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委會議總結講話一

時間:2022-10-13 11:07:00

導語:全委會議總結講話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委會議總結講話一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在我們勝利完成“十五”計劃,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呼倫貝爾市委一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審議通過《中共**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并對今年的工作進行研究部署。下面,我講三個方面問題。

一、準確把握發展形勢,實現**市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性跨越

“十五”時期是我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扭轉經濟下滑局面、實現林木資源型城市經濟平穩轉型的關鍵五年。這五年,特別是后四年,我們堅持科學發展理念,團結帶領全市各族干部群眾,重新審視市情,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形成了以推進實施五大戰略、培育構筑三大產業體系為主線,以著力解決教育、住房、就業問題為切入點,以投資拉動為動力的經濟轉型時期的發展思路。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五”計劃,結構調整初步完成,地區經濟實力明顯提升,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群眾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三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經濟社會發展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之一。**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4.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15億元,比“十五”初期接近翻番,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高水平,率先在林業旗市中平穩實現了經濟轉型的重大歷史性突破,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這是在“九五”后期從“天保工程”的實施開始,我們這座林木資源型城市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集中凸顯,傳統森林工業全線萎縮,對GDP和財政的貢獻率由最高時的80%和70%以上降至**年的27.5%和2.3%的情況下,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替代產業,協調社會利益關系,形成新增拉動取得的;是我們戰勝非典疫情、特大旱災和克服國家產業政策調整、抑制投資等不利因素取得的。之所以能夠沖出困境實觀突破,能夠扭轉不利局面實觀快速發展,能夠擺脫落后實現趕超,是全市各族干部群眾解放思想、真抓實干的結果,是駐在企業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委、人大、政府、政協向所有為**市發展做出貢獻的各族干部群眾、社會各界人士和國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鑒史可知今。我們回顧“十五”歷程,重在總結、探求、發揚其科學有益的做法來指導我們今后的實踐;取其精華,從而使我們能夠更睿智地前瞻未來發展,更理性地選擇發展道路,更主動地推進快速發展。我們在深化對經濟增長規律和構建和諧社會認識的過程中,得到了非常有益的啟示。概括地講就是“五個堅持”,即必須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充分把握市情,在發展中循序漸進地沖破原有思維定式束縛,以不斷更新的科學思辨引領實踐;必須堅持以創新為靈魂,時刻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善識機遇,超前謀事,注重研究解決長遠發展重大問題,從而把握發展的主動權,以思路、制度、措施的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以科學決策為基礎,按客觀規律辦事,既著眼全局,又突出重點,適時調整和不斷豐富發展思路,有針對性地采取推進措施,逐步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切實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以真抓實干為根本,對科學的決策堅決推進、鍥而不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必須堅持以維護社會穩定為前提,把經濟發展的成果體觀在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上,用于保障低困、弱勢群體生活上,用于促進城市文明進步、各民族團結上,以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推促經濟建設。同時,在發展中我們還堅決做到了“三個摒棄”,即堅決摒棄抱陳守舊、固步自封、自以為是的保守思想;堅決摒棄品頭論足、妄加猜測、工作飄浮的不實作風;堅決摒棄不切實際、主觀臆斷、急功近利的做法。

“十五”期間,我們沖破了重重羈絆,度過了發展的艱難時期,為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思想基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面臨著國家深化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速、內蒙古加快東部區發展、沿海能源重化工業向中西部轉移等歷史重大綜合機遇,特別是呼倫貝爾市已經確定把我市與海拉爾、滿洲里作為“十一五”的發展重點,并著力突出**市作為大興安嶺經濟區的核心地位和中國森王之都的城市定位,將在政策方面給予更多的傾斜支持。同時,我們具備了實現新的歷史跨越的許多有利因素,經過“十五”的發展,我們打破了傳統森林采運工業“獨木支撐”的產業格局,形成了比較健全和健康的三次產業結構,木材精深加工、煤炭、旅游、建材、農畜產品加工等新型產業正在發展壯大,經濟發展后勁明顯增強;科學規劃和建設城市,中國森工之都的知名度和地位顯著提升,城市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為把握呼倫貝爾重化工時代的到來、啟動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設奠定了基礎;“三林”問題已被提到呼倫貝爾市乃至自治區優先解決的重要議事日程,林業振興有望早日實現,公司化、城市化解決“三農”問題正在積極推進,歷史遺留的深層次社會矛盾和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發展環境會進一步優化;對外開放不斷升級,與俄蒙友好合作關系進一步鞏固,與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尤其伴隨甘牙高速公路的建設實施,將為我們聯通“哈大齊”工業走廊,融入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創造條件。特別是今年初,我市已成功引進上海新大洲129萬噸甲醇、南京聯強80萬噸不銹鋼和40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項目,德國博世集團冬季汽車性能測試中心項目簽約在即,我們在呼倫貝爾市各旗市區中,率先呈現出“十一五”發展起步早、開局好的良好態勢。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判斷,未來五年將是我市加快發展、趕超先進、實現新的歷史跨越至關重要的五年。在這個關鍵時期,能否實觀經濟更加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更加殷實富足和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是時代賦予全市各級黨組織的光榮使命,更是我們各級領導干部所肩負的神圣職責。我們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飽滿的熱情和必勝的信念,銳意進取,扎實工作,才能不辱使命,續寫**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二、立足科學發展,實現“十一五”經濟社會步入快速健康發展軌道

