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訓渠道實踐思考

時間:2022-09-29 05:12:00

導語:干部教育培訓渠道實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教育培訓渠道實踐思考

近年來,**市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按照大規模培訓干部的要求,著眼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不斷整合培訓資源,積極拓寬干部教育培訓渠道,堅持多渠道、多形式、個性化的培訓方式,保證了干部教育培訓質量的提高,為“做強**、服務全省”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以加強組織領導為保證,明確干部赴外培訓目標

當今時代,誰擁有數量眾多的高知識層次人才,誰就有了能夠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擁有一大批熟悉經濟、法律、科技等方面知識,思想解放、思路開闊的高知識層次的外向型領導人才,對于加快**市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步伐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外向型領導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工作,要求按照組織部門主管、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分級管理的工作機制,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尤其是認真開展好干部赴外培訓工作。根據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部署,制定了《關于認真做好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的安排意見》,圍繞中心工作,對全市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并結合**實際,制定了培訓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培訓的目標、任務,把拓寬干部培訓渠道和加大干部赴外培訓力度作為工作重點,認真實施。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劃撥專款用于干部培訓。**年建立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列入財政預算200萬元,用于干部培訓和引才引智工作。同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使廣大干部認識到赴外培訓是培養干部具有開闊眼界和戰略思維的重要途徑,也是干部增長見識、提高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以內引外聯為重點,積極拓寬干部培訓渠道

我市緊緊圍繞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與**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拓寬、豐富干部教育培訓渠道和培訓方式,在充分發揮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等干部教育培訓基地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的同時,把“走出去”與“請進來”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采取委托辦班、聯合辦班、到經濟發達地區進行掛職鍛煉和帶職帶教培訓等方式,開辟了十多個干部外培基地,并開展“借腦引智工程”,進一步擴大了干部培訓規模,提高了干部培訓質量。

一是建立友好城區的干部培訓基地。我市先后與上海浦東新區、天津紅橋區、廣西南寧市等城區結為友好城區,并在當地建立了**市干部赴外培訓基地,解決了我市培訓基地規模小、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等問題,也為我市干部培訓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徑。

二是按照需求開辟新的干部赴外培訓基地。我們結合實際,按照干部培訓需求,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和干部培訓工作做的比較好的青島、桂林、無錫等地開辟干部培訓基地,以舉辦城市管理、經貿、旅游、城市建設等專題班為主,重點培訓縣級和縣級后備干部。

三是采取舉辦培訓班或聯合辦班的方式,加強與干部培訓機構或高等院校的合作。近幾年,我市先后在蘇州農村干部學院、溫州市委黨校、上海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培訓機構和高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在干部培訓機構主要舉辦鄉鎮干部、村干部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短期培訓班,縣級和科級干部專題研究班。在高等院校主要開展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舉辦3—4個月的業務骨干培訓班。

四是積極探索干部赴國(境)外培訓的形式和方法。通過參與項目培訓,爭取中央有關部委、省內有關單位的支持,積極與國內外的有關培訓機構聯系,開辟了干部赴國(境)外培訓新途徑。爭取中瑞合作管理培訓項目3個,赴國外培訓干部18名;舉辦人力資源赴西歐培訓班1期,培訓縣級以上干部24人;紀檢干部赴港澳廉政建設培訓班,培訓干部54人。同時,針對我市發展滯后、人才缺乏、“剛性引進”人才困難的實際,**年以來,共引進醫療衛生、病蟲害防治、中小企業發展與管理、旅游規劃與設計、園林花卉等國外技術及管理項目14個,解決了一些緊缺項目的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困難的問題。今年由市委組織部組織24名縣級以上干部赴西歐開展人力資源專題培訓考察,為我市干部赴國(境)培訓開開辟的新的途徑。

