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7 01:29: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路由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路由實訓總結

篇1

關鍵詞:211人才培養模式;網絡實訓;項目引導;任務驅動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14-3314-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Network Training Teaching Based on 211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LI Xue-feng,YANG Jian-qiang

(School of Mat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nagfan 441053,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 the contect architecture and teaching method of network training are discussed under 211 personnel training mod? el. The experience is communicated and summarized in whole teaching tache of project programming,task setting,teacher inspecting, stu? dent communicating, group competiting and cooperating,based on project leading and task driving network training teahing.

Key words: 211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network training; project leading; task driving

針對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應用型創新人才211培養模式被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所重視。我院在2007年開始進行211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改革,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網絡方向的高年級學生設置了一個學期的專業實訓,用以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針對新的教學要求,我們制定了實訓方案,并提出“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實訓教學方式,該文是對幾年來網絡實訓教學的教學方案、實施手段以及教學效果的總結,同時也對進步提升實訓教學效果提出了一些思考。

1網絡實訓內容體系的制定

根據學院211人才培養方案,網絡實訓為時一個學期,這對于我校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在兄弟院校也是沒有先例的。如何確定網絡實訓的內容體系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根據網絡行業的需求,我們確定了網絡實訓的目的是為了從網絡設計與實現、網絡服務的部署與管理、網絡工程的實施與管理上,培訓具有較高的網絡理論知識,較強網絡設計與管理能力、熟練掌握網絡工程實際操作的復合型網絡人才。并最終確定網絡實訓的內容由路由與交換實訓、網絡系統工程實訓與網絡服務與管理實訓三部分組成。

路由與交換實訓主要針對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的設計與實現的實際訓練,著重鍛煉學生熟練地掌握中、小型計算機網絡的設計、部署與實施的能力,其中主要是基本的交換機與路由器配置與管理,VLAN的設置與管理、生成樹協議的配置與管理、無線網絡的設計與管理、NAT的配置與管理、路由協議RIP與OSPF的配置與管理、網絡安全的配置與管理等等,通過實訓切實地加強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鍛煉和培養,使學生能具備熟練設計、部署與實現中、小型計算機網絡的能力。

網絡服務與管理實訓主要針對基于操作系統之上的網絡服務的規劃、部署實現與管理的實際訓練,著重鍛煉學生在Windows Server環境下根據用戶需求進行網絡服務的部署、實施與管理的能力,其中主要有DHCP服務、DNS服務、WINS服務、WWW與FTP服務、電子郵件服務、流媒體服務、PKI與CA服務、TLS/SSL服務、VPN服務、活動目錄的創建與管理、組策略的應用等。通過這部分的實訓,讓學生能熟練的在Windows Server下進行網絡服務的部署、實施與管理的能力。

網絡系統工程實訓主要針對智能樓宇建筑與網絡綜合布線工程的實訓,通過以真實的企業網絡需求為背景,進行企業網絡工程的應用分析、規劃、設計、實現與測試,讓學生熟練地掌握網絡工程的從需求分析、分析設計、預算與投標、工程實施與檢測驗收的全過程,培養學生根據實際需求進行網絡工程的設計、文檔的建設、工程預算、工程實施、工程的檢測與管理的能力。

2網絡實訓方式

一個學期的實訓,在如此長時間里如何保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學習,是我們面臨的第二個問題?

根據網絡工程的特點,我們確定了“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網絡實訓教學方式。此方式以項目為引導、以任務驅動、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將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隱含在一個或幾個任務之中,通過任務的實施來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教學方式的改變,同時也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更適合網絡實訓教學。

3“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網絡實訓教學

3.1“項目引導,任務驅動”式教學法

“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必須與一個具體的項目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完成項目要求來引導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目標去實習;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性,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則引導學生探索并進行相應的評價[3][4]。

使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是由計算機網絡實訓教學的特點決定的。計算機網絡是一門集專業知識和技能于一體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課程,要求學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要具備網絡與服務設計能力、部署實現與管理能力。更重要的 是,現代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新技術不斷涌現,且網絡產品種類較多,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思想,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通過一系列的項目,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自主完成相應學習內容,從而在學習系統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處理項目的具體思路、自我提高的思想、合作學習的精神。

3.2“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網絡實訓教學設計

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網絡實訓教學中,實訓指導書的設計與編寫是做好實訓工作的第一步。“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實施是需要一定的基礎的,是建立在學生熟練掌握了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之上的,所以我們的實訓指導書由三部分組成:基本理論與基本操作、實訓任務、拓展任務。

基本理論與基本操作部分的內容是要求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講解的,在進行實訓任務之前,務必要求每位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只有這樣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訓任務與拓展任務部分則是按照“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方式來設計的。此時,項目與任務的設計是成功運用該方法的關鍵,它將決定教學是流于形式,還是真實有效的;決定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還被動的。因此在項目與任務的設計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項目背景的真實性。

對于每一個實訓項目,必須給一個真實的項目產生的背景。項目背景的真實性,有助于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應用場景,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有利于學生學習之后的成就感。

2)任務目的的明確性

項目中的任務的設計要求每一個任務的目的必須明確地進行說明。任務的順序最好是我們解決相應問題一般流程的順序。可以針對相應知識點的要求,特別設計一些相應的任務,通過讓學生完成相應的任務,觀察相應的結果,加深對網絡工作機制的理解。

例如,在靜態路由與默認路由的實訓,用二個路由器連接的三個網絡,在配置好接口的IP地址后,在每個網段的PC上設置好IP地址和默認網關后,讓PC間互ping,讓學生觀察PC間的連通性,并加以思想,為什么會這樣?學生觀察到的現象,引導其思考學習路由的工作機制。并進步提出如果要讓三個網段都能互通,要如何配置?如此,步步為營,步深入地引導學生學習。

3)項目的綜合性。

在教學中所選擇的項目能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結合在一起,能把學過的知識和即將要學的知識綜合起來,這樣學生在即學習了新知識,又復習了舊知識,同時還學會了綜合運用知識。

例如,在NAT的實訓中,設計了一個小型企業網設計的項目中,項目任務設計為:1)畫出拓撲結構;2)規劃VLAN;3)規劃IP地址;4) VLAN間的互連;5) NAT與Internet的連接;6)企業內的PC訪問Internet上服務器的數據包傳輸過程的觀察。

這個項目就包括了以前已學過的知識,如VLAN,VLAN互連等,也隱含了新的知識,如NAT的使用,NAT數據包的變化過程等。學生完成這個項目的同時,也學會了知識的綜合應用

總之,在設計項目時,要仔細推敲各個知識點的相互聯系,統籌兼顧,為學生設計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較強的項目,引導學生去探索知識,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能力。

3.3指導教師的檢查與督促

在實訓過程中,指導教師的及時督促與檢查,也是保證實訓按時按量完成的非常重要的一環。學生個體存在差異,在同一個任務的實施過程中,完成情況會出現很大的差異,有的學生能很輕松的完成,但有的同學卻感覺到困難。這要示教師在任務的設計要兼顧到大多數同學,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注意每個學生的情況,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3.4學生階段報告與經驗交流

實訓過程中,每周進行一次實訓階段報告,從這一周中抽出一些知識點作為報告內容,讓學生上臺來講解,交流心得體會。在交流過程中,特別要求學生注重交流在實訓過程中的出錯的一些案例,是如何產生及解決的,通過總結交流經驗教訓,讓學生整體進步提高。

3.5單兵訓練、小組競賽與團隊合作

單兵訓練,是指實訓中的一般任務都要求每位同學都必須獨立完成。讓每位學生都要掌握整個知識體系的每一部分的內容。在做路由交換的實訓中,單兵訓練時,我們一般讓學生使用模擬器來進行,這樣操作會更加簡便。

現實社會中,一個網絡工程任務往往任務大、時間緊,所以團隊合作的訓練是必須的。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的能力,在實訓中分階段地設置一些綜合性的項目。這些綜合性項目都要完成多臺設備的配置與網絡調試,并且要求必須在實際設備上來完成。綜合項目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以完成時間的長短作為小組成績的依據。每次小組比賽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分,并將此評分做為最終實訓成績計算的一部分。

這種綜合項目要求小組同學必須進行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才可以取得好的成績。通過小組競賽,激發學生熱情,加強學生間的團隊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3.6“項目引導,任務驅動”式網絡實訓效果

通過二年的“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網絡實訓教學,實踐表明此方法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的熱情,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自主培養創新能力創造條件、拓展空間。

4總結

在211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與實際動手能力被充分地重視,實訓力度加大。經過實踐說明:“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輔助以配套的實訓指導書、教師監督激勵、報告交流、小組競賽與團隊合作等機制,可以很好地解決實訓中長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保持學習熱情,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奇.項目驅動式教學在《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7(9).

[2]王春婷.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2).

