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社區共管現場講話

時間:2022-10-28 09:06:00

導語:森林社區共管現場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森林社區共管現場講話

同志們:在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奮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之際,省廳決定召開全省天保工程示范點建設暨森林社區共管現場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交流我省天保工程國家和省級示范點建設及森林社區共管經驗,圍繞“行業發展,農民增收,推進森林資源大省向林業經濟強省跨越”的思路,研究新形勢下進一步開展天保工程示范點建設和森林社區共管的措施辦法,推動全省天保工程建設持續健康發展,為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作出新的貢獻。今天上午,同志們參觀了西昌市社區共管試點現場,剛才,涼山州人民政府達久木甲副州長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國家天保中心陳學軍副主任通報了全國天保工程建設情況,對我省工程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希望同志們認真學習,抓好貫徹落實。今天下午,南江縣、西昌市等四個單位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他們結合本地實際,在天保工程建設中創造了許多好的經驗,值得各地認真學習借鑒。下面,我講幾點意見。一、十年真抓實干,天保工程取得顯著成效為了維護長江上游生態安全,緩解森工企業“兩危”局面,*于*8年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天保工程,至今已10個年頭,十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按照“停、造、轉、保”工作思路,通過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工程實施單位和廣大干部職工精心組織、真抓實干,我省天保工程進展順利,工程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截止*6年底,全省落實管護責任面積3.23億畝,是國家森林管護計劃2.88億畝的112%;累計營造公益林404.8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90.3萬公頃,飛播造林71.1萬公頃,封山育林243.4萬公頃;完成森林撫育59.3萬公頃次,人工促進天然更新3.02萬公頃;*6年底工程區在崗職工51480人,其中分流從事森林管護31441人、公益林建設10232人、種苗工程及林下資源開發等9807人;全省歷年累計完成職工一次性安置13631名,是國家下達我省7000名一次性安置計劃的195%;截止*6年底,工程區129402名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納入了省和地方養老保險,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醫療、工傷、失業、生育“四項”保險得到了全面落實,工程區林業職工的社會保險體系基本建成。截止*6年底,全省完成天保工程中央投資97.86億元,省級配套資金10.16億元。天保工程實施十年來,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全省生態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現已進入“治理大于破壞”的新階段。通過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和對現有森林的常年有效管護,以及大力開展天保工程等林業重點工程造林,全省國土綠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森林面積由工程實施初的1172萬公頃上升到146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24.23%提高到*6年的30.27%,林木總蓄積由14.65億立方米增加到16.44億立方米。二是林業產業由獨木支撐調整為多元化生態經濟,為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省堅持把天保工程建設同產業開發緊密結合起來,緊緊圍繞“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這一主題,出臺了《*林業產業發展綱要》及工業原料培育業、經濟林果及林木種苗業、林產加工業、生態旅游業等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多元化生態經濟發展步伐。*6年,實現林業產業總產值507.4億元,是*0年119億元的4.3倍。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助農增收和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全社會普遍樹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為推動繁榮的生態文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實施天保工程以來,全省持續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紙、公告、會議、碑牌、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實施天保工程的重大意義、政策規定和生態保護知識,進一步增強了生態意識,樹立了生態道德,弘揚了生態文明,為建設繁榮的生態文化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四是森工問題進一步得到解決,促進了林區和諧穩定。