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經濟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0 17:50: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經濟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要想實現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就要保證畜牧業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研究我國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時,探索如何促進畜牧業的長遠發展顯得非常有必要。在此圍繞畜牧養殖的技術方法提出了幾種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具體如下所示:
1.1調控營養,緩解畜禽糞尿對環境的污染
1)平衡日糧營養。營養調控即對動物營養系統(包括動物-環境系統)的調控。常見的調控技術包括:日糧營養平衡調控技術(可控制氮、磷的污染等);使用調控劑對消化道和組織代謝層次進行的調控技術;具有營養調控功能的配套營養管理技術(如抗應激調控)等。2)利用特殊調控劑。根據飼料安全的基本要求,遵循合理營養、環境友好的原則,使用無公害飼料添加劑,設計飼料配方,采用先進的加工工藝,以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嚴格控制或禁止各種抗生素的使用,禁止添加違禁藥物和添加劑。3)改進飼養方式。改進傳統飼養方式,采用階段飼養和公母分養,可避免日糧養分浪費及環境污染。階段飼養可滿足動物不同生長階段的不同營養需要,避免出現營養過剩或不足。不同性別畜禽的營養需要量不同,公母分開飼養可針對不同的營養需要進行日糧配制,可大大提高飼料養分利用率,減少飼料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4)改進飼料加工工藝。飼料加工工藝,諸如粉碎、混合、制粒及膨化等,影響畜禽對飼料養分的利用率。研究表明,粉碎可增加飼料與消化液的接觸面積,提高飼料營養物質利用率;制粒、膨化等處理后,可使飼料中蛋白質、脂肪和淀粉變性,有利于提高其消化率。
1.2重視改善動物福利,促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動物福利是指飼養動物與環境協調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狀態。動物福利包括生理福利、環境福利、衛生福利、行為福利、心理福利,即使動物免受饑渴之苦,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困擾,免受恐懼和不安,免受身體熱度不適之苦,有自然行為的自由,為動物提供足夠的空間、適當的設施以及與同類動物伙伴在一起,使動物能夠自由表達正常的習性。動物福利也如近年來強調環保與衛生檢疫的“綠色壁壘”一樣,被稱為“道德壁壘”,這就要求我國現有的畜禽生產方式和動物保健觀念都必須向國際標準靠攏。不斷改善畜禽的飼養方式和生存環境,保證畜禽基本的生存福利,使“動物福利”和“動物衛生”觀念貫穿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從而提高動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這樣就可以減少動物發病,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動物,動物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打破國外貿易壁壘。
1.3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畜牧業清潔生產是農業清潔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按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把清潔生產的觀點引入畜牧生產中,對畜牧生產實行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控制,以減少廢物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進畜牧業的生產、消費與環境相容,降低整個畜牧生產活動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發展。1)產前控制。畜牧場的合理規劃、適度規模是防治畜禽廢物污染的重要途徑。小規模分散飼養不僅不利于提高經濟效益,而且還會擴大污染面,使污染難以治理。但規模過大也會影響畜禽生產,且給環境帶來過大負擔,降低環境質量,所以要嚴格控制單位面積的畜禽飼養量。一般認為,畜牧生產點畜禽飼養量不應超出:奶牛200頭,肉牛1000頭,肉豬5000頭,蛋雞7000羽。2)產中控制。節約用水,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飼料結構,提高畜禽飼料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培育優良品種,科學飼養,科學配料,應用無公害添加劑和高新技術改變飼料品質;采用先進的飼料加工技術,如生物制劑處理技術、飼料顆粒化、飼料熱噴技術等,可提高畜禽飼料利用率,尤其是氮的利用率,降低畜禽排泄物中氮的含量及惡臭味。3)產后控制。主要是畜禽固體廢物的處理。畜禽廢物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所以對畜禽固體廢物的處理,不僅是要達到治理污染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實現畜禽廢物的資源化。
1.4畜禽糞尿處理的生態工程技術
1)減量化。在畜禽養殖過程中通過干濕分離、雨污分離、飲污分離等技術手段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降低治理成本。如豬的飼養過程采用“改自來水沖圈為無水打掃,改滴供水為自動乳嘴式飲水,改稀料為于濕料飼喂,推廣良種縮短飼養周期”等技術措施可減少糞尿排泄。2)無害化。將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控制環境污染。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將糞便干濕分離,干糞經堆積自然發酵后用作肥料,污水經蓄糞池沉淀后,做到達標排放。3)資源化。通過制作有機肥、再生飼料等綜合利用途徑,減少污染物排放,如養殖場可建設沼氣池和有機復合肥料廠或再生飼料廠,變廢為寶。4)生態化。將養殖業與種植業、水產業、林業等有機結合,推廣“雞-豬-沼-菜”等生態養殖模式,減少化肥使用量,積極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促進養殖業生產和農業生產生態化。
2促進我國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2.1積極轉變思想觀念,正確認識畜牧生態經濟的作用
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在畜牧業的生產過程中,而影響畜牧業生產的直接人員就是基層的畜牧養殖人員。因此只有使基層畜牧養殖人員都充分認識到生態經濟的重要意義和其在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才能全面實施和開展畜牧生態經濟發展。從國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也可以看出,只有基層民眾認識并理解畜牧生態經濟發展理念,并給予積極配合,才可能實現良好的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1)加大宣傳力度。由于我國基層的畜牧養殖人員本身文化知識水平較低,對先進理念的認識不足,因此依靠基層畜牧養殖人員自己來轉變思想觀念較為困難。因此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將畜牧生態經濟理念推廣到農村基層去,還要加大人力普及與推廣,使所有的基層民眾都能通過不同渠道了解到畜牧生態經濟發展的必然性和積極意義,使其從思想上轉變生產理念,為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積極推廣生態消費。只要有市場需求,就會有相應的供給,反之亦然。為了能夠為畜牧生態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就必須要使消費者樹立一種良好的生態消費觀。也就是說,在消費過程中,消費者應當實施既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消費行為。只有每個消費者都注重生態消費,并將其付諸行動。為此,我們應該積極推廣生態消費,使每個人都樹立生態消費觀。這樣以來市場上對生態健康、綠色環保的畜牧產品需求量就會越來越大,畜牧生產者也就會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而不是一味的只注重經濟利益。當消費者和畜牧生產企業都樹立了良好的生態理念之后,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生產、流通、消費鏈,實現了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對于傳統畜牧養殖業來講,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無疑是一種全新的生產理念。若沒有政府的引導和支持,是很難快速順利開展下去的。因此我國必須要加大對畜牧生態經濟的宏觀調控、引導支持與保護監督力度,從政策和法律的角度來促進畜牧生態經濟的良性發展。1)制定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維持市場健康發展秩序。基于當前畜牧產品市場上還存在較多的問題,不利于畜牧生態經濟的發展。我們必須要從法律的角度加強管理,積極制定并完善與畜牧生態經濟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頒布有利于畜牧生態經濟發展的政策,鼓勵畜牧養殖戶朝著生態生產的方向不斷發展。若當地經濟條件允許,政府還可以推出一些優惠鼓勵政策,以促進當地的畜牧生態經濟快速發展。2)加大經濟扶持力度。由于一些畜牧生態生產模式或生產技術在早期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但基層畜牧養殖戶自己并沒有這個經濟實力,此時就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如在畜產品加工廠、獸藥飼料生產加工廠等建設中給予足夠的經濟支持,減免財政稅收,使基層農民能夠度過畜牧生態生產建設體系發展的早期艱難階段。3)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這對于形成良好的多元化市場和健康的生態畜產品市場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在政府的宏觀引導下,使不同的畜牧生產企業圍繞其發展優勢不斷改進發展,形成一個產業較為集中的產業鏈,加強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為當地的綠色畜牧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打下良好基礎,從而建設出一個綠色生態的安全畜牧聚集區。
2.3加快技術體系建設,完善畜牧生態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
1)重視在畜禽新品種培育和飼料、養殖、加工等方面利用現代科學和方法。加強畜禽新品種培育及良種繁育技術,培育畜禽新品種,淘汰劣質種源,提高畜禽單產水平,減少維持消耗。不斷推廣和普及飼料配方技術,根據飼料資源的優勢和畜禽品種特點,選用消化率高、安全性高的飼料原料不斷提高畜牧產品加工及再加工技術及開發,改善和更新現有畜牧加工設備,改進畜牧產品加工工藝,減少畜產品加工環節的污染和對產品營養元素的影響。利用現代技術研究及利用現代微生物學技術研制高效微生態制劑,推廣使用低殘留獸用藥物,減少藥物污染對畜產品質量和畜產品生產環境的影響。2)推進畜牧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以提高畜禽生產優質、高產、高效為目標,根據動物的生長、生理特點和生產技術要求,推行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飼養,達到低投入、高產出目的,不斷吸納新技術新方法和完善畜禽生產綜合配套技術,實現新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的集約化、規模化生產。3)重視畜牧產品的安全檢測體系和預警體系建設,從理念、技術、措施等方面,預先控制畜產品的安全。強化動物疫病的常規防疫和重點防疫,全面控制重人動物疫病的暴發與流行。建立和完善動物疫病監測體系,加強動物疫病的風險評估和預警預測。要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重點研究病源微生物發展規律及其致病的發生、發展及演變規律,建立和完善疫病預警機制。健全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登記備案管理制度、畜產品標識和質量可追溯制度。對飼養場的用藥、用料、防疫、消毒、無害化處理等實行全程監管,嚴格控制藥殘,切實提高畜禽產品質量。
2.4加快生態畜產品市場的發展
目前我國在生態畜產品市場方面的發展水平還很低,市場不夠發達,對畜牧生態生產的刺激力度就會很小,這樣不利于其更好的發展。為此我們必須要加快生態畜產品市場的建設與發展,促進一些龍頭企業向著國際化標準不斷發展,打開國際市場,使我國的生態畜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由立足之地。這對于促進我國畜牧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來講是極為有利的。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兩點問題:1)改進生產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在國際市場上,企業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價格的競爭。因此我們應該首先要集中力量提高生態畜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使其在保證生態治理的基礎上降低生產成本,以增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并且還要不斷的完善畜牧生態市場的運作流程,加大監督管理,建立一定的運行管理機制,為生態畜產品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保障。2)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只有使我國的生態畜產品走入國際市場,得到國際的認可和肯定,才能證明我國真正掌握了畜牧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才能進一步的提高我國畜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從而促進畜牧生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目前來講,我國的畜牧業多為中小型企業,龍頭企業相對較少,因此政府應該積極鼓勵并支持這些龍頭企業“走出去”,以帶領我國整體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3結語
篇2
李彥龍認為“生態經濟人”應該是一個具有利己、理性、最大化和“文明的自利”的人,但不是一個經濟主義者[6]。塔里木河流域深居內陸,氣候干旱,降雨稀少,蒸發強烈,生態環境極其脆弱[7],且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由于當地經濟貧困,需要發展農業經濟進行農業開發,而農業開發往往導致農業用水擠占生態用水。在水資源極度匱乏的區域,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是當地現實而且迫切的問題。因此,在這個經濟與生態都極度貧瘠的區域,人的理性是以“經濟人”屬性出現還是以“生態經濟人”屬性出現?各種出現有著什么樣的影響?怎樣實現二者的有機轉變?
