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計劃中期評估報告

時間:2022-08-22 10:51:00

導語:十五計劃中期評估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五計劃中期評估報告

十五計劃《綱要》實施三年來,**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科學判斷和把握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積極穩妥地推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開創了各項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十五”計劃《綱要》實施進展順利。

一、主要目標和任務實施情況評估

總體上看,“十五”以來,**發展環境和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步伐明顯加快,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生活向更加寬裕的小康生活邁進,“十五”計劃制訂的主要預期目標將如期完成,多項主要經濟指標甚至以高出計劃目標1倍的速度快速增長。但“十五”計劃原先力圖解決的一些問題,進展不夠理想,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協調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經濟增長方式尚未實現根本性轉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目標尚未到位,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對外開放面臨著新的挑戰。

(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國民經濟處于一個新的周期性的上升擴展階段。2003年全省GDP總量達到9395億元,“十五”前三年GDP年均增長15.9%,遠高于規劃提出的9%的目標。按2000年價格計算,全省GDP提前達到“十五”規劃確定的預期目標已成定局。2003年人均GDP達到20147元,已超過“十五”規劃提出的人均GDP達到2萬元左右的預期目標。

投資、出口、消費對經濟增長推動力進一步增強。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4994億元,年均增長30.3%是規劃目標的2.8倍;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614.23億元,年均增長30.2%,是規劃目標的2.7倍,其中出口總額達到416.03億美元,年均增長28.9%以上,是規劃目標的2.9倍;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一年上一個臺階,2001年突破400億元,2002年突破500億元大關,2003年達到706.6億元,年均增長27.3%,是規劃目標的2.7倍。

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寬裕。2003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3180元和5431元,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2.9%和7.7%,明顯快于5%的目標要求。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已見積極成效,消費結構升級傾向明顯,住房、汽車、電子信息產品等已成為重要的消費熱點,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前三年分別為99.8、99.1和101.9,基本實現了《綱要》提出的“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的要求。

(二)產業結構調整

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十五”期間,**率先實行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積極發展效益農業,引導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特色農業產業群加快形成,農業產業化和效益進一步提高。2003年農業實現增加值728億元,占GDP比重進一步下降為7.7%。農業基礎設施方面,提前兩年完成建設1000萬畝標準農田的規劃目標,確保了農業的生產能力。全面啟動3000萬畝生態公益林建設。與此同時,糧食安全問題開始引起人們高度關注。

工業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十五”以來,在加大對傳統工業調整力度的同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推進臨港重化工業的布局,推動制造業的集聚和優化升級。工業經濟效益處于全國前列,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扭轉了多年低速增長的局面。重工業增長首次超過輕工業,各類所有制工業呈現全面增長。2003年全省工業增加值達到4381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6.6%。但部分行業的投資和產能劇增,存在著潛在風險,要素供給制約正在進一步加大。

服務業發展有新的突破。積極實施《**省第三產業發展綱要》,現代物流業、旅游、房地產、金融保險、軟件及信息服務業、社區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2003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726億元,占GDP比重為39.7%,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總量達到891.4萬人。“十五”前三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年均增加約77.4萬人,大大超過從業人員每年增加40萬的規劃目標,有力地緩解了全社會的就業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產業結構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遠未解決: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不協調,服務業的改革相對滯后,特別是區域中心城市,按照當前形勢和進展來看,“十五”計劃提出的“區域中心城市基本形成‘三二一’的產業比重結構”目標較難實現。

(三)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

信息化總體水平處于全國前列。全省各市加快了城市寬帶網絡的建設步伐,基本建成了覆蓋本地區的高速寬帶信息傳輸骨干網和具有多種接入方式的窄帶、寬帶接入網。2003年全省互聯網用戶達到344萬戶,固定電話用戶數達到1657萬戶,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1980萬戶,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但有線電視入戶率僅為52.55%,按目前的年均遞增速度,實現87%的規劃目標有較大困難。

信息產業呈現跨越式發展。實現了從百億到超千億的歷史性跨越,2003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完成銷售收入突破1400億元,通信產品制造業實現了超常規發展,移動通信手機已成為全國三大生產基地之一,有60多家企業生產的電子信息產品進入全國同行前3位。軟件產業快速發展,2003年軟件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58億元,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三,軟件企業數量和軟件著作權登記數位居全國第四。但信息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仍然比較薄弱。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成效顯著。電子信息技術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CAD、CIMS等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的推廣應用面達90%以上,機械、化工、醫藥、輕工、紡織、絲綢等主要行業的信息化改造,提高了技術層次,推進了升級換代進程。基于“數字**”的一批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實現了穩步發展,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金盾工程”、“電子報稅”、“數字水利”、“**農網”、“電子口岸”、企業信用查詢系統、CA認證中心等重點應用項目已相繼建成或啟動建設。

