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時間:2022-03-26 09:49:00

導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黨委中心組學習

我校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緊密圍繞育人這項學校的中心工作,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認真組織全校黨員干部和師生員工學習鄧小平理論,發揮學校的特點和優勢,努力建設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校、“兩課”等‘理論教育的載體,把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師生員工同做好學校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進行黨員民主評議,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強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發揮基本職能,為學校的改革、建設與事業發展提供重要保證。黨委領導下的統戰工作、工會和共青團工作等不斷發展,成為凝聚全校師生共同建設遼大的重要方面。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努力爭創文明校園。10年來,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重要成果,1993年學校被評為“遼寧省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黨委書記冷紹哲被評為省先進黨務工作者,1994年和1996年學校被沈陽市委科教工委評為“先進黨委”,1997年學校黨委被評為遼寧省先進黨委,學校被評為遼寧省首批“文明校園”,1998年被遼寧省評為“文明單位”,為我校昂首闊步邁向21世紀奠定了重要基礎。

第一節思想建設和理論工作

一、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黨員干部和廣大師生

黨委始終把用鄧小平理論武裝廣大師生的工作放在黨的思想建設的首位,結合形勢的發展和學校實際,認真組織學習。10年來,學校理論武裝工作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1.1988-1992年,以《鄧小平文選》(1975-1982)為主要教材,組織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1988年,針對當時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廣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1990一1991年又結合黨員重新登記,開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學習與教育。這個期間,除了學習鄧小平的著作,還以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的《社會主義若干問題學習綱要》為輔助材料進行系統學習。主要特點,一是認真組織,制定并實施嚴密的學習計劃,特別是1990年11月3日至12月5日全校黨員進行集中學習,黨員領導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參加了學習考試并填寫學習考核登記表。二是把理論學習同社會實踐相結合,按照國家教委和省、市委的部署與要求,于1991年9月至1992年11月先后組織三批共78名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參加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工作。這次學習活動的效果是,堅定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

2.1992-1996年,以《鄧小平文選》第一、二、三卷為主要教材,以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的《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為輔導教材,深入開展學理論、學黨章活動。1993年《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出版發行,1994年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作出在全黨開展“學理論、學黨章”(即“雙學”)活動的決定。黨委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入開展學習。黨委先后作出學習鄧小平同志“南巡談話”和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決定,要求在學習中把學習鄧小平理論同學習黨章結合起來,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深刻領會和把握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黨委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安排意見》,每個學期規定學習專題、學習日和學習篇目。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黨委于1996年5月研究制定了《遼寧大學1996-2000年理論武裝工程實施方案(草案)》,1997年2月制定《遼寧大學1996-2000年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規劃》,進一步明確了理論武裝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措施,并對干部、黨員、教職工和學生的理論教育提出了具體方案。這一時期的學習,注重載體建設,突出學習重點,把理論建設融入黨的建設的整體之中,并通過學習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發展。199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雙學”檢查團來我校對“雙學”工作檢查,認為遼寧大學黨委“重視黨員學理論學黨章活動,思想端正,責任明確,組織精心,各部門密切配合,緊密聯系實際,使‘雙學’活動收到明顯成效,有力促進了兩個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

3.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召開后,全校正在興起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新高潮。中共十五大的突出貢獻是提出了“鄧小平理論”的科學概念,并作為指導思想寫入黨章。黨委把理論武裝工作同學習、貫徹十五大精神結合起來,作出《認真學習黨的十五大精神的決定》,通過多種形式,把學習落到實處,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的各項工作。

把鄧小平理論教育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結合起來。抓住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作為深入開展教育的重要契機。1991年9月以“以史為鑒,愛我中華”為主題,通過參觀展覽,召開紀念會、研討會,開展文藝活動等紀念“九一八事變”60周年;1993年12月隆重紀念誕辰100周年;1995年,把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作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重要契機,舉行了大型報告會和一系列參觀、歌詠比賽等活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全校萬名師生歡欣鼓舞。從香港回歸倒計時l00天起,學校舉行迎回歸報告20多場,聽眾4000多人次。舉行文藝演出6場,參加演出450人次,觀眾近萬人。由我校師生組成的報告團面向社會,作報告50場,聽眾超過2萬人。通過上述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推向高潮。1996年我校被沈陽市委、市政府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單位。