2數據來源和調查
通過農戶對開荒墾地與生態保護的態度調查,農戶認為開荒墾地對生態影響大的占63.21%,認為影響小的占31.50%,說明農戶還是認識到過度的開墾荒地會破壞生態環境;但另一方面,我們調查農戶是否愿意減少開荒,愿意的占32.45%,不愿意的占62.28%,農戶還是不愿意犧牲個人利益去換取公共物品利益;地下水對生態環境意義重大,農戶認為地下水可以再開發的占58.65%,認為不可以的占36.47%,這還是自身經濟利益至上,致使“生態經濟人”行為缺乏(表3)。表3農戶對開荒墾地與生態保護的態度(單位%)你認為開荒墾地對生態的影響那你是否愿意減少開荒你認為地下水是否可以再開發影響大63.21愿意32.45可以58.65影響小31.50不愿意62.28不可以36.47無所謂5.29無所謂5.27無所謂4.88通過農戶對節水與保護生態的態度調查,農戶是否希望提高水價以節約用水,僅有15.65%的農戶希望提高水價節約用水,而有83.27%的農戶不希望提高水價,因為這關系到農戶的直接利益,所以農戶不愿意提高水價;但問及你是否希望以節水補償生態用水,又有71.68%的農戶選擇希望以節水補償生態用水,僅有22.13%的農戶選擇不希望(表4)。這展現了農戶在“經濟人”與“生態經濟人”態度上的兩面性,既希望不損害自身的利益,同時也希望可持續發展,但當二者相互矛盾時,往往以自身的、眼前的利益為首選條件。
3“生態經濟人”缺失原因及其行為外部性
塔里木河流域水土資源的利用失范,很大程度上歸結于流域人類活動的失范,而人類活動的失范又歸結于人類行為的“經濟人”屬性產生外部性影響。因此,缺乏“生態經濟人”屬性,也有著經濟基礎等多方面原因。
3.1經濟基礎決定農戶行為外部性,農戶缺乏“生態經濟人”屬性
由于經濟貧困,農業經濟成為當地農戶的生存基礎。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人們在滿足最低需求層次后,總是盡力轉向較高層次的需求。農業活動滿足其生活最低需求,屬于第一層次。生態安全屬于安全需求,處于從屬表2不同收入群體認為要獲得長遠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單位%)按收入分類(元)多生孩子多搞農業出門打工保護生態發展教育以上農民干部個體戶其他漢族維族回族克孜族其他年齡職業民族分比百系列1圖1被調查對象年齡、職業與所屬民族分布圖為了分析農戶的行為選擇,我們設計了“農戶對獲得長遠發展的選擇”題目進行問卷調查。調查中發現,35.54%的農戶認為多搞農業可以支撐長遠發展需要;而33.84%的農戶則認為多生孩子才是長遠發展的需要,僅有17.55%的農戶認為保護生態是長遠發展的最重要因素;選擇出門打工的占到了12.65%,選擇發展教育的僅占到0.20%(表1)。說明農戶對農業開發引起生態環境變化的外部性不是很關心,而對短期的、現實的農業開發、出門打工等經濟行為表現出意愿,對長期性的生態環境、發展教育等不是特別重視,具有典型的“經濟人”屬性。通過對不同收入群體的調查發現,相對貧困的被調查者更注重農業生產,因為這構成了他們最基本的生活來源;而且越是貧困的農戶越認為多生孩子好,這一定程度上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相對富裕的農戶對出門打工、保護生位置。因此,倘若農戶的基本生存、生活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農業開發行為的外部性影響也難以消除。雖然他們本身也意識到過度的農業開發對水資源和生態安全都產生影響,但是他們還是選擇農業開發,而對農業開發可能產生的水資源利用、生態環境惡化等外部性影響采取了漠視。同時,他們也選擇了多生孩子,這在現代社會中有點讓人不可理解,但是在貧困的干旱流域區,多生孩子意味著繁衍后代,這為自己家族今后的發展多提供了一個機會,也意味著多一個邊際成本低的農業勞動力。因此,根據馬斯洛需求原理,經濟基礎決定著“經濟人”理性。
3.2“經濟人”行為外部性縱容,加劇“生態人經濟”行為缺失
塔里木河流域經濟貧困,區域GDP增長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農業經濟實現,特別是區域的財政收入也要依靠發展農業經濟來實現。因此,要提高農業經濟效益,關鍵就要依靠擴大農業規模來實現,這就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開荒,以擴大農業發展規模。這也就導致了區域政府的“生態經濟人”行為缺失。另一方面,政府的“生態經濟人”行為缺失,又進一步導致流域各利益主體,以及農業開發商和農戶個人的“經濟人”外部。特別是為投機商和大承包戶創造了條件,他們有資本、有生產資料,也和地方行政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只有他們才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開荒。由于區域行政主管的縱容,許多投機商大面積的承包荒山、荒地,進行農業開發。而這種農業開荒行為有著地方部門的保護,在分配利用水資源方面具有優先權,而且在損害生態環境方面還有豁免權,這種大承包商的“生態經濟人”行為缺失危害尤其大。
3.3“經濟人”行為處于經濟發展初期,后期將轉變形成“生態經濟人”
美國經濟學家Grossman和Kureger提出環境倒U型曲線,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環境污染較輕,但惡化程度將隨經濟增長而加劇;當經濟再發展到一定水平后,環境質量會逐漸改善。干旱區流域生態貧困區的經濟環境曲線在初期生態環境也處于高度脆弱階段,隨著經濟發展需求愿望的增長,特別是農業經濟的發展,生態會進一步惡化,但經過一段時間后,生態環境又將逐漸恢復,甚至好于以前[8]。這是經過一個階段的經濟發展后,“經濟人”的行為模式將由初期不顧一切追求經濟利益,逐步轉化到這種行為不僅不能獲取利益,甚至會妨礙利益的獲取,特別是妨礙長期利益的獲取。這時候,追求“生態經濟人”將成為趨勢。而且,這其實也是一種“經濟人”行為,是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經濟人”行為。這也是“經濟人”向“生態經濟人”轉變的關鍵。目前,塔里木河流域較多的區域已經意識到“生態經濟人”行為缺失產生的外部性問題,并逐步采取措施進行糾正,如加強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的統籌管理,嚴禁流域新增開荒地,開展對流域下游的生態輸水工程建設,重視對流域林帶的輸水灌溉等。這些措施也是在意識到過去重視經濟發展,輕視可持續發展后,產生了湖泊斷流、沙漠化加劇、林帶枯死等外部性問題后,由“經濟人”向“生態經濟人”轉變的一系列措施。
4干旱區流域“生態經濟人”的行為塑造
要想獲得流域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對人類行為進行約束,關鍵就是要塑造理性的“生態經濟人”行為模式。要通過體制機制、市場調節、加強管理等多方面努力塑造“生態經濟人”。4.1倡導可持續發展,營造“生態經濟人”行為環境根據以上分析,經濟基礎決定農戶行為外部性。因此,要在努力解決經濟問題基礎上,實現“經濟人”向“生態經濟人”的轉變。首先,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科學的發展觀就是發展要順應流域的自然規律,倡導可持續發展和“綠色GDP”發展觀。發展始終要立足于流域的水土資源承載力與生態環境承載力,發展要順應干旱區流域的自然規律。探索建立適合干旱區流域的“綠色GDP”指標體系。要努力改善經濟環境,在基于可持續發展觀指導下,實現流域經濟結構轉型,使流域從傳統農業經濟向高附加值的生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4.2加強監督管理,塑造“生態經濟人”行為模式“經濟人”行為外部性縱容,往往導致更大的外部性和“生態經濟人”行為缺失。因此,加強對“經濟人”行為的管理與外部性糾正就非常有必要了。要特別關注對流域水土資源影響較大的承包商,他們的行為如果得不到約束,就很容易產生經濟外部。要對他們占用過多的水土資源、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等行為,收取他們資源補償金和生態補償金。嚴格查處,因為一旦有這種關系存在,他們的“經濟人”行為將危害更大,而且難以查處。要通過宣傳教育,以及科技進步,將先進的節水技術、生態農業技術、環境保護知識傳導給農戶,努力形成“生態經濟人”行為模式。4.3進行市場調節,補償“生態經濟人”行為損失我們還要通過一定的機制,積極倡導節水行為和生態保護行為,從市場機制上塑造“生態經濟人”行為。通過市場機制與價格杠桿,以及行政處罰等方式,糾正和規范“經濟人”行為外部性。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杠桿作用,加快建立塔里木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要求其作出經濟補償,以補償“生態經濟人”行為損失。政府還可以在科技進步、節水與生態新技術、新設施上進行一定的公共投入,對“生態經濟人”行為進行獎勵和補貼,引導農戶積極采取“生態經濟人”行為。4.4建設生態文明,加快“生態經濟人”形成根據環境倒U型曲線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經濟人”行為在經濟發展初期和生態環境初期都將經歷一個“經濟人”向“生態經濟人”轉變的過程,而且這個轉變過程還比較的漫長。但是“經濟人”同樣也是“社會人”“自然人”,具有自然和社會屬性,我們只要加強生態文明的塑造,加強對“經濟人”的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引導,以及法制觀念的養成,都將會加快“經濟人”向“生態經濟人”的轉變進程,加快“生態經濟人”的形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
5結語
篇3
(一)我國鋼鐵工業的資源、能源消耗狀況
我國鐵礦石需求量巨大,被稱為“全球吸鐵石”,是世界上鐵礦石市場最大的買主。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對于鐵礦石的需求量也急劇增加,雖然國內鐵礦石產量很大,但也無法滿足需求,進口鐵礦石數量連年攀升,進口量占需求量的比重亦逐步提高。1999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占總需求量只有28%左右;而到了2008年,進口鐵礦石已經達到44414萬噸,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最大鐵礦石進口國。我國能源消耗以煤為主,占到總能源消耗的70%以上,鋼鐵是耗煤大戶,煤占總燃料消耗的80%左右。2005年我國鋼鐵工業消耗能源折合為標煤19453.07萬噸,到2010年就增長到26036萬噸標煤,增長了將近34個百分點。新水總耗得到一定控制,2005年消耗新水210712.3萬噸,而到2010年消耗175602.5萬噸,鋼產量從1996年一直保持頭把交椅的位置。噸鋼綜合能耗、噸鋼電耗、噸鋼耗新水逐年下降,某些指標達到或接近國際領先水平,某些指標還有提升的空間。
(二)鋼鐵工業產生的環境問題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我國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鋼鐵企業產生的污染可分為三類: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的排放。我國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工業排放總量的6%左右,煙塵占5.5%,粉塵占12.6%;廢水的排放量占廢水排放總量的10.3%,居世界第五;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占16.7%。鋼鐵工業所產生的環境問題、資源問題、能源問題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研究的熱點,鋼鐵產業政策也成為我國政府重點關注對象。2005年出臺了《鋼鐵產業政策》,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振興鋼鐵產業,2009年頒布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了更好的發展鋼鐵產業、調整產業生產力布局,2011年出臺《鋼鐵產業生產力布局和調整規劃》。這些政策的出臺,充分說明了鋼鐵工業的重要性,環境問題的嚴重性。那么,在能源面臨枯竭、環境不斷惡化、鋼鐵企業利潤不斷萎縮的大背景下,如何把生態理念納入到鋼鐵企業績效考核體系中,如何從效率、效果兩個維度測度企業績效,如何把企業效率-效果測度結果更為直觀的表現出來,以及研究落后企業的最優發展路徑,影響鋼鐵企業生態經濟績效的因素等問題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二、生態經濟績效理論基礎
(一)循環經濟理論
