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警務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27 10:05:00
導語:社區警務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社區的形成、發展和完善,社區警務正以其獨有的社會綜合功能,為社區管理防范提供了有力保障,已得到越來越多的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推動了公安機關與人民群眾的進一步融合。然而,在社區警務運行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也正牽摯、阻礙著社區警務的發展,亟待得到有效解決。為此,本人通過召開派出所長座談會、走訪社區民警及社區干部、社區居民、發放問卷調查表等方式方法,就如何深入推進社區警務工作開展了專題調查。現就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對策作個粗淺分析,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一、前段我局社區警務工作的初步探索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局把社區警務作為夯實基層基礎、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率的重要支撐,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先后5次召開黨委會和局務會議研究社區警務工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以選優配強社區民警為突破口,強力推進社區警務建設,并提高社區民警待遇,大大激發了社區民警工作熱情,社區警務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配齊配強社區警力,社區民警全局“公選”。任何工作的好壞,人的因素是關鍵,社區警務工作也不例外。為切實把我局10個社區民警選好配強,我局黨委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尋求破解之法。20**年12月6日,我局召開黨委擴大會議,由局黨委全體成員、城區派出所長、社區民警和治安大隊長、戶政股長,專題討論如何破解全局社區警務難題,聽取基層民警的意見和建議。隨后,局黨委成員又分別帶領機關民警分成4個調研組,深入社區干部和居民家中,開展調查研究。為解決當前警力嚴重不足,社區民警“專”不起來的問題,我局先是借鑒江華縣公安局的經驗,返聘了8名退休退養的老民警到社區警務室開展工作。但由于歷史久帳太多,繁重的基礎工作使這些老民警頗感吃力,且部分老民警已無法適應工作的需要。為此,局黨委在認真研究后,決定打破股室、地域界限,在全局范圍內公開選拔10名社區民警,克服一切困難、下死決心要把社區民警配成“精銳部隊”。并規定,原來的社區民警也可報名參加競爭,如果落選就放到艱苦崗位去接受鍛煉。“一石驚起千層浪”,局黨委的這一決策,一舉打破了多年來社區警務工作“無人管、無人干、干好干壞無得妨”的“三無”僵局。
二是堅決做到獎懲兌現,獎勵措施讓人“心動”。社區警務中大量的是基層基礎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抓緊抓好。因此,必須要有激勵社區民警扎根社區的工作機制。為此,我局經多次研究,并在社區民警中廣泛討論后,制訂了對社區民警工作按照“滿意率”、“熟識率”、“發案率”等“七率”來考核的辦法。同時,制定了明確具體的獎懲規定:20**年,全局社區民警按季度進行考評。考評后,根據考評成績按每月平均500元/人的標準,由局里統一發放工作補貼。平時,社區民警不參加派出所值班,不參加具體案件偵辦,不下達辦案和打擊處理指標。年終,局里根據考核情況,對10個社區民警綜合排名,第一名獎勵1000元,由局黨委向縣委呈報解決副科級待遇;第二名、第三名分別獎勵800元、500元,并列入后備人才庫管理。對小江口、城中等6個轄區人口較多、治安狀況較復雜的社區,還可以搞“夫妻社區”、“兄弟社區”。每季度考評后,對社區民警按考評成績排名,第一次考評排名末位的社區民警,通報批評并誡勉談話,連續兩次排名末位且得分在80分以下的社區民警,調到農村艱苦崗位鍛煉。
三是建立責任捆綁制度,領導聯系社區“結對子”。今年2月25日,全局10個社區民警選拔出來之后,我局由局領導和政工室、治安大隊、戶政股等單位負責人按照上級有關社區警務工作的相關規定,對社區民警進行了集中業務培訓,并將所有資料匯編成冊。局長秦建彪親自講授第一堂課,從社區民警的工作任務、職責要求、工作方法等方面,對社區警務工作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為了加強社區警務工作的領導,我局黨委委員每人聯系一個社區警務室,幫助協調民警與社區干部、內保單位的關系,改善社區警務室的工作環境,配備照相機、電話、辦公桌椅、檔案柜等硬件設施。同時,局機關每個股室也對口聯系一個社區警務室,聯系社區的局領導和機關內設單位與社區民警進行捆綁考核,局領導每月至少二天在社區工作,并與社區民警共同承擔責任。即社區民警工作任務完成不好被通報,聯系的局領導和機關股室一并通報,形成了全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如今,全局10個社區警務室環境變好了,工作關系理順了,社區民警發自內心地講:“社區警務工作雖然辛苦,但工作好搞多了。”
