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經濟發展工作匯報
時間:2022-05-19 06:16:00
導語:黨政經濟發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
一、“*”計劃執行情況和*年工作回顧
“*”時期是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時期。全市人民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牢牢把握“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工作大局,克服亞洲金融危機、有效需求不足和超百年一遇特大洪災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基本實現了“*”計劃的發展目標。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8%,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12.9%和12.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5.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八五”時期增長1.2倍。農業基礎地位加強,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進一步提高。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取得實效,汽車、醫藥、食品等優勢產業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第三產業層次和質量明顯提高,旅游、通信、金融等新興產業有了較大發展。非國有經濟發展加快,實現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42.5%提高到58%。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脫困三年目標基本實現,適應市場的能力增強。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5.5%(業務統計),實際利用外資是“八五”時期的1.1倍。城市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城鄉基礎設施條件和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成果。人民生活基本實現小康目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7%,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3.9%。“*”時期取得的成就,為全面實施“*”計劃、實現新世紀初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年是“*”計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年。我們以*理論和同志“*”重要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千方百計把經濟搞上去,一心一意為人民辦實事”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工業強市”戰略,集中力量實施事關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五個工程”,全面完成了市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和工業總產值雙雙突破千億元大關,地方工業整體上扭轉了持續9年的虧損局面,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市面貌明顯改觀,干部群眾精神振奮,勝利實現了“一年一變樣”的奮斗目標。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6%、17%和12.4%。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85.3億元,增長11.5%,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3.8億元,增長1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3.7億元,增長25.3%。戰勝嚴重干旱等自然災害,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0.5億元,增長3%,糧食總產量69.5億公斤。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598億元,增長22.1%,利潤、稅金和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5.8%、19.3%和20.9%。農業產業化經營規模擴大,新建龍頭企業30戶,初步建成哈雙、哈阿等6條產業化基地帶。工業經濟實現速度與效益同步增長,工業總產值1011.1億元,增長20.2%;增加值278.2億元,增長16.5%;經濟效益綜合指數74.2,提高14個百分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4.8億元,實際增長11.7%。旅游業發展迅速,接待國內旅游者904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5億元,增長24.4%;接待海外旅游者15.5萬人次,創匯5772萬美元,增長29.9%。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256.7億元,貸款余額1050.4億元,分別增長10.4%和10.8%。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社區服務業取得新成績。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300.8億元,增長14.9%。
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通過加快企業重組、實行債轉股等措施,推動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78%國有大中型企業完成公司制改造,62.4%國有大中型企業擺脫困境。44戶國有大中型企業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5戶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參股、中外合資、股份合作、員工持股等方式調整產權結構,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規范。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養老、失業保險覆蓋面分別達94%和95%。再就業工作得到加強,8.2萬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衛生醫療體制和住房貨幣化分配改革開始啟動。
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扭轉了多年低速增長局面,實現進出口總值12.1億美元(海關統計),增長17.1%,其中出口7億美元,增長26.1%。新批利用外資合同項目106個,實際利用外資2.03億美元,增長9.7%。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工業總產值85億元、稅收6.1億元,分別增長45.8%和27.1%。成功舉辦了第11屆中國*經濟貿易洽談會,我市成交額達14.2億美元。執行聯合協作項目700項,引進國內資金20.8億元。*鐵路貨運口岸試點工作取得新進展,進出口貨運量增長150.3%。
科技進步與創新步伐加快。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取得進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7%。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25.5億元,增長42.6%,一批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竣工投產。取得科技成果917項,其中具有國際水平的占21.2%,科技成果轉化率達13.8%。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16.3億元,增長36.4%。市屬19個開發型科研機構全部轉制。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到2500戶。創辦了留學人員創業園和軟件園,推進了“國際焊接城”和“發電設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作用初步顯現,在孵企業350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工業產值134.2億元、稅金7.7億元,分別增長33%和39%。