“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經濟振興與跨越的關鍵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觀新的跨越,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快速發展,理性發展,協調發展,全面發展,積極主動地將經濟社會轉入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的軌道,避免走老路、走彎路、走回頭路,在科學發展中實觀新的歷史性跨越。發展定位是著力打造中國“森工之都、冰雪之鄉”城市品牌,把**建設成為大興安嶺經濟核心區、呼倫貝爾經濟強市和內蒙古東部最具活力的觀代化城市。發展戰略是實施森林立市、工業強市、商旅富市、科教興市、開放活市五個戰略。發展重點是圍繞構筑三大產業體系,建設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綠色食品及農畜產品、能源重化工、生態冰雪旅游“四大基地”和輻射俄蒙、連接東北地區的商貿物流中心。推進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產業化和城鎮化“三化”互動,培育優勢產業,加速潛在資源優勢向現實經濟優勢的轉化。發展目標是確保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4%,到2010年達到100億元,力爭達到150億元。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0%,“十一五”期末達到8億元,力爭突破10億元。五年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2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3%和10%以上,到2010年分別達到13040元和447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控制在5‰和4.5%以內。“十一五”期末基本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保障體系。發展步驟是分兩步走,即兩年打基礎,三年大跨越。根據經濟發展規律和項目建設的周期性,保證“十一五”前兩年經濟的穩定增長,既要全力抓好工業經濟的運行質量,實現現有工業企業全面提速增效,更要全力抓好重大工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落地,形成投資拉動,并為后三年形成工業、投資雙重拉動,實現大跨越積蓄力量。按照分兩步走的設想,“十一五”前兩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要達到20%以上,到**年全市經濟總量要超過50億元。后三年年均增長25%以上,從而確保既定目標的實現。