我省始終把維護森工穩定作為第一責任,結合實施天保工程,積極主動地解決森工問題,截至*6年,省上在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籌集86778萬元配套資金建立基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籌集3660萬元資金,解決了森工離退休人員死亡喪葬費、死亡職工一次性撫恤金、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等遺留問題,并出臺了相關政策;籌集1600萬元資金于*5年、*6年剝離15所學校、17所醫院,分流人員793人。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天保工程的決策是正確的,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的衷心擁護。中央領導充分肯定了*實施兩大工程“態度堅決,行動迅速,措施得力,成績顯著”,對我省生態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二、開展天保工程示范點建設,促進工程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天保工程取得的巨大成績,為林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當前天保工程建設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面對新形勢,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一些關系工程區長遠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天然林保護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起來。開展天保工程示范點建設,就是要探索工程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引領天保工程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搞好示范點建設意義重大而深遠。開展示范點建設,是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需要。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是中央對我國林業發展的基本定位。國家林業局提出加速推進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著力構建林業生態體系和產業體系,努力把我國林業推向又快又好發展的新階段。天保工程作為林業六大工程之首,如何適應林業轉變,如何又快又好發展,這是深入推進天保工程向縱深發展必須要研究考慮的。開展示范點建設,就是要一些地方率先做出示范,探索加強生態建設的有力措施,探索加快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實現生態與產業互補共贏的發展模式和長效機制。開展示范點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新林區的需要。林業要為新農村建設做出貢獻,必然要求天保工程要有新的作為。建設新林區是建設新農村的客觀要求,天保工程要在建設新林區中走在前面。由于歷史原因,我省林區建設相對落后,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生產發展不快,職工和林農收入不高,已成為建設新農村的重點和難點。天保工程作為創建社會主義新林區的重要載體,需要做的事很多,發展的潛力很大。天保工程示范點建設,就是要在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中探索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子,把天保工程區建設成資源穩定增長、自然生態良好、經濟持續發展、生活明顯改善、社會全面進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新林區。開展示范點建設,是引領天保工程建設健康和諧發展的需要。天保工程建設使林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但是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體制不順、機制僵化、經營活力不足,以及沉重的社會負擔、大量富余職工等問題,仍然是困擾林區生存發展、制約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瓶頸。推進天保工程健康和諧發展,就必須打破制約林區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障礙。林業經營單位既要保護培育好森林資源,又要經營利用好森林資源,正是由于林業和森工企業的特點,決定了林業改革要走自己的路。如何走出新路,這就給示范點建設提出了新課題。示范點建設,就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實現天保工程的“三個調整轉變”,即要把對森林的停伐減產和單純保護,調整轉變到保育并舉,加強森林科學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上來;要把主要依靠工程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員,調整轉變到加快后續產業發展,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上來;要把工程建設從主要依靠國家投資驅動,調整轉變到主要依靠體制機制創新,最終實現林區生態、經濟和社會良性循環發展上來。自從*5年4月國家林業局確定了我省南江縣作為天保工程第一批示范點后,省林業廳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分管廳長為組長,相關處室為成員單位的天保工程示范縣建設指導小組,日常指導工作由省天保中心負責,同時出臺了《*省林業廳關于加強南江天保工程示范縣建設的意見》,明確了我省示范縣建設指導思想、原則及目標,并落實了各項示范措施。南江縣以國家天保示范點建設為契機,按照“生態建設立位、林業產業強位”的工作思路,堅持用生態優先指導林業,用產業培育推動林業,用科技發展支撐林業,用機制創新激活林業,用規范制度保障林業,基本實現了“保護與發展同步,社會、生態與經濟效益三贏”目標,為我省天保工程建設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6年,我省為了總結典型經驗,樹立樣板,探索路子,帶動和促進天保工程進一步持續健康發展,經*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和退耕還林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決定,將黑水縣、爐霍縣、西昌市、蒼溪縣、蒲江縣、樂至縣、綿竹市等七個縣(市)確定為我省第一批天保工程省級示范點,重點在天保工程產業發展、森工企業改革、森林社區共管、工程的規范管理等方面開展試點示范。