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推廣站全年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15 02:43:00

導語:農技推廣站全年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技推廣站全年工作匯報

2012年,在農機局黨組正確領導下和上級業務部門指導下,我站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情系農民、服務農業、造福農民”農機推廣理念,緊緊圍繞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這個主題,以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為著力點,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使我站的各項工作實現了新的發展和突破。現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績

(一)、水稻機插秧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年,我們圍繞糧食增產增收,把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工作放在首位,以實施科技興糧為主戰略,以創新農機推廣方式為切入點,積極探索“標準化育秧、機械化插秧、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新路子,大力推廣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今年新增水稻插秧機100臺,實施整鎮推進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生產鎮2個;整村推進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生產村20個;連片推進水稻育插秧機械化50000畝;全市實現水稻育插秧機械化面積78000畝,其中早稻8000畝,全市水稻機插達17.8%。

1、搞好宣傳發動

一是通過新聞媒體、宣傳雜志、現場會等方式宣傳報道水稻插秧機及其技術應用。在推廣過程中,主要開展了兩個階段的集中宣傳活動:一是任務落實階段,利用春耕春播現場會,并結合送科技下鄉活動,先后到問安、仙女、顧店、安福寺等鄉鎮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7場次,組織有關鄉鎮召開水稻機械育插秧現場會5場次,參觀干部群眾達3000多人。印發科技資料10000余份,接待農民咨詢2000人次,向農民宣傳購機補貼政策,展示適合本地農業生產的新機具,提供農機新技術咨詢服務。改變了過去一年召開一次全市育插秧現場會,人少、面窄的被動局面。使廣大農民進一步了解機插秧技術,爭取農民對推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二是狠抓了機械插秧階段的集中宣傳工作。我們先后通過電視臺、科技等途徑宣傳報道10余次,機插新聞成為了我市夏種生產的重頭戲,特別是在5月15日至30日的機插高峰期間,電視臺天天可見機插畫面,日日可聽機插新聞,在廣大農村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使推廣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2、完善“五項機制”。

一是借助政府推動機制。今年,各級人民政府對機插秧推廣工作高度重視,力擔技術推廣“倡導者”的責任,加大了技術宣傳力度,并保證了人員到位、措施到位和任務落實。我們借助政府推動機制有效完成機插秧任務。二是項目聯動機制。推行機插秧推廣與水稻高產創建、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等農業發展項目聯動機制,統籌規劃,統一實施,既爭取了領導重視和經費支持,也讓老百姓樂于接受。三是合作社的服務機制。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和優勢,按照“社會化服務、規范化操作、一體化管理”的目標,增加合作社的農機裝備,規范育秧技術,注重播種質量,強化田間管理,從而增強了輻射帶動效應,使我市的水稻機插秧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四是效益驅動機制。通過對農戶實行價格優惠,對機手提供“作業訂單”的方式,讓農戶得到了實惠,讓機手增加了效益;既調動了農民采用機插秧的積極性,也加快了插秧機具的發展速度。五是效果促動機制。針對往年機插秧推廣過程中出現的“立枯病”難防、“漏插率”偏高的兩大弊端,今年采取了一系列技術措施,保證了機插育秧質量和機插效果,從而使更多的農戶接受機插秧技術。

3、實行“八個統一”

我們實行了統一育秧、統一機耕、統一機插、統一配方施肥、統一機防、統一機收、統一農資采購、統一田間管理的“八統一”推廣模式,充分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主作用,由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牽頭,與農戶簽訂機插秧合同,從備土、育秧、機插到后期管理等水稻生產全過程由合作社全面負責。同時,聘請機插秧農民專家龔祖明同志為組長的技術專班全程指導,機插秧技術指導小組人員分片負責,以集中育秧區域為重點,加強苗期觀察,統一田間管理,通過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使我市的機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二)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穩步推進

1、制定方案、明確思路

為了促進油菜生產機械化的發展,我站將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納入今年的主推計劃,制定了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的工作方案,先后在安福寺鎮、董市鎮建立示范基地,以油菜機械化精量直播、油菜機械收獲為突破口,為了讓農民接受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確定了以項目為龍頭,以技術為支撐,以示范為載體,以點帶面,梯度推進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各示范戶和示范點的輻射帶動作用,重點開展油菜精量直播和油菜機械收獲技術的示范推廣工作。

2、補貼推動、機藝融合

目前,我市的油菜生產機械化還處在示范推廣的初級階段,政府的支持和政策扶持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引導農民購置先進適用的油菜生產機械。同時,與農藝部門密切配合,利用好油菜種植科技,大力推廣適用的品種,共同研究形成適用的栽培模式,根據我市油菜生產的各個環節的特點,及時提出適合本地油菜生產機械化發展的技術路線,主推機型,和發展思路等。并通過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產方式,提高農機作業水平,探索形成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的長效機制。

