控制電路也逐漸被淘汰或被新型元件和控制方法所代替,教材中很少涉及到近年來出現的新型電子元件及控制方法,不利于學生了解和掌握新產品和新技術。
最后,考核制度和方法也制約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提高,該門課程的考核方式還停留在書面試卷考核,考試成績的好壞不能充分反映學生對該課程知識掌握和運用的程度。
綜上所述,沿用傳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難以學生更好地掌握該門課程的內容,無法完成培養目標的要求。因此,必須更新觀念,選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材和教學方法,更新理論知識內容、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強化實踐教學和訓練在內的全方位的課程教學新體系,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3.教學方法探討
在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中提到,中職教育必須堅持“做中學、做中教”,突出職業教育特色,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針對該培養目標和《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本課程教學方法作了如下探討。
3.1上好第一節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興趣是成功的先導。因此第一節課顯得尤為重要,怎么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發現,采用結合生活、生產實際中電機及拖動的應用案例展開教學效果最好。用提問和分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和總結電機和拖動的案例并加以解釋,學生會恍然大悟:原來校門口卷閘門的開、合是靠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的;原來冰箱的門一開就能亮燈是有行程開關在工作;原來生活中有很多的電器是需要各種電動機來帶動的。一旦學生對該門學科感興趣,他們就會愿意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這門課程。
3.2加強直觀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在教學中采用實物、現場演示等直觀教學手段,利用實物和多媒體課件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可以增加學生感性認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介紹常用低壓電器時,講實物帶進課堂,結合多媒體課件顯示低壓電器的內部結構和動作的動態效果,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電器的結構,又可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將枯燥的電器變得有趣。老師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增加和學生的互動環節,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看到的實物和多媒體課件,總結歸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3.3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理論課堂內容再豐富,都不如學生親自動手驗證。本門課程采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做中學,學中做,摒棄傳統的理論為主,實訓為輔的教學方法,引進項目教學管理,效果比較好。
項目教學法是以實際應用為目的,通過師生共同完成教學項目而使學生獲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步驟一般為: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項目教學法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倡“個性化”的學習,主張以學生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學生通過完成教學項目,能有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既掌握實踐技能,又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既學習了課程,又學習了工作方法,能夠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以學習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為例。首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知識結構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化的分組,每組設置一名組長(項目經理)。由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討論項目要求,落實項目分工并實施,形成教師、組長、小組成員的三級管理體制。其次,下達任務書,老師將本次實訓需要完成的項目進行簡單扼要的介紹,講授相關知識點,并組織學生討論。明確目標后,將任務下達給各個小組,組長進行細化和分工,項目由整個小組合作完成。第三,引導學生按照項目管理的方法完成各個步驟。
咨詢:由學生自行收集該項目所需要的元器件的相關資料,電路圖,相關理論知識。主要鍛煉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計劃和決策:對資料收集情況的檢驗,列出元器件明細表,繪制電氣原理圖、元件布置圖和安裝接線圖,并設計工作步驟。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工作的能力。
實施:按照圖紙和設計出的工作步驟進行工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如何處理工作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提高總結歸納的能力。
檢查和評估:項目完成后,根據項目任務書中需要達到的標準,由學生自查,以此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自我評價能力。之后,教師再對學生自查結果進行檢查和評價。在評價的時候,適當表揚和鼓勵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對于項目完成較差的小組,指出他們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鼓勵學生向項目完成較好的小組學習,幫助學生共同進步。
