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動員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9-05 07:20:00

導語:縣長在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動員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在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動員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為認真貫徹落實縣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步伐,縣委、縣政府決定,對我縣的行政村規模進行一次調整。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對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十分重視。在今天會議前,縣委、縣政府對這項工作作了專題研究,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協還專門聽取了縣政府關于這項工作安排情況的匯報和通報。等會兒,縣委徐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下面,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先講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行政村規模調整,是我縣農村的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綜觀我國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充滿變革,但人們賴以生息繁衍的村莊,卻基本上游離于這個變革之外,其組織形式和空間布局未曾發生過根本性的變化。這種村莊,始終刻有封建時代的烙印,自秦始皇置會稽郡以來,就一直相對固定,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家長制、族長制的影響,根深蒂固,延續千年。這種村莊,也始終帶有原始部落的性質,它們大都由家族聚居而繁衍擴大,通常是聚族而居,一村一姓。即使在建國以后,在改革開放以后,在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的新時期,從某種程度上說,農村還是保持了這樣一種空間格局,維系著傳統的村莊結構,沒有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我縣目前的行政村,表現為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數量多,規模小。至今年4月底,全縣共有行政村738個,總人口為63.2萬,每村平均人口為856人,全縣最小的一個村稽東鎮高峰村只有102人。過多偏小的行政村規模,提高了行政管理成本,加重了農民經濟負擔。二是區域小,分布散。全縣村域平均面積為1.5平方公里。村莊布點零星散亂,導致基礎設施滯后,功能不全;重復建設嚴重,利用率低。三是經濟實力懸殊,發展參差不齊。從村級可支配收入看,2002年,最高的達1592萬元;最低的只有3600元。全縣可支配收入在5萬元以下的村有136個,占18.4%,并有為數不少的集體經濟空白村。

這樣一種現狀,與我縣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極不相稱,與城鄉一體的大勢背道而弛,與現代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在不可能使所有的農民都進城市生活的情況下,唯一的出路,就在于調整行政村規模。正如秦朝的郡縣制之與周朝的分封制,是封建社會區別于奴隸社會的重要標志一樣,行政村規模的調整,是對千年不變的農村組織形式、空間布局的又一次強烈沖擊,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的又一場劃時代的農村社會變革,是我縣農村邁向現代文明的一項偉大的基礎工程。

(一)現代物質文明呼喚著行政村規模的調整。

城市是經濟發展的最大載體。多少年來,農民群眾渴望象城里人一樣,享受美好的生活環境,擁有優裕的物質生活。但小而散的農村布局,極大地遏制了這一愿望的正常實現。而行政村規模的調整,正是為他們實現這一夙愿提供了途徑。

行政村規模調整,是推進城鄉一體的大前提。城鄉一體從形態上說,就是城市向農村擴展,農村向城市靠攏。農村建設與城市建設的最大區別,在于城市規劃的合理和基礎設施的完備。而我縣大多數村,缺乏統一的規劃布局,基礎設施功能不全,建設滯后,嚴重影響了農村城市化戰略的實施,制約著全面小康新農村的建設。調整行政村規模,有利于農村基礎設施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共建共享,避免重復建設,使村村之間的道路、水系、電力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得到合理布局,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益,節約建設用地和建設資金,為加快全面小康新農村建設,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創造條件,提供前提。

行政村規模調整,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最大差別,在于城市能在較大的空間里集聚優化更多、更好的經濟資源和生產要素,從而產生出更強大的生產力。行政村規模調整,正是為農村經濟資源的優化組合,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它有利于優勢互補。可以逐步解決窮村缺資金,富村缺資源的問題,使兩者短處相抵,優勢互補,并大并強。它也有利于集中力量辦大事。通過調整,能夠打破區域分割限制,促使各類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優勢項目集中,向各類工業園區集聚,迅速增強經濟競爭力。它還有利于拓寬農民致富渠道。通過調整,可以加速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增添商機,拓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空間,從而拓寬農民就業致富的門路。

