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狀況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07-31 10:06:00

導語: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狀況的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狀況的調查報告

在××城鎮經濟迅速發展的背后,活躍著一支特殊的群體?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據不完全統計,××現有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5萬余人。她們勤勞本份、任勞任怨,默默揮酒著汗水和青春,有的還要背負起家庭生活、老人贍養、子女上學的重擔。由于就業形勢嚴峻,自身文化技能素質較低等客觀因素的制約,使得她們收入偏低,勞動時間過長,權益得不到保障。然而我們決不能忽視她們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作為工人階級的新鮮血液和不可剝離的組成部分,對其應該享有的合法權益而對工會組織提出的新的課題和任務。對她們生存狀況的思考,心理問題的研究,情感世界的溝通,就業環境的改善,合法權益的維護,無疑是當前工會組織一項重要而迫切的政治任務。

為全面掌握我市外來女性務工人員的權益現狀,近期,××市總工會女職工部在部分國有或國有控股、集體、私營、外資和個體經濟組織等涉及工業、美容、服裝、印刷、商貿、餐飲的企業和行業,開展了專題調研。通過對女性進城務工人員進行訪談,召開4個座談會和567名女性進城務工人員進行的抽樣問卷調查。我市工會組織在維護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也看到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保障不容樂觀,尤其是在勞動時間、工資報酬、女職工特殊保護等方面問題突出。從已有的做法和存在的問題,為調查報告積累了第一手素材。

做法與成效

近幾年來,××市總工會在外來女性務工人員權益維護上,積極探索,務求實效,做了大量工作,樹立了工會女職工組織依法維權的良好形象。

一、源頭維護,奠定保護外來女性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基礎

1、把組織進城務工人員加入工會作為全會一項重點工作。近年來,××市總工會認真落實全總、省總要求,對外積極爭取上級領導和黨政部門的支持配合,對內成立進城務工人員入會工作小組,并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形成全方位、大力度的工作態勢,推動這項工作順利進行。并在華建公司等中介組織,采取簽名入會的方法,組織了3000多名進城務工人員加入了工會。在××裝飾城工會聯合會采取張榜公布的形式,吸收1400多名進城務工人員入會。還組建首家勞務公司工會,80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加入工會組織。目前我市已有12萬多名進城務工人員加入了工會組織,其中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約3萬人,占我市進城務工人員的25%,較好地實現了源頭維護的組織保證。

2、加強基層工會組織建設,擴大保障外來女性務工人員權益的覆蓋面。××市總工會按照全總“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要求,成立了“進城務工人員入會工作領導小組”,把企業是否吸收進城務工人員入會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指標。針對實際,探索在勞動力市場、勞務公司等中介組織中和鄉鎮(街道)、村(社區)中建立工會組織的途徑和方法,吸納進城務工人員。原創:與此同時,還積極參與勞動保障、建設部門開展的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成立職工法律援助律師團,為進城務工人員提供法律援助。

3、積極探索在小企業中開展簽訂區域性行業性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專項協議工作。如我市江鮮一條街有許多特色餐飲企業,外來女服務員是員工主體,潤州區總工會組織一條街聯合工會與餐飲行業協會進行平等協商簽訂女職工特殊權益專項協議,為保護外來女性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上下協同,形成保護外來女性務工人員合法權益環境

1、增強女職工自身的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在參加今年市政府召開的相關會議上,市總工會特別提出,將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維護問題建議納入到修改后的《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和《××市婦女發展“十一五”規劃》中予以明確。并能使這項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真正關心、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探索建立女職工有效維權形式,推動女職工權益突出問題的解決,使女職工維權工作進一步走上規范化、法治化道路。形成保護外來女性務工人員合法權益的良好環境。