篇2

摘要:實驗教學是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結合當前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的現狀,提出一種采用Packet Tracer網絡模擬軟件來完成計算機網絡實驗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Packet Tracer;模擬;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B

1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的現狀

實驗教學是保證學生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的前提,實驗內容的合理設置是保證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效果的關鍵[1]。近年來,隨著辦學條件的改善,不少高職院校投入資金,購置路由器、交換機等高端網絡設備,建設了網絡實訓室,使學生得以有機會接觸物理設備,進行實際操作,從而為培養合格的高級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礎,邁出了可喜的步伐。

但硬件條件的改善并不意味著教學效果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方面,主要表現在:

(1) 由于計算機網絡具有技術更新較快、和廠商聯系緊密、專業性和實踐性較強等特性,目前社會有著相對完善的以生產廠商為主導的認證培訓資源,但這些還沒能和高職教學很好的結合起來。高職網絡技術教學環節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教學過程中面臨的重視課堂教學而忽視實驗課程的問題等,還沒有徹底扭轉。目前配套的實驗教材非常匱乏,沒有形成完整的實驗體系。

(2) 不少院校雖然建設了網絡實訓室,但投入的經費畢竟有限,且不可能持續的投入,網絡設備數量上欠缺和種類上不可能完整,且某些網絡環境具有不可模擬性,導致利用其進行實驗教學的效果有限且升級困難。實驗過程中對設備的操作頻繁,由誤操作導致的設備損耗等問題也會嚴重地影響實訓室的正常運轉。

(3) 實際網絡設備在使用上的單用戶性,導致實訓室適合于小班化教學,和目前日常的教學組織形式相矛盾,這使得實訓室使用頻率高,但實驗的教學效率極低,雖然可以通過改變教學組織形式或引入實驗管理機制,如“一鍵清”功能等,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4) 從學生認知規律的角度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正確的理論指導正確的實踐,計算機網絡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均很強的課程,而從理論的掌握到實踐活動的開展,中間需要一個過渡,即學生在進入網絡實訓室進行實驗活動之前,需要作一定的準備,對相應的理論知識要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對實驗設備的特征、性質、配置、操作等要有一個總體的掌握,如果沒有這些必要的知識儲備和事先準備工作,學生進入實訓室時,往往表現得無從下手和無所適從,冒然動手,必然帶來誤操作的增多,甚至完全錯誤的操作。

為解決上述問題,近年來在計算機網絡技能培訓領域,普遍采用了引入網絡模擬軟件進行輔助教學的方法,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發展,已達到了相當的程度,足于開發出能逼真模擬真實環境的軟件。引入模擬軟件,可以彌補網絡技術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許多不足,如在無法接觸實際的物理設備的情況下,仍能開展教學和學習活動;軟件能模擬出盡可能齊全的網絡設備和實驗環境,而這在真實環境下由于受資金和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做到;而且模擬設備不存在損壞問題,能反復進行操作,有效地解決了設備損耗問題;在學生進入實訓室操作實際的物理設備之前,可以對模擬設備進行操作和進行實驗,這樣就很自然地完成了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

所以,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在購置一定的實際網絡設備,建立專用實訓室的同時,輔以網絡模擬軟件構建網絡實訓平臺,充分利用模擬軟件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設備替代和教學輔助作用,虛實結合,構建科學完整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和實訓體系。目前,此類網絡模擬軟件有很多,如NS-2、OPNET Modeler、Matlab、Packet Tracer、Boson Netsim、RouterSim、Sybex Virtual Lab、Flash Lab、CIM、RouteSim、Dynamips GUI等,這些軟件大部分以思科網絡實驗環境和設備為標準。經過實踐和比較,筆者認為Packet Tracer是其中一種功能較為完善的模擬軟件,非常適合于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驗教學。本文以利用Packet Tracer 4.11軟件完成兩個廣域網實驗為例,來體驗在網絡實驗教學中引入模擬軟件的優越性。

2packet tracer簡介

Packet Tracer是思科公司為網絡學員認證學習而開發的一套用來設計、配置和排除故障的網絡模擬系統,目前最新版本為5.0。同其他的網絡模擬軟件相比,該軟件:

(1) 支持多協議模型:支持常用協議HTTP、DNS、TFTP、Telnet、TCP、UDP、Single Area OSPF、DTP、VTP和STP,同時支持IP、Ethernet、ARP、wireless、CDP、Frame Relay、PPP、HDLC、inter-VLAN routing和ICMP等協議模型。

(2) 支持大量的設備仿真模型:路由器、交換機、無線網絡設備、服務器、各種連接電纜、終端等,還能仿真各種模塊,這在實際實驗設備中是無法配置齊全的。對設備均提供圖型化和終端兩種配置方法,各設備模型均有可視化的外觀仿真。

(3) 支持邏輯空間和物理空間的設計模式:邏輯空間模式用于進行邏輯拓撲結構的實現;物理空間模式支持構建城市、樓宇、辦公室、配線間等虛擬設置。

(4) 可視化的數據報表示工具:配置有一個全局網絡控測器,可以顯示仿真數據報的傳送路線。

(5) 數據報傳輸采用實時模式和仿真模式,實時模式與實際傳輸過程一樣,仿真模式通過可視化模式顯示數據報的傳輸過程,使用戶能對抽象的數據的傳送具體化。

以上這些特點保證了利用Packet Tracer軟件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網絡組建、設備配置、協議測試等網絡技術實驗[2]。

3在packet tracer中實現的廣域網實驗

3.1實例1――點到點幀中繼實驗

實驗連接圖形見圖1。

實驗內容和要求:利用一個云圖連接兩個路由器(Router0和Router1),實現幀中繼連接,兩路由器間能互相訪問。

具體配置過程:

(1) 在packet tracer 4.11中,拖入兩個2620XM路由器和一個Cloud-PT云圖,分別點擊兩個路由器,為它們各增加一個WIC-2T模塊,然后使用Serial DTE連接線按圖1所示把設備連接起來。注意連接線的方向,其中一根線的同步時鐘(rate)在云圖端,則另一根線的同步時鐘使之在路由器端。

(2) 對路由器Router0的配置如下: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0

Router0(config)#int s0/1

Router0(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209 255.255.255.252

Router0(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Router0(config-if)#frame-relay map ip 192.168.10.210 56 broadcast cisco

Router0(config-if)# clock rate 56000

Router0(config-if)#exit

Router0(config)#router rip

Router0(config-router)#version 2

Router0(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Router0(config-router)#end

(3) 對路由器Router1的配置如下: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1

Router1(config)#int s0/0

Route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210 255.255.255.

252

Router1(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Router1(config-if)#frame-relay map ip 192.168.10.209 99 broadcast cisco

Router1(config-if)#exit

Router1(config)#router rip

Router1(config-router)#version 2

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Router1(config-router)#end

(4) 對云圖的配置如下:

點擊云圖,選擇進入配置(config)頁面,在左邊的設置項目欄中,分別點擊INTERFACE下的Serial0和Serial1,設置Serial0的DLCI為56,Name為to-s0,點擊Add按鈕載入;設置Serial0的DLCI為99,Name為to-s1,點擊Add按鈕載入,如圖2所示。然后點擊項目欄中的Frame Relay項,設置為Serial0和Serial1互相連接,點擊Add按鈕載入,如圖3所示。

(5) 實驗測試,如圖4所示,Router0和Router1已能互通。

上述實驗中加入一個云圖的目的,是使之更符合實際廣域網的環境,這在實訓室中是無法做到的,也就更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有關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2實例2――dsl modeml連接實驗

實驗連接圖形,見圖5。

實驗內容和要求:利用一個DSL-Modem和一個云圖,連接網絡,模擬遠程撥號通信,使兩臺遠程主機能互相通信。

具體配置過程:

(1) 在packet tracer 4.11中,拖入一個DSL-Modem和一個云圖,DSL-Modem-PT默認有兩個接口(port0和port1),port0為RJ-11接口,port1為RJ-45接口,用phone連接線將兩者連接,DSL-Modem端接port0,云圖端接Modem4。再拖入一臺2950T交換機和兩臺PC,連線如圖5所示,云圖和交換機間用copper cross-over線相連,云圖端接eth6,交換機端接fa0/1。PC0和DSL-Modem-PT直接用copper straight-through相連,DSL-Modem-PT端接port1。

(2) 分別設置兩臺PC的IP地址如圖5所示。

(3) 對云圖作設置如下:

點擊云圖,選擇進入配置(config)頁面,在左邊的設置項目欄中,點擊INTERFACE下的Ethernet6,保證右邊Provider Network選項為DSL,如圖6所示。然后點擊項目欄中的DSL項,設置為Modem4和Ethernet6互相連接,點擊Add按鈕載入,如圖7所示。

(5) 實驗測試,如圖8所示,PC0和PC1已能互通。

為了簡化問題,上述遠程通信的兩臺PC的IP地址在同一個網段中,可以進一步修改實驗,加入路由交換機制,使不在同一網段的主機也能相互通信,請讀者自行實現。

通過上述兩個實例,利用模擬網絡實訓平臺進行案例教學,效果直觀,學生印象深刻。用該平臺做的路由交換實驗,對于學生理解靜態路由、動態路由協議、DTE/DCE設備等概念都有很大幫助。

Packet Tracer軟件還自帶了許多任務和實例,可以在深度和廣度上對知識進一步拓展。使用該平臺,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過程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思考、驗證、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通過自己設計案例,會發現更多的問題和規律,從而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4總結

將實際網絡實訓室和Packet Tracer網絡模擬平臺相結合,有效地解決了高職院校實踐實訓中資金和設備的短缺問題, 通過模擬平臺使學生能得到充分的網絡技術訓練, 同時又能通過實際設備增加對網絡的感性認識。由于PacketTracer4.11在設備選擇方面的靈活性,將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節約學校的設備投入,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參 考 文 獻

[1] 任曉鵬,李偉華. 基于Packet Tracer構建虛擬網絡實訓平臺[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7):44-46.

