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原則

時間:2022-12-12 04:05:00

導語: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社會建設的重大原則

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期間看望工會、共青團、青聯、婦聯的全國政協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時發表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講話,進一步闡明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豐富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思想的內涵。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共同建設、共同享有,深刻地闡明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性質,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指明了方向。

共同建設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包括社會各階層在內的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只有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才能使這一宏偉目標變成現實。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既要充分發揮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廣大農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又要鼓勵和支持其他社會階層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促進和諧人人有責的生動局面,為推進社會和諧提供強大動力。

共同享有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在社會主義中國,人民是國家、社會的主人。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目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須針對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矛盾,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真正把改革發展成果體現在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不斷提高上,體現在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上,體現在人民享有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各方面權益得到充分保障上。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所以社會成員應當共享社會發展的成果。改革與發展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的事業,其成本由各階層、各群體的人民群眾共同承擔,因此改革發展所帶來的成果理所當然由人民群眾共同享有,每個社會成員都應當從社會發展中受益。我國改革開放近30年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綜合國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但同時也要看到,由于城鄉二元結構長期存在、不同區域發展有差距,以及社會事業發展滯后,不同地區和部門、不同群體和個人,目前在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以及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是存在差異的。而貧富差距擴大,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緊迫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就不利于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就會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甚至影響安定團結的大局。

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統一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過程。首先,共建共享是緊密聯系、互為依存的有機整體。共同建設,是共同享有的前提和基礎;共同享有,是共同建設的結果和歸宿。共同建設的水平越提高,共同享有的條件就越充分,共同享有的程度也會越提高;共同享有的程度越提高,共同建設的動力就越大,合力就越強。沒有共同建設,就不會有改革開放的成果,不會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也就無從談起;沒有共同享有,就不能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和諧社會建設就會失去動力和活力。共同建設和共同享有,統一于黨領導全體人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

其次,制度建設是保障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社會基礎。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要保障人民群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引導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就必須加快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重視并努力建立健全以憲法為核心、覆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體系化的法律制度,確立法律在整個社會中的權威地位。這不僅有助于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范化、有序化,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切實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還有助于社會各群體間的良性互動。同時,要加快民主權利保障制度、公共財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的不斷完善,以保障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共同建設、共同享有,要求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關系黨和國家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而改革發展穩定與和諧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的全局性、長期性的重大問題。改革是社會保持穩定、走向持續發展的動力;發展是推進改革、保持穩定的中心目標,又是穩定社會、推動改革的有力杠桿;穩定是改革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把改革發展穩定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堅持在穩定中改革、在改革中發展,用發展的成果檢驗改革的成效,用穩定的環境增強人們改革的信心,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從總體上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切實做到以改革促進和諧、以發展鞏固和諧、以穩定保障和諧。

第四,共同建設、共同享有,是貫穿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全過程的根本原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和諧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凸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特有優勢,是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堅持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在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和諧才能展示出強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經過長期艱辛探索找到的適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符合人民愿望、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道路。它是一場通過不斷解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特別是著力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不斷化解各種社會矛盾,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本質,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偉大實踐,同時又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第五,共同建設、共同享有,關鍵在黨。作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影響社會和諧的問題和因素會逐步顯露,影響社會和諧的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錯綜復雜,往往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引發的問題與體制轉軌中體制機制不完善造成的問題交織在一起,歷史遺留、積累的問題與新產生的問題交織在一起,現實利益矛盾和思想認識差異問題交織在一起。這對黨的各級干部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各級黨組織要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科學高效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搞好協調指導,增強政治敏銳性,加強對社會建設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解決好本地區本部門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研究解決共建共享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用新理論研究新情況,用新觀念認識新事物,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思路總結新經驗。同時,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進黨務公開,嚴格黨內生活,嚴肅黨的紀律,增進黨的團結統一,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