18世紀60年代的工業革命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在改造大自然創造財富的同時,環境污染也越來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新的思想開始出現,20世紀60年代的“宇宙飛船理論”(KennethEwertBoulding,1965,1966)很形象的描述了地球的生態問題;《寂靜的春天》(RachelCarson,1962)闡明了生態系統中化學農藥的危害性;《增長的極限》(羅馬俱樂部,1972)指明由于地球資源的有限性將制約世界經濟的發展并導致發展停滯,即所謂的“增長極限”。在這一大背景下,人們開始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德國、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開始把對廢棄物的處理從末端轉向源頭,從節約資源、減少廢物產生開始做起,并尋求廢棄物資源化的再循環利用。《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DavidW.Pearce,KerryTurner,1990)正式提出循環經濟的概念。循環經濟以工業生態學作為理論基礎,從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來考慮資源節約、綠色生產、環保設計以及可持續消費等問題,構建“資源使用—產品生產—再資源化”的封閉、循環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注重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
(二)工業生態學理論
工業生態學是一門應用科學,以工業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為研究對象,通過人為干預實現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以降低生產過程廢棄物的排放為目的,研究人類生產活動中的物質資源從自然領域向生產、消費領域流動過程中的組織、制度、管理、技術等,基于生態理論將工業生產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對比,構建工業系統中的生態分析框架。工業生態學理論就是在尊重生態經濟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各種人為的方法、方式改變開放的工業系統的運作規律,使之轉變成封閉的自循環體系,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或報廢的產品重新流入生產領域,從而提高系統的可持續性。工業生態學就是把工業體系看成一個生態系統,系統中的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而類似于生態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彼此聯系的一個復雜的網絡系統。人類即使永遠也達不到像自然生態系統那樣純粹的封閉式循環,但是可以采取措施、改變習慣、提升技術盡可能的接近“生態系統”。
(三)可持續發展理論
以復雜科學理論(ComplexityScienceTheory)的視角來看,發展是一個非線性的復雜系統。可持續發展是指各個子系統協調發展,這些子系統一般指資源系統、經濟系統、環境系統、人口系統和社會系統。發展不僅僅是經濟增長,也應該包括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社會活動要盡量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使得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人要獲得全面發展,人口數量的增長應該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否則,以高消耗、高污染為代價換來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是以壓縮子孫后代的生存空間為代價的。
三、生態經濟績效應用研究綜述
(一)傳統經濟效率研究綜述
以亞當•斯密為首的古典經濟學派認為勞動分工和專業化大生產對提高企業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新古典經濟學以資源約束和最優配置為前提,將效率定義為追求最優的帕累托狀態(Pareto,1896);Kendrick、ZviGriliches認為經濟效率可以定義為投入與產出的比值;喬根生、索洛為首的經濟增長學派把效率歸結為全要素生產率,用產出增長率與投入增長率的差表示———希克斯中性下索洛剩余;以薩繆爾森、阿瑟•奧肯為代表的近代西方經濟學的觀點是在投入一定的情況下,滿足社會需求的產出越大越好;馬克思的《資本論》深入分析了通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來積累社會財富。PatricialE.Beeson(1989)采用隨機前沿分析方法,以1959到1972年的美國各州制造業數據為依據對生產效率進行了測度;Bannistter、Stolp(1995)以墨西哥不同區域為研究對象,測算制造業效率,并得出規模、城市經濟與生產效率正相關;SanghoKim(2001)采用SFA方法,通過對韓國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進行分解來分析技術效率的變動狀況;G.H.Jeffersom(1990)分析了中國鋼鐵工業的生產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在國內,劉小玄(1998)利用面板數據,分析我國國有企業的技術非效率的特點并解釋其成因;楊霞光(2002)分析了信息對經濟效率的影響;趙國杰、郝清民(2003)基于非充分市場競爭的現實,采用分批次的DEA分析模型,研究我國鋼鐵企業的規模效率,并分析了規模不經濟的原因。
(二)生態經濟績效理論文獻綜述
最早的“生態績效”思想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加拿大科學委員會最早把該理念引入到經濟系統中。80年代,世界自然保護組織(IUCN)在全球保護戰略中強調“環境”的重要性,重申了“生態”理念。而正式“生態效率”概念是1990年瑞士經濟學家Schaltegger、Sturn首次提出,并將生態效率定義為經濟效益與環境破壞程度的比值。1999年11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公布了企業環境績效評價標準,即ISO14031。由于不同企業所屬地區、內部情況、外部環境等條件均有差異,所以該標準沒有具體規定環境評價的具體指標,而是根據一般情況設計了一個更為廣泛的“生態績效指標庫”,可為企業構建生態評價指標體系提供參考。國外對生態經濟績效研究較早,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把有代表性的概念總結如表2所示。這些概念都強調在提供滿足人類需求產品的同時,降低對資源、能源的消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其中,“滿足人類需要的產品”體現經濟績效,資源、能源、環境體現“生態”績效。
四、生態經濟績效理論模型構建
(一)企業績效的定義
最初,企業績效與組織效率密切相連,正如Campbel(l1988)所言“用生產率衡量企業績效具有現實意義”;Guzzo(1988)指出,這一效率就是投入產出比,它反映了企業將投入轉化為產出的能力。對于測度生產型企業的內部績效用效率來替代是有道理的,然而,如果把企業外部的一些因素(市場、需求等)考慮進來,效率就不能全面地反映企業整體績效。Bredrup(1995)把企業績效概括為相互聯系的三個維度:效率———把輸入轉化為產出的能力;有效性———對需求的滿足程度;發展性———應對變化的適應能力。國內學者也對“績效”進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國家財政部統計評價司把企業績效定義為一定時期內的企業經營效益和業績,經濟效益可用企業的利潤水平、營運水平、償債能力以及發展潛力來表示。馮麗霞(2002)認為企業績效可表示為兩方面:第一,用結果表示的企業績效,即在某一時期內由某一具體企業活動而導致的企業產出結果;第二,以過程為導向的企業績效。
(二)企業績效評價的演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企業績效評價體系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主要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原始的觀察性績效評價階段。
這是最早的較為正式的績效評價,14世紀復式記賬的產生,使得賬簿可以清楚的記錄經濟活動的相關情況,企業利益相關者就能夠對每項經濟活動進行單獨評價。由于企業規模較小,監督者通過觀察便可以掌握了解企業效益。
2.成本績效評價。
業革命后,大型生產企業開始出現,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日益復雜,原始的觀察性績效考核不能適應時展要求,成本績效評價應運而生。其評價指標就是通過統計而得到的企業成本,這里的成本與財務會計里的成本是有很大差異的。
3.財務性績效評價。
19世紀末,為了適應由工業革命而導致企業生產方式變革,管理方式出現了很大變化,成本管理和經濟效益測度提上日程。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根據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所得到的數據判斷企業過程業績,根據企業財務數據評價企業的整體績效。
4.戰略性績效評價。
20世紀末,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大大改變了市場競爭環境,進而也改變了競爭規則。NeelyA(1999)指出,經濟績效雖然還是企業評價的主要部分,但是僅僅經濟利潤已不能完全反應企業的競爭力。企業過度偏重于短期利潤的提高,往往會使企業降低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了彌補傳統財務指標的不足,Stewart-Stewart公司提出了經濟增加值(EVA)來評價企業績效,RobertS.Kaplan、DavidP.Norton(1992)提出了著名的平衡計分法對以往方法進行改進。
(三)鋼鐵產業生態經濟績效理論模型
篇4
一、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一)科學的規劃,選擇合理的搭配方式
不管在種植農作物還是樹木,都要考慮到環境因素,農作物的種植要考慮到環境是否適合農作物的生長,應該在降水少的地方種植旱作物,降水多的地方種植水稻等;種植樹木要考慮到是否對城市的大氣污染有益,是否能夠更好的凈化空氣,最大限度的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物是多樣性的,合理的安排種植,形成自己的格局,不僅會降低病蟲害的入侵也能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
(二)利用生物的天敵相互影響
任何病蟲害都不是王者,他們都有自己的天敵,我們要很好的利用天敵來阻擋病蟲害的來襲,更有效的防治病蟲害。比如說農作物種植后經常有病蟲害的入侵,這個時候青蛙就是它的天敵,青蛙的防護效果好,能夠長期的控制害蟲的擴散,而且對農作物沒有本質上的危害,在防治病蟲的同時并沒有降低農作物的質量;種植樹木時,我們可以利用植物的分泌物來對病蟲進行有效打擊,當然這就要求我們掌握每種植物的分泌物對哪些種類的病蟲有危害等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病蟲害的入侵,保護了生物。
(三)、使用生態、無污染的農藥
農藥殺蟲是最為普遍、最為便捷的一種方式,但是有毒的農藥在防治病蟲的同時也對生物造成了危害,所以應該對有毒的農藥禁止,推廣無毒,無污染的藥劑,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農藥都不會對壞境或生物造成很大的污染,為了共同的生態建設、環境建設,希望大家使用這些生態農藥,不能為了節約經濟成本而損壞經濟建設,這是不科學的[3-4]。
二、病蟲害防治對生態影響
(一)病蟲害防治對生態的有利影響
病蟲害的防治,減輕了對農作物的危害力,農作物能夠很好的生長;植物也能夠很好的生長,一方面可以凈化空氣,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有效的吸收,減輕空氣中危害物生人體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可以美化城市的環境,有利于構件綠色城市;對整個生態環境起到了平衡用。
(二)病蟲害防治對生態的不利影響
生態環境成為了國家發展的前提條件,國家的生態的保護也越來越嚴格,病蟲害的防治越來越重要,大量的殺蟲劑被人們使用,不管是為了保證農作物的產量,還是為了保證植物的生長,殺蟲劑被廣泛使用。但是,有些殺蟲的危害是很大的,很多人為了節約成本使用有毒的殺蟲劑,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損害,對人的健康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5]。
三、病蟲防治的經濟效果
(一)病蟲防治對經濟有利影響
病蟲害的防治對農作物來說,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些利用病蟲天敵的做法更是大大的節約了經濟成本;對植物來說,保證了植物的順利生長,對城市的凈化起著關鍵作用,減少城市對污染物處理的投入。
(二)病蟲防治對經濟的不利影響
篇5