(一)大力培育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以新型工業化引領經濟社會的發展。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實觀快速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到“十一五”末期,力爭三次產業結構達到16.5:54:29.5,工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50%以上,工業對地方財政貢獻率達到70%以上。一是突出重點,著力培育主導產業。重點發展以集裝箱木地板、組合桌椅、現代辦公家具、林漿紙一體化為主的新型森林工業;以五九、免渡河、莫拐三個區域為主的煤炭產業;以甲醇、復合肥、電石、PVC為主的化工產業;以不銹鋼、有色金屬冶煉和工業硅為主的冶金產業;以煤電組合、水電風電等潔凈能源開發為主的能源電力產業;以牛奶、白鵝、亞麻、油菜、小麥及山野菜、野生漿果、食用菌類加工為主的特色農畜產品和森林綠色食品產業;以汽車底盤測試和零部件生產、新型建材和生物制藥研發等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通過培育“七大優勢產業”,扶持和引進一批利稅超億元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形成規模效益;二是優化布局,著力發展園區化和基地化經濟。按照主導產業向市區及中心城鎮相對集中的原則,重點規劃建設好西部與大雁毗鄰的能源重化工、北部栲膠公司林木制品精深加工、東部新區高新技術產業三個工業區以及南北兩線鎮域森林綠色食品加工基地。通過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電、信息服務等基礎設施,增強投資吸引力,加速打造產業集聚發展平臺。三是集約發展,著力實現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要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目標,切實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轉化率,到“十一五”末期,水、風能等資源利用實觀零的突破,木材、煤炭、電力和小麥、油菜籽、山野菜、野生漿果、菌類等資源就地轉化率達到60%以上。要以大項目建設為依托,加快產業廷伸和配套服務項目建設,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二)大力發展區域經濟,以“三化”互動破解“三林”、“三農”問題。“三林”、“三農”問題是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也是實現新的歷史跨越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出路在于堅持工業化、農牧林產業化和城鎮化“三化”互動。抓住產業發展這一關鍵,以產業化經營力突破口,努力實現體制機制的改革與創新。一要加速區域資源的優化配置。結合地方林業和農墾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我們要積極爭取呼倫貝爾市屬三個林業局和三個國營農場實施屬地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打破條塊分割的壁壘,進行大范圍的區域資源整合配置,通過改革管理體制和創新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企業的發展。二要助推森工企業全面振興。作為全國500強國有企業之一的內蒙森工集團駐在我市,不僅創造了**發展史上的輝煌,而且經過“十五”時期的轉型過渡,又適逢“十一五”重要戰略機遇期,它的崛起是我們趕超先進,實現呼倫貝爾經濟強市目標的巨大動力和充分保障。因此,我們要不遺余力地支持企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積極與企業進行產業發展和項目對接,全面、可持續、科學的利用林區資源,主動做好服務,共同努力實現林區經濟的再次騰飛。三要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按照有利于農村穩定,有利于發展生產力,有利于保護國家、集體、農民利益的原則,加快我市農業和農村向城鎮化、工業化、產業化轉變,從根本上解決我市特殊的“三農”問題。總體思路是農業向公司化方向發展,即盤活商糧資產和整合土地資源組建大型農業集團公司,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和家庭農場注冊農業公司,按觀代企業制度規范運作,形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穩定土地承包政策,有效規避農業經營中的短期行為。農村向城鎮化過渡,即促進村委會和經管會轉向居民委員會。農民向產業工人和城鎮居民轉變,即改革戶籍管理,享受城鎮居民待遇,解除農民老有所養等后顧之憂。

(三)大力提升服務業水平,以生態冰雪旅游為龍頭推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堅持以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為方向,放開市場,優化結構,創新機制,提升素質,形成第三產業與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牧林產業化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全新格局。一是加快生態冰雪旅游基地建設。確立旅游業在我市經濟發展中的支柱產業地位,圍繞呼倫貝爾打造“中國北方生態旅游圣地”,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以發展原始森林游、休閑度假、冰雪娛樂、嶺上觀光、農業觀光和地質風光旅游為重點,完善鳳凰山、喇嘛山、烏爾其漢原始森林、綽源國家森林公園等重點景區基礎設施,與周邊地區合作,聯合開發跨行政區域的精品路線。加快培育旅游上市公司,實現旅游業集團化、市場化、網絡化和品牌化經營,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中國北方獨具魅力的森林生態和冰雪旅游城市”。二是加快培育面向東北輻射俄蒙的商貿物流中心。充分發揮大興安嶺林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作用,加快農畜產品、日用商品、林木制品、綠色食品等專業批發市場體系建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制、信息交換、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建立現代物流基地。三是加快發展新型服務業。適應社會消費需求,大力發展以幼兒、高中、職業教育為主的非義務教育產業,增強對相關服務業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結合舊城區改造和新城區開發,確保適度的房地產開發規模,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現代化社區建設步伐,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啟動市區電子醫療項目,強力推進新型社區服務和醫療產業快速發展。

(四)大力調整生產力布局,以東部新區建設為契機推進城市化進程。一是實施收縮轉移戰略。按照優先發展中心城鎮、人口向城鎮集中、產業向城市集聚的原則,結合鄉鎮機構改革,科學合理地進行城鎮布局調整,將人口向市區和中心鎮轉移,“十一五”期末,市區人口達到20萬人以上。以建設政治、文化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城為目標,高起點、高標準加快東部新區建設,以滿足產業發展和人口擴張的需要。二是實施產業興城戰略。以市區為中心,沿濱洲、牙林鐵路和甘牙高速公路形成三條經濟帶。立足實際,分類指導,科學確定各中心鎮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形成主導產業明晰、優勢特色突出的城鎮經濟體系,有針對性地解決林區城鎮產業發展雷同的問題,切實提高鎮域經濟的貢獻率。三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市區及中心鎮污水和垃圾處理、供水供熱和城區路網改造及大型體育場館、影劇院、博物館、少年宮等公共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構建現代公路交通網絡,突出抓好市區東北兩個出口、甘牙高速公路及牙卓、牙莫、烏塔等8條等級公路建設,實現全部鎮村通油路目標。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抗旱防洪能力為重點,加大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完成扎敦河水庫綜合開發建設。四是壯大非公有制經濟。堅持培育、引進并重,進一步落實優惠政策,全面放寬市場準入,拓寬融資渠道,建產健全服務體系,努力創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環境。

