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財務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5-14 08:11:00
導語:政府財務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政府是最基層的人民政府,直接面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其它單位甚至于農民個人,涉及方方面面的關系。它又是一個獨立的經濟核算單位,資金收支額度較大。加強鄉鎮政府財務管理既是財務工作自身的需要,也是《會計法》等財經法規對會計工作的明確要求、也是明確工作責任、堵塞管理漏洞、防范財務風險的需要。鄉鎮政府財務管理的現狀不容樂觀,集中體現在資金管理混亂、核算不及時、核算不規范、票據不合規、手續不健全等方面。主要表現在:
一、資金管理混亂。相當多的鄉鎮政府存在著資金管理混亂的問題,有的還相當嚴重。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亂拉資金,濫占資金上。似乎各類專項資金可以隨意擠占,隨心所用,從專項統籌到上級撥入的各類各項專用資金以及轉移支付資金。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一是有些鄉鎮領導頭腦中財經紀律觀念淡漠,對財經方面的違紀違規不以為然;二是為突出政績或為了完成某些達標任務,在沒有可靠的資金來源或相應的資金尚未到位的情況下,就上馬一些建設項目,導致亂拉濫占資金問題的出現。有一個鄉鎮,前任領導舉債搞建設,后任領導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下,擠占一切可能擠占的資金,用來還債,出現了巨額的擠占專項資金問題。
二、核算不規范。有部分鄉鎮財務核算不規范,出現了帳帳不符、帳實不符等問題,即總帳與明細帳不符、帳面記載與實際發生的業務不符,如資產有帳無物、或有物無帳,與相關單位往來帳對不上等。導致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相關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事業心不強,缺乏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對工作敷衍塞責,一推二拖應付了事,未予以足夠的重視,這是主觀上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二是相關從業人員業務素質較差,難以勝任財務工作。財務工作是一項責任較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它要求從業人員具備與相關崗位要求相適應的基本技能,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又要熟知相關的法律法規,還要具備相當的操作能力。實際上一些鄉鎮確實缺乏稱職的財務人員,有的在崗的財務人員業務素質較差,不熟悉財會業務,帳務處理混亂,錯誤百出,收支與往來混為一團,帳目不能準確地反映實際,導致出現帳帳不符、帳實不符;三是有的鄉鎮政府不能保證財務從業人員的穩定。有的鄉鎮的財務人員本來就非十分稱職,卻又更換頻繁,有一個鄉政府三年間換了四個會計。機關干部的調動出入是正常的,但相對于財務工作這一崗位來說,卻不相宜,財務工作本身具有的連續性,就要求從業人員的穩定性,長期穩定的從業人員熟悉情況,有利于會計管理監督職能的發揮,更有利于從業人員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四是對財務人員的業務學習和培訓重視不夠。近年來,各鄉鎮的辦公經費大多比較緊張,而財務人員的業務學習與培訓又需要經費投入,矛盾面前,一些單位選擇了放棄,使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技能與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對財務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間的差距日益拉大。
三、票據不合規。鄉鎮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白條子入帳問題,其危害在于,一是有些白條子所反映的業務內容真實程度令人置疑,容易從中滋生腐敗;二是違法。白條子入帳,違反了《會計法》和有關稅法的規定,是一種違法行為;三是白條子入帳直接導致一些經營單位和個人偷稅,作為鄉鎮政府,放任這種侵害國家利益的犯罪行為的發生,在某種程度上是縱容犯罪,也是瀆職。
四、手續不健全。有些鄉鎮財務手續不健全,有的是資金支出具有很大的隨意性,缺少必要的審批手續;有的是經手人不簽字,或是沒有經手人,缺少對有關事項的說明。這些都是財務管理上的漏洞,而有些漏洞又容易演變為資金流失的黑洞,對此我們要有應有的警覺和足夠的重視。隨著經濟的發展,法制化建設的逐步推進,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體現突出,而我市一些鄉鎮政府財務管理工作卻存在著如此多的問題和不足,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加強和改進鄉鎮政府財務管理:一、要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納入領導工作日程。只有領導重視,財務管理工作才能得到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本來就是領導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由一把手負總責,因此也應該把財務管理工作納入鄉鎮工作年度考核體系中,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鄉鎮的財務管理水平。二、各鄉鎮要注重選用和培養事業心強、德才兼備的干部做財務工作,并力爭財務人員的穩定,使其能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履行職責,做好工作。三、要認真學好《會計法》等相關的財經法規,嚴格執行財務紀律。這是依法治國的需要,是依法行政的需要,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秩序對政府工作的必然要求。加強財務管理是老話題,再次提起,是因為鄉鎮財務管理工作的現狀令人堪憂,到了非下大氣力抓不可的程度。只要真抓實干,必能立竿見影,即收實效,這是對工作、對事業、對組織、對個人都負責的態度和行動。
- 上一篇: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思考
- 下一篇:淺談審計監督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