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局五年規劃工作報告
時間:2022-03-08 10:44:00
導語:文廣局五年規劃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五年來,我局在縣委、政府及上級文廣、體育部門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和屆六中全會精神,按照我縣“十五”計劃和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奮斗目標,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圍繞“農業穩縣、工業立縣、貿易活縣、旅游興縣、文化名縣”戰略,不斷開創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工作的新局面?,F將五年來的工作匯報如下:
一、工作回顧
(一)重規劃、強措施、謀實效,圓滿完成目標考核任務
每年年初,縣委、政府與宣傳文化部門簽訂目標考核責任書,涉及的指標主要有“2131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文物景點門票收入、“上星”節目及“村村通”工程等。年,文化景點累計完成門票收入30萬元,“2131”工程累計完成放映877場次,超額完成122場次,上送中央電視臺播出新聞、專題5條(集),省電視臺播出新聞、專題111條(集),超額完成61條(集);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設10座;年,文化景點累計完成門票收入40.1561萬元,超額完成5.1561萬元,“2131”工程累計完成放映1020場次,超額完成120場次,上送中央電視臺、省電視臺播出新聞、專題127條(集),超額完成67條(集),完成了局下屬各部門的文化體制改革,建設“鄉鄉通”工程3座,由于國家對“村村通”工程政策的調整,年“村村通”工程調到年完成;年,文化景點累計完成門票收入45.13萬元,“2131”工程累計完成放映1034場次,超額完成134場次,上送中央電視臺、省電視臺播出新聞、專題94條(集),超額完成17條(集);完成“村村通”工程86座,超額完成56座;協助省廣電局技術中心完成明光鄉41座“村村通”示范工作。三年來,先后完成了總投資700多萬元的文化廣場體育場東、西看臺和投資約202萬元的大型彩色音樂程控噴泉建設工程,完成了投資20萬元的中和鄉文化站、投資60萬元的鄉文化站、投資45萬元的清水鄉文化站和投資200萬元的滇灘恒益文化廣場建設工程,啟動了鄉文化站建設工程。
(二)、文化體制改革初見成效
年,按照省、市、縣對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安排部署,切實做到政事分開、政企分開、企事分開,原文化體育局和廣播電視局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以創造更多更好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精神文化產品為目標,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1、文化藝術團的改革。文化藝術團原有職工32人,按云人〔〕23號文件精神,將工齡滿25周年的舞蹈演員、武功演員和演奏員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符合提前退休條件的10名職工已辦理退休手續。該團將用五年過渡期逐步轉制為公司制文化企業,過渡期內按實有人數22人實行工資總額包干,五年里將分別按100%、95%、85%、75%、65%遞減,直至完全與財政脫鉤,走市場化運作的路子,人員按國企改革政策轉換身份。從開展體制改革后,藝術團已發展成為既能適應市場演出又能適應公益演出的充滿活力的文藝團隊,市場演出累計達100余場次,收入12萬多元,職工中出現了“搶角色”的喜人現象,主要演員的月收入已突破2500元。
2、公益型事業單位體制改革??h文化館、國殤墓園、電視臺等9個公益型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工作進展順利,在以往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礎上,重新核定編制和定崗定責,實行競爭上崗,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打破單位界限,取消過渡崗,按編定員,按崗聘人,實行崗位和目標考核統一的分配機制,年進行了考核和續聘。被聘人員工資中的固定部分作為基本生活保障發放,工資中活的部分按月考核,實行再分配,變“養人的錢”為“干事的錢”。通過改革,進一步優化了人員結構,提高了人員素質。在公益型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中有2人落聘,落聘人員暫由原單位管理,并安排臨時工作。