領導班子的理論建設始終是我校理論武裝工作的重點。黨委把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學習調研活動作為加強領導班子思想理論建設和政治建設的重要途徑,以黨委書記為中心組組長,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聘請專家學者為顧問,使中心組的學習不斷走向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黨的十四大召開后,根據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進一步加強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建設。黨委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活動制度》,就中心組的主要任務、學習活動內容、學習方式等作出規定,并制定年度學習計劃,按計劃每兩月圍繞一個專題,結合學校工作,進行一次學習、調研活動。1997年11月學校第八次黨代會閉幕后,又對《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活動制度》進行了修訂。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調研活動的特點:一是堅持制度,精心組織,每次學習確定中心內容和議題,安排好中心發言人,準備必要的參考材料,保證學習順利進行;二是學習時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及時學習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圍繞學校建設發展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問題集中學習、統一思想;三是把學習和調研結合起來,中心組成員經常深入到教學、科研第一線,了解學校建設中需要重點解決的突出問題,在學習研討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有效地推動了領導班子建設和學校事業的發展。

黨委把中層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的思想理論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議題,長期堅持中層領導干部的培訓班制度和理論學習班制度。即每名現職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每年要參加一次黨校干部理論學習班,每學期參加一次黨委在新學期開學前舉辦的干部培訓班。在1996年4月重新修訂執行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活動制度》中,增加了成立中層領導班子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內容,要求各單位以黨總支或直屬黨支部為單位有計劃地進行集中學習,并作為中層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基本內容之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和中層干部的學習為全校師生學習鄧小平理論樹立了良好榜樣,推動了全校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深入開展。

二、黨校的建立和發展

遼寧大學黨校是在原業余黨校的基礎上于1991年3月19日正式成立的。黨校的任務是系統地培訓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提高他們的思想理論水平,并配合黨委組織部門做好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培訓。為保證黨校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黨校的領導,由學校黨委書記冷紹哲首任校長,1995年9月后由黨委書記張述禹兼任校長,黨委宣傳部部長和組織部部長兼任副校長。設立黨校辦公室,學校為黨校配備了專職干部和必要的教學設備,并撥出專門經費。黨校認真貫徹黨委關于辦好黨校的指示,不斷總結辦學經驗。1996-1997年經過反復討論,三易其稿,制定了《遼寧大學黨校工作實施辦法》。提出黨校是學校黨委對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與培訓的專門機構,主要進行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教育,歷史知識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教育,黨的基本知識和路線、方針、政策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法律知識、管理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教育等,并對班次、教學、學員管理、隊伍建設等做了明確的規定,初步形成了黨校工作制度化、教學規范化和管理科學化。實行“小核心、大外圍”的管理方式,聘請校內的優秀教師和政治素質好、有經驗、責任心強的學生輔導員作為黨校的兼職教師和兼職輔導員。黨校已成為學校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陣地。

培訓干部是黨校的一項重要職責。干部理論培訓班堅持以《鄧小平文選》為主要教材,實行課上講授、課下輔導與課后自習相結合,集中學習與討論交流相結合,在學習內容上則把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觀點與黨在一個時期的任務和戰略部署、與學校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黨校對干部學習實行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建立并不斷完善了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參加學習的處級干部在學習結束后能夠按要求結合實際寫出心得體會文章,連同考核表存入組織部干部考核檔案;科級干部則分別存人組織部或人事處干部考核檔案,作為考核其表現的重要方面之一。從1991年4月舉辦第一期干部理論培訓班到1997年12月,黨校共舉辦處級干部理論培訓班9期,參加學習911人次,黨支部書記理論培訓班1期,參加學習120人;科級干部理論培訓班l期,參加學習91人。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訓,是黨校教學的重要內容。從黨校成立起,就對要求人黨的積極分子(包括學生和教工)進行系統的培訓和嚴格的要求與管理。在教學內容上,根據中組部的要求,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的性質、黨的指導思想、黨的綱領、黨的宗旨、黨員的條件等教育,使其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和人生觀,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從l994年起,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和探索,在繼續辦好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同時,開始在有入黨愿望的青年學生中舉辦知黨愛黨學習班,進行黨的光輝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同時舉辦預備黨員培訓班,要求所有預備黨員在轉為正式黨員之前須經黨校培訓,進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和做合格共產黨員教育。這樣,就形成了知黨愛黨班、入黨積極分子班和預備黨員班的“三步走”的教育模式。在管理上堅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認真考察。知黨愛黨班學習結束后要寫出心得體會;入黨積極分子班經閉卷考試入學,學習結束時則進行閉卷結業考試,不合格者重修;預備黨員班學習結束后也要寫出學結。通過系統教育和嚴格管理,保證了發展黨員的質量。黨校成立以來,共舉辦知黨愛黨學習班6期,培訓學員5581人;舉辦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41期,培訓學員2261人;舉辦預備黨員培訓班7期,培訓學員703人。