(四)改革開放

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先后進行了兩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已成為全國省級政府審批項目最少的省份。同時,不斷創新審批方式,規范行政審批行為,積極探索網上審批、并聯審批等形式;擴大部分經濟強縣(市)的經濟管理權限;全面建設“四個中心”,全省各類“中心”數量近80個,已經構建新型政府服務平臺;加快公共財政體制建設,全面推進省級部門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通過一系列改革,政府職能向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轉換加快,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體制和政策環境。

所有制結構發生深刻變革。多種形式發展公有制和非公經濟,目前全省生產總值中,國有經濟約占21%,集體經濟約占26%,個私經濟約占45%。深化產權制度和勞動關系改革,國有大中型企業由改革脫困向提高競爭力轉變,國有企業資產平均規模成倍提高。民營經濟在量的擴張基礎上,出現了企業規模和組織結構、企業制度和治理結構、產業組織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的許多新變化。以資產為紐帶,積極發展股份制、中外合資等混合所有制經濟微觀主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總數占企業總數的41%,產值約占50%,混合所有制經濟已在**占重要地位。

市場經濟體系逐步改善。積極推動“信用**”的建設,加快政府、企業、個人信用三大信用體系建設。城鄉統籌就業試點工作標準開始執行,取消地域、身份、戶籍、行業等對農村勞動力進入城鎮就業的限制性政策。專業市場在整合和創新中不斷提升,要素市場逐步發展,技術、人才等市場建設步伐加快,一個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市場體系正在逐步確立。但同時應該看到,傳統專業市場的優勢在減弱,要素市場發展水平偏低的問題遠未解決。

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外貿領域以大開放促大發展,主動適應WTO規則,積極應對非關稅壁壘,進出口增幅居沿海省市區前列,對外貿易突破600億美元,出口突破400億美元大關,對外貿易依存度上升到55.3%。利用外資規模迅速擴大,合同外資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突破50億美元,位居全國第六。加強區域經濟合作,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三角”合作與交流,對中西部地區的投資達1000多億元。但應看到,**利用外資仍然相對滯后,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應對國外非關稅貿易壁壘特別是技術壁壘的能力不足。

(五)科技教育

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圍繞建設科技強省目標,全省加大科技投入,2003年全社會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達到180億元,占GDP的比例達到2%左右,R&D經費支出達到72億元,占GDP比例達到0.8%,科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科技進步與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2003年**專利申請受理數、授權數分別為2.1萬項和1.4萬項,已連續三年列全國前三位。從技術創新看,加強了對科技創新的主動性引導、關鍵技術和應用技術的攻關,一批重大高新技術攻關項目在全國形成了比較優勢。從體制創新看,率先實行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政策,全面推行課題制、合同制和重大科技項目招投標制,建立中國**網上技術市場,深化科技規劃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科研院所體制改革等重大措施,以企業為主體、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的區域創新體系初步形成。

教育事業發展勢頭良好。九年制義務教育繼續鞏固提高,2003年初中入學率98.49%,發展水平居全國前茅。高中段教育穩步發展,2003年初升高比例達到87.5%,基本實現規劃目標,列全國各省區第一,**已成為全國各省區中第一個基本普及15年基礎教育的省份。高等教育開始進入大眾化階段,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25%,提前3年完成規劃目標。大力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吸引民間資本興辦教育,整合優化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六大高教園區建設工程按規劃順利實施并逐步啟用。成人教育穩步推進,“千萬農民素質教育”取得較好成效,各類城鄉文化技術學校培訓職工、農民近500萬人,掃除青壯年文盲0.86萬人。

人才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積極推動新世紀人才工程,2003年全省人才總量已達到285萬人,平均每年增長5%。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取得顯著成效,堅持用人體制市場化取向改革,倡導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異地高層次人才使用制度和機制,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流動和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為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但同時也存在著人才總量相對不足、吸納高層次人才的能力薄弱等問題。尤其是缺乏高新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國際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和高級技術工人。