3、順利完成有線電視臺的整合工作。按照省政府做強做大網絡產業的要求,有線電視臺的改革按照與省網絡公司整合的時間、步驟來開展。年4月,有線電視臺與省網絡公司進行有效整合,掛牌成立了云南廣播電視網絡傳輸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支公司,有線電視網傳輸中央電視臺1—12套節目、教育臺節目、各省臺節目和一套縣自辦節目共35套節目。
4、抓好廣播電視與文化體育的整合。為實現優勢互補、壯大實力,根據縣文化體制改革的精神,年四月,原文化體育局和廣播電視局合并為縣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新組建的局領導班子經過認真研究,并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制定了《縣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人員機構編制三定方案》,同時,為使全局各項工作的開展做到有章可循,照章辦事,局黨委制定了《縣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工作制度》,該制度分為黨委工作職責、行政工作職責、黨委會議制度、局長辦公會議制度、黨委書記工作職責等22項。通過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大大地提高了干部職工的自覺性,充分調動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
通過改革,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全面推行了全員聘任制,創新了用人機制,完善了分配制度,理順了管理體制,引入了競爭激勵機制,各單位工作面貌明顯改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發揮“喉舌”功能做大做強廣播電視工作
1、加大廣播電視事業建設力度,努力提高廣播電視覆蓋率,造福邊疆各族人民
在發展邊境廣播電視事業中,我們不等不靠,千方百計找方法、尋路子,籌措資金,同時積極向上爭取“村村通”建設指標、“西新工程”建設項目,大力發展我縣廣播電視事業,不斷提高廣播電視的覆蓋率:(1)、鞏固和發展“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由于我縣多以山區為主,地形地貌復雜,發展廣播電視事業難度較大,不可能建一座站就覆蓋一大片,為此,我們始終把提高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山村)廣播電視的覆蓋作為事業建設的重點,大力發展“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在有條件的行政村大力推廣“小片網點”建設,做到電通就有廣播電視通,切實提高廣播電視覆蓋率。三年來共完成“村村通”工程137座,安裝入網電視用戶5500余戶,從而,使我縣的電視覆蓋率出現滑坡的情況下,提高了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局還加大“村村通”工程的維護,堅持建管并重,建好一座管好一座,每年都從有限的事業經費和創收中拿出一定的資金用于“村村通”工程的維護,從而確保全縣三百多座“村村通”工程的時時通。年共投資4萬余元,完成了新華、、五合、芒棒四個鄉鎮的維護工程,并將四鄉鎮“村村通”工程實行光纖聯網,安裝入網戶1000余戶。為擴大自辦節目的覆蓋,年10月,我局在大六沖投資25萬元建設了一部1000W電視發射機,轉播電視臺自辦節目,覆蓋90%的人口。(2)、加快調頻廣播建設,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我局在加大電視建設投入的同時,也沒有忽視廣播事業的建設,并把調頻廣播建設做為今后全縣廣播事業發展的方向,先后投資20多萬元在縣城廣播電視中心和大六沖高山差轉臺建成300W調頻廣播,收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三套調頻立體聲節目和本縣自辦節目,解決了全縣近35萬人收聽廣播的迫切需求。年,完成了投資73萬元的猴橋邊境廣播電視站及300W調頻廣播(屬西新工程)建設,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套節目,覆蓋人口達2.5萬人。同時,積極做好“鄉鄉通”工程,—年,在縣除鎮、鄉以外的16個鄉鎮安裝架設了“鄉鄉通”工程,使近42萬人能夠收聽到人民廣播電視臺節目。(3)、鞏固廣播電視傳輸網絡,提升網絡傳輸質量,增加網絡的覆蓋率。隨著廣播電視業務的不斷拓展,我局原有網絡已不適應時展的要求。為此,我局年投資200多萬元對、兩鄉(鎮)的微波傳輸網進行了光纜升級改造;年對界頭大園子小康文明示范村及固東原供銷社經營后并入我局的有線網絡進行了改造,理順了廣播電視網絡管理權限,提高節目的了傳輸質量;年4月,縣有線電視臺整活成立云南廣電網絡支公司后,首先進行“摸清家底”的工作,組織了清查小組,逐一入戶清查登記,做到普查一戶,維護好一戶。二是針對農村網絡大多為與電信合作,收視質量差,存在安全隱患且難于收取費用等問題,主動與有關鄉鎮、部門協商,對非公司產權的網絡進行并購,并加以改造。目前,正在進行中和、荷花、猴橋三鄉鎮網絡改造。
