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13 03:46:00

導語:政府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年終工作總結

20*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區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依靠全區人民,積極開展"作風建設年"和"盤活存量攻堅年、基礎設施建設年、體制創新開拓年、項目推進成效年"活動,全區經濟社會繼續保持了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較好地完成了區***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年度目標任務。

一、經濟質量穩步提升

20*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420.77億元,可比增長1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29億元,增長1.8%,第二產業增加值248.37億元,增長17.4%,第三產業增加值142.11億元,增長14.0%;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0.24億元,增長9.7%;實現財政總收入65.78億元,增長31.1%,其中地方財政總收入36.79億元,增長34.0%。

都市農業加快推進。實現農業總產值48.41億元,增長8.6%;農產品加工產值58.99億元,增長32.3%。克服臺風等自然災害影響,種植業、養殖業生產保持穩定增長。農業園區建設穩步發展,新建7個市級都市農業示范園區、2個省級高效生態農業園區。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2家。品牌農業不斷發展,新認定國家馳名商標1件,浙江名牌產品3只、杭州名牌產品9只,榮獲"中國生態甲魚之都"等稱號。進一步健全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禽流感等疫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認證無公害基地17家,無公害產品3只,有機農產品10只。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東苕溪余杭段防洪、土橋灣鐵路橋退堤擴孔等工程順利竣工,實施11座臨村山塘水庫除險加固和北塘防滲工程,榮獲省第***"大禹杯"銀獎。

工業經濟穩步發展。實施"工業強區"戰略,確立"三高三倍增"目標。實現工業總產值1166.75億元,增長21.3%;完成限額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75.76億元,增長8.8%。加快重點企業培育,規模企業完成產值905.62億元,增長24.1%;銷售收入突破億元企業達到162家,其中超10億元企業達到9家;華立、諾貝爾、鼎勝、華鼎、西湖汽車零部件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結構調整穩步推進,重工業產值增長26.5%,高于輕工業5.7個百分點。加快項目推進,167個已供未動項目動工建設147個,動工面積3781畝,鼎勝鋁業、春風摩托一期、諾邦無紡布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全力盤活存量資源,累計盤活存量土地1449畝、閑置廠房32.6萬平方米。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認定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4家,高新技術(研發)中心12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19.87億元,增長23.7%,新產品產值109.63億元,增長40.3%,專利申請1043件,授權611件,再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區稱號。繼續深化產學研合作平臺建設,倉前高新技術產業區塊項目有序推進。加強品牌創建,新增中國名牌2只、中國馳名商標5件。進一步加強余杭經濟開發區建設,規模工業產值達到116.55億元,增長22.3%。規范提升鎮鄉工業功能區建設管理水平,創建市先進工業功能區3個。優化工業發展環境,深入開展工業企業長效服務、百家示范企業創建等活動。爭取工業用地指標3646畝;新增注冊擔保資金1.49億元,擔保融資20.3億元;培訓企業經營者1500余人次;舉辦99場就業招聘會。

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明確建設旅游經濟強區和服務業大區戰略目標,以商貿、旅游為重點的第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54億元,增長17.1%。萊蒙商業中心(沃爾瑪購物廣場)、銀泰百貨利群店、杭州偉鵬家電市場、杭州華東機械市場一期等相繼開業,杭州宏豐家居城、浙江億豐家居建材城等項目加快推進。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首期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果品、肉類、水產、蔬菜等4大市場主體工程順利結頂。基本編制完成鄉村旅游發展和旅游商品開發營銷等專項規劃,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南湖滯洪區保護與開發、良渚"大美麗洲"等旅游項目進展順利。陸羽山莊成為區內首家五星級旅游飯店,假日旅行社連續六年躋身"全國百強",江南水鄉博物館成為全省首家國家博物館AAA級旅游景區。休閑觀光旅游快速發展,山溝溝景區獲得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稱號。成功舉辦20*休閑發展國際論壇、小丑嘉年華、法國文化周、第六屆中國茶圣節、雙溪水上狂歡節、超山梅花節等活動,余杭旅游知名度不斷提高。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74.1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3.12億元,分別增長14.9%和20.7%。房地產投資回升,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64.7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280.08萬平方米。金融業繼續較快發展,全區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余額達到604.16億元,增長19.9%;貸款余額460.14億元,增長29.4%;當年存、貸款增量雙超百億元。大力實施"創意良渚"基地戰略規劃,社區、中介、保險等服務行業繼續發展。