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取得明顯成效。大力實施以路橋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的“城市形象”工程,機場專用高速路、二環快速干道一期工程等重點項目建成通車,新建道路總長度75公里,路網建設投資相當于前5年的總和。辟建道里中心廣場等13個城市廣場,對建國、清濱等5個公園進行開敞式改造,形成了一批新的城市景觀。改造背街巷道191條、居民庭院370個,拆除違章建筑和占道設施110萬平方米,增加綠地面積108.6萬平方米,綠化、美化、亮化水平顯著提高。實施“暢通工程”,合理渠化交通路口,大幅度提高燈控率,城市道路交通環境有所改善。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加強,如期實現了“一控雙達標”目標,生態示范區建設取得成效。組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伍,提高了城市管理執法水平。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加快,道外危房棚戶區改造取得進展,全市竣工住宅面積721.2萬平方米,其中市區419.1萬平方米。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形成了玉泉、周家、西集等一批國家和省級小城鎮建設示范群體。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積極開展“倡導文明新風,共建美好家園”系列活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取得新成果。“731”遺址保護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支持。12個單位被命名為全國首批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連續4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教育事業有新發展,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全市的教育信息網絡,城市支援農村教育的經驗得到中央肯定,成立了第一所市屬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學“*學院”。成功舉辦了第25屆“*之夏”音樂會,以冰雪大世界為主要標志的*冰雪節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冰雪盛會。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防病治病能力增強。競技體育水平提高,獲國內外體育比賽獎牌133枚,成功舉辦了世界青少年花樣滑冰大獎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民政、人防、老齡、殘聯、地方志、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社會科學研究、檔案管理、國防動員和老區建設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績。
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各級政府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辦復人大代表建議451件、政協委員提案842件。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6件,制定市政府規章20件。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行政復議工作,依法行政自覺性提高。全面完成了“三五”普法教育。嚴厲打擊重大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依法打擊了“”邪教組織。行政監察工作力度加大,違法違紀案件及時得到查處。認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妥善處理和化解了人民內部矛盾。
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77元,分別增長11.9%和2.8%。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14.1億元,增長4.8%。市區人均居住面積由8.6平方米提高到9.03平方米,農村磚瓦和鋼木結構住房比重達67.9%。“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全面完成,基本實現了農村脫貧目標。向人民群眾承諾辦好的10件實事圓滿完成。
各位代表,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奮力拼搏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全市各族人民,向大力支持和參與*建設與發展的中直、省屬在哈單位,駐哈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各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和臺灣、香港、澳門同胞、海外僑胞及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來特別是近兩年的工作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加快發展是解決前進中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本出路。政府各項工作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加快發展為主旋律。只要有市場、有效益,能干多大就干多大,能搞多快就搞多快。只有牢牢把握發展這個主題,千方百計把經濟搞上去,才能為深化改革創造條件,為社會穩定提供保障。為人民辦實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宗旨。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加快發展同改善人民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迫切要求的實際問題入手,努力為人民群眾多辦好事和實事。只要我們以勤勤懇懇的敬業精神創造出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就能夠贏得人民群眾的信賴和認可,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振奮精神,勇于創新是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改革和發展面臨諸多矛盾和困難的攻堅階段,要實現加快發展的目標,最重要的是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勇于打破常規,開拓創新,大膽實踐,在重點、難點問題上進行攻堅和突破。依法行政,提高效能是確保各項決策落實的關鍵環節。政府作為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行政管理主體,必須依法行政,從嚴治政,保證政令暢通,發揮整體功能。必須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服務環境、法制環境、輿論環境和生活環境。只有發揚只爭朝夕的精神和雷厲風行的作風,才能不斷開創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面。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和社會生活中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在同類城市中,我市經濟總量還處于下游,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還不高,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還不夠大,經濟增長后勁不足。農村工業化、城鎮化水平還比較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和體制創新滯后。就業和再就業壓力較大,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善。政府職能轉換慢,一些部門工作人員素質不高、服務意識不強,經濟發展環境還不夠寬松,有些方面工作人民群眾還不夠滿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面臨著許多應該解決而限于各方面條件一時又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存在的這些矛盾和問題,切實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奮斗目標和戰略措施
