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果品業發展意見

時間:2022-04-06 05:51:00

導語:林業局果品業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局果品業發展意見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果品發展的重大意義、優勢條件、指導思想、堅持原則和發展目標、建設重點、保障措施,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發展果品業可增加農民收入,可起到防風固沙、改良土壤、優化環境的作用,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與此同時,果品龍型經濟的壯大發展,帶動果品相關產業鏈的延伸、膨脹和發展;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實現果品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目標;果品布局優化和調優工程,果品提質增效工程,果品龍頭企業帶動工程;實行目標責任制,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廣泛深入宣傳,全面組織發動,扶持壯大龍頭企業,推進果品產業化經營,加快專業合作組織和協會建設,提高果農組織化程度,強化科技支撐,提高果品業科技含量。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進一步加快全市果品業發展步伐,充分發揮其在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確保“三、四、三”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目標如期實現,制定本意見

一、重大意義

到2005年底,全市果樹面積126.5萬畝,果品總產15.8億斤,產值8.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果品業己成為全市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發展果品業可盡快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發展區域特色果品產業可使全市的農業產業格局更加趨于合理;大面積發展果樹,可起到防風固沙、改良土壤、優化環境的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市綠化進程,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與此同時,果品龍型經濟的壯大發展,帶動果品相關產業鏈的延伸、膨脹和發展,對全市的經濟快速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優勢條件

我市屬暖溫帶大陸性性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性氣候區,適于多種落葉果樹生長,除蘋果、梨、桃外,還有棗、杏、葡萄、柿子、核桃、石榴等,生產的果品具有優良的內在質量和外觀品質,*紅富士蘋果、*鴨梨、杏梅,深州蜜桃、棗強馬蓮小棗、*黃口大棗、*仕女紅桃等地方特色果品在市場上久負盛譽,馳名中外;我市人少地多,高于全省及全國人均占有土地水平,目前全市仍有100多萬畝沙化地、鹽堿地,為果樹規模化發展提供了土壤資源保障;我市勞力資源豐富,農村有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果品生產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可發揮勞動力資源多的優勢,提高我市果品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我市廣大果農有著豐富的生產經驗和較高的技術水平,掌握了常規生產技術,林業系統有一批高學歷、深資歷、較高職稱和較多技術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能夠指導和帶動廣大果農提高果樹管理水平、生產優質果品,為全市的果樹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我市位于冀東南,境內有京九鐵路、106國道、石德鐵路、石黃、石德高速公路,近可直抵京、津、石、遠可達港、澳,為我市的果品生產發展,為果品走向全國,打入國際市場,創造了交通便利條件。

三、指導思想、堅持原則和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按照發展區域經濟、特色經濟和龍型經濟的要求,調整結構,優化布局,大力發展區域特色果品,努力建設果品強市,實現果品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目標。

堅持原則:全市果品業發展堅持如下五大原則:一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緊緊圍繞國內外市場需求,確定調整和發展的重點及內容,充分發揮市場對果品資源及其相關產業發展的導向作用;二是堅持質量和效益第一的原則,在果品生產能力穩步增長的前提下,依靠科技進步,把提高果品質量和效益作為主攻方向;三是堅持調整與發展相互促進的原則,正確處理發展與調整的關系,以調整促進發展,以發展帶動調整;四是堅持生產、加工、流通協調發展的原則,以生產和加工為基礎,確保流通快速發展,以流通促進生產和加工的發展與提高;五是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從實際出發,發揮區域和品種比較優勢,盡快形成主導產品和特色產業,構建和打造一縣一品、兩縣一品和一縣多品區域特色發展新格局。

發展目標:到2010年全市果樹總面積穩定在190萬畝以上,其中新發展果樹60萬畝,果樹高接換優10萬畝,新發展果樹設施栽培2萬畝,果品總產量達到20億斤,果品的貯藏率達到38%,果品業年產值達到11億元,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10%。果品業區域布局和產業結構趨于合理,產業體系比較發達,果農收入大幅度增加,集中產區果農人均果品收入2000元以上,基本實現果品強市目標。

四、建設重點:

“十一五”期間,*市果品業發展重點實施三大工程

(一)果品布局優化和調優工程

全市著力發展和建設五大外向型區域特色果品基地120萬畝。其中以深州、*、*三縣市為重點建設創匯型優質梨40萬畝;以深州、*、安平三縣市為重點建設優質鮮桃系列基地35萬畝,使其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鮮桃果品基地;以棗強、故城、武強三縣為重點建設優質棗外向型基地20萬畝,以冀州、*兩縣市為重點建設優質蘋果基地20萬畝;以*、景縣、桃城區為重點建設優質小雜果基地5萬畝。在果樹品種上突出發展優勢新品種、地方特色品種和市場適銷對路的品種,努力建設區域特色果品基地。蘋果主要是發展優系紅富士、嘎啦、美國八號等優新品種;梨主要是發展黃金、圓黃、晚秀、綠寶石、晚秋黃梨等梨優新品種;桃突出發展深州蜜桃,重點發展優系大久保、中華沙紅、紅崗山、大京紅、美帥、仕女紅桃等優新品種;紅棗主要發展馬蓮小棗、冬棗、黃口大棗、金絲小棗等優新品種。小雜果主要發展杏梅、李子、杏等樹種的優新品種公務員之家