2、堅持正確導向,圍繞工作大局,搞好宣傳輿論工作
在宣傳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堅持新聞宣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服從服務于縣委、政府工作大局,在宣傳中突出主題,把握主線,唱響主調,掌握主動,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營造了良好的宣傳輿論氛圍:一是投入資金300多萬元,購置了較高檔次的采編播設備,并對廣播電臺欄目進行了形象包裝、欄目設備、呼號、片頭、片尾的改版,為提高節目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重大會議、重要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節目涵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三是加強隊伍培訓,提高新聞隊伍整體素質。通過幾年的努力,基本實現了天天新聞,欄目板塊化,節目整點化、精品化。“上送上星”節目不斷增多,三年來,我局共上送中央電視臺、省電視臺、電視臺播出新聞1009條,其中,上送中央電視臺播出新聞49條,播出《寂靜的火山》、《僑鄉》、《滇西抗戰》、《民間工藝》等11個專題;省電視臺播出新聞172條、專題105個;電視臺播出新聞640條,成為五縣區中上送節目最多、獲獎作品最多的一家。同時積極實施縣委、政府提出的將建成“文化強縣、旅游大縣”的戰略目標,制作了《火山奇觀》、《熱海神韻》、《僑鄉》、《風情文化》、《旅游指南》、《中國生態SPA康樂園》6部外宣VCD光碟;制作了《旅游》、《、大牛場、瑪玉窩溫泉簡介》、《櫻花谷》等專題;出版發行了抗戰紀錄片《難忘國殤》;制作了以民間二戰文物收藏家段生馗為題材的紀實專題片《收藏戰爭的人》;以美國加州大學的一枚戒指引出的一段真實故事為主線的專題片《戒指情緣》;一部以美國老兵尤金·蘭斯與中國小孩子的一段友誼為題材的紀實專題片《美國老兵尋找中國小孩子》;以美國老兵丹徒步行走史迪威公路為題材的一部紀實專題片《行走史迪威公路的二戰老兵》等。由電視臺制作上送的《做紙撐的老漢》、《上刀山、下火海》、《大救駕》、《翡翠》等節目曾在中國黃河電視臺播出并傳到美國斯科拉衛星電視網播出,得到了較高評價。同時,為中央臺、鳳凰衛視以及部分省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過多渠道的宣傳,擴大了知名度,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
3、強化安全播出意識,加大廣播電視執法力度,保證廣電事業穩步發展。
按照中央“把反動的、有害的聲音壓下去,把黨和國家的聲音傳入千家萬戶”的指示精神,時刻警惕邪教組織及其它敵對勢力對廣播電視信號的干擾。從近年來發生的“”邪教組織破壞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案件來看,他們的破壞活動涉及有線、無線、衛星等多種傳輸手段,情況極為復雜,具有涉及范圍廣,影響大,手段惡劣等特點。局領導班子十分重視安全播出工作,成立了安全播出領導小組,制定了安全播出應急預案,兩局合并后,再次調整充實了安播領導小組成員,以確保了我縣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計財司副司長于保安一行到調研邊境地區廣播電視反滲透工作。于副司長一行高度肯定了我縣的反滲透工作,并要求我縣繼續提高思想認識,大力發展農村有線電視網絡,進一步提高節目轉播質量,多管齊下抓好境外廣播電視節目的反滲透工作。為此,我局在加強事業建設的同時,在前端機房配備了監視器,并在全縣各個鄉(鎮)、社區聘請有線電視義務觀察員,保證當外網受到非法插播時能及時反映,在第一時間做好相關工作。同時將從年開始的地面衛星接收設施專項整治工作認真抓好,今年繼續聯合公安、安全、610、工商等部門對經營銷售地面衛星接受設施的經營戶進行清理整頓。到目前為止,共清查銷售經營戶25戶,處罰沒有經營許可證的銷售經營戶6戶;原價購回地面衛星接收設施389套,沒收數字接收機88臺,高頻頭90只,接收天線78面;拆除有線電視覆蓋范圍內的地面衛星接收設施708戶,辦理地面衛星接收設施安裝許可證11000余戶。通過開展這些工作,及時排除了隱患,沒有發生一起廣播電視安全播出事故,為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奠定了基礎。