(一)建設生態環境是西部綠色經濟發展的自然基礎西部的生態環境建設是西部進行公路、鐵路、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前提,是現代農業和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西部生態環境的建設與保護可以改善投資環境、推動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和適度消費模式的建立,推動能耗物耗高、經濟效益差、破壞生態嚴重的產業改變落后的生產方式和工藝,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培育新興產業,帶動西部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全民素質,改善地區形象。
(二)建設生態環境是西部大開發大戰略的重要內容西部大開發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西部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如果只是追求經濟建設,而造成環境破壞,人民的幸福也無從談起,因此,西部大開發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兩手同時抓,建設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保護好生態環境首當其沖,如果在西部大開發中把生態環境破壞了,其他方面的成就再大,西部大開發也將歸于失敗,不僅會影響到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甚至會威脅到西部自身的生存,給全國整體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三)建設生態環境是西部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生態環境的狀況又從某種程度反映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潛力。社會經濟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相協調,這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如果在發展當中忽略了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也就是破壞了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所以西部地區要避免我國東部發達地區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彎路,堅決防止以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為代價換來一時的發展。
二、西部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1999年中央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明確要求“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開發的根本”。此后,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一直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內容。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西部地區局部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生態環境總體惡化趨勢尚未根本扭轉。
(一)生態環境基礎底子薄,欠賬多,生態環境建設任務艱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80%以上的西部國土劃歸國家限制或禁止開發區,同時,全國大約63.34%的貧困縣和一半以上的生態脆弱縣位于西部地區。西部地區目前GDP占全國的20%左右,但工業廢氣、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全國的30%左右,萬元產值的污染物排放量比東部地區高出1~5倍。西部尚有6500多萬畝25度以上陡坡耕地需要退耕,近15億畝退化草原、7.8億畝沙化土地亟需治理;2500多萬群眾居住在生態脆弱、自然災害多發、生存條件惡劣的地區。2000—2010年期間,西部地區生態質量趨于好轉,但是生態質量仍處于生態閥值以下,離生態系統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還有很大的差距。根據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部署,估計要到2020年左右才可達到生態閥值線附近。
(二)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的矛盾仍然尖銳,并且還將繼續長期存在西部落后地區發展經濟意愿十分迫切,但受到市場要素限制,經濟發展仍然依賴自然資源尤其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兩高一資”產業比重較大,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形成了“低收入-破壞生態-低收入”的惡性循環。另外,這種在現實利益面前有意無意地忽略生態平衡問題的原因,也與政府政績考核方式有關。雖然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科學發展觀的深入,人們在理念上基本上完成了由“唯GDP論英雄”的模式向“綠色GDP”的轉型,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存在著走形式、一刀切、考核權重不合理、考核指標不具體等問題,對西部地區的綠色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沒有構成實質性地倒逼作用。
(三)生態環境建設的立法體系進程緩慢,阻礙了生態環境建設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立法體系有國家和西部兩個層面。國家層面的環境保護法盡管進行了修正,但該法的重點仍偏重于環境污染治理,非常明顯的輕視生態保護問題,其他諸如自然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對生態保護的力度也明顯不夠,而且這些單行法與環境保護法的割裂和責權不明造成管理部門職權不清,缺乏對整體利益的考慮等。西部地區各省、市、自治區在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明顯的問題包括各地有關立法不協調,該統一的立法未能統一;沒有體現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的統籌性,基本上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等。這樣的立法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突出的表現如地方政府環境責任未真正落實,行政法律責任并未得到追究、環境污染責任追究的訴訟制度存在缺失與局限、環境公益違法行為的受害人缺乏必要的權利救濟途徑等。
(四)生態補償機制尚未建立,難以形成鞏固生態建設成果的合力中國的生態補償探索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盡管在政府、學術層面有很多探討,也出臺了一些具體措施,但整個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長期以來,西部地區因保護生態而發展受限,但未獲得相對利益補償,挫傷了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矛盾仍然十分大。生態補償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很強,涉及到區域之間以及生態功能區農牧民根本利益的調整,需要有完善的政策法規保障。而西部地區的生態補償地方規定顯得相對模糊,缺乏應有的確定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條例只規定了什么情況下應當予以補償,但并沒有說明具體的補償金額與方式。此外,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資金使用結構還不完全優化,難以形成壓力倒逼機制和增強地方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和動力。
三、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的對策
建議生態環境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它的最終目的是經濟的綠色發展。適應綠色經濟發展要求的生態環境建設需要更加注重環境建設的科學性、持續性和系統性,具有重要構建性的要素存在于三個層面:意識層面、法律層面和制度層面。意識上,要徹底掃除阻礙西部地區綠色發展的思想障礙,實現綠色經濟意識的轉變;法律上,要建立完善的生態文明法制體系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保障;制度上,要依靠制度上的創新,創建高效的生態環境建設運行機制。
(一)加強生態文明教育,著實提高西部環保意識“建設生態文明”是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十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列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西部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立生態文明的價值觀和一套適合于西部生態治理的制度體系,只有真正提高了公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只有生態文明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才會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從法律制度的被動約束層面上升到內在素質的主動自覺層面,自覺踐行生態文明。其別是各級黨政領導、企業的環境意識,只有真正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經濟利益與環境利益統籌兼顧的觀念,節約資源的觀念,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觀念和法制觀念,養成自覺守法,嚴格執法的社會氛圍,從而把以生態文明為理念貫穿到整個法律政策的制定上,在西部綠色經濟建設中才能實現生態環境的根本改善。
(二)加快完善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立法體系,為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管理提供充分保障和依據構建西部生態立法體系是一項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首先,應該從憲法的層面,不僅強調防治污染問題,更要強調資源保護的問題以及不僅強調國家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更要強調普通公民的參與,也就是公民的環境權問題。環境保護法作為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的基本法,應該對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的規定是統一和平衡的,盡管目前環境保護法進行了修正,“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在該法中的比重仍然是失調的,特別是作為生態保護重要手段的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應該在該法中具化。只有當環境保護法真正起到了基本法的作用,單行法才有法可依。在目前國家環境保護基本法還不完善的情況下,但考慮到西部特有的生態環境和西部開發中環境保護的極其重要性及長期性,可嘗試西部先行的做法,統籌規劃、精心安排,分輕重緩急,制定一部西部環境法,使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保護真正協調統一起來。在這個基本法之下,清理、整合、補充、修改、完善、配套各項西部地區的單行法,建立健全西部地區的環境保護法制體系。
(三)推進西部生態環境可持續性建設的制度創新,緩解保護和開發的矛盾
1.加快建立完善西部生態補償機制首先要加快西部地區生態補償機制的立法進程,進一步建立生態補償長效機制。制定國家法律層面的生態補償法和生態補償條例,明確生態補償標準體系、生態補償的資金來源、補償渠道、補償方式和保障體系等。其次,國家應加大財政轉移支付中生態補償的力度,重點向欠發達地區、重要生態功能區、水系源頭地區和自然保護區傾斜。第三要大力推進生態補償由政府主導型逐步向全民參與的市場機制轉變,引入市場機制,鼓勵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參與生態補償,在整個社會形成生態保護服務有償使用的觀念。政府可為各方參與生態補償牽線搭橋,在全社會形成生態保護的反哺機制。