2、建立外來務工女職工流動學校。我市所轄的丹陽市現有外來務工女職工達2.314萬人。為了切實維護好外來務工女職工的特殊利益,丹陽市總認真辦好四件實事:一是辦好外來務工女職工健康教育流動學校。聘請市婦幼保健院三名醫師,開設女職工保健知識和婦女病防治講座。二是將外來務工女職工的婦女病普查列入全市婦女病普查范圍。要求各企事業單位工會在組織婦女病普查時不可忽略外來務工女職工,尤其是非公企業女職工工作示范單位要帶頭做好這項工作。三是在簽訂企業女職工權益保護集體協議時,對外來務工女職工要一視同仁,特別是外來務工女職工較多的企業要有相當比例的外來務工女職工參加職代會,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切實維護自身的特殊利益。四是把特困外來務工女職工納入市總困難職工援助中心和鎮困難職工援助站幫扶對象,給予法律援助和經濟資助。

3、為外來務工人員辦實事。××市總充分發揮工會的組織優勢和陣地優勢,為外來務工人員辦實事、解難事。一是將外來務工人員列入送溫暖工作范疇,在全市各級工會組織中叫響“農民工有困難找工會”,對生活困難的農民工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和幫助。二是五一期間,××市總工會職工藝術團赴外來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重點工程建設工地,為進城務工人員慰問演出,專門舉辦進城務工人員電影專場,受到廣大進城務工人員的熱烈歡迎。外來務工人員憑會員證,在各類工會活動陣地文娛活動,均可享受到一定比例的優惠服務。丹陽市飛達集團公司,擁有員工3000人,95%為本地或外地農民工。該公司管理上是“外地本地一家人”的理念,外地農民工與本地職工同等待遇,夫妻分居的,只要到公司來工作,該公司提供條件,享受分房;公司內專門建了小學,解決農民工子女的讀書入學問題;外地農民工只要有能力和技術水平,同樣可以與本地職工一樣擔任領導職務。三是開設女職工維權熱線,熱心接聽電話,接待來信來訪,為外來女性務工人員提供及時的法律咨詢和服務,在更多的進城務工人員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許多進城務工人員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都知道到工會尋求援助。

4、推動享受同城待遇。江蘇天工集團每年評選一次××市以外的“百佳外來員工”,先進員工每月增加50元工資,去年當選的員工每人還獲得了一臺21寸彩電。在提干、發展黨員等問題上,當地人與外地人也一視同仁,目前40%的黨員和50%的企業管理人員是外地人。公司規定,凡是外地的車間主任以上干部的父母,分別達到60歲和55歲的,公司每月寄60?80元的補貼給他們,以感謝他們的子女為企業發展做出的貢獻。

三、宣傳教育,提高外來女性務工人員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

1、加強普法宣傳。一是在開展女職工權益法律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中。我們邊檢查,邊將女職工法律知識普及活動與女職工勞動保護的檢查活動相結合,發放了1500本《女職工權益法律知識讀本》,將維權知識送到廣大外來女性務工人員手中,幫助她們學法、用法,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二是開展面向用人單位和廣大外來務工人員的勞動保障法制宣傳教育。通過舉辦培訓班、法律知識講座、現場咨詢服務、發放宣傳資料和與新聞媒體互動等多種形式,向各用人單位廣泛宣傳江蘇省“一辦法五條例”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不斷增強各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自覺性。張貼《農民工維權知識宣傳提綱》,發放維權手冊、政策指南、求職須知等多種有效方式,幫助農民工明確自己的勞動保障權利和義務,以及維權的途徑和方式。

2、送法到工地。我們與司法局聯合編印了1萬多冊《外來務工人員維權手冊》,并通過街頭咨詢、送法到工地等形式廣為散發。先后兩次聯合職工法律援助律師團和勞動部門的同志,組織大規模的街頭宣傳咨詢活動,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000多份,接受500多名職工的法律咨詢。有效地維護和增強了外來女性務工人員自我維權的意識和能力。為了使外來務工人員對自身合法權益有個清楚的了解,市建設局建立職工權益告知制度,把“一辦法五條例”中與職工權益密切相關的條款分解為“12個是否”,即是否簽定了勞動合同,是否按時發放工資等,并公布了投訴渠道和投訴電話。目前,在全市300多個建筑工地,到處都可以看到這種職工權益告知牌,有效地維護和增強了外來務工人員包括外來女性務工人員自我維權的意識和能力。

