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廠消防演練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4 09:12: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化工廠消防演練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化工廠消防演練總結

篇1

近年來,隨著天然氣管道深入千家萬戶,燃氣安全問題迫在眉睫。燃氣搶修應急工作,作為維護人民生命安全,減少人民財產損失的有效方法,也是國家法律法規的基本要求。燃氣搶修應急演練是安全生產新形勢的需要,也是檢驗并提高公司應急能力的一種必要手段。因此,為有效遏制群死群傷事故和突發事件,臨沂長虹燃氣有限公司定期組織燃氣管道事故應急搶修演練,以提高員工素質,增強安全意識,實現科學有序搶險、排險、救援為目的。通過演練,真正發現《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達到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預案的目的。

二、演練的主題背景

在臨港區黃海十路某某化工廠,因操作不當導致燃氣泄漏。被損壞的燃氣管道是通往臨港西部直徑200毫米的主管道,途徑附近村莊,事故現場已造成多人受傷,居民生活區方圓50米內有燃氣泄漏氣味。泄露的天然氣與空氣混合,一旦遇到火花,瞬間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情況緊急。

三、演練的時間地點

演練的時間:2018年4月10日

演練地點:黃海十路某某化工廠

四、演練準備

(一)現場布置

1、演練現場布置:演練現場為某某化工廠 ,現場較寬廣,符合演練的安全要求。

2、事故現場布置

(1)閥門井一個,PE管(DN200)2根,放有廢舊易燃物品的土坑(直徑0.6—1.5米)一個,加臭劑。

(2)施工現場留有機械平整土地痕跡,機械已經撤離。

(3)模擬事故現場。演練開始前,工作坑內放置待搶修的管道彎頭,在事故周圍散布加臭劑,即提示發生事故。采用接到值班室7555005電話報警方式,臨沂長虹燃氣有限公司應急救援演練正式開始。

(二)救援組織

1、演練單位:由臨沂長虹燃氣有限公司抽調各部門員工,成立10人應急分隊,名稱為“臨沂長虹燃氣設施搶修應急分隊”。分別擔負組織指揮、搶修救援、警戒疏散、通訊聯絡,消防等工作。公司安全運營部按照腳本和有關要求,對現場提前進行周密的安排和布置。

2、演練所需要設備、物資、器材的準備(詳見表一《演練器材設備一覽表》)

演練器材設備一覽表

                                                   表一

序號

品名

類別

單位

數量

存放地點

負責人

備注

1

搶修車輛

指揮組

1

公司辦公

室前待命

張瑞峰

共3部

搶修搶險組消防滅火組

救災救護組

1

 陳亮

技術支援組后勤保障組警戒疏散組通訊聯絡組

1

徐淑琳

2

發電機

1

徐樹林

3

電纜

100

韓澤偉

含其它用電設備

4

切割機

1

韓澤偉

5

電熔機

1

韓澤偉

6

熱熔機

1

韓澤偉

7

檢漏儀

1

陳亮

8

閥門

手提式

1

陳亮

9

滅火器

10

陳亮

10

防爆工具

1

陳亮

管鉗扳手等

11

消防水帶

2

陳亮

12

防爆燈

1

陳亮

13

警戒帶

200

陳亮

14

警示牌

4

陳亮

15

揚聲器

2

陳亮

16

對講機

4

陳亮

五、演練單位與組織機構

公司組織工程部、運營部、綜合辦、財務部等有關部室成員參與。公司成立演練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總指揮:林杰

副總指揮:張瑞峰

領導小組下設:搶險搶修組、消防滅火組、技術支援組、警戒疏散組、通訊聯絡組、救災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共七個小組。

(一)總指揮職責

1、確認和繼續對緊急狀況進行評估和重新分級;

2、指揮全部應急行動來控制、減緩事故;

3、決定通報外部機構、信息和請示外部援助;

4、決定企業外公眾防護行動的建議;

5、決定從現場撤離;

6、緊急情況結束,決定恢復計劃。

(二)副總指揮職責

1、總指揮不在時,代替總指揮的職責;

2、事故現場各行動小組的指揮和協調;

3、向總指揮提出應采取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對策和建議;

4、分別指揮所管小組的行動;

5、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

(6)、現場事故的評估及日后防范措施

(三)隊部職責

1、根據警報迅速通知相關人員趕赴事故現場;

2、負責演練的協調工作,對應急救援的開展,提出科學的措施和方法;

3、對工作中發生的爭議和問題提出緊急處理意見和建議;

4、傳達各組織體系的各項指令;

5、及時向總指揮報告事故搶險救援和受傷人員救治情況,協助做好傷者家屬的安撫工作。

(四)警戒疏散組

1、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和安全保衛工作,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確定警戒區域,控制各種火源,疏散引導隔離無關人員和車輛,請示交通管制。

2、負責事故現場緊急處理和搶修工作,查找泄漏點,關閉和開啟有關閥門,進行泄漏點的開挖、搶修、置換、通氣。

(五)技術支援組

1、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制訂最佳搶險方案,監督實施并隨時調整搶險方案。

2、負責消除演練中的事故隱患,協調解決演練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總指揮匯報救援工作進展情況。