(二)現代精神文明呼喚著行政村規模的調整。

城市是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天堂。多少年來,農民群眾渴望象城里人一樣,享受五彩繽紛的文化產品,過上時尚多姿的現代生活。但小而散的農村布局,極大地阻制了這一愿望的正常實現。而行政村規模的調整,正是為他們實現這一夙愿提供了機會。

行政村規模調整,是孕育現代思想觀念的催化劑。現代觀念孕育、誕生于交往的擴大和思想的碰撞。行政村規模調整,有助于我們的農民群眾,打破祖祖輩輩的生活視野,擺脫家族血緣的人際關系,避開家長里短的輿論壓力,稀釋封建陋習的殘余影響,沖破封閉保守的小農意識,激發他們更好地接受開放的、獨立的思想觀念,樹立起公平、競爭、依法的市場經濟意識,激發他們更好地接受現代文明的洗禮,形成順勢應時、敢于創新、善于競爭、永不滿足的現代觀念。

行政村規模調整,是確立現代生活方式的奠基石。千百年“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生活方式,使農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十分枯燥,文化娛樂十分單調,科教事業相對滯后,導致一些陋習在農村長行不衰。行政村規模調整,有助于集中財力物力,建設文化娛樂、醫療衛生、科技教育等設施,加強各類文化、科技、法律、經濟等知識的培訓,加快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從而形成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現代生活方式。

(三)現代政治文明呼喚著行政村規模的調整。

城市是民主最發達,法制最健全的地方。多少年來,農民群眾渴望象城里人一樣,能夠真正當家作主,充分擁有和維護自己的民主政治權利。但小而散的農村極大地阻礙了這一愿望的正常實現。而行政村規模的調整,正是為他們實現這一夙愿提供了可能。

行政村規模調整,是鞏固基層組織的新機遇。這些年來,盡管我們采取了許多有力措施,但村級組織建設還是一個薄弱環節。一些村的黨員隊伍老化,人才大量外流,村干部難選配,組織難健全。一些村干部的報酬、辦公場所得不到落實,無人辦事、無錢辦事的問題較為突出。存在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行政村數量偏多,規模偏小。而行政村規模調整,正是為破解這個難題,提供了一次極好的機遇。通過調整,一方面,可以擴大選人、用人的空間,為優秀干部脫穎而出提供了條件,有利于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優化村級班子結構;另一方面,有利于精簡干部,降低成本,提高待遇,吸引人才,加強班子整體戰斗力。我縣蘭亭鎮5個行政村調整為1個后,村干部的職數由16名減少到4名,平均年齡下降7.5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從原來60%提高到100%。

行政村規模調整,是增強農民民主法制意識的助推器。我縣的村民自治工作已全面推開,但自治中同樣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治色彩。有一些村,無論在海選的過程中,還是在日常的管理中,較多的是靠人情、親情和面子辦事情,摻雜著較多的人治因素,受制于復雜的宗法關系,辦事不公、不廉、不明現象時有發生。行政村規模調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一村一姓的局面,打破聚族而居的現狀,有助于村民擺脫家族關系的影響,擺脫親親眷眷的糾葛,呼喚起他們自主參政、民主議事、依法管理的意識,提高群眾參與管理村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公開、公正的管理秩序,全面提高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識。

既然行政村規模調整,是推進城鄉一體的大前提,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突破口,是孕育現代思想觀念的催化劑,是建立現代生活方式的奠基石,是鞏固基層組織的新機遇,是增強農民民主法制意識的助推器,我們就沒有任何理由不去重視它,不去抓好它。