(六)城市化和區域發展

城市化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城市化綜合效應顯著,已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城鄉二元結構調整的“啟動點”。2003全省城市化水平44%,接近“十五”規劃規定的目標。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很大發展。“十五”期間,由于國家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了城市基礎設施的投入,以及**生態省“百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個較快的發展,全省已形成污水處理能力350萬噸/日,其中國債項目新增能力190萬噸/日。目前全省污水處理率已達到42.3%,其中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到46%,污水處理率在全國各省中位于先列。一大批污水處理工程的上馬,極大地提高了我省城市污水處理水平,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城市供水能力達1181萬立方米/日,城市用水普及率98.24;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4.85,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能力達18337噸/日;全省正在規劃建設一批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1.05,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27.71;城市燃氣普及率達96.85。一大批具有先進水平的大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城市功能大大增強、城市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針對鄉鎮行政區劃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撤鎮建街”、“撤村建居”帶來的城市基層管理體制問題,及時制定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指導意見,解決了長期困擾城市發展的“一城多府”、體制不順、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積極探索、推進城市化的政策措施,出臺了戶籍、土地、投融資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積極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從而形成一個有利于人口與產業向城市集聚的政策環境。全省已逐漸進入城市化加速推進、城市文明加速普及、城鄉加速融合的城鄉一體化的新階段。“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啟動,標志著新一輪新農村建設蓬勃展開。但在不少地方也存在著把推進城市化簡單等同于城市建設的偏差,城市拆遷過程的問題也比較突出。

進一步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的發展。組織編制了《環杭州灣產業帶規劃》和《**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規劃綱要》,區域生產力布局更加合理,特色優勢進一步凸現。環杭州灣產業帶,甬臺溫高速公路沿線產業帶和杭金衢、金麗溫高速公路沿線產業帶等沿灣、沿路、沿海三大產業帶漸見雛形,一批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出口規模居全國前列的全國性制造中心和國內重要的產業基地正在形成。通過清理整頓各類開發區(園區),為進一步推動企業集聚、產業集群創造了條件,促進了區域經濟競爭力提高。

加快欠發達地區和海洋經濟發展。做出了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戰略部署,組織編制海洋經濟強省建設總體規劃,在基礎設施先行、資源綜合開發、漁業結構調整等政策支持下,促進海洋產業的快速發展,走具有**特色的海洋經濟與陸域聯動發展的路子。推動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作有序推進,每年安排的專項資金超過1.5億元,在全面完成百鄉扶貧攻堅規劃的基礎上,積極實施“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確定了25個欠發達縣,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組織實施“百億幫扶致富工程”和“百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推動山區、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使欠發達地區逐步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

值得關注的是,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擴大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的扭轉。2003年全省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增幅差距達4.1個百分點,收入總額差距由2000年的2.13:1擴大到2.43:1,人均GDP最高地區與最低地區的差別已經達到3.8倍,全省還有欠發達鄉鎮211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統籌區域協調發展還任重道遠。

(七)基礎設施建設

“十五”前三年,組織編制和全面實施《**省“十五”固定資產投資和重大基建項目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六個一千”工程全面或超額完成,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新一屆政府提出的“五大百億”重點工程項目啟動實施。

水利建設進一步加快,全省水利防洪御潮治澇和抗旱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到2003年底,太湖治理六項骨干工程基本完成;珊溪、湯浦、白溪、下岸、水濤莊、舟山大陸引水等6項大中型水利樞紐建成投產,分水江水利、白水坑、永寧江、芙蓉等4項大中型水利樞紐進展順利;全省70座縣以上城市達到防洪標準;千里海塘、千里江堤順利完成;千庫保安已加固203座小(二)型以上水庫;千萬農民飲用水已改善100萬人飲水條件;萬里清水河道已建設2200公里;每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00萬畝,襯砌渠道5000公里;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0平方公里。浙東引水曹娥江大閘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能源建設進一步加快。“十五”前三年,全省新增6000千瓦及以上裝機容量180.2萬千瓦。2003年底,全省裝機容量已達2382.17萬千瓦,其中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容量1947.97萬千瓦。溫州電廠二期、長興電廠一期、秦山核電二、三期等項目相繼建成,華能玉環電廠、浙能蘭溪電廠、溫州電廠三期等工程進展順利,電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與此同時,電網建設也在抓緊實施,建成投產了500千伏瓶窯—南橋Ⅱ回線、瓶窯—武南Ⅱ回線、福建—雙龍雙回線等一批輸變電項目,進一步加強了**電網與華東電網的聯系。3年間,**電網新增500千伏線路16條,1054公里;新增220千伏線路1602公里,新建220千伏變電所32座,擴建35座,共新增主變67臺,容量1068萬千伏安。歷時兩年的全省一期農網改造圓滿完成,二期順利進行。西氣東輸工程2003年底實現通氣要求。西氣東輸工程進入我省的杭州-長興輸氣管線順利建成通氣,杭州、湖州、長興城市天然氣利用工程完成相應配套工程建設,并實現商業化供氣。與東海氣開發建設的配套項目前期工作正抓緊進行。

