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控實訓總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2 02:05: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電控實訓總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汽車底盤電控技術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本文就汽車底盤電控技術這門課程,首先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教學的現狀,其次闡述了基于慕課的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的教學改革,最后分析和總結了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教學轉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反思,即要完善基于慕課平臺的教學實施過程;要加強對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的資源投入;要繼續探索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汽車底盤電控技術;慕課;項目導向法;翻轉課堂
201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如何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成為職業教育的核心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改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高職院校也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教育部曾公開發表聲明,信息化教學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的教學模式必將向信息化教學轉變。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改革和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于人才培養模式的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高職院校,實現教育信息化改革成為衡量學校發展規模的一把標尺。汽車底盤電控技術作為汽車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重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在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學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決的重大問題。
1高職院校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教學的現狀
1.1課程定位不到位。汽車底盤電控技術是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必修課程,更是核心課程。近幾年來,隨著汽車工業的大力發展,新的先進技術不斷誕生,尤其是以汽車底盤部分的電子控制技術的大量使用,使得汽車行業對掌握高新底盤電控技術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職院校汽車專業的學生應當提高對本課程的重視[1]。1.2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具的匹配度不夠高。汽車底盤電控技術緊密圍繞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這一核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故障分析、檢測、診斷能力,而分析診斷的關鍵是要掌握各總成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對于這部分理論知識,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模具,如液力變矩器,很難講解清楚泵輪、渦輪、導輪的液體流向和扭矩傳遞過程。1.3學生基礎薄弱,理論知識基礎不夠扎實?,F代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普及,招生數量不斷擴大,此類院校培養的學生具有鮮明的特點,普遍存在理論基礎相對薄弱,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思想上存在惰性,學習主動性差,遇到問題,存在回避思想。當然,他們最大的亮點是善于動手。
2基于慕課的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教學改革
高職汽修綜合實踐課程開發與實踐
1課程定位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普遍采用“2+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2”是指在校兩年的基礎課與專業課的學習,第二個“0.5”是利用1個學期的時間在校外完成頂崗實習,而第一個“0.5”則是學生在校內學習的最后一個學期[2]。汽修專業高職學生在經過2個學年的校內學習后,基本上完成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以及大部分核心專業課程的學習,已基本掌握了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原理與維修、汽車電控系統等課程的相關知識。但前述知識多是從知識自身結構出發,逐點學習。從內容上來講,大多數知識點相對獨立,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塊狀的,沒有行成關于汽車整車的綜合知識和技能。而學生未來的崗位以及頂崗實習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應該是將汽車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面對汽車出現的故障,學生需要利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因此,汽修綜合實踐課程的功能,就是通過課程的訓練,讓學生將前2學年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在運用過程中將前修課程知識融為一體,進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從而形成能夠脫離課本的適應崗位技能要求的能力。因此,汽修綜合實踐課程的定位就是將汽車發動機維修、底盤維修、電氣維修以及電控系統維修等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在專業知識學習與崗位技能形成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