2.加快實施西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國家層面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應盡快出臺,并應對西部地區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給予更多支持。目前部分西部城市已開始探索資源有償使用交易平臺,用市場手段和經濟杠桿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環境權益交易模式,真正使企業為自身的利益提高治污的積極性,使污染總量控制目標真正得以實現。在交易平臺的建設中,既要兼顧全國區域發展的協調性,也應考慮西部地區的特殊性。此外,可以探索方式多樣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如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實行跨界斷面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制度、下游企業購買上游社區水土保持生態服務、自然保護區與群眾分享門票收入等嘗試,向全社會導入生態有償服務觀念,通過利益機制讓生態保護迸發出長久活力。
3.積極探索并建立多渠道的融資機制中國處于經濟發展的特殊時期,政府仍然將是西部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因此在目前階段政府還應加大財政投入和補貼,并且保證其政策的連續性,充分發揮其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主導作用。當然,單靠政府資金的獨臂支撐很難實現西部生態環境欠賬的凈減少及其生態重建目標,可建立中央財政為主、地方財政為輔、社會共同參與,政府、社會、市場相結合的生態補償專項基金。增強政府投資對私人投資的引致效應。通過減免稅收、財政貼息、投資補貼、信貸優惠、土地使用權獲得便利等誘導性手段,扶持生態環境建設領域的市場化投資,幫助市場化投資者獲得與社會平均利潤率相同甚至略高的收益,以形成企業和個人參與生態環境投資所必需的動力機制,擴大生態環境建設領域汲取的資金量。
篇6
1.1經濟與生態環境關系分析
生態環境擁有較為固定的供容力、有限的抗外界干擾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而經濟發展是建立在資源環境的基礎之上,良好、健康的經濟可以提升技術與科技,幫助抵御惡劣環境,減輕自然災害影響,但另一方面,區域經濟的過快或不健康發展會損壞生態環境平衡,破壞生態環境自愈或供給能力,造成環境惡化、資源供給降低等問題,引起政府干預,生態環境系統便通過環境成本提高、政策限制等方式反饋制約經濟的發展.生態系統主要是以自然資源(包括原材料、土地等)和供給能源的形式參與經濟系統活動,而經濟系統活動主要以“三廢”回流生態系統。可以看出,經濟與生態環境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系統,但又通過積極和消極的作用聯系在一起,經濟活動是以生態環境為基礎,而生態環境又受到經濟活動的副產品影響.只有當兩個系統互相以積極的效應抵消掉消極效應,形成協調、健康發展才能實現良性循環與兩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1.2數據來源及處理
山東省作為國內的經濟大省、農業大省、人口大省,處于南北經濟連接處,研究其環境-經濟系統,有其良好的借鑒與推廣價值.總體來說,近年來山東省GDP呈不斷增長的趨勢,“十一五”年均增長12.3%.2011年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GDP達到了45429.2億元,比上年增長10.9%.2012年GDP實現50013.2億元,比上年增長9.8%.年均增長率在10%左右,總量居全國第三位.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根據經濟-生態環境系統的劃分及特點,本文主要按照科學性、代表性、實用性等原則,借鑒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評價體系研究成果[13-14].構建山東省經濟與生態環境兩系統發展的指標體系,選取了山東省1996—2012年的數據進行分析.數據來自1997—2013年《中國統計年鑒》、《山東統計年鑒》、《山東省環境狀況公報》及山東省統計局的官方網站,個別年份數據的缺失采用相鄰年份值插值法補齊.
2實證分析
根據、計算得出1996—2012年山東省經濟綜合發展指數f(E)與生態環境綜合發展指數f(C).可以看出,1996—2012年山東省經濟與生態環境兩系統都呈曲折緩慢上升態勢.其中,生態環境系統指數在2008年出現了一個峰值,這與2008年青島市作為奧運會分賽場,政府加大環境治理投入有關.經濟系統指數經歷了“九五”(1996—2000年)期間的緩慢增長后,從“十五”初期(2001—2003年)開始,山東省經濟綜合發展指數開始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為了更清楚地反映山東省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在時空上的特點,根據表2繪出山東省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度演化圖(圖2).可以看出:1996與1997年山東省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耦合度處于區域Ⅰ,經濟和生態環境相互影響極低,處在低級協調階段.1998年開始一直處于區域Ⅱ,經濟和生態環境處于協調發展階段.其中,1998—2001年,0°<α≤45°,說明系統處于協調發展階段,經濟與生態環境相互影響,共同發展.2002—2012年,45°<α≤90°時,1<tgα,經濟系統的演化速度快于生態資源系統的演化速度,生態環境為了滿足經濟發展,表現為資源消耗的增長速度超過經濟發展速度,生態環境開始制約經濟發展.兩系統協調耦合度于2011年緩慢到達最大值,隨后出現緩慢下降趨勢.
3結論及政策建議
3.1結論
1)山東省的經濟增長和生態環境之間沒有呈現完整“倒U型”曲線關系,而出現“倒U型”的前半段,但該省近幾年加大了對環境治理的重視力度和投資,2011年耦合度數到達了頂點,2012年出現了下降趨勢,也就是拐點已經出現,表明環境與經濟系統的演化速度更加適宜,開始從生態環境制約經濟的發展(45°<α≤90°)向環境經濟共同發展的方向轉變.
2)山東省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往往處于“不進則退”的相持階段,現階段為了更好地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其重點在于控制環境排放和加強環境治理上.經濟排放不是環境治理的格蘭杰原因,環境污染排放的沖擊對經濟增長產生負效應,說明山東省在發展經濟時,不應該采用粗放式發展模式,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
3)經濟增長是環境治理的格蘭杰原因,環境治理卻同樣產生負效應,這與許多研究提出環境治理會促進經濟增長的結論不一致,產生這個結論的原因是:第一,山東省現階段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進對治理環境的設備、資金投入,環境治理依然是被動地受限于經濟系統,環境治理投入短期內表現為消耗經濟發展的成果.第二,環境治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具有一定的門檻效應.耦合分析認為,山東省在研究期內主要處在資源消耗速度大于經濟發展速度的階段,長期以高速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環境治理水平相對較低.這就造成了環境治理的投入和效果實際上沒有和經濟增長的演化速度相適宜,從脈沖分析的結果看,達不到許多研究者得出的環境治理促進經濟增長的響應效應.
3.2政策建議
1)處于經濟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容易形成經濟系統演化速度高于生態環境系統演化速度,如果不對經濟與生態環境進行合理的控制,很有可能走向兩個系統崩潰的結果.雖然經濟與生態環境系統長期處于協調發展的狀態之下,兩系統間的內在作用情況也是十分復雜并沒有固定規律,所以,為了使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制定其宏觀政策與治理方式要因地制宜.
2)經濟發展會帶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提高生態環境質量首先就是對“三廢”進行合理的控制,然而,單純的控制一方面增加了環境承受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浪費了資源.所以,對“三廢”控制并加以利用可以改善環境質量.
篇7
生態公園的植物景觀是運用一些草坪、地被、樹木等許多植物相互結合,根據生態學的互利共生、多樣性與競爭性相結合的理念,結合自然環境,陽光、雨水等形成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的美好畫面,形成和諧的生態景觀。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較注重理性與科學的結合,著重強調現代化城市的生態建設,現代化園林的建設主要是要考慮現代道路、小區建筑。更多的是根據人工改造成符合當今現代城市化的環境要求。現代的生態化公園不同于中國古代園林的形式,大多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甚至有的模仿西歐的一些國家的園林建筑,使整個生態公園有了新的意境與意義。現代生態化景觀的設計更著重于通過山水、植物、道路等一系列的生態事物來展現公園的獨特之處。生態化公園植物景觀設計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因為在現今強調城市生態化的的背景下,因地制宜,結合各個地域的不同來建造適合于當地的植物生存的,符合當地生態條件的生態公園,在當地尋找設計的靈感,尊重當地的文化遺產,建筑風尚。通過設計,是整個生態公園與當地的歷史文物與文化合成一體,帶來真實的美感以藝術色彩。堅持生態的理念,用不同植物來進行景觀設計與創作。
2.城市化生態公園植物景觀設計的類型與原則
第一種是原生植物景觀,原生植物景觀強調的是生活在自然條件下的植物,通過園林設計將原生植物安排在特定的位置,因為原生植物的存活幾率一般會超過在人工養植的條件下的的植物,就比如公園中的一些原始林子,他們的生存方式就較為簡單;第二種是人工植物景觀,這種景觀指的是,由于現代化建筑過于發達,是很多原生植物逐漸減少,資源變得匱乏,由此,對于一些植物的模仿自然地一些因素進行人工設計,建造能夠滿足人們需要的植物景觀,在這種人工景觀中的植物幾乎全都來源于人工種植;第三種是自然恢復景觀,自然恢復的景觀以原生植物為基礎,結合人工植物,對于當地的環境進行恢復,有效地為植物生長提供了空間。除此之外,在進行生態公園景觀設計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生態化公園景觀設計的原則:其一,以“綠”為核心,這個綠是建立在綠色的植物基礎上的,“綠”字代表陽光、健康、和諧,無論是對于生態、社會、經濟、這種“綠”都會產生一定的效益;其二,各種性質相互結合,包括自然性、生活性、藝術性、科學性等方面,由于現代我們的生活的發展腳步太快了,人們很難找到靜謐、舒適的環境去放松自己,尋找靈感,這種陶淑娟道外區園林綠化管理辦公室黑龍江哈爾濱150000生態化的景觀設計就能夠保證讓人們有回歸自然的感覺,在景觀設計中要時刻考慮地理氣候、土壤條件、降雨量風外界環境因素,利用科學的設計原理來滿足人們對于生態公園的需求;其三,對植物的情況進行詳細的的檢查,在進行設計前,一定要對該地區的植物進行健康狀況的檢測,竟可能的保留原有植物;其四,充分結合景觀生態美的理念,營造公園植物的和諧氛圍,在城市生態化公園景觀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是現各個植物形態的協調性和統一性,還要考慮整個形式上的布局。除此之外,還要展現植物的生機感,體現出自然環境的活力,給整個設計增添了節奏感與律動性。
3.城市化生態公園的景觀設計方法
生態植物景觀公園主要之以植物為主打,人工的相關設施作為輔助,建造有沒宜人景象。在設計過程中要根據植物的不通過色彩進行搭配,還要滿足植物的生長要求,將景色與建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達到設計者想要的效果。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時序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韻味,植物的萬千變化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景象,不但讓人們感受到四季的明顯變化,還豐富了整體畫面;利用植物景觀塑造詩境,從古到今,美麗的植物都會給世人帶來無數的創作靈感,留下許多優美的篇章,讓后人有了無限的遐想空間;再就是可以利用植物景觀來改善生態環境,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性,對于凈化空氣起著很大的作用,只要植物能夠合理的進行配置,就能夠達到很好的凈化作用;植物與個建筑相結合,在公園里有植物必定會有真山、假山的陪伴,湖泊的映襯,使各個部分相輔相成。
4.城市化生態公園植物景觀設計的重要意義