《*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我市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個中長期規劃。《綱要》突出戰略性、宏觀性、政策性,減少實物指標,增加反映結構變動的預期指標;抓住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和重點發展領域,提出努力方向和相應的政策措施;強調計劃實施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更多地運用經濟杠桿、經濟政策和法律手段。下面,重點報告三個問題。
(一)總體發展思路和主要指標。未來五年是我國實施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的起步時期,也是*實現新世紀初跨越式發展的關鍵階段。縱觀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和發展趨勢,*的發展既面臨嚴峻挑戰,也存在許多有利條件。從國際環境看,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世界范圍的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科技革命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市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更多地利用國外資金、技術、資源和市場,同時也使我市經濟特別是一些主要行業直接面對國際競爭的沖擊。從國內環境看,“*”時期,國家積極推進老工業基地改造,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對于我市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一個重大機遇;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推進城鎮化,將創造出巨大的市場需求,為我市以投資類產品為主的工業經濟提供了發展機遇;國家把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放在優先發展位置,為我們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特別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省會城市“省市共建”,必將推動我市加快發展。同時,面對東部地區繼續保持原有優勢、西部地區在國家支持下加快發展的形勢,我們如果不能在新一輪競相發展的熱潮中乘勢而上,就有可能進一步拉大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并被中西部地區一些城市趕上或超過。我們必須審時度勢,趨利避害,以對*未來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拼搏進取,埋頭苦干,努力實現新世紀初的跨越式發展。
根據市委十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今后五到十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高舉*理論偉大旗幟,以“*”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大、*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千方百計把經濟搞上去,一心一意為人民辦實事”的總體要求,進一步突出“工業強市”的戰略地位,加快工業化進程。緊緊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大力推進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擴大開放,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綠色食品基地,區域性經濟貿易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力爭國內生產總值提前翻番,實現跨越式發展,為率先在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建設東北亞重要國際經貿城市的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根據上述總體思路,宏觀調控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到*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750億元(按*年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1.8%,為*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年翻一番打下堅實基礎。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年均增長9%,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改善人民生活的主要指標是: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5%。建立比較完善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會保險綜合參保率達到95%。擴大就業機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市區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1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2平方米。城鄉環境質量達到國家相應功能區標準。
(二)城市發展目標定位。《綱要》提出的我市發展目標定位是:用五到十年時間把*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區域性經濟貿易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
關于建設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已確定上海、山東、遼寧、黑龍江等8省市為裝備制造業基地,將我市確定為發展裝備制造業重點城市。我們要抓住這個有利契機,發揮老工業基地優勢,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進一步提高裝備制造業水平,使我市成為綜合競爭力強的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
關于建設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是全省科技、教育、文化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一批大型企業也具備相當的技術實力,科技基礎比較雄厚。我們要充分發揮科技綜合實力較強的優勢,建立一批研發轉化基地,形成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醫藥、高效節能與環保、農業高科技等6大高新技術產業群,盡快成為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關于建設國家重要的綠色食品基地。我市作為農業大市,具有優越的生產綠色食品的資源、生態條件。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條件,鼓勵農業科技進步,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一體化進程,努力建成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基地。
關于建設區域性經濟貿易中心。*是我國沿邊開放帶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參與東北亞經濟交流與合作的良好條件。我們要努力擴大經濟規模,進一步強化區域性多功能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作用,大力發展金融、貿易、商服、信息、中介服務業,建立和完善溝通國內外資金流、商品流、技術流、人才流、信息流的現代市場體系,基本形成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把我市建成區域性經濟貿易中心。
關于建設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我市有豐富的冰雪資源,經過多年開發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產品,*國際冰雪節已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我們要立足現實基礎,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大力發展冰雪文化、冰雪藝術和冰雪旅游,把我市建成世界冰雪旅游名城。通過冰雪旅游的繁榮,帶動旅游業乃至整個經濟加快發展。
(三)實施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舉措。《綱要》在立足現實條件、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提出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對策措施。