[2] 堯有平. 基于Packet Tracer 4.11構建仿真網絡實訓平臺[J]. 福建電腦,2008,(5):143-144.

[3] 程勇軍. 利用模擬軟件改進中高職網絡實驗教學的探討[J].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2):52-55.

篇3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一體化教學;軟件仿真實訓

一、引言

《計算機網絡》的理論知識相對比較枯燥,抽象。學生在學習理論時單純學習理論,導致理論的學習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理論的同時不能動手做實驗,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對理論學習比較排斥,在做實驗的階段無法有效地將已學理論和實驗結合起來。尤其是我校是中職院校,學生們學習理論知識相對比較困難,這就迫使我們必須在教學方面有所改革,根據教學目標和我校現有條件,利用學校機房實施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每次上課既講理論又做實驗,利用PPT課件中的圖像、動畫手段深入淺出地講解網絡理論知識,使得理論的學習易于理解,應用機房計算機硬件、虛擬機和其他仿真軟件進行實踐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反過來促進了理論教學。

二、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制作簡明易懂且形象生動的PPT教學課件,充分利用動畫,圖像手段講解

《計算機網絡》課程中有許多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如果沒有動畫,圖像,憑空理解起來很困難,如數據通信基礎理論、網絡體系結構、網絡協議、路由原理與技術等,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為了將抽象的理論講明白,必須認真準備教學課件,做到簡明易懂,只講授其中最核心的理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圖像和動畫手段將抽象的理論變成動態的畫面。例如,在當講到數據通信基礎理論的交換技術時,學生對三種交換技術(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不易理解,我就把這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技術制作成動畫形式,改善了教學效果。可以用動畫將電路交換分為三個階段:建立電路、利用電路傳輸數據和釋放電路,課件能生動地反映這三個階段;報文交換不需要建立電路,但每個數據文件可作為一個報文整體進行路由尋址,通過中間的交換節點進行存儲轉發,直至最終到達目的地,利用動畫課件能形象地展示整個過程;分組交換與報文交換相似,只是將報文分成了多個數據片段(稱為分組或包),通過中間的交換節點進行存儲轉發,有數據報和虛電路兩種方式,純粹理論講授學生恨難理解,甚至會讓學生感覺這個課程恨難學,以至于厭學,對這么課程失去興趣。通過動畫課件的教學,學生基本能理解這三種交換技術,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利用學校機房,實現一體化教學,理論講解與硬件實驗、軟件仿真實訓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掌握網絡組建、配置和維護技能

篇4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校本教材編寫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C-0152-02

職業教育課程標準是職業教育教材編寫和出版的依據,也是職業教育教學必須達到的質量標準。在教材開發之前,應組織相關行業專家、課程專家及骨干教師對該課程所包含的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深入分析,并參照教學目標、職業資格認證的相關要求和學生的基本素質等來確定教材的內容及組織形式。

Cisco網絡技術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與理論深度。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在系統集成、網絡管理員崗位所必需的網絡設備(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等)的配置、管理與維護、網絡組建等技能,是一門面向職業崗位的技術應用類課程。根據Cisco網絡技術課程的定位,其相應的教材主要用作高職高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和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因此,在校本教材編寫時應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要讓學生“便于學”、“學中做”,而不能首先考慮教師“便于教”。本文以Cisco網絡技術課程教材為例,探索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校本教材編寫。

一、教材目標

(一)知識目標。幫助學生鞏固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掌握交換機、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路由協議RIP、OSPF等的工作原理,掌握無線網絡技術,掌握VLAN、STP的工作原理,明確它們在網絡互連中的作用。

(二)技能目標。在網絡技術專業的就業崗位中,需要具備網絡規劃、網絡組建、網絡管理與維護的技能。Cisco網絡技術課程承擔利用網絡設備互連網絡的訓練任務,具體講需要具備以下職業技能:(1)Cisco網絡設備(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無線路由器、無線交換機、無線AP)的基本配置能力。(2)利用Cisco交換機構建交換網絡的能力。(3)利用Cisco路由器構建路由網絡的能力。(4)構建廣域網互連的能力。(5)構建無線網絡的能力。(6)利用各種網絡安全技術實現網絡安全的能力。

二、教材內容的編排

(一)以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技能作依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主要就業崗位為系統集成技術員崗位、網絡管理員崗位、網絡產品售前/售后技術支持崗位、網站建設管理與維護崗位、網絡編程崗位等。我們通過大量調研工作總結出與本課程有關的崗位所需要的能力,并以此組織教學內容。網絡專業典型的職業崗位是網絡管理員,該崗位有四個典型的工作任務,其中Cisco網絡技術課程對應的是網絡互聯技術工作任務。

教材內容要體現出針對性、適用性、職業性。在內容的選取上,打破原來知識系統的分類,根據課程對應的崗位技能來選取,突出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功能導向”為思路,對網絡互聯技術崗位職業技能進行模塊劃分,每個模塊包含若干個技能訓練任務,每個模塊、每個任務與崗位技能相對應,以功能為目標,避免過深的理論,強調培養學生在功能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教材內容的組織上看,要考慮以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為線索組織教材內容。

(二)依據崗位工作過程設置項目和子任務。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加強與崗位工作過程的結合,每個項目對應一個教學模塊,每個子任務實現一項或幾項基本職業技能。項目與項目之間,任務與任務之間在內容編排上既遵循網絡互聯崗位任務的職業技能要求,又遵循知識的邏輯順序,還要兼顧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教學組織的便捷性等因素。

在課程教學模式上突破傳統的知識傳授、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主講教師在整個任務教學過程中承擔任務指導作用,學生是完成任務的主體,這樣可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全書可以分為若干個大的實踐項目,每個項目下面有若干個任務。每個任務的結構是:任務目標、任務描述、支撐知識、任務實現步驟、任務總結和課后訓練。首先給出任務的目標,再對該任務進行簡要描述,并以“支撐知識”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相關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然后是任務的具體實現步驟并對整個任務進行一個小結。最后,為了加強學習效果,為每個任務配備若干道習題。只有這樣才能使讀者理論聯系實踐,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三、校企合作的教材編寫團隊

在進行課程教學與建設時,要組織一個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這個團隊中不僅有專兼職教師,還要有企業技術人員,要保持教學團隊成員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專兼職比例合理,“雙師型”教師多,教學隊伍穩定。

在進行教材編寫時,要組織一個合適的團隊,這樣才能編寫出較高水平的實用教材。該團隊是由多年從事Cisco網絡技術教學的高校教師、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從事Cisco培訓的社會培訓機構講師、網絡中心負責人等組成。教材編寫完成后,由教授、工程師、學生一起從不同角度,全方面地對教材進行審稿。

四、融入現代教學技術的立體化教材建設

在進行課程教學時要采用多種現代教學技術手段來達到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教材建設也要相應實施立體化教材,提高教學效果。常用的現代教學技術手段有:

(一)利用課程網站指導學生學習。Cisco網絡技術課程教材要提供所有與課程有關的學習資料,如課程標準、實訓指導書、PPT課件、習題庫等,在網站上公布,供學生學習。

(二)教材要包含利用虛擬仿真環境的操作指導。虛實結合的實訓環境是教學的趨勢,教材既要有先進的網絡實訓室進行真實的實訓的指導,同時又要有虛擬仿真實訓環境的構建指南,為學生提高職業技能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三)向學生推薦優秀專業網站。在編寫教材的同時要考慮到配套相應的實訓指導書、PPT課件、習題集等輔助資料并公布于課程網站。為了便于學生的自學,在教材附錄中可以介紹兩個最常用的Cisco路由模擬器。Cisco Packet Tracer是由Cisco公司的一款Cisco設備模擬器,為學習思科網絡課程的初學者設計、配置、排除網絡故障提供網絡模擬環境。另一個是Cisco,它是一個集成環境,功能強大,幾乎能夠模擬所有的常用網絡實驗,而且是圖形化界面,可以實現可視化操作。有效地構造立體化教材可為課程的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打造體現最新技術的校本特色

Cisco網絡技術課程校本教材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具體表現在:課程內容與時俱進,緊跟計算機網絡前沿技術,同時還要嵌入職業資格認證。

篇5

關鍵詞:建構主義;計算機網絡;實訓;教學改革;學習理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03-0114-02