五是到外省市掛職培訓干部。我市把干部赴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掛職鍛煉作為干部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的一種方式。除了積極爭取中央有關部委和省內有關單位的支持和幫助外,我們每年還選派一批縣級干部和優秀中青年干部到天津、上海、遼寧、廣西、浙江、江蘇等省市進行掛職鍛煉。許多干部在掛職結束后不但增長了學識、得到了鍛煉、提高了能力,而且還與掛職地區單位建立了友誼,加強了交流合作,成功引進了一批項目,為**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六是請專家學者來寧開展培訓。不定期地邀請發達地區及國外的專家學者來寧講學、培訓干部、開展指導和服務工作。目前,僅上海浦東新區已組織兩批“專家博士服務團”來我市開展工作,共舉行專題講座20場,全市2000余名各級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聽取了講座。并就我市社區建設、城市融資、人力資源開發、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開展咨詢座談會10次,解答了我市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提出的實際問題。同時還邀請美國、德國、加拿大、古巴等國家的醫療衛生專家23人(次),開展了講學、臨床指導、學術交流和義診等活動,培訓醫務工作者2100人(次)。

**年以來,通過拓寬培訓渠道,加大赴外培訓力度,我市共舉辦“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城市建設與管理”、“企業經營管理”專題班及社區干部、組工干部等培訓班20余期,培訓干部近1000人,掛職培訓干部30余人,赴外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1000余人。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赴國外考察學習460人。特別是自與上海浦東新區達成干部培訓協議以來,在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和關心下,浦東新區組織、人事部門,區委黨校和社會發展局等單位已無償為我市舉辦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專題培訓班10多期,培訓干部416名,接受掛職干部13人,帶教培訓城建、交通、園林、城市管理、規劃等方面人才100余人,中小學校長及教師400余人(次)。

三、以強化管理為手段,不斷完善干部培訓的工作機制

我市不斷總結干部赴外培訓的工作方法,積極借鑒外省、市先進經驗,不斷進行新的探索,逐步改進了干部赴外培訓的工作機制和手段。為進一步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先后制定了《**市貫徹<**—**年青海省干部教育培訓規劃>的實施意見》、《**—2010年**市人才開發規劃》和《關于規范**市縣級以上干部培訓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宏觀調控、分類指導、單位主動、個人自覺”的教育培訓機制,并實施“借腦引智工程”,邀請專家學者來寧開展講學、培訓等活動。同時,積極開展干部培訓工作調研,及時了解和掌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干部的培訓需求,制定了干部外出培訓批準、干部培訓考核和登記、干部培訓備案等制度。每年年初,根據全市干部培訓工作的要求,確定外出干部培訓計劃,并對人員的確定、培訓的內容、考察的內容作出詳細安排。在外學習期間,每個培訓班均由組織部門或相關部門派專人負責,成立臨時黨支部和班委會,隨時掌握學員在外的思想、學習、生活動態,對赴外培訓學員實行全程跟蹤考察,嚴格管理,提高了外出培訓的實效性。同時,把干部培訓與干部選拔任用結合起來,把經過培訓考核合格作為提拔使用干部的必備條件之一,從而激發了廣大干部學習的熱情。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建設,充分保證了干部培訓工作的順利實施,干部教育培訓的成效有了新顯現。

問題篇

**市干部赴外培訓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的來說還存在一些實際的問題,影響和制約著我市干部赴外培訓的力度和實效。

一、存在問題

一是教育培訓工作缺乏系統性。首先,教育培訓管理體制沒有科學明確的界定,赴外教育培訓工作缺乏科學規劃。其次,對各級干部的文化知識和能力素質結構現狀缺乏系統的分析,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不強。再次,對教育培訓任務缺乏系統分工,教育培訓資源配置不合理。

二是教育培訓標準不夠明確。目前,干部赴外教育培訓的標準要求過于籠統模糊,對不同層次干部的教育培訓標準要求沒有區別,對同一層次不同崗位不同分工的干部的教育培訓標準要求也沒有區別。

三是教育培訓內容和形式單一,與新的形勢和任務的要求差距較大。目前,干部教育培訓主要是輸送到省內外各級黨校和行政院校進行政治理論培訓或以專題培訓與外出考察相結合,培訓的形式主要以傳統授課輔導方式為主。赴外培訓專題不突出,培訓內容的單一,難以滿足培訓目標需求的多樣性,培訓形式的單一又使培訓效率難以提高。

