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區域經濟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19 02:40:00

導語:沿江區域經濟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沿江區域經濟調研報告

古今中外,凡是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的地方或城市,大多數都集中在沿海或沿江,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特別中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當今世界,如何進一步加快沿江區域經濟發展,頗值得深入探究。為此,我們于最近組織調研組深入**市港南區沿江的瓦塘、新塘、八塘、東津等四個鄉鎮以及江南街道辦事處進行了專題調研,找到了一個重要的答案:沿江區域經濟的發展方興未艾,前景光明;加快發展,勢在必行。現以**市港南區為例,就沿江區域經濟問題同大家商榷。

一、沿江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現狀

**市港南區境內郁江河流西起瓦塘鄉,東至東津鎮,總長100公里,處在西江流域黃金水道之中。經過多年的發展,沿江區域經濟雖已初具規模,但總體上仍處在一個初始發展或蓄勢待發的發展階段。

1、沿江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區內沿江擁有100公里長的過境主航道,經過多年改造現可通過1000噸級航船。沿江的幾個鄉鎮已建成東津、南江、大壽、香江、思懷等7個碼頭和三個自來水廠。始建于六、七十年代的新塘大沖等56條沿江防洪大堤,逐年得到維修和加固。集“路、堤、園”于一體的總長10多公里的江南大堤,已列入**城區防洪堤工程和城區開發建設項目,建成后將使江南城區的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成為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江南城區至瓦塘和木格、東津至橋圩共57.4公里的四級水泥路已建成通車。324國道、興六高速公路和黎湛鐵路也從我區沿江穿過。瓦塘至橫縣、東津至桂平的沿江公路的改建、新建工程已被列入議事日程。

2、沿江工業集中區的開發建設步伐加快。港南區所屬的仙依灘工業集中區,規劃占地面積約1200畝,目前已開發利用330畝,已引進并正在開工建設的工業項目9個,總投資約1.9億元。另外,正在規劃中的工業集中區還有兩個:一是南江碼頭工業集中區,東至市紅磚廠、南至西江農場紅磚一廠,西至杜沖江,北至八塘新村,占地面積3500畝。二是貓兒山港對岸工業集中區,東起八塘鎮橫嶺村和勞灣至橫嶺路,西至八塘鎮蘇灣村抽水站,占地面積約3500畝。

3、沿江農業產業化、城鎮化比重加大。據20**年統計,在港南全區15.3億元的農業總產值和7.77億元的水產畜牧業產值中,沿江的五個鄉鎮分別占60%和48%以上。南寧正大、三路、萬千、鑫益、永順、鴻泰、洪達等科技帶動型農業企業都集聚在沿江一帶,呈現出經濟總量大、規模集中、產業新興和科技帶動型企業集中的特點。沿江農業產業化的推進,增強了沿江的經濟實力。20**年沿江的財政收入已達到5000多萬元,成為全區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隨著農業產業化的加快,帶動了全區沿江的城鎮化建設。目前,沿江5個鄉鎮的城鎮建設面積已達到10平方公里,擁有非農業人口7萬人。

二、障礙沿江區域經濟發展的三大因素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港南區沿江區域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上乘向前的,其潛在的后發優勢也愈來愈明顯的,但也存在障礙其發展的三大因素:

1、可用的土地不多。沿江鄉鎮的建設預留用地比較少,且又以基本農田和一般農用地為主。原預留用地相對較多較集中的江南沿江一帶,除了已開發利用的以外,現剩下的只有大秦碼頭至江濱中學、南湖周圍、萬千飼料有限公司北面和東北面一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由于沿江鄉鎮可用土地較少較分散,不同程度地制約了沿江區域經濟的發展。

2、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突出表現在“五個滯后”:一是沿江鄉鎮集市水、電、路等設施建設滯后,發展和投資環境均受影響。二是沿江防洪設施建設滯后,百里長堤至今仍處在十年一遇的低水準上。三是碼頭設施建設滯后,依江發展、依江繁榮的現象極難凸現。四是區域道路建設滯后,特別是由于進港道路硬化率低,導致陸水交通聯接不暢。五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抗災能力不強。

3、商務成本逐年上升。近兩三年來,因土地、勞動力和其他資源配置等要素成本逐年上升,沿江經濟區域綜合商務成本呈遞增勢頭,低成本競爭優勢已受到削弱。結果是,不利于招商引資工作,部分項目因此無法簽約落地,從而影響了沿江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加快沿江區域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沿江區域經濟可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發展階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發展的速度和規模以及應采取的對策,應該說是有所區別、有所不同的。從港南區的實際情況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應注意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充分做好總體規劃工作,確保沿江區域經濟有序從速發展。要加快沿江區域經濟發展,千頭萬緒,當務之急是抓好沿江經濟開發建設的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修編。在制定的總體規劃時,要充分體現優勢互補、合理布局、重點突出、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沿江區域經濟的開發格局。為此,要突出把握好五個方面:其一,要有現代的理念。所制定的發展規劃要體現前瞻性、科學性、開放性、民主性。要召開專題會審議和向社會公布,廣為征求意見,追求規劃的最佳,以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和后人的評說。其二,要符合整體的原則。所制定的規劃和自治區規劃、區域規劃與全局規劃、單向規劃與總體規劃、近期規劃與長遠規劃,要層層“接軌”,逐級“吻合”。要打破區劃觀念,整合岸線資源,合理功能定位,強化整體實施,實現區域的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其三,是要體現自己的特點。有優勢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競爭力。港南是依江而設的縣級區,制定工業集中區的規劃就要考慮到跳出岸線的概念,放大沿江開發的地域空間;沿江岸線的開發就要考慮到選出最適應、最需要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在有限而寶貴的黃金線上,做到近期利用與中長期發展的相通相統。其四,要符合產業布局合理優化的要求。在堅持城市化與工業化、功能配套與項目建設互動,以及集約利用資源和岸線的原則下,圍繞市委、市政府“六靠”戰略,“突出快,追求好和高開高走,均衡穩定、高位運行、一路凱歌”的工作目標要求,按“企業集中、產業集群、發展集約”的方略,構建我區沿江區域經濟各園區,并明確各園區的定位,不斷創造有利條件,逐步開發生態養殖產業園,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船舶制造產業園、高技術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木材加工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現代物流園等各具特色的園區。其五,要切實加強與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江河流域規劃、防洪規劃之間的銜接。