Teaching Reform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Network Technology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LI Peng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teaching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network technology,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network technology, which includes clearing teaching objectives, updating teaching contents,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engthe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so that students have a good network practical skills and innovative ability.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 computer network;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learning theory

1 概述

W絡技術綜合實訓是在學生完成計算機網絡系列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專項技能訓練之后,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主要理論和技能而進行的綜合性、設計性、系統性的網絡課程設計。在信息社會和大數據時代,作為信息基礎設施的計算機網絡得到了迅速發展和日益普及。當今各行各業都處在網絡化、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社會需要大量掌握網絡設計和實施的應用型人才。因此,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之一。根據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網絡技術綜合實訓課程的設置對學生今后的畢業實習和就業將產生積極作用。

該課程是學生學習完如計算機網絡基礎、網絡管理、網絡工程、網絡安全等計算機網絡系列課程之后的一門綜合實踐類課程。該課程一直是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實踐內容設置不合理,實踐教學組織以及管理和考核方式不完善等。其結果是學生不能熟練地掌握網絡規劃設計的各個環節,不能將以前所學的各項技能靈活應用在實際項目中。

學習理論是對學習規律和學習過程的系統闡述。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學習理論經歷了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等不同發展時期。目前的課程教學主要還是以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教學的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如何教而展開。在這種“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狀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迷失學習方向,偏離學習目標,從而影響了學習效率。

目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網絡技術綜合實訓開展教學研究。首先,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其次,強化實踐教學內容,最后,改革實踐教學的組織和管理,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流行,對當前的教學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建構主義的奠基人是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杰。他認為知識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的活動中逐步建構起來的。在皮亞杰的理論基礎之上,科爾伯格、斯騰伯格、杜威、維果茨基在認知結構、個體的主動性對知識建構的作用、經驗理論、文化歷史發展理論等方面對建構主義理論進行了不斷豐富和發展。

建構主義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解釋現實。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由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自己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與以往的行為主義、認知主義有很大的差別。學習不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單向的傳遞,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生知識建構的幫助者,而學生才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目前建構主義教學策略主要有拋錨式教學、基于問題的學習、探究式學習、支架式教學等。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原則有以下幾方面:

1)以學生為中心。

2)以問題驅動學習,問題可以是項目或案例。

3)學習情境對意義建構具有重要作用,學習問題必須在真實的情境中展開。

4)突出協作學習的重要作用。

5)加強對學習環境的設計。

6)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習。

3 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

本文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設計網絡技術綜合實訓的教學過程,明確教學目標,以項目為核心,通過設計“學習情景”、“學習資源”、“管理和考核”等要素展開教學。

3.1 分析教學目標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各行各業都迫切需要既掌握網絡的方案設計,又能熟練操作和配置網絡設備的高級技術人才。網絡技術綜合實訓是學生在學習完計算機網絡系列課程之后的一門綜合性實踐類課程。該課程的目標是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網絡知識,完成一個網絡的設計、組建、配置與管理,使學生能夠掌握構建園區網絡的各個環節,掌握網絡路由與交換的設計與配置,理解網絡可靠性、安全性的實現方式,為今后從事計算機網絡方面的實際工作打下基礎。

根據教學目標,將課程內容定位在網絡的設計、實施與測試方面。主要技術包括網絡拓撲設計;IP地址分配;交換機的基本操作、VLAN、生成樹協議、端口聚合、三層交換;路由器的基本操作、路由選擇協議;安全性方面包括VPN、NAT和防火墻等。同時幫助學習進行職業規劃,增加學生對將來就業崗位的認識。

3.2 設計教學內容

通過教學目標可以看出,該課程不僅是要求學生掌握網絡設備的操作,還包括培養學生的網絡規劃與設計能力。通過本次實訓,讓學生理解構建園區網的設計方法;學會繪制網絡拓撲圖;掌握IP地址劃分方法;能根據網絡項目需求,進行網絡設備選型,完成關鍵設備的配置;熟悉網絡管理和維護的基本方法等。

在教學內容上,改變主要以操作性實驗為主,實驗內容只是對以前課程實踐內容的簡單提高的情況。實踐內容上增加了設計性、綜合性實踐項目,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該課程之前所學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網絡工程、網絡管理、網絡安全等課程知識的能力。

在具體教學實施中,我們采用了項目教學法。根據一個具體的網絡工程項目,要求學生設計實現一個園區網絡。項目教學法是德國職業教育在20世紀80年代推行的一種以項目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通過項目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下是課程中的一個工程項目案例。

項目名稱:海岳公司企業網絡的規劃與設計。

問題描述:海岳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產、服務于一體的大型企業。總部位于北京市,同時在全國各省會城市都有一家分公司。總部有三棟大樓。公司各部門結構如下:財務部(15人)、行政部(25人)、生產部(120人)、研發部(80人)、后勤部(20人)、業務部(50人)、人力資源部(15人)。本項目要求建立一個穩定、高效的網絡環境,能夠滿足企業各方面的應用需求,包括辦公自動化,信息,資源共享,系統管理等。所有員工都能方便地接入到因特網,公司總部和各分公司可以安全的傳送信息。針對企業網的設計原則,研究網絡工程中的各個環節,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需求分析;2)網絡拓撲設計;3)IP地址分配;4)交換與路由設計;5)可靠性設計;6)安全性設計;7)設備選型;8)網絡測試。

3.3 創設教學情境

研究者發現,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在相應合適的學習情境中開展,將會有助于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該課程的開設環境應當力求接近真實的情境。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W絡實驗還是在機房環境下進行的。大部分網絡設備通過虛擬機或網絡設備仿真軟件實現。這樣學生無法親自接觸網絡設備,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加強網絡實驗室的建設,購置相應的網絡設備。對于實驗室建設,可以與知名網絡企業合作,借鑒他們的網絡教育項目,如思科網絡技術學院、華為網絡技術學院、銳捷網絡技術學院等,規劃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網絡實驗室。我們學院早在2006年就與銳捷網絡公司合作,投入資金建立了網絡實驗室。實驗室配置了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等先進的網絡設備,為網絡實驗課程的開設提供了有力保證。

3.4 開展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

在教學方法上,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根據項目要求,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激發學生主動鉆研。

協作學習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知識建構具有重要意義。面對一個復雜的項目,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通過建立一個學習小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共同完成項目。在實訓中,要求每3至5人為一個實驗小組,共同完成一個項目。每個小組設置一名組長,小組成員有明確的分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完成項目的一部分。比如對于上面的項目,可以分為以下5部分:1)網絡拓撲設計,IP地址設計;2)可靠性及安全性設計;3)網絡設備配置設計;4)網絡測試,達到任務要求;5)項目總結,撰寫實訓報告。通過劃分,使任務明確,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到整個實訓過程中。

3.5 加強教學組織與管理

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加強對整個實訓過程的監督與管理。該課程的時間為2周。教師需要提醒學生根據任務要求安排好項目進度。實訓開始前,教師下達課程的任務書,學生確定分組名單,教師審閱。實訓開始時,教師講解項目內容及需要注意的問題。實訓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鼓勵學生主動尋找解決方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6 完善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面,注重學生的實踐過程,考核學生的實際能力。實訓成績不單純來自于實訓報告成績,需要結合學生在整個實訓過程的表現和項目完成情況綜合評定。整個考核過程包括考勤、學習態度,成果檢查與答辯,實訓報告成績三個部分。在考核細節方面,制定了詳細的評分標準,嚴格按照評分細則對學生進行考核。項目結束后,進行成果檢查與答辯。首先根據任務書,檢查項目的設計與實現是否滿足任務書的要求。然后,從任務書問題列表中任意抽取若干個問題,要求小組成員回答,根據回答問題情況給分。撰寫實訓報告,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總結項目設計的經驗。實訓報告分為10個部分,項目分工,項目目的,背景描述,需求分析,項目拓撲,地址分配,實驗設備,實驗流程,實施步驟,測試文檔,經驗總結。每部分有不同的分值。根據每部分完成的工作量及任務情況不同給出成績。

4 結論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涌現。這些新技術的基礎離不開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當今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2周的課程設計,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網絡知識完成一個網絡工程項目的設計與實施,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在知識建構型教學模式下,教學方式從傳統的以教師“教”為主轉向以學生的“學”為主。本文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網絡技術綜合實訓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主要包括明確實踐教學目標,通過加強綜合性、設計性實踐項目,完善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和考核,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計算機網絡知識完成一個網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5):74-81.

[2] 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 2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 李蓬.計算機網絡系列課程實踐教學改革[J]. 計算機教育,2010(17).