(六)通訊聯絡組

協助現場指揮調度各行動小組。通知受影響區域用戶(停氣和供氣)并做好解釋和宣傳工作,協助總指揮與外界(119、120、110等)隨時保持通暢的聯絡以備求援。對外信息的。

(七)救災救護組

負責對受災物資和受傷人員的緊急搶救處理工作,搶救受災物資和人員至安全地帶,對傷勢較重人員實施現場救護并送往醫院救治。

(八)消防滅火組

負責事故現場的消防工作,熟練現場消防系統,正確使用滅火器材,及時撲滅初期火情,隨時監控燃氣的擴散并控制火勢。

(九)后勤保障組

負責搶險物質的準備與供應,事故的善后處理和社會穩定,組織調查事故原因及分析報告,實施賠付或索賠及有關法律事宜。

(十)駕駛員職責

1、按照總指揮下達的指令,聽到出動信號時,迅速發動車輛,做好出動準備;

2、熟悉責任區交通道路、消防水源和重點單位的有關情況;

3、注意日常維護保養,保證油、水、電、氣充足,車輛完好運行;

4、及時運送調度救援演練現場所需大型設備、物資及人員。

5、遵守交通規則,保證行車安全;

6、出車回公司后,及時對車輛進行檢查保養,發現故障,迅速排除,恢復備用狀態。

 

搶修演練實施

運營部接線員霍萍接到報警電話稱:“黃海十路某某化工廠,燃氣操作不當發生燃氣泄露”,接到電話后,運營部接線員立即電話通知公司經理林杰及安運營部相關人員,林經理接到火災情報后,通知綜合辦工作人員靳娜立即啟動公司安全應急搶險救援預案。

隨后,應急分組組長吹響緊急集合哨,組員迅速集合完畢。各小組清點人員,報告總指揮:臨沂長虹燃氣安全應急搶修分隊集合完畢,應到10人,實到10人,請您指示,副總指揮張瑞峰一聲令下馬上趕往現場。

到達現場后,副總指揮張瑞峰,走到隊伍面前,距離約5到7步,(語言:同志們,剛才接到群眾報警電話,黃海十路某某化工廠,發生天然氣泄漏爆炸起火事故,造成經濟損失,并有人員受傷,情況緊急。要求我公司應急分隊人員迅速趕赴事故現場,撲滅火情,搶救傷員,搶修管道,將經濟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險情就是命令,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快速科學,協調有序地展開搶險救援工作,不惜一切代價,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搶救傷員,修復管道,恢復供氣。各小組各負其責根據事先安排好的等車順序等車,拉響鳴笛快速趕往事故地點。

各分隊小組人員按照分工展開行動:

警戒疏散組:徐淑林

職  責:在現場拉開警戒帶,手持喊話器向周圍群眾解釋疏散(語言:燃氣爆炸危險場所,請大家安秩序馬上撤離,不要停留,不要圍觀,避免不必要損失。

技術支援組:徐鵬飛

職  責:負責準備圖紙和文件夾。勘察現場,繪制流程圖,配合隊長指揮。

救災救護組: 殷方才

職  責:負責準備擔架、急救箱等用品。及時對現場受傷人員進行搶救。

消防滅火組:孫杰  陳亮

職  責:負責準備滅火器和水龍帶。根據隊長指令,實施滅火。

搶修搶險組:厲雷明 李磊賢

職  責:負責準備電熔焊機、锨鎬、管材等搶修材料。根據隊長指令,及時對現場挖壞管道進行搶修。

后勤保障組: 張瑞峰  韓澤偉

職  責:負責車輛調度,保障演練隊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參演順利進行。

通訊聯絡組; 靳婕  霍萍

職  責   根據警報迅速通知相關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協助現場指揮調動各行動小組,通知受影響區域用戶,停氣或供氣。并做好解釋和宣傳工作,協助總指揮與外界 119、120.110等隨時保持暢通的聯絡以備救援。

此次演練按照預定的方案,有序、緊張地進行,半小時后搶修人員將燃氣管道破損處維修好。通知受影響的民用戶可以通氣,注意安全。

篇2

關鍵詞:隧道 管廊 石油化工 安全 消防

中圖分類號:TU9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c)-0033-05

2016年3月中海石油寧波大榭石化建成投產了一座大型石油化工廠內物料隧道管廊,該項目的順利運行,標志了多個跨專業工程技術難題的重大突破。為今后繼續開展隧道管廊及類似地下通廊等大型封閉式公用工程、儲運設施的消防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與參考。大榭石化隧道管廊作為餾分油綜合利用項目的子項目,是大榭石化為化解用地限制,連通分布在山區兩側布置的廠區和罐區,進行物料輸送的重要工程。一方面解決了沿環島社會公路建設管廊,風險隱患多,安全間距不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的問題,同時將管廊建設距離由2.5 km縮短至1.3 km左右。