四是教育培訓約束激勵機制乏力。干部赴外教育培訓缺乏動力,尚未形成一整套系統的、嚴格的、可操作的、針對干部教育培訓的檢查、督促、考核、獎懲制度。雖然干部在任期內有一定的外出培訓要求,但是,這一培訓要求僅僅是泛指的,并沒有明確的具體規定,干部教育培訓成了一項軟任務。1、干部赴外培訓機制不暢。我市的干部培訓工作仍面臨調訓難、培訓難、提高難的被動局面。2、干部教育制度不健全。在實際工作中,干部教育培訓與使用相脫節,客觀導向上也造成了干部輕視教育培訓,干部自身對理論學習興趣不濃、存在“不想學”、“不愿學”等消極應付的心態和學風不正、脫離實際,搞形式主義、作表面文章等情況,缺乏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和自覺性。3、干部教育培訓績效評估措施不完善。目前,尚未形成較為科學、規范的評估體系,缺少監督、約束的硬性措施。

五是赴外培訓經費相對較高,來源單一。目前干部教育培訓所需經費主要由本級財政預算和各單位行政經費,干部赴外培訓經費很難得到保障。

六是工學矛盾突出。工學矛盾是影響干部參加培訓,特別是赴外培訓的突出問題。多頭培訓、重復培訓現象較為突出,造成培訓班過多過濫;一些有辦學條件的單位受利益驅動,通過行政手段組織基層干部參加一些無實質意義的培訓,這些培訓增加了基層負擔,造成基層干部的逆反心理。一把手調訓難、一線領導難調訓,副職參加學習多,人大政協領導參加學習多。

七是學習與考察聯系不緊密。由于外出學習時間短,經費投入又不足,學員不能進行深入學習考察,只是走馬觀花,學習不透、考察不深,所學知識少有時間“消化吸收”,造成學習與考察脫節,聯系不緊密。學員撰寫的學習心得和學習體會只是泛泛而談,缺泛深度,學習效果受到限制。

二、原因分析

1、現階段干部培訓出現的深刻變化。一是培訓對象的深刻變化。在培訓對象上已由過去的適應型改變為創造型,現在培訓對象學歷高,知識和閱歷豐富,給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培訓環境的變化。干部培訓陣地的“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過去的干部培訓是教師會什么、講什么,然后學員學什么。三是培訓手段的變化。教學條件和教學手段的改善,既為干部培訓形成了壓力,又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帶來了發展的戰略機遇。

2、加強干部培訓的意識不強。一是少數領導干部把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當作軟任務,認為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可有可無,可管可不管,時間的推移,干部在實踐中學習,自然而然能夠適應工作要求,不需要把在教育培訓特別是培訓費用較高的外出培訓上花費財力和精力。有的只看到教育培訓的投入,卻看不到教育培訓具有的潛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抓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積極性不高。二是有些單位把選派干部參加外出培訓當成是一種負擔,認為工作任務重,還要抽調干部外出培訓,既增加經費負擔,又增加工作負擔,不鼓勵、不支持干部參加學習培訓,把眼睛盯在完成當前任務上,忽視干部思想觀念轉變和素質的提高。三是有些單位和干部認為干部赴外培訓只是給干部的一種福利待遇,是讓干部放松,讓干部外旅游,而不懂得干部赴外培訓和重要意義。四是有些干部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學習不必要。干部學習主動性不強、動力不足、消極怠學的現象一定程度存在。五是有些干部報著“重在參與,不在結果”的心態,有的人參加培訓“不為學習為旅游”,認為自己平時工作緊張,參加培訓既沒有“死任務”,又沒有硬指標,可以借機休息休息,而不是利用這一大好機會學習些新知識、新本領;有些人參加培訓“不為交流為交際”,抱著“串串門、認認人”的心態,主要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

3、教育培訓資源配置不合理。培訓資源配置市場化程度低,導致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容、形式、方法以及干部教育管理的體制和干部教育的運行機制,不能滿足各級領導干部對理論、業務和新知識的學習。資源配置的市場化與效益最大化,客觀上要求干部教育培訓機構與受教育者形成雙向選擇,實現供需平衡。然而,現行的干部教育培訓機缺乏培養社會急需人才的辦學自主權,無法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調整辦學思路和教育教學格局。