為了具體指導示范點建設工作,*省林業廳辦公室印發了《*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示范點建設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對省級示范點建設指導思想、目標及建設原則作了明確規定,各示范縣按照示范點建設“三個調整轉變”的要求,科學規劃,制定了示范點建設實施方案,突出重點,注重“點”與“面”的結合,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示范點建設工作。各示范點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建設,在工程管理機制創新、深化體制改革、后續產業發展等方面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經驗,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領導重視,機構健全,形成示范點建設合力。各試點單位所在市(州)、縣分別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的示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協調指導示范點建設工作。在工程建設中,堅持把示范點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進行部署安排和檢查考核,基本形成了領導重視,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天保示范點建設工作格局,天保工程示范點建設合力顯著增強。二是改革和創新林業經營管理體制,充分釋放林業內部活力。各示范點單位結合實際,大膽探索創新,在天保工程內部管理、經營體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蒼溪縣以省級示范點建設為契機,在工程管理方面大膽創新,堅持項目建設招投標制和物資集中采購制,嚴格定額管理和預算管理;建立完善了工程建設質量衡定評價體系,制定了森林面積和蓄積、森林火災和病蟲害、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林地綜合生產力、林業產業結構和布局、職工和林農致富、林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等七大標準,全面考核鄉鎮政府和工程實施單位,并實行定期通報制、連帶責任制、雙重考核制、聯掛責任制、質量事故終身負責制,有效地確保了工程建設高效運行。南江縣以國有林場、分類經營管理、基層林業站改革為重點,不斷加快林業改革步伐。在國有林場改革上按照“國家所有,政企分開,委托經營,加強監管,管護承包”的思路,將生態林之外的用材林、經濟林、竹林、水面及養殖場等,承包給職工進行種養殖業經營,并在森林公園總體規劃范圍內劃定部分區域,讓職工開辦農家樂,從事森林生態旅游,并鼓勵職工留職停薪發展自營經濟;在基層林業站改革上,成立了中心林業站,由中心林業站負責各鄉鎮的林業管理,同時在中心林業站成立了科技服務部,實行“職工入股、統一經營,利益聯動、按股分紅,收益歸站、滾動發展”的企業化運作模式,走出了一條“站企分離、以企養站”的路子,既促進了行業發展,又帶動了職工和林農致富。三是大力培育后續產業,增強天保工程發展后勁。各示范單位在搞好天然林保護的基礎上,立足自身優勢,大力發展天保工程后續產業,有效地增強了工程實施單位自我發展能力。南江縣圍繞“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特色化、特色產業效益化”的思路,立足核桃、金銀花、生態旅游三大產業,依托品牌、資源、規模三大優勢,深挖資源潛力,廣辟發展途徑,不斷提升林業產業水平,努力實現生態與經濟共贏目標。全縣各管護站(場)建后續產業綜合示范基地15個、2.4萬畝,生態公益林基地5萬畝,種苗基地65個、1230畝,畜牧基地10個,天麻基地15個,基本實現了站站(指林業站)建基地、人人有項目,致富有保障的目標,*6年全縣林業產值2.2億元,是*8年的2.8倍,占農業總收入的18%,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313元,其中林業收入占22%,林業職工收入穩步增加,*6年職工人均收入11000元,比*8年增加2.4倍。樂至縣充分兼顧國家生態、地方經濟、農民增收的多層次需求,依托商品林資源,推進林產品精深加工,先后引進了天友絲綢、順達林業兩個產值超過億元的加工企業,以及綠禾藥業、綠森竹業等行業龍頭,還有數十家造林業主,實現了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積極引導產業基地內的群眾組建協會組織,使產供銷有機聯接,目前全縣已組建協會15個,入會群眾達5萬余人,有效地提高了產業基地管理水平。林下開發,打造復合型林業經濟,通過推廣“桑草牧”、“果草牧”、“林藥套種”等復合經濟模式,提高了林地的整體效益。蒼溪縣縣財政每年預算*萬元林業產業建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林業產業建設。對以工代賑、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新農村建設等國家、省、市財政支農資金進行整合,用于林業產業建設,并通過創新龍頭企業建基地、業主大戶建基地、“公司+農戶”建基地、專合組織建基地、林糧間作建基地、四旁植樹建基地“六種營林模式”集聚社會資金投入林業產業建設,非公有制林業蓬勃發展。