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肉生產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10 04:46:00

導語:牛羊肉生產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牛羊肉生產調研報告

新疆是我國的傳統牧區之一,畜牧業在農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來,特別是**年自治區畜牧業工作會議后,全區把發展畜牧業提高到新的戰略高度,各地都把大力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優化農村和農業經濟結構的切入點和促進農牧民增收的新增長點。**年下半年以來,牛羊肉市場形勢發生變化,由于區內消費需求增速相對慢于生產的增長速度,我區牛羊肉等畜產品供給出現相對過剩、價格下跌,市場這種狀況,既影響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也影響了畜牧業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今后,我區畜牧業生產要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就要實現生產方式的轉變,由注重產量增長向高產、優質、高效、低耗、安全的方向發展。

一、基本情況

(一)價格走勢

根據新疆城調隊月報調查資料,**年1—9月,我區牛肉集貿市場平均零售價格為14.50元/公斤,同比下降9.8%;羊肉集貿市場平均零售價格為13.50元/公斤,同比下降6.3%。南疆地區牛羊肉集貿市場零售價格高于北疆地區約1.5元/公斤。活牛全區平均價格7.5元/公斤,去骨牛肉平均價格為14—16元/公斤,1—6月份全區活羊平均價格8.3元/公斤,帶骨羊肉市場零售價格為15.0—17.0元/公斤,進入7月后,羊肉價格開始下降(去年羊肉價格是8月份開始下降),7—9月份活羊平均價格為6.0元/公斤,屠宰后羊肉批發價格降為10—11元/公斤,同比略有下降。

我區牛羊肉價格在**年的后三季度,有過一次大的波動。羊肉月平均價格最高達到20元以上,牛肉月平均價格也達到了17元以上。**年6月與**年6月同期相比,牛肉增幅為20.36%,羊肉增幅為27.7%,而**年6月、**年6月與**年6月同期相比,牛肉下降26.41%、34.76%,羊肉下降27.5%、35.74%。拋開**年后三季度的特殊情況,**年1—9月與**、**年1—9月同期相比,降幅基本在10%以下,第二季度基本持平,略有下降。而從**年1—9月的情況與**、**年的情況比較來看,牛羊肉市場價格是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

我區牛羊肉市場價格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受供求關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牛羊肉市場價格在**年1月—**年3月是小幅振蕩上漲,**年4月—12月發生了大的漲幅,**年1月—**年9月是小幅振蕩下降。價格無論上漲或下降都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在一些特殊時段,如每年的5—6月、12—1月的價格小幅上漲,8—10月的價格小幅下降,這正是與新疆牛羊生產以牧區為主或以農區為主的季節性變化特點相符。

后期預測:以技術層面上看,從產銷大體平衡、國內市場需求、飼糧與肉食比價等技術層面分析,都不支持肉類價格下跌;以牛羊生產物資和傭工費用呈雙上漲的趨勢看,牛羊肉價格下降的空間已不大,價格走勢呈平穩態勢。

(二)生產形勢

據畜牧部門資料,1—9月全區大牲畜存欄709.70萬頭,同比增長3.5%,其中牛515.58萬頭,增長6.9%;羊4449.21萬只,增長4.28%,其中綿羊3726.55萬只,增長4.1%,山羊722.66萬只,增長5.2%;今年1—9月份牛羊肉產量增長,銷售順暢。肉牛出欄191.13萬頭,同比增長8.5%;肉羊出欄2581.02萬只,增長12.6%;牛肉產量為25.36萬噸,增長8.6%;羊肉產量45.74萬噸,同比增加2.7萬噸,增長12.1%。預計年末牛羊出欄3661.29萬頭(只),其中:牛出欄279.41萬頭(只),羊出欄3381.88萬頭(只),同比增長9.9%;牛、羊肉產量達到155萬噸,同比增長9.57%。

今年大部分地州畜牧業生產形勢保持平穩,牲畜存欄、出欄增加,畜產品市場未出現大的風險和波動。部分地區災情較重,入夏以來受持續干熱天氣及降雨量減少的影響,一些地區發生較嚴重的局部性、階段性旱情,北疆的塔城、博州、阿勒泰、昌吉州及南疆的克州、和田、阿克蘇、喀什等地旱情較為集中和嚴重,牧區天然草場產草量下降較多、人畜飲水困難,給當地畜牧業生產帶來一定的損失。同時由于部分農區農業受災嚴重,玉米等農作物產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飼料和秸稈的加工的貯備,給牲畜的越冬度春帶來不利影響。據畜牧部門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全區各類受災草場累計達2.2億畝,其中嚴重受旱草場面積約0.85萬畝;蟲害發生面積約3668萬畝,其中嚴重發生面積約1551萬畝;全區累計死亡各類成幼畜58.12萬頭(只),占年初牲畜存欄總數的1.08%。截至9月20日,全區累計打貯飼草890.5萬噸,同比基本持平。全區備料81.65萬噸,畜均備料16.18公斤,同比畜均減少1.22公斤。全區完成“三貯一化”316.52萬噸,同比增加28.4萬噸。

