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財稅體制執行情況分析報告

時間:2022-12-08 04:04:00

導語:區財稅體制執行情況分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財稅體制執行情況分析報告

一、新一輪市與區財稅體制運行基本情況:

20*年市對區執行新一輪財政體制以來,我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從體制改革前的20*年9.95億元增加到20*年的26.8億元,平均每年遞增28.2%;財政總收入從20*年20.6億元增加到20*年的46.25億元,平均每年遞增22.41%,可用財力從3.48億元增加到8.4億元,平均每年遞增24.8%,一般預算支出也從3億元遞增到20*年的8.8億元,平均每年遞增30.4%,總體看財政體制運行良好.具體情況見下表。

二、新一輪市區財政體制主要成效:

1、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財政收入總量不斷擴大。截止到20*年我區財政總收入由體制改革前的7.1億元擴大到現在的將近46.25億元,總量增加了五倍多。新體制打破了將企業作為政府行政附屬物的傳統理念、按照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企業、居民三元結構的要求,理順和密切了市區各級政府和轄區內各類企業的財政利益分配關系。有助于將市、區、鎮(街)三級政府共同致力于加強市場監管、提供公共服務質量、加快經濟發展、共同做大市區財政蛋糕的積極性,在營造公平納稅、平等競爭環境、促進市區生產力要素合理流動、快速集聚、激發市場經濟主體活力、加快市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協調發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引導和效應作用。

2、新體制充分體現了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增強了區級財政支出的實體地位。在財政支出基數的核定方面,既考慮了改革原體制中市區義務教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基數定額補助、我區新增支出缺乏財力保障的不合理性、同時對已經明晰、理順的事權、按照財隨事轉的原則,合理核定了相關支出基數;也考慮了體制運行過程中事權變動、支出基數調整和改革后體制的對接,歸并了原來市對我區的補助項目、建立了收支掛鉤的財政支出正常增長機制,我區財政支出實體地位得到進一步增強。

3、新體制充分體現了“鼓勵發展、兼顧公平”的原則,符合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財政分配總體要求。一方面通過財政經常性收入全額比例分成、轉移支付補助與收入掛鉤增長、財政收入超收獎勵以及財政收入上臺階獎勵以及對招商大項目給予適當補貼、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等政策實施,充分調動了我區發展經濟、組織收入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在三個區之間統一分成比例、轉移支付、企業外遷調整收入基數等措施,達到了區與區之間財力分配的相對平衡,避免了市區之間、區與區之見互挖稅源,缺乏合力的局面,體現了建立市區經濟利益共同體,市區兩級共同做大財政蛋糕的政策意圖;既保障了市宏觀調控能力,又做到了調動區積極發展的有機統一。

4、新體制中房地產建筑業的項目屬地征管政策,成為推動我區財政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體制調整前,我區建筑房地產企業異地注冊,本地開發現象較多,稅收流失嚴重,每年流失稅收達2億多元。20*年新體制規定建筑房地產業的項目屬地征管,為此20*年我區在市區率先成立建筑房地產業項目稅收管理辦公室,加強兩類行業稅收的項目管理,僅直接征收建筑業稅收就已經超過5億元,每年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劃入房地產業項目稅收過億元,*年兩行業稅收總額達11.6億元。建筑房地產業稅收的高幅增長,成為我區此輪財政體制中收入平穩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三、新一輪財稅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

新體制運行幾年來,基本實現了新老體制的平穩過度,但也同時存在著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

1、企業屬地化管理事權擴大,造成新的財權與事權不統一。企業屬地管理后部分事權下移到區級,相應財權未能及時調整到位。20*年12月市屬企業明確屬地管理后,改革了原來市屬企業由政府主管部門扎口管理的模式,按照企業經營發展自主和社會管理屬地的原則,將其黨群組織、安全生產、勞動保障、計劃生育、統計報表、人事人才管理、檔案管理等等社會管理職能分別移交給我區負責,但是相應的財權沒有實現同步轉移,沒有能夠作到財隨事轉。