2課程內容設計
基于課程的定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須滿足以下特點:一是本課程的內容要面向崗位技能的實際需求;二是本課程的內容要體現前修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三是要突出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3]。根據以上特點,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2.1緊跟汽車服務市場
課程的功能定位是為學生頂崗實習奠定技能儲備基礎,因此,課程中所設計的實訓項目應符合未來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可靠性得到了很大提升,維修服務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以往的經驗去設計教學內容,可能會出現脫離企業實際的情況。為此,通過到小拇指汽車服務會所、途虎養車、廣東中域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內維修企業深入調查,理清了汽車維修企業技術人員的日常主要工作內容,根據實際的崗位技能需求,確立了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按照汽車維修崗位實際工作內容的出現頻次,將工作內容劃分為高頻次工作、常見性工作、一般性工作和偶發性工作四類。其中,高頻次工作主要包括車輛的保養、輪胎更換、發動機系統故障檢修、空調故障檢修、車體鈑金與噴漆等內容。常見工作包括四輪定位、底盤異響檢修、發電充電故障檢修等。一般性工作主要包括發動機大修、空調壓縮機故障、轉向系統故障等內容。偶發性故障屬于不常見、偶爾會遇到的不確定性故障。根據上述調研結果,課程內容設計了汽車保養維護和常見故障診斷兩個大的模塊。汽車保養和維護模塊包括汽車一、二級保養的操作,這是維修工最主要的日常工作內容。故障診斷模塊主要包括發動機啟動困難、工作無力、燃油消耗異常以及空調不制冷等高頻出現的故障,也包括了底盤異響、充電發電故障檢修等內容。通過這些項目內容的訓練,學生基本可以應對未來日常崗位工作需求。
高職汽修綜合實踐課程開發與實踐
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面向一線的汽車維修服務技術人員,綜合實踐課程是學生在校內完成維修技能提升的關鍵課程,是校內實訓教學的核心環節,對學生消化吸收前修課程知識,完成頂崗實習的技能準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各高職院校普遍開設本門課程,部分教育工作者也對課程的建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1]。本文對汽修綜合實踐課程的定位設計、課程內容設計、教學方法等內容進行了研究,對我校課程資源建設情況進行了簡單介紹,以期能為同類院校該課程的建設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1課程定位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普遍采用“2+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中,“2”是指在校兩年的基礎課與專業課的學習,第二個“0.5”是利用1個學期的時間在校外完成頂崗實習,而第一個“0.5”則是學生在校內學習的最后一個學期[2]。汽修專業高職學生在經過2個學年的校內學習后,基本上完成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以及大部分核心專業課程的學習,已基本掌握了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原理與維修、汽車電控系統等課程的相關知識。但前述知識多是從知識自身結構出發,逐點學習。從內容上來講,大多數知識點相對獨立,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塊狀的,沒有行成關于汽車整車的綜合知識和技能。而學生未來的崗位以及頂崗實習中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應該是將汽車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面對汽車出現的故障,學生需要利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因此,汽修綜合實踐課程的功能,就是通過課程的訓練,讓學生將前2學年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在運用過程中將前修課程知識融為一體,進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從而形成能夠脫離課本的適應崗位技能要求的能力。因此,汽修綜合實踐課程的定位就是將汽車發動機維修、底盤維修、電氣維修以及電控系統維修等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在專業知識學習與崗位技能形成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
2課程內容設計
基于課程的定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須滿足以下特點:一是本課程的內容要面向崗位技能的實際需求;二是本課程的內容要體現前修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三是要突出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3]。根據以上特點,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2.1緊跟汽車服務市場
技師學院一體化教學設計論文
在新課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專業對話伙伴,應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并通過有一定實際價值的行動產品來引導教學組織過程。
一、教學設計思路
