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監調研報告

時間:2022-02-09 04:54:00

導語:煤礦安監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安監調研報告

按照局黨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階段的安排,我帶領有關處室分別于10月28日~30日和11月11日~14日,兩次深入鄂爾多斯市和包頭監察分局進行調研。召開了煤監分局、市、旗煤管局、煤礦等部門共計53人參加的座談會。現就此次調研情況,結合我區煤礦安全生產及監察工作報告如下。

一、全區煤礦安全生產的總體評價

目前,我國能源探明總儲量中,原煤占87%;一次性能源生產總量結構中,煤炭占70%以上;能源總量中,煤炭占68%左右。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的特點一個時期內不會有大的改變。截止2007年9月,我區煤炭探明預查儲量達6900億噸,居全國第一。到***末期,全區產能將達5億噸以上。煤炭就地轉化能力達50%以上。我區不僅成為國家的煤炭生產調出基地,而且是煤炭就地加工轉化增值的典范。我區煤炭工業的基本定位已放在又好又快上,又好又快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煤礦安全生產和安全監察水平有了較大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煤礦技改整合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十五”以來,針對煤炭行業存在的礦井規模小、安全水平低、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全區進一步加大了資源整合力度。自治區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煤炭產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實施辦法》等一系列相關政策,對煤炭資源整合作出了明確規定。通過整合,全區地方煤礦由2005年的1310處,減少到目前的458處,減少了65%;淘汰落后產能4216.35萬噸,新增產能億噸以上。目前全區礦井生產能力由整合前的平均不足9萬噸/年提高到約70萬噸/年,其中年產120萬噸以上大型煤礦105處,占總數的20%,占總產能的70%以上(其中年產1000萬噸以上的煤礦16處,占總數的2.6%,占總產能的40%),煤炭開發的布局趨于合理,集約化和規模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二)科技水平有了很大進步。全區在整合中小煤炭企業和實施大型資源開發項目中,切實加大技術改造和科技更新力度,淘汰落后開采工藝,積極采用機械化開采技術,資源開發的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鄂爾多斯市是我區的主要產煤地區,2007年該市產煤1.9億噸,占全區產煤總量的54.2%。2005年以來,全市開展了以煤炭資源整合為手段,實施改革采煤方法、提高煤礦資源回收率、實行機械化采煤的三年攻堅戰,取得了很大成效,資源平均回收率由25%提高到60%以上,采煤機械化水平由15%提高到75%。目前,全市已有17個煤礦裝備了綜采設備,18個煤礦裝備了高檔普采設備,11個煤礦已投產或試生產,今年將有50處機械化開采的煤礦試投產。通過技術改造和科技更新,全區煤炭資源回采率明顯提高。今年1—9月份,全區煤炭平均采區資源回采率為73.6%。

(三)煤礦的產量結構變化較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九十年代,我區國有重點、地方國有和鄉鎮煤礦的產量比例大體是43:16:42,國有重點煤礦與鄉鎮煤礦產量相當。到2007年,三種類型煤礦的產量比例為66:7:27,國有大中型煤礦的比例占到三分之二。現有生產和在建的露天煤礦135處,設計能力24112萬噸,占總設計能力的40%。露天開采的規模有較大的提高。

(四)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水平有較大提高。20*年10月,國家實行“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煤礦安全管理模式,組建了煤監隊伍,并逐步步入正規,出現了三個明顯的階段特征。一是初創建局階段。從20*年10月到2002年底。這一階段,首先將原自治區煤炭管理局中的絕大多數人員成建制地劃移組成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又從原大型煤炭企業及從事煤炭專業的政府相關部門轉任、考錄了一批懂專業的監察人員,成立了四個監察分局,負責監察11個產煤盟市。首次對違法煤礦采取了行政監察,配合地方開始實施了大規模的整頓關閉工作。煤礦事故大幅下降,死亡人數由20*年的250人降到166人。二是起伏變化階段。從2003年到2005年底,監察人員基本配齊,制度進一步完善,體系已經健全,但由于煤礦數量偏多,礦井規模偏小,每年死亡人數在130人左右,下降不明顯,而且起伏不定,較大、重大事故時有發生。三是穩定好轉階段。從2006年以來,煤礦安全監察的計劃審批、計劃監察、電子文書、信息統計、搶險救援、事故查處、隊伍建設等完善配套的體系已形成,煤炭產業政策調控效果已顯現,關小上大,關劣保優的格局已形成,為煤礦做大做強、安全發展奠定了基礎。2006年到2007年,死亡人數穩定在60人左右,今年可望降到50人以下。