[4] 崔北亮.CCNA學習與實驗指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5] 謝希仁.計算機網絡[M]. 6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6] 陳鳴.網絡工程設計教程:系統集成方法[M]. 3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篇6

【關鍵詞】 VLAN;MAC;ATM;單播;組播

1.引言

劃分虛擬局域網是整個網絡系統的重要技術之一。企業網絡內部的環境復雜、分布區域廣、網絡用戶多,以至于企業內部網絡用戶的可靠性得不到完全的保證。通過劃分虛擬局域網,隔離不同部門,可以增強企業網絡安全性,本文將詳細論述虛擬局域網的技術及在網絡系統中的必要性和設計方案。

2.VLAN方案設計

目前,VLAN技術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組建:基于交換機端口的VLAN、基于MAC地址的VLAN和基于應用協議的VLAN:

基于端口的VLAN,即靜態VLAN,特點是技術簡單,容易配置且維護工作量小,缺點是終端設備移動時需要更改設備配置。

基于MAC地址的VLAN,即動態VLAN,基于Vlan策略服務組建,特點是終端設備可以在整個局域網中移動而不用改變配置,適合于移動辦公型的網絡環境,缺點是配置工作量大、繁瑣。

由于交換機為二層設備,所以基于應用協議的VLAN對于交換機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造成交換機性能的下降。

考慮到本系統的特點,節點在網絡中內移動的可能性較小,基于易維護、易管理方面的考慮,使用基于交換機端口的VLAN進行配置。各個VLAN間由ACL控制,限制互訪。其中VLAN10~31為部門VLAN,禁止互訪,VLAN 51為文件服務器區,能被任何部門訪問,VLAN 52為網管區,能單向訪問各個部門。

3 第三層交換技術設計方案

第三層交換器就是將第二層的交換器與第三層的路由器合二為一,使路由器根據第二層的地址轉發數據包以達到快速通訊,這就形成了第三層交換器。

第三層交換出現因于ATM與交換器的技術背景,因為傳統的網絡是由路由器作為中心的。使用第二層交換器使網絡速度提升,可是在網絡中使用過多的交換器,所有交換器所架構的網絡可能會形成廣播風暴,所以需要路由器來隔離可能會形成的廣播風暴,為了使路由器不會形成網絡的瓶頸,就形成了第三層交換。VLAN將廣播域進行分割,但透過VLAN進行通訊則必須通過路由器進行轉發。所有核心層交換機均為三層交換,可手動打開 ip routing。

4 IP multicast技術方案設計

傳統的點對點單播通信,在發送方和每一接收方需要單獨的數據通道。在這種通信方式下,源IP主機向指定的目標IP主機發送信息包。IP信息包中的目標地址就是IP網絡中惟一的主機地址。從一臺主機送出的每個數據包只能傳送給一個目標主機,通過路由器或交換機將這些IP信息包從源主機發送到目標主機。在源主機和目標主機之間的路徑上的每一個路由器都維護由單播路由協議生成的單播路由信息庫,并根據數據包中的IP目標地址在單播路由信息庫中查找單播包轉發路徑。在單播方式下,如果有另外的多個用戶希望同時獲得這個數據包的拷貝是不可能的。發送信息的主機必須向每個希望接收此數據包的用戶發送一份單獨的數據包拷貝。這種巨大的冗余會帶來很大的代價,首先,會給發送數據的源主機帶來沉重的負擔,因為它必須對每個要求都做出響應,這使得負擔過于沉重主機的響應會大大延長。其次對路由器和交換機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員被迫購買本來不必要的硬件和帶寬來保證一定的服務質量。

組播路由與IP單播路由有一個本質的區別就是,IP單播路由是根據網絡的拓撲結構而不是實際的會話來建立路徑,而IP組播路由則是根據網絡的會話來動態地建立投遞路徑;因此,IP組播路由比IP單播路由更具有動態性。

關于組播路由設計,可在企業網絡核心交換機和匯聚交換機上運行PIM-DM組播協議對業務及服務進行支持,并提供優秀的可擴展性;在邊緣交換機上運行IGMP Snooping組播管理協議對業務及服務進行支持。

用戶通過運行組播客戶端軟件的PC運行IGMP協議,用戶可通過IGMP協議加入某個組播組,建立成員關系。對于組播業務的具體實施及管理需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型及廠家提供設備的特點具體進行分析。目前經常被采用的稀疏分布模型的域內組播路由協議是PIM-SM,因此,使用PIM-SM作為域內組播路由協議。

每個部門VLAN劃入一個多播地址:

Vlan10:224.1.1.1 Vlan11:224.1.1.2

Vlan20:224.1.1.3 Vlan21:224.1.1.4

Vlan30:224.1.1.5 Vlan31:224.1.1.6

在核心交換機和PIX上啟用多播,命令如下:

ip multicast-routing

int interface #

ip pim sparse-dense-mode

ip igmp join-group 224.1.1.X

配置PIX為RP的命令如下:

ip pim send-rp-announce Loopback0 scope 3 group-list 50

ip pim send-rp-discovery Loopback0 scope 3

access-list 50 permit 224.1.1.1

access-list 50 permit 224.1.1.2

access-list 50 permit 224.1.1.3

access-list 50 permit 224.1.1.4

access-list 50 permit 224.1.1.5

access-list 50 permit 224.1.1.6

ip pim rp-address 3.3.3.3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一個健全的企業局域網計算機網絡,應當具備如下需求:

企業VLAN構建,其優越性遠遠超出傳統LAN的構建,本文又通過對第三層交換技術和基于第三層交換技術進一步闡述了虛擬局域網的優勢,而在企業網絡系統中,為了體現經濟實用可靠性,易采用交換式以太網方案,并采用內部IP地址。網絡采用兩極交換結構,中心交換機采用三層交換機,構成千兆主干,中心交換機應留有插槽便于擴展,光纖端口依實際應用提供,電源應有冗余;每個分配線間各放置若干臺24換機作為二級交換機,用千兆光纖口用于上連,可以為用戶提供交換式100Mbps帶寬,彼此間采用堆疊連接。是為入住企業的單位提供寬帶國際互聯網絡接入服務、內部網絡通訊平臺、計算機應用服務的綜合性專用計算機數據通信網絡。

參考文獻:

[1]劉曉輝《局域網方案與故障速查手冊》內蒙古科技出版社.2005年3月

[2]陶再平、呂侃徽《局域網組建與管理實訓教程》.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篇7

【關鍵詞】計算機 網絡 課程

一、課程設計的思想及課程目標

本課程以真實的網絡組建工作任務作為教學內容,以項目實踐的形式進行理論實訓一體化的教學,教師先講解網絡組建的基本理論,說明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然后教師演示操作,最后學生動手進行實際網絡組建。

二、教學設計

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網絡組建與管理能力為課程核心、強調學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的應用。具體做法是原來的實訓教學內容,即:網絡的架構、各種網絡設備的特性、雙絞線的制作和測試、以太網和虛擬局域網的安裝配置和測試、子網劃分、路由器的配置、網絡的各種應用技術(包括DNS的配置、IIS配置、DHCP配置)等通過組建小型對等網、中型局域網和局域網接入廣域網的項目形式,把各知識點融入在項目中,通過項目學習達到專業技能的訓練目標。

采用理論實訓一體化的教學設計,把抽象的理論用具體的項目結果呈現,加深了學生對抽象計算機網絡知識的理解。其效果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在反復訓練中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積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要進行講解。那么對于難點對于每一個問題,都盡可能地讓學生想像出來的,通過容易想像的案例進行描述,對于當前學生一時掌握不了的,那么通過實踐讓學生理清認識,同時還有一些課外活動,專業規定每一個學期都要組織學生進行專題講座,可以是校內的,也可以是校外的,可以讓學生進行集中的參與,最后還有相關的課外活動,對于有些內容,比如有一些相關的綜合布線的知識,它既不作為我們的專業課程,同時這門課程我們也不太容易在課堂上進行闡述,那么當前只要對學生安排適當的一小部分的課時活動,安排在一些實訓場合,讓學生知道整個的流程是怎么實施的,通過課外活動讓大家進行參與。最后就是考慮學生的就業,同時給學生提供一些行業信息的更新。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掌握局域網知識及局域網的組建技術,了解廣域網絡及無線網絡的相關知識,掌握交換和路由技術知識,熟悉網絡應用及網絡接入技術,能勝任中小型企業網絡組建、管理和網絡維護工作。同時使學生養成對常用的計算機網絡的關注興趣,并能夠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的應用情境中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

三、教學方法的使用、實施過程

(一)采用“三位一體”教學法

所謂“三位一體”教學法就是在實訓課中教師在計算機上教,學生在計算機上學,然后在計算機上做,這種邊教邊學,邊學邊做的方法,提高了教學的直觀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了教、學、做合一,手、腦、機并用的效果。

(二)運用基于范例的學習方法

對于“網絡操作系統”部分是多方面的綜合技術,各部分之間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而為了教學的需要,如果肢解各部分內容,變成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這樣,當學生學完全部課程后,往往無法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更無法應用這些知識完成一個實際的網絡工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開發多個適用于教學需要的網絡實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舉實例均以逐步展開,學生將不知不覺地走入一個實際系統之中。課程結束以后,學生除掌握基本方法外,也學會網絡操作系統的實際應用。

(三)建立基于問題的實訓方法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主選擇一個相應課題,嘗試和感悟職業崗位對職業技能的要求。課題可以來自選題庫,也可以通過社會調研獲得,但都是圍繞著真實的實際工作,所有課題均需教師進行結構性評估。題目確定后,學生將帶著問題一邊學習一邊做自己的課題,課程結束后,學生也完成自己的課題。通過這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對學生的訓練切實滿足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