1 隧道管廊基本設計情況

1.1 隧道本體結構設計情況

該隧道進口位于大榭島開發區太平村東,出口位于環島北路及原大榭廠區西側,全長1326 m,寬度16.2 m,高度為10.5 m,開挖斷面225 m2。隧道縱坡為“一”字坡,坡度為:0.81%。隧道進口高程:+5.000m,出口高程:16.000 m。采用復合式襯砌,二次襯砌采用C35防水鋼筋混凝土(大于45 cm)。隧道穿越出露地層為中生界侏羅系上統西山頭組(J3x)含角礫凝灰巖,穩定性較好,以Ⅱ~Ⅳ級為主。隧道采用復合式襯砌,設計支護參數選擇以工程類比為主,并進行理論分析計算(有限元、荷載-結構法)進行校核;主體結構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 h,復合式襯砌按照新奧法原理進行設計和施工。初期支護:由工字鋼拱架,徑向錨桿(管)、小導管、鋼筋網及噴射混凝土組成;鋼拱架之間用縱向鋼筋連接,并與徑向錨桿及鋼筋網焊為一體,與圍巖密貼,形成承載結構。二次襯砌:C35、P10模筑鋼筋混凝土(大于45 cm)。

1.2 管廊管架及工藝管道設計情況

1.2.1 管架結構設計情況

管架總長1360 m,橫軸240個軸線,每36 m設1處伸縮縫,每80 m設1處固定架水平推力按15 t設計,間距4 m,活動架間距6 m水平推力按1 t設計。縱軸3個軸線間距5 m。管架斷面及地面管墩共5層布置,管架層間距1.5 m,管墩層高2.2 m,管架頂標高7 m。管架基礎及管墩采用C30混凝土澆筑,管墩間采用8 cm厚C30混凝土填灌,地腳螺栓材質為未經熱加工的Q235-B,螺母和墊片材質與地腳螺栓相同,地腳螺栓均帶雙螺母。管架基礎頂面露出隧道面層200 mm,管架基礎地基承載力>300 kPa。管架結構材料采用Q235-B,焊條采用E43系列,焊縫高度≥6 mm,對接焊縫的質量等級為II級,角焊縫質量等級為III級,H型鋼主要規格H350×350×12×19、H294×200×8×12、H244×175×7×11,管架鋼結構總量2 300 t。管架檢修通道采用鋼格板,型號G255/30/100FG。

1.2.2 工藝管道設計情況

隧道內管廊鋪設煉油廠工藝及熱力、給排水、消防管道共80根,管徑范圍DN50-DN1300管道內介質操作壓力范圍0.05~2.2 MPa,介質火災危險性范圍,乙類占70%、甲類占16%、丙類占9%,其余為蒸汽、消防水等非危險化學品。

隧道管廊中火災危險性質為乙A類以上關鍵危險性的物料介質管道共30根,見表1。

整個隧道管廊上管道的管徑設計按SH/T3108-2000經濟流速選取。可燃介質管道按SH3501-2011進行施工及驗收、其余管道按GB50235-2010、GB50184-2011進行施工及驗收。防腐保溫設計方面,甲醇管道采用外涂防曬防腐涂料,苯管道采用熱水伴熱保溫,常壓渣油、催化油漿、蠟油、重污油等管道采用蒸汽伴熱保溫,苯乙烯管道采用保冷材料。可燃性氣體放空管道坡向隧道管廊入口設置的凝液罐,坡度不小于2‰,隧道內其它位置不設置分液罐,隧道內可燃易燃介質管道不設閥門、法蘭及膨脹節,全部采用自然補償。所有管道焊縫除按照相關規范進行檢測以外,全部進行100%無損超聲波探傷檢測,以保障施工質量。蒸汽伴熱管道的凝結水回收處理。為提高管道安全性,隧道內管道設計均采用加厚管道,隧道通過液體管道兩端均設截斷閥。

另外為避免隧道內管道長期運行,發生因管道固有O施設計薄弱而產生的泄漏隱患,對于管道自然補償器前后管段上設置的低點放凈倒淋管接頭,本管廊管道采用了特殊設計的配等長絲堵的帶內螺紋的加強管嘴,規格形式為:DN25 SCH80 L=80mm PE/M ENR STD,DN20 SCH80 L=80mm PE/M ENR STD。由于設置了內置絲堵,該種管嘴可以有效避免普通油品儲運管道經常發生的:因物料長期積存在管道底部放凈短管中形成腐蝕物積累盲腸,而出現的腐蝕泄漏問題,大大降低了隧道管廊的運行安全風險,此種管嘴的制造圖見圖2。

2 隧道管廊的消防安全相關設施設計情況

該隧道管廊的具體設計按照《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廠內管廊執行。同時為了提高的本質安全性,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2.1 隧道管廊的防火設計與引用規范條文

主要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中的有關條例。具體的設計關鍵點見表2。

2.2 隧道管廊的通風設計

主要設計依據為《公路隧道通風設計細則JTG/TD70/2-02-2014》《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2014》。具體的設計關鍵點見表3。

隧道通風系統風機運行模式為:(1)隧道正常通風工況,射流風機一般為單向運行,24 h開啟,隧道斷面風速不應小于2.3 m/s,可根據自然風速的大小,開啟部分射流風機,送風方向洞內自然風向相同。(2)當隧道檢修或安裝通風時,應開啟全部射流風機,送風方向與洞內自然風方向相同。(3)火災時,關閉隧道流風機,開啟疏散通道兩端正壓送風機。隧道通風設備的基本數據見表4。

