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榮八恥征文:明榮恥、重落實、齊動員、創和諧

時間:2022-09-27 11:49:00

導語:八榮八恥征文:明榮恥、重落實、齊動員、創和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八榮八恥征文:明榮恥、重落實、齊動員、創和諧

明榮恥、重落實、齊動員、創和諧

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精辟地闡述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深刻內涵,概括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和風尚的本質要求。汲取時代的精華才能引領時代的風尚,而“八榮八恥”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它從各個方面明是非,知美丑,辨善惡,既有對光榮傳統傳承和鞏固的要求,也有對現代文明創造和發展的要求,既有對中國文明的秉承,也有對世界文明的吸納,既有對不文明行為的摒棄,更有對文明行為的推崇,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與改革開放的時代要求,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現實針對性。

在我們的文化傳承中,精髓占主流,但是不能忽視糟粕的存在,因為它已使一部分人麻木于一點可憐的安樂,正直的聲音常常叫不出,深遠的目光每每被迷霧遮擋、憂患的意識總被人恥笑,我們的社會如同一個被放在哈哈鏡前的孩子,對自己扭曲的肉體傻笑著不肯離去,最終連精神都被扭曲。此時,能有這一番雖不聲高卻雷霆萬鈞的話語,能有這一種對真理雖不高亢但執著不屈的追求,的確值得為之喝彩!

青少年是袓國的未來,而大學生是青少年中的精英,是袓國的希望,他們承擔著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大學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是非觀的形成時期,如何引導他們使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全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八榮八恥”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它的每個字、每個詞、每句話都含義深刻,充滿期待,對我們是一種美好的期待和祝愿。不過我覺得我們所言所思應不止于認同,因為美好愿望就像艷麗的花朵,需要有行動的澆灌,才能結出累累碩果,否則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雖然美好卻可望不可即。我們應清醒認識到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反對說一套,做一套,知廉不行,知恥卻偏去行,這是不少人的寫照。那些在重要場合說一套,在私密場合說另一套,做起來還有一套的人是社會風氣的敗壞者。因此誠實和言行合一是良好社會風氣的根基,同時也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要求。

作為道德行為準則它的內涵是豐富的,是博大精深的,下面就其中的幾點淺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以熱愛袓國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中華民族從古到今,都把愛國與否作為一條最重要的倫理準則來看待,也就是說愛不愛自已的國家是一個嚴重的道德問題,對祖國是否忠誠和熱愛是衡量一個人的根本標準。袓國是我們生命的寄托、精神的家園,因此愛祖國是對任何一個人最起碼的要求,這是一點不容有任何含糊。因此對于臺獨勢力我們要堅決用《反分裂國家法》來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對李登輝、陳水扁、呂秀蓮之流我們要群

起而攻之。對于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小泉屢次參靖國神社、否認南京大屠殺等卑劣行徑,我們要堅持原則性,勇于斗爭。

當然我們愛國所需要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對敵人的斗爭。例如,當今的留學生,他們在國外便是中國的形象大使,是13億中國人的形象代言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中國的國際形象。因此他們要不卑不亢,努力樹立起中國人自尊自強的形象,也讓外國人見識到泱泱大中華的無窮魅力和中國人的高貴氣質。提到留學生我又想起了另外一個問題?,F在在他們相當一部分人思想中存在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思想,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留學比例相當大。當然他們的適應能力是相當強的,在那里落葉生根的人又占了相當大的比倒,而置養他育他的祖國母親不顧。(前一個大比例無可厚非,后一個則值得我們深思!)盡管國家多次采取優惠政策,如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不受單位編制、增人指標、工資總額和出國前戶籍所在地的限制等“國民特惠待遇”,但是收效又有多大?祖國母親在深情地呼喚:“你快回來,我的孩......"

愛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熱愛祖國文化。特別是在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憑借其強勢經濟和話語霸權沖擊影響的今天,強調這一點尤為重要。我們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明之根,直接關系著保持民族文化主體性,增強民族意識自識自覺性的重要作用。在學習外來文化優秀部分的同時,努力繼承和保持我們民族文化傳統的精華。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別人注冊之后再他們爭所有權,而是需要在過情人節時要記得有“七夕”,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同時還記得有“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是國家機關的活動準則,就是我們要把人民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以點和落腳點。在新時期,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我是學行政管理的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學到了這個專業最本質的東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和社會主義的榮辱觀相吻合的。我為我是新時代的大學生而驕傲,也為自已是行政管理的學生而自豪,因為我可以更好地理解社會方義榮辱觀,并把它運用到學習、工作、生活當中。

其實為人民服務并不需要什么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200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之一的王順友,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一個人、一匹馬、一條郵路。過去20年,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郵遞員王順友在大涼山的深山峽谷中往返獨行20萬公里,為當地群眾投遞信件。因此他不僅感動了中國,同時也成為新時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型。