從總體上看,我省開展天保工程示范點建設以來,各示范單位精心組織,大膽探索,創造了不少好的經驗,初步發揮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各單位的做法和經驗在我們印發的材料匯編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各地要認真學習,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努力把我省的天保工程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三、創新管護思路,推進社區共管,建立森林管護長效機制實施天保工程以來,我省每年要對2.88億畝森林進行有效管護,各級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及工程實施單位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政策規定和要求,全面落實管護責任制,加強森林管護隊伍建設,實施規范化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了探索我省森林管護長效機制,省廳于*5年下半年專題召開了“全省森林管護機制創新座談會”,大家在會上相互交流了在森林管護機制方面的新舉措、新辦法,總結了合伙承包、家庭承包、個體承包、股份合作、森林社區共管等森林管護模式。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在我省集體林區,要抓好森林管護,確保管護成效,需要我們在總結完善各種行之有效的管護模式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和創新管護模式,努力建立森林管護的長效機制。首先,我們要充分認識推進森林管護機制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天保工程森林社區共管這個理念,早在*5年的“全省森林管護機制創新座談會”上我們就作了重點研究,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鳴。總結我們以前森林管護的經驗和做法,主要是以落實責任為核心的森林管護責任制,圍繞落實責任制進行管護任務的分解、責任書的簽訂、工作的考核、報酬的兌現等,在這一點上都具有共通性。這種落實責任制是否是推進森林管護唯一或最好的方式?我們要用新的視野、新的眼光和新的思路來審視我們這套責任制在實施中的成效。從這兩年不斷發生的毀林案件、森林防火方面由人為引起的火警火災就說明了在我省集體林區,相當一些地方在責任落實方面還存在不少的漏洞或薄弱環節,也說明了在森林管護責任制方面,現行的管理辦法還是有很多不盡完善的地方,存在著不少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現行的森林管護制度不利于充分調動社區群眾森林管護的積極性。現行的森林管理體制基本上是由林業部門包干到底,林業部門既是組織者和管理者,又是實施者。同時現行的管理制度在設計上也有重約束、輕激勵的不足。在現行的管護機制下,我們所制定的很多管理辦法,都較多地偏重于約束性的規范;在管理辦法中,大多采取的是懲罰性的措施,卻很少有激勵性的手段,這是很不夠的,也與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管理創新的要求不相適應。現行的森林管護制度,對社區和社區群眾這一重要的人力資源重視不夠,不僅沒有充分調動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意識,還往往使社區和社區的群眾游離于森林管護之外。社區群眾應當是森林管護的主體,但在較多的制度設計上,我們卻往往把他們作為監管和被管理的對象,更沒有讓他們參與森林管護的決策和利益分配,沒有讓他們真正成為森林管護的受益者和主人翁,不少群眾因而缺乏主動地、自覺地參與森林管護的意識和動力。二是現行的管護制度不利于降低管理成本。當前,隨著鄉鎮機構的改革,中心(片區)、鄉鎮林業站作為縣級業務主管部門管理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其經費將逐步納入地方財政保障,但是,由于有林業部門可以支配的管護費作為補充和支撐,一些地方就盲目大量地新建管護站(點),新上了一大批工作人員。必須看到,當2010年天保工程結束后,這些地方便會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從而增加管理上的成本,更不利于形成精干高效的管理體系。三是現行的管護制度不利于與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接軌。生態效益補償機制與現行的天保工程管理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機制。天保工程從理論上說,是拿錢做事;而生態補償機制則是基于林權所有者的森林發揮了生態效益,國家給予一定的補償。在具體的實施中,也是有區別的。現行森林管護體制實行的是,林業部門統一管理、統一報帳、統一組織管護工作;而國家即將實行的生態補償制,則是針對林權所有者而言,視其所發揮的效益,由國家進行一定的補償。對象變了,管理層次變了,實施的主體也要發生變化。而且,如果繼續按照現行的管護辦法運轉,那么在實施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后,我們也許就將面臨一個新的問題:現有的由管護經費供養的大批管護人員應該怎么辦?四是現有森林管護辦法不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社區群眾作為森林管護主體,理當是森林管護的主人和重要的實施者。作為林地林木所有者,特別是生態公益林的培育者,他們一方面減少了林木采伐收入,另一方面又不能從從事森林管護中獲得相應的勞務收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和農村社會的和諧。上述種種弊端說明,對現行的森林管護體制進行改革十分必要,我們推行森林社區共管這個模式,也是改革的需要。如何正確地、有效地實施森林社區共管,是我們開展試點工作的主要目的。森林社區共管一般是指以社區村民為主體的所有利益相關者,通過協商、協議的方式,結成一致的組織、達成一致的協議,對社區內共有的森林資源進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共謀發展、共享利益、共擔風險的管理方式。理論和實踐都表明,森林社區共管體現了保護森林資源和發展社區經濟的有機結合,是社區把村民零星分散的森林資源進行整合,發揮整體資源優勢,實現規模化經營,確保森林管護成效的有效途徑。其次,我們要認真總結森林社區共管試點工作經驗。省廳*6年結合開展第一批天保工程省級示范點建設,將綿竹市和西昌市確定為森林社區共管試點單位,這標志著我省天保工程區森林社區共管試點工作正式啟動。為了搞好試點工作,省廳成立了“天保工程森林資源社區共管指導小組”,天保中心主任為組長,分管主任為副組長,并派專人到示范縣召開專題會議研討社區共管的工作思路,重點針對森林資源社區共管提出工作要求,并編制了“*省森林資源社區共管基礎知識(一)”下發各省級示范縣,為社區共管工作的開展提供具體指導。