具有一定的環境效益,生態公園的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環境,植物除了能夠凈化自身還能夠吸取周圍的二氧化碳,通過自身的作用調節身邊的水體、土壤、空氣的質量;其還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一定程度上凸顯城市的特性,另一方面使周圍居民的的舒適指數提高了,成為居民休息上班族放松的良好環境。
5.結語
篇8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0年布置在廣東省湛江農墾局火炬農場19隊,位于湛江市雷州半島龍門鎮,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太陽年總輻射量452~489kJ/cm2,年平均氣溫22℃、積溫約8382.3℃,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711.6mm,降水年際變化大,相對出現干、濕季。
1.2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對比研究法,在2年生幼齡橡膠樹行間間種甘蔗,以不間種為對照,3次重復。試驗地橡膠種植時間為2009年3月,栽培品種為湛試327-13,株行距3.0m×7.0m。橡膠樹行間距離橡膠樹行50cm間種甘蔗,甘蔗種植時間為2011年春。橡膠與甘蔗按照常規生產管理。
1.3樣品采集
土壤樣品于2011年6月開始采集,以后每季度采集樣品1次,共6次。采用5點取樣法,每個點用土鉆取0~20、20~40cm土層樣品,同層混合裝袋,3次重復。帶回實驗室處理備用。
1.4測試方法
土壤溫、濕度采用土壤溫濕度記錄儀(TZS-3X)測定;土壤樣品分析指標參照文獻[7]。橡膠樹苗木增粗以離地1m處的莖圍表示,采用皮尺測量。間種甘蔗投入與產出是對廣東省南華農場、五一農場、火炬農場和友好農場調查統計所得。
1.5數據分析
2011年6月、9月、12月和2012年3月土壤養分含量數據引自文獻[8]。數據分析采用Excel2003和SAS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整理分析,Duncan's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結果與分析
2.1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土壤溫、濕度的影響可以看出,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膠園0~20cm土壤溫度和濕度影響不大。在間種甘蔗前期膠園土壤溫度高于對照,甘蔗生長中后期由于其蔭庇度大于對照,其土壤表層溫度低于對照,但其升降變化幅度很小,在1℃以內;間種甘蔗后膠園表層土壤濕度增大,但增加幅度較小,在1%左右。經研究,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經濟作物對于膠園土壤的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興隆試驗站在膠園間種矮化胡椒發現:間作胡椒膠園地面覆蓋度達82%,比不間作膠園土壤含水量提高了3%~6%,地面水量流失減少了7%~26.6%,地表土壤流失量減少了82.12%,降低水土流失顯著[9]。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在甘蔗生長期和收獲期也提高土壤濕度。綜合上述,濕度增加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在甘蔗生長期和收獲期覆蓋度較高,減少了地面的蒸騰作用;二是地面水量流失減少,保持了土壤水分。
2.2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土壤有機質、養分含量及pH值的影響土壤有機質是表征土壤質量與肥力的重要因子,其含量的高低與土壤肥力水平緊密相關[10]。由表1可以看出,幼齡膠園間作甘蔗后0~20cm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間種第一年度有機質含量下降幅度較小,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異不顯著;間種第二年度有機質含量下降幅度增大,平均為15.3%。全氮含量的變化趨勢與有機質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在間種甘蔗第一年度全氮含量降低,與對照相比未達到顯著水平,下降幅度為10%左右;間種第二年度全氮含量下降幅度增大,約為20%。方差分析表明,2012年9月取樣的全氮含量與對照差異顯著。幼齡膠園行間間作甘蔗后,土壤堿解氮含量比對照明顯降低,除2011年9月取樣的間種甘蔗堿解氮含量比對照略有增加外,其他季度堿解氮含量比對照依次降低36.0%、25.7%、17.1%、25.6%、45.4%,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差異顯著。間種甘蔗后膠園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均明顯降低,其中有效磷含量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鉀含量下降幅度在60%以上,最高達到80.22%,與對照存在極顯著差異。由表1還可知,0~20cm土壤交換性鈣含量在間種后波動幅度較大。土壤交換性鎂含量比對照降低,在0~20cm土層降低幅度較小,差異不顯著。
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后,在0~20cm土層土壤pH值整體表現為降低,但降低幅度較小。幼齡膠園間作甘蔗后,20~40cm土層土壤的有機質及養分含量的變化趨勢與0~20cm土層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但變化幅度不同。間種甘蔗的土壤各養分含量指標下降幅度均高于0~20cm土層。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經濟作物對于膠園土壤改良具有一定的作用:膠園間種矮化胡椒比不間作膠園磷提高了0.0037%,鉀提高了0.0027%,有機質提高了0.056%,地面水量流失減少了7%~26.6%[9]。本研究發現,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土壤養分含量、有機質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相反,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個方面:①膠園土壤肥力持續下降。根據何向東和吳小平對海南墾區1954年到1990年的36年間膠園肥力演化分析發現:土壤有機質質量分數下降約1個百分點,幅度為25%~44%;全氮質量分數下降約0.05個百分點,幅度為22%~40%,有效磷在鐵質磚紅壤和鐵鋁質磚紅壤土壤類型中下降13%~18%;速效鉀含量的下降幅度為10%~55%[11];麥全法研究發現,海南墾區部分植膠區土壤有機質、全氮和速效鉀也低于最低養分標準,分別為1.307%、0.058%、39.291mg/kg[12];而廣東植膠區土壤有機質、全氮和速效鉀在刺激割膠生產以后迅速下降,根據對照的分析測試結果顯示,有機質含量在0.7%左右,全氮含量在0.035%左右,均低于膠園土壤分級標準中低肥型的養分標準[13]。②間種甘蔗所施肥料的養分量比甘蔗生育期所消耗的養分量少,是造成膠園土壤肥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2.3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橡膠樹苗木生長的影響
幼齡膠園間種經濟作物可以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橡膠樹的生長。長達7年以上的橡膠非生產期,在幼樹定植的前3~4年,行間有大面積的空地,這些空地陽光充足,養分和水分豐富,間種/套種農作物或經濟作物,可以充分利用光、熱、水等自然資源,構建一種新的人工生態環境,調節氣候,促進膠林自身的養分循環和生態平衡[14]。國內外資料也表明,膠園間作胡椒不僅促進膠樹莖圍增粗快和開割率的提高,還提高了膠樹的產量。紀力仁[9]、陳漢中等[15]研究發現:間作胡椒的膠園膠樹年增粗提高了10.8%;幼齡膠園間種花生、番薯,橡膠樹莖圍增長量比不間作的大13%~14%。而間作茶后,橡膠樹莖圍增長量比不間作的增粗3%~30%;而在膠園間作時,實行豆科和非豆科的輪作,更有利于橡膠樹的生長,比單一作物連作的橡膠幼樹生長的快[16]。本試驗研究發現,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對橡膠樹增粗具有一定的影響:間種甘蔗后,2011年橡膠樹增粗比對照少0.6cm,2012年橡膠樹增粗比對照少0.4cm,2013年橡膠樹增粗比對照多0.2cm,2011~2013年間種甘蔗平均年度增粗比對照少0.3cm。原因可能是間種甘蔗后由于土壤肥力較低,與橡膠樹“搶肥”造成的。
2.4幼齡膠園間種甘蔗的投入產出分析
幼齡膠園間種經濟作物可以增加膠園的經濟產出。經核算,每公頃的膠茶間作在橡膠投產之前,茶樹4~5年的收益除開荒定植和8年的膠茶撫管費用外,還盈利5700元,而純膠園8年投資每公頃5595元。膠茶間作既增加了利潤又合理利用了土地,經濟效益較為顯著[15];間作矮化胡椒平均每公頃每年凈收益191元,半柱胡椒2985元,從而大大提高了橡膠非生產期經濟效益[9]。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后,通過對不同農場不同農戶的間作投入與產出進行調查分析,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當年種植)總成本為16305元/hm2,其中主要為肥料(主要包括尿素、鉀肥、磷肥、生物肥和復合肥)費、種莖費和人工費,所占比例分別為32.38%、22.30%和25.76%,合計占總投入的80%以上,隨著勞動用工的緊缺,砍蔗費用在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間種甘蔗產量和價格折中計算每公頃產值為30000元,扣除成本16305元,每公頃凈收益為13695元。對照膠園每年需要除草控芒2~3次,每公頃藥劑費用約375元,人工費約900元,合計需要支出費用1275元/hm2。
3結論
幼齡膠園行間間種甘蔗,在甘蔗生長期和收獲期都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但土壤濕度提高的幅度較小,在1%左右;土壤養分含量、有機質含量和pH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機質含量在0~20cm土層降幅在2.04%~20.37%之間,20~40cm土層降幅在19.29%~36.59%;全氮含量在0~20cm土層降幅在6.99%~30.44%之間,在20~40cm土層降幅在12.78%~27.23%之間;堿解氮含量在0~20cm土層降幅在17.11%~45.45%之間,20~40cm土層降幅在9.46%~42.76%之間;有效磷含量在0~20cm土層下降幅度在12%以上;速效鉀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在0~20cm土層降幅在62.75%~80.22%之間,20~40cm土層降幅在49.72%~83.73%之間。
篇9
關鍵詞:環境會計;生態倫理;會計要素;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可持續發展是的科學發展觀。從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來看,可持續發展具有三個維度:經濟、社會、環境。這三個維度密切相關,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堅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人類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人們對各自現實利益的追求總是打垮了人類的偉大理性,各利益集團的爭斗總是以犧牲人類的總體利益為代價。而由此所帶來的嚴重后果。長期以來卻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全球環境的惡化危及現實社會中每一個人的生存時,直到社會的動蕩造成社會發展的停滯時,人類才在面臨的巨大災害面前驚醒:沒有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是不可能持久的。如果人們在經濟發展中不顧一切地毀滅了自然生態。人類最終也要被毀滅。
20世紀以來,由于全球環境的迅速惡化,人類深深陷入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困境之中。面對嚴峻的生存困境,各國目前的現實、緊迫選擇更著重于對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也更著重于對危及全人類和某個國家、某些區域人們生存環境的治理。由此,人們對環境會計展開了深入研究。
二、兩種生態倫理觀——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
