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紀委書記對農村廉政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縣)

時間:2022-11-26 08:49:00

導語:縣紀委書記對農村廉政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紀委書記對農村廉政文化建設調研報告(縣)

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是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工作在社會領域中的延伸和拓展,是新形勢下深化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腐敗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建設防腐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新形勢下提高基層干部廉政意識和村民監(jiān)督意識的有效途徑。因此,加強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對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促進農村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重用。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才能使廉政文化滲透到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不斷把廉政文化建設推向新臺階,結合工作實際,筆者認為應注重四個方面的結合。

第一、要與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針對當前農民“求富、求知、求樂”的多元化需求,適時組織開展干群聯歡文藝晚會、楹聯評比、鄉(xiāng)村戲劇、廉政漫畫、廉政人物故事、警示格言、和順口溜等喜聞樂見的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將廉政文化所蘊涵的誠信、守法、清廉等內容滲透、充實到村落文化之中。同時,要積極調動農民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組織引導人員多創(chuàng)作鄉(xiāng)村特色文化作品,讓干部群眾在自編自演中受到廉政文化熏陶,受到廉政教育。使廣大干部群眾成為廉政文化建設的主體,在良性互動的過程中,贏得不同經濟、社會組織、文化背景的人群廣泛支持和參與,形成一定的氛圍、營造一定的聲勢,把獨特的鄉(xiāng)土文化注入體現時代內容的東西,達到宣傳時代要求的目的,使農村黨員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得到啟迪,將廉政文化根基培植和延伸至群眾生活的空間,提高公眾對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關注和支持。努力使廉政文化融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不斷增強廉政文化進農村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二、要與村級制度建設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廉政文化的推動作用。把廉政文化建設與建立健全村級民主決策制度、村務公開制度和村干部述職述廉制度結合起來,將廉政文化融入到農村民主建設中,在民主決策、黨務、政務、村務公開和基層干部述職述廉等各項工作中,深化廉政文化內容,把重大財務開支、重點項目建設項目、支農惠農政策落實、林權制度改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作為公開的重要內容,強化農民的參政議政意識和監(jiān)督意識,促進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從自身做起。通過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決策和民主監(jiān)督,規(guī)范村干部的行為和權力運作,使基層干部群眾從“不敢貪”到“不愿貪”,減少和防止腐敗的滋生。同時,加大廉潔從政的正面宣傳力度,提升基層干部的精神境界,強化“農民利益無小事”的觀念,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構建和培育農村廉政文化作為當前農村反腐敗工作的治本之策和重要抓手,從而提升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的實際效果。實踐證明,注重文化建設與制度保障的良性互動,把文化軟約束與制度硬杠子相結合,自覺地運用廉政文化成果推動制度建設,才能能夠使反腐倡廉教育更加具有活力,使制度建設更加有效,從而取得剛柔并濟,標本兼治的好效果,大大提升全社會的廉政建設水準。

第三、要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提高基層干部的綜合素質。新農村建設得怎么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取決于是否有一支素質高、作風好、能力強、清正廉潔、全面體現最廣大農民利益的村組干部。對農村黨員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落實不到位,導致其廉潔自律意識、法制意識淡薄。如果村組干部和農村黨員素質偏低,作用發(fā)揮有限,就會到致村民自治不規(guī)范,民主管理不到位,村組干部不廉潔,以權謀私,引發(fā)社會矛盾。因此,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就必須提高干部的思想文化水平與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把廉政文化的有關內容納入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總體安排之中,與堅持民主集中制、密切聯系群眾等加強基層領導班子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黨風廉政和黨紀法紀教育為抓手,通過集中教育和自我教育、舉辦黨紀法規(guī)知識測試、形象大討論、扶貧幫困等活動,增強教育的廣泛性、深入性和有效性,使農村干部自覺增強法紀觀念,豐富法紀知識,堅持依紀依法辦事,自覺提高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思想道德防線,使基層組織成為黨在農村的堅強堡壘。

第四、要與農村普法教育相結合,增強農民群眾的法制觀念,提高監(jiān)督能力。農村廉政文化要得到農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關鍵是要讓農民群眾認同廉政文化、接受廉政文化,并從中得到實惠。因此,開展農村廉政文化要堅持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起來,依托農村文化活動室、黨員活動室、宣傳櫥窗、板報、墻報等載體,通過辦培訓班、法規(guī)知識競答、案例評析等方式,大力宣傳各種與農民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提高農民群眾知法、懂法、用法的水平,從而使他們能認識并自覺地同各種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進行斗爭,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總之,要使廉政文化有效地滲透到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發(fā)揮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在反腐倡廉中的積極作用,就必須將廉政文化與反腐廉教育、制度、監(jiān)督有機地結合起來,與加強黨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與建設新農村工作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行之有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