(四)、充分挖掘和整理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資源,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多彩
根據省市文化主管部門的安排,在全縣啟動了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普查工作,制定了《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普查方案》,認真開展了普查工作。通過對我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普查,建立了省、市、縣三級保護名錄,為今后實施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工程奠定了基礎。
我局除了開展好文化陣地服務之外,在每年的各大節日期間積極開展各種文化藝術展演活動,如參加了一年一度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和每年的火山熱海文化旅游節活動,組織了第二屆民族民間文藝調演和第一、二屆青年歌手大獎賽等等。年,組織我縣農民畫作品參加舟山市全國民間繪畫邀請展,我縣傈僳族麻永春的作品《歡度新春》獲金獎;組織固東劉家寨皮影隊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金獅獎”全國第二屆木偶皮影大賽,獲大賽綜合銅獎,屬西南三省唯一一家參賽隊,是迄今為止文藝節目所獲得的最高榮譽。年,參加在陜西戶縣舉辦的全國民間繪畫展,我局選送的農民畫作品《鬧花燈》和《傣龍佛塔》獲優秀獎;選送作品參加“中國農民畫藝術節”,一幅作品獲金獎;參加“中國農民畫優秀畫家提名展”,兩名畫家獲提名獎。年,代表赴京參加文化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夕陽秀—第二屆華夏中老年藝術大賽”,參賽節目舞蹈《馬背馱來的新娘》在大賽中倍受青睞,榮獲“牡丹花金獎”;代表市參加了云南省滇劇花燈藝術活動周,參演節目花燈歌舞《小伙嫁到來》獲表演二等獎;為慶祝中緬建交55周年,赴緬甸國家博物館舉辦“中國農民畫和風光攝影展”,此次展覽,屬我縣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農民畫、攝影展覽活動,為促進和緬甸的文化交流,增進了兩地、兩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三年來,共組織各種演出240余場次,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五)、不斷加強文物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我們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針。英國領事館、滇西軍都督府及疊園集刻、李根源舊居升格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而使我縣的省級文保單位增至9個;經我局申報,由縣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縣級重點文保單位8個;圖書館、艾思奇故居將于今年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極橋、藥王宮、得勝碉、護珠寺、一九八師攻克陣亡將士紀念塔、鎮夷關橋及古驛道等6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被公布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局所屬各文物保護單位除了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外,各文物景點還不斷改善接待條件,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努力改善服務水平,進一步促進文化與旅游聯姻。為迎接滇西抗戰勝利60周年,在縣委、政府的支持下,重修了“盟軍碑”,確保中緬印戰區滇西戰役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成功舉行。為了適應時展的需要,改造了艾思奇故居和李根源舊居的展版、展線,充實了圖片及實物資料,改善了燈光設施;在省文物主管部門支持下,投資10萬元對文廟進行了搶救修復;投資近120萬元對國殤墓園實施了改展、美化、亮化工程,提升了國殤墓園的旅游文化內涵;投資20余萬元,完成了艾思奇銅像的建設工程;征集到文物和文物資料200多件(份);派員到大理參加省考古所組織的太和城、陽苴咪城的考古發掘工作;配合市局對保騰高速公路、駝峰機場等重點工程進行了文物考古調查,為下一步的高速路建設提供了文物資料;配合云南省考古所、美國古生物學家深入固東鎮江東山進行了古人類生物化石的調查,從出土的大熊貓頭骨來看,是迄今為止在云南發現的唯一尚未石化的熊貓骨骸,專家估計很可能是“云南最后一只大熊貓”。