4、赴外培訓加大了干部管理和考核難度。對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質量缺乏檢驗措施,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干部教育培訓評估體系。目前,對制定赴外培訓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缺乏必要的研究,沒有評估的具體手段和措施,無法衡量評估評估質量效益。正是因為評估標準不確定,導致在干部教育培訓中忽視質量和效益,或者片面認為只要按照規定的內容和目標要求,完成了培訓人數,就達到了培訓目的。特別是干部參加培訓后,利用培訓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的情況缺乏必要的跟蹤考察,失去了對干部培訓效果的檢驗。干部教育培訓機構因為沒有對干部的提拔和使用決定的權力,以及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約,沒有制定嚴格的教學和參訓管理制度,在干部參加學習培訓時,不愿向學員提出嚴格的紀律要求。培訓結業,對學員的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學習成績千人一面,講好話的多,客觀評價的少。由于教育培訓的管理不夠嚴密,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干部赴外教育培訓的質量。

5、經費制約。黨政干部培訓的費用主要靠財政支付,基地建設、培訓費用、交通費、考察費、差旅費等都需要財政支付,干部培訓的成本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逐年增加,培訓費支出也在加大。**市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每年用于干部教育培訓的經費是有限的。由于經費不足,培訓主管部門只能壓縮培訓任務或縮短培訓時間。

對策篇

一、科學制定干部培訓規劃

整個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零散無序的教育培訓,成本高、效率低、成效差。因此,干部教育培訓應當從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各級干部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出發,科學制定各層次、各類別、各崗位干部的素質、知識、能力標準,并將此標準與干部隊伍現狀作比較,準確地確定干部教育培訓的目標,再根據干部教育培訓目標,制定出干部赴外教育培訓的整體規劃。要建立“宏觀調控、分類指導、單位主動、個人自學”的教育培訓機制。初步形成以需求為導向,組織推動和市場拉動互相作用,分級管理和分類培訓、計劃調訓、自主培訓和競爭參訓有機結合的教育培訓新機制。

一是對干部隊伍現狀作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準確地掌握各層次各類別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文化知識程度和工作能力的強弱。

二是分層次確定干部應具備的政治理論、文化知識和工作能力的基本標準,以及在不同工作崗位上各類干部的具體標準,確定出每位干部的教育培訓需求,再從整體上制定出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干部的教育培訓規劃。這樣的規劃不僅能夠較好地將共性與個性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目的性,而且在制定干部隊伍整體培訓規劃的同時,也完成了干部個體的教育培訓規劃。

三是認真制定干訓規劃。在認真總結“十五”干訓規劃經驗的同時,對“十一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干部隊伍建設對干部培訓的需求進行預測,尤其是認真研究干部赴外培訓的方式方法和成效,并對“十一五”期間干部培訓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實施步驟進行深入思考,制訂“十一五”期間干部培訓規劃時,充分考慮干部赴外培訓的積極因素,不斷促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

二、認真貫徹實施“黨政人才培養工程”,分級分類完成干部赴外培訓工作

為提高干部執政能力,按照大規模培訓干部的要求,認真貫徹執行《公務員法》,大力實施“黨政人才培養工程”,對公務員進行分級分類培訓。基于培訓開展和培訓管理需要,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公務員分級分類培訓體系。一是分級培訓,即對擔任不同領導職務層級的干部,實施各有側重的培訓;二是分類培訓,即針對不同類別的干部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三是對公務員培訓實施分級管理,分類指導。按照職務層級開展培訓,突出領導人員與一般干部的差異性。在培訓目標上,對領導干部,強化宏觀管理、駕馭全局能力的培訓。對一般干部,重點是提高具體管理行為能力和執行能力。在培訓方法上,對領導干部一般是以赴外進修、考察研討為主,對一般干部則突出專題講座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按照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開展培訓,突出職位類別差異性。按照全員培訓、突出重點的原則,有計劃地加強對后備人員的培訓。

