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森林公園見習
時間:2022-09-02 04:29:00
導語:國家森林公園見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踏上了去的火車,月日清晨。天童實驗站我要進行為期一周的實習課程的學習。就在一天之前,王老師對我提出了期望,說實習是個艱苦的過程,大學四年里也就只有這么一次寶貴的經歷,對有的同學來說,這是一生都難得的經歷,只有每個人都積極參與,親身經歷,才能掌握到實驗的要領,體會實習的樂趣所在實習中有所收獲。最初以為實習會是苦不堪言的根本沒有樂趣所言,然而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時會覺得累和苦,但心是雀躍的就象是甜蜜的負擔,欣然接受。
行程篇
所有的實習任務基本完成了同學們終于可以放輕松,除了最后的論文。好好娛樂咯。此時在天童的實習也到最后一天,大家的開心和興奮里都摻著一種異樣的傷感和離別的愁緒。整個晚上我盡情地釋放著體內激蕩的青春和活力,自然與都市的狹逢里我不醉無歸。
就應該對這里的地形,俗話說"入鄉隨俗"既然來到天童森林國家公園。道路,森林中的植物,周邊的人群有所了解,因此5月21日早上,兩位王老師簡短的講話后,一行人就隨著王希華老師繞山一周,熟悉地形,其中自始至終貫穿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要認識這里的常住居民—當地生長的植物,以后幾天里,認植物的幾乎成了睡前必修課,即使茶余飯后,三五好友也常聚在一起,以搶答游戲的形式來辨認植物,不失為勞逸結合,寓學于樂的好方法。
分組實習就正式開始了第二組,當天下午。跟隨王希華老師進行植被生態學的實習。第一個內容就是學習最常用的野外植被調查,群落取樣的方法――樣地記錄(關于實驗的具體過程將會在實驗篇中進行詳細介紹)這也正是應用和補充植物知識的好時機。拉樣方的過程中,由于同學們對直線判定的主觀誤差,使得樣方很難得確定,修整了多次才行將完成。辨認植物時,常常有所猶豫,效率并不是很高,14個人調查一個2020樣地花了將近3個小時的時間。處理上面兩個樣方時,為了追求效率,分成兩組同時進行,不料這種自作聰明的行為卻犯了王老師的大忌。當時不理解老師的做法,現在想來確有道理,既是去學習,不是完成任務,那么只有跟著老師手把手的認識植物才能真正有所收獲,事實也證明了這幾個"偷懶的人"鑒別植物的能力確實不如由王老師親自把關的幾個人強。
但是并不同于昨天的簡單學習和練手,第二天上午雖說也是拉樣方。而要學會分析解決"植物在次生演替中是采用什么方式進行自我恢復"這一問題,因此要對2020樣方中的所有種子植物采取每木調查法,對每個植株測量其高度和胸徑,還要對其萌枝進行統計和測量,勞動力明顯大了不少,但是通過第一天的學習,對一些常見植物,例如批針葉山礬,栲樹,連蕊茶的辨識已經基本能掌握了因此效率明顯有提高,而且在每木調查中,對喬木幼苗的認識能力也有所提高,由于今天未到時間就完成了任務,王老師獎勵性的帶我組去爬了一次防火道。呵呵,這是第一次爬傳說中的防火道,雖然有點累,但是爬到鐵架子時心里happi不得了下山時在李老師"晚回了吃不到飯"恐嚇下,一路飛奔,達實驗站,王場長居然還沒開飯,其他同學均對我汗顏…