除此之外,要求學生必須做好實訓前的準備,強化自學實驗的效果,要求學生在動手的同時多思考,并對實訓結果做出簡要分析,得出結論。另外,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實踐,積極參加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4調整考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的考核方式多是筆試的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掌握這門課程的程度,而且這個導向也不利于鼓勵學生多動手實踐,因此應把理論考核是實操考試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注重學生平時的考核,把平時學生課外作業、課堂討論發言等作為考核內容。考試題注重知識運用和能力的考核,減少死記硬背的考試內容,增加綜合性、應用性試題比率。
3.5加強教師專業技能的培養
《機床電氣控制技術》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為此要求任課教師除了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外,還必須具有很強的實操能力。為了適應這一要求,教師除了完成理論課講授任務、同時應多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多了解各種機床的電氣原理和操作,還要積極參與實訓中心的各項工作,從整體上提高自身素質。
4.結束語
筆者通過對《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的分析,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目前的教學方法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和措施,力求通過調整以解決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合格的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連賽英.機床電氣控制技術(第2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第四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篇9
【關鍵詞】機床電氣控制;項目教學法;組織實施;教學效果
教學中必須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形成良好的、互動的學習氛圍。創設有具體任務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實驗平臺,理論和實驗相結合;注重應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與的學習態度,強調師生互動。《機床電氣控制》這門課程邏輯嚴謹,內容抽象,學起來艱苦難懂,講起來枯燥乏味,教與學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能否教好這門課程,也是對授課教師在學識、能力、技巧諸方面的一種嚴峻考驗。面對挑戰,我們積極探討與實踐,一步步探索到項目教學法在《機床電氣控制》課程教學中是確實可行、效果明顯的。
一、通過項目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承式教學模式不但使教學目標難以實現,更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其結果往往是,理論學不好,而實際動手能力又差。這種教學模式下,即使應用了現代信息技術,也只能是改變教師向學生灌輸的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項目教學法的學習觀主張是打破課堂教學按教材章節順序進行的方式、變為以實驗項目順序進行,根據課程的知識體系,編寫各項內容相適應的項目課題,因此學生必須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教師讓學生在每一個項目中自己去發現并提出問題,可以改變學生等待教師傳授知識的思維定勢,消除學生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變為主動的探索者,充分挖掘學習的潛力和動力。
二、項目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區別
傳統教學目的在于傳授知識和技能,以老師教為主,學生被動學習,學生聽從老師的指揮。項目教學目的在于運用已有技能和知識,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做出選擇,學生的內在動力充分得以調動,老師可利用學生的優點開展活動。
三、項目教學法的組織實施過程
教師提出課題項目,并反復研究、論證整個項目實施的可行性方案,學生學習本項目所要達到的目的、要求等。
教師向學生布置課題時,強調指出整個項目的要求,即需要掌握的東西和注意事項(電氣技術工藝要求、用電安全注意事項等),項目是由學生獨立完成,還是分組協作來完成,要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來確立。對于比較簡單的項目,以學生獨立完成較合適;而對于涉及知識面較廣、難度較大的項目,則要分組協作完成,一般是2~4人作為一個組。以小組為單位。
項目方案包括:標題、指導思想、工作內容、工作步驟、工藝要求(要配電氣原理圖說明)、時間安排、用電安全注意事項等。選學生介紹項目方案;如是分組協作完成的項目,每小組派出一名同學向全班介紹本組的執行方案,教師或其他同學可向介紹人對執行方案提出問題,并由介紹人解答,教師作好記錄。
教師對每個執行方案進行評價(包括文字表達、語言表達、講述的表情、方案的可行性等),評出優秀的執行方案供全班執行。
教師到現場進行監督、督促學生實施項目方案(包括技術指導、用電安全工作、學生記錄、紀律、環境衛生等)。選學生對整個方案的實施過程進行總結,分組協作完成的項目由組長對整個組的方案實施情況作匯總,并向全班總結。
教師對每組的方案實施過程情況、總結進行評價,并記錄。教師要尊重個人意見,知識不是說明世界的真理,只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因此,教師不應單以正確或錯誤來區分不同的知識概念。在教師講評完后,學生對原有的項目方案進行完善、積累經驗,教師作最終評分。
篇10
關鍵詞:常用電氣控制;PLC;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1-0039-02
一、概述
《常用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是我校自動化專業和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是一門綜合計算機控制技術、電氣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網絡技術等多領域、多學科的復合型課程,是學生未來從事相關工作時直接可以使用的專業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電氣控制技術等技術的不斷發展,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后文簡稱PLC)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發展,從最初的PLC取代傳統的分離式繼電接觸式電氣控制線路而主宰工業邏輯控制,到PLC逐漸搶占DCS(分布式控制系統,主要控制模擬量)的模擬量控制領域;從為節省接線成本而采用PLC的控制網絡,到各大PLC廠商基于各種控制網絡、PLC、變頻器等推出的功能強大的集成控制系統。PLC及以PLC為核心的電氣控制技術也在不斷地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這種工業背景下,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考核方法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與市場經濟對此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常用電氣控制技術》的課程目標、課程模式以及課程考核方法勢在必行。