(五)大力優化發展環境,以向俄蒙縱深開放為突破口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發揮地緣、區位、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構建面向俄蒙、對接東北、承接沿海的大開放格局。一是建設面向俄蒙的資源加工轉換基地。鞏固與俄羅斯赤塔市友好城市關系,加強與蒙古國東方省的合作,搭建對外開放平臺。加速推進農牧業、建筑業、旅游業、木材采伐、礦產開發及文化、教育等產業和領域的合作交流,實現大范圍資源配置,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俄蒙資源在國內加工轉換的重要基地。二是建設對接東北的能源高地。認真研究和把握國家對振興東北實施的各項優惠政策,在主動融入東北地區經濟整體發展中,強化全方位對接與合作,全力在煤電、礦產、旅游、農牧林產業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三是建設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成本洼地。充分利用我市建設用地富集、水電資源充沛、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引資、引智、引項目相結合,加大對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等發達地區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在非資源類、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項目引進上下功夫,實現借勢借力借智發展。

(六)大力加強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以創建生態大市為目標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科學發展中實現新的歷史跨越,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資源、環境和發展的關系。越是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時期,我們越要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絕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吃祖宗飯、造子孫孽,更不允許因少數人謀利而犧牲全市人民賴以生存的良好自然環境。今后五年,在生態建設方面要重點抓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水土治理保持、濕地保護和生態移民五大工程,嚴禁亂墾、亂挖、亂釆活動,還森林草原濕地自然面貌。“十一五”末期,森林覆蓋率達到74%以上。在環境保護方面突出抓好重點污染源治理工程、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城市集中供熱工程,強化污染源監督監測,使全市工業污染源全部實現達標排放。

(七)大力構建和諧社會,以人為本推進社會各項業全面進步。繼續把解決教育、住房、就業問題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立足點,切實將發展的成果體觀到增加人民群眾收入、改善居住環境和提高社會保障能力上。要建立扶貧解困的長效機制,切實解決好困難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成果,提高高中階段入學率,大力發展初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全民素質,增強自主就業能力。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建立“依法管理,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完善社區醫療服務、疾病防治等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和“安全穩定**”創建活動,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控制和減少各類犯罪,努力實現命案必破目標。扎實做好新期信訪和安全生產工作,實現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深入開全民健身運動,提高冰雪項目競技水平。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進文化產業、廣播電視等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三、突出項目建設,實現“十一五”良好開局

**年是“十一五”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對于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展意義重大。

**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呼倫貝爾市一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為重點,以推進大項目落地建設為核心,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推進“三化”進程,為實現經濟社會新的歷史跨越夯實基礎。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突破4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力爭突破1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2.62億元,增長2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950元,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增長10%。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以啟動“項目落地建設年”為載體,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效。舉全市之力集中抓好總投資25億元的上海新大洲首期40萬噸甲醇、南京聯強80萬噸不銹鋼、德國博世汽車冬季性能測試中心、中國重汽車箱組裝廠、中集二期木地板5個重大工業項目,形成新增拉動;爭取2×30萬和2×60萬千瓦兩個電廠、沈陽西洋集團400萬噸熱軋中薄板項目早日落地,增強后發優勢;確保五九煤炭30萬噸礦井建成投產,90萬噸礦井和1×6000千瓦、2×3000千瓦坑口電廠項目開工,阿爾山2×2.5萬千瓦電廠完成立項工作。推進莫拐7000萬噸煤炭資源項目開發建設,加快新左旗、莫拐地區、五九新煤田和牢都爾鉬礦、綽源鐵礦及鉛鋅礦資源勘探進度,進一步做大以煤炭為龍頭的礦產開發業,形成新的工業經濟增長極:重點規劃實施一批水、風能源項目,并依托重點項目,大力引進連鎖型、延伸型配套企業,為打造相關產業集群做好鋪墊。同時,切實提高油脂、乳品、釀酒、建材等現有工業企業效益,確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1億元,不斷強化工業經濟的主導地位。