綜合交通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框架初步形成。鐵路前期和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浙贛電氣化改造工程、宣杭復線改造工程已經全面開工,鐵道部和省政府提出按照“擴大路網、提升質量、加快建設、促進發展、發展優勢、期到必成”的思路,將共同努力,加快我省鐵路網建設,提高鐵路現代化水平;頒布實施《**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規劃綱要》,公路主骨架項目建設不斷推進,到2003年底,全線建成杭寧、杭金衢、甬臺溫、乍嘉蘇、金華至麗水和杭州繞城高速公路,滬杭甬高速公路拓寬、杭州灣跨海大橋、甬金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公路交通樞紐設施進一步完善;沿海港口和內河航運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建成北侖國際集裝箱碼頭三期工程,新增集裝箱吞吐能力100萬標準箱,馬跡山礦石中轉碼頭,新增吞吐能力1000萬噸,乍浦二期,新增吞吐能力80萬噸,開工建設寧波北侖國際集裝箱四期、寧波港25萬噸級原油中轉碼頭;杭甬運河已經逐段開工。航空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寧波櫟社機場航站區擴建基本完成,溫州永強機場改擴建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啟動。

規劃實施三年來,盡管全省上下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進展也十分順利,但仍然出現了電力緊張問題。據估計,2003年因此導致的GDP損失達0.6個百分點。盡管這種能源短缺是全國性的,但也暴露出在制定“十五”電力規劃時,對能源的需求估計不足,預測不準。同時,隨著城市化進一步推進,汽車進入家庭的時代到來,城市交通建設相對滯后的問題也開始顯現。

(八)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取得新的進展。切實加強對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的保護,合理開發土地后備資源,連續7年實現了耕地占補平衡;按照“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區別對待”的原則,開展以“禁、撤、整、改、擴”為主要內容的整頓和規范開發區(園區)工作,進一步加強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以水環境整治為主要內容的萬里河道整治工程全面開展,城鄉河網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全省地表水主要水系中接近60%的斷面達到國家一至三類水標準。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以節水為主要內容的灌區配套改造500萬畝;頒布實施《**省灘涂圍墾總體規劃》,完成圍涂面積41萬畝。頒布和嚴格實施《**省礦產資源資源總體規劃》,進一步加強了對礦產資源的管理和促進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生態省建設全面推進。圍繞“十五”規劃提出的全面建設“**秀美山川”,以建設生態省為載體,以建設綠色**為目標,全面推進生態建設的各項工作。貫徹落實《**省生態建設總體規劃綱要》,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農村農業污染的摸底工作已經完成,百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全面啟動,生態示范區工作深化,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加大了環境違法執行力度,環評制度執行和執行合格率100%。11個市20個主要飲用水源75%的水質良好,城市空氣質量年均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區域環境噪聲總體水平下降明顯。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全省經濟增長難以擺脫以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為特征的路徑依賴,生態環境保護和防治狀況不容樂觀。

(九)人民生活水平

積極實施就業為先的戰略,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加大勞動力市場建設、加強再就業培訓以及開展再就業援助行動,2003年末,全省就業人員總數達到2919人。但就業壓力仍然較大,城鎮登記失業率從2000年的3.4%上升到2001年的3.7%,2002年的4.0%,2003年上升到4.2%。確保實現“十五”規劃確定的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仍有一定壓力。

社會保障工作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一是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城鎮社會保險體系,堅持以擴面征繳為重點,不斷完善制度設計,加強基礎管理,健全服務體系,覆蓋面和保障能力穩定提高,截止2003年底,全省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801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職工達到476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96.8萬人;二是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新型社會求助體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基本實現動態管理下應保盡保,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全面推進,全省所有市縣區均已出臺政策性文件,制定了實施方案。“五保三無”集中供養工作取得明顯進展,積極倡導社會福利社會辦,實施《**省老年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積極促進老年服務業的發展;形成了以低保制度為主體,教育、醫療、住房等專項救助較為配套的救助體系。