兩個試點單位也分別成立了以林業局長為組長的“森林資源社區共管領導小組”,落實了具體的工作人員,先后召開了村民大會,宣傳了森林資源社區共管的目的和意義,成立村級共管組織,選定了共管委員會成員,制定相應的共管計劃,并在共管計劃的框架下開展共管工作。經過近兩年的試點,森林社區共管工作已經積累了初步經驗。第一、組織領導是基礎。自從省廳決定開展森林社區共管試點以后,省天保中心就把該項工作納入了中心的年度工作目標,成立了“天保工程森林資源社區共管指導小組”,并多次派人深入基層進行技術指導。西昌市和綿竹市也成立了以林業局長為組長的“森林資源社區共管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和協調社區共管委員會的籌建工作,及時研究和解決社區共管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各級組織強有力的領導,為社區共管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第二、宣傳引導是動力。森林社區共管是個新生事物,要讓大家接受這個觀念有一個過程,需要我們進行積極主動的宣傳引導。綿竹市采取了到社區座談、印發宣傳資料、召開社區動員大會等方式,主動了解社區群眾的想法和打算,宣傳森林社區共管的意義和重要性。西昌市也通過廣播、標語、宣傳手冊、各種會議等形式,在社區共管示范村進行了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同時還對村民進行了社區共管相關知識的培訓活動,讓村民對社區共管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正是由于宣傳工作的到位,激發了廣大村民的參與熱情,使村民能夠主動參與到社區共管中來。第三、基層組織是關鍵。社區共管的基層組織就是社區共管委員會,它的主要職責就是組織村民對本社區的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的管護,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協調處理當地社區內部利益相關者和社區外部出現的沖突。各試點村采取無記名的投票方式,按照選舉法的要求,公正、公開、公平地進行了選舉,先后成立了森林資源社區共管委員會。社區共管委員會的建立為社區共管工作的有序開展起到了關鍵作用。第四、規章制度是保障。社區共管委員會成立后,由委員會組織社區內村民和所有利益相關者,在國家的法律和法規的允許范圍內,共同制定《森林資源管護社區共管公約》,其內容就是社區主體對社區內的森林資源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它是具有強制性的約定,社區內所有村民和其它利益相關者都必須遵守。綿竹市試點村共管委員會制訂了《社區共管章程》和《社區共管公約》,進行了張榜公示(公示期1個月),公示期結束后正式印制成小冊子(每戶一冊)和制作公示牌立于社區主要干道處。西昌市試點村共管委員會也制定了共管章程、實施規劃、管理辦法、相關的鄉規民約等制度。圍繞共管建立的各項規章制度保障了森林社區共管工作的順利實施。第五、持續發展是目標。實施森林社區共管的主要目標就是在社區共管委員會的領導下,帶動村民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各試點村共管委員會為了實現社區持續發展的目標,通過邀請專家,對村民進行了種植、加工技術、林下資料開發、生態旅游服務等培訓活動,提高了社區群眾的職業技能,初步改變了社區群眾傳統的森林管理觀念。同時成立了旅游、種植等有關協會,形成“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統一技術管理,提升產品質量,增加市場競爭力,提高了村民收入,促進了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從全省開展森林社區共管試點情況來看,它對林業部門、社區和村民等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一是轉變了林業部門的職能。在森林資源社區共管村中,改變了以前由林場(經營所)林業職工管護村集體和個體林地,而將林地所有者社區群眾游離于森林管護之外,作為被監管的對象;林場職工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既是組織者和管理者,同時又是實施者的現狀。林業部門的主要職能轉變為執法與監管,由“行政型管理”轉變為了“服務型管理”,林農成為了管護責任主體。二是村民的意愿得到了充分體現。無論是社區共管委員會的選舉和組成,還是社區共管的章程、制度、共管實施計劃等,都必須經過村民民主投票通過,這充分尊重了廣大村民的主要意愿。三是提高了社區村民自主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以前村民都是被動接受管理,通過實施森林社區共管,社區的一切事務,每個村民都要參與決策,并主動參與管理,使他們由被管理的狀態轉化成管理者的狀態,從由“要我保護”,轉變為“我要保護”,群眾管護森林資源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得到顯著提高。四是推動了社區經濟發展,提高了社區村民生活水平。以前社區的發展是每個村民各自為陣,貧富差距大。通過實施森林社區共管,試點村大力打造原生態旅游,并做了統一規劃和布局,同時還成立了旅游、水果、油桉等協會,這樣受益的不僅僅是幾家人,而是輻射到整個社區及周邊的群眾,大家都得到了實惠,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整體提高。開展森林社區共管是一個新的課題,它的表現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我們抓住了它最本質的東西,就可以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經驗,就能夠促使我省森林管護水平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四、開拓進取,推動天保工程持續健康發展黨的十七大系統闡釋了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寫入了全黨的政治報告,實現了建設和諧社會理念在生態與經濟發展方面的升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科學發展新的手段和方式,也是新的目標和任務。總書記在報告中十二次提到“生態”一詞,強調要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為林業發展賦予了新的使命。