2、屬地企業經營者身份觀念和市級相關部門管理工作思路有待改變。一方面,部分屬地企業經營管理者還或多或少存在原市屬企業的身份觀念。我們想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和稅源情況,得不到企業的配合,區級相關部門工作難度比較大;另一方面市級有關部門片面強調屬地管理,把一些理應由市級部門負責的事權推給區級部門,比如部分市屬企業(二紡機械廠、航海儀表廠、國源大酒店等)的改制及資產處置等遺留問題。

3、對嚴肅查處不正當手段掙拉、互挖稅源的違規行為懲治不力。盡管新一輪財政體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三個區之間互挖稅源現象的發生,但是市級政府對個別區違反國家稅收政策,出臺優惠返還政策等違規行為仍然懲治乏力,使得我區目前仍然存在著部分在我區生產經營、異區注冊現象。此外在企業稅收級次調整上,個別區仍然存在著擅自通過稅務部門調整企業級次現象,嚴重擾亂了市區企業稅收企業調整工作。

4、稅收統計報表與金庫報表的不一致,影響了我區財政資金調度。市區金庫分設,但是在企業入庫級次上,不能及時調整到位(如外區注冊我區經營的房地產項目稅收),導致每年年終結算時我區稅收報表統計數遠遠大于我區入庫稅收總額,總決算報表反映收入數與實際結算稅收收入數不一致。由此帶來一是很多時候需要通過往來款的形式,向市財政“借”本來就屬于我區財力的資金,影響了我區機關正常運轉;二是給預算安排帶來一定的困難,導致我區當年財政急需安排的一些支出沒有相應資金不能形成支出,形成財政結余,或者年終追加調整預算數較大,預算編制缺乏科學合理性。

5、因基數擴大,稅種留成比例相對下降,挫傷了基層抓稅源經濟的積極性。此輪財政體制因為稅收下放屬地管理后,收入基數擴大,相應稅種留成比例下降,雖然財力總量影響不大,但是財力分成比例的下降還是影響了部分基層發展稅源經濟的積極性。目前增加100萬元增值稅,區得財力僅僅為6.25萬元,增加100萬元企業所得稅,區得財力僅為10萬元,分到基層街道更少,部分挫傷了基層財政發展稅源經濟的積極性,普遍認為稅源增加財力不如資產收益來得實惠。

四、微調市區財政體制的建議

本輪市對區財政體制總體上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對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微調建議:

1、對適合基層征收管理的稅種和行業逐步納入綜合治稅的征管范圍,進一步加大留成比例。比如目前已經實施的出租房屋稅收等,為提高基層協稅護稅積極性可實行全額留區或者進一步提高分成比例。

2、進一步理順調整相關財權與事權。最近幾年,隨著體制調整,市級事權不斷下放,造成區級人力、財力相對不足。希望市對已經下劃的事權和今后要調整的事權充分考慮財權的配套,真正做到事權與財權的統一。

3、我區地處主城區,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建設的加快,我區規模以上企業退城進郊速度明顯加快,大量工業企業受到地域、規劃的限制紛紛外遷,嚴重影響了我區稅收基數,希望市財政能夠在新一輪財政體制微調中予以關注和補助。

4、我區目前稅收結構中,建筑房地產業稅收高達33%左右,隨著國家對房地產業宏觀調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及可開發地塊日益減少,我區建筑房地產業發展將明顯趨緩,必然給我區稅收高幅增長帶來影響,希望市政府能夠對此給予財力傾斜補助。

5、在招商引資政策上,希望市政府能夠統一市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一是避免市區互挖稅源,形成惡性競爭;二是更好地吸引重點企業落戶,如在中央商務區的優惠政策,可形成共同扶持,錯位扶持的良性機制。

6、供電、石油、通訊、交通運輸、煙草等行業及其下屬三產企業稅收納入區級管理。

7、庫行聯網工程早日實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