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高。堅持“兩手抓”,取得了抗擊非典和經濟發展雙勝利;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逐步推進,衛生資源配置不斷加強,目前**每千人口擁有床位數達到2.78張,衛技人員3.8人,醫生1.74人,護士0.93人,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03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5.45%,衛生廁所普及率73.58%,超過目標要求。醫療衛生改革穩步推進,在全國率先形成了城鄉同步、協調發展、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規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功能的社區衛生服務,全省共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6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3101個。但農村社會公共產品供應不足,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仍未得到徹底改變,農村文化、體育基礎設施缺乏。

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2001、2002、2003年分別為3.77‰、3.79‰和3.28‰,明顯低于5‰的規劃目標。在全國率先建立規劃生育公益金制度,部分地區呈現人口負增長。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4.97歲。但人口結構不合理問題令人關注,人口老齡化趨勢顯現,到2003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618.9萬人,占全省人口的13.6%;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3,明顯高于103-107的正常值。

二、進一步實施“十五”規劃的建議

“十五”后兩年,繼續保持全省良好的發展局面,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是實現“十五”規劃目標和任務的關鍵。針對評估中發現的問題,要加緊研究,加以解決。與此同時,要把握以下幾個重點:

(一)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當前,經濟社會中出現的諸多偏差和失調,或多或少與對發展的認識偏差有關。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正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特點和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在未來的發展改革過程中,要強調切實做到五個統籌:統籌城鄉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區域發展,著力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促進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著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著力推進內外貿一體化進程。

堅持科學發展觀,實際上是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是全面實現“十五”規劃目標的基本準則,也是經濟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各方面轉變那些過于看重GDP,簡單地把增長當作發展的觀念,轉變單純地向自然索取和征服自然的觀念,轉變把區域協調發展簡單地看作為縮少GDP差距的觀念,轉變把新型工業化等同于工業的觀念,轉變把城市化單純看作城市建設的觀念。

(二)切實推進“八八戰略”,建設“平安**”,實現新一屆政府的工作目標和“十五”規劃的有機結合

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提出實施“八八戰略”,六次全會提出建設“平安**”,為全省指明了現階段和今后一段時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和途徑。省委提出的“八八戰略”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在發展實踐中的總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既體現發展工作的繼承性和連續性,又體現了工作的開拓性和創造性。從“十五”計劃制定的發展戰略到省委提出的“八八戰略”,有些體現了發展的新形勢而不斷深化的,如從推進城市化戰略到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從加強區域經濟技術合作到主動接軌上海,積極推進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有些體現了發展的新局面而不斷強化的,如從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和山區特色經濟到“山海并利”,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從努力再創體制優勢到建設信用**、積極推進“五大百億”、加強法治建設、信用**和機關效能建設等;有些體現了發展新要求而創新的,如從建設**秀美山川到創建生態省等,從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到實施人才強省、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等。因此,省委提出的“八八戰略”和“十五”規劃提出的戰略任務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在實踐中,要把貫徹落實“八八戰略”、“平安**”和《綱要》提出的戰略任務和舉措結合起來,進一步推進“十五”規劃戰略目標的實現。

(三)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強對區域發展的調控

“三農”問題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核心問題,必須跳出“就農民論農民、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論農村”的僵化思維,統籌城鄉發展,把農業的發展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循環中統籌考慮,把農村的繁榮放到整個社會的進步中統籌規劃,把農民的增收放到國民收入分配的總體格局中統籌安排。建立完善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動的有效機制,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利益,加快對農民直接補貼的制度和機制的探索和建設,逐步建立城鄉就業者統一、平等、公平的就業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

要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制定溫臺、金衢麗產業帶規劃的編制,全面實施“百億幫扶致富工程”、“山海協作工程”和“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使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三角的合作與發展,全面落實環杭州灣產業帶規劃,積極推動和參與長三角區域規劃的編制,通過科學的規劃和有效的政策措施,實現長三角市場相通、體制相融、資源共享、交通共連、人才互通和產業互補。