三、積極整合資源,加快干部赴外培訓基地建設

要著眼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進一步優化干部教育培訓的資源配置,統一協調,優化組合,充分利用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基礎設施,開拓多種培訓渠道,廣泛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干部教育培訓資源配置新體制。

1、在教育培訓基地建設上,應當從計劃經濟時期傳統、封閉、單一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在加強省內外黨校和行政院校聯系溝通,重視運用和開發外省市的教學資源,用開放式的思維和市場運作方式,使外省市的的教學資源為我市干部教育培訓所用。這是一條投入少、見效快、簡便易行的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擴張之路。

2、在進行實體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的同時,我們還應當充分享受現代科技成果,運用網絡技術加快網上培訓中心建設。網上培訓中心的建立可以使干部教育培訓實現自主性和互動性,既較好地解決了教學資源的時空限制,又能切實解決好工學矛盾。

3、借助外部力量,充分發揮高校在干部培訓中的“外腦”作用。重視利用省內外高校的教學優勢,繼續借助外力、“外腦”聯合辦學。借用“外腦”,豐富培訓方式,不斷延伸培訓的社會化觸角,提高信息的吸納力。

4、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拓展教育培訓空間,用現代化教育培訓理念積極探索新時期干部教育培訓的培訓機制,為受訓干部提供多種教育培訓形式和多元化、多層次的學習內容,使黨政干部的知識水平和整體素質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四、建立干部教育質量評估制度和培訓基地資格審查制度

加強對培訓基地的監督和辦學質量的檢查,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提高辦學水平。健全辦班審批制度。各地各部門要嚴格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抽調干部參加學習培訓。未經市委組織部審核同意下達的調訓任務,各縣區組織部門和各單位人事部門可不予選調。在調訓中如出現人員交叉時,下級應服從上級的安排,同級應服從黨委組織部門的統一安排。定期對各類培訓機構進行評估。對赴外培訓基地,定期由市委組織部和各級干部培訓領導小組要加強做好對各類培訓機構的評估工作。評估的內容包括各類培訓班次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和辦法條件等,并將評估的結果進行比較,對于不符合培訓質量要求的培訓機構要求培訓機構進行改進或取消辦班資格。

五、更新理念,積極探索,改進培訓教學方式

與培訓基地和培訓機構進行溝通,從師資力量、培訓理念、培訓方法等方面入手,積極推進教學改革。一是引入以學員為中心的現代培訓理念。通過學員學前作業、問卷調查、教學座談會等形式,了解干部培訓需求。針對學員對培訓需求,設置進修班、培訓班、專題研究班等不同班次,確定個性的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二是推行現代培訓方法。采用研討式、互動式、開放式等多樣的教學培訓方式,加強學員論壇、學員講壇、學員專題調研、社會調研、社會實踐和外出考察在培訓中的作用,開展公開課教學、演講、小組集體專題研討、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積極改進現有教學方法和培訓形式。三是創新培訓教學模式。利用校內校外兩個課堂,校內校外兩種教育資源,組織學員深入實際開展專題調研等,全面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干部教育培訓的方式要由單一的課堂授課輔導向多元化、靈活性的教學方式轉變,要增加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多開設一些情景模擬、案例討論分析、對策研究、雙向交流、實際觀摩等課程。在培訓課程的安排上應采用模塊化結構,由培訓單位向參訓者提供若干個培訓的教學產品模塊,參訓人員在完成規定的基礎內容后,可根據自己現有的知識結構和工作崗位的要求,自主地選擇培訓內容,實現自助菜單式培訓,使培訓的供需達到最佳匹配。

六、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充實培訓內容

組織培訓的部門每年都積極進行干部培訓工作調研,及時了解和掌握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干部的不同需求,突出重點,本著“缺什么、補什么、學什么、教什么”的原則,分層施教,按需施教,有的放矢,加強培訓力度,提高各級干部應對復雜局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針對各級各類培訓班的不同情況,在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察地區、專題設置等方面進行了精心安排。在培訓內容的安排上緊密聯系**改革和發展的實際,突出外省市經營城市、現代農業、新型工業化、外貿、旅游生態等專題,體現“三個貼近”,即貼近形勢、貼近實際、貼近需要,做到內容新、專題新、授課方式新,并及時反映熱點、難點問題。

