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幾點意見
時間:2022-04-03 09:46:00
導語:關于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幾點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全州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萬畝,比上年增加*萬畝;總產量*萬噸,增加*萬噸;產值*億元,增加*億元;預計薯農現金收入*億元,增加*億元;全州農民人均從中獲得純收入*元,增加*元。馬鈴薯產業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馬鈴薯高產配套栽培技術試驗,切實抓好技術儲備工作。狠抓分級銷售,強勢打造精品馬鈴薯。充分發揮州委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支持企業建立專用馬鈴薯生產基地,實行訂單生產,促進企業和薯農關系緊密結合,形成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合作模式。積極發展馬鈴薯專合經濟組織,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為薯農提供全程社會化服務,努力提高薯農組織化程度。五是加快推進產品品牌化。加強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監管和*馬鈴薯地理標志管理使用,加快*馬鈴薯證明商標注冊,引導馬鈴薯加工企業申報綠色食品。積極爭取召開全國大型馬鈴薯加工營銷會議,著力打造“*馬鈴薯”品牌。2010年是我州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快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年。經州委研究,現就2010年全州馬鈴薯產業發展提出以下意見,請各地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公務員之家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依靠科技,創新機制,按照“抓良繁帶基地、抓協會帶營銷、抓企業帶加工、抓重點帶全州、抓品牌增效益”的思路,大力推進種薯良種化、種植規?;?、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品牌化,加快構建現代馬鈴薯產業體系,加快建設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基地,加強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和*馬鈴薯地理標志管理,加快*馬鈴薯證明商標注冊,加大生產原原種、創新良種推廣機制、擴大加工營銷,推進發展方式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提高整體效益,實現“提速增量、提質增效”,努力把我州打造成“中國綠色馬鈴薯之都”。
二、目標任務
2010年全州馬鈴薯種植面積計劃210萬畝,比上年增加7萬畝;總產330萬噸,比上年增加14萬噸;平均畝產1571公斤,比上年增加14公斤;商品率達到55%,一、二代脫毒種薯占種植面積的35%以上。新建或改擴建昭覺、*、*、*、*5個縣的良種繁育推廣中心,全州生產試管苗1000萬苗,力爭原原種生產量達到2000萬粒,并創新和完善馬鈴薯良種繁育推廣機制。昭覺、*兩縣要建成省級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基地強縣,*、*、*、美姑、普格、冕寧6個縣要創建州級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基地強縣,帶動全州100萬畝專用馬鈴薯生產基地建設。
三、工作重點
一是加快推進種薯良種化。加強馬鈴薯品種選育、種薯繁育、良種推廣、質量控制等關鍵環節的技術創新與管理。州馬鈴薯良繁推廣中心負責供應合格試管苗1000萬苗,良繁推廣中心和昭覺、*、*、*、*等條件較好的網室負責生產原原種,擴大生產能力,力爭原原種生產量達到2000萬粒,2克以上的達90%,1~2克的占10%。良繁推廣中心要與州農科所合作建立馬鈴薯品種資源圃,州農科所負責10個品種展示,篩選適宜不同地區推廣的專用型品種,加強突破性品種的育成。整合有關項目資金對原種、一代種薯進行補貼,補貼面積13.5萬畝。二是加快推進種植規?;?。著力優化區域布局,規范和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實行相對集中連片開發和規模經營,推動馬鈴薯生產向優勢區域集中、向規?;丶?、向種植能手和大戶集中。在重點縣建設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馬鈴薯產業帶,生產面積10萬畝以上的縣,至少建立1個5000畝以上連片種植帶。三是加快推進生產標準化。以高產創建為載體,大力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全面提高馬鈴薯生產水平。堅持技術集成創新,全面落實“脫毒良種、適時早播,增施磷鉀、平衡施肥,深松整地、雙行壟作,密度四千、壟土三次,綜防病蟲、科學管理”40字技術要求,標準化生產面積占種植面積的70%以上。昭覺、*、*、*4個縣要切實抓好部、省、州馬鈴薯高產創建示范,全力打造大樣板、大現場,提升示范功能。