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在產業結構上,堅持鞏固提高第一產業,優化升級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把工業放在牽動全局的戰略位置,通過加快改組、改造,促進結構優化升級。在現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實施重點投入,力爭把電子信息、汽車、食品、醫藥4個產業培育成支柱產業。充分發揮現實和潛在優勢,加快發展裝備制造、焊接技術、新材料、環保和生物工程5個優勢產業。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機械、紡織、冶金、建材、石化、輕工6個傳統產業。工業結構調整要把信息化作為關鍵環節,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使信息化與工業化融為一體,形成后發優勢。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尤其要重視增加農民收入和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以優化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為中心,大力調整農產品結構,加快發展畜牧業、水產業,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和效益。注重發揮比較優勢,合理調整農業生產區域布局。引導鄉鎮企業推進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體制創新,實現快速健康發展。大力推進以科技服務和信息服務為重點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服務業,擴大總量,優化結構,明顯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和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力爭把旅游業培育成支柱產業。在所有制結構上,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放寬市場準入限制,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繼續鼓勵、支持,引導其健康發展,重點扶持產品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民營企業,發展一批科技型、生產型、外向型、集約型的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群體。在城鄉結構上,積極推進城鎮化,努力實現城鄉經濟良性互動。逐步將部分周邊縣(市)納入城市核心圈,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有序推進次級中心城市和重點小城鎮建設,發展一批綜合型、加工型、貿易型、旅游型中心城鎮。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下大力氣推進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使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規范上市、中外合資和相互參股等形式實行股份制改造,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進一步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積極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和運營體系,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確立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重。大力培育和發展要素市場,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穩步推進財政、金融、勞動、社會保障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要求,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推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繼續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完善項目開發和招商機制,重點在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化和老企業嫁接改造等領域招商引資。針對國際資本流動特點,盡快在商業、金融、旅游、通訊等領域實現利用外資的突破。積極探索跨國收購、兼并企業等多種方式,多方面拓寬渠道,實現利用外資量的增加和質的飛躍。深入實施“科技興貿”和市場多元化戰略,努力擴大進出口貿易。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能夠發揮我市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支持有競爭力的企業到境外開展加工貿易、工程承包或開發資源,擴大經濟技術合作的領域和途徑。把握西部大開發和沿海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加大“南聯西進”力度。發揮省會城市的輻射和集聚功能,加強省內聯合與協作。
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立足我市現實基礎,瞄準世界先進水平,高起點發展以電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力爭在若干高新技術領域搶占制高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科技發展規律的新機制,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加強“產學研”結合,建立便捷暢通的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建立科技風險投資機制,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優先發展教育,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營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機制和環境。
三、*年的主要任務
按照市委十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的部署,扎實有效地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對于實施“*”計劃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預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5%、12.5%和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3‰以內。
(一)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進一步提高工業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按照市委確定的工業結構調整思路和目標,計劃安排技術改造項目120項,總投資146億元,完成年度投資40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長12.5%。
積極培育支柱產業。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實施智能化電網計算、多媒體液晶投影儀等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汽車行業在開發生產多功能車、1.3升發動機的同時,組織實施微型汽車發動機零部件生產線改造項目,盡快形成年產30萬輛的生產能力。食品行業重點培育和實施哈啤5萬噸啤酒生產線改造、金星乳業配套工程、大豆分離蛋白等項目。醫藥行業加快用現代制藥技術改造傳統制藥方式,重點開發普樂液、國家三類新藥柴連口服液等新產品,啟動實施制藥三廠易地改造項目。
大力發展優勢產業。裝備制造業要加快超臨界發電機組的開發,同時向核電機組和抽水蓄能機組領域發展,切實提高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焊接技術產業以焊接切割成套設備為重點,大力發展等離子切割機、新型焊帶等產品,加快先進焊接技術的推廣應用,努力建成全國焊接技術中心,為建設國際“焊接城”打下基礎。環保產業突出發展消煙除塵、潔凈煤燃燒和污水處理設備,建設工業型煤生產基地。新材料產業要積極推進納米鈦、光生態膜等產品的產業化進程,加快超導材料、復合材料研究開發。生物工程產業立足于技術跨越,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重點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領域加快研究開發步伐。