二、社區警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從前期的社區警務運行來看,我局社區警務工作已經正常運作。但影響、制約社區警務工作發展的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區警務的功能發揮不夠。社區警務既是公安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社區工作的一部分,特殊的交叉屬性決定了其特有的功能。社區警務是社區群防工作的組織形式,是群眾與犯罪作斗爭的陣地,也是公安機關與人民群眾進行信息互通的基層中樞。而現實工作中,民警在社區警務中往往只是應付式的等候、登記、處理,沒有變被動為主動,沒能將社區的警務工作統籌考慮與合理計劃,而是簡單地按命令執行,局里安排一次行動就搞一下,沒有充分發揮社區警務的組織引導功能。
社區民警深入基層廣泛收集信息的同時,最大的工作要求是組織指揮一支防控力量。群防群治力量是公安機關的一支重要防控力量,在公安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這種重要性并未得到充分體現:首先,思想認識不到位。派出所和社區民民警都沒有將群防群治這項工作提高到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社會治安的高度來認識,派出所對群防群治工作沒有明確計劃、目標和落實措施。其次,范圍拓展不廣。派出所只對專職巡邏隊(有的是民兵應急分隊)、銀行等重點單位的經警還有所聯系,對其它群防群治防控力量基本上沒有管,沒有組織。第三,隊伍運作不力。社區民警牽頭組織協調不夠有力,未將其串聯成有效的防控網絡,導致各種群防群治力量的運作無力,未形成有效的防控體系。雖然有了一個警務室,在群眾看來有了依靠的場所,但是民警還是單兵作戰,缺乏穩固的根基。
(二)社區警務工作沒有形成合力。社區警務作為一種新的工作模式,要求地方政府、社區干部、社區民警等各方參與。現在存在的問題是:一方面,是街道黨委、社區干部,在對社區警務的認識上及責任歸屬上還沒有真正統一。調查中發現仍有不少社區單位和群眾認為社區警務是公安部門一家的事情。對社區警務的大部分資金投入,往往是礙于民警的“面子”“交情”,都沒有在思想上真正認識到位。特別是籌建警務室用房、資金問題上,使社區民警感覺到人單力薄。另一方面,社區民警在為社區群眾排憂解難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沒有對社區警務工作作一個比較全面完整的理解。社區民警投身社區的時間不多,與社區群眾缺乏多方的信息交流,未能使社區群眾真正認識到控制和減少違法犯罪的關鍵在于社區。在具體工作中社區與社區民警共同分擔維護社區治安秩序的責任意識不強,群眾參與維護治安的積極性不高,導致社區民警走不出獨自承擔解決社區違法犯罪問題的怪圈。
(三)社區警務的資源利用不足。社區民警在工作中往往依賴上級機關來解決人財物,習慣于依靠行政手段籌措各種社會資源,不善于動員社會力量,沒有真正形成社區齊抓共管抓防范的局面。開挖社區資源的成敗優劣,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民警個人的狀況。在相同環境條件下,民警個人素質好、活動能力強、工作自覺性高,利用社區資源的效果就明顯一些。從我縣10個社區警務室的工作來看,各個警務室工作發展不平衡,如小江口、城中、濂溪等社區民警由原來的所長、副所長擔任,工作就較主動,開展得好;而荷葉塘等少數社區由于民警年紀較大,知識結構老化,工作措施不力、工作成效不是很明顯。
(四)社區警務的考核機制激勵不夠。考核是各項工作的指揮棒,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能夠調動和激發民警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反之不僅達不到考核目的,還會挫傷民警的工作積極性。目前我局的情況,一是管理考核部門多,沒有形成抓社區民警考核的合力。從工作業務上,治安大隊、人口大隊都是社區警務的主管部門,從人員關系上,社區民又必須對所屬派出所負責,所以派出所也要對社區民警有所考核。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治安大隊、人口大隊不去考核,認為主管部門主要是業務指導,派出所應對社區民警進行考核;派出所又認為社區民警很多情況需要局里協調,津貼由局時發放,社區民警基本上不參加所里的有關活動,只是掛名在派出所而已,派出所不好對社區民警進行考核。二是考核細則繁瑣,不好操作。特別是發案率、防范率、線索提供率不能一概而論,既不能光看絕對數,又不能光看社區人口數,還要考慮社區治安復雜程度,平衡起來很難。三是有些獎勵措施不能兌現,影響了民警積極性。
三、社區警務運行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是思想認欠統一。少數社區民警由于群眾觀念淡薄,缺乏敬業奉獻的精神,認為社區工作整天跟老百姓打交道,工作見效慢,立功受獎的機會少,對工作產生“厭戰”情緒。一些社區民警群眾工作能力不強,一旦下社區后就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少數社區民警缺乏銳意進取、開拓創業的精神,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等消極思想,而在工作中又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導致在工作中得過且過,工作方法簡單,態度生硬,極易引起群眾的不滿甚至反感。
二是民警能力素質欠平衡。從事社區警務工作的民警,由于個人的學歷、經歷、業務素質參差不齊,所聯系社區的治安復雜情況各異,工作成效也表現出較大的差距。有的民警簡單地執行任務、完成基礎指標,有的不善于發動群眾、組織隊伍;有的不適應當前的社區形勢,對各項基礎工作無從下手。在現實中,突出表現為個人能力素質好的民警社區警務工作開展的就有特色、有亮點、群眾滿意度就高;個人素質較差的,工作開展中就阻礙多,群眾的怨言也多。最終導致各社區警務工作發展不協調、不平衡。