四是加快推進經營產業化。充分利用成涼合作平臺,建設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培育產地市場。公務員之家
四、主要措施
(一)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
一是州馬鈴薯良繁推廣中心生產的試管苗,縣級購買每苗0.10元,省級資金每苗補助0.15元;各網室每生產一粒合格原原種,由州政府獎勵生產單位0.05元。二是整合國家馬鈴薯良種補貼資金、省馬鈴薯產業化扶貧良種補貼資金、省級專項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資金和州級補貼,在全州范圍內實施三種模式的種薯補貼。第一種模式:“千村萬戶一畝地”原種推廣工程,全州實施1萬戶,每戶種植一畝原種,每戶補貼資金250元。第二種模式:“一代種薯補貼”工程,全州實施面積5萬畝,每斤種薯補貼0.4元,每畝補貼120元。第三種模式:“企業專用薯良種補貼”工程,實施面積7.5萬畝,每畝補貼30元,其中企業補貼每畝10元,州補貼每畝20元。農戶購買種薯后,補貼到戶,補貼情況張榜公布。三是落實《*州農業產業化銀行貸款項目州級財政貼息資金管理辦法》,對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繼續給予資金支持。四是將各縣市對馬鈴薯產業的投入情況納入州級目標考核內容。五是各縣市交售到州內11家龍頭企業加工的馬鈴薯,州政府按每噸0.50元獎勵相關縣市;各縣市外銷到州外的馬鈴薯,憑植物檢疫證,由州、縣市政府分別按每噸0.25元獎勵相關專合組織、協會或營銷大戶;對鮮薯加工工作抓得好、加工數量大的企業,年終通過評比給予表彰。六是州成立農業發展擔保公司,對用于馬鈴薯產業發展的貸款予以擔保。公務員之家
(二)加大馬鈴薯產業基地建設力度。
各縣市要結合自身實際,按照政府主導、農民主體、企業帶動、市場運作的原則,制定本縣市馬鈴薯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發揮優勢、科學布局,優勢優先、突出重點,圍繞需求、建立基地,連片種植、規模經營”的原則,集中力量打造縣域優勢產業帶和專業鄉鎮,推進馬鈴薯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抓好不同季節、不同用途的馬鈴薯生產,大春馬鈴薯向高二半山區集中,秋冬馬鈴薯向溝壩河谷地區集中。緊緊依托企業、市場和營銷大戶,推進萬畝鄉鎮、千畝村基地建設,促進馬鈴薯生產由點狀向帶狀、塊狀集中發展,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重點縣要抓好154個馬鈴薯種植面積在3000畝以上的重點鄉鎮的產業基地建設。
(三)加大科技措施推廣力度。
各地要狠抓高產創建,加大優良品種、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實用技術的培訓力度,著力提高單產,促進大面積平衡增產。
一是突出良繁體系建設,加快良種推廣。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種薯質量監控,嚴格按照《*省馬鈴薯種薯全程質量監控體系構建工作方案》執行,禁止不合格的種薯(苗)進入下一個生產程序,確保種薯質量。州馬鈴薯良種繁育推廣中心和有關縣市要充分利用項目資金,加快原原種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原原種生產量,加大大田網棚覆蓋生產原種力度。各縣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引導企業、專合組織加入種薯生產、經營行業,完善低代種薯串換機制,逐步實現良種推廣由政府推動為主轉向企業化運作為主。各地要確定主推品種,與州馬鈴薯產業辦公室銜接好所需的試管苗及原原種,做到品種對路。近期,我州重點推廣淀粉加工型品種米拉、涼薯14、涼薯17、涼薯8號、合作88等,蔬菜型品種涼薯97、抗青9—1等,縣級網室要重點抓好1~2個品種的生產。
二是突出種植模式創新,擴大種植面積。要不斷創新種植模式,在保持大春馬鈴薯凈作面積不減少的情況下,重點挖掘秋、冬馬鈴薯種植的面積潛力,向科技要面積、向空間要面積、向時間要面積。在二半山以上地區,推廣大春馬鈴薯/玉米(豆類)、玉米(豆類)/秋馬鈴薯、冬馬鈴薯/玉米(豆類)模式,改一年只種一季馬鈴薯或玉米為馬鈴薯、玉米(豆類)分帶間套輪作;在低海拔溝壩河谷地區,完善推廣大行桑(幼齡果樹)/秋(冬)馬鈴薯等模式。