(二)農牧業增長方式轉變取得新進展。一是積極穩妥推進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在已完成農業集團公司注冊、國有糧庫資產劃撥等工作的基礎上,各鎮及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突出抓好試點工作,總結經驗,以逐步解決我市農民身份界定、土地經營管理和土地權屬特殊的“三農”問題,轉變觀有農村生產經營機制,提高農業生產力和農民收入水平,加速城市化進程。二是大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重點抓好小麥、油菜、亞麻等基地建設,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實現農民穩步增收;深入實施奶業富民戰略,重點抓好總投資900萬元的免渡河、牧原鎮產業化基地建設,推動畜牧業提質增效;充分發揮種植業和養殖業“第一車間”作用,強化龍頭加基地帶農戶的運作方式,推動友誼乳業、金楊油脂、天富源亞麻、**冷凍廠、蘢豐公司等現有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并以鎮域經濟發展為依托,探索整合培育形成1-2個山野菜、野生漿果、食用菌等加工龍頭,為做大森林綠色食品加工業創造條件。三是從講政治的高度重視和加強動物防疫、檢疫工作。嚴格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防疫工作由各級政府保密度,職能部門保質量”的有關要求,以各鎮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加強防疫網絡體系建設,嚴密防控重大疫情發生,確保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四是加強生態建設。以各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強力推進違法開荒查處工作,確保在春播前落實全市10萬畝退耕還林還草任務。抓好國家水利部松遼委黑土地治理和刺玫薔薇基地項目建設,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

(三)新型第三產業培育取得新突破。一是繼續抓好教育產業。結合門都小區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做好牙一中教育產業園區北擴東延規劃設計,力促二期工程盡快啟動實施。同時,確保少年宮和示范性幼兒園續建工程9月末前投入使用,力爭天文觀測臺和大型體育場館年底前開工建設,通過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進一步做大非義務教育產業。二是突出抓好旅游業。重點抓好鳳凰山滑雪場會務中心、別墅和新景區2400米索道及巴林喇嘛山地質公園、十二里溝自然生態觀光、綽源國家森林公園等重點工程建設,做好國家級景點晉升評定工作,并借助承辦全國青少年越野滑雪錦標賽的有利時機,進一步提升冬季冰雪旅游的知名度。三是積極培育醫療、物流、社區服務等新型第三產業。加快推進新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確保年內電子醫療全面鋪開;借助獨特的區位優勢,把握呼倫貝爾市大開放、大流通的新形勢,超前研究和做好商貿物流中心的規劃設計,并積極落實業主,待條件成熟后全面推進實施;探索培育資產評估、投資擔保、會計審計、技術咨詢、家政服務等中介服務業,不斷拓展第三產業發展領域。四是保持房地產開發的良好勢頭。重點抓好門都小區一期、新家園小區三期工程、聯強北歐風情園一期、鴻祥商務中心二期和鑫馬三期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加大經濟適用住房開發建設力度,全市房地產新增開發面積努力達到30萬平方米以上。要有針對性地做好東部新區詳細規劃和建設用地的收購儲備工作,采取開發權優先轉讓等市場運作方式,啟動新區基礎設施建設。

(四)對外開放取得新業績。一是強化責任落實。嚴格實施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制,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特別要加大對重點項目的攻堅力度,簡化辦事程序,改進服務方式,切實提高項目履約率和成功率,形成大項目接踵而至、小項目遍地開花的態勢。二是加快對外開放步伐。結合呼倫貝爾市建立“中俄蒙”大金三角的區域戰略規劃思路,在去年我市與俄羅斯赤塔市及蒙古部分地區就有關方面合作初步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通過組團回訪和探索建立駐赤塔辦事處等具體措施,確保在產業項目合作、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依托正在籌建的駐北京辦事處,加強與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圈對接,構建輻射內地和大中城市的開放平臺,為進一步提高開放水平、擴大開放領域創造條件。三是提高項目前期工作水平。要充分把握當前及今后發展形勢,結合地區實際,有針對性地超前謀劃,精心編制投資規模大、市場前景好、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盡快形成“實施一批、儲備一批、論證一批”的良好格局。要加大向上跑政策、跑資金、跑審批力度,爭取一批重點項目列入自治區和國家計劃。對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和水庫等重大項目,要加大跟蹤落實力度,力爭年內實施。確保全年引進市外資金l3億元,以有效的資金為保障,助推全市經濟建設。