既然行政村規模調整,是農村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就勢必會觸及到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就難免會有部分干部群眾產生一時的這種那種的思想顧慮。從前期調研情況看,在部分鎮、街干部中存在著“四怕”思想——一怕搞不好,造成失誤;二怕麻煩,寧可維持現狀;三怕做惡人,得罪人;四怕影響穩定。在村干部中也存在著“四怕”思想——怕失位,怕失權,怕失利,怕失落。村民中也存在著“四怕”思想——怕集體資產被平調,自己利益受損;怕自己原來享受的待遇受影響;怕公共福利事業發展速度減慢;怕受經濟薄弱村的影響,自己的村發展受到影響。上述種種思想顧慮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問題的關鍵,是要通過今天的動員會,來統一我們縣鎮村三級干部的思想,并以此來統一廣大村民的思想。這就要求我們堅持思想工作先行。一方面,引導干部群眾從建設現代文明的高度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引導干部群眾拿出“長痛不如短痛”的勇氣,樹立“工作就是與困難作斗爭”的堅定信念,積極支持,自覺投身到調整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還要向廣大干部群眾講清開展這項工作的良好基礎和有利條件,樹立起搞好調整工作的堅強信心。搞好這項工作,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有利條件:

有利條件之一,有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省、市黨委、政府對村規模調整有明確要求,省黨代會作出了加快城市化的戰略決策,明確要求各地推進中心村建設。省民政廳、省農業廳、省建設廳在2001年就專門下發了《關于村規模調整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村規模調整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為搞好我縣的村規模調整工作,縣里幾位主要領導多次聽取有關部門的專題匯報,多次下鎮街,赴村廠搞調研,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可以說,這是在長期醞釀思考,充分調查研究,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作出的一個慎重而重大的決策。

有利條件之二,有實施調整的物質基礎。

行政村之所以存在數量多、規模小和過于分散的問題,是與一定的自然條件、交通通訊條件和行政管理體制相適應的。今天,這些客觀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行政村規模的調整和變革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縣農村經濟得到了巨大發展,交通通訊條件有了根本性改善,已實現村村通公路,鎮鎮通公交,電視電話基本普及,這就大大縮小了地域空間,大大強化了農村基層組織管理和服務的手段。同時,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健全,鄉村行政管理的事務性工作大幅度減少,村一級組織管理和服務的幅度可以大幅度地擴大。所有這些,都為村規模的調整提供了物質基礎。

有利條件之三,有可資借鑒的成功經驗。

據新聞媒體報道,全國各地特別是江蘇、上海、安徽、廣東、山東等省市前幾年對行政村規模進行了大范圍的調整。江蘇省村總數從1998年到2001年就減少了15039個,減幅為43%,村均面積增加到4.14平方公里,村均人口由1544人增加到2692人。我省的桐鄉市通過調整,全市村個數由317個減至179個,村平均人口由1723人增至3050人;慈溪市通過調整,村個數由800個減至328個,村平均人口為2685人。目前,全省大部分縣市已基本完成了村規模的調整工作,而且調整的力度都很大,慈溪市最大的一個村人口為7028人。這些通過調整的地方,已初步顯示出效益,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認可贊同。我縣的蘭亭、楊汛橋、平水、王壇等鎮也已先行一步,先后對部分村規模進行了調整,取得了明顯效果,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有利條件之四,有干部群眾的支持擁護。

紹興縣的工作一直來都是雷厲風行的,紹興縣的政令一直來都很暢通,紹興縣的干部群眾一直來都有爭先創優的意識。自從我們在縣黨代會、人代會上提出要積極穩妥地開展行政村規模調整以來,各鎮街領導投入精力,積極調研,認真準備,工作熱情相當之高。在調研中我們也了解到,大部分群眾也是支持、擁護的,這是我們做好工作很好的群眾基礎。

第二個問題,聚精會神,全力以赴,一鼓作氣地推進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

行政村規模調整是第二季度全縣的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各部門,特別是各鎮街,要緊緊圍繞規模并大、實力并強、班子并好、布局并優的總體目標,集中精力,一氣呵成,積極有效地實施好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

(一)調整工作的目標和對象

根據我縣農村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行政村的設置規模,平原以2000—3000人左右為宜,山區以1000—2000人左右為宜。中心村、縣城周邊的村、經濟強村、集鎮范圍內的村,規模可適當擴大。

凡屬下列情況之一的現有行政村,這次原則上應予以調整:

一是平原人口在1500人以下的,山區人口在800人以下的;

