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大力實施創業文化培育工程紀實

時間:2022-02-11 11:46:00

導語:煤礦大力實施創業文化培育工程紀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大力實施創業文化培育工程紀實

打造創業文化培育創業激情

——某某煤礦大力實施創業文化培育工程紀實

隨著集團公司外出創業圈占資源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干部職工加入到了“打工者”的行列,他們有的進行勞務輸出,有的則整體“遷徙”,多則數百人,少則幾十人。面對這樣一支人數眾多、家庭情況各異的職工隊伍,如何更好地做好這部分職工的思想工作,進一步提升其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這是擺在當前政工干部面前一道既繞不開又甩不脫的難題。某某煤礦政研會課題組結合自身實際,把“打造創業文化,培育創業激情”作為一項重點工期作常抓不懈,逐步探索出了一條企業轉型時期開展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一是堅持采取理念教育和先進示范相結合的辦法,培養員工的主人翁觀念和創大業意識,使職工認識到必須要“走出去”。

開展好“走出去”創業主題教育活動,激發干部職工的創業熱情。我們利用廣播、電視開設創業欄目、組織職工撰寫創業論文、征集創業格言,利用《政工天地》、《政工信息》等內部刊物編發專題宣傳材料,把走出去創業發展的目的意義講深講透,讓職工明礦情,知行情,讓職工明白大河無水小河干的道理,使職工理解創業、支持創業,參與創業,把走出去創業變成大家的自覺行動。為此我們加強了創業精神的教育和宣傳,營造崇尚創業的濃厚氛圍,扭轉長期以來在部分干部職工頭腦中形成的思維定勢,開展了以“三克服三樹立”為主題的形勢任務教育,即克服“守土戀家、小富即安”的思想,樹立“要想富走出去、走出去海闊天空”的觀念;克服“怕苦怕難、怕擔責任”的思想,樹立“業由人創、事在人為”的觀念;克服“盲目樂觀、按部就班”的思想,樹立“不創業就無法生存,只有創業才能發展”的觀念,教育引導職工摒棄“唯條件論”,實現客體思維向主體思維的轉變。與此同時礦在三井工業廣場制作了大型宣傳噴繪,充分利用畫廊、專欄、宣傳牌板、黑板報等陣地對廣大職工進行走出去創業主題教育,組織職工觀看《創業》、《首席執行官》、《血總是熱的》等創業題材電影,開展“建設我的第二故鄉”征文和演講活動。全礦各單位組織職工進行“為什么要創業”、“如何創業致富”、“怎樣才能創好業”的創業大討論,使職工在討論中明確目標,統一思想、樹立創業信心。

發揮好黨員干部“走出去”表率帶頭作用,培養職工創大業意識。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黨員干部的認識上去了,行動落實了,職工群眾的工作也就事半功倍了。而解放思想、變更理念是企業創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基礎牢固厚實的關鍵則在于領導干部能否帶頭解放思想,變更自己的理念。我們利用中心組學習、黨團課、干部學習以及辦班培訓、專題講座、座談會、討論會等形式,組織大家學習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力求學有所悟,學有所獲,通過學習提高認識,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理清思路,自覺變更理念。同時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從科學理論中汲取營養,獲得發展的思路和動力,把思想進一步統一到創業發展工作中來。礦以迎接建黨83周年為契機,在全礦黨員干部中開展爭當“五個模范”活動:即爭當與時俱進、變革理念的模范;爭當實施“走出去”發展的模范;爭當愛崗敬業、安全生產的模范;爭當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模范和爭當實踐黨的宗旨、爭當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的模范。通過教育春節剛過首批10余名黨員干部搶先報名,離鄉背井踏上了外出創業的征程。

二是堅持采取政策扶持和家庭幫扶相結合的辦法,提高各種福利待遇,使職工爭先恐后勇敢地“走出去”。

落實創業者政治經濟待遇,讓他們得到舒心。創業者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排頭兵,礦提出了“外出創業者是企業新時期最可愛的人”的口號,制定出臺了鼓勵干部職工外出創業的相關政策,提出了“一高五優先”的原則:即收入上高于本部同類工種崗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發展黨員、優先輸送培訓、優先評比先進、優先選聘干部、優先享受住房補貼等福利待遇,真正讓創業者“香”起來,成為眾人羨慕的對象,刺激和引發更多的職工外出創業。在此基礎上,我們大張旗鼓地開展了創業競賽、評選“創業明星”、“創業功臣”等活動,營造“創業光榮、守業可恥”的濃厚氛圍。政工部門利用內部刊物等宣傳載體,大力宣傳創業模范、創業典型的先進事跡,讓他們報紙上有名、廣播里有聲、電視中有影,激發廣大職工的創業激情,許多職工心想通了,氣理順了,紛紛喊出了“外出創業有我一個”的響亮的口號,爭先恐后地報名要求“走出去”。礦掘進七區青工小胡原打算今年五一結婚,但是出于對創業的理解和支持,他毅然決定推遲婚期,并于婚慶前20天踏上了西去的征程;原來一心準備“出征”的原采煤八區職工吳書強在打點完行囊后妻子突然患病,急需手術,這時孩子馬上就要面臨中考的黨員姚立君得知這一消息后主動請纓代工友外出創業,留下了一段“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有姚立君代友創業”的煤海佳話。