學生學習方式多以強調合作與交流的小組形式進行。學生通過主動和全面的學習,可以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統一的效果。該次教學采用圍繞教學內容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以“汽車節氣門位置傳感器故障診斷與維修”學習任務為驅動,通過創設獨特的學習情景,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分析能力和溝通能力在內的各種職業能力,體現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特點。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匯報交流、活動反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維過程,學會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后達到“好學”的境界。
二、教學資源分析
1.教材分析選用的教材是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汽車電控發動機構造與維修》以及配合使用《THCEZX-1A型汽車整車電氣系統實訓考核裝置技術手冊》。2.學情分析授課的對象是筆者學院2011級汽車維修專業的40名在校學習一年以上的高級班學生。該次教學之前,該班同學已完成帕薩特轎車節氣門位置傳感器的功用、工作原理等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帕薩特節氣門體也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電路故障診斷必需的工量具使用方法和實訓考核裝置的相關操作。存在的不足是部分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較差,特別是對電路圖的理解掌握不足,邏輯分析能力較弱,對故障排除的方法掌握較少。3.教學環境分析教學地點:汽車電控實訓室。教學設備:10臺THCEZX-1A型汽車整車電氣系統實訓考核裝置。教學工具:X-431解碼儀10臺、汽車專用萬用表10塊、世達工具車10臺、帕薩特全車電路圖10冊,理實一體化教室。
三、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在理實一體化課程中的應用與探究
摘要:在職業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成為未來教育的新模式,也為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本文介紹高職理實一體化課程的現狀,基于工作過程的“六步法”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了理實一體化課程整體活動框架,并對實施的各環節進行概括性的說明,總結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理實一體課程中設計要點,希望對混合式教學在理實一體化課程中的應用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職教課程;理實一體化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
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不斷深入,但是理實一體化課程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特別是實訓條件與學生人數的不匹配,最終在教學往往是對理論和實驗內容進行拆分,課上教師通過多媒體進行授課,對知識點進行逐一講解分析,實踐課再進行實踐操作。這種教學模式存不可避免的導致理論體系和實驗體系不一定完全同步,容易出現兩者知識碎片化、理實銜接不緊密等問題,學生上理論課時枯燥無味主動性差,在實踐課上,學生又不知道操作的原理,然后照著老師講的操作做完就算完成任務了[1]??傊瑐鹘y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利于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實施,不能適應當前職業教育規??焖侔l展的現狀。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職業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學靈活、及時和持續性的學習特點,被視為教育的“新常態”[2]。本文通過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施方案,重構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活動,進行理實一體課程教學的應用探索,希望解決在原有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弊端,旨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升教學教學質量。
1混合式教學的概念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兩種或多種教學形式的融合,常說的混合式教學是指學生線上利用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線下在有教師的課堂上進行面對面教學,通過線上與線下兩種方式完成教學的過程。但是,混合式教學不僅僅是教學方式的混合,它強調的是在適當的時間,通過應用適當的媒體技術,提供與適當的學習環境相契合的資源和活動,讓適當的學生形成適當的能力,從而取得最優化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3]。第一,兩種學習環境的融合。教師通過互聯網技術將教學過程從傳統的教室延申到網絡平臺,以平臺軟件實現知識的傳播。第二,兩種學習理論的融合。在混合式教學當中,教師依據不同的教學階段,采用不同的教學理論進行指導,依據各理論之間的關聯性,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和教學目標[4]。第三,教學資源的融合。資源形式將不再局限于單一媒介,提供給學生的學習資源形式更加豐富。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利用線上教學資源進行學習,通過網絡交互工具進行討論交流,完成設計的教學目標。因此,混合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融合,更是對學習空間與時間的融合。混合式教學通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學效率和提升學習效果的目標[5]。