二、政策措施對煤礦安全生產的推動作用

(一)夯實了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按照自治區政府的統一部署,我局積極參與并全力推動煤礦整頓關閉和技改整合工作,促使全區煤礦辦礦水平明顯上了新臺階,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煤礦技改整合速度快、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優化升級和做大做強的特點十分突出,為全區煤礦安全生產的根本好轉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增強了煤礦安全生產的能力。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耗煤企業的快速發展,我區煤炭工業出現了產量增加,價格走高的趨勢,煤礦增加了積累,有了技改投入的空間。據調查,僅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的地方煤礦在系統改造、裝備更新方面就投入89億元,平均每礦投入7600萬元。全區基本淘汰了房柱式,擴散通風的落后工藝,全部實現正規化長壁式、全負壓通風開采。采掘機械化程度由技改前的10%提高到75%;礦井回采率由技改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安裝了覆蓋主要產煤地區的瓦斯監控系統,一些煤礦還安裝了井下人員定位系統。而且一些技改煤礦把新農村建設、固體廢棄物利用等推動社會進步工作結合進行,建成了一礦一景,“兩堂一舍”齊全的新型礦井,改變了以前臟、亂、差、小的惡劣形象。煤礦領導和管理層基本充實了專業人員,健全安全管理機構,有些煤礦增設了職工培訓部門,培訓農民工,從管理、裝備、人員三方面著力適應由小煤窯向大煤礦的轉變。

(三)推動了煤礦安全生產的變化。一是產量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區從1949年到2007年的58年間,累計產煤27.2億噸。煤炭產量由1949年的46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3.5億噸,增長了760多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近30年間,累計產煤24.93億噸,占解放以來總產量的92%,而在這30年間,產量增加最多、最快的是“十五”以來的七年,累計產煤14.5億噸,占解放以來累計產量的53.3%;占改革開放以來累計產量的59%。2002年全區煤炭產量首次實現億噸大關,在隨后的五年中,每年以增產5000萬噸左右的速度增長。二是死亡人數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區煤礦從1949年到2007年累計死亡人數7752人,平均每年死亡133人。特別是“七五”到“九五”時期,平均每年死亡350人,僅1990年一年就死亡413人。進入“十五”時期,也正是煤監隊伍組建之時,煤礦死亡人數顯著下降。2006年死亡61人,2007年死亡69人(包括10名盜采資源人員)。今年截至目前,死亡25人。三是百萬噸死亡率顯著下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90年,我區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8.67。2007年為百萬噸死亡率0.197。下降了98%。今年到目前,百萬噸死亡率為0.06。與世界主要產煤國家2003年對比,好于印度、南非、俄羅斯的水平,接近于美國水平。

(四)帶動了煤礦安全生產支撐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一是安全培訓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區共建成2個二級、7個三級和1個四級安全培訓機構。今年,全區各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累計培訓煤礦主要負責人298人,復訓81人;培訓安全生產管理人員1865,復訓48人;培訓特種作業人員26570人,復訓3901人;培訓農民工21780人,再培訓10650人;培訓瓦斯監測監控管理及操作人員317人。二是煤礦救援體系全面加強,全區共有18支煤礦救護隊伍,其中救護大隊10支,獨立中隊8支,有1485名指戰員。建立了兩個國家級礦山救援基地,六個自治區級礦山救援基地,成立了內蒙古礦山救援協會,形成了覆蓋全區的煤礦救援網絡。1-11月份,全區救護隊共進行預防性安全檢查643隊次,出動人員5584人次;進行各類礦山事故搶險救援215次,搶救遇險人員46人,生還29人。三是職業危害預防體系初步建立,組建了職業危害預防學會。今年,派出2個工作組,現場培訓煤礦從業人員4409人,協助102處煤礦建立了職業危害預防管理機構,建立了職工職業危害檔案,對120處煤礦進行了粉塵、噪音測定,對149處煤礦進行了職業危害專項檢查,發放職業危害宣傳資料800多份。四是檢測檢驗體系已經起步。全區共有乙級檢測檢驗機構3家。今年,檢測檢驗又新增了37個項目,檢測檢驗項目已基本覆蓋了90%以上的礦山企業所用設備及作業場所的有害因素。通過檢測檢驗查出存在安全隱患的在用提升機系統11臺套、主排水系統25臺套、安全防護裝置不完善空壓機37臺套、不合格自救器97臺、不合格鋼絲繩2根,以及查出其它如甲烷傳感器、風速表、瓦檢儀、報警儀等不合格礦用產品,為企業提供了技術服務,為安全監察提供了執法依據。五是安全中介機構資質認證管理得到加強。全區已建成1家甲級、10家乙級安全中介機構。六是煤礦監測監控系統已全面建成。各類煤礦已全部安裝了瓦斯監控系統,全區的四個瓦斯集中監測監控系統已全部建設完成,運行穩定。以上技術支撐體系對促進煤礦安全生產起到了保障作用。