二、城鄉建設統籌推進

新農村建設繼續加強。大力實施新農村建設"十大工程",創建"星級村"102個。深入開展"清潔·綠化余杭"行動,全面完成首批24個重點推進村集中整治工作,啟動第二批96個重點推進村清潔行動,創建6個省、市級園林綠化村。村莊整治建設水平得到提升,創建8個省市級"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31個市級重點整治村。積極推進農民多層公寓建設,倉前、五常、星橋項目開工建設,塘棲項目順利完工并安置到戶。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31家,認定省級示范性農民合作社3家,大力實施"三位一體"農村新型合作經濟服務體系建設。率先在全省完成農房保險工作,政策性農業保險、能繁母豬保險工作全面開展。

基礎建設日益完善。規劃覆蓋面繼續擴大,編制完成接軌杭州決戰東部發展戰略、五常地區產業與空間發展、運河保護與開發等規劃。嚴格實施"陽光規劃"工程,強化規劃管理和執行。大力推進市政、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市民廣場、"595"立交橋改造、體育路延伸、02省道綜合整治、老104國道瓶窯段整治、鸕鳥陡嶺隧道等工程圓滿竣工;高教路一期、高教南路、人民路西延二期、西安路北延二期、南大街南延、和睦路、長新路、崇賢港口作業區一期、徑山古道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水景園二期、迎體路二期、文二西路延伸、勾仁大道南線、杭浦高速臨平互通連接線、"兩口兩線"余杭段綜合整治、石大線整治、仁和港口作業區一期、地鐵一號線余杭段、高教路二期等工程加快實施。徑山黃湖供水一期、220千伏橫嶺變二期擴容、110千伏鳳山變二期擴容和五常變等6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面竣工。

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不斷延伸城管綜合執法范圍,所有鎮鄉街道均設立了執法中隊。創新城管執法模式,啟動"數字執法"試點工程,積極發展城管執法志愿者隊伍。積極開展"四小車"、戶外廣告、馬路市場、城郊開水爐、建設工地圍護等專項整治工作,城管難點問題得到有效破解。強化市政設施日常養護,加強挖掘、占道、戶外廣告等各項審批管理。進一步加大依法拆違力度,共拆除違法建筑13.52萬平方米。全面推進城區清潔工作,城區街道45個村(社區)達到合格村標準。進入主城區公交一體化工作順利完成,公共交通管理得到加強。嚴格國土資源管理,工業用地招拍掛81宗,啟動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和宅基地整村整理試點工作。

生態保護扎實推進。編制完成區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通過省級基本達標生態區技術核查考核驗收。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塘棲污水處理廠通水試運行,良渚組團、余杭組團污水處理工程進水調試,臨平第二污水系統應急工程和黃湖、崇賢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進展順利,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逐步推廣。節能減排成效明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能耗和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分別下降8.0%和12.5%,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分別減少3.7%和5.5%。全面實施環境綜合整治,鞏固苕溪"禁鴨"成果,基本完成運河主干流兩側畜禽禁養。開展崇賢地區環境污染綜合整治,關停轉遷30家污染企業。超額完成省、市各項造林綠化任務,榮獲省綠化模范區稱號,百丈鎮被命名為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

三、改革開放縱深拓展

各項改革穩步推進。調整"一副三組團"規劃和建設機制,設立五常街道,城鎮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調整余杭經濟開發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與臨平街道分設。創新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組建城市建設集團。完善區行政服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功能,認真開展第四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開展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工作,22家行業協會全部完成脫鉤。繼續開展供銷聯社系統整體改革,穩步推進工業資產公司整體改制。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機制,流轉土地15.23萬畝,規模經營10.56萬畝。完成19個村的撤村建居改革工作和50個村的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務,東湖街道全面完成撤村建居。

