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小春增收增產的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03 02:11:00

導語:關于做好小春增收增產的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做好小春增收增產的工作意見

編者按:小春生產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開端和基礎。小春生產是以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調整結構為主線,充分發揮區域生產優勢,積極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強化抗災措施和實用技術推廣增產。抓好小春生產,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抓好2010年小春生產增收增產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公務員之家

2010年我州小春生產的指導思想是:穩糧穩油調結構,發揮優勢創特色,依靠科技攻單產,產業化經營促效益。總體思路是:在保障糧食和食用植物油安全的前提下,適度調整小春生產結構,一定范圍內擴大小春馬鈴薯和冬季蔬菜的種植面積;依托攀西地區獨特的光、熱、水、土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效益產業;推廣先進適用新技術,規范發展產業化經營,切實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具體目標是:“兩穩兩擴三提高”,即:穩定小麥面積、穩定油菜面積,擴大小春馬鈴薯面積、擴大秋冬蔬菜面積,提高單產、提高品質、提高效益。計劃全州小春糧食總產398743噸,增加18980噸,其中麥類總產285621噸,增加4894噸;小春馬鈴薯總產56000噸,增加13081噸;新增蔬菜總產達到3萬噸以上。力爭小春為全州農民人均增加純收入30元以上。各縣市要根據全州總體要求,因地制宜提出增產增收目標任務,努力確保我州增產增收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二、開發冬閑田土,優化耕作制度

我州冬閑田、土面積大,適種作物多,開發潛力巨大。各縣市要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優化耕作制度,力爭不留冬閑空地,盡量種滿種盡。安寧河流域和低山河谷在穩定小麥、大麥、豌豆、蠶豆、油菜生產面積的基礎上,努力擴大小春馬鈴薯和冬季蔬菜生產面積;二半山及高山地區要努力開展旱地改制,利用預留空行種植蔬菜、豌豆、蠶豆、馬鈴薯、綠肥、飼料等作物,變一熟為二熟、變二熟為三熟;果園桑園地要因地制宜搞好間、套、圍種,充分利用林間隙地、閑地、空地,努力擴大小春種植面積,全州計劃擴大小春馬鈴薯3.33萬畝,達到22.00萬畝以上。

三、加強科技支撐,全力主攻單產

(一)大力推廣優良品種。

小麥要大力推廣“*19”、“昌麥28”、“西輻14”、“川麥45號”、“內麥9號”等優質高產抗病品種,積極引進試驗示范“綿雜麥168”等新品種。馬鈴薯重點推廣“會-2”、“抗青9-1”、“大西洋”等商品性好的菜用型高產品種。蠶豆選用“*大白蠶豆”、“涼胡5號”、“涼胡6號”。油菜引進試驗示范種植“川油”、“蓉油”、“德油”、“蜀雜”等系列雙低雜交油菜品種。大麥推廣“川大麥5號”、“雅大麥3號”、“川農90-18”等品種。要加大優良品種、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實用技術的培訓力度,著力提高單產,促進大面積平衡增產。通過品種的引進、改良,全州優質小麥面積達到52萬畝,占55%;“雙低”油菜面積達到21萬畝,占71%以上。

(二)認真落實配套技術。

要加大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突出抓好旱地規范化改制、測土配方施肥、小麥小窩疏株密植和藥劑拌種、馬鈴薯脫毒良種和壟作栽培、油菜合理密植和增施硼肥、稻茬麥(油)免耕覆蓋等關鍵技術的落實,提高技術到位率。小春經濟作物要突出抓好早市蔬菜生產和蔬菜工廠化營養缽護根育苗設施規范化栽培、柑桔無公害基地建設,努力創造條件,爭取國家和省上支持,開展無病毒營養袋容器育苗。小麥、大麥要把握最佳播種期,做到適時播種,防止由于低溫天氣造成冷害、凍害,大力推廣以機播為主的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雙低油菜要實行統一供種、集中成片種植、隔離防雜等保優栽培技術。馬鈴薯種植重點落實高廂壟作、帶芽播種、地膜覆蓋栽培等技術。

(三)狠抓開溝排濕。

我州近期大部分地區陰雨日偏多,降水增加,造成兩季田濕害嚴重。濕害對小春備耕和油菜育苗構成嚴重威脅,已育油菜出苗困難,部分已出現化苗現象,對于已造成死苗、化苗現象的油菜要抓緊補育一批預備苗。各縣市務必高度重視,正確制定技術措施,廣泛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和分類指導,引導農民開溝排水,及時開挖邊溝和廂溝,做到溝溝相通,排出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位,減小土壤濕度。要大力推廣免耕稻草覆蓋栽培等深溝高廂排濕實用技術。