2.3 隧道管廊的電氣設計

主要設計依據為《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2009》《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2011》《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GB50016-2006》《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2014》《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50065-2011》。具體的設計關鍵點見表5。

2.4 隧道管廊的火災自動報警和有毒有害氣體報警系統設計

在隧道內設置光纖光柵感溫探測系統和手動報警按鈕。光纖光柵感溫探測器間距6 m,在隧道頂部設置2根光纜,當隧道內有火情發生時,火災報警控制器聯動關閉隧道頂部風機,同時開啟疏散通道內的風機。手動報警按鈕設置在靠近檢修通道一側的管廊立柱上,間距約50 m。根據《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50493-2009》,在隧道內設計可燃氣體報警(17臺)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17臺)每隔200 m設置一處。

2.5 隧道管廊的電視監控、電信及線路設計

為滿足安全保衛、防火監視、生產調度指揮和生產操作、維修、搶修、巡回檢查、消防、急救等需要,管廊內設置電視監視、無線電對講通信、擴音對講系統,保證對生產全過程監控通信的管控。

電視監控攝像儀為一體化彩色攝像儀主要設置在隧道頂上,間距100 m,且在隧道兩端出入口設置攝像儀,用于記錄出入隧道的人員。配套變焦鏡頭8~120 mm、電動云臺、防爆型式ExibIICT6。

擴音對講系統采用分散放大式,對講話站為25 W內置放大,防爆型式ExibIICT6,設置在檢修通道附件,兩臺話站間距不超過200 m,安裝高度一般為中心距地坪1.3~1.5 m面向操作通道。對講機柜設置在現廠區控制室內,電源由儀表用UPS提供。揚聲器15 W,防爆型式iExibIICT6,一般設置在噪聲源附件,相鄰的揚聲器同向設置,揚聲器高度一般不低于2.5 m,揚聲器聲壓級別選擇按距離每增減1倍,輸出聲壓減弱6 dB考慮。

隧道管廊電信線路包括擴音對講線路、電視監視線路及火災報警線路,各系統線路獨立組網。擴音對接系統電纜采用配套專用電纜,線路沿電纜槽盒敷設。電視監視系統信號線路采用單模光纜,沿電纜槽盒敷設。火警線路采用阻燃系列雙絞屏蔽電纜,手動報警按鈕主電纜采用多芯電纜,適當位置設接線箱,至設備采用放射式配線,主線路沿電纜槽盒敷設。主電源采用AC220V 50Hz(UPS),對火警設備配置專用蓄池及聯動電源后備時間8 h。

3 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方面

大榭石化隧道管廊工程在生產運行工況下,還需要重點開展以下一些方面的探索和努力:(1)應用CFD技術對隧道管廊進行火災過程中溫度傳播、煙霧傳播、火區發展的數值模擬研究,以找出系統性缺陷,提高本質安全;(2)完善通風控溫手段,增設風速、風向、溫感測控設施,保證設計換氣次數和通風質量,滿足正常工況下預防高溫老化影響和減少有害氣體積聚的需要;(3)提高監控設施標準,研究實施連續軌道式實景、紅外熱成像一體化監控裝置的可行性和安裝方案,實現可追溯、全方位、無死角的管理;(4)加強火災、泄漏、中毒、環境污染等事故應急演練和狹小空間管道、隧道頂棚、鋼結構、照明、防火涂料等設施的施工檢維修技術裝備的投入,滿足正常運行和事故處置的需要。

4 結語

隧道管廊與城市地下通廊等設施一樣是集多種風險于一體的重要特殊生產系統,有較為廣闊的應用擴展空間,保證它們的安全可靠運行,還需要從設計、施工、選材、運維、管理等個方面不斷提高標準、加大投入、總結經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澤江.公路隧道消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篇3

一、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本次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鎮成立由鎮政府分管安全副鎮長任組長,鎮政府職能部門安全辦主任、基建辦主任、社事辦主任榮、社區辦主任、招商辦副主任、人口辦常務副主任、派出所所長、新鎮派出所所長任副組長的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專項整治辦公室設在鎮安全辦,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建立動態臺帳、情況匯總及總結。各單位也應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由分管安全的領導任組長,安全干部任副組長,建立一支專業隊伍,實施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的專項治理工作。

二、工作目標

在年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基礎上,按照“排查要認真、整治要堅決、成果要鞏固、杜絕新隱患”的要求,在全鎮各村、居委、鎮直屬公司、各部門(行業領域)所有生產經營單位,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以屬地化管理和條塊結合為原則,各村、居委、鎮直屬公司要加強組織和領導,明確分工和責任,各有關部門要協同配合、扎實推進。各生產經營單位要積極行動,全面排查和治理隱患,突出抓好隱患整改工作,加大隱患治理力度,切實消除事故隱患。要繼續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進一步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政府的安全生產監管主體責任,推動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的落實。要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險源監控的長效機制,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管理,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的發生,促進本鎮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