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廣泛應用先進制造技術對傳統產業中的重點產品進行改造,重點發展鐵路高速軸承、數控刀具、亞麻制成品、高檔潔具等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的產品,逐步淘汰落后的傳統產品,壓縮過剩的生產能力。加快建材行業重組步伐,擴大“天鵝”牌水泥的品牌效應和規模。提高煉油生產能力,延長產業鏈。加快工業布局調整,有計劃地推進中心城區傳統工業企業易地改造。
大力發展縣域工業。各縣(市)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優勢,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林礦產資源深加工為重點,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品和主導產業。市政府要加大對縣域工業的指導和支持,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統籌規劃,協調發展。
加大扭虧增盈工作力度。繼續堅持“三改一加強”,積極運用債轉股、技改貼息、核銷呆壞賬準備金等手段,促進虧損企業扭虧,力爭地方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10%。對于扭虧無望的企業,堅決實施兼并和破產。
(二)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全面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6%,糧豆薯總產量穩定在75億公斤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
面向市場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實施良種工程,重點擴大高油、高淀粉工業用玉米,高賴氨酸飼料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和五優稻1號、富士光等品種面積,優質品種占播種面積的70%以上。增加名優特菜品種和棚室菜生產面積,適當擴大瓜、果、煙、麻、中草藥、油料等經濟作物和飼料、飼草面積。大力發展畜牧業,加快建設畜禽良種繁育體系,提高畜禽科學飼養水平和畜產品質量。漁業生產精養面積穩定在30萬畝。推廣現代農業生產、加工、包裝新技術,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農產品附加值。深入推進農業綜合開發,支持發展生態農業、都市型農業和旅游觀光農業。
積極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按照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推動優質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產區施用有機肥、生物農藥,嚴格監控綠色食品生產條件和生產環境。實施名牌戰略,促進綠色食品產品提檔升級。做好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的申報認證工作。
繼續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堅持擇優扶強,支持大型龍頭企業建設,突出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有條件的龍頭企業要爭取上市。繼續抓好哈尚、哈依等6條基地帶建設,實現基地生產的規模效益。抓好雙城禽蛋批發市場等市場建設,牽動當地主導產業的發展。加快農村信息網絡建設,健全市場開發和營銷配送體系,促進農產品流通。大力發展農村各類中介組織,壯大經紀人隊伍。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啟動建設磨盤山、白楊木大型水庫。進一步做好亞布力水庫建設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加快灌澇區配套改造和節灌水源工程建設,擴大灌溉面積,增強抗旱除澇能力。加強國土整治,搞好小流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和恢復生態屏障。努力提高農機裝備水平,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
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稅費改革,搞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并村并校試點。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堅決制止“三亂”,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三)著力提高第三產業的層次和質量,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提高服務業和旅游業的整體水平,為建設區域性經濟貿易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打基礎。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鞏固發展市商業銀行票據貼現市場,逐步建立貨幣市場體系。積極吸引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加速建設信息高速主干網,加快政府行政管理、社會公共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的信息化步伐。積極推廣計算機及網絡教育,普及信息知識和技能。完善市、區、街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社區電子化服務網絡系統,推動社區服務業加快發展。
提高傳統服務業的質量和效益。著力發展商貿流通業,推廣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網絡銷售和電子商務等現代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抓好*綠色家園市場、*果品批發市場等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建設。規劃建設*農副產品批發配售中心,合資建設大型超級市場。多渠道增加公交車輛投入,強化客運市場管理,提高公共交通檔次和服務水平。進一步發展房地產業,推廣和規范物業管理。
突出發展旅游業。以深度開發冰雪旅游資源為重點,不斷擴大*冰雪旅游名城的知名度。推出歐陸風情、金源文化、中俄邊境游等一批旅游產品和精品旅游線路。抓好“731”遺址、太陽島風景區、蕭紅故居等一批旅游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開發生產旅游紀念品。加強旅游市場管理,完善旅游咨詢服務體系,提高旅游服務水平。
(四)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力求體制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以“三個有利于”為根本標準,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推動以國有企業改革為中心環節的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
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抓好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爭取80%以上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和完善企業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監督機制,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通過資產劃撥和購并等手段,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管理水平高的大型企業集團。通過境內外上市、資產重組、中外合資、相互參股等多種途徑,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完善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制度。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抓好12戶重點優勢國有企業改革試點。
加大國有經濟調整力度,優化所有制結構。采取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種形式,大力推進國有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一切從實際出發,一企一策,怎樣有利于搞活就怎么做。
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大培育和發展上市公司工作力度,加快已進入審批程序企業的上市推進工作,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高科技企業做好在二板市場上市的準備。通過配股和增發新股籌集資金,提高上市公司運營效益。加快證券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和城市建設投資基金的組建運營工作。
