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同促和諧

時間:2022-10-21 05:27:00

導語:以不同促和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不同促和諧

促進社會和諧,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偉大戰略舉措,也是黨心民心所向。但少數黨員干部片面地將“和諧”與“不同”對立,稍有不同、分歧,便認為是“不和諧”,以致執行民主集中制時一錘定音,討論問題時排斥異音。殊不知“不同”是促進和諧的活力源泉。

“和而不同”,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準則。“不同”,指物質世界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和”,指不同事物相輔相成、共生共長;以“不同”促和諧,含有統籌、協調之意,強調矛盾的統一和均衡,從總體上達到和諧。

以“不同”促和諧,有其必然性。晏嬰說:調和五味烹制魚肉,因五味各異,經彼此調劑綜合,才制成美味。音樂由疏密、急緩、剛柔、強弱、高低等不同音符譜成,才悅耳動聽。史伯曰:“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列寧認為:發展是對立面的統一。馬克思指出:“對立面互相均衡,互相中和,互相抵消。這兩個彼此矛盾思想的融合,就形成一個新的思想,即它們的合題”。(1)可見,“不同”是和諧的首要前提,沒有“不同”,就沒有和諧。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任何領導者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總是有限的。譽稱“臥龍”、“鳳雛”的諸葛亮與龐統,也難免“痛失街亭”、“落風坡兵敗”。“未來是一頭難以捉摸的獸”。推進科學發展,揭開前人未解之謎,攀登別人未及之巔,必然會遇到各種矛盾,人們的認識也會有諸多差異。領導者惟有博采眾長而執其大端,方可去偽存真作出正確決策。三峽大壩為何首創無裂縫世界奇跡?國務院三峽工程驗收組副組長潘家錚說:“最應該感謝的是那些質疑和反對的人。”正是這些“不同”,成就了三峽的輝煌之“和”。

一些為政者把不同意見當“不和諧”而壓之,必然堵塞言路釀成亂世。他們習慣于用絕對化的觀點看待不同意見,只看到它們之間的對立和斗爭,忽視了它們的統一和協作。既然不同意見有共同基礎和各自優勢,它們就能融合且迸發出比斗爭更大的積極力量。正如陳云所說:“有錢難買反對自己意見的人”、“一有錯就有人罵,容易改正。如果人家天天喊萬歲,一出錯就是大錯。”(2)這里不妨學學古人。齊威王昭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于是廣聚民智,國力崛起。“千古一帝”唐太宗,把“納善察忠諫、虛心戒盈蕩”作為治國準則,對不同見解“反復研尋”、“列為屏障,朝夕瞻仰”,使言路暢通,僅魏征就進諫200條,由此政治修明,開創舉世矚目的“貞觀之治”。

“不同”如金,未必輕易聽到。要落實十六屆四中全會要求,“營造黨內不同意見平等討論的環境”。改變“誰講真話誰吃虧”、“報喜得喜,報憂得憂”、“批評上級怕丟‘烏紗’,只說愿望;批評同級怕丟‘人緣’,只提希望;批評下級怕丟‘選票’,只講期望”的“不良言態環境”。真言可貴,未必悅耳,甚至使人臉紅心跳,如芒刺背。要容萬物于胸襟,萌和善于心田。“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即使逆耳之言,也要從善如流,策劃今日,警鑒明天。

“荊岫之玉,必含纖瑕;驪龍之珠,亦有微纇”。一個人的認識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不同”難免欠周。要從“和諧至上”的高度予以寬容。西方諺語云:“盡管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的發言權利。”心誠、氣和、色溫、詞婉;容其所不周,諒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禮其所不欲;縱然理非,仍要虛懷若谷,聽之寬之。以期共鳴,使藏在心底、卡在喉頭、憋在嘴邊的肺腑“不同”傾情而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以“不同”促和諧,還應深入百姓草野,去聽取真實的輿情、為政的得失、中肯的批評。這些全是干貨的“不同”,能使領導者頭腦清醒,判斷正確,糾偏正向。當然,深入基層須有“民生如天”的親民情懷、求真務實的作風。孔繁森忍饑挨凍跑遍高原荒野98鄉8萬公里,傾聽“不同”,為民解憂,成就“和諧雪域”,就因為“阿里的貧窮,就是我們的羞恥。”

“不同”是客觀世界的存在形態。在《矛盾論》中指出:“差異就是矛盾。”“矛盾是普遍的、絕對的,存在于事物發展的一切過程中,又貫串于一切過程的始終。”不同價值觀念、不同利益群體、不同行為方式等諸多“不同”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一種聲音談不上動聽,一種味道稱不上佳肴,一種顏色構不成絢麗,一種事物形不成豐富。尊重不同,尊重差異,尊重多樣,是通向和諧的必經之途;排斥不同,消滅差異,同化多樣,難以達到真正的和諧。如果唯我獨尊,漠視民主,則只能抹煞個性,掩蓋矛盾,殃及團結。若能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真誠聽取不同意見,則有利于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因為惟有“不同”,思想才會活躍,事業才會興旺,社會才會和諧。

史料引用依據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頁。

(2)《陳云文選》第3卷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