三、職責分工和重點內容

(一)職責分工

1、生產安全。主要包括: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建材、民爆器材、電力等工礦商貿企業及其生產、經營、使用、儲運等各類重要設備設施。

責任(牽頭)部門:鎮安全辦。協辦單位:鎮經管辦、派出所、新鎮派出所。

2、特種設備。主要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廠(場)內機動車輛等特種設備。

責任(牽頭)部門:鎮安全辦。

3、燃氣安全。主要包括:燃氣管道運營設備設施及違章占壓整治,供氣運營企業及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等。

責任(牽頭)部門:鎮安全辦。

4、環境保護。主要包括:沿江、沿河化工企業及易因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及危險化學品廢棄物處置。

責任(牽頭)部門:鎮安全辦。協辦單位:鎮水務站、鎮經管辦。

5、建筑施工。主要包括:“世博”工程設施建設、重大市政工程建設、軌道交通建設、橋隧工程建設、水務建設等各類建筑施工工地及大型建筑施工機械、堤防、水閘、排水設施、防汛設施等各類重要設備設施。

責任(牽頭)部門:鎮基建辦。協辦單位:鎮水務站、鎮經管辦、鎮城管所。

6、交通運輸、城市綠化。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水運等行業(領域)站點、橋梁、場所及設施,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危險路段排查治理和危險化學品運輸,城市綠化建設等。

責任(牽頭)部門:鎮城管所。協辦單位:鎮安全辦、鎮水務站。

7、人員聚集場所及消防安全。主要包括:商(市)場、公共娛樂場所(含水上游覽場所)、旅游景點、學校、醫院、賓館、飯店、網吧、公園、勞動密集型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

責任(牽頭)部門:派出所、新鎮派出所。協辦單位:鎮經管辦、鎮社事辦、鎮文化站。

(二)排查治理內容

各責任(牽頭)部門要結合國務院各相關部門下發的指導意見要求,全面排查治理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工藝系統、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環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隱患,以及安全生產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安全管理組織體系、責任落實、勞動紀律、現場管理、事故查處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

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程標準貫徹執行及責任制建立與落實情況;二是重要設施、裝備和關鍵設備、裝置的完好狀況及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情況,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情況;三是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和危險物品的存儲容器、運輸工具的完好狀況及檢測檢驗情況;四是對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以及重點環節、部位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風險辨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設及措施落實情況;五是事故報告、處理及對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情況;六是教育培訓情況,特別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和生產一線職工(包括農民工)的教育培訓等情況;七是應急預案制定、演練和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配備和維護情況;八是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三同時”(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執行情況;九是道路設計、建設、維護及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等情況;十是對企業周邊或作業過程中存在的易受臺風、風暴潮、暴雨、暴雪、雷電等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危險點排查、防范和治理情況等。

同時,鎮安全辦將適時組織有關部門對各責任單位和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督查。督查主要內容包括:一是貫徹執行國務院、市政府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和“隱患治理年”的各項工作落實情況;二是去年排查出的重大隱患治理及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情況;三是檢查各類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的落實情況;四是打擊非法建設、生產、經營行為;五是事故查處及責任追究落實;六是有關政策措施制定和執行,安全許可制度實施情況;七是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建設情況;八是全國“兩會”、汛期、“奧運會”等重要時段安全生產措施落實情況。

四、重點時段主要工作

第一時段(3月至4月):圍繞確保全國“兩會”期間安全生產,做好排查治理和監督檢查工作。召開隱患排查治理動員會議,落實責任,明確任務。各責任單位要抓緊整改年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中排查出的重大隱患,凡能夠在短期內完成整改的,務必于3月底前整改到位;暫時難以完成整改的,也要列出計劃,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間、預案“五落實”,并加強監控。

第二時段(5月至9月):圍繞汛期和北京奧運會安全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針對汛期臺風、暴雨增多的特點,加強對防汛設施、病險堤防、地下設施、電力通信設施、建筑工地臨時設施、腳手架戶外廣告燈箱、玻璃幕墻等作為排查治理的重點,建立健全自然災害預報、預警、預防和應急救援體系,落實防汛、防坍塌、防火等各項措施,嚴防引發事故災難。對排查出的隱患,要加快治理和除險加固進度,確保汛期到來前整改到位,因工程或其他原因無法完成的,要加強監測,制定預案。

2、以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道路和水上運輸、特種設備等夏季事故易發的行業領域為重點,加強日常監控和管理,加大對易引發事故重大隱患的治理力度。化工廠、加油站、危險物品運輸要防火防爆、防泄漏、防中毒,建筑施工要防坍塌垮塌,道路交通要防超載超限超速,水上交通要防碰撞、防泄漏。

3、加強對本鎮體育場館、設施設備以及賓館飯店、商(市)場、旅游景點和各類交通運輸工具的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決和整改,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第三時段(1O月至12月):針對第四季度趕任務、搶工期現象增多和冬季雨、霧、冰、雪天氣多發的特點,深入推進隱患治理,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1、堅決查處生產企業和交通運輸企業的“三超”行為,嚴格商場超市、賓館飯店、車站碼頭、文化娛樂等公眾聚集場所安全管理,堅決防止火災及擁擠踩踏事故等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加強對本鎮大型活動的安全管理,加大打擊非法銷售煙花爆竹等的力度,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使用、運輸、儲存和廢棄物處置等環節的安全監管,防止中毒、泄漏、爆炸事故的發生。