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廣開就業門路,安置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10萬人。提高市區最低生活補助標準,擴大發放范圍。實行住房貨幣化分配,建立住房分配新體制。
(五)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推進經濟國際化。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扎扎實實地做好加入世貿組織的準備工作,努力提高經濟的外向度。實現進出口總額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
加快對外貿易發展步伐。深化國有外貿企業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推動外貿企業向集團化、實業化、規模化和國際化經營發展。調整完善出口產品結構,重點扶持60個出口額在100萬美元以上的產品出口,尤其要提高機電產品、環保設備等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其國際市場競爭力。推進外貿經營主體多元化,引導外貿自營企業按照國際慣例開展對外經貿業務,擴大產品出口。鼓勵個體私營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擴大貿易額。支持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帶動技術、設備和產品出口。積極做好組建中俄科技交流合作中心前期工作。辦好第12屆中國*經濟貿易洽談會。
繼續擴大招商引資。加強利用外資項目的規劃和論證,重點推進生產型、基礎設施和高科技項目招商引資。對重點招商項目實行目標責任制,務求取得實質性進展。擴大利用外資的范圍和途徑,力爭在境外上市、跨國并購等利用外資方式上有新突破。組織高層團組出訪招商,積極與世界500強、行業50強跨國公司謀求合作。充分發揮港、澳、臺政協委員和各界知名人士的作用,拓寬招商引資渠道。
加強國內經濟技術協作。注重搞好與東南沿海等發達地區的合作,爭取更多地引進資金、技術、人才。抓好已簽約“南聯”項目的督辦落實。
進一步完善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北亞經貿科技合作區的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擴大招商引資,重點吸引大型生產性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進區。
(六)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以建設國家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為目標,不斷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推動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轉變。
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0%左右。重點實施高能比鉛酸蓄電池等10個重大科研攻關項目,抓好生物芯片等10個高新技術產業項目,促其盡快實現產業化。征集一批企業關鍵技術攻關項目,面向全市乃至全省、全國招標,集中力量解決企業發展的技術難題。抓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重點推進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發揮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帶動作用。繼續抓好高校科技園區、留學生創業園和軟件園建設。
完善科技進步和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市校所合作委員會的作用,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完成*市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建設,籌建*技術產權評估機構,組建億陽、巨邦兩個股份制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加快12戶公益型科研機構的轉制步伐。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資金支持,建立“小巨人”企業貸款擔保基金,支持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優秀人才流動和引進機制。穩步提高市、區縣(市)財政對科技的投入。
(七)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提高環境質量,增強城市功能。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繼續采取大動作,進行大投入,實施大項目,促進城鄉面貌進一步改觀。
充分發揮規劃指導建設的“龍頭”作用。突出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完善規劃審批管理運行規則,提高規劃的審批效率。引進競爭機制,高標準、高起點編制各項建設工程規劃。嚴厲查處各類違反規劃的建設行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
繼續推進路橋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二環路北線,確保年內全線貫通。建設尚志大街至海城街高架橋、道外十四道街鐵路跨線橋。積極配合省建設外環路。進一步推進水、氣、熱及人防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城市供水應急工程和文昌污水處理廠續建工程。加快松干堤防建設,基本完成松花江城區段清淤疏浚任務。加快軌道交通工程前期準備和招商工作,力爭早日啟動。配合省高標準、高水平地建設*國際會展中心、科技館等城市標志性建筑。
堅持搞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重新規劃沿江一條線,建設松花江南岸示范段。整治東西大直街、中山路、紅軍街、經緯街。合理調整火車站站前廣場地面交通,完善廣場各類設施。整治文廟等保護建筑周邊環境,修復海城街保護街坊等特色建筑。基本拆除居民區內具備“雙氣”條件的棚廈和違章建筑,分期分批拆除三、四類街路的占道房屋和設施。改造100條背街巷道。加快建設機動車停車場。繼續撤銷占道市場攤區,積極創造條件,實行退路進廳。繼續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城市管理執法體制,強化區、街在城市管理中的主體地位。深入開展區域環境質量升級達標活動,規范設置環境衛生設施,延長街路管控時間。
加快松北新區開發建設。進一步完善松北新區總體規劃,完成太陽島風景名勝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和江灣、前進分區控詳規劃。大規模推進太陽島中區開發及上塢、月亮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前進堤改線、“三橋”擴孔工程。
搞好城鄉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實施綠色廊道建設計劃,對300個居民庭院進行綠化改造。實施動物園搬遷建設,年內完成一期工程和綠化任務。繼續推進馬家溝綜合治理,啟動何家溝整治工程。以二環路以內地區為重點,積極推廣電、氣等清潔能源和潔凈煤技術。完成垃圾焚燒廠一期工程建設。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確保城鎮居民飲用水安全。建設一批生態功能保護區和生態示范區。
進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條件。重點抓好群力等新區建設,加快道外、太平、香坊區危房棚戶區改造,拆除危棚房100萬平方米,竣工住宅面積360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達到9.5平方米。
穩步推進小城鎮建設。重點編制完成*都市圈規劃,著手編制玉泉、王崗、東風鎮等30個重點中心鎮的建設規劃。通過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等措施,促進農村人口向小城鎮集中。