(五)促進了煤礦安全監察執法水平的提高。一是促進了監察思路的調整。隨著自治區煤炭產業政策的逐步落實,30萬噸以下礦井逐步退出市場,各分局及時調整了監察區域,并將監察重點調整到國有大型企業和大中型礦井,全力遏制重大以上的事故。將日常監察調整到加強對隱患的排查和整改上,確保在“隱患落實年”里不把隱患留到下一年。在我局確定的“管理強礦年”里,安全監察與推行質量標準化工作同步進行,促進煤礦質量標準化上臺階。按照解放思想的要求,在監察思路上超前運作,提前安排職業危害監察,改變了重眼前傷亡,輕長遠病亡的傳統思路。二是促進了監察方式的調整。——推行計劃監察制度,形成監督機制。通過實行年度月度監察計劃編報審批制度,細化分解安全監察任務,有目的地開展“三項”監察,使安全監察更加規范有效。——推行包礦責任制度,形成責任機制。與地方監管部門合作包礦,做到了每一名監察員都直接與指定的煤礦安全掛鉤,包礦到人,駐礦監督,安全生產與獎勵掛鉤,激發了監察人員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意識。——推行省局、分局兩級隱患排查臺帳管理制度,形成落實機制。推行把隱患排查責落實到人,定期銷號。推行對照文件查身份,對照制度查管理,對照帳目查投入,對照文件查現場,對照規定查隱患,對照設計查施工的“六對照”的監察方式,形成重心下移的監察機制。三是促進了監察隊伍專業結構的調整。隨著我區大型煤礦的增多,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露天煤礦的增加,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員多的優勢,有針對性地把機電、露采專業的監察人員補充到監察一線。促進了煤礦安全監察水平的提高。四是促進監察手段的調整。隨著覆蓋全區的瓦斯監控系統的完善,煤礦安全監察手段由過去下井既當監察員又當瓦檢員,改為監控系統前的電腦操作員。并實現了執法文書制作電子化、網絡化。

三、存在的問題

(一)全球金融危機已影響到我區的煤炭行業,鄂爾多斯地區焦煤價格下降50%,動力煤每噸平均下降100元左右。由于電力、鋼鐵等行業開工不足,煤炭需求下降。這對剛剛完成技改的煤礦十分不利,而且會影響安全投入和技改的“回潮”。

(二)一些地區出現違規違章和違反程序開采,以及偷盜采資源等行為。一些地區的企業不按已批準的開發規劃和程序,開工了一批煤礦,造成了手續不齊、程序不符的問題,給安全監察造成困難。一些地區將同一塊優質煤田從上到下配置給多個企業,造成煤炭企業“多層樓”開采。在資源開發環節,偷采濫挖、超層越界、采易棄難、采主棄輔等破壞性開采現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給安全生產帶來嚴重隱患,有的引發了安全事故。

(三)落后的開采方式遺留下大面積采空、塌陷區和火區,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隨著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開發,造成采空區塌陷、地下水位下降、大氣污染、植被破壞、基礎設施損壞等一系列問題,礦區群眾的生產生活受到影響。鄂爾多斯市煤礦采空區面積已達213平方公里,火區面近20平方公里,部分地區已開始出現塌陷現象,安全生產存在極大隱患。10月29日,發生在東勝區塔拉壕鎮神山村和赤峰市元寶山區采空區塌陷事故就造成了5人死亡。東勝區現有煤礦29處,共形成采空區200多處,影響范圍約30平方公里,現在采空區上方居住農戶約2500戶共7800人。采空區引發的火災燃燒面積約為1.9平方公里,影響范圍約13平方公里。采空區的存在,不僅嚴重影響煤礦的安全生產,而且對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造成嚴重威脅。