2、指導督促各生產經營單位做好冬季安全生產工作,認真排查整改各類事故隱患,落實防火、防爆、防塵、防靜電、防寒風大潮、防冰雪災害、防凍裂泄漏、防一氧化碳中毒,以及道路和水上交通防滑、防霧、防碰撞等措施。

3、認真總結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果和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和要求,健全企業、政府兩個層面的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使隱患排查治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單位要充分認清當前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形勢,切實提高對開展此次專項治理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工作責任心,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要把本次專項治理工作作為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做好年北京奧運會保衛和維護我鎮社會穩定的重大任務,抓緊、抓實、抓好,確保專項治理扎實開展。各村、居委、鎮直屬公司和各責任(牽頭)部門擬定的工作方案和動員部署情況,于3月30日前報鎮政府辦公室。

(二)加強宣傳,廣泛發動。要充分利用媒體,加大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傳力度;以“治理隱患、防范事故”為主題,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月”活動;要充分依靠和發動廣大從業人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組織職工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全面認真細致地查找各種事故隱患;建立監督和激勵機制,對隱患排查治理不認真、走過場的單位要予以公開曝光。

(三)突出“四個重點”,全面排查治理各類隱患。一是去年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中排查出的尚未整改的重大隱患;二是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領域;三是安全管理基礎薄弱,近兩年來事故多發、易發的重點企業;四是全國“兩會”、汛期、“奧運會”期間、第四季度等重點時段。

(四)堅持“三個全程”,強化監督檢查。各村、居委、鎮直屬公司和各責任(牽頭)部門要加強對事故隱患的監督檢查。對集中排查出的突出問題,要實施“全程跟蹤”,督促企業加大投入、落實責任,標本兼治,確保隱患整改到位;對隱患治理,要實施“全程指導”,嚴格督促整改,對整改確有困難的,要及時、主動為企業提供安全生產服務,確保隱患治理工作順利開展;對隱患整改,要實施“全程督查”,做到隱患不整改不放過、隱患整改不達標不放過,并加大“回頭看”力度,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或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提請有關部門予以關閉、取締。

(五)做好“四個結合”,夯實雙基工作。一是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年度工作結合起來;二是堅持與檢查落實政府責任結合起來;三是堅持與落實安全生產治本之策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四是堅持與加強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和提高安全生產監管能力結合起來。

篇4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突發危機事件的能力,保證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工作協調、有序和高效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保護國家和公眾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航空安全。

1.2編制依據

《國家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和《福建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

1.3適用范圍

處置在福建省行政區域內發生或可能發生的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適用本預案。

1.4工作原則

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處置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則:

——以人為本,避免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

——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分級響應。

——職責明確、分工協作、反應及時、措施果斷、運轉高效。

——預防為主、常備不懈、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依靠科學、依法處置。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應急體系框架

2·1·1應急組織體系

福建省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由領導協調指揮機構、執行辦事機構和應急救援隊伍及力量組成。應急救援領導協調指揮機構為省直相關部門組成的省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執行辦事機構為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隊伍及力量包括民用航空器搜尋救援隊伍和地方人民政府、民用航空企事業單位應急救援、消防、醫療救護、環境保護隊伍及社會力量等。

2.1.2應急預案體系

福建省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體系由本預案、省直有關部門應急預案、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應急預案、民航福建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民航福建監管辦)、民航廈門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民航廈門監管辦)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省內民用運輸機場應急救援預案、民用航空相關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等組成。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在我省發生時,有關各級政府和部門、單位、組織應各司其職,按照各自預案及職責分工及時有效地開展應急處置工作。設區市人民政府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和省內民航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應報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2.2組織機構及職責

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負責組織、協調、指揮本預案適用范圍內的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下設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作為我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的執行和辦事機構。

3應急響應

3.1應急響應分級

按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分為四個等級。

3.1.1I級應急響應

在我省行政區域內的民用航空器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為Ⅰ級應急響應:

——民用航空器特別重大飛行事故。

——民用航空器執行專機任務發生飛行事故。

——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死亡人員中有國際、國內重要旅客。

——軍用航空器與民用航空器發生空中相撞。

——外國民用航空器發生飛行事故,并造成人員死亡。

——民用航空器發生爆炸、空中解體、墜機等,造成重要地面設施(重要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交通設施、居民區、油庫、電廠/站、化工廠、核設施、水利設施等)巨大損失,并對設施使用、環境保護、公眾安全、社會穩定等造成巨大影響。

3.1.2Ⅱ級應急響應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為Ⅱ級應急響應:

——民用航空器發生重大飛行事故。

——民用航空器在運行過程中發生嚴重的不正常緊急事件,可能導致重大以上飛行事故發生,或可能對重要地面設施、環境保護、公眾安全、社會穩定等造成重大影響或損失。

3.1.3Ⅲ級應急響應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為Ⅲ級應急響應:

——民用航空器發生較大飛行事故。

——民用航空器在運行過程中發生嚴重的不正常緊急事件,可能導致較大以上飛行事故發生,或可能對地面設施、環境保護、公眾安全、社會穩定等造成較大影響或損失。

3.1.4Ⅳ級應急響應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為Ⅳ級應急響應:

——民用航空器發生一般飛行事故。

——民用航空器在運行過程中發生嚴重的不正常緊急事件,可能導致一般以上飛行事故發生,或可能對地面設施、環境保護、公眾安全、社會穩定等造成一定影響或損失。

3.2應急分級響應

——發生I級或Ⅱ級應急響應事件時,啟動本預案。

——發生Ⅲ級或Ⅳ級應急響應事件時,啟動相關設區市人民政府的應急預案、民航福建監管辦、民航廈門監管辦及轄區內相關民航企事業單位的應急預案。

啟動本級應急預案時,本級指揮部應向上一級指揮部報告,必要時申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

啟動本級應急預案時,相應的下級應急預案應提前或同時啟動。

3.3應急響應內容

3.3.1應急響應程序

(1)啟動本預案后,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按下列程序和內容響應:

——開通與國家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和我省相關部門、事故發生地設區市應急指揮部、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指揮部等的通信聯系,收集相關信息,實時掌握事故處置情況。

——及時向國家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省委、省政府、省安監局報告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基本情況和應急救援的進展情況,向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通報情況。

——視情況通知有關成員到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

——通知相關應急機構趕赴事故現場,為設區市指揮部提供技術支持,協調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提出的支援請求。

——組織有關人員、專家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

——協調落實其他有關事項。

(2)省相關部門接到飛行事故信息后,按下列程序和內容響應:

——啟動并實施本部門應急預案,并向省政府和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協調組織應急救援力量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需要其他部門支援時,向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提出建議。

(3)各相關設區市人民政府接到飛行事故信息后,按下列程序和內容響應:

——啟動并實施相關設區市應急預案,及時向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應急救援力量開展現場先期應急救援工作。

——需要其他應急力量支援時,向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提出請求。

3.3.2信息報告和通報

(1)信息報告

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接到事故相關信息后,應在1小時內上報省政府、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和省安監局。

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上一級人民政府和當地民用航空管理機構,并在2小時內以書面形式上報有關事故情況與先期處理情況。

發生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的相關單位要及時、主動向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報告信息,提供事故航空器相關資料;民用航空相關管理部門要提供事故前的監督檢查有關資料,為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研究救援方案提供依據。

(2)信息通報

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接到事故相關信息后,進行確認匯總,通報省直相關部門、事故發生地設區市人民政府及民用航空有關單位,按預案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3.3.3通信

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組織建立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與應急救援各相關部門的通信聯系。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落實事故現場信息通信保障工作。

3·3.4現場指揮和協調

各應急機構接到事故信息和指揮命令后,立即派出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在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下,按照各自的預案和處置規程,協同配合,共同實施搜救和緊急處置行動。

處置I級、Ⅱ級應急響應事件的飛行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由省政府、事發地設區市人民政府、民航福建監管辦和參加現場應急救援的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處置Ⅲ級、Ⅳ級應急響應事件的飛行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由事發地設區市人民政府負責人及其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由省指揮部負責協調省直有關部門和應急資源。必要時,由省指揮部直接指揮。

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成立前,各應急救援隊伍必須在當地政府和民用航空地區管理機構或其派出機構的協調指揮下堅決、迅速地實施先期處置,全力控制事故態勢,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的發生。

3.3.5航空器搜救

民用航空器搜救包括陸上搜救和海上搜救。

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負責統一指導全省范圍的失事民用航空器的搜救工作。

(1)陸上搜救

有關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失事民用航空器的搜救工作。

(2)海上搜救

福建海事局(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辦公室)負責按照《福建省海上搜救應急預案》的相關規定負責民用航空器的海上遇險搜救工作。

民用航空器搜救工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搜尋援救民用航空器規定》執行。

3.3.6現場緊急處置

現場處置主要依靠事發地人民政府、各級公安消防部門和民用運輸機場應急處置力量進行。

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負責協調相關部門及民用航空其他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增援。

參加現場應急救援的隊伍和人員在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統一協調下進行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

現場應急救援時,應優先將旅客、機組人員及其他機上人員撤離、疏散到安全區域,及時救助機上及地面受傷人員和幸存人員。及時掌握機上運載的貨物及危險品、航空器危險品及周邊地面設施和危險品的情況,根據現場情況迅速探明危險品狀態,并立即采取防護措施,必要時調集專業救援隊伍進行處理。

當飛行事故發生在民用運輸機場區域內時,機場應急指揮中心應按有關規定及機場應急救援預案迅速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工作。在不影響應急救援工作及事故調查的前提下,盡快搬移、清理停留在機場道面上的事故航空器或其殘骸,盡早恢復機場的正常運行。相關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應根據情況,及時調配與本機場運行有關的航班。機場及相關航空運輸企業負責組織、疏導、安置因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滯留機場的旅客,維護機場運行秩序。

