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是“粗心”兩字
時間:2022-05-26 01:36:00
導語:為何總是“粗心”兩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每到一份考試卷發下來,小朋友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發現那么簡單的題目居然錯了!心想:“哎!不小心,寫錯了!”而老師常常會問小朋友:“你為什么不檢查?”有的小朋友會回答:“我檢查了,可惜沒有看出來,”老師又問“檢查了還檢查不出來?”學生低頭無語,心里也在想:“對呀!為什么沒有檢查出來呢?”也有的小朋友會說:“沒有時間了,所以沒檢查!”老師會說:“那你做的時候怎么不小心點?”。“是啊!為什么做的時候不仔細點呢?”
所有的人都知道檢查的意義,可為什么大多數的小朋友還是不能堅持下來?原因有二:一是認為“檢查”很多余,檢查從表面上來看,它不是作業,而且還很浪費時間。況且既然已經做完了題目,自己也感覺沒有什么問題,覺的檢查也沒有什么意思。所以就對檢查失去了耐心,覺的檢查就是負擔,主觀上不喜歡“檢查”也就無法使檢查成為一種習慣。這一點可以從豎式計算的驗算中反映出來,很多同學聽見豎式計算要驗算就顯得很不耐煩,驗算時應付了事,從來不計算,而是抄寫過程,更有甚者明明兩次計算答案不一,但他們依舊無動于衷。二是不知道“檢查”什么!由于對自己可能發生的錯誤(錯誤往往具有習慣性)缺乏預見性,有的小朋友對自己很自信,所以檢查的時候要么感覺很盲目,要么就是一目十行地看幾遍,還不時地東張西望,總覺得這樣做是對的。既然是對的,還檢查什么?即使有錯的,反正也檢查不出來,只能聽天由命了。久而久之,也就不檢查了!
那么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檢查習慣?
首先在思想上要端態度。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要充分認識到檢查的重要作用,利用課余時間可以查找一些大到世界小到身邊的由于粗心引起的嚴重后果的事例和科學家、名人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讓其明白檢查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另外要使學生對自己錯誤的特點和習慣進行總結,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遇到最可能發生問題的地方就會多加留心和注意,這時“壞蛋”就會通過你的檢查而無所遁形了。檢查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其次培養他良好的讀題、審題、落筆習慣。解題時的讀題、審題以及第一次的落筆是解答結果正確與否的關鍵之所在,只要抓住這點,檢查就會顯得輕松。因為否定自己遠比否定別人來的困難。
最后要教給他們正確的檢查方法。通過調查發現,有很多的學生不是不檢查,而是不會檢查,每次考試的時候同學們拼命地檢查,可是只要你仔細觀察、詢問就會發現,他們都是用眼睛看來看去,心里一直在想,我這樣做是對的,因此檢查就變成走馬觀花、一目十行,毫無效果。正由于此,我們應該重點教給他正確的檢查方法。正確的檢查方法可以是用草稿紙把解答過程遮住,然后把題目一道一道地重新讀題、審題、計算一遍。在這兒一定要屏棄想當然的態度,接著看前后兩次的計算結果是否相同,相同的就檢查下一題。如有不同,則再重復檢查,看究竟是哪一次解答時出錯,找出錯誤原因再決定選擇哪一種解答方法。這種方法對于計算題很適用。可以是把演算結果代入已知條件里看是否滿足題目要求。比如:有這樣一道應用題,小明有8個蘋果,比小軍多3個,小軍有幾個?如果你的算式是8+3=11(個),那么你在檢查的時候可以這樣檢查:小明有8個蘋果,小軍有11個蘋果,小明比小軍少3個,這和題目中的比小軍多3個相矛盾,所以8+3=11(個)是錯誤的。這種方法對于應用題最為適用。也可以是通過估算進行檢查,根據條件通過估算得出正確答案的大概范圍,看自己的解答結果是否在這個范圍之內,如果不是,那就應該好好地檢查這道題目了。比如:(看下面的豎式計算)
802×68=8984
802
×68
1304
738
8984
你可以把802×68看成800×70≈56000,這個答案和8984相差甚遠,因此這道題可能算錯了,就得重新計算。這個方法對于考試時做完試卷,只剩下一點點時間最為合適。
檢查原本很簡單,可是有很多人做不好就顯得不簡單了。但不管怎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檢查習慣,不會出現本文開頭的一幕。是我們每個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也是每個學生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