三是業務考核機制欠科學。在運行過程中,社區民警反映現行的社區民警考核機制難以科學、合理地衡量民警的工作績效,分值設置未充分考慮可變因素,難以體現客觀公平原則,加之考核辦法不夠完善,監督調控不力,未能充分調動起民警工作積極性,導致部分民警片面追求易得分的高分值工作,而忽略了難以得分的防范等基礎工作的開展。
四、改善社區警務運行的對策
(一)統一思想認識,發揮主力軍作用,組織社區力量共建社區警務。加強社區警務建設,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夯實公安基層基礎,提高公安機關控制社會治安能力的重要舉措。公安機關要按照派出所工作改革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社區建設的有利時機,切實轉變觀念,突破原有的思維定勢,提高認識,統一思想,以積極的姿態做社區警務戰略的實踐者。要堅決克服責任區民警工作制度向社區警務轉變中急于求成的心理,正視社區警務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循序漸進地推動工作。要從長效管理的角度制訂社區警務實施的計劃和工作目標,避免短期效應、多頭指揮,確保社區警務建設的順利實施。
(二)服務為先、密切警民關系,爭取社區居民支持社區警務。推行社區警務的主旨是以預防犯罪和密切警民關系,實現社區警察和社會群眾的有機結合。一是社區民警必須花時間、精力搞好細致繁瑣的群眾工作,廣泛發動群眾。“聽民聲、知民情、排民憂、解民難”成為社區民警每天工作的具體內容。二是必須科學合理地建立職能明確的基層警務體制,提高工作實效,達到便民、利民的目的。設置適應社區群眾需要的社區警務機構,保證基層足夠的警力,使社區民警與群眾進行零距離的接觸。社區警務運作要靈活、有彈性,在作息時間的安排上給民警一定的自主權。社區民警要圍繞中心工作,把工作重點放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上,提高民警在社區的出現率,加強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增強群眾安全感。三是以優質、滿意的服務,贏得社區群眾的承認與支持。為群眾提供服務,不光體現在民警警容風紀、行為舉止和文明用語上,更重要的是化解矛盾維護社區安定,為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上。社區警務要求社區民警是多面手,善于做群眾工作,能夠妥善處理廣泛的與社區相關的各種治安問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三)群防為本、發揮特殊功能,發動社區群眾投身社區警務。社會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在社區,公安工作必須立足于社區。而加強群防群治網絡隊伍建設,是堅持和發揚新形勢下公安機關的群眾路線,加強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和提高公安機關預防打擊犯罪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廣泛宣傳,以取得黨委、政府對社區警務建設的支持。社區民警要緊緊依靠社區黨組織,動員社區各方力量,構筑新型嚴密的群防群治網絡,并從規范組織、制度建設,目標任務,生活報酬等方面入手,加以認真落實,使這支隊伍在社區防控工作中做到有能力收集社區信息,有實力維護治安穩定。
(四)因地制宜、利用有價資源,發揮社區特色優化社區警務。在推行社區警務,維護治安工作中,黨委、政府的組織領導和號召發動是其他任何部門無法代替的。因此,要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服從中爭取理解,在服務中求得支持,依靠黨委、政府和廣大群眾實施社區警務戰略。首先,利用傳播媒介宣傳社區警務工作的重要意義,提高吸引力。社區作為社會最基層的一個細胞群,是各種矛盾的匯聚點,社區成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和行業,改革和發展中幾乎所有的舉措和結果都會在社區集中反映出來。因此,吸引社區居民參與遏制犯罪,維護治安就顯得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向群眾宣傳社區警務建設在維護治安秩序中的意義和作用,形成有利的輿論氛圍,增強社區單位和群眾參與治安防范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爭取社區各階層的支持。其次,利用社區特色,優化社區警務工作的內容,提高凝聚力。社區民警應根據社區治安環境、復雜程度、人員狀況等特點,充分挖掘社區資源,使群眾介入社區警務,使社區警務融入社區。第三,利用個體能力開發社區警務資源,提高戰斗力。各地在社區中發掘治安資源時,必須教育民警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提高公安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努力提高執法水平,塑造良好形象。只有民警的素質提高了,形象好了,為民服務工作到位了,才能使公眾對民警產生認同、依賴和信任感,從而達到感情上的融洽和思想上的溝通。
- 上一篇:骨科手術中的射線防護研究論文
- 下一篇:骨科長期臥床患者發生便秘原因及護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