(五)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躍進。一是加快公路建設。重點抓好博扎和投資740萬元的烏爾其漢-煤田公路項目建設,切實抓好總投資6800萬元的**-莫拐-特尼河、**-卓山-免渡河公路建設改造和市區8000平方米超載運輸卸載場三個項目立項審批,著力落實門都河大橋建設業主,做好甘牙高速公路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為項目順利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進一步完善城市環衛設施。加快市區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進度,確保9月底前投入運營。啟動總投資4600萬元、日處理垃圾370噸市區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年內完成13個水沖式公廁、13個垃圾中轉站建設任務。三是加大市區路網改造力度。重點對工業大街東段、環衛東街、建設路、奮斗街進行硬化,努力實現市區主干道硬化率達到100%;繼續推進實施市區道路黑色化工程,確保光明路、溪林路、青松南路等主要街道全面完成改造;全力抓好“雙擁一條街”建設,確保自治區級雙擁模范城創建目標的實現。啟動實施濱河帶狀公園、現代化劇院和高地廣場等公益設施項目建設,落實責任,加強調度,確保有l一2個項目竣工投入使用,力爭用兩年的時間全面完成。同時,要加大城市綜合執法力度,切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打造整潔有序、優美舒適的城市環境。

執行好、落實好“十一五”規劃,確保**年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核心在加強黨的領導,關鍵在提高領導干部執政能力,重點在發揮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第一,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是實現經濟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要緊緊圍繞“十一五”發展這個中心和今年的奮斗目標去想問題、抓落實,既要科學把握發展全局,更要俯下身子抓具體事;要堅決克服官僚主義作風,確保把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抓經濟、跑項目、謀發展上。要進一步暢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渠道,充分發揮統戰、群團部門的優勢,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參與經濟建設,切實提高科學民主決策、搶抓機遇、搞好經濟工作的能力。今后在干部使用方面,我們要側重在各鎮、辦事處和市直二級班子中,培養和鍛煉一批“經濟通”、“項目通”、“政策通”,使之成為抓經濟工作的行家里手,以切實擔負起實現新的歷史跨越的重要使命,進而推動我們的事業快速發展。

第二,要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各級領導班子戰斗力和執政水平決定著我們的工作成效、關系到我們事業的成敗。要按照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有關要求,不斷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要敢于壓擔子、使其承擔更為艱巨的任務和責任,堅持在發展中鍛煉培養干部、在實踐中造就人才。要強化“項目落地建設年”工作推進機制,堅持實施四大班子成員重大項目分工負責制、經濟部門重點工程定期調度制、綜合部門主要經濟指標運行督查制及各部門、各單位“一把手工程”責任制和工作創新獎勵機制,加強實績考核,嚴格兌現獎懲,徹底解決落實不力、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要以深入開展學習新黨章活動為重點,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教育,關口前移,切實增強黨員意識和組織紀律觀念,為我們抓落實提供有力的組織和紀律保障。尤其要大力弘揚腳踏實地、注重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善于分析和解決問題,確保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

第三,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全體黨員和黨的基層組織是我們抓經濟、保穩定、促發展的根本力量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因此,我們要結合抓好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換屆及撤并鄉鎮工作,選配好各級領導班子,有針對性地加強街道、社區、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進一步提高各基層黨組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和發動群眾的能力。要大力加強宣傳思想政治工作,積極營造有利于市委、政府決策的貫徹落實和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要鞏固社區建設成果,不斷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超前研究和做好星級文明城創建工作,為**年確保進入自治區七星級、爭取進入八星級文明城打好基礎。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工作,將“安全穩定**”創建工作的措施落實到實處,以一個地區、部門和單位的安全穩定來推進全市創安目標的實現。總之,通過我們的工作,既要圓滿完成今年的各項奮斗目標,又要為“十一五”乃至今后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同志們,“十一五”規劃為我們展觀了無比輝煌的明天,我市全體共產黨員肩負的使命神圣而光榮。只要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把握機遇、真抓實干,就一定能夠把**建設成為呼倫貝爾經濟強市和內蒙古東部最具活力的現代化城市,使大興安嶺上這顆璀璨明珠綻放出令世人矚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