3、試點示范、成績斐然

今年,我站把發展油菜生產機械化作為工作重點,將推進油菜生產機械化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加大力度,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從試點示范入手,先后在問安鎮、安福寺鎮、董市鎮、仙女鎮建立示范基地8個,以油菜機械化精量直播、油菜機械化收獲為突破口,為了讓農民接受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充分發揮各示范戶和示范點的輻射帶動作用,先后在問安、董市等鄉鎮召開油菜精量直播現場會6次,機械收割現場會4次,發放培訓資料1000余份,現場培訓油菜精量直播機手58人;油菜收割機手50人。經過對油菜機直播、油菜收割等機械化技術的反復試驗示范,推廣油菜直播機39臺,完成油菜精量直播面積10000畝;推廣油菜收割機18臺,引進外地油菜收割機8臺,機收油菜10700余畝。實現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10000畝。農民對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加深了認識,栽種油菜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三)、棉麥產區溝廂配套農機綜合作業技術效果顯現

我市有兩個鄉鎮主產棉花和小麥,棉麥套種一直阻礙機械化發展。我站科技人員經過多年研究,創造性地開展了棉麥溝廂機械化配套技術試驗示范,并取得成功經驗,有效地解決了小麥機械播種、機械收割的難題,并分別在百里洲、、七星臺兩個鄉鎮大力推廣,推廣面積達3000多畝,

(四)、科技入戶與技術推廣緊密結合相互促進

我站農業科技入戶工程以示范戶示范村的建設為重點,以培育示范戶的學習接受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為核心,以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為主要方式,以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和棉區廂溝配套農機綜合作業技術為主推技術,先后在問安鎮、安福寺鎮、百里洲鎮、七星臺鎮等四個鄉鎮31個村全面開展。

我們按照“專家進大戶,大戶幫小戶,農戶幫農戶”的技術推廣思路,圍繞農業增收,農民增收這一主線,通過示范戶示范帶動,把科技入戶工程辦成實事工程,民心工程,樣板工程。農機示范戶李作孝,帶動全村50多戶,使1000多畝中稻實現機插。他在全省率先采用高效滅茬技術,為農戶提供大田機耕整、機插秧一條龍技術作業服務,僅機插一項為農民節本20元/畝。安福寺鎮科技示范戶毛春,利用他自己購買的手扶式插秧機,除他自家30多畝水稻實現機插外,為本村農民機插300多畝,當年節本增效9000多元,截止到10月30日,全市農機科技示范戶已達到182戶。

(五)、落實政策,抓住機遇,新型農機具推廣成為新的亮點

近幾年來,隨著購機補貼政策的出臺,我站依靠政策,抓住機遇,引進本地農業生產和農民需要的農機產品,在當地進行試驗示范,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1、精心組織,認真落實購機補貼政策

今年國家安排到我市的補貼資金額度為1100萬元,為確保農民真正受益,按照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的有關要求,我們配合農機局認真落實購機補貼政策,堅持陽光操作,切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在操作工程中,我們認真做到六到位:即宣傳到位、補貼指標分解到位、公示到位、執行到位、監督到位、服務到位。同時實行購機補貼申請制,補貼對象審核制,補貼機具管理監督制,并對享受補貼的機具逐一建檔,進行嚴格管理,全方位監督,認真做好咨詢服務工作,努力把農民的積極性引導好、調動好、保護好,使購機補貼真正成為一項推動我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惠民政策。

2、試驗示范,推廣應用

隨著農民購機熱情的提高,我站根據本地農業生產和農民的需要,先后引進了東方紅系列耕整機,洋馬、富來威等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碧浪、富來威、東洋插秧機,猛牛牌棉田管理機以及金馳牌機耕船等一系列先進的農機產品,在本市九個鄉鎮進行試驗示范推廣應用,并在全市范圍內召開不同機具試驗示范現場會8次,發放培訓資料10000余份,培訓農民機手2000余人,推廣大中型耕整機82臺套,插秧機100臺套,半喂入聯合收割機20臺,油菜收割機18臺,小型耕整機1000余臺套,使我市的農機化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六)、謀求發展,體系建設初見成效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步入新的發展階段,農機推廣組織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開年來,為了把農機推廣工作認真落實到實處,我們從自身建設著手,認真抓好體系建設,按照年初的體系建設規劃,由市農機技術推廣站領辦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于2012年3月18日正式掛牌,并在新機具和新技術推廣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市農機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龔坪農機專業合作社榮獲“全國十佳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光榮稱號;吉隆、王家畈、高峰等十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機化裝備水平快速提升,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服務理念進一步提升。同時,由市農機推廣站主辦的農機售后服務站——鑫昇農機服務站的建設也得到了完善,人員技術水平和設備配置都已達到要求。解決了全市農機用戶的后顧之憂。一條以市農機推廣站為龍頭,以鄉鎮農機服務中心為依托、以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示范村、農機示范戶為基礎的金字塔式的農機推廣服務體系正在形成。

二、存在的問題

(一)農機化技術推廣資金嚴重不足,導致新機具、新技術推廣速度相對緩慢。

(二)農機推廣科技人員嚴重缺乏,一是由于待遇較低,農機專業人才流失嚴重;二是在崗人員年齡老化,技術力量嚴重不足,懇請上級有關部門考慮安排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