3、為提高進城務工人員職業素質,作為我市今年職工素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市總工會職工學校為進城務工人員免費舉辦了計算機應用、電工基礎等培訓班。以利于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素質和擇業能力。

問題與成因

一、臨時工普遍存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比例較低。我國《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中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對于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來說,能夠為其提供勞動權利保障的就是勞動用工合同,但一些企業認為務工人員來去自由,沒必要簽訂合同,企業也少一些責任和束縛,當用工單位與外來女性務工人員之間發生勞動糾紛時,外來女性務工人員的權益常常因沒有簽訂用工合同而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在被調查者中,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273人、簽訂企業內部協議的162人、沒有與雇主簽訂勞動用工合同132人,其中,簽訂勞動合同的國有企業占56.8%,非公企業僅有11.4%。招用“臨時工”并規定試用期滿后看表現再決定是否簽訂勞動合同,是多數非公企業的普遍做法。試用期過長并借試用期頻繁更換員工的現象在一些中小餐飲企業非常普遍。致使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在打工過程中的一些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二、加班加點嚴重,休息休假權得不到保障。《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作制度”,“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然而調查顯示,567位女職工中,每天工作時間在9小時以上的達211人,占37.21%,有的每月只有1-2個休息日,餐飲、服裝、美容等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加班加點現象嚴重,少數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甚至長期無休息日。與此同時,部分企業并沒有依法支付加班工資。一些企業采取計件工資制,節假日、休息日和加班工資被無形剝奪,這類情況在調查中占54%。工作時間超長、休息休假權難保障侵害了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權益。

三、工資待遇低,基本社會保障問題普遍缺失。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勞動時間超長并沒有帶來相應的勞動報酬。從調查情況看,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月收入690元以下的298人,占52.56%;690?1500元213人,占37.57%;1500元以上的58人,僅占10.23%。如果扣除收入中加班加點的部分,那么月收入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比例將會大幅度上升。另外,與勞動合同簽訂率較低緊密相連,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險參保率也很低。在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住房這六項社會保障中,調查中發現,只有少部分企業為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辦理其中的一兩項保險。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渴望能夠與城里人一樣享有社會保障。在企業與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雇傭過程中,雙方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著短期行為,只有少數企業能按照人性化的管理來考慮她們的社會保障問題,大部分企業受利益的驅動,在對勞動數量及質量做出明確規定的同時,簡單的確定了所應給付報酬的數額,社會保障問題根本不予考慮。還有一些企業規定,服務滿三年或更長時間才給予辦理養老保險。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存在明顯的隱患。

四、“特殊保護”落實難。落后的傳統觀念和薄弱的衛生保健意識,特別是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醫療保障條件,嚴重影響制約著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健康。她們大部分人不注意“四期保護”(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也沒有條件做婦科病檢查,平時生病也很少去醫院就醫。在調查中了解到,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懷孕后經企業說服或要求務工者打申請報告“主動”回家休息的60人,占被調查者的35.93%;留在單位的61人,占被調查者的36.53%。從城市生育保險上看,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是邊緣群體,缺乏社會醫療保險和救濟。相當一部分企業在合同快到期時發現懷孕的,往往不再與其續約。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在孕期、產期、哺乳期“三期”被辭退或解除勞動合同的現象依然存在,占被調查人數30%。女職工“四期保護”普遍難以落實,致使女工一旦生育便遭辭退或無奈地主動離開企業,且沒有任何經濟補償。調查還發現,大部分用人單位不發放勞保用品,40%以上的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沒有享受過勞保用品。在個別私營企業里,粉塵污染嚴重,勞動環境差,勞動強度大,女工們甚至連個口罩都沒有,她們的勞動保護狀況令人擔憂,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常常嚴重受損。