(四)引入多元教學法

經過反復探索,采用多元教學方法,將講授課、實驗與職業技能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多元教學方法就是首先由教師講授基本的概念和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然后提出具體問題探討解決方法,學生通過實際訓練理解概念和理論知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接下來學生在自己的課題中找到類似的問題,通過模仿自己解決問題,充分培養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達到總結提高的目的。通過理論講授、上機實訓、自問自作和總結提高這4個步驟,使學生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了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了自己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了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程教學網站

建立課程教學網站,內容包括:電子版教程、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實訓指導書、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習題、網絡工程案例和教學參考資料等,各行業網絡典型應用案例和網上答疑系統等教學資源全部上網,教學網站建設初具規模,并能經常更新。在教學中發揮很好的作用。為學生構建一個“全天候、立體化”的學習平臺。

(六)信息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

教材以電子版全部上網,并配有教學大綱、電子教案和演示幻燈等。本課信息全部上網,并配有網上論壇,師生交流也可采用電話、網絡等現代通信手段。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Packet Tracer;無線局域網仿真;無線AP;無線路由器

中圖分類號:TP393.0

當前無線局域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組建無線局域網的工程愈發常見。在組建實際網絡之前先模擬無線局域網組建,可以避免實際網絡組建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一些錯誤決策和浪費資源,更好地實現網絡目標。用傳統的物理網絡實驗環境來模擬相關實際網絡,存在構建投資成本較大和組建網絡實驗不夠靈活等缺點。計算機網絡仿真軟件可以減少物理網絡實驗資源的投資,而且構建網絡更加靈活[1]。

以OPNET、NS2和MATLAB等為代表的性能協議分析類仿真軟件[1],主要用來定量分析網絡的容量、性能等參數以及測試相關網絡協議和性能。以Router Visio、Packet Tracer、Dynamips和Boson NetSim為代表的網絡應用仿真類軟件,主要用于相關網絡模擬的應用配置類仿真。其中,Packet Tracer最簡單易用,用戶可以方便的利用圖形化用戶界面完成網絡拓撲結構的搭建,進行模擬基于無線AP、基于無線路由器等網絡的組建[2]。

本文以Packet Tracer5.3為例,進行模擬無線局域網組建的研究。

1 Packet Tracer軟件提供的無線網絡相關仿真設備

Packet Tracer軟件提供的無線設備主要包括無線網卡、無線AP、無線路由器以及HWIC-AP-AG-B無線路由模塊等[3-5]。

1.1 Packet Tracer軟件支持的無線網卡

Packet Tracer軟件支持三種無線網卡,分別是PT-HOST-NM-1W-A、PT-HOST-NM-1W和Linksys-WMP300N網卡。PT-HOST-NM-1W是支持2.4GHz的無線網卡,PT-HOST-NM-1W-A是支持5GHz的無線網卡,主要用于連接IEEE802.11a網絡。Linksys-WMP300N支持2.4GHz的無線網卡,主要用于連接無線路由器的網卡。無線網卡的安裝要在關閉計算機電源的情況下,先移除原以太網網卡,再選擇對應的無線網卡拖到該計算機的網卡區域。計算機的Desktop中的PC Wireless的配置工具,支持安裝了Linksys-WMP300N網卡的無線配置,不支持其它另外兩種無線網卡的配置。

1.2 Packet Tracer軟件支持的無線AP

無線AP是無線局域網中用來接收數據和發送數據的設備,通常是移動計算機和有線網絡的接入點。無線AP可以添加相關的以太網或光纖接口,通過雙絞線或光纖來連接有線網。一般無線AP的覆蓋范圍最大可達300m,多數的AP都支持多用戶接入、數據加密、多速率發送等功能。Packet Tracer軟件提供的無線AP功能相對有限。AccessPoint-PT和AccessPoint-PT-N類型的AP主要用于連接安裝了Linksys-WMP300N或PT-HOST-NM-1W無線網卡的計算機,支持的頻率為2.4GHz。AccessPoint-PT-A類型的AP用于連接安裝了PT-HOST-NM-1W-A無線網卡的計算機,支持的頻率為5GHz。

對無線AP配置的參數有端口是否開啟,端口的速率和工作模式,相關的SSID名稱設置,對應的認證方式和相關加密方式的選擇等。如果在無線AP上修改了SSID的默認名稱,設置了相關的認證選項,那么在客戶機上也需要對SSID的名稱進行修改,并輸入相關的認證密碼,選擇相關的認證類型,這樣計算機才能和無線AP建立連接。

1.3 Packet Tracer軟件支持的無線路由器

無線路由器可以看作是無線AP與寬帶路由器的結合。它集成了無線AP的接入功能和路由器的路由選擇功能。通過無線路由器,可以實現無線網絡中的Internet連接共享及ADSL、Cable Modem和小區寬帶的無線共享接入。Packet Tracer軟件僅提供了一種無線路由器Linksys-WRT300N,該路由器提供了一個Internet接口和四個局域網接口,而且它的端口是固化的,不能進行更改或添加。在該路由器的配置中可以設置Internet的接入方式,可以設置DHCP服務器自動分配IP地址、靜態設置IP地址和采用PPPoE撥號三種方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2 基于無線AP+無線路由器組建局域網的模擬

可以使用無線AP將安裝了無線網卡的計算機連接起來,也可以使用無線路由器將安裝了無線網卡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建立如圖1所示的網絡拓撲結構圖。

圖1 基于無線AP+無線路由器局域網的拓撲結構圖

2.1 無線AP和PC1、PC2的配置

PC1和PC2分別添加了Linksys-WMP300N網卡,準備和無線AP進行連接。如圖2所示,首先對無線AP進行設置,開啟無線端口,設置SSID的名稱為“network1”,認證方式為WPA2-PSK,密碼為“123456abc”,加密類型為AES。然后,分別對PC1和PC2進行類似的設置,設置SSID的名稱為“network1”,認證方式為WPA2-PSK,密碼為“123456abc”,加密類型為AES。同時,設置PC1的IP地址為:192.168.1.2,PC2的IP地址為:192.168.1.3,兩者子網掩碼都為:255.255.255.0,默認網關為:192.168.1.1。

22 無線路由器和PC3、PC4的配置

設置無線路由器的Internet地址為:192.168.2.2,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默認網關:192.168.2.1,局域網地址為:192.168.0.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設置SSID為“network2”,認證方式為WPA2-PSK,密碼為“abc123456”,加密類型為AES。啟用DHCP服務器,起始IP地址為:192.168.0.100,最大用戶數為50,IP地址范圍:192.168.0.100-149。此時將PC3和PC4的IP地址設置為自動獲取。

2.3 路由器的配置

設置f0/0接口的IP為192.168.1.1/24,f0/1的IP為192.168.2.1/24,并開啟f0/0和f0/1接口。

2.4 測試

在MS-DOS下,PC1和PC2之間能夠相互PING通。PC3和PC4之間能夠相互PING通。PC3、PC4能夠分別PING通PC1和PC2,但反之不行。測試結果說明,無線AP連接計算機成功,無線路由器連接計算機成功,路由器連接無線AP和無線路由器成功,并且無線路由器能夠使得內網的計算機訪問外網,同時又能夠保護內網不受外網計算機訪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3 使用添加了無線模塊的路由器組建局域網的模擬

Packet Tracer軟件提供的路由器1841和路由器2811均包含了一個HWIC-AP-AG-B無線模塊,可以利用這個模塊來構建無線局域網。采用2臺2811路由器構建如圖2所示的網絡拓撲環境,每臺路由器都添加了一個無線模塊,通過Dotl1Radio0/0/0和Dotl1Radio0/0/1兩個無線接口可以連接2個不同的網段。可以選擇其中的Dotl1Radio0/0/0接口來提供無線網絡服務,設置對應的無線SSID分別為network3和network4,兩臺無線客戶機的IP地址分別為192.168.10.2/24和192.168.20.2/24,網關分別為192.168.10.1和192.168.20.2。

圖2 添加了無線模塊的路由器組建的網絡拓撲結構

路由器R1的主要配置[5-6]如下:

R1(config)# interface dot11Radio 0/0/0

Router(config-if)#ip add 192.168.10.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

R1(config-if)#dot1 ssid network3 //設置SSID

R1(config-ssid)#no authentication open //設置不進行認證

R1(config)#interface dot11Radio 0/0/0

R1(config-if)#ssid network3

R1上再啟用RIPV2動態路由協議,路由器R2和R1配置類似,此處省略。PC0的SSID設置為network3,PC1的SSID設置為network4。測試結果為:PC1和PC2可以相互PING通,證明使用添加了無線模塊的路由器組建局域網連接成功。

4 總結

以上分析了Packet Tracer軟件提供的無線網絡相關仿真設備,進行了基于無線AP+無線路由器組建局域網的模擬,對使用含有無線模塊的路由器組建局域網也進行了模擬。實驗證明,利用Packet Tracer軟件進行無線局域網的仿真,可以為實際的無線局域網的組建提供一些測試結果,在避免失誤和浪費方面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建平,李怡菲.計算機網絡仿真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2]王亞林,趙亞娟.基于Packet Tracer的無線網絡組建實驗研究[J].微計算機信息,2012,28(9):370-372.