二是平原人口在1500—2000人之間,山區人口在800—1200人之間,因中心村建設和城鎮建設需要的;

三是平原人口在1500—2000人之間,山區人口在800—1200人之間,自然條件差、集體經濟薄弱或村級班子渙散偏弱的。

(二)調整工作的五條原則

一是堅持有利于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原則。必須統盤考慮促進生產要素的集聚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利用,考慮農民負擔的減輕、管理成本的減少、村級組織建設的加強等因素。通過調整,加速形成一批規模較大、經濟實力較強的中心村,發揮其在發展農村經濟社會中的示范帶頭作用。

二是堅持就近就便和成建制調整的原則。尊重歷史,兼顧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水平,考慮群眾的利益和習俗,從方便群眾自治,方便生產生活出發,統一規劃,就近就便,實行成建制調整。

三是堅持依法辦事和尊重群眾意愿的原則。調整方案一定要嚴格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在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經村民或村民代表討論同意并形成決議后,由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初審,縣民政局審核,并報縣政府批準后實施。在實施過程中,規定的動作必須到位,規定的程序不能任意簡化,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參加,所作決定應當經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否則無效。對于新村村名、駐地等群眾所關注的熱點問題,應在調查走訪、座談了解、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確定。

四是堅持科學規劃、積極穩妥的原則。按照《紹興縣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實施綱要》的總體要求,科學合理地制定村規模調整方案,并做到與縣域城鎮體系規劃有機銜接。調整工作既要審時度勢、大膽推進,又必須依法有序、規范操作,確保農村社會政治穩定。

五是堅持統一部署、鎮街實施的原則。鎮、街是行政村調整工作的實施主體,在調整中一定要堅持全縣統一部署、統一行動,以防止因鎮、街實施有先有后而導致人心波動和集體資產流失現象發生;要在符合縣委、縣政府總體要求的前提下,由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具體組織實施。

(三)調整工作三個階段的主要任務

第一階段為調查準備階段。時間是5月19日前,這一階段主要做好四項工作:一是縣、鎮街道分別建立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明確職責;二是組織人員調查研究,制訂村規模調整建議方案,并召開專題會議,論證方案,進一步統一意見;三是縣指導組到鎮、街蹲點指導;四是鎮、街上報調整初步方案,方案中要明確調整后的新村名、新村辦公地點等,經縣民政局初審后報縣政府審核。

第二階段為組織實施階段。時間是5月20日至6月10日,這是一個關鍵階段,主要抓好四項工作:一是各鎮、街要從宣布村規模調整之日起立即封存有關行政村的各種財產,并暫時凍結其帳戶。同時,縣指導組要幫助解決調整中出現的問題,縣、鎮新聞媒體積極為村規模調整營造良好氛圍。整個調整工作以鎮、街為主,負責協調處理調整中的各項事宜,確保平衡過渡;二是鎮、街召開動員大會,統一思想。在此基礎上,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村規模調整方案,并形成決議。手續齊全后,鎮、街道應及時將方案上報縣民政局審核并報縣政府批準;三是鎮、街道接到村規模調整的批復后,立即組織實施調整工作,涉及調整的行政村實行合署辦公,開展人員分流和清帳理財等工作;四是在認真醞釀的基礎上,建立調整后的村黨支部和村務工作小組。

第三階段為總結完善階段。時間是6月11日至6月20日,這一階段主要是對前一階段工作進行總結完善,建立健全有關制度,制訂發展規劃,逐步實行富余人員分流,搞好政策兌現、檔案整理等工作,使新村按新的建制規范運行。