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教訓使人們重新深刻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從哲學和倫理學的視角出發。關于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以下兩種不同觀點:
(一)人類中心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人類自身才是整個世界發展的最高目的,因而忽視大自然的規律、權威與尊嚴,僅僅以人類自身的價值作為惟一尺度來衡量自然的價值,根本不考慮生態的平衡與和諧。這就是以人類經濟發展為惟一目標的狹隘人類中心主義。
以人類經濟發展為惟一目標的狹隘人類中心主義是造成災難性生態狀況的認識論根源。“人類中心主義”建設在三種人性觀的基礎上:1、人是理性動物;2、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貴者;3、人千方百計滿足自身欲望。有學者認為,人作為理性動物,導致了人類征服自然、駕馭自然的狂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貴者,誤以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人是滿足欲望的動物,瘋狂、猖獗地掠奪自然,使人類自覺或不自覺地演出了一場摧殘大自然的慘烈悲劇(曹孟勤,2002)。生態危機的深刻根源是人性的危機,是人類中心主義倫理道德和價值觀的危機。
(二)非人類中心主義
現代生態學研究證明,人與自然共同構成地球的生態系統,人與自然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基本成員。這一科學生態觀的出現為人與自然的平等性奠定了基礎。非人類中心主義正是根據這一現代生態科學的成果,譴責了傳統人性觀中的理性主義、人類貴族主義、享樂主義,提出人應尊重自然的價值。既肯定自然不僅擁有工具價值,還肯定其擁有不可剝奪的內在價值,并且讓自然按其自身的規律和存在方式成長與發展;應賦予自然以權利,尊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維護大地的完整、穩定和美麗;強調應該把人際之間的倫理擴展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把對人的道德關懷延伸到對非人類存在物上,從而提出了新的、革命性的“生態倫理觀”。
顯然,人們應當反省“人類中心主義”的哲學觀和價值觀,并且用新的倫理規范來制約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
三、環境會計開展的現實背景
在人類實踐活動中,人類對生態的認識是基于“經濟發展——環境破壞——不可持續增長——危及生存”的現實反思,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理論。環境會計作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管理活動,其基本理論發生了重大變化。環境會計是基于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對被破壞生態進行恢復而發展起來的會計新學科。它是人類對保護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觀的重要、急迫的體現,是人類對只核算經濟發展的傳統會計的修正和革命。同時。它也是具體進行環境資產核算、環境消耗補償,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傳統會計學只服務于經濟發展,未能涵蓋環境保護的相關業務。不能收集和提供有關環境數據,這不僅造成環境管理信息缺失,而且可能導致企業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決策失誤。因此,傳統會計學顯然是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的產物。而在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對被破壞生態進行恢復中逐步發展起來的環境會計(或稱綠色會計),從會計學的意義上講是一場革命;從倫理學的意義上講是對狹隘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批判和懺悔;從現實的意義上講是對人類中心主義所造成的災難性后果進行的補救。
四、傳統會計與環境會計的要素與基本結構比較
(一)傳統會計要素與會計基本結構的缺陷分析
傳統會計要素及會計等式是:
資產=權益(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等式1)
收入-費用=利潤(等式2)
在等式1中。對資產只承認是某主體擁有的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這是一種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只承認經濟資源而不承認生態資源的缺陷。這既是對傳統經濟運行方式的現實反映,也加深了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千方百計把一切變為“經濟資源”;而對權益只承認債權人和所有者擁有權益,不承認社會權益,導致各個主體漠視和踐踏社會權益,尤其是社會的生態權益。
在等式2中,只承認收入是企業資產運作的結果,只將費用定義為自身資產價值的耗費,既漠視環境帶給企業的效益,也把破壞環境的成本統統推給社會承擔,世界環境和中國環境的現狀正是傳統經濟運行的后果。而傳統會計一方面反映了這種經濟運行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對環境的加速惡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環境會計基本結構
環境會計的基本結構可以用以下兩個等式表述:
生態資源=社會權益(等式3)
生態收益-生態成本=生態利潤(等式4)
等式3的意義在于反映了人類對生態的認識在兩個方面的飛躍:一是生態資源被承認;二是生態資源是為社會所共有的,社會應該維護生態資源的完整性。如社會只指人類社會,這仍是人類中心主義倫理學的反映,只是視覺的開拓和認識的擴大。
等式4的意義在于提出了人類維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資源的大方向:一是生態資源能夠為人類社會帶來效益,這個效益能夠為人類所認識和確認;二是人類對生態資源的耗費構成生態成本,不僅生態成本要求被反映。還要求必須得到補償;三是只有生態成本被生態收益全部補償,社會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如果補償不全或不能得到補償,將進一步減少生態資源并使環境進一步惡化;四是在一個會計期間內,只有生態成本被生態收益全部補償后的剩余才能形成生態利潤,生態利潤可以用作:改善生態需要增加的投入及人類由生態利潤得來的福利,由此人類可以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五、環境會計的基本假設
除環境會計基本結構外,環境會計的基本假設也是環境會計基本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會計的基本假設包括:
(一)生態資源的有限存量假設
這是建立環境會計的首要基本假設。資源是有限的,越開采就會越少。生態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人類不能無限制地開采。對已被過度耗費的存量資源要進行不斷的補償。生態資源的有限性還決定了要用一定的方法對生態資源的存量、流量進行測算、計量、評估、對比等。
(二)生態資源的社會權益假設
生態環境資源應當被看成是整個社會的權益,包括所在地權益、影響地權益和國家權益。而不僅是所在地的權益。這是由生態資源的特點所決定的。任何生態資源都既對當地產生影響又對全局產生影響。由于生態資源的地理屬性和發揮其作用的遷移性(如上游的森林狀況影響下游的水流量、內蒙的草場退化造成北京的沙塵暴等)。使其對生態資源開采的影響、生態成本的補償、生態收益的確認都大大超過了地理屬性的范圍,從而使環境會計的空間范圍大大擴展,并呈現出宏觀會計的顯著特點。
(三)效益相關性假設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一切經濟活動賴以存在的基礎,也是任何經濟效益獲得的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使人類社會和人類的經濟活動做到可持續發展并產生良好的效益。但由于其生態效益與賴以存在的經濟活動效益的普遍聯系性和不可剝離性,從而導致人們雖然認識到它的存在卻很難單獨準確地計量它,因而其生態收益不能靠單個市場交易確認,而要靠建立起多個生態資源變動與效益相關性的模型,通過大規模、多指標、多時點的測定、評估、比較、計量,并通過全國財政補償機制的建立來實現,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生態建設和環境會計持續運作模式。
(四)復合計量單位假設
傳統會計采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一切會計要素都以貨幣進行計量。但環境會計卻不能被限制只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來反映一個流域或領域的生態資源狀況,如森林覆蓋率、林地規模、等級、草場質量、水土涵養量以及空氣質量的改善度、水資源的含沙量、充足度、沙塵暴強度、頻率等。因為一個流域或領域的生態資源狀況一是很難用貨幣計量;二是用貨幣計量反而不能說明問題。但在財政轉移支付量和對生態建設的項目投資方面,卻又不能不用貨幣計量。問題在于如何把這兩種計量方式統一在環境會計的核算體系里,如何使兩者在需要的時候進行轉換。
上述環境會計的四大假設,相互關聯,形成體系。第一個假設為其奠定了存在基礎;第二個假設界定其空間范圍;第三個假設保證其持續運作;第四個假設指出其計量特征。
六、環境會計的支持系統
實施環境會計必須首先建立環境會計支持系統。筆者主張建立以兩大體系為支柱的環境會計體系:
(一)建立起以生態資源、生態效益、生態成本及生態資源變動與經濟效益變動的相關性的評估指標體系和測定模型,并以此作為環境會計的計量及計量支持基礎
例如:一公頃某一品種的林地,在一定高度、一定直徑、一定密度、一定年限的條件下對水的涵養力、土的保持力、造氧度、對廢氣的吸納力到底能值多少價值?上游的治理程度對下游平均利潤的增長的相關性如何等,就需要由生態科學家與會計學家、生態資源評估師、工程師進行對話與合作,才能建立起相關性的評估指標體系和測定模型。
(二)建立起全國財政補償體系和財政轉移支付體系,作為環境會計的運行支持基礎
環境資源是一個社會的公共品,理應由國家進行保護、維護。國家維護生態資源的財政轉移支付資源的來源一是對生態資源的直接耗費者收取生態資源耗用稅;二是對生態資源的受益者收取生態資源維護費等。而對于生態資源所在地的農戶則要為其創造新的生存手段,變靠開采資源謀生為靠建設生態謀生。
除以上兩大體系外,還應形成以全國生態補償機制和財政轉移支付體系為支持和誘導的機制,以企業資金運作為中心進行多重會計循環,并在此體系運作上形成資金市場和投資中心。財政的轉移支付可分為兩大用途:一是對治理公司(特別是指以生態林建設為主要業務的治理公司)的支付,包括對治理公司的治理成本補償及對公司治理成果的投資回報(即讓治理公司得到生態利潤,這樣才能既形成完整的環境會計循環,又誘導更多的公司投資于環境治理工程);二是作為對治理區社會發展的投資,如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及教育、文化、衛生發展等。
七、結論與啟示:對于生態倫理學的認識與會計要素的理性選擇
篇10
所謂低碳經濟指的是以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為指導,通過新能源開發與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制度及技術創新等途徑,以達到減少高碳能源的使用以及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低碳經濟”是一個先進的概念,有助于減緩和控制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對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言具有相當積極的現實意義。農業金融生態環境是為農村經濟生存和發展提供包括資金融通在內的一系列金融服務的所有金融機構,和農村經濟有關聯的諸多因素彼此作用和相互交融而產生的一種具有動態特點及一定均衡性的綜合系統。
二、低碳經濟時期河南省農業金融生態環境現狀
1.農村金融機構穩健運行,綜合實力不斷提升
現階段,河南農村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如農村商業銀行等),另一類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如各種農村資金互助社等)。2013年,河南省農村金融機構無論在資產規模方面,還是在利潤方面,均呈持續上升趨勢,銀行業機構體系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機構個數明顯增多,從業人員也穩中有升。2013年,河南省小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資產總額為8078億元,較2009年上升3730億元;河南省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為411億元,較2009年上升253億元。