落實創業者家庭幫扶工作,讓他們走得放心。礦黨政傾情為外出創業者搞好服務工作,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其家庭實施幫扶,盡可能地使外出人員離家走得安心,在外干得歡心。礦廣泛開展了為創業者服務競賽活動,發揮工會、共青團聯系群眾的優勢,對外出人員家庭實行包保結對子,組織志愿者為外出創業者搞好服務。礦相關部門建立了外出創業人員檔案,對其家庭成員、住址、電話號碼、具體需要解決哪些問題等方面詳細登記造冊,承諾“您只需一個電話,剩下的事由我們來做”,推出了服務零距離,切實做到家屬有病必訪、節日必訪、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對家庭確實存在困難的,組織捐助、救濟,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體現在對外出創業者本人的關懷上,為讓創業者生活條件得到有效保障,在他們出發前準備了被子、臉盆等生活日常用品,同時準備了電視機、VCD等“精神食糧”豐富他們的班余文化生活。礦領導帶著全礦干部職工的祝福多次奔赴三晉大地看望慰問當地的創業者們,向他們發出了“致外出創業者的一封信”,給他們帶去了企業的溫暖。同時考慮到當地山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的實際情況,從各個科室收集了近期的報紙為他們送去;礦還從保護外出創業者的基本權利出發,盡可能多地為他們爭取福利待遇,確保工資獎金按時足額發放。所有這些舉措對外出創業隊伍起到了穩定“軍心”鼓舞士氣的作用,職工們甩開膀子邁出了創業堅實的步伐。

三是堅持采取各類培訓和強體固本相結合的辦法,形成巨大的創業“磁場”,確保“走出去”職工留得下干得好。

堅持學習和培訓“兩條線”推進,提高創業者的綜合素質。首先是心理素質的訓練。這主要體現在增強職工外出創業的自信心,培養他們自信、自主、自立、自強的創業精神。我們通過調研后發現,部分干部職工對外出創來存在顧慮的原因在于對外部世界缺乏了解,對“走出去”缺乏信心。為此我們有針對性地邀請高等學府的專家教授來礦開展講座,重點傳授“如何在外地創業”這方面的知識。同時注重引導,通過兄弟單位扎根異地取得不俗成績的事實激發干部職工的創業熱情。其次是技能的培訓。礦黨政考慮到進一步幫助職工提高技能一方面可以做到“有備無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外出員工的底氣,礦采取脫產培訓和業余輔導的辦法,利用職工學校開設專門的課堂進行集中學習,同時還調來了當地詳細的地質資料,通過圖片和音像講解,給職工帶來更為直接的感性認識。再次是執行力的訓練。我們在全體黨員干部中開展研讀《西點法則》這本書活動,提出“執行沒有任何借口”的要求,大力營造“服從是一種美德”的氛圍。在此基礎上對全礦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進行軍事化的品行習練,并把創業發展的內容列入建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學習,切實增強執行的效果,使創業發展如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深入人心。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堅持創業和守業“兩條腿”走路,培育創業者的創業激情。我們做好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精心組織本部的安全生產經營,力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今年一上手,對全礦主要經濟指標進行了細化分解、扎口管理,制定了分井考核管理規定,對制造成本11項指標和33項可控制費用進行層層分解,并將成本完成情況與職工收入掛鉤,建立健全了成本費用包保責任體系。另外還按照科學、精干、高效的原則,精簡11個機關科室,精簡168名機關干部;并針對部分輔助單位人員“人浮于事”等不利因素,打破單位、工種界限,采取并區、合崗、崗位承包等方式,分流152名輔助職工充實到采掘一線。2004年全礦實現原煤生產260萬多噸,安全周期進一步延長,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本部發展的大好形勢為外部職工的創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二是千方百計打響外部創業的品牌。今年以來,礦領導先后到山西、甘肅等西部地區,實地考察異地合作辦礦事宜,與山西鳳凰臺等3個煤礦簽定了合作開采合同;在甘肅平涼圈占了1億噸煤炭資源,成立了新安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在此基礎上我們圍繞“如何在外出創業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如何打造企業品牌形象”等一系列問題,在400多名外出職工中開展了“一面黨員一面旗幟、一名職工一張“名片”活動,重合同、守信用;重團結、講奉獻,用實際行動精心打造企業流動“名片”。3月上旬,山西臨汾出現大幅降溫,為防止井下防塵管路凍結,開拓一區二隊隊長彭海平、技術員邵如松帶頭將棉襖拖下裹在管路上,穿著單薄的衣衫堅持與工友們并肩戰斗;黨員丁傳銀為搶修水管故障,渾身濕透了,上井后衣服已經結成一層厚厚的冰雹,膝蓋不能彎曲了……他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一道安全生產的鋼鐵長城,用無私奉獻精神奏響了一曲新時期徐礦人的動人樂章。遠赴新疆俄霍布拉克煤礦創業的開拓一區副區長王長明堅持從建立健全質量標準化制度入手,出臺了《質量標準化驗收制度》、《機電設備檢修制度》等20多項“小立法”,并嚴格進行考核,做到獎罰分明,促進安全生產健康運行。他所率領的掘進隊伍今年5、6兩個月安全進尺140米,質量達到部級水平,安全上杜絕了輕傷以上事故,在天山大漠打響了徐礦品牌,站穩了腳跟,外出職工的收入呈現出大幅度的上漲,月收入比本部職工高出千元以上,大家從中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希望,更加堅定了“走出去”創業的決心,我礦外出創業從絹絹細流推波助瀾化作了滾滾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