(四)調整工作中要處理好三個政策性問題

一要配強配好村級班子。總體要求是“平穩過渡,精簡高效,妥善分流”。平穩過渡,就是新村成立臨時性的過渡班子,原村兩委會主職原則上均應進入新村過渡班子。村黨組織班子選配可暫由鎮、街黨委采取指派負責人的方法明確;新村村委會班子在依法產生前,可在民主推薦協商的基礎上,成立臨時過渡的新村村務工作小組,并可推薦一人為新村村務工作小組組長,也可委派或指定鎮、街干部臨時擔任村務工作小組組長。精簡高效,就是要按照減少職數,優化結構,交叉兼職,提高效率的要求確定職數,配好班子。在班子配備當中,要注重德才兼備,對那些政治素質好,熟悉經濟工作,有較高文化程度,年齡又比較輕的同志要不拘一格,大膽選用。妥善分流,就是要按照適當從優的原則,妥善安排好富余人員,這是確保調整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對現職干部的一種導向。因此,一定要妥善安排好。縣委辦、縣府辦已提出了《關于行政村規模調整中黨組織設置、村級班子選配及人員分流的意見》,請各鎮、街結合自己的實際貫徹好、執行好。

二要妥善處置集體資產。妥善處理好原有各村集體資產,是干部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行政村規模調整的重點和難點,務必引起高度重視。總的原則是“先調整后處置”,因村制宜,區別對待,穩妥地搞好集體資產的融合工作,合理處理。具體的政策,按縣委辦、縣府辦《關于行政村規模調整后集體資產處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執行。由于各村的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集體資產的總額參差不齊,資產的構成也千差萬別,在處置過程中,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出發,既要承認事實上的差異,確保原有資產較多村的村民利益不受損害,讓這部分人吃下定心丸,同時又要適當兼顧公平原則,使薄弱村的村民在改革當中嘗到甜頭。

行政村規模調整中,原村經濟合作社與農民簽訂的各類承包合同和責任制繼續有效。原村的各種債權債務都要予以落實,特別要注意與各金融機構的銜接工作。縣、鎮、街道原先對行政村的有關優惠、扶持政策保持不變,以后逐步加以規范完善。

行政村規模調整中,還要特別強調加強檔案管理工作。檔案和印章的收繳和刻制要嚴格按照縣委辦、縣府辦的有關文件要求執行。特別是要加強對村文書檔案、會計檔案、土地承包檔案等的管理。各種檔案須在鎮街領導小組的監督下,按照有關規定,做好移交工作,確保檔案完整。

三要解決村干部報酬拖欠問題。廣大村干部為我縣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付出了很多辛勞,作出了很大貢獻,應當充分肯定。在這次行政村規模調整中妥善解決好部分村干部的報酬拖欠問題,是關系到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能否凝聚人心、能否妥善分流富余人員、能否選配好新村領導班子的難點之一。為此,縣委、縣政府明確各鎮、街為這次解決村干部報酬拖欠問題的責任主體,要求在6月底以前,對本鎮、街歷年來所拖欠的村干部報酬實行一次性解決。兌現有困難的村,實行縣、鎮、街分擔,先由相關鎮、街負責兌現,再按兌現實際和鎮、街財政狀況由縣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第三個問題,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按時高質完成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

村規模調整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復雜而敏感。因此,在整個實施過程中,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扎實穩步推進,按時保質完成,確保全縣農村社會政治穩定。

(一)要加強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村規模調整工作的領導,縣里成立了村規模調整工作領導小組,縣委徐紀平書記和我擔任組長。按照“縣派督查組分片督查,部門派指導組分鎮指導,鎮派工作組幫村工作”的思路,全縣劃分為5個片,分片建立督查組,每片由縣各套班子領導擔任正副組長,直接督查指導工作。同時縣里還抽調了一批工作經驗豐富,熟悉農村工作的同志組成18個指導組分赴各鎮街指導。各鎮街作為村規模調整工作的責任單位和直接領導者,要盡快建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并開始實質性工作。主要領導要負總責,做到親自掛帥、親自調研、親自動員、親自決策,特別是對一些敏感性問題,要及時摸排,盡快處置,遇到重大情況要及時向督查組、指導組報告;班子成員要共同參與,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對一些情況復雜、矛盾較多的村,班子成員要包干負責。要選派得力的鎮街機關干部幫村工作,并建立責任人制度,確保任務到人、責任到人。指導組的同志要切實承擔起督查、指導的職責,事先安排好各自單位的工作,集中精力,積極主動地蹲在各鎮街做好指導協調工作。