2混合式教學的整體設計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摘要:頒布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教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是高職教學工作的核心,是深化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與掌握知識、技能的有效途徑。這為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指明了方向,因此分析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實踐
0引言
高職是培養優秀人才的主要陣地,教學水平直接決定了汽車檢測與維修人才的培養。然而從當前汽車類職業院校教學情況來看,部分院校過于注重汽車專業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生動手操作、創新與團隊合作等能力的培養,導致汽車專業畢業學生的技能水平和汽車行業用人單位要求不符。因此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如何培養符合適當發展的人才,已經變成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1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目標不明確
地方性高校教育教學模式提升與研究
摘要:世界一流學科的構架與我國高等教育競爭力和國家創新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關系,而目前“雙一流”背景下地方性高校教育教學建設存在著現實問題。在“雙一流”建設中高校教師不斷創新與實踐,提高教學水平,提升教學模式,探索教學思想,其目的是培養適應社會的新型人才。文章首先提出在“雙一流”背景下地方性高校教育教學建設存在的現實問題,并對此闡述相應的解決辦法,提出了教師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方法以及教師的授課內容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雙一流學科;地方性高校;自我完善;校企合作
教育是興國之本、強國之基。堅持以中國特色和世界一流為核心,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學和一流的學科。“雙一流”建設的提出,使各高校自立于“雙一流”建設當中來,在充分發揮各高校自身學科特色的同時,給高校帶來了挑戰和機遇。特別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重要支撐,同時也給予地方性大學、普通本科院校在某一或若干領域躋身“一流”行列提供了機會,有利于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已成為優化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柱。教育教學模式在“雙一流”建設中對于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起到了核心和支架作用,鼓勵特色發展、實行分類推進,指出高校應根據自身特色實現差別化發展,成為優化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杠桿。這需要所有高校教師對大學生進行先進科學知識的傳授,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材施教,其目的是培育出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級人才。隨著“雙一流”學科建設的考核,各地方性高校加速高層次人才引進、追求短期速成發展績效的趨勢加大。
一、“雙一流”背景下地方性高校教育教學建設存在的現實問題
(一)學科建設的要素有待提升。學科建設的要素有待提升。我校車輛工程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教育部首批“卓越計劃”試點專業、省特色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和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汽車制造與維修”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的主要依托專業。但目前我院專業建設上存在知識創新有待進一步探索和高質量人才有待培養和引進等問題,從而導致高水平論文和高層次。獲獎指標有待提升,同時黑龍江又處于特殊的地理區域位置的差異化特征,這無疑又阻礙了高級人才的引進,這又增加了我們在建立一流學科方面的困難。(二)適應課程體系構成調整和面向社會的視域建設目前在大學實施的“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專業基礎課的學時相對減少,如何在課程內容多與學時少的矛盾、保證教學質量不變和滿足社會的需求的情況下,合理調整理論教學和實驗課學時,培養出面向社會需求的人才,是目前亟需思考的問題。(三)授課內容應與時俱進。授課內容應與時俱進,目前選用的教科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內容偏舊、更新速度慢等問題,單依靠參考其他參考資料來更新我們的教學內容、補充教學內容是無法滿足教學和學生應知應會的要求。(四)知識和技能一體化體系有待探索。對學生在知識攝取和技能訓練方面的脫節導致無法有效地提高其應用動手能力。我們可以多借鑒國外和重點高校的先進教學理念,使教學形式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體制和機制障礙依然存在,建設可以培養人才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一體化體系仍有待探索。
二、學科建設教師整體素質提升與創新
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分組教學與實踐
摘要:電氣系統是現代汽車正常運行與使用的基礎,尤其是汽車逐漸向智能化轉型,電氣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增多,對汽車電氣設備的維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分析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實施現狀,說明了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分組教學的必要性,總結了分組教學法應用的實踐優勢與優化方向。
關鍵詞: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分組教學;實踐