就要進行組間的對換了跟隨嚴恩榮師兄和施加越師兄進行生物量測定實驗的學習,對樣方調查法才剛剛覺得開始上手時。簡單說來就是砍大樹挖小樹。就在對砍樹表示極端不理解時,嚴師兄說這種小小的犧牲是為了能更好的生長,所以我一定要認真完成實驗,不然再砍一棵生長十余年的大樹代價是很大的聽罷,頓時覺得壓力大了不敢隨便嬉戲玩笑了砍樹是施師兄和男生共同完成的組的男生們雖說有些是首次用鋸和斧,但稍加操練一下,似乎并不顯得生疏,三兩下就將一棵胸徑三十幾厘米的大樹"高位截肢"女生們也不敢閑著,測好相應指標后迅速開始給樹理發,又是摘葉又是折枝,一棵冠幅3米的栲樹不到一個半鐘就變成了"光桿司令"整個下午我都在擔任記錄和取樣的工作,這才發現平時看似容易的工作真正做起來,要做好還是有難度,再也不敢看輕記錄的工作了整個下午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風波"有一包老枝的取樣在混亂之中遺失了想到嚴師兄的告誡,想到同學們這么辛苦的放倒一棵樹,想到摘葉子是件很bore事,就覺得特別難過焦慮,竟忍不住哭了起來,幸好大家都沒有放棄,終于在一個角落找到當天的罪魁禍首,看到好端端的躺在那里,不由的破涕為笑了這場風波終于還是以喜劇收場,不過當時失態也確實讓我事后挺難為情的
有了昨天的教訓,不知不覺第三天了仍是砍樹做生物量。今天的顯然是有備而去,選樹,伐樹,測量,分段,稱干,摘葉,折枝,一切都進行的那么有條不紊,由于組織的好,不僅沒有任何事故發生,大家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也能忙里偷閑地學習如何用鋸子,師兄的幫助下,竟然鋸下了平生的第一節樹干,那股激動勁真是不可言喻,迅速地就向組長邀功去了上午砍樹的興奮勁和成就感一直延續到下午的挖根行動中。一共將63棵1m來高的灌木植物連根掘起。挖根其實是件很痛苦的事,一棵1m來高的灌木,其地下部分的根至少也有1m長,特別是石櫟這種扎根很深的直根系植物,施師兄和張斌兩個孔武有力的男生足足挖了一米多深的坑才把它根完整的刨出來,張婷和小明兩個女生也發揮了"土撥鼠"精神,用手去刨周圍的松土,給男生們減輕負擔。至于我這邊也和一棵馬銀花較上了勁,最后不知誰一聲令下"用手挖吧"45個人立即趴下去,居然不到一會真的就刨出根部了這十只爪子聯合起來的威力還真不弱于一把鏟子呢。見識到"土撥鼠"威力后,開始對當一只土撥鼠樂此不疲了不一會兒,大家又一次以爪代鏟的完整地刨出了另一棵馬銀花。就在大家斗志正高昂的時候,嚴師兄居然"殘酷"告訴我要收工了看看時間還不到兩個小時啊!不過當天的下午的工作還沒結束了或許該說真正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還要給每棵樹測量胸徑,測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長,以及葉的重量,枝的重量,最繁的就是測量每條根的直徑和長度了往往一個主根周圍會有很多側根,也需要把每一個側根的胸徑和長度記錄下來,來反映它整個地下部分的狀況,這些工作也是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問題百出。好不容易完成了這些工作,就該把每個根洗凈,稱凈重了洗根時覺得彌漫著一股人參的香味,忍不住湊到鼻子跟前猛的吸一下,真是令人神清氣爽啊。