2、切實打破土地制約瓶頸,掃清沿江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在加快沿江區域經濟發展中,要針對不同情況,應考慮從四個方面破解用地障礙因素:第一,依托項目,申請調整土地利用規劃,經同意后,進行用地報批。第二,爭取上級在進行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總體規劃修編時,劃出預留建設用地或納入市工業園建設規劃。第三,優先盤活使用國有存量土地。第四,結合正在進行的**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將編制沿江區域經濟建設用地規劃報市人民政府,以爭取在新一輪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中對沿江特別是中心城區范圍內的土地規劃情況進行調整。

3、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沿江區域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要把沿江區域經濟做大做強,首先要筑起利于發展的安全屏障。為此,要不斷增加投入,加強沿江的防洪設施建設。以爭取早日實施濱江大道“路、堤、園”一體化工程項目建設為突破口,進一步加固、改建沿江現有的各處防洪堤,提高沿江防洪堤的防洪能力。其次是加強沿江公路,特別是進港公路網絡建設。要爭取盡快修建興業至大圩、港南至桂平、港南至橫縣清江、城區快速東環等級路,以及過境八塘、橋圩、木格、木梓南北縱向的三江至北海高速路。上述公路網絡的修建將把我區沿江地區全部貫通起來,并依托高速路北可直達桂林、柳州等地,南可直達北部灣大港北海港,東可直達廣州等珠三角地區、西可直達南寧、百色等地。再次是統籌規劃沿江港口建設。要按照全國、自治區、市港口布局規劃和珠江港口建設規劃要求,結合港南實際,進一步完善沿江港口的發展規劃,有序推進港口建設。通過科學規劃,資源整合,優化結構,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的沿江港口體系。同時加強現有沿江港口的集疏運通道建設,提高現有港口的集疏運能力。加快物運轉服務平臺建設,把建設江海運轉和郁江中上游中轉聯動的運輸體系,作為中轉服務平臺建設的重點。圍繞貓兒港航運中心運輸體系和功能分工,重點建設東津大李港、橫嶺碼頭、新塘碼頭、京屋碼頭、香江碼頭、南江碼頭、大秦碼頭的水泥和木材、集裝箱等內外貨物中轉聯運服務平臺。在近期內,主要是依托五個鄉鎮臨江以及緊靠市江南工業園和玉林物流市場的優勢,結合臨江港通建設的實施,大上一批第三產業項目,大力發展物流倉儲、專業市場等現代服務業和與之相匹配的加工業。

4、加強沿江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實現沿江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郁江岸線資源是我區最具獨特的潛在的優勢資源,加強對其進行開發利用,是沿江區域經濟開發的首要條件,也是實現沿江產業合理布局的重要基礎。要建立郁江岸線資源管理系統,健全沿江聯動開發協調機制,制定郁江岸線開發利用管理辦法。要正確處理好沿江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關系,做到有序開發、集約開發、環保式開發。特別是要把水污染防治放在環境治理的首要位置,包括港口、碼頭和企業在內的所有新改擴建項目,都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禁止在飲用水保護區和生態保護區新建任何污染項目,禁止新上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禁止新上經過評價可能導致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的項目。在生態的建設方面,要把保持生態平衡,建設適宜人居的生活空間,作為沿江開發的重要任務和基本要求之一。在產業密集區和城鎮周邊地區建設開敞式的綠色生態區域,在必須留有和建立的城市沿江景觀岸線及江灘建設生態保護區,在沿江各工業園區之間的外圍,建設生態隔離帶或防護帶,在通江河流的主要水系和沿江區域主要交通干道建設綠色生態廊道。

5、加速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為加快沿江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快沿江區域經濟發展,人才是關健。要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政策環境,順應沿江區域經濟建設需要,調整和完善現有人才引進的政策,出臺具有競爭優勢的吸引重點高校本科生的優惠政策。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長和自主創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人才的培養、選拔、晉職等,要盡可能向沿江區域經濟的支柱產業傾斜。要積極為進駐沿江區域經濟圈內的重點企業與重點項目引才、引智。要不斷豐富現有人才信息庫,圍繞沿江開發項目,跟蹤收集人才需求信息,把沿江開發急需的、高級的管理型、復合型、外向型、創新型的人才,納入重點引進范疇。要以招商引資為契機,引進和借助一批關聯度大、牽引力強、產業鏈長的項目及企業的實力招攬人才。要加大對公務員和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實行人才帶項目與高校院所合作、通過項目研究和開發提高人才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