(二)果品提質增效工程

一是建設和完善果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大果品生產標準實施力度。二是加快建立健全果品質量監督檢驗體系,盡快啟動市果桑花質量監督檢驗站開展工作,全市完成3~5個縣市級果桑花質量檢測機構建設。三是健全果品病蟲害防治體系。搞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大力推廣生物、仿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充分利用天敵防治主要害蟲,形成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體系。四是加快無公害果品市場準入體系建設。對全市果品生產和經營全面實行產地環境認定和產品認證,推行果品市場準入制度,對農藥和有害物質殘留超標的果品禁止進入市場交易。加強與周邊市的區域合作,實現果品檢測互助互認,加大對國外、省外進入我市市場果品的監督檢測力度,確保果品食用安全。

(三)果品龍頭企業帶動工程

重點抓好“華發”、“鴻志”、“東方”、“津霞”等10家果品龍頭企業和組織,到2010年力爭使年產值超億元的市級龍頭企業和組織達到3家,全市果品龍頭企業輻射帶動的果農戶數力爭占到全市果品農戶數的70%。

發展現代化氣調庫,由現在的3家增至10家,建設和改造機制恒溫庫,進一步改善果品貯藏保鮮條件。新上果品產后商品化處理生產線10條以上,使全市梨、蘋果、紅棗等主要果品60%以上實現采后處理,提高果品商品質量和檔次。提高果品精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到2010年,全市果品加工能力要達到果品總產量的25%,果品深加工帶來的附加值與初級產品的價值比由目前的0.6:1提高到1:1。加快果品市場體系建設,建設和完善集中產區大型果品專業批發交易市場,在深州、*、*、棗強、*等地建設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地交易市場和果品專業銷售市場。在主銷區大中城市建立連鎖店和專營店,開展異地直銷,盡快形成多層次、多產、渠道的果品銷售市場體系。

五、保障措施

(一)實行目標責任制,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進一步提高對建設果品強市重要性的認識,要把果品業發展納入本縣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訂和實施本地果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確保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要層層建立目標和工作責任制,推行縣、鄉、村三級“一把手工程”,明確主要領導同志的責任,任務到人,目標量化,一抓到底。各級主管負責同志,要將果品業發展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親自規劃、狠抓落實、嚴格調度,通盤掌握好整個工作的進展情況,認真抓好落實,確保計劃落到實處。各級政府要建立嚴格的檢查驗收考核評比獎懲制度,市委、市政府對在果品生產、經營和管理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部門、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二)廣泛深入宣傳,全面組織發動

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通過專題節目、開辦專欄等形式,廣泛宣傳發展果樹的重要性,宣傳國家有關政策,采取縣、鄉、村層層召開干部群眾動員大會的方式,進行廣泛的組織發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行政領導講形勢、講政策,技術干部講效益、講技術,做到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家喻戶曉,人人明白。利用趕科技大集、培訓會、發放明白紙的形式,組織參觀學習等方式方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調動農村基層干部群眾調結構、發展果樹,促進增收的積極性,把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果品業的布署,變成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

(三)扶持壯大龍頭企業,推進果品產業化經營

大力實施以提高果品精深加工能力、采后商品化處理能力和貯藏保鮮能力為主要內容的龍頭企業技改擴建工程,積極謀劃興建一批技術先進、產業關聯度高、國際競爭力強的龍頭項目。強化金融支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培育壯大一批機制活、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骨干龍頭企業。認真落實國家、省支持果品的優惠政策,積極爭取扶貧開發、農業開發和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等項目資金向果品傾斜,積極利用國家退耕還林資金發展果品基地,積極爭取金融機構對果品業發展項目的投入,適當放寬貸款條件,增加貸款規模,市、縣級財政也要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支持果品業的發展。

(四)加快專業合作組織和協會建設,提高果農組織化程度

依托果品龍頭企業和組織,加快組建市、縣級果品行業協會及蘋果、梨、桃、棗等主要果品的行業分會和縣、市、區特色主導果品的行業協會,并賦予協會必要的協調和服務職能。加強對協會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不斷完善協會章程,健全制度,規范經營行為,實現公平有序競爭,提高整體效益。鼓勵果品生產、加工、銷售和技術服務等企業和組織,成立企業、組織聯合會,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市、縣政府要在財政補貼、貸款扶持、稅收減免、簡化注冊登記手續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使行業協會和聯合會為企業和果農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五)強化科技支撐,提高果品業科技含量

健全林果技術推廣網絡,完善市、縣、鄉三級林果技術推廣機構,穩定基層推廣隊伍,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高果農科技文化素質,使全市每萬畝果樹具有一名高級技術人員,每千畝果樹具有一名中級技術人員,百畝果樹有一名初級技術人員,村村都有農民技術員,戶戶都有明白人。加大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推廣力度,提高全市果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