自“三館”建成投用后,文化廣場已成為我縣一個重要的旅游景點,同時也是人民群眾休閑娛樂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理想去處。三年來,除文化廣場外,各文化景點共接待游客44.81萬人次(年14.41萬人次,年14.54萬人次,年15.86萬人次)。
(六)、努力培育和發展文化、體育產業,依法管理文化市場。
文化市場管理繼續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加強宏觀調控,加大稽查力度,積極開展“掃黃、打非”和“網吧”的專項治理整頓工作,同時充分調動各種社會力量參與“網吧”監督,聘請了義務監督員,開通了兩部舉報電話(0875—9257880、12318),加強鄉鎮網絡市場管理,發展了45名兼職稽查隊員。三年來,共出動車輛744車次,出動人員2359人次,檢查經營戶800余戶次,接待和處理群眾舉報50多起,收繳非法出版物3293盒(冊),培訓經營戶10余期,接待外來演出66場次。文化市場累計立案59起,罰款13萬多元,促進了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電腦體育彩票效益初見成效,三年來,全縣8個銷售點的銷售額達1083萬元(年243萬元,年400萬元,年440萬元)。
(七)、圖書發行和圖書館工作不斷開創新的局面
圖書館認真堅持“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原則。三年來,共接待讀者8.89萬人次(年1.73萬人次,年3.75萬人次,年3.41萬人次)??h圖書館利用新館的有利條件積極開展陣地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共接受張之龍先生捐資20萬元,充實了張之龍文庫。在爭創“國家縣級二級館”工作中,被文化部授予“國家二級圖書館”的稱號,這是市縣級第一家獲得“國家二級圖書館”稱號的單位;引進技術和資金,啟動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享工程,一直未能開放的電子閱覽室也同時向社會開放,全國文化信息資源享工程基層點屬全省17個縣級基層點之一,也是全市唯一的一個縣級基層點。圖書館堅持開展圖書館業務、文物保護和旅游接待工作三不誤,充分發揮“僑梁”作用。繼中國僑聯將圖書館命名為“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后,又被命名為“云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鄒盛椿建華圖書館在中和文化中心開館后,從年起4年內,每年由美國加州圣峪中華文化協會建華社提供1000美元的經費支持。新華書店全體職工本著“服務人民、誠信經營、以人為本”的行業標準,加強經營管理,提高服務質量,保持“全國文明行業示范點”的形象,繼續抓住重點圖書的發行征訂工作,密切書店與學校的聯系,配合教育部門完成了部分中小學教材免費供應工作,教材免費金額達142萬多元,同時,擴大了一般圖書的銷售,并開展多種經營。三年來,實現總銷售額3750.9萬元(年1500萬元,年1350萬元,年900.9萬元),實現利潤126萬元。
(八)、電影發行放映工作
三年來,電影公司積極想辦法,盤活固定資產,開展多種經營,解決了職工生計,穩定了職工隊伍。努力配合主管局實施“2131”工程,在省電影公司不能正常供片的情況下,主動聯系片源,開展放映活動,三年來,累計放映600余場次,這樣,一方面滿足了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一方面也為自身的生存拓寬了道路。
(九)、體育工作
在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前提下,積極推進競訓工作、群體工作和老年體育工作。常年堅持少兒體育人才的選拔和訓練,積極組織和參加各種體育運動。如組織了一年一度的全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鎮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和“敬老杯”運動會,組織參加了第一屆“市運會”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承辦了全國山地自行車冠軍賽第一、二賽站的比賽,采用冠名權和企業贊助的方式在我縣舉辦全國性的賽事,并取得一定成效。向市少體校輸送了8名運動苗子、向省體校輸送了2名運動苗子,原來輸送的運動員楊安躍在全國田徑錦標賽上取得兩枚金牌,陳自本在全國少年田徑錦標賽上取得1金1銅。同時,我縣被評為云南省小康體育特色縣,在全省17個縣中成績突出;鎮山源社區被評為為全國體育先進社區等等。