3.3.7醫療衛生

事發地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開展緊急醫療救護和現場衛生處置工作。

上級衛生部門根據需要,及時派出專家和專業防治隊伍進行支援。特殊情況下,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根據事故現場需求,及時協調衛生部門組織有關專業醫療救護中心和專科醫院,派出有關專家、調用特種藥品和特種救治裝備進行支援。

現場防疫工作由事故發生地疾病控制中心根據事故類型,按照專業規程開展現場防疫工作。

3.3.8應急人員的防護

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必須在確保現場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實施。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采取各種現場安全防護措施,制定并嚴格執行應急人員進出事故現場的管理程序。參加現場應急救援的指揮人員、事故調查人員應按有關規定配帶具有明顯標識的專業防護服裝及裝備。

3.3.9群眾的安全防護

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負責組織事故發生區域群眾的安全防護工作。

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具體情況,明確群眾安全防護的必要措施,決定應急狀態下群眾疏散的范圍、方式、程序并組織實施,協調衛生部門組織醫療救護與疾病控制。事故發生地公安部門負責現場治安管理。

3.3.10社會力量動員和參與

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組織調動本行政區域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根據需要,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協調、組織有關社會力量進行支援。

3.3.11信息

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信息統一由國家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負責對外。

3.3.12應急終止

(1)應急終止條件

——事故航空器的搜救工作已經完成。

——機上幸存人員已撤離、疏散。

——傷亡人員已得到妥善救治和處理,重要財產已進行必要保護。

——對事故現場、應急人員和群眾已采取有效防護措施。

——事故所造成的各種危害已被消除,并無繼發可能。

——事故現場的各種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

——受影響的民用運輸機場已恢復正常運行。

——事故現場及其周邊得到了有效控制,對重要地面設施、環境保護、公眾安全、社會穩定等的影響已降至最小程度。

(2)應急終止程序

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確認符合應急終止條件,并選擇適當終止時機,由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上報國家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批準后應急終止。

應急工作終止后,及時分析評估本單位(部門)應急救援工作,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建議,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并向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4后期處置

4.1善后處置

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組織協調善后處置工作,盡快消除事故后果和影響,安撫受害人員,維護社會穩定,盡快恢復正常秩序。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協調有關工作。

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的民航運輸企業應按有關法律、法規,及時對受害旅客、貨主進行賠償,對地面受損害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賠償;有關保險機構及時按有關航空保險規定辦理事故理賠工作。

4.2事故調查

省處置飛行事故應急指揮部協調配合國務院、民航主管等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并提供相關的支持。

4.3應急救援調查報告及評估

在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處置結束后,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應向省政府和國家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提交應急救援總結報告。省處置飛行事故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對應急處置工作進行分析評估,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意見,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

5應急保障

5.1裝備保障

省內各機場要按照規定標準配齊應急救援裝備,民航福建、廈門監管辦要加強監督檢查。

省直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積極利用現有檢驗、鑒定、監測救援力量的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和職責要求,增加應急處置、快速機動和自身防護裝備、物資的儲備,不斷提高應急檢驗、鑒定、監測和救援的能力,保障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工作的順利實施。

5.2通信保障

建立和完善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指揮的通信保障和信息管理系統,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無線通信技術、衛星技術等現代化手段,配備必要的有線、無線通信器材和計算機網絡軟、硬件設備,確保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中,各方面的聯絡暢通、迅速、高效且形式多樣。

5.3人力資源保障

加強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處置隊伍的建設,通過經常性的培訓、演練提高應急處置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

5.4技術保障

加強技術支持部門的應急基礎建設工作,增加技術投入,吸收國際先進經驗,隨時為處置可能發生的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救援提供技術支持與保障。

6宣傳、培訓和演練

6.1宣傳

省內民航行政管理機構以及民航各企事業單位應加強對人員防范事故的安全教育和應急處置工作教育,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眾宣傳航空器出現緊急情況時應采取的處置措施,增強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盡量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6.2培訓

省內民航各有關單位應組織民用航空應急預案的學習和培訓,加強國內外技術交流和研討,提高應急處置、事故救援和調查等有關人員的業務知識能力水平。

6.3演練

機場所在地人民政府每2年至少協調組織一次針對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的應急綜合演練,加強和完善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工作,不斷完善應急預案。

省內民航各有關單位應定期組織不同類型的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演練,以檢驗、改善和強化各方面的應急準備、應急響應和應急管理能力。

7附則

7.1名詞解釋

航空器:凡能從空氣的反作用而不是從空氣對地面的反作用,在大氣中獲得支承的機器。

機場及其鄰近區域:指機場圍界以內及距機場基準位置點8公里范圍內的區域。

7.2預案管理與更新

隨著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訂和完善,部門職責的變化,以及應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省指揮部辦公室應及時組織修訂完善本預案,報省政府批準。

7.3獎勵與責任追究

7.3.1獎勵

在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單位及個人,省政府有關部門、相關地方人民政府和民航相關單位等應給予獎勵:

——由于報告及時,避免了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的發生或減輕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由于處置措施適當,避免了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的發生或減輕了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其他在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

7.3.2責任追究

——對未及時報告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導致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受到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對在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中,,導致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受到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