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信局全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06-19 03:38:00

導語:經信局全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信局全年工作計劃

一、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以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深入實施“四集群”發展戰略為總抓手,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集群規模壯大,不斷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實力和發展后勁。

二、工作打算

1、強化對工業經濟的預警分析和指導。一是進一步完善經濟運行調度信息網絡,建立嚴密、及時、有效的預警預測機制,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跟蹤調度,準確判斷、科學決策,切實為實現明年增長目標奠定良好基礎。二是建立由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發改、經信、商務、財稅、金融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對重點骨干企業運行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盡最大努力為企業提供政策保障和優質服務,促進全區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按照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高端化、傳統產業品牌化的思路,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水平,構建優勢產業突出、核心企業支撐、產業集群發展、產品配套協作的新型工業化體系。一是突出四大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機械制造產業集群:重點開發輕卡載貨汽車、特種車、汽車零部件等產品,提高產品檔次水平。吸引國內外知名的發動機、輪胎、電池等配套生產企業落戶,積極融入國內外大型汽車企業的生產體系。突出發展煤礦機械、水泥機械、陶瓷機械、石油機械等整機和大型配套設備,積極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擴散和轉移,推進光機電一體化發展;醫藥及精細化工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醫療器械、醫藥中間體、生物制藥、化工新材料及專用化學品等產品,新建一批生物醫藥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和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導企業通過精深加工向下游產品延伸,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建設醫藥化工行業信息網絡平臺,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建材及新材料產業集群:依托挖掘骨干企業和品牌優勢,鼓勵企業進行產能整合。鼓勵區內各類建材企業向資源豐富、生產要素聚集的地區轉移。積極培育和引進陶瓷名牌,提升江北瓷都的知名度,建成江北最大的陶瓷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物流平臺和信息交流中心。積極推廣應用新型技術,推動建陶、水泥、冶金、耐火材料等行業實現清潔生產和高效集約化生產。大力發展有機高分子新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冶金新材料、金屬新材料、磁性材料、納米材料等新材料產業。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依托優勢骨干企業,扶持中小型紡織服裝企業發展,突出色織布和高檔襯衣兩大品牌發展,研發系列配套產品,提升服裝品牌。以服裝城為依托,加快服裝市場升級改造,實現市場與企業互動,擴大影響力和輻射力。整合內部資源、聚合現有生產能力,引導服裝加工專業村向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鞏固和擴大產品出口,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二是打造九大特色產業集聚區。按照產業集聚、企業集中、資源集約的要求,以大企業為龍頭,以特色產業為支撐,整合區域資源配置,促進區域生產要素向園區集聚,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規模競爭優勢的特色產業集聚區。重點規劃建設開發區汽車制造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雙楊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雙楊高檔建陶生產物流集聚區、昆侖機械制造產業集聚區、昆侖陶瓷文化產業集聚區、金城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羅村建材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嶺子耐火新材料產業集聚區、般河流域新材料產業集聚區等九大特色產業集聚區,使其成為承載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

3、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一是發揮各類創新服務機構的平臺作用,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國內外科技合作機制,繼續開展好“百名專家行”活動,加快科研成果的引進和轉化。二是加強政策資金支持和引導,實施一批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推進新產品產業化和重大產品技術改造。三是依托各產業集聚區,引導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項目集聚式發展。四是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做好高新技術企業的引才引智工作。五是進一步擴寬科技創新投融資渠道,引導各種資源向高新技術產業集中,打造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區高新技術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1%以上。

4、策劃建設好一些大項目好項目。結合我區四大主導產業集群的優化升級和產業鏈的延伸,對接好國家、省、市有關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緊盯國家鼓勵、投資額大、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加大前期工作投入,搞好工業項目儲備,抓好跟蹤服務,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同時對2011年排定的30家重點骨干企業、30項工業重點項目以及列入全市“雙百”企業和工程,嚴格落實掛包領導、掛包部門的職責,完善聯絡員制度,強化區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調度中心的職能作用,及時掌握企業發展、項目建設情況,加大政策扶持,切實增強骨干企業發展后勁。明年重點抓好魯豐織染有限公司投資6.6億元年產5000萬米高檔匹染面料生產線項目、魯泰公司投資3.82億元新上年產1800萬米高檔色織面料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淄汽投資5億元新上10萬輛輕卡和電動汽車項目等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的項目。

5、努力抓好節能減排工作。一是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和實施有關促進節能的能源和結構調整的產業政策。研究制定促進化工行業節能、發展公共節能、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從體制、政策、機制、投入等方面入手,加快發展低能耗、附加值高的第三產業,提高三產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二是堅持疏堵結合,在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同時,加快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提升建材、水泥、氧化鈣等產業發展層次,力爭在新型建材、高檔紡織、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方面,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促進成果轉化,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對全區經濟發展的貢獻份額。三是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八項必要條件”,加強“三同時”管理,認真執行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利用規劃控制、土地征用、節能監管、信貸控制等措施,實行項目“企業限批”、“區域限批”。四是抓好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審計工作,加強對省、市重點用能企業監督檢查和年度考核,建立完善全區公共機構節能工作聯絡員制度,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加強考核獎懲,確保完成年度節能目標任務。

6、抓好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利用現有的省市信息化推廣扶持資金政策,積極幫助企業精選項目,申報爭取資金。特別是抓住我市確定為全省“兩化融合試驗區”的機遇,幫助企業爭取“兩化融合試驗區”項目(目前已有10家企業的12個項目上報,另有4家企業的4個項目申報省“四個一百”工程),不斷完善“兩化融合試驗區”項目的管理制度和服務體系。加大扶持創新能力強、示范效應明顯的信息化先進企業以及具有重大示范推廣意義的兩化融合項目,積極扶持和引導企業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