安裝了5條全民健身路徑,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鍛煉條件。三年來,共組織各種運動會和比賽60余場次。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隨著文化強縣建設的不斷完善,特別是近兩年來實施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試點工作,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工作得到了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取得了明顯成效。首次召開了大規模的全縣文化工作會議,解決了425萬元的工程欠款,相繼吸引了全國山地自行車冠軍賽、全國中小型圖書館理論研討會和全省文化市場管理工作會等高規格的會議和比賽到我縣舉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仍然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文化、廣電、體育干部隊伍的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由于歷史的原因,事業單位體制改革過程中人員“進出口”不暢,文化系統“人員眾多,人才奇缺”的現象依然十分嚴重,文化研究、文藝創新、編輯記者、文化市場營銷、文化產品包裝等人才更是匱乏,嚴重影響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二是文化、廣電、體育工作職能增加,經費投入不足,電視臺采編播設備老化,嚴重影響各項工作的開展。三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鄉鎮文化站建設、文化大院建設欠賬大,鄉鎮體育設施嚴重不足,廣播電視覆蓋問題突出。四是文化資源的普查,搶救和保護工作迫在眉睫。文化資源豐富,許多在內地已消失但在仍保存的傳統漢文化,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五是重點建設項目融資困難。“十五”期間計劃實施的體育館建設工程、文廟和綺羅文昌宮的修復工程等,盡管已經啟動,但由于資金的制約,一直未能實施完成。
三、“十一五”發展目標、重點和主要任務
以文化強縣建設為核心,全方位提高公民素質,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使當代的成為既能繼承優秀傳統,又有新的超越的文明之邦,從而改善投資和旅游環境,促進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重振雄風。在文化強縣建設過程中,到以城市為中心,輻射于全縣鄉村。
(一)、發展目標、重點
1、文化藝術工作:充分發揮文化館的社會服務功能,全面開展館辦文化活動;完成多功能廳的設備配置;在完成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普查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實施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工程;爭取出版《農民畫冊》;積極引導和管理業余文藝團體,促進廣場文化活動的健康發展;加強對農村文藝的扶持和輔導。
2、圖書館工作: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做好圖書的“五防”工作;加強對古籍的科學管理;完成縣圖書館改造及安裝相關防盜設施;完成圖書館景山園功能服務區建設;加強縣、鄉圖書館網建設。
3、文博工作:繼續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加強文物普查和保護工作;進一步做好博物館的文物征集、陳列內容設計、形式設計工作,爭取博物館早日開館;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強綺羅文昌宮、西山壩古城遺址等重點文保單位的保護、維修和開發力度,恢復文廟的“江漢秋陽、玉振金聲、騰蛟起鳳”坊等,對大成殿、啟圣宮、明倫堂、訓導廨等進行修繕,使之早日成為文化旅游景點;完成國殤墓園、李根源舊居、艾思奇故居的旅游服務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4、文化市場管理工作:按照“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繁榮規范文化市場,貫徹落實各項方針政策,嚴格依法辦事,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和培訓,促進文化市場法制化建設。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保護合法經營。加大管理投入,改善執法條件,建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
