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構建和諧社會要素思考

時間:2022-10-22 02:59:00

導語:把握構建和諧社會要素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把握構建和諧社會要素思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理念的提出,順應了民意和時代的潮流,也符合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那么,如何構建和諧社會呢?筆者認為,要準確把握好四個要素。

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切入點。建設和諧社會,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在發展中求和諧。發展首先要發展經濟,發展經濟首先要加快速度。只有速度加快了,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但這種發展不單純追求速度,而是速度、質量、效益相統一的發展,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關鍵點。執政能力,即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能力。科學執政,就是要增強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能力,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強化黨委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民主執政,就是要實行民主決策,決策前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把決策的過程變成群眾意見統一的過程。依法執政,就是要學會在法律范圍內開展黨的一切工作,防止和糾正行政過程中的不作為和亂作為的現象。

以推進社區農村發展為支撐點。社區和農村是多層社會群體的集聚點、多層利益的交匯點和多種社會矛盾的集中點,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和重要支撐點。社區和農村要以“議事室”、“議事園”、“議事論壇”為載體,采取大家坐在一起討論的形式,在認同的基礎上解決各種矛盾。社區和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的參與,真正做出實效,把構建和諧社會的支撐點建設好。

以維護社會穩定為著力點。穩定是和諧的前提和內涵。現階段既是人民群眾享受實惠最多的時期,也是各種新問題、新矛盾凸顯的時期。維護社會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工作。要從解決群眾思想問題上入手,改進和完善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導群眾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前進中的困難,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從細微處入手,見微知著,研究解決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層。(作者系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湖南日報

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關鍵是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覃正愛

去年底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總結近幾年的經驗,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我們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又有了一些新體會。這些體會和認識,歸結到一點,就是要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不斷豐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不斷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策體系,努力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這一重要論斷,不僅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為什么發展、如何發展、怎樣評價發展的問題,而且為我們新年認識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創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換言之,我們完成今年預期任務的關鍵就是要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

首先,要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總結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我們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不斷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增強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對于我們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更好地利用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可以說,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愈深刻,行動就會愈自覺愈堅定。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全面理解、準確把握中央關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和一系列戰略決策,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發展實際,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并體現到各項具體工作中,真正落到實處。凡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事情就應當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應當毫不遲疑地去改。只有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不斷達到新的深度和高度,我們才能夠應對各種挑戰,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其次,要不斷豐富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發展,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也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長期以來,我們黨堅持不懈地探索發展問題,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總結經驗、深化認識,取得了一系列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理論成果。這次會議將“又快又好”改為“又好又快”,應該說是我們黨在發展理念上的又一次重大飛躍,是對科學發展觀內涵的豐富和發展。這并不是兩個字的簡單對調,“好”,指的是經濟發展的內涵和質量;“快”,是指發展速度,而經濟發展并非越快越好。在“快”字的背后,諸多平衡也被迅速打破。在國內,城鄉、地區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經濟大而不強、增長方式粗放等深層次矛盾,還在困擾著中國。特別是近幾年來,資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態破壞,讓我們為經濟的“迅猛”發展付出了代價,所以,今年的經濟發展要更加注重質量,必須在“好”的前提下談“快”。

又好又快的發展,就意味著絕不是只盯著GDP,而是兼顧“質”和“量”、“好”與“快”,在“質”中求“量”,在“好”中求“快”,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又好又快,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既要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優化結構,努力提高質量和效益;又好又快,圍繞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最終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著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充分展示了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

從這個意義上說,又好又快的要求,鮮明地彰顯了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也最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符合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發揮各類生產要素潛力的有效途徑,是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實現綜合國力整體躍升的必由之路。只有按照“又好又快”的要求推動發展,我國今年的經濟發展才能夠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再次,要不斷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策體系,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根據經濟運行新的發展變化,主動引導社會預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是要正確處理好投資和消費、內需和外需的關系,最根本的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當前政策的著力點,就是要合理控制投資增長,努力優化投資結構。堅持以增加居民消費尤其是農民消費為重點,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資合理增長的同時,積極擴大進口,積極有序地擴大境外投資合作。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合理控制信貸投放和優化信貸結構。要注意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合理引導和有效調控。要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和社會發展政策的協調配合,繼續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在推進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正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不斷提高改革政策的科學性、改革措施的協調性,確保改革順利推進。要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隨著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的結束,要在鞏固和擴大已有開放成果的基礎上,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繼續支持有實力、守信用的企業走出去。

三是要完善相應的制度、體制和機制保障。制度、體制和機制性障礙不掃除,科學發展觀的政策體系就不可能得到全面落實。比如,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到位和資源價格不合理,企業技術創新和資源節約的動力就不足;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和管理經濟的方式比較陳舊,難以建立更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和更完善的社會管理制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搞好“五個統籌”,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都要靠深化改革。因此,必須針對造成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宏觀經濟運行不穩定和不利于社會和諧的體制機制性矛盾,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力爭在國有企業、財稅金融、社會領域、行政管理等體制的改革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最后,要努力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一是必須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繼續根據經濟運行的發展變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是必須堅持解決好“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既是當前重要而緊迫的工作,也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抓住當前經濟發展較快和財政增收較多的時機,切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繼續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

三是必須堅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不斷提高開放條件下的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加快完善鼓勵與支持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大力營造鼓勵創新的濃厚氛圍。

四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不斷促進社會和諧。要按照中央的決策和部署,把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在解決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安全生產和教育、醫療、文化生活等問題方面,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多為群眾排憂解難,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

五是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努力提高領導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根據履行職責的要求,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努力成為領導科學發展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