二、課程改革,理念先行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職業需求的變化,高等學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地調整。從實施“雙證”的工程型碩士教育體系,到“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啟動都體現了高等教育理念的轉變。這種理念為我們《常用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培養造就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的工程技術人才。
三、適當革新教學材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
在《常用電氣控制技術》的課程教學中,我們使用的教材雖然經過了數次的更新與調整,但是仍然存在很多與實際教學不相適應的章節、內容。學生在學習教材中對較為枯燥、單調的理論知識很難形成學習興趣,從而導致學習積極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常用電氣控制技術》的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在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適當進行教材乃至其他教學材料的改革,抓住學生的興趣,保證教學質量。由于我們的實驗裝置采用的是西門子的S7-300系列的PLC,所以我們針對這一系列PLC準備的教學材料為:(1)自動化生產線的視頻。為了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理解常用電氣技術及PLC的應用,我們精心挑選了近百個自動化生產線的視頻。涉及行業有制造、能源、冶金、紡織、智能家居等。我們在課堂上播放數個視頻并加以適當的講解與引導,余下的視頻留給學生課下自行觀看。相信學生的學習興趣會由此而倍增,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倍增。(2)理論課的教學課件。一直以來,我們理論課使用的教學課件都是以常用電氣技術及PLC理論知識為主。為了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我們對理論課重新定位,并將認真仔細地重新制作理論課用的教學課件,增加了對相關工程能力的培養內容,使之與實驗課更好地銜接。并且力求重點突出、深入淺出、簡單明了、美觀大方。(3)實驗指導書。《常用電氣控制技術》的課程PLC部分的應用性很強,必須通過上機操作和練習才能真正掌握。為此,我們學校下大力氣投資興建了以S7-300為主的實驗實訓設施。這些設施對學生掌握PLC的操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曾經的實驗課上教師布置實驗任務后,便直接給出了程序代碼。這導致很多學生不去認真思考,而直接照搬參考答案,實驗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我們開發了合適的實驗指導書。在指導書中我們不再給出程序代碼,而是針對初學者的特點,適當地給出提示和常見的錯誤及原因。另外,由于PLC所實現的功能主要都是由一個個的指令組成,所以在實驗過程中會用到各種各樣的指令。因此,我們準備在實驗指導書中言簡意賅地、深入淺出地、形象地寫出常用指令的講解。同時,通過加分的方式鼓勵學生為實驗指導書提出建議。這樣,學生在實驗的同時通過指導書和自己的實踐將學到實實在在的東西。(4)編程訓練題庫。理論課學習知識,明確方法;實驗課掌握技能,熟悉應用。然而由于實驗內容有限,很多積極進取的學生在完成《常用電氣控制技術》的所有實驗課后,都覺得意猶未盡。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編制出了一套《西門子PLC編程訓練題庫》,題庫中PLC的應用案例題百余道,涵蓋了PLC應用領域里的很多知識。它的難度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一星題至五星題,難度由淺入深。它是鞏固學生PLC知識、訓練學生PLC編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葵花寶典”。目前,題庫已不再僅僅作為好學生的餐后甜點。我們決定讓每一位學生根據自身的水平與勇氣去選擇不同難度的應用案例題,并將其完成情況記入本課程的總成績。這樣,由于是以個人為單位完成題庫中的某些題,并且同班同學之間不允許選擇相同的題目。這樣就最大限度地杜絕了因“打醬油”而毫無收獲的現象。經過我們上學期在兩個班中的測試,采用這種自選題庫并記入成績的做法,大大地刺激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多學生在對本課程的感受及建議中寫道“第一次為完成實驗而整天到圖書館里看材料”、“第一次這么認認真真地做實驗”等等,有記錄為證。除了準備針對西門子PLC的教學材料,我們還時刻關注技術發展的動態,并整理成教學課件,在課堂中介紹給學生,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對新技術不陌生。當然,這些教學材料的改革并不是一次性的,通過這次《常用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的改革,我們將努力建立一種長期持續更新教學材料的機制,以保證與時俱進。
四、改革教學模式是實施教學質量保證的重要前提
有了正確的改革理念以及合適的教學材料,我們還需要把握好教師理論課的授課的過程以及實驗課的授課過程。科學合理地設置授課流程,特別是實驗課的授課流程,比如:先講什么,后講什么;先做哪個實驗,后做哪個實驗等。都應該根據初學者的普遍接受能力認真研究,形成授課流程,并記錄在案,進而形成授課標準。這種文檔化、標準化的思想,在某些西方的管理科學里被認為是實施質量保證的有力手段。因此,我們設置了標準的授課流程。我們教師不但可以持續地提供有質量的課程,而且授課過程也有了可以量化的考核標準。這個標準事先印發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教師執行授課流程的監督者,那么好的教學理念、好的教學材料才能真正地發揮出它們的價值。目前,我們《常用電氣控制技術》的實驗課已經按各實驗項目制定了《實驗項目授課參考表》,表中需要填寫的大致內容有:實驗項目名稱、教師在實驗課前需要準備的內容、本實驗項目需要用到的指導書及PPT、本實驗項目用到的其他材料、本實驗項目的授課流程、本實驗項目中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本實驗中容易損壞的器件及預防措施、可接受的實驗結果以及實驗報告及要求。
五、建立多元化的成績評價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措施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電氣工程的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