(四)管理人員和工人素質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煤礦整合技改后,工藝先進,裝備更新。而適應這種形勢的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十分短缺。據了解,僅準格爾旗技改煤礦中有80%以上的管理人員和技工是從原國有重點煤礦中聘用,但人員的流動性較大,穩定性較差。今后,機械化設備的正常維修會大量出現,而這項工作目前相對滯后,出現了技術與人才不同步,使用與維修不相適應的問題。

(五)監察執法隊伍中的問題不容忽視。一是整體年齡偏大,結構相對集中。目前,全局35歲以下人員只占4%,35歲以上到45歲以下人員占43%,45歲以上人員占53%。分局35歲以下人員占5%,35歲以上到45歲以下人員占53%,45歲以上人員占42%。局機關平均年齡49歲,分局平均年齡45.5歲。采煤專業的占專業總人數的57%,機電專業的僅占17%,通風專業的僅占4%。包頭監察分局僅有1名機電專業人員,烏海分局沒有學通風專業的。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機電監察專業人員已明顯不足,專業結構已呈現出不合理現象。二是人員流動范圍小,進退機制實行難。由于沒有與地方干部交流的渠道,這幾年雖然選派年輕干部到地方和基層掛職鍛煉,但掛職結束后,又全部回到原單位,交流范圍較窄。省局需要從分局補充人員時,省局到分局、分局與分局之間的干部交流時,由于沒有相關政策,難以解決他們的住房、戶籍、配偶工作和子女上學等問題。三是工作環境特殊,津補貼低于地方。煤礦安全監察工作技術含量高,體能付出大,面對的工作環境復雜、多變、危險,而我們第一次津補貼改革標準卻低于自治區直屬機關的標準,在職廳級相差507至757元;處級相差312至396元;正科級相差222元。離休廳級相差115至250元;處級相差67至121元。退休廳級相差82至209元,處科級相差29至99元。四是知識更新嚴重滯后。八年來,除進入煤監隊伍時,進行了一個月的崗前培訓,幾乎再沒有進行過系統培訓,知識老化已經影響到監察工作。五是分局退休人員的管理沒有統一解決辦法。從今年開始,分局陸續有人退休,再過5年,分局將有11名監察人員退休,這些退休人員沒有統一管理辦法,又沒有設專管部門,來省局又難以解決住房、醫保、退休金發放等一系列問題,給分局退休人員的管理帶來難度。六是一些單位、部門思想教育工作薄弱。出現思想上滑坡,工作上不實,紀律上不嚴等問題。

四、對策措施

(一)繼續整合資源,提高辦礦水平。堅持“扶持大型煤礦,提高中型煤礦,改造小型煤礦”的原則不動搖。繼續采取收購、聯合、兼并、關閉等方式,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提高資源開發的技術裝備水平。徹底解決煤礦企業“小、散、亂”的問題,推動資源開發向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集團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夯實煤礦大環節、大系統和隊伍基礎,預防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二)聯合執法,依法監察,打擊非法行為。建立國土、煤炭、環保、安監等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偷采亂挖、超層越界、非法無證開采、建設等行為。

(三)加強法制建設,強化依法行政。在遏止偷盜采、治理隱患、停工停產、死亡補償、責任追究、生態保護等方面修訂或制定地方性法規,使各種執法行為和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納入法律法規范圍,推動我區煤炭工業走上正規化、現代化開發的路子,走上法制化監管的軌道。

(四)加強培訓,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有針對性地在自治區大中院校中設立煤炭專業,培養本地煤炭專業人才。各級培訓機構在加大培訓數量的同時,注重培訓質量的提高。適時組織專業技術講座、技能操作比武等多種形式、多方位的培訓。

(五)加強監察隊伍的思想、作風、組織和廉政建設。一是定期組織學習會、演講、形勢分析報告會、技術演討會和業務培訓班,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二是繼續保持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嚴格執法、服務煤礦的精神狀態,探索新形勢下監察工作中新思路新方法;三是大力培養使用德才兼備、勤奮工作、清正廉潔的年輕干部,使各級領導班子不斷充實活力和動力。四是明確重點,落實責任,要像隱患排查治理一樣,抓好廉政建設。盯住關鍵環節,抓住關鍵崗位,抓好事前預防,把各項責任落到實處,見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