林業必將在建設生態文明進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天保工程是國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振奮精神,再添措施,創新工作思路,努力開拓進取,不斷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天保工程持續健康發展。下一步要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切實加強工程管理,不斷提高工程建設成效。當前,天保工程建設中仍然存在不少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重計劃爭取輕工程實施;森林管護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個別地方管護員形同虛設;公益林營造質量不高,面積重復問題時有發生;檔案管理薄弱,工程資料管理混亂;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監管不力,個別單位還存在違規違紀現象等等。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強工程管理。各地要按照天保工程“四到市、州”的要求,切實落實天保工程政府首長負責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把天保工程實施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考核;要研究森林管護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創新管理機制,細化管護要求,嚴格考核監督;要實事求是申報工程建設計劃,切實加強工程建設作業設計、自查驗收等各環節的管理,高度重視公益林異地建設、檔案管理工作,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要按照“慎用錢”的要求,強化資金管理和規范使用,堅決杜絕滯留、平調、擠占、挪用和虛列套取工程資金,確保資金運行安全。(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早謀劃天保工程接續政策。隨著國家批復的天保工程實施方案結束期限日益臨近,思考天保工程何去何從,研究天保工程接續政策,已經刻不容緩。明年國家和省將要把開展天保工程接續政策研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各地要以天保工程建設十周年為契機,認真總結工程建設成效,客觀分析存在的問題,及早謀劃天保工程在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經營、職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森工企業改革、后續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接續政策,要結合實際認真研究新形勢下天保工程與森林分類經營、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林區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等重大問題,為國家和省提供詳實的基礎資料和建設性的意見。(三)努力推進示范點建設工作,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示范點建設是一項創新和超前性的工作。必須要有敢為人先的精神和勇氣,必須要有扎扎實實的作風和舉措。通過示范點建設,要達到樹樣板、探路子、出經驗、出成果,進而把示范的經驗在全省推廣開來,促進天保工程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第一批1個國家級示范點和7個省級示范點建設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果,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但距示范點建設總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為扎實推進我省天保工程示范點建設,各示范點單位要進一步完善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在創新上要有新舉措、新突破,尤其要在工程建設質量管理、森林資源保護、工程運行機制、促進林區經濟發展等方面狠下功夫,多出成果,多出經驗,真正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各地要認真學習和借鑒示范單位好的經驗和做法,不斷提高工程建設水平。(四)大力推進社區共管,不斷完善森林管護長效機制。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全面展開,在我省集體林區大力推進森林社區共管更具現實意義和緊迫性。當前,一是要廣泛宣傳森林社區共管理念,使廣大林業干部職工和林農充分認識開展森林社區共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實增強林區群眾的參與意識。二是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快轉變職能,強化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及時協調社區共管中出現的矛盾沖突,監測評估社區共管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研究持續開展森林社區共管的措施和辦法。三是各地要主動探索完善森林社區共管模式,結合自身情況,借鑒示范點已取得的經驗,積極引導林權所有者開展森林社區共管,變被動管理為主動參與管理,建立起責權利相統一的森林管護長效機制。當然,要搞好天保工程森林管護工作,除了采取社區共管的模式也不排除其它好的的管護形式,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管護辦法,建立與社區群眾聯管聯護的互動機制,不斷提高森林管護成效,努力構建和諧平安社區。