(四)形成有利于加快社會發展的新機制,促進經濟社會互促共進

要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公共財政制度、投資體制的改革,加強經濟法制建設,切實加強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把就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實現全省城鄉統一就業制度。要圍繞著繼續實施科技強省、教育強省戰略,按照“十五”確定的目標,加大對教育、科技的投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營造人才強省的體制環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公共衛生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突發性公共衛生應急能力。以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為契機,搞好文化“四個一批”規劃,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統籌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和諧發展

要充分利用國家宏觀調控和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形成的“倒逼”機制,實現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型,由過于依賴投資和出口帶動向內需與外需協調、消費與投資雙輪驅動轉變,由過于依賴工業帶動向工業與服務業共同帶動轉變,由依賴物力資本為主向依靠人力資本為主的轉變。要立足當前,抓緊出臺電力發展規劃,全力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消除能源的瓶頸制約;抓緊編制水資源綜合規劃,加強各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整合提升各類開發區(園區),提高土地利用集約程度。要著眼長遠,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環保型社會。

(六)以繼續擴大內需和提高外資利用水平為重點,著力推進內外貿一體化

要以國家宏觀調控為契機,著重研究解決投資與消費的失調,切實改變過分依賴投資帶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高度關注和切實解決投資領域中過度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問題,加強調控和引導。要抓住當前消費結構升級的機遇,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立足點,改善消費環境,進一步促進投資消費內生性增長機制的形成。大力構筑開發大平臺,把擴大利用外資作為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的突破口,努力建設環杭州灣、溫臺沿海、金衢麗高速公路沿線等若干個外資密集、內外結合、帶動力強的經濟密集帶,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實現民營經濟的新飛躍與利用外資的良性互動。

(三)建立責任明確、行之有效的規劃實施機制

必須創新規劃實施機制。一是強化中長期規劃與年度規劃和目標責任制的銜接,通過年度規劃分解落實規劃目標,并將其列入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二是強化行政約束性的規劃實施,通過空間布局、資源許可等功能等約束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三是強化規劃與投資的有機結合,促進政府職能從項目管理向規劃管理的轉變;四是強化重大建設項目的實施,做好重大項目的篩選;五是加強對規劃的宣傳,除涉密外,原則上各級各類規劃都應及時對外公布。

要進一步突出規劃體制改革與投資體制改革的互促并進。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十一五”時期規劃工作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編制“十一五”重大基本建設規劃,合理確定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統籌區域布局,為加強和改善投資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二是在投資審批和核準的各個領域,編制相應領域的專項規劃。凡是能編制規劃的領域,原則上都應先編規劃,后審項目。要編制投資領域的綜合規劃,在教育、科技、衛生、交通、能源、農業、林業、水利、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戰略資源開發等重要領域編制專項規劃,突出重點任務、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大工程和生產力布局,按程序報批后成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三是做實做深發展建設規劃,要按照以規劃定項目,能為投資決策提供直接依據的要求,制定相應的發展建設規劃,包括政府投資規劃、大型企業集團的發展建設規劃和項目規劃,強化發展建設規劃深度,提高發展建設規劃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在“十一五”時期,我省要以省政府和省發展改革委審核審批的規劃為基礎,建立一個統一、科學、透明的,能為投資審批和核準服務的規劃體系。

(四)建立規劃的評估制度和調整機制

規劃評估是保障規劃有效實施的必要環節。開展規劃的中期評估和后評估,有助于全面總結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偏差和規劃實施中的問題,加強規劃實施的有效監督與管理,適時進行調控,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要重視規劃評估機構建設,賦予其獨立的評估職能,保持評估的客觀性。要重視規劃評估結論,尤其要高度關注評估結論中提到的規劃實施問題,切實加以解決。

鑒于中長期規劃的執行期較長,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和外部環境都在不斷地變化,各種短期和長期的、正面和負面的不可預期因素較多,在規劃實施期內,建立規劃調整機制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要充分考慮國內外重大事件對規劃實施的深刻影響,根據形勢的發展,及時對規劃進行局部的調整,提高規劃的科學性。

要進一步提高規劃指標設置的科學性。規劃目標的設置,一是要注意目標值的科學性,避免為追求提前實現目標而人為降低要求;二是目標的可考核性,列入規劃的指標應能納入日常監管體系,避免出現“規劃制定一套指標、期末考核另一套指標”的現象;三是指標的可統計性,指標的設定要便于監測統計,盡量減少那些靠專項調查或普查時才能得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