注重提高培訓質量。對承擔干部培訓的各類培訓機構,要根據形勢和任務的需要提出要求,并達成協議,制訂和實施教學管理條例,優化培訓內容,做到針對不同的類型、層次的培養對象和班次,突出各自的培訓主題,精心安排課題,合理選擇教師,注重培訓實效。要努力克服培訓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等問題,充分體現成人教育的特點,針對各類班次的培養目標及培訓對象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法,提高干部培訓的吸引力。

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成果參觀、經驗考察,學員對當地在執行對外開放政策,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宏觀調控職能,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及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調整產業結構,加強社區建設、推進城市建設和管理、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成功做法,進行全面、深刻的把握和認識。培訓班結束后,學員要結合本地實際提出具有創新思維的設想和看法,從而不斷提升思維的層次,增強培訓的綜合性。

七、完善赴外培訓機制,加強跟蹤管理

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要求,把干部培訓與選拔使用結合起來,制定培訓和學習計劃,加干部調訓力度,把經過培訓考核合格作為選用干部的必備條件之一,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建立點名調訓制度。對赴外培訓的各個班次根據單位的實際和個人培訓需求,采取點名調訓方式,參訓學員的名單由組織部門依據干部的考察結果和表現情況統一提出,堅持“重要干部重點培訓,優秀干部加強培訓,年輕干部經常培訓,緊缺人才抓緊培訓”,把有限的培訓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2、建立培訓考核制度。針對當前干部培訓過程中考核流于形式,考試組織得不周密、不嚴格等問題,干部培訓主管部門應當結合實際,從干部參訓的不同形式、不同類別出發,制定嚴密的考試考核制度。要把考試考核作為衡量干部學習成效的一種重要手段,考試考核情況要通過某種形式反饋給干部主管部門,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要利用計算機建立干部教育培訓檔案系統,將每一位干部接受政治理論教育、學歷教育、專業培訓和專題培訓的情況(包括培訓內容、培訓層次、培訓時間、考試考核成績等)記錄在案,全面反映干部教育培訓情況,并適時提供給干部任用部門。

3、建立干部培訓期考察制度。干部在培訓過程中,是展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過程,也是組織部門對干部進行考察的良好時機。可利用干部培訓期進行考察,這不僅能促進干部更好的學習,也有利于解決長期以來組織考察干部時間過短,對干部了解不全面的問題。

4、建立組織部門培訓跟班制度。由于參加培訓的干部身份特殊,培訓機構在管理方面失之于寬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組織部門應派人跟班,負責聯絡工作和干部考察工作,與學員廣泛接觸,深入考察,掌握學員的真實情況。

5、實行培訓登記制度。對各級參加赴外培訓干部統一發放《**市干部赴外培訓登記表》一式三份,對干部參加培訓情況進行登記。在培訓結束后,由培訓機構進行簽定,并蓋章,組織部門留存在一份,學員單位一份,裝本人檔案一份。《登記表》要客觀公正地記錄干部參加學習培訓的情況,為今后干部考核、上崗任用、職務晉升等提供詳細依據。

八、建立培訓經費投入保障機制

1、嚴格培訓收費管理。經干部主管部門批準舉辦的各類研討班、培訓班需向學員收費的,其收費項目和標準必須經同級財政、物價部門審核批準。任何部門和辦學單位均不得隨意增加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

2、加大經費投入。現在我市干部培訓經費主要由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和學員單位承擔,但經費投入遠不能滿足培訓需求。每年在人才專項經費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干部赴外培訓,各區縣、各單位要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為干部赴外培訓提供保障。

3、拓寬干部教育培訓經費的來源渠道。鼓勵社會各方面以多種形式支持干部教育培訓,形成國家、社會、單位和個人多元化的培訓投入機制。

4、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干部培訓經費要按照逐年下發、節余留用的原則統一審核使用。各級教育培訓機構舉辦干部教育主管機構舉辦培訓班,收費應合理,防止亂辦班、亂收費,把有限的培訓經費使用好,實現培訓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