近年來,我區牛羊的存欄數不斷增加,牛羊肉供應充足。**年—**年全區活羊年末出欄數分別為2363.02萬只、2626.94萬只、2790.53萬只、3081.88萬只,出欄數年增長率分別為11.17%、6.23%、10.44%;**年—**年全區羊肉總產量分別為430600噸、455400噸、526500噸、598900噸,年增長率分別為5.7%和15.6%、13.75%。預計年末牛羊肉的全區人均占有量:牛肉為18公斤,比**年的13.5公斤年均增長8.7%;羊肉32公斤,比**年的22.6公斤年均增長11%。牛羊肉不僅是產量增加,品種結構和質量也在逐步改善。肉牛和雜交一代肉牛發展速度較快,商品畜中育肥牛及18月齡改良牛的出欄比重也在上升。肉羊、育肥肉羊及當年羔羊的比重不斷上升。牛羊出欄率相應提高,目前牛已達52%左右,羊已達78%左右。出欄一頭牛產肉量為138公斤,一只羊18公斤,這些生產效能指標有了明顯的提升,羊已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但牛的差距仍然較大,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8%,每頭存欄肉牛年產肉量僅相當于美國的1/3。

(三)消費情況

據有關部門統計,**年1—9月我區牛羊肉人均消費量分別為0.26公斤/月和0.94公斤/月,同比分別提高6.3%和11%。預計**年區內牛羊肉年人均消費3.27公斤和11.47公斤。我區居民的肉食消費構成中,以牛羊肉為主,占60%以上。**—**年全區牛羊肉消費年均增長分別為7.04%和10.67%,同期牛羊肉產量年均分別增長9.8%和11.8%,年際間波動幅度較小,生產增幅快于消費增幅。

雖然我區牛羊肉全年人均消費量,居全國前列,但不及世界的平均水平。歐美發達國家年人均肉類消費在70—120公斤。按國際通行標準計算,年人均消費31公斤比較合理,而我區還不及一半。在我區,人均牛羊肉占有量剛超過50公斤,消費呈較快增長之勢,總體上我區牛羊肉消費水平仍然有大的提升空間,但這主要取決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從供求平衡分析看,今年我區出口、出疆畜產品銷售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牛羊肉、禽產品主要出口到周邊國家,截至9月底已出疆羊14.5萬只,牛3.6萬頭。但出疆量和區內自產自銷量較低的局限,牛羊肉產銷仍十分突出。

二、存在的問題

(一)畜產品生產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改變。一是畜群畜種結構不夠合理,個體生產性能不高。多年來,牲畜品種以綿羊為主體,牛比例小,良種化程度不高;二是畜牧業基礎脆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規范化養殖程度低。雖然各地大力扶持小區養殖,但大多數仍屬散戶飼養,這種生產經營方式造成生產成本上升,不利于給畜牧生產收益的提高,難以規避市場波動帶來的沖擊和風險。三是農牧民對養殖業的投入較小,抗風險能力差,市場應變能力弱,在市場價格下降的情況下,跟進拋售,進一步打壓了市場價格。四是畜牧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特別是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時常出現企業生產加工和基地原料生產脫節現象。五是畜牧業發展的科技含量不高,飼養水平和集約化程度低,特別是隨著我區奶牛養殖規模的迅速擴張,迫切需要加快提高奶牛養殖水平。牧區科技體系建設比較落后,人員老化,設備不全,技術缺乏,資金有限,農牧民科技意識不高,舊的生產方式和風俗習慣制約著經濟發展。六是農牧民整體素質優待提高,養殖管理水平不高,優畜得不到優飼。一些牧民思想不解放,觀念陳舊,雖然已定居,但缺乏種植、養殖技術經驗和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草原退化使畜牧生產形勢不容樂觀。由于天然草原超載過牧,草地產量下降30%以上,草原過度使用,農區畜牧業和城郊畜牧業發展不夠。飼草料短缺,草畜矛盾突出。飼草量減少將對今后一個時期畜牧業生產產生不利影響。一是牧區冬草儲備不足,迫使牲畜提前出欄,牛羊肉價格將會保持一段低價位水平。二是今冬明春由于草料儲備不足,將會影響到畜牧業的正常生產。三是2007年春季由于草料儲備不足,草料價格將會明顯上漲,增加了生產成本。

(三)開拓市場、占領市場能力較差。前些年,由于我區畜產品處在供不應求的態勢之中,每年都需要從青海等地少量調進綿羊架子畜,我區地產牛羊肉大部分屬自產自銷,從而對國際或國內市場價格影響反映能力較弱。近兩年疫情的發生致使活畜出疆更加困難,給銷售造成很大影響。我區畜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并不在同步發展水平上,畜產品未能面向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畜產品優勢轉換戰略效果沒有得到真正體現。