(二)要各方配合。

村規模調整是一項全局性的工作,縣級有關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主動參與,切實搞好指導和服務。縣委組織部要指導各地配強村級班子,抓住村規模調整這一難得機遇,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縣民政局要切實加強業務指導,把好行政村調整工作的審核關;縣政研室要指導各地認真搞好村級集體資產處置工作;縣建設局要指導各地科學合理地搞好村級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提高規劃水平,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宣傳部門和新聞單位要充分運用輿論宣傳工具,大張旗鼓地宣傳搞好村規模調整工作的意義、方法、步驟、要求,總結先進典型,加強正面宣傳,做好解疑釋惑工作,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公安部門對村印章的收繳、刻制要加強監督管理;檔案部門要及時指導各村妥善做好檔案移交工作;紀檢、監察部門要嚴肅各種紀律,加強監督檢查,果斷處理各種違法違紀行為,以嚴明的紀律,確保村規模調整工作有序推進;政法信訪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密切注意社會動態,重在預防、重在化解,確保行政村調整期間我縣社會政治穩定。

(三)要精心組織。

一是要認真開好有關會議。整個調整期間,鎮村一級大的會議主要有三個。首先是鎮街班子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確定工作步驟、工作職責和調整建議方案。第二是召開全體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村班子成員參加的動員大會,統一思想。第三是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調整方案,并形成會議紀要。二是要精心做好合署工作。方案公布后,合署工作要求在3至5天內完成,主要是做好財產的清理、財務的處理、辦公室的搬遷以及辦公用具的處置等工作。三是要精心處置好各類疑難問題。對調整中出現的一些疑難問題要做好工作。能及時處理的要及時妥善處理好,一時難以處理的可以先放一放,待合署工作搞好后再作出具體處理。四是要高度重視群眾來訪工作。對帶有群體性傾向的苗頭,要及時發現,上下溝通,果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在調整中,要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全體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相信和依靠他們,這是我們的政治優勢。五是要精心搞好人員分流。對在這次調整中不再擔任村干部的同志,鎮街黨委政府要逐個進行談心,做好思想工作,消除他們的思想顧慮,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四)要嚴肅紀律。

一要嚴肅政治紀律。能否順利搞好這次調整不僅是對每個黨員干部一次黨性黨紀考驗,更是對我們各級黨政組織的一次戰斗能力、領導能力的檢閱。為此,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改革意識,領導好、組織好、實施好這次調整工作。在調整中對出現不利于調整的事,不利于穩定的話,要堅決予以抵制。對群眾中的不同意見,要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疏導工作,進行說服教育,確保調整工作按確定的方案有條不紊地實施。特別注意的是要牢固樹立保密意識,做好保密工作,該哪一級知道的就保密在哪一級。尤其對尚未公布的調整方案和相關的人事安排,更不能事先泄密,以免給工作造成被動。

二要嚴肅組織人事紀律。每個黨員干部都要講政治、講黨性、講大局、講紀律,嚴格遵守組織人事工作的有關規定,自覺服從組織安排,不得以任何借口不服從組織安排。對拒不服從組織安排者,要根據組織紀律條規,作出嚴肅處理。

三要嚴肅財經紀律。要切實加強對村級集體資產的管理和監督,嚴肅財經紀律,嚴禁乘機私分、濫發和轉移集體財物,堅決制止借各種名義突擊花錢。如發生違紀行為,除給予經濟上的處罰外,還要按有關黨紀政紀條規給予處理。觸犯法律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四要嚴肅工作紀律。在調整期間,每個干部都要做到思想不散,人心不亂,工作不松。要嚴守崗位,盡職盡責,積極工作,辦好交接,不得擅離工作崗位,更不允許利用職權或工作之便,亂開口子,以權謀私。

同志們,這次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牽涉農村千家萬戶,觸及群眾切身利益,事關今后長遠發展,任務繁重而艱巨。我們一定要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去爭取這項工作的順利推進和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