組就和土壤組對換了儀器,當天晚上。因為我植被生態實習已經結束了即將開始的王老師指導的土壤實習。首先要攻克的如何用羅盤測坡度坡向,地質羅盤的南北方向和普通羅盤是相反的常常會不小心將指北針讀成指南針。要讓小水泡對準中心也是很考練人的耐心和細心的因此使用羅盤對我個很大的折磨,但是將泡定位的成就感卻讓我對之樂此不疲。然后在實驗站南方的一個自然斷面上,王老師向我介紹了如何選址挖土壤剖面,如何分析和劃分土壤剖面,如何判斷不同剖面的土壤特征。之后的三天中,上過防火道,下過水稻田,深入了葉家山的叢林,也拜訪了酸棗溝的螞蟥之家,一共挖了9個土壤剖面,取了9個剖面樣地,挖了10斤的土樣,整個天童山到處都留下了足跡,歡歌笑語以及我揮汗如雨的鐵證—土壤剖面。雖然每天都是重復同樣的工作,但地點不同,土壤的特點不同,每個人承擔的工作不同,更重要的每天的心情都是新的經過三天的訓練,每個人不僅掌握了野外樣地調查的基本方法,也學會了如何防治螞蟥,更重要的學會了互相幫助以及親密無間的合作。
考場的布置也很簡陋,實習的教學內容在第六天的上午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就到考察我真功夫的時候了第一關就是植物辨認的考試。考試的形式很簡單。就是沿著廚房大廳一周擺上15個凳子,每個凳子上有一種植物,一個大組15個人排隊依次進入,從門邊第一號凳子上的植物開始辨認,順號辨認。不知是太沖動還是太自信,居然是組第一個進去,雖說考試不是很正式,但"考場紀律"還是有的不準交頭接耳,也不準故意耽擱,剛進去時不免有點緊張,但看到自己熟悉的栲樹和米櫧后心就漸漸定下來了但是看到自己陌生的植物時還是忍不住多逗留一會的最懊惱的最后一個植物,明明是米飯,居然沒有摸背面的倒刺,僅看了一眼就迅速寫下了連蕊茶。不過幸好老師對我手下留情,只需答對10個題仍是滿分,所以當天也可以說的上是皆大歡喜啊。第二關就是要利用這些天所學的實習知識,每大組自選方向,一天內交兩篇小論文。俗話說"三思而后行""磨刀不誤砍柴工"要確定一個有意義,有創新,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實驗方案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個下午全組人員都在思考在討論,討論是個集思廣益的過程,大家都積極發言,各抒己見,討論的比較激烈的時候也難免會有一些爭論,但這并不影響我團體性。終于在討論比較了三個方案以后,王希華老師的指點下,確定了"太白山區五種植被分布隨海拔高度的變化"這一方案。然后向王希波師兄請教了解太白山的地形和植被情況,確定野外實習的工具和注意事項,因為山上隨時會發生意想不到情況,所以我一定要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做好充分準備,組里的幾個男生也都做好了為女生赴湯蹈火的準備。這天大家都睡的比較早,一切都為了第二天爬太白準備。
檢查了儀器和糧水儲備以后,第二天。其他同學的目送下,一行十四個人分成兩組開始了太白之行,小組是從酸棗溝沿著當中一條河谷垂直上行至太白山頂,第二小組則是沿著旅游道到防火墻再沿山脊線至太白山雷達站,臨行前大家約定要殊途同歸。酸棗溝無非又是一場人蟥交戰,但是志不在酸棗溝,于是一路小跑快速通過了酸棗溝直達太白山腳下。大家修整一下,排好陣形,一個男生在前開路,一個男生在中間保護,另一個男生在最后收尾,七個人就"浩浩蕩蕩"上山了據說今天氣溫達到39oC但是樹林里穿行,感覺不到一絲暑意,而且由于前兩天的降雨,河谷里水流潺潺,聽到水歡快流動的聲音,心也覺得輕松了疲意漸消。專心的趕著路,突然走在第一個的男生說:"馬上就到已經看到陽光了"真的看到一縷耀眼的眼光了山頂就在前面50m不到大家一下興奮起來,有人開始一邊氣喘吁吁一邊說大話了:"這么快就到咱還沒爬夠呢!"就在見到山頂時,也見到剛到達的第二小組。同時出發,同時到達,這就是默契。午餐在山上度過的一棵枯樹干上,馬路和樹蟻的陪伴下,享用了一頓有主食有點心有飲料有水果的奇妙野餐。酒足飯飽之后,大家又開工了一直到下午四點,才結束最后一個樣方,因為對地形不是很熟悉,拉樣方時遇到很多阻礙,但是最后都克服了只是花了不少時間,山上待的太久,讓老師同學們都頗擔心的