對外開放繼續擴大。強化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成功組織北京、香港等招商推介活動,全年新批外資項目70個,合同利用外資4.71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1.84億美元;實際到帳內資78.17億元,其中市外39.55億元。外貿出口快速增長,實現外貿出貨值226.54億元,其中自營出口23.29億美元,分別增長13.3%和40.3%。外經工作取得新進展,成立境外機構4家,對外投資1383.6萬美元,泰國華立泰中羅勇工業園區正式啟動建設。與衢州柯城區"山海協作"工作穩步推進,與四川閬中新農村建設對口支援任務圓滿完成。對外合作交流不斷加強,成功舉辦20*瑞典·發現中國暨江南文化節,與法國碧茜市、英國科克利斯市等國外城市建立友好交流關系。

四、社會事業深入發展

文化建設出現新局面。文物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發現"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良渚文化博物館新館順利建成,周邊環境整治深入開展;莫角山核心遺址保護與展示列入全國文物保護重點項目。文化產業穩步發展,人民書店總部落戶諦都科技城。文體活動廣泛開展,成功承辦全國健身秧歌大賽、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等活動。文體設施不斷完善,區游泳館開館運營,創建省、市級"東海文化明珠"鎮鄉4個,省體育強鎮4個,"中國盲人門球訓練基地"在塘棲掛牌。文藝精品不斷涌現,曲藝杭攤《西湖春秋》獲得全國"群星獎"。啟動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塘棲廣濟橋修繕、瓶窯南山造像維修保護一期工程。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全省率先命名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通",農村有線廣播通響率達到95%,有線電視入戶率突破90%,順利完成衛星廣播電視轉星調整。

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入。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鞏固深化省級文明城區、體育強區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精心開展"傳承良渚文化,弘揚余杭精神"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創建文明村鎮、社區和單位。大力實施文化"精品工程",被命名為"中國故事之鄉"。統籌城鄉文明建設,認真組織"公民道德宣傳月"、"鄉風評議"、"太炎讀書節"、"相約周末文化夜市"、"十佳杰出青年"和"感動余杭"人物評選等活動。大力凈化育人社會環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進一步加強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和雙擁、人防工作,圓滿完成征兵任務。

教育衛生事業繼續加強。全面實施新一輪中小學布局規劃,余杭中學、余杭鎮二中、良渚鎮中、瓶窯鎮中、臨平街道中學、五常中心小學等項目開工建設,區社區學院、徑山鎮中、仁和鎮中新建項目和閑林鎮中、倉前鎮中擴建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大力實施名校集團化辦學,成立臨平一小等6個名校教育集團。進一步規范學前教育管理,全區3-5周歲幼兒入園率達到99.3%。推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初中升高中比例達到98%。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民辦教育、成人教育,多元化辦學格局初步形成。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啟動區公共衛生中心大樓、區一院主體遷建、區二院病房大樓等項目建設。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增設臨平、良渚2家衛生監督分所。全面開展"全民健康促進行動",促進全民生活品質提高。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工作,創建省市級衛生鎮5個、衛生村53個。積極貫徹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完善利益導向機制,強化流動人口生育管理和服務,穩定低生育水平,計劃生育率達到99.2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27‰以內。

五、民生建設不斷加強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8元,增長11.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983元,增長14.2%。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231.38億元,增長8.6%。居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24平方米和63.2平方米。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每百戶居民擁有汽車22.6輛,網絡寬帶、數字電視用戶分別達到10.3萬戶、6.5萬戶。

社保體系不斷完善。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新增就業人員18315人,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756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全區企業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8.94萬人、20.85萬人、22.06萬人、13.60萬人、15.38萬人。全面推進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征地農轉非享受政策優惠的參保人數達到49600人,有23643人按月領取養老基本生活保障金。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保人數達到60.12萬人,參保率為99.17%,報銷率為44.73%。擴大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覆蓋面,提高保障標準,5037戶11327人享受城鄉低保政策,全年發放低保金1355.61萬元。積極應對物價上漲影響,向1.5萬名困難群眾發放物價補貼251.7萬元。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累計幫扶各類困難群眾7096戶19757次,發放救助款3465.27萬元。住房公積金建制工作進展順利,凈增建制職工5482人。

市場監管繼續加強。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超山蜜餞等區域性產品質量問題明顯改善。深入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3685家。全面實施市場準入制度,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許可證取證率達到100%,食品市場、商場、超市全部建立進貨索票、索證制度。積極構筑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絡,創建星級文明規范市場11家、綠色農貿市場5家、食品放心店319家。切實加強藥品、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規范化管理,醫療用品市場進一步凈化。