五、切實抓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9月中旬,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在黑龍江省加格達奇召開了*7年全國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總理、回良玉副總理對希臘森林大火后的重要批示和賈治邦總指揮致會議的信,雷加富副總指揮總結了春防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會后,副省長、指揮長郭永祥同志迅即作出批示,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和會議精神,切實抓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省森林防火指揮部結合當前工作實際,相繼行文傳達貫徹了會議精神、部署了“十·一”黃金周、黨的“十七”大期間重要時段的森林防火工作。同時,對全省“兩項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云南松林區開展計劃燒除等重要工作也進行了專題安排。特別是在國家制定的森林防火中長期基礎建設規劃中,通過積極努力,重點林區和盆周山區基本納入了規劃盤子。目前,省里正在籌備全省森林防火工作會議,屆時,會議將全面總結今年的工作和部署來年的任務。下面,我就做好當前森林防火工作強調幾點意見。一是進一步深化對森林防火工作的認識。森林火災是危害林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災害之一,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國土生態安全,還關系到建設生態文明,關系到政治和社會的穩定。回良玉副總理強調指出:“森林火災一旦發生,如果處置不當,就會演變成國家災難”。以史為鑒,可知興替;警鐘常鳴,方能無患。我們就是要認真吸取希臘、美國森林大火的教訓,全力做好今冬明春的森林防火工作,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強有力的資源基礎保障。二是落實責任,嚴明獎懲。要按照森林防火行政領導負責制“五條標準”要求,通過層層簽訂責任狀,細化責任,嚴明獎懲,把責任落實到山頭地塊,人頭戶主,構建起森林防火工作“政府負總責,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要特別注重對“最終責任人”的督促檢查,防止責任狀成為一紙空文,要通過考核、考評,兌現獎懲。要繼續堅持和不斷完善林區單位防火負責制、護林人員崗位責任制,以及鄉規民約、防火公約、護林聯防協作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對在森林火災預防和撲救中不到位、不及時,釀成重大火災或造成人員傷亡的要依法、依紀追究責任。三是夯實基礎,嚴控火源。各地要扎實推進重點林區村森林防火專職巡山護林員制度和村民輪流掛牌值班制度,要通過查漏補缺,建章立制,打牢基礎工作。一進入防火期,了望員、巡山護林員、崗哨員,就要全部上崗到位,履職盡責。要圍繞野外火源管理和安全用火規定,重點加強對外來人員、施工人員、流動人員等的宣傳教育和管理。特別是對智障人員的監管,一定要落實到人頭。四是開展預案演練,建立聯動機制。要立足于實戰,及時修訂、細化本地區森林火災處置應急預案,明確責任分工和處置流程。今冬明春,重點林區縣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都要開展森林火災撲救預案演練。武警森林部隊要會同駐防地區的地方撲火隊伍開展聯合演練,加強協調配合,完善協作機制,不斷提高整體作戰能力。撲火實戰中,要規范前指設置,建立地方首長任總指揮,各參戰力量指揮員共同參與,統一行動、分工明確的指揮體系。要加強火場參戰各方在信息共享、統一號令、通信聯絡、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協調與合作,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形成戰斗合力。五是健全體系,強化組織保障。要進一步加強森林防火組織體系建設,按照國辦發〔*4〕33號、川辦發〔*4〕22號文件要求,健全森林防火組織指揮體系和森林防火日常工作辦事機構,落實專職工作人員,發揮指揮部的組織保障和辦公室的參謀助手作用。各級森林防火指揮部領導及組成人員有變動的要及時調整充實,絕不能出現崗位空缺和工作斷檔,確保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不受影響。六是立足當前,謀劃長遠。要精心編制本地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確保與省和國家規劃的銜接,把防火通信、火險監測預警、基礎設施建設、撲火隊伍裝備等項目作為建設重點。同時,做好項目儲備、申報以及批復后的組織實施工作。要深入分析林權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工作出現的新情況,研究建立與群眾切身利益掛鉤的森林資源管護機制,積極開展森林火災保險制度試點,化解、分散森林火災風險。七是歸口管理,規范森林火災報告和報道工作。各市州森林防火指揮部要加強工作協調,實時掌握境內所有森林火災的發生及撲救進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要按照森林火災報告歸口管理制度要求,對應當上報的森林火災,要及時、準確上報。對需要向省委、省政府報告的火情,由省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報告。對未按照報告制度規定的程序,通過當地黨委、駐軍等途徑上報省委、省政府,以及媒體已經公開報道的森林火災,市州森林防火指揮部要立即核實情況,并將有關情況及時上報省森林防火指揮部。要主動與宣傳輿論部門和新聞媒體加強溝通,嚴格按照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新聞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進行火災報道工作,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同志們,天保工程是*林業生態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也是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各級林業部門和工程實施單位要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抓好工程建設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天保工程可持續發展,為行業發展、農民增收,推進林業資源大省向林業經濟強省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