2.創新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以農村金融創新示范縣(市)爭創為代表的諸多活動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地方政府投身農村金融創新工作的積極性,不僅打開了創新思路,而且改善了縣域范圍內的金融生態環境,使得農村金融服務質量不斷上升,從而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本省“三化”協同發展中所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截至2012年末,河南省農村金融領域的8大類產品等獲得了全方位的推廣,在省內的1874家和農業金融有關的網點中得以嘗試,不僅實現了金融產品多樣化,而且實現了服務對象層次化,同時還實現了參與主體多元化等基本目標。值得一提的是,涉農貸款余額穩步增長,為2008年的2倍。
3.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2011年,河南省頒布和實施了《河南省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評價辦法》,選取以行政服務環境為代表的諸多視角對轄區內的109個縣(市)所取得的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成效予以全面且客觀的評價。2012年,河南省初步建立了省轄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并對縣域評價制度予以進一步完善,使得全省社會信用體系的構建前進了一大步。截至2013年末,河南省的征信系統初見規模,已經為本省4554萬自然人建立了與之對應的信用檔案。
三、低碳經濟時期河南省農業金融面臨的低碳困境
1.農村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偏低
河南省屬于傳統農業大省,在推進現代農業的進程中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仍舊以家庭式自給性生產模式為主,因而在農業生產和發展中缺乏足夠的競爭力。就農業生產條件而言,缺乏和現代化農業有機匹配的基礎以及保障性設施,所以,農業生產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弱質產業特征,甚至可以認為農業風險無處不在,上述問題將會給農民貸款帶來直接且嚴重的阻礙。最近幾年,部分地區的農村信用社在支農工作中,將支持重心放在了“大戶”(如種養業大戶等)身上,然而相當一部分地區由于農業產業化經營較晚,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大部分農民仍舊從事著分散形式的農業生產活動。這種家庭式小規模農業經營模式很難獲得當地金融機構的資金和政策的傾斜。
2.法律環境有待完善
對于農業金融生態環境而言,法律制度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保障,同時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現階段,農村金融法制環境尚存在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基礎薄弱問題尤為嚴重,給農村金融生態的正常運行和高效運行帶來了諸多不利的影響。首先,農村法制建設起步較晚,以農戶這一群體為主的債務人由于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約法律觀念較為淡薄,因而人為逃廢債等不良狀況屢見報端,如此一來,給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的債權保障問題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其次,與農村金融組織相關的立法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金融組織的建立和進一步發展。
3.社會信用體系尚不健全
對于農業金融環境建設而言,“誠信”是其基本內容與核心內容。而在河南,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在速度上還無法跟得上經濟發展的腳步,偽劣產品、虛假廣告以及價格欺詐等諸多不講信用現象層出不窮,給市場的正常秩序帶來了極大的干擾,一方面有損河南的健康形象,另一方面對全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嚴重制約。究其根本在于信用立法工作相對滯后,信用評估程序不嚴,社會整體缺乏足夠的信用意識。社會信用的嚴重缺失,在很大程度提高了商業銀行的運作風險,使其有錢不敢貸,與此同時,企業和農戶缺錢借不著,并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給全省農業金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重阻礙。
4.農村金融產品種類單調
農村金融產品相對偏少,金融服務種類僅有少數的幾種,部分地區甚至只有存款業務和貸款業務,中間業務少之又少;農民貸款難問題長期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最近幾年,農村信用社雖然在積極嘗試諸如小額農貸發放辦法,然而受當前管理體制的制約,貸款程序仍舊十分復雜和繁瑣。與此同時,受農村融資渠道狹窄的制約,部分地區的農村信用社甚至處于壟斷經營地位,因而在審批方面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處理農戶貸款業務時經常采取利率上浮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農民獲取貸款的成本;農戶很難獲得大額貸款。農村資金需求規模不斷增大,現階段的小額度貸款越來越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如此將會對農業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產生十分不利的負面影響。
5.業務和管理人才缺乏
對以村鎮銀行為代表的諸多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而言,由于起步相對較晚,仍舊屬于新興事物的范疇,因而人們對其了解還不夠全面與深入,所以,這一類金融機構在引入人才方面仍舊面臨一定的困難,如目前急需的業務以及管理人才很難引進,因而更多的情況下,僅能通過內部培訓或者以老帶新等方式來暫時緩解和應對專業人才短缺問題。由此可見,業務以及管理人才的缺乏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此類金融機構的進一步發展,使得以村鎮銀行為代表的諸多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業務的處理中,沒有人手和時間對本機構的長遠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導致其發展之路堪憂。
四、基于低碳經濟時期農業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措施
1.推動農村經濟體發展,為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奠定基礎
河南省農村金融生態環境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問題中,最為關鍵的還是農業本身的弱質性問題,而最根本的措施便是推動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其核心在于不斷提升農民的經濟實力,一方面要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民抵御風險的能力。現階段,國家特別重視“三農”問題,并采取了一系列具體且有效的措施,包括降低稅費負擔,提高種糧補貼以及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向城市的輸入等,明顯提高了農民的整體收入水平。在不斷強化支農力度的同時,國家還積極強化農民抵御各種農業風險的能力。首先,改變農民生產長期存在的分散性問題,從而規避傳統市場交易過程中的弱勢弊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理念和模式為農民生產模式的轉變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政府有必要在法律、政策以及資金等諸多方面提供幫助,大力推動不同形式的產業化組織模式的建立、發展和創新。其次,為農民生產提供最先進的技術以及最新的市場動向,從而強化農民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再次,應建立健全以農業保險制度為代表的相關保障制度,從而為農民的生產活動保駕護航,有效抵御來自自然和社會的各類風險。
2.加快法制建設進程,為農業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工作保駕護航
在推動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的工作中,法律制度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一,應重視并推動與農村經濟金融建設有關的立法工作,對以《物權法》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規進行不斷地修訂與完善。以《商業銀行法》為基礎,結合農村金融的發展現狀,盡快制定和實施《合作金融法》一類的法律法規。第二,應積極宣揚依法行政的理念,并真正落實到位。在開展農業金融事務的工作中,應認真履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原則,作為地方政府應積極扭轉自身的地方保護主義思想,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第三,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處力度,進一步加大違約成本,從而嚴厲打擊以逃債、賴債以及廢債為代表的各種失信行為,從而有效維護守信者的各項合法權益,彰顯法律的嚴肅性和威脅力。最后,應大力推動農村金融市場的進一完善,通過市場機制來懲處那些失信者,從而規范他們的行為,使其自覺遵守相關原則。
3.做好社會信用環境整治工作,構建一個理想的社會信用體系
首先,應重視并加快地方金融立法。不斷強化執法部門執行能力,有效落實各類金融案件的偵破等工作,從而保護債權人的合法利益不受非法侵害,進而起到維護農業金融生態環境穩定的目的。其次,應重視并加強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健全,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信用文化氛圍。大力支持企業以及個人征信系統建設和完善,采集企業以及個人的信用信息,并加以整理,從而有目的且有計劃地將質量檢驗信息、繳稅信息以及案件判決信息等詳細統統納入企業以及個人征信系統,為金融機構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支持。再次,應建立健全守信激勵以及失信懲戒機制。對信用表現良好的市場主體,政府有關部門在諸如項目審批等一系列工作中予以優先考慮,金融機構在授信額度、期限以及利率方面予以一定幅度的優惠;對于那些信用較差的市場主體,一方面應借助新聞媒體等方式進行曝光,同時聯合各金融機構對其進行相應的信用制裁,另若其不講信用給社會帶了損失,司法部門應根據法律法規追究其法律責任。
4.創新農村金融產品,積極推出符合農村市場需要的中間業務
首先,創新支持土地流轉信貸產品。大力推行國家頒布的惠農政策,選取那些實力雄厚、影響力大、思路開闊的農村土地流轉大戶為主要的扶持對象。其次,創新大額支農貸款產品。立足于本省糧油生產等支柱產業,對農村信貸投向進行優化調整,大力扶持糧食生產大戶等的發展,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發掘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再次,創新小額支農貸款品種以及貸款方式。除去常規的農戶聯保貸款之外,還可以適當推出一些新型貸款,如大學生返鄉創業貸款等,以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在貸款方式上,建議采用農戶小額貸款“一卡通”的做法,將農戶貸款和銀行卡有機地捆綁在一起,在授信額度方面采取“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環放貸”的管理辦法,如此一來,能夠最大程度保障隨用隨貸,使得貸款更加效率和方便。立足于“三農”經濟中“生產供應銷售”不同環節的金融需求,提供結算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以及產品,從而滿足不同地區以及不同群體的農村金融的實際需求。
5.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農業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提供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