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汽車產品已經逐漸由傳統機械型產品向著數字化和智能化轉變,汽車技術的升級引進了大量電控技術,使汽車的駕駛和乘用體驗得到了相應提升,同時汽車的穩定性、可靠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1]。與傳統汽車電控技術相比,現代化汽車的電控技術更趨于復雜化,并與液壓、網絡、信息等技術進行了有效融合,汽車中所使用的電器元件也不斷增多,復雜的線路布置對于汽車電路系統的檢修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高等教育中的汽車維修專業,電氣設備維修課程是學生學習階段的一項重要課程,面對社會對于汽車維修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加大,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方法創新提高教學效果,是高校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而對傳統電氣維修課程開展教學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有效手段[2]。
1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實施現狀
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是汽修專業的一項重要專業課程,需要學生具備汽車電氣系統的理論知識,同時具備電氣系統維修的實踐能力。該課程的教學過程涉及到汽車電氣系統的總體布局,學生需要以汽車各部位的電氣元件功能及布置特點為知識基礎,將電氣線路知識和故障檢測知識應用到故障檢修的實踐中。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對學生的要求就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汽車電氣系統故障問題的能力。由于教學過程中涉及的知識內容較多,課程教學中往往存在理論知識講解偏多,實踐操作不足等問題,同時復雜的電路知識和檢修技術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實際質量不高。總體上講,大多數學校的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的教學方式仍舊沿用傳統的模式,教學中多采用教師主導的方式進行理論與實踐教學,這種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單一和呆板的問題,學生的被動聽講導致實際教學效果不佳。同時受限于教學設備的局限,學生的實踐學習存在不足,而且很少接觸先進汽車電氣系統的維修實例,導致學生的學習紙上談兵。與此同時,教學中使用的電氣相關教材理論知識相對陳舊,已不能滿足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這為學生解決新車型的電氣故障問題帶來了難度。教學過程中,理論型教師偏多,而優秀的“雙師型”教師嚴重缺失,導致教師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引導不充分,學生處理汽車電氣系統實際問題的能力嚴重不足[3]。
2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分組教學的必要性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內涵建設研究
[摘要]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自2012年在全國開設以來,各學校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建設各不相同,因此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進行內涵建設標準研究十分迫切。該文主要以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和課程實施面加以研究。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實施
本研究僅針對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和課程實施過程進行研究。
一、人才培養方案
針對全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開設情況做一下比較。1.公共基礎課。公共基礎課是按國家要求標準要求進行,教學內涵可在課程實施中加以評價,這里不作比較。2.汽車專業課。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專業課是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汽車各個系統的共性所能列出的四個系統。按照系統化教學方式應采用發動機、底盤、電氣、電力電子驅動四個系統進行教學,但由于要突出新能源專業核心課,人為的將發動機、底盤、電氣三個系統作為專業課統一在“汽車構造”“汽車電氣”“汽車電控系統”來代替,而將新能源汽車特有的課程獨立成專業核心課。3.專業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應包括“汽車機械制圖或識圖”“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汽車機械基礎”“汽車單片機技術應用基礎”“汽車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基礎”“汽車總線技術應用基礎”等。下面針對四門課如何開設加以說明:(1)“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未作知識更新,在直流電部分未重點補充電動汽車高壓直流供電網電路及其防護;在電工交流電部分未重點補充電動汽車交流供電網電路及其防護;電工學中電機部分只有異步電機,未重點補充電動汽車永磁同步直流無刷電機課程。最后,要將晶閘管內容轉置“汽車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基礎”中講解,晶閘管明確為電力電子元件。(2)“汽車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基礎”。據統計截止2020年幾乎沒有一家學校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開設“汽車電力電子技術應用基礎”課程,這是全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基礎課的重大失誤,是脫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國家汽車教學標準的一個證明。追其原因一是不知道新能源汽車的變頻器、車載充電機、DC/DC轉換器等全是電力電子方面的應用,從而未開設本課程;二是沒有現成的教材和先例資源,導致教師或專業負責人無法照貓畫虎。(3)“汽車單片機技術應用基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大部分都開設“汽車單片機技術應用基礎”課程,但在內容上未做出相應的改變,屬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汽車單片機技術應用基礎”在內容缺失上的失誤。