[3]姜恩華,竇德召.Packet Tracer軟件在無線網絡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1,28(10):88-99.

[4]黃嵩,秦景良.利用Packet Tracer模擬實現PPPoE接入[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6(28):7980-7982.

[5]戴一平.基于無線網絡實驗課程的設計與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3,7(13):77-81.

[6]楊功元.Packet Tracer使用指南及實驗實訓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篇9

關鍵詞:案例教學;計算機網絡;項目;實踐教學

作者簡介:羅來俊(1977-),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理工大學南昌校區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鄭暉(1970-),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技術。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省級立項課題“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網絡實訓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的項目成果,課題編號:JXJG-10-85-1,主持人:鄭暉;本文系江西理工大學校級教學改革立項課題“基于項目能力培養的網絡工程實訓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項目成果,課題編號:JXLG-2010-94,主持人:羅來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15-0078-03

引言

計算機網絡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作為該專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在國內高校中開展多年。但就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效果還不甚理想,教學內容主要以網絡基礎性的驗證為主,比如:網絡連通測試命令、路由器與交換機常用命令的使用等。學生做完實驗后僅僅能對單個的知識點有所理解,對于綜合性的網絡工程項目仍然是十分茫然、難以上手。而當前用人單位對于計算機網絡專業畢業生的要求卻越來越高,企業希望招聘到工程實踐能力強、能直接上手、能獨擋一面、職業素質優良的畢業生。若要使學生具備上述能力,就有必要將網絡工程案例與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完成工程案例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由此本文提出以案例教學培養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項目實踐能力教學方法。

一、案例教學的內涵

案例是一個來源于現實的、具體的、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工作任務。案例教學以“工程案例驅動”為主要形式,將工程案例貫穿于實踐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利用工程案例對知識進行融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通常,先由教師對工程案例進行任務描述,并作適當的啟發性的引導,然后讓學生圍繞工程案例進行討論、協作、實踐、探究性學習。這種將工程案例教學與知識傳授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使學生在對案例項目的處理中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做到融會貫通[1]。“案例教學法”有效的將學校教育與社會實際需求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提前掌握今后在就業當中所需要的能力,其中包括了實踐動手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結協作等能力,真正實現了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目的,為學生以后能在工作中能有出色的表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案例的選擇

合理選擇網絡工程案例是確保實踐教學取得良好效果先決條件。因此在案例選擇時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其中關鍵是要根據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來選題,選題要注意難度適中,內容得當,以便學生在實踐訓練當中所需的理論知識能滿足實踐訓練的需要[2]。通常可將案例分為普通案例與綜合案例。普通案例主要面向低年級學生,因為低年級學生所學習的專業課程較少,較深的專業技能還不具備,所以案例的難度和深度應該有所控制。普通案例所涉及的內容應以相對簡單的網絡知識為主,例如組建小型局域網、無線對等網等。通過普通案例的實踐訓練,可以讓低年級學生認識案例項目,了解項目運作過程。普通案例項目的成功運作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對專業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綜合案例主要是針對高年級的學生的,因為高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較多的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所以綜合案例需要具備一定的深度與難度,并應將理論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和典型的網絡技術融入其中。綜合案例項目可以參照企業的真實工程案例來設置,比如:某高校的校園網或某企業的核心網的設計與實現。通過綜合案例的實踐訓練,可讓學生熟悉真實的企業項目,增加并積累工程實踐經驗,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

三、案例項目執行計劃的制定

在案例項目正式實施前,制定科學的執行計劃是保證項目能夠順利完成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優秀的項目執行計劃可以讓項目的實施少走彎路,讓項目的實施更加高效。項目執行計劃包括確定項目的任務需求,業務流程、技術方法以及組織形式等。制定項目執行計劃可以培養學生對項目的總體把握能力,因此在項目計劃的制定過程中應充分發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3]。對于同一個項目,不同的項目組可能制定出不同的執行計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不同的項目執行計劃進行比較,并引導學生對項目計劃進行優化。以某企業核心網絡的設計項目為例,項目執行計劃的制定過程,如圖1所示。

四、案例項目的實施

本階段的任務是讓學生對案例項目進行具體實施,鍛煉學生分析并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實現將理論知識向工程實踐能力轉化的目的。在教師的適當的指導下學生按照既定項目執行計劃,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各個階段的任務。經過在實際的網絡環境下工作并最終完成任務,可以讓學生在實戰中充分體會實踐工作的要領,并從中獲得寶貴的項目實踐經驗。

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各項目小組不僅要能夠實現項目的既定功能,同時各項目小組實現項目功能所采用的方法應與企業真實工程項目所采用的方法類似,要能基本能符合真實工程項目的實際需求,這樣將更有利于學生應對今后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對于各項目小組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采用的關鍵技術要作相關的引導。以大中型企業核心網絡的設計為例,通常在企業網絡中會有較多的網段,各網段之間要能實現設備互訪,同時各個網段的廣播流應當限制在各網段內。針對上述需求學生很容易和路由器的功能聯系在一起,對于沒有工程實踐經驗的學生則很容易采用路由器作為企業網的核心設備;學生的做法理論上是可行的,但不能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因為企業網的各個網段間有大量的互訪的數據流,采用路由器必然造成各網段間訪問的瓶頸;在實際項目中大中型企業網的核心設備通常是采用路由交換機來實現的,因為路由交換機具備“一次路由,多次交換”的功能,這可以很好的滿足各網段間的大流量數據訪問要求。因此對于學生所采用的方法與真實項目方法不一致時,教師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習到相關的專業知識。

另外在案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因為有多個項目小組,且每個小組都需要一套網絡實驗設備,所以對于網絡設備的數量要求很高。如果學校的網絡實驗室具備這樣的條件,則可以直接在網絡實驗室中進行實驗,真實設備是實驗最理想的環境;但如果學校不具備這樣的實驗條件,則可以考慮采用虛擬的實驗環境來完成項目的設計。對于簡單的項目,可以使用BOSON、PacketTracer模擬軟件來加以實現,而對于復雜的項目則可以使用Dynamips模擬軟件來實現,因為Dynamips使用了真實的網絡設備操作系統,通常可以模擬出設備的所有的功能,實驗效果比較理想。

五、案例教學評價

在工程案例實施完成之后,對各項目小組進行科學、客觀、全面的評價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評價總結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由各項目小組對本組所完成的案例項目進行演示,教師帶領學生一起來分析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采用方法的優缺點,對于其中的優點教師應該給予充分肯定,而對于不足之處則應該進行相關的點評,并與同學一起找出更加合理的實施辦法,讓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其次,項目教學評價不能以某個項目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每個組員的成績,這樣極其容易造成“吃大鍋飯”的局面,以至于項目任務僅落到組長與幾個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身上,導致好的學生越好,差的學生越差,難以實現讓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4]。因此,對于每個學生的成績要實行單獨評定,每個學生的最終成績分可由項目小組的總體成績與學生個人在項目中所承擔的任務量與完成質量的評分來組成。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可以促進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

六、將案例教學融入校企合作中

為了讓學生畢業時能更好的適合企業的實際需求,有必要讓學生在適當的時候到企業中去學習,讓學生零距離接觸企業中真實的案例項目,通過參與企業的項目,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發現自己的專業技能與社會需求間還存在哪些差距,這樣便于學生有針對性的去學習,并彌補自己的不足。

校企合作可以較理想的達到上述的效果,校企合作可以利用學校和企業共同的教育資源。企業可以根據當前工程實踐能力的需要制訂培養計劃,并將工程案例教學融入到校企合作的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為核心,讓學生還未出校門就掌握了今后在工作中所必需的核心的職業能力[5]。同時該模式可以有效的促成校企間定單式的人才培養。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到企業上崗,從而省去了通常的崗前培訓環節,節省了企業的培訓成本,同時也使得學校的就業率得到了提升,實現學校和企業的雙贏。

結束語

通過將案例教學法引入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后,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的目的,讓學生切身的體驗到學用結合的優點,并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項目實踐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僅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又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充分展示了當代高等教育以能力為本、以職業素質培養為導向的教學理念,使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與效益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邱澤敏,王高亮.基于項目驅動教學法的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研究[J].軟件導刊,2011(03):190.

[2]彭劍,茂.案例教學法在網絡工程實訓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8(06).

[3]潘澤強,黃益群.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踐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J].制造業自動化,2011(02):182.