而第二天下午又要進行論文的小答辯,實驗部分是完成了但是論文還未成形。所以當天晚上,兩位記錄的同學仍不得歇息,短時記憶還來不及消失前整理數據,以求準確真實性。
就在實驗站旁的大栲樹下,很快就到最后檢驗的時刻。圍成一圈,兩位王老師是主審人,場的每一位同學也都是評定人。既是答辯,自然少不了一番唇槍舌戰的但是貴在思考,貴在敢于置疑,貴在發現問題,貴在踴躍討論,貴在巧妙回答。有的同學做的論文立意很新,有的意義重大,有的構思巧妙,有的方法獨到有的勞動量大,總之各有長處,各有千秋,而且通過討論以后,各組同學都不同程度的找到論文需要改進的地方,或從質疑中找到新的突破點,都覺得獲益菲淺。
實驗報告篇
本篇包含了三個實驗報告,分別為:樣地調查實驗,生物量測定實驗,土壤實驗。報告的重點并非重述實驗程序和結果,而是我具體從實驗中學到了的知識和方法,以及若干體會。
(一)樣地調查實驗
一個樣地(samplestand)的三項要求包括:
樣地的大小應包括屬于植物群落的全部種類,即群落的最小面積,是根據種-面積曲線的拐點來確定。
樣地范圍內可能確定的生境應是一致的。
植被應盡可能是同質的,這一點十分重要。例如,樣地內不應有大的林窗,或者不應是一個種在樣地的半邊占優勢,而另一種則是在另一邊占優勢。
樣地的面積
首先根據種-面積曲線確定,最小面積是在取樣面積的最初激升的曲線變成幾乎水平的地方。這不是一個精確無誤的界限,因此,確定一個稍大一些面積的樣方是合理的。在天童,根據當地的種的數目,喬木的樣方至少要20×20,灌木的樣方至少要5×5,草本的樣方至少要1×1。
種的成層現象
采用目測法,將群落層次至少可以分為T層(喬木層),S層(灌木層)和H(草木層)。要給出每個層次的平均高度,以次作為劃分群落中的植物的生活型的標準,對每個層次定量測定所要求的參數也不一樣。
定量測定參數
由于喬木在群落中處于優勢地位,因此要判斷喬木種的優勢度,優勢度由喬木的相對多度,相對頻度和胸段面積三個參數的平均值來表示,灌木層和草本層的則是用多蓋度綜合度的指標來反映其數量。
樣地的設計和參數設計
萌生率的計算時只是用種群中有萌枝的樹木數與樹木總棵數的比值,最后出于操作的簡單。并將群落中所有種群的萌生率進行種之間萌生能力的比較。最后得出,栲樹種群的實生苗沒有木荷種群高,但萌枝能力僅從萌枝數目上看是遠遠超過木荷的萌枝數的不過木荷的萌枝都生長的較高大,可見木荷和栲樹的萌枝能力均較強大,遭伐后這兩個樹種進行恢復是通過產生萌枝的無性生殖方式為主,并且通過無性繁殖,能促進種群實現快速的恢復。
解植被的演替類型和演替過程,樣地法是通過對植被片斷的觀察了解植被類型和分布。因此對于樣地的選取還要針對所要研究的具體問題,例如,解原生演替和此生掩體的區別,樣地的選取就要盡量分別在原生植被和次生植被的中心,不要選取在邊緣地帶。本實驗的第二個樣方調查,就是為了調查在自然林(人為干擾較少)和次生林(遭遇人工砍伐后重新恢復)喬木種植物(有生長成為喬木層的物種)繁殖類型的對比,因為在次生林里可以發現很多萌生的樹,而實生苗較少,但在原生林里則相反。所以我對樣方參數的設計時,不僅要選取定量測定的參數,還要增加萌生率這個參數,同時對每棵樹木的測定也更為精確些,不僅要測定主干的胸圍和高度,對于每個萌芽的胸圍和高度也要進行測定。