追其原因一是不知道新能源汽車的變頻器、車載充電機、DC/DC轉換器、未來智能汽車零部件等都是采用數字信號處理類的并行單片機,而非8051這種串行單片機,從而未開設本課程;二是沒有現成的教材和先例,無法照貓畫虎。(4)“汽車總線技術應用基礎”?!捌嚳偩€技術應用基礎”在內容上未做及時改變,屬內容缺失。追其原因一是不知道新能源汽車在LIN/CAN/FLEXRAY/MOST/ETHERNET等五種網絡的都有應用,而僅對LIN/CAN內容進行。目前的狀況是總線共有7層,按要求高職高專只要掌握第6、7層即可,實際第6和7層沒有做到電路原理和應用相結合,這即是教材開發的問題,也是師資問題。4.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核心課。目前全國有三種類型的專業核心課實施方式,優缺點如下:(1)第一種將“新能源汽車技術概論”“純電動汽車構造原理與檢修”“混合動力汽車構造原理與檢修”“燃料電池汽車構造原理與檢修”這四門課作為核心課,本質是按新能源汽車縱向發展的類型。方案看起來新能源汽車特征明顯,但實際操作時重復內容需要加以避免。(2)第二種將“新能源汽車技術概論”“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原理與檢修”《電機及電機控制系統原理與檢修”“整車控制系統原理與檢修”這四門課作為核心課。本質是按新能源汽車共用的技術進行開設課程,缺點是將電池、電機這種教材中一章級別的內容上升為一門課程有升級內容的趨勢。不利于高職高專定性不定量學習的宗旨,也易割裂電池、電機等彼此之間的聯系。(3)第三種是將新能源汽車的傳統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共性和特性全部提取出來形成“汽車發動機構造原理與檢修”“汽車底盤構造原理與檢修”“汽車電氣構造原理與檢修”“汽車電力電子驅動系統構造原理與檢修”四門課程作為核心課,本質是按新能源汽車共用的技術基礎進行開設課程,是未來所有汽車專業開設的課程。目前這種方案中不能明顯體現新能源汽車的課程,并不適合當前新能源汽車專業核心課程一定要突出顯現的情況,適合新能源汽車大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屆時人們不再稱新能源汽車為新能源汽車。5.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方向課。高職、高專學生的專業方向有汽車研發服務、生產制造與裝配、售后技術與服務三個專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方向應側重在新能源汽車研發服務工作、汽車制造與裝配工作、汽車售后技術與服務工作的具體應用的教學內容研究,而不是將新能汽車的結構、原理本身要做明顯的專業區別,因為新能源汽車結構、原理與燃油汽車除電力電子驅動系統外,并無區別。6.其他拓展課。目前,通常將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汽車技術、車聯網技術等作為拓展課,不再說明。
二、課程實施
機械專業訂單式培養策略探討論文
關鍵詞:機械自動化專業“訂單式”培養實現“訂單式”培養的思考與實踐發展現狀思考
摘要:以就業為導向,實施“訂單式”培養是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的重大突破。機械自動化專業實現“訂單式”培養應從專業課程設置與調整、“雙師型”的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積極實施“雙證書”制度等方面進行具體實踐。
一、機械自動化專業發展現狀
隨著現代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產力已經不斷地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工業產品的科技含量也同時在不斷的提高,現代企業中大量機器設備參與生產的全過程,產品的數量、質量、成本、能源和資源的消耗為設備所左右,機械設備日益向大型化、精密電子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然而,機械自動化專業價值觀念結構比例失調,造成人才匱乏,已經不適應目前現代機械自動化技術設備的操作和維護管理等項工作。目前,我國高級技工、技師占技術工人總量的比例只有3.5%,發達國家高級技師占35%,高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世界制造業加速向我國的轉移,今后一段時期,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要以制造業為重點加速培養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培養機械自動化技術專業面向生產第一線的技能型人才是當務之急。
二、機械自動化專業實現“訂單式”培養的思考
高等職業教育就教學培養目標而言,是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掌握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實踐能力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就教學模式而言,是以提高能力為中心,以滿足崗位或職業需要為導向的素質教育。機械自動化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掌握工業自動化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又具有熟練操作、調試與維修機械電子自動化設備技能的生產第一線的中、高級技能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的學生主要從事機械電子自動化設備及數控設備的操作、保養、調試、維修、工藝編制、運行管理,一般復雜程度機械、電子設計工作。周濟部長在第三次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產學研結合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實施“訂單式”培養是發展職業教育的成功范例,是辦學模式的重大突破。所謂“訂單式”培養就是以企業用人訂單為依據,組織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通過“訂單式”培養模式的學生,崗位針對性和適應能力強,加強校企合作,有利于專業和學科建設,使辦學貼近市場,其優是能最大程度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目標,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坝唵问健迸囵B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