篇10

網絡模擬器是專業研究機構和公司開發的網絡仿真工具軟件,是為網絡初學者設計的用于提供計算機網絡設計、配置和網絡故障排除模擬環境的學習平臺,它支持用戶進行仿真、虛擬和活動的網絡模型。網絡模擬器能夠模擬出各種網絡硬件設備,使用者可以在單機環境下設計拓撲結構,組建網絡進行仿真實驗。學生可以在網絡模擬器的網絡環境中,進行反復練習,不僅提高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提高了計算機網絡實驗效率,降低實驗成本。同時,培養學生組建、維護和管理網絡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理論和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目前,網絡模擬器種類繁多,一些網絡設備公司都積極開發與之相配套的網絡模擬軟件,思科、華為、AT&T等網絡設備供應商都相繼推出網絡模擬器。廣受網絡、通信等專業的教學部門和培訓機構青睞的網絡模擬器主要有Boson NetSim、Packet Tracer、Dynamips等模擬軟件,現就這幾款網絡模擬器軟件在計算機網絡實驗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Boson Netsim網絡模擬器軟件及應用實例

Boson Netsim是Boson公司開發的一款網絡模擬軟件,它最先提出自定義網絡拓撲的功能,大多數人都使用它來練習CCNA和CCNP的實驗。它由Boson Network Designer(網絡拓撲圖設計)和Boson Netsim(實驗模擬器)兩部分組成。Boson NetSim能夠實現交換機基本實驗、路由器基本實驗、遠程訪問基本實驗以及進階實驗。路由實驗可以實現靜態路由,動態路由實驗如RIP,IGRP,0SPF等,還可以實現ISDN、PPP、CHAP、NAT地址轉換等實驗,可以組建基于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三層交換的高級網絡實驗,使用交換機實現虛擬局域網VLAN劃分的,生成樹、VTP、TRUNK等交換實驗。打開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設計好的網絡拓撲結構圖(?觹.top文件),對拓撲圖里的路由器、交換機、用戶機等網絡設備進行配置實驗。用戶可以在Boson NetSim中放入各種型號的路由器或交換機, 配置各種協議命令,觀察實驗結果,對運行的協議進行診斷等。因此,Boson Netsim主要可用于完成部分網絡基礎類、部分網絡安全類和網絡管理類實驗。

例如:我們做路由器NAT實驗。

實驗拓撲圖(如圖1):

圖1

實驗要求:

實驗目標:

內部的PC1需要訪問外部的服務器PC2,在路由器R1上做地址轉換,將192.168.0.0/24轉換成192.168.1.10-192.168.1.20之間的地址,并且做端口的地址復用。

配置步驟:

第一步,配置所有接口的IP地址,并測試連通性。

第二步,R1_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1

R1_config_std_nacl#permit 192.168.0.0 255.255.255.0

R1_config#ip nat pool overld 192.168.1.10 192.168.1.20 255.255.255.0

R1_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overld overload

R1_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1_config_f0/0#ip nat inside

R1_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R1_config_f0/1#ip nat outside

R1_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2

DCR4#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第三步,測試。

二、Packet Tracer模擬器軟件及應用實例

Packet Tracer軟件是Cisco公司開發的網絡模擬器工具軟件支持用戶建立仿真、虛擬和活動網絡模型。同其他仿真器一樣,Packet Tracer軟件通過一組簡化的網絡設備和協議模型,讓用戶在軟件的圖形用戶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網絡拓撲結構。軟件中實現的IOS子集允許用戶配置設備,并可提供數據包在網絡中行進的詳細處理過程,展示網絡實時運行情況。

Packet Tracer軟件提供邏輯工作區(Logica1)與物理工作區(Physica1)2個工作區,實時模式(Real-time)與仿真模式(simulation)2種工作模式,在邏輯工作區和實時模式下,利用網絡仿真設備可以靈活方便地建立各種計算機網絡實驗場景。Packet Tracer能夠模擬的終端設備有服務器、臺式機、PDA、IPPone等;中間設備包括交換機、路由器、廣域網網云等;傳輸媒體有串行線、CONSOLE線、光纖、雙絞線等;支持的協議有TCP/IP、RIP、OSPF、EIGRP、PPP、幀中繼、DHCP、DNS、TELNET等協議。通常模擬設備包含3個配置選項窗口:PhysieM、Config和CLI。Physical選項窗口用于模擬更換設備的擴展模塊,Config選項窗口是以圖形界面方式對設備進行配置,CLI選項窗口用于以命令行方式對設備進行配置。用戶可以在軟件的圖形用戶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網絡拓撲,并可提供數據包在網絡中行進的詳細處理過程,觀察網絡實時運行情況。因此,Packet Tracer主要可用于完成部分網絡基礎類、部分網絡安全類和網絡管理類實驗。

例如:我們做路由器串口PPP-PAP配置實驗(如圖2)。

圖2

實驗要求:通過serial口將路由器1和2相連。

實驗結果:通過serial口兩臺路由器可以ping通。

DCR2#show ip interface brief

配置之前的設備:

DCR1-FC-DCE:

Router_config#hostname DCR1

DCR1_config#username r2 password r2

DCR1_config#interface serial 0/2

DCR1_config_s0/2#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DCR1_config_s0/2#encapsulation ppp

DCR1_config_s0/2#ppp authentication pap

DCR1_config_s0/2#ppp pap sent-username r1 password 0 LINE

DCR1_config_s0/2#physical-layer speed 64000

DCR1_config_s0/2#no shutdown

DCR 2-MT-DTE:

過程同上。

配置之后的設備:

DCR1-FC-DCE:

Router_config#hostname DCR1

DCR1_config#aaa authentication ppp test local

DCR1_config#username r2 password r2

DCR1_config#interface s0/3

DCR1_config_s0/3#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DCR1_config_s0/3#encapsulation ppp

DCR1_config_s0/3#ppp authentication pap test

DCR1_config_s0/3#ppp pap sent-username r1 password r1

DCR1_config_s0/3#physical-layer speed 64000

DCR1_config_s0/3#no shutdown

DCR1#show interface serial 0/3

DCR2-MT-DTE:

Router#config

Router_config#hostname DCR2

DCR2_config#chinese

DCR2_config#aaa authentication ppp test local

DCR2_config#username r1 password 0 LINE

DCR2_config#interface s0/3

DCR2_config_s0/3#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DCR2_config_s0/3#encapsulation ppp

DCR2_config_s0/3#ppp authentication pap test

DCR2_config_s0/3#ppp pap sent-username r2 password r2

DCR2_config_s0/3#no shutdown

三、Dynamips模擬器軟件及應用實例

Dynamips是法國UTC大學的Christophe Fillot編寫的Cisco設備模擬器。可以運行在微軟(XP/2000/2003)或者Linux操作系統上,Dynamips不同于傳統的純軟件式模擬器,它模擬了多種型號的Cisco路由器的硬件平臺,用戶可以在模擬器中直接加載并運行真正的IOS鏡像,并且確保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得到的結果與真實設備的結果相同。相比較其他網絡模擬軟件,其優勢極其明顯。其他模擬平臺只是單純模擬配置命令,只局限在學習配置命令的層面,無法對網絡進行管理和故障分析與排查。而Dynamips平臺是使用虛擬機技術而且可以運行Cisco官方的設備操作系統(IOS),正是如此,在虛擬出的硬件平臺上具備物理設備的所有功能。但是Dynamips不能模擬交換機的功能。

Dynamips是一個純粹的命令行程序。當我們需要模擬一個由多臺設備組成的復雜網絡時,純粹的命令行配置會顯著地增加配置復雜度。許多第三方團體或個人開發了各種Dynamips的前端程序來簡化Dynamips的配置過程。其中,最著名的前端程序是Dynagen。Dynagen通過類似INI文件格式的配置文件來定義模擬設備的型號、參數,以網絡的拓撲方式連接,主要可用于完成網絡管理類中高級和復雜的實驗以及部分網絡基礎類、部分網絡安全類實驗。

例如:我們做單區域OSPF路由協議的配置實驗(如圖3)。

實驗拓撲:

圖3

實驗要求:

在路由器1和2中分別啟用OSPF協議,使1和2中的任意接口間可以連通。

實驗結果:路由器1的任意IP地址和路由器2的任意IP地址間可以ping通。

配置步驟:

DCR1:

DCR1_config#router ospf 1

DCR1_config_ospf_1#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area 0

DCR1_config_ospf_1#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area 0

DCR1_config_ospf_1#network 192.168.5.0 255.255.255.0 area 0

DCR2做同樣配置

DCR1#show ip route

DCR2#show ip route

DCR1#show ip ospf interface

DCR1_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11

DCR1_config_l11#ip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

DCR1#show ip ospf interface

四、總結

本文通過介紹幾款網絡模擬器在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并對幾款常用的網絡模擬器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論述如何在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中利用網絡模擬器進行仿真實驗的過程。通過仿真實驗的教學實踐,一方面解決了因缺乏實驗設備無法開展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各種類型的網絡仿真設備構建和配置計算機網絡,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理論和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培養學生組建、維護和管理計算機網絡的技能,達到通過實驗教學促進理論教學的目的,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了計算機網絡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費添林.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組建Netsim虛擬實驗室[J].電腦知 識與技術,2009,(5).

[2] 徐晉濤,馮增才.計算機專業實訓教學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科 學,2010,(13).

[3] 梁廣民.思科網絡實驗室CCNA實驗指南[M].北京:電子工業出 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