(八)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為改革和發展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堅持用*理論和同志“*”的重要思想武裝廣大干部和群眾,引導干部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廣泛開展*新世紀初跨越式發展戰略和目標的宣傳教育,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熱愛*、建設*的高度政治熱情。充分發揮各種新聞媒體、文化場所、電子網站的積極作用,切實加強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努力鏟除封建愚昧思想賴以存在和蔓延的社會土壤。繼續以“三大創建”為載體,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特別要抓好文明社區創建活動。進一步開展以《市民文明公約》、《市民公共場所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的文明言行系列教育,在全社會營造“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氛圍。深入開展“雙擁”和“軍警民”共建活動。
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推進辦學體制改革,積極探索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多種辦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農村教育綜合改革,鞏固城鎮與農村學校、教師對口支援工作成果,加快“大用式”學校建設步伐。抓好高、中等普通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發展成人教育。進一步發展文化事業,促進文化精品創作和演出市場繁榮。推進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和村鎮文化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辦好第10屆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年會、第4屆合唱藝術歌會和第11屆農民文藝匯演。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步伐,完善醫療服務、預防保健、衛生監督服務體系。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體育健身網絡建設。做好承辦全國第10屆冬季運動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完善計劃生育的監管和導向機制,促進計劃生育調控水平和人口質量的提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促進新聞出版事業的繁榮。加快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全面啟動電視數字化、網絡化工程。進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民政、人防、老齡、殘聯、地方志、社會科學研究、檔案管理、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和老區建設等各項工作。
(九)穩步推進民主和法制建設。高度重視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不斷加強法制建設,為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各級政府要依法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工作。堅持實行鄉(鎮)政務公開、財務公開,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加強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努力提高各級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水平。深入開展“四五”普法教育,增強公民的法制觀念。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嚴重刑事犯罪活動,嚴厲打擊“”邪教組織,集中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加強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妥善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抓好安全工作,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
(十)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為了肩負起實現新世紀初跨越式發展的歷史使命,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望,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千方百計把經濟搞上去,一心一意為人民辦實事”的總體要求,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要以此為準則,真正做到“千方百計”和“一心一意”,努力把政府自身建設提高到新水平。
加強學習,解放思想,努力提高領導經濟工作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各級干部要適應新形勢、新發展的要求,自覺學習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理論和同志“*”的重要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水平。注重學習現代科技、管理、法律、金融、信息等知識,善于綜合運用各方面知識履行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職能。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要徹底摒棄計劃經濟思維定式的影響,思想要更加解放,思路要更加開闊,敢闖敢冒,大膽創新。勇于攻堅克難,不論肩上的壓力有多重,前進路上困難有多大,為人民的利益辦實事、為*發展干大事的勁頭不能松懈,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決心不能動搖。
轉變政府職能,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結合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要從微觀管理、直接管理為主向宏觀管理、間接管理為主轉變。工作重點要切實轉到政策指導、監督檢查以及為企業、為公眾提供服務上來,強化宏觀管理和社會服務職能。進一步理順政府各部門職能關系,處理好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清理和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序。運用法律和經濟手段,著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人民安居樂業的社會治安環境。政府各職能部門都要把創造良好經濟發展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從具體事、具體環節抓起,認真解決影響經濟發展的實際問題。政府機關每個工作人員都要增強“環境意識”,積極主動地為改善經濟發展環境作貢獻。
切實轉變作風,狠抓各項工作落實。要樹立群眾觀點和實踐的觀點,經常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大力提倡說實話、辦實事、鼓實勁、出實效,反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堅決克服辦事拖拉、推委扯皮的不良風氣,加快工作節奏,提高工作效率。強化激勵機制,樹立正確的導向,對真抓實干、大公無私、默默奉獻、政績突出的干部要表彰獎勵,予以重用;對講假話、說大話,弄虛作假、沽名釣譽,只搞關系、不干實事的干部,要嚴肅批評教育,決不能提拔重用。注意發揮政府的整體功能,密切協作,相互支持,合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建設廉潔的政府。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廉潔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筑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線,加強對子女、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約束,做反腐倡廉的表率。嚴肅查處各種違法違紀案件,堅決治理腐敗現象、清除腐敗分子。堅持標本兼治,通過發揚民主和健全法制,形成及時發現、揭露和解決腐敗現象的有效機制,從源頭上預防以權謀私和腐敗問題。
各位代表,我們正處在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重要時期。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理論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勵精圖治,開拓創新,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為把跨越式發展的宏偉藍圖變為壯麗的現實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