在天津醫科大學形態教學樓里,有一個特殊的展室,樸實無華,莊嚴肅穆,這,就是天津醫科大學創立的全國首個醫學倫理學教育基地。這里,陳列著特殊的展品——天津醫科大學創始人朱憲彝所捐獻的部分器官以及一些自愿捐獻遺體者親筆書寫的遺囑。

醫科大學自愿捐獻遺體的記錄上記載著209個平凡而又閃光的名字,他們生前是軍人、干部、教師、翻譯家、農民、工人,翻開他們親筆撰寫的遺囑,泛黃的紙頁略顯出歲月更迭的痕跡,然而時光抹不去的依然是那些靈魂圣潔的光芒。他們中有的幾經周折,在20世紀八十年代敢于破除舊風俗、舊習慣,成為天津市遺體捐獻第一人;有的曾是市政協第三至七屆的委員,和平區人大第一至六屆的代表,為事業操勞奮斗了一生,又獻上自己最后一份力;一生簡樸的教師,在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之時,又將終生積蓄捐出來創辦教育基金;有的沖破重重阻力,做了一個開風氣之先的農民。這其中年齡最大的93歲,年齡最小的29歲,他們的身份有所不同,但遺囑都無一例外地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哪怕是最樸素的話語,也會因著高尚無私的行為而變得熠熠奪目,擲地有聲。“我志愿將自己的遺體無條件奉獻給醫學事業,……茲因我是貧苦出身,我的一切都是敬愛的黨給我的,而且我也是黨的一分子,但是我沒有給黨和人民多做一點貢獻就退休了,只有最后一份微薄的力量,奉獻給敬愛的黨和人民。”“遺體的安排受朱憲彝教授的影響,早就決心獻給國家了。……我參軍時才十七歲,還是孩子,不懂得多少革命道理,是黨教育我長大成人的。我本應做更多的工作以報答國家,但因為歷史的原因,使我平庸地度過了后半生。現在唯一的補償辦法只有將遺體獻給祖國。我當兵走時家里只留下一位年過花甲的媽媽。參軍一去十多年不能在媽媽身邊行孝,欠媽媽的太多了,……我想只有將從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奉還給祖國母親,也算是給媽媽一點兒補償。”

這些珍貴而特別的遺囑飽含著逝者對奉獻真諦最透徹的理解,對醫學事業最無私的支持。天津醫大在接受遺體捐獻的同時,將這些真實感人的遺囑收集起來,珍藏保存,又原模原樣,沒有任何改動和修飾,把它變成了無聲的教材,做成展牌,集中在一個展室里。學生們站在這里,就會被一種高尚的力量所吸引,所震撼。著名內分泌學家朱憲彝一生克己奉公,逝世前,他留下遺囑,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他創建的學校:獻出全部存款(后學校在這些存款的基礎上建立了“朱憲彝醫學獎”);獻出全部珍藏圖書,僅他的讀書資料卡片就有10萬多張;獻出一座私人住宅樓,供學校使用;獻出自己的遺體,用于解剖課教學。可以說,朱憲彝教授將自己的一生,將自己的一切都貢獻給了醫學教育事業。看到這里,每一個醫學生都肅然起敬,為之感動不已,紛紛寫下了觀后感:“朱憲彝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所取得的醫學成就,令人敬佩由衷,他不僅生前為我國的醫學教育事業貢獻了一生,死后還將個人遺產捐獻給天津醫學院,甚至將遺體也獻給了醫學教育事業。敬佩之余,不禁由衷感嘆——這才是個人價值的真正體現。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如何活得更有意義是每個人所面對的問題……無私為社會奉獻的崇高道德境界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價值觀。朱憲彝教授正是具有這樣的價值觀的醫學家。沒有極高的道德修養,是不可能達到這種境界的。我認為,這才是個人價值的最大體現?!?/p>

還有的學生寫到:“眼前那一頁頁遺體捐獻者在他們生命的最后時刻、用心和血寫成的遺囑,仿佛已不再是一張張普普通通的紙,而是一扇扇心靈之窗,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些曾經是工人、教授或醫生的遺體捐獻者那一顆顆閃亮的心!他們都曾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在生前默默地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在生命垂危之時,仍不忘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用行動向后來人詮釋生命的真諦。作為21世紀的醫務工作者,刻苦鉆研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努力攻克更多的頑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和義務,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辜負這些遺體捐獻者,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們作為醫生的價值。”

參觀醫學倫理學教學基地被學生評價為最直接、最貼切也最感人的教育,在這里學生得以與高尚的心靈對話,感受到了人格的力量。這個不足30平米的展室自2002年4月正式開放以來,已接待了3000多名前來參觀的學生,學生寫下的觀后感累計已達50萬字。每逢新生入校或是畢業生走上社會,都要來這里上特殊的一課,濾去浮躁和功利,讓心靈自然地接受崇高,向往美好,追求理想。

從校內到校外,從基礎到臨床,天津醫科大學已經建立了5個職業道德教育基地(見附件說明),這些基地風格迥異,宗旨相同卻又各有側重,體現了教育的遞進性和層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