遇到難度,對于萌生率的確定。因為我期望的萌生率能較好的反映樹種的萌枝能力,即不僅要從有無萌枝,萌枝多少還要從萌生枝的生長狀況來反映,因為有的樹種個體雖然萌枝少,但是萌枝很強,可以生長到和主干一樣大小,有的萌枝很多,但都是很小的萌枝,因此這兩個個體的萌生能力肯定是不同的
(二)生物量測定實驗
生物量的測定方法主要有標準木法,皆伐法和相對生長法。
在實習中采用的是標準木法。是要分為兩個部分,1)對采石場的栲樹,木荷和馬尾松進行生物量的追蹤調查;2)對原生林中的十幾種灌木進行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測定和比較
實驗步驟
對于喬木層生物量測定首先根據徑級的要求選取測定對象,在地面處伐倒,用卷尺分別測定樹高(H),樹干高(Hs),第一活枝高(HB),最下層葉層高(HL),樹冠直徑(R),地表直徑(D0),地上部分0。3米(D0。3),胸徑(D1。3)和1/10樹高處直徑(D0。1)。
將樹干連同枝葉果實,按分層切割法在1。3m和3。6m處和以后每兩米處作為一個區分段斷開,樹梢部不足一米的作梢頭處理。
對斷開的區分段,分別不同高度或層次逐次測定干,老枝,新枝,葉和果實的鮮重,以及主枝直徑
分層提取立木各部位的樣品,測定鮮重,回實驗室后進行烘干,再根據鮮重的部分整體比例估算總體干重。
Ps:在伐倒過程中如果有落葉,斷枝和枯枝,都要包擴在內
對于灌木層生物量測定首先選取物種,選取高度在1m左右的個體進行挖取,挖取過程時注意保持植物根系的完整性。
分別測定植株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高度,胸徑,地下部分的高度就是主根的長度。再將每個個體分層葉,枝,主干和根部,測定其鮮重,全部取樣帶回,待烘干后測定其干重。
實驗數據記錄以組為單位上交。
(三)土壤部分實驗
土壤野外實習方法主要是對土壤剖面的分析,其中包括用羅盤對剖面處地形(坡面和坡度)的測定,用GPS儀測定剖面的精確位置,對土壤剖面分析和分層,對每個剖面進行土壤結構,質地,松緊度,濕度,根系多度和酸堿度的測定,最后進行土壤剖面標本的采集
具體的過程和要求在實習報告上有很詳細的說明。
根據實習區的土壤情況,我們根據植被類型的不同,一共選取了9個剖面,每個剖面都各有特點,例如在近防火道的受人為干擾較少的自然林中,土壤發育成熟,腐殖質層異常厚,可打到10cm,在竹林中,土壤相對貧瘠,且結構松散,在廢棄的水稻田中耕作土壤的分層和一般的土壤不同,分為根作層,犁底層,心土層,在不到1m處就有地下水冒出。
整個實驗中剖面取樣是一個難點和重點,因為剖面的取樣要能很好反映出自然剖面的層次和土壤情況,所以要盡量取成一個方塊,保持它的自然性,在裝盒時不要擠壓也不要顛倒上下,而且要盡量填滿取樣盒,如果是BC層,還要選取石塊,在C層取樣盡量選取整個石塊,總之剖面的取樣要能最真實的反映自然剖面的狀況。
尾序
實習的故事遠遠不是對行程片言只字的描述可以道清,所學也遠非試驗報告上所記錄,體味也非三天兩夜可以咀嚼,離開天童實驗站并不意味著實習的結束,而是新的實習的開始,實習的深意在于我們如何將實習中所得應用于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
新的實習將在生活中感悟……
- 上一篇:思政教學交流范例
- 下一篇:教育培訓副科長競職發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