三是突出科技措施落實,加強培訓推廣。嚴格按照《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州馬鈴薯種植技術規程》、《*州大春馬鈴薯生產管理工作流程圖》的要點培訓到位,照圖種薯,按標準生產,把關鍵科技措施送到戶,達到戶均培訓兩次以上。突出抓好顯效科技措施推廣。一是大力推廣脫毒良種,提高良種覆蓋率。二是抓好適時播種,大春馬鈴薯二半山區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種,高山地區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播種。三是增施肥料,大力推廣農家肥、磷鉀肥,增加農家肥施用量,擴大測土配方施肥面積,做到平衡施肥。畝施農家肥1500~2500公斤、尿素8~15公斤、磷肥30~50公斤、硫酸鉀5~10公斤(或三元復合肥40~50公斤)。四是大力推廣雙行壟作,提高規范化生產水平。壟寬100厘米(3尺),其中寬行67厘米(2尺)、窄行33厘米(1尺),窩距30~33厘米(0.9~1尺)。五是增加密度,提高馬鈴薯生產技術經濟效益。一般畝植4000株(窩)以上。六是加強以馬鈴薯晚疫病、早疫病為主的病蟲防治,做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四是突出高產創建,狠抓試驗示范。以馬鈴薯高產創建為載體,認真實施良種良法入戶到田工程,帶動科技措施落實,實現低產變中產、中產變高產、高產再高產。要認真落實縣級主要領導100畝核心攻關、分管領導1000畝展示示范、農業部門10000畝高產創建、鄉鎮村抓示范點的要求,力爭全州百畝攻關畝產3000公斤以上,千畝展示示范畝產2000公斤以上,萬畝高產創建比大面積畝增產10%以上。
(四)加大產業化經營力度。
馬鈴薯產業要發展,生產是基礎,加工是核心,營銷是關鍵。一是要建設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培育產地市場。以縣市為主體,州、縣市聯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西昌城區附近、*普雄等地首先建設馬鈴薯產地批發市場,盡快形成馬鈴薯交易集散中心。二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對龍頭企業支持力度,在信貸、貸款貼息、品牌申報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龍頭企業要積極創新,加強技術改造,開發高附加值的新產品,實現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采取租賃農民土地、“企業+協會+基地+農戶”、“企業+基地+農戶”等形式建設訂單生產基地。三是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培育專合組織,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組建合作社,自主經營。積極發展壯大中介組織、營銷大戶和農民經紀人隊伍,進一步提高薯農組織化程度。各縣市的重點鄉鎮要至少扶持鞏固1個馬鈴薯專合組織,重點鄉鎮的重點村要扶持1戶以上的營銷大戶。四是繼續堅持馬鈴薯營銷常年聯系人制度。依托中國農業信息網、*品牌網站,加大品牌宣傳推薦力度,為企業和各類帶動主體搭建政策平臺、發展平臺和服務平臺。公務員之家
(五)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產業持續發展,投入是保障,設施建設是基礎。一是要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在馬鈴薯集中產區,利用農業綜合開發、以工代賑、水保、水利設施建設、沃土工程等項目,改造中低產田土,完善配套設施。二是要加快通鄉通村道路建設。要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加快鄉村路網建設。對不通公路的馬鈴薯生產基地鄉村,要優先立項,盡快啟動建設。三是要改善農機裝備結構。充分利用國家農機具購置補貼項目,加快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具,提高馬鈴薯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四是要加快種薯貯藏庫建設。建設低代種薯貯藏庫,對低代種薯集中保管,防止混雜退化。五是要加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打造信息服務平臺,盡快建立便捷通暢、覆蓋面廣的馬鈴薯產業發展信息交流網絡。
(六)加大組織領導力度。
各縣市要充分認識抓好馬鈴薯產業對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穩定增長、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對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領導,形成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各縣市和州級相關部門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負主要責任。要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加強督查督辦,強化目標考核,實行以獎代補。要切實做到培訓、技術、資金、管理、督查“五到位”,保證服務高效運行。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創新機制,真抓實干,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使馬鈴薯產業真正成為農民增產增收的優勢支柱產業。公務員之家
- 上一篇:縣統計局經濟監測工作計劃
- 下一篇:司法局加大法律扶助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