三、普及法律知識

為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思想素質,保證和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85年作出在全體公民中普及法律知識的決定。我校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并使其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相結合,至今已順利完成“一五”、“二五”普法任務,正在進行“三五”普法,推進依法治校的工作。

在1985-1990年的第一個五年普法工作期間,我校被確定為省、市、區普法工作的試點單位。這期間,學校成立了普法宣傳教育領導機構,成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黨委宣傳部),建立了普法宣傳教育隊伍,印發宣傳材料和書籍,組織輔導和講座,進行考試和考察。通過工作提高了師生學法、守法的意識,學校被評為省、市的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從1991年下半年起,按照全國人大《關于向全體公民普及法律常識的第二個五計劃》和省、市的部署,開始進行“二五”普法教育。在“一五”普法工作基礎上,加強領導,建設隊伍,把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教育同思想理論建設相結合,同各項工作相結合,同推進學校事業相結合。到1995年完成了16部專業法的宣傳教育,有關部門和單位還結合工作和專業選學了38個專業法。這期間,著重進行了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教育和《憲法》的教育,特別是結合學校實際,學習專業法。《教育法》和《教師法》是“二五”期間的學習重點。黨委于1994年1月4日作了《關于認真學習貫徹<教師法>的安排意見=,決定把維護廣大教師的合法權益,保障教師的應有待遇和社會地位,同加強教師隊伍的規范化管理、確保教師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相結合,并堅持對《教師法》的貫徹實施進行監督檢查。為推動依法治校,各單位都選學了一些專業法。如財務部門組織學習會計法、審計法、稅法、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準則等,出版社、學報等單位組織學習出版法、著作權法等,有效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1996年學校被授予沈陽市“二五”普法依法治理先進集體。

從1996年起,學校開始了“三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三五”普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把法制宣傳教育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強化學校管理、建設文明校園相結合,通過深入學習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宣傳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構想,依法規范教學、科研、管理和各項經營活動,維護學校合法權益,保護教職工利益。為廣泛開展普法工作,學校從1996年起,每年5-6月舉行一次“法制活動周”。“活動周”由黨委宣傳部、法律系、法學所主辦,法律系學生會、法學社積極參加,以“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為主題,集中一段時間,進行法制講座、專題報告、普法調查、普法下鄉、模擬法庭、法制沙龍等活動,收到良好效果。沈陽市司法局在全市推廣了“法制活動周”的做法。1997年12月我校被評為沈陽市”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先進集體。

四、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與管理

針對我校是綜合性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實力較強,校內學術活動、文化活動頻繁的特點,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和國家教委就加強高等院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項決定,落實歷年來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精神,把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與管理作為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

從1990年起,我校是每年參加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的100所高校之一,是省屬高校惟一的一所。我校黨委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1990年主持工作的黨委副書記陳引穎參加全國高校第一次黨建工作會議,1991年、1992年、1993年、1995年黨委書記冷紹哲連續參加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1997年黨委書記張述禹參加了第六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會上匯報了學校黨建情況,擴大了學校的影響。

根據高校黨建會議精神和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黨委于1992年作出了《關于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和統一管理的具體意見》,共10條;1993年11月30日,黨委又作出了《關于加強校園宣傳文化活動管理的暫行意見》,共六6條。這兩個《意見》貫徹落實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教委聯合的1990年第19號文件的精神,規定“黨委宣傳部是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部門,對全校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文化建設負有指導責任”。針對我校實際,《意見》對出版社、學報、高等教育研究、校報、內部資料、宣傳欄(板)、學生社團、報告講座、廣播影視等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意見,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校內利用宣傳輿論工具從事商業宣傳或進行其他商業性活動。兩個《意見》的下發和實施,對保證校內宣傳文化活動方向正確、高雅文明、生動活潑,對學校輿論工作和宣傳活動井然有序、健康發展,都起了良好的作用。