(四)加強病蟲監測及綜合防控。

堅持“預防為主、統防統治”的原則,在作物病蟲害發生初期,采取有力的預防措施,堅決將病蟲危害遏制在萌芽狀態。一是要加大藥劑拌種力度,大力推廣三唑酮、戊唑醇拌種,全州麥類藥劑拌種面積達到109萬畝,藥劑拌種面積達到90%以上。二是大力推廣抗病品種,小麥推廣高抗條銹病、白粉病品種,油菜推廣抗菌核病、霜霉病品種,馬鈴薯推廣抗晚疫病品種。三是加強小春病蟲害的監測力度,搞好預測預報,抓好田間調查,制定防治策略和預案,聯網互動,及時預報。四是選用低毒、低殘留、無污染的農藥應用于生產,尤其是鮮食蔬菜、豌蠶豆等作物,限制用藥范圍,掌握用藥時期,使生產的農產品達到無公害標準。

四、強化高產創建,突出輻射帶動公務員之家

高產創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的有效途徑,是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平臺,是落實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的關鍵舉措。各縣市要結合當地實際,按照“連片成線”的總體要求,分作物、分品種大力開展“422高產示范創建活動”(即:集中連片創建畝產400公斤小麥、200公斤油菜、2000公斤馬鈴薯鮮薯的示范片)。通過“百畝攻關、千畝展示、萬畝示范”的模式,輻射帶動大面積生產。計劃在全州建立35萬畝小春糧油萬畝高產示范片,其中麥類30萬畝、油菜5萬畝。同時,各縣市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配套資金,大力開展技術服務,實現示范片優良品種、優良技術、優良品質和高產量、高效益的目標,輻射帶動提高小春糧油作物單產水平。

五、建設產業基地,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化進程

現代農業產業是通過現代科技、現代物質裝備、現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組織起來的產業體系,各縣市要認真貫徹《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的意見》和省農業廳《關于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的意見〉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快優勢特色種植業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要狠抓目標任務落實,準確把握建設標準,建立健全良種繁育、農作物病蟲監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技支撐和農產品市場服務體系,推進農業經營形式、農業組織形式和利益聯結等機制創新,多方爭取資金投入,細化措施,狠抓落實,建好馬鈴薯、油菜和茶葉、蔬菜等產業的核心區、示范園區,著力打造特色農業強縣,提高我州特色效益農業產業發展水平,加快我州現代農業產業化進程。

六、創新工作機制,強化組織領導

要充分認識小春生產的重要性和艱巨性,牢固樹立“小春不小”的思想,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措施的落實。

一是強化目標責任。實行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縣市要把小春生產主要指標列入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目標考核內容。州政府將對各縣市實行目標管理,與項目資金安排掛鉤,對工作扎實、任務完成得好的予以支持,對工作不力、任務完成得差的不安排或少安排項目資金。

二是強化政策落實。要抓好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和小麥良種、油菜良種補貼和馬鈴薯原種生產補貼試點等政策的宣傳落實。中央新增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主要用于糧食、油料產業發展,重點支持新品種、輕簡化集成技術試驗示范展示及推廣和高產創建等工作。

三是強化資金投入。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認真落實《四川省新增1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綱要(2009-2012年)》精神,切實加強糧食生產扶持力度,硬化預算約束,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和支農資金的增量要重點向糧食生產特別是主產區傾斜,確保糧食生產投入穩步增長。

四是強化服務保障。搞好良種、化肥、農膜、農藥、農機具的組織供應,抓好農資打假,嚴禁假冒偽劣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進入市場,造成坑農害農。要重點做好小春馬鈴薯種薯的準備工作,幫助農戶組織適宜品種,提高種植效益。另外,要搞好技術培訓和信息服務工作,組織廣大農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大培訓、大示范、大推廣“三大行動”,狠抓“五良”配套,實行政技物結合配套服務。公務員之家

五是強化示范帶動。抓好30萬畝麥類和5萬畝油菜萬畝高產示范片,做到各級領導有示范樣板、農業部門有示范點,充分發揮典型引路的作用,促進各項措施在大面積上的落實,提高良種覆蓋率和技術到位率,實現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