5、電影發行放映工作:積極實施“2131工程”,實現每月每村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加快推進電影公司體制改革步伐,使電影企業民營化。
6、鄉鎮文化站建設:我縣的鄉鎮文化站均為上世紀80年代所建,目前設施已老化,設備簡陋,極不適應鄉鎮文化發展的要求,抓住我省實施“興邊富民”工程的難得機遇,按照鄉鎮文化站規范化建設標準,分三批完成猴橋鎮等15個鄉鎮文化站的改擴建工程,以適應新時期鄉村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
7、體育工作: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修建3000座的室內體育館1座,建風雨球場1個,建設網球場兩塊,指導各部門興建10塊以上籃球場,指導一中、八中建成標準田徑場1塊,新建全民健身樂園或路徑5個,圍繞年市運會所設項目搞好所需場館場地的建設,使人均體育用地達到0.5平方米。積極培養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加強少體校訓練競賽工作,力爭在省運會以上比賽有籍運動員奪牌,市運會成績名列前茅,取得與我縣綜合實力相一致的成績;以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基點,認真開展青少年業余體育訓練。積極開創群體工作新局面。建成國民體質監測中心1個;每年利用節假日開展不同項目的縣級比賽6次以上,直接參與人數在3000人以上,吸引參與人數10萬人次以上。達到全縣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占全縣可參加體育鍛煉人口的40%以上,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總人口的0.3‰,建成社區、鄉鎮體育指導站(點)18個。搞好體育旅游業的同時,大量吸引和申辦各類國際國內的體育賽事在舉辦,宣傳推介我縣的體育健康旅游和豐富多樣的戶外運動,結合我縣豐富的旅游資源,把火山公園建成全國青少年夏令營基地;在瑪玉窩建成一個天然溫泉游泳館,使之成為高原游泳訓練基地,吸引省內外的運動員到騰集訓;把疊水河至魁閣段建設集自行車越野、定向運動、科考、登山、探險、攀巖、野外生存、溯溪等運動于一體的高黎貢山探險基地;在荷花和界頭設立射努、武術、陀螺三個民族體育訓練基地,推動民族體育發展,同時吸引游客駐足、參觀。吸引承辦省級賽事1—2次,國家級賽事1—2次,國際級賽事1次。
8、廣播電視工作: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以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緊緊圍繞縣委、政府工作的中心和重點,搞好全縣的廣播電視宣傳工作;創辦一批電視精品欄目,加大外宣力度,并提高產業意識,把制作出的優秀作品投入市場運作,以彌補日常經費的不足;增加自辦節目播出時間,減少重播,把節目辦活,自辦節目在開路臺完整播出,讓沒有安裝有線電視的群眾也能看到自辦節目;強化安播工作,防止分子及其它敵對勢力對電視信號的干擾;優化廣播節目,建成廣播電視數字化播出系統和節目存儲系統,確定統一的存儲格式和檢索方式,初步形成廣播電視數字節目庫和媒體資源管理系統,成立新聞信息臺和交通文藝臺。事業建設方面,實現廣播電視縣、鄉、村光纖聯網,充分利用“富民興邊”的優惠政策,科學、合理的規劃鄉、村光纖聯網;依托新技術,將縣城及部份鄉鎮的單向網升級為具有多功能性質的雙向網,并實現有線電視數字化;對原有的網絡進行改造,以適應寬帶多媒體綜合業務的開展;強化廣播事業建設,努力提高廣播覆蓋率,在滇灘、自治兩個省級口岸各建100—300W的調頻站一座;鞏固原有的“村村通”,經過今年全縣“邊遠山區農民收看電視難”的問題的調查,我縣“村村通”覆蓋率已嚴重下滑,我們將充分利用好中央、省、市下達的專項維護資金,恢復因各種原因形成返盲的“村村通”,確?!按宕逋ā钡摹皶r時通”,建設20戶以上“村村通”706座,使我縣“村村通”覆蓋率上升兩個百分點;完成18個鄉鎮調頻自辦節目“鄉鄉通”,加強覆蓋上的硬件建設,利用同步廣播先進技術,在18個鄉鎮建設“鄉鄉通”,解決農民收聽自辦節目難的問題。
(二)、保障措施
1、以人為本,積極實施文化人才戰略工程
2、拓寬融資渠道,投資文化產業
3、依法加強管理,確保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4、加大宣傳、交流力度,營造文化發展的良好氛圍
5、加強組織領導,保障文化工作落到實處
- 上一篇:商業廣場拆遷安置方案
- 下一篇:明確社區治理職責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