為貫徹全國和遼寧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的精神,黨委于1994年4月15日召開了我校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黨委提出:我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指針是堅持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用這個根本指針指導全部工作,保證宣傳思想工作的正確方向。會議明確宣傳思想工作的任務是:①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黨員和師生員工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務;②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②正確把握輿論導向,加強輿論宣傳工作;④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不斷改進宣傳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黨委十分重視《遼大校報》的建設。1993年《遼大校報》由原來的鉛版印刷改為膠版印刷;其質量得到提高。1996年7月15日,黨委書記張述禹對《校報》批示,要求《校報》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及時反映黨委、行政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的落實情況,尤其是要利用好第一版,要寫好“評論”。1997年,根據省新聞出版局和省教委整頓內部資料通知的要求,經批準,校報更名為《遼寧大學》,其辦刊宗旨不變。1998年1月,《遼寧大學》第l期正式出刊。此外,還加強了學生社團和學校內部資料的管理。截至1997年年底,全校有學生社團42個,各種內部資料17種。

五、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1990年以來,國家教委和省教委相繼作出高等學校校園秩序管理和高校“文明校園”建設的決定;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學校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委的決定,加強文明校園建設,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落實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黨委組織力量進行精神文明建設調研,以此為基礎制定《遼寧大學1996-2000‘年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并于1997年3月6日下發實施。《規劃》確定了我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原則和任務,確定“九五”期間主要開展以鄧小平理論為中心的思想理論建設,以“三盲人”為中心的職業道德建設,以“兩課”為主渠道的德育建設,以樹立良好校風為中心的校園文化建設。本著長遠目標與當前任務相結合,《規劃》決定1997年我校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重點抓好10件事:①開展讀書學法活動。組織全校師生重點學好《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鄧小平同志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觀看大型電視文獻紀錄片《鄧小平》,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②開好鄧小平理論課。編寫1部教材,出版1本論文集。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和“遼寧省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培訓基地”。②優化環境。治理“四亂”:禁止亂貼、亂畫、亂放、亂扔;管理好“四門”:兩個南大門和東、西兩個大門;全面改善衛生狀況,對舊樓粉刷、噴涂,使校園環境有明顯改觀。④在新圖書館內建設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和遼大文庫。⑤修訂干部、教師、工人職業道德規范。機關繼續開展“公仆杯”競賽,切實轉變服務思想,轉變服務態度,轉變服務作風;提高工作質量,提高服務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教師為人師表,規范教學;后勤開展爭創“文明窗口單位”活動。⑧抓好學生“文明禮儀建設”。通過各種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教室等公共場所不吸煙,做到不酗酒,不講臟話,杜絕不文明行為。⑦建立1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學生社會實踐基地。⑧制訂校園整體建設規劃,全面完成家屆區同教學區隔離工程。⑨建設校園文化設施。設立lo個信息欄,制定代表遼大標志的徽章,統一校內各單位牌匾。⑩重點建好“兩條路”、“五個景點”。“兩條路”:一是自理化樓到數學樓的南苑綠色林蔭路,二是自出版社到3食堂的教學科研文化信息路。“五個景點”是:惠星樓廣場、魯迅廣場、五洲園、百花園、樹惠亭。為落實這些任務,還編制了《遼寧大學1997年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任務書》,確定了建設項目、目標要求、責任人和完成時間。在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中,學校加強領導,各部門密切配合,總體上是“軟件”、“硬件”一起抓,突出“軟件”,推動“硬件”,校園環境和師生精神面貌得到改觀。到1997年底,除歷史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等需要跨年度建設外,其他各項任務均已完成。省、市對我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效果十分滿意。1997年9月10日,我校被沈陽市委、市政府授予沈陽市“文明單位”稱號。10月20日,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委組成“文明校園”建設檢查評估團,對我校校園環境、學生學習、生活環境和校風校紀、宣傳輿論工作等進行綜合檢查,對我校創建文明校園工作和迎接檢查評估團的準備工作給予肯定和高度評價。當年我校被授予遼寧省首批“文明校園”稱號。1998年,我校又決定就精神文明建設做好10件事。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各方面的好評和肯定。1998年4月11日,我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