實事工程順利完成。開展農民健康促進活動,建立534名社區責任醫師團隊,為7000余戶農村困難家庭、33733名慢性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為47.87萬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者提供免費健康體檢。實施山區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完成4個鎮鄉10個村(社區)的飲用水工程,新增農村飲水受益人口2.4萬人。對51719位70周歲以上無養老保障、無政府固定補助的老年人,由區財政按月發放生活補助,年發放總額3215.65萬元;對302位常年臥床不起的貧困殘疾人按月發放生活護理補助,發放總額56萬元。加強"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建設,全區所有建制村設立連鎖放心店,連鎖門店總數達到288家。實施通村聯網道路建設,完成聯網道路124.6公里;加快交通場站建設,開工建設仁和、崇賢、中泰3個鎮鄉汽車站。培訓失業人員、征地農轉非人員5311人,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8060人,培訓外來務工人員8514人。開工建設政府保障性住房16.56萬平方米,完成6.96萬平方米,其中建設經濟適用房、廉租房8.94萬平方米,完成5.96萬平方米;建設人才專用房、外來務工人員公寓4.26萬平方米,完成1萬平方米;建設農場安置房5.2萬平方米。實施城區"暢通工程"建設,制定臨平城區指路標志系統建設方案,改造5個路口信號燈;新建占道停車泊位100個,開放已建停車泊位235個,新建改建候車亭88個,其中港灣式候車亭30個,完成北廟河休閑街改建工程。開展送"百場演出、千場電影、萬冊圖書"下基層活動,新建基層健身苑(點)186個、籃球場26個、乒乓球室56個。免除全區農村小學生、城鎮小學及初中貧困學生課本和作業本費,免費總額1200萬元。

六、民主法制繼續推進

法治余杭建設不斷深入。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認真接受區人大的行政執法評議,積極支持區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進一步密切與各派、工商聯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聯系。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區人大代表議案、建議331件,政協提案348件,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到96.4%以上。推進"法治余杭"建設工作,首創"法治余杭"量化評估體系。深入開展"法律六進兩延伸"普法宣傳教育,倉前鎮"法律進學校"活動成為省、市"五五"普法示范點。深入開展行政復議工作,積極推行行政訴訟案件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進一步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三星級及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區)"達標率達到74.2%。全面實施"村務管理12345工程",繼續貫徹落實"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評價體系"。創新社區居委會"自薦直選"選舉模式,順利完成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啟動農村社區建設,被列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區"。

平安余杭建設全面推進。深入開展"平安余杭"建設,積極預防、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人民安全感和滿意度連續3年名列全市第一。加強基層基礎綜治工作,推進鎮鄉(街道)綜治工作中心建設。重視區長公開電話受理中心和群眾來訪接待中心建設,信訪工作進一步加強。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各類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到96.07%,形成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法律援助、12348法律咨詢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不斷規范,推行"規范管理、分類幫教、一人一檔"管理新模式。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新增區級應急預案9個,演練應急預案5次。進一步強化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實現事故發生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數三個"零增長"。

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政府服務水平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切實執行政務公開,落實政府采購、重大項目招投標等制度,財政性建設項目、專項資金管理和審計工作得到加強。完善經濟社會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專家咨詢、社會公示和聽證等制度,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進一步加大。組建新一屆區專家咨詢委員會,論證重大項目11個。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改版區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扎實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機關效能建設得到加強。嚴格執行各項廉政規定,黨風廉政責任制建設進一步增強。

統計、檔案、地方志、民族宗教、臺灣事務、僑務、老齡、關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所取得的發展成績,是區委正確領導和全區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也是各派、工商聯、人民團體以及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解放軍、武警駐余杭部隊和中央、省、市駐余杭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余杭建設和發展的各界人士、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政府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和不足。主要是:要素制約日益加劇,節能減排任務繁重,發展空間進一步受限,經濟發展方式亟需調整;產業層次不高,結構不盡合理,增長后勁不足,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比重偏低,促進區域長遠發展的大項目不多;城市化水平總體滯后,城市功能不夠完善,城市管理水平需進一步提升;社會事業建設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城鄉文明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社會管理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創新,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少數政府部門和公務員工作作風不夠扎實,服務意識不夠強,服務水平、辦事效率不夠高等等。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著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