(四)我區畜牧業的產業鏈嚴重滯后,產品結構單一。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畜產品基本上是初級畜產品,肉類深加工不足,外銷不暢。生產經營方式落后,產業化水平低,生產經營分散,缺乏規模優勢,全區基本沒有畜產品精深加工的龍頭企業,畜產品沒有形成完善的市場體系,尚未建立規范的交易市場,致使畜產品流通不暢;仍舊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售,質量檔次不高,市場競爭力較弱,從而造成畜牧產品需求不旺,價格低廉。

三、對策建議

緊緊圍繞著以“效益畜牧業、生態畜牧業”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明確今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把發展畜牧業作為今后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頭戲,作為農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一)千方百計地增加農牧民收入。當前正值活畜銷售黃金季節,全力以赴地抓銷售,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為農牧民增收獻計獻力;積極組織營銷隊伍找市場,鼓勵和扶持各類運銷實體,進入流通領域,加大促銷力度,使農牧民增產增收;進一步搞活現有的城郊、縣鄉活畜屠宰場、集貿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區外市場,擴大交易量,形成多渠道、少環節、開放式的經營流通體制,確保物暢其流;農牧民通過銷售小畜,引進優質奶牛,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全區50個小畜換大畜示范村工作。幫助養殖戶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各地政府應積極協調有關方面,解決養殖戶資金不足的問題,政府對養殖戶補貼政策應落到實處,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二)重點解決飼草料短缺問題。積極開發飼草料資源,通過種植業結構的調整,采取與糧食作物復播、混播等形式擴大飼草料的種植面積,實現飼草料的科學合理配置。加快飼草料基地建設,提高飼草、飼料的生產能力,提高桔桿的綜合加工利用率。在飼料的儲備方面,提前統計好現有飼料的數量、飼料缺口,做到心中有數,及時組織調運。政府部門要儲備好一部分機動飼料,關鍵時刻能拿得出、用得上。牧區特別是易災牧區,飼草料儲備—定要達到畜均300公斤草、30公斤料的最低標準。做好飼草料的深加工,提高草料利用率。同時,要提高牲畜飼養水平,采取長草短喂、短草槽喂等措施,提高現有儲草利用率。

(三)合理調整畜種和畜群結構,提高生產力水平。一是在品種改良方面提出“以小換大,以土換良”,加快良種畜的推廣和普及。同時采用薩福克、無角陶賽特等肉用品種同當地肉羊品種開展廣泛的經濟雜交,為今后建立優質肉羊生產基地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在畜群結構上,要減少非生產畜的飼養,提高能繁母畜的比例。降低綿羊的比例,提高良種率,增加牛,特別是良種牛的比例。三是在生產方式方面,提倡舍飼圈養,禁止農區的牲畜到牧區放牧,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和農副產品等措施,加快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對分散養殖將采取“政府引導、積極扶持、規范建設、強化管理”的政策,引導并幫助他們轉變生產方式,逐步加快我區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的建設步伐,走現代畜牧業發展道路,保護和促進牛羊養殖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四)完善防疫體系建設。加快全區獸醫體制改革和防疫體系建設,加大鄉鎮獸醫站和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高度重視牲畜疫病防治工作,加大資金投入,特別要對動物高傳染性疫病進行重點防治,為提高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努力開拓市場,擴大農產品銷售領域。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暢、價格低是制約我區畜牧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搞活農產品流通,要在充分發揮現有龍頭企業作用、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的同時,加快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和農業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學習借鑒內地省市舉辦放心食品進京產銷對接會的成功經驗,組織開展一系列大規模的農產品產銷對接、市場開拓活動;同時,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農產品銷售經紀人隊伍,東進西出,四面出擊,全方位搶占國內大中城市市場,真正構筑起覆蓋全國的農產品市場網絡,努力擴大農產品的銷售空間。

(六)扶持龍頭企業,強化龍頭企業帶動能力。通過爭創有機畜產品的品牌來提高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吸引肉產業的龍頭企業來疆辦企業,帶動牛羊產業的發展。發展龍頭企業,既可以促進農產品加工增值,增加農民收入,又能提升農村工業化水平,是一項全面繁榮農村經濟的戰略舉措。把加強龍頭企業建設作為促進農業產業化升級和加快農村工業化進程的重中之重,以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為紐帶,使產業化與工業化有機結合、配套推進,促進全區農業農村經濟的新發展。一方面,對區內現有的龍頭企業給予重點扶持,促其盡快發展壯大,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另一方面,加大農業領域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區外資金、技術投向區內優勢產業開發,多層次、多成份、多元化興辦一批新的龍頭企業,引導他們與農戶發展訂單農業,帶動基地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