五、就業競爭能力差。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多數文化程度不高,被調查的567人中,初中以下329人,占58.02%;高中148人,占26.1%;大專以上90人,占15.87%。且技能單一,加之農村長期以來以農為本的保守就業觀念以及農村女性在長期相對封閉的生活環境中所形成的思維慣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能成為打工族中的體力勞動者,從事技術層次較低、勞動強度較大的工種,收獲的也是微薄的工資,由于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大多存在文化較低、年齡偏大、技能不高、競爭能力不強等特點,致使一些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以犧牲個人的合法權益為代價來保住工作,即使較低的工資、較高的勞動強度,還愿意承擔。

建議與對策

應該看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社會經濟關系和勞動關系將日趨復雜,維護包括勞動權益在內的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工作將面臨新的挑戰。在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一些單位,她們的生活、學習和生產條件相對比較差,雖給予了密切關注,但工會女職工工作還存在盲點,我們在努力維護其各項權益的同時,需把工作重點放到維護她們在勞動報酬和特殊勞動保護等方面的權益上。為更好地維護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一、注重源頭參與維護。各級工會、婦聯組織要積極努力,通過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人大、政協兩會提交維護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的提案和議案,參與法律法規修改,并就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開展調研,推動地方出臺新的女職工勞動保護法規,定期監督勞動合同的簽訂覆行情況,使維護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工作有進一步的法律保障。

二、注重特殊群體權益維護。針對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維護問題相對突出的實際,各級工會、婦聯組織要給予密切關注,努力把維權工作重點放到維護她們在勞動報酬和特殊勞動保護等方面的權益上。根據調查,在工會、婦聯組織健全的企業,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狀況普遍較好,反之,就不容樂觀。因此,要加強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規范化管理,暢通維權渠道。建議勞動仲裁部門對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勞動爭議案件開辟綠色通道,作為特殊問題特殊解決;婦聯組織采取送法上門、公布投訴熱線、在社區建立維權服務中心或咨詢服務站等形式,暢通維權渠道;工會組織建立健全農民工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或女工委員,以利于代表和維護女工權益。

三、提高綜合素質。加強對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技能培訓應納入各級政府的規劃之中。要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專題講座、法律心理咨詢等途徑,對外來女性進城務工人員進行勞動技能、原創:法律、衛生、保健、婚姻家庭、現代文明、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她們的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一是搞好上崗前的培訓。各級勞動、農轉辦和婦聯組織在對女性進城務工人員進行崗前技能培訓的同時,把提高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作為重要內容,使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在務工前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的能力。二是突出抓好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務工后的教育。依托社區學校組織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定期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在女性進城務工人員中開展“比學習,比技能”競賽活動,激發她們的學習熱情,提高她們適應崗位需求的能力。

四、建立長效機制。為維護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提供保障,一是加快小城鎮城市化進程,使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就地轉化為城市居民,鼓勵大、中城市適當放寬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戶籍管理標準,給予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創業典型以優先落戶的優惠政策。二是各部門要將維護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作為今后一項長期工作來抓,把優先解決女性進城務工人員權益問題作為一相重要工作納入日程,對于工作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應通過召開有關部門聯席會議方式解決。三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采取分層分類、優先解決重點問題、重點領域等方法,盡快將女性進城務工人員的醫療、養老、工傷、生育方面的保險納入城鎮醫療保障體系,解決女性進城務工人員后顧之憂。

五、加大懲戒力度。現行法律法規對損害婦女勞動權益的行為懲戒無力,是導致婦女就業受歧視的一個主要原因。只有適當擴大和健全法律責任的運用范圍,增加用人單位和直接責任人侵害婦女勞動權益所應承擔的責任的具體規定,明確其不履行法定職責所應承擔責任和行政賠償責任,“加大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才能使其不敢冒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