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工作計劃三
時間:2022-01-18 11:00:00
導語:廣電工作計劃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舉辦北京奧運會的喜慶之年,也是我市貫徹市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實現“五年大跨越”目標的決勝之年。做好今年的廣播電視工作,對于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08年全市廣播電視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服務中心引輿論、壯大產業強實力、深化管理增效益、勤廉從政塑形象,抓住廣電中心南遷契機,推進廣電事業實現新跨越。主要目標任務是:廣播、電視在省臺用稿(片)各80條以上,在中央臺用稿(片)各10條以上,年度節目創優獲泰州市一等獎各3個、省政府獎各2個。有線電視新增入戶8950戶,力爭11300戶。廣播電視廣告經營創收確保1650萬元,力爭2000萬元以上。全系統總收入力爭達到6200萬元。實施廣電中心南遷工程,力爭7月1日前整體搬入新址辦公,向建黨87周年獻禮。開展和諧廣電建設,重新爭創文明單位和機關作風建設十佳單位,所有科室、中心進入“四好”科室行列,爭取有2-3個廣電站進入人民滿意基層站(所)行列。
(一)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實現廣電事業新跨越提供精神動力和政治保證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廣播電視作為黨的宣傳思想陣地和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貫徹十七大精神是廣電系統的首要任務。
一是強化理論武裝。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論、新觀點、新思想、新論斷,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導我們新實踐的理論法寶。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十七大的核心內容,是十七大精神的靈魂。科學發展觀是十七大的重大理論創新,是指導全黨全國工作的重大戰略思想。要在全局上下興起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熱潮,認真研讀十七大報告和黨章,在系統學習上下功夫,在加深理解上下功夫,全面準確地把握十七大的精神實質,增強黨性原則和理論修養,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以致用,用黨的最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是增強發展信心。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到2020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市委十屆四次全會提出了在蘇中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追趕蘇南“第二梯隊”、融入蘇南經濟板塊的奮斗目標。全國和全市兩個奮斗目標充分表明,今后10年是我市經濟社會大發展、大跨越的戰略機遇期,廣播電視作為文化產業和社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然迎來發展的春天,前景美好、前途光明。因此,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定思路,破除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墨守陳規的保守思想,把發展的速度放快一點,把發展的目標抬高一點,把發展的質態調優一點,把發展的眼界放寬一點,在宏觀發展的框架下考慮微觀發展,做到統攬全局、著眼長遠、心中有底,增強發展的信心和勇氣。
三是構建和諧廣電。廣電是個大家庭,家和萬事興。和諧出力量、和諧出人才、和諧出形象。首先是工作和諧,做到上下同心、上下同欲,思想合心、行動合力,齊拉一根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形成聚精會神搞建設、凝心聚力謀發展的工作格局。其次是人際關系和諧,倡導同事之間、上下左右之間學會互相關心、互相信任、互相體諒,求大同存小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努力形成“互拉袖子多提醒、互傳經驗共提高、互相關心同進步”的和諧人際關系。再次是人的內心和諧,幫助員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培養員工知足、感恩、達觀的“陽光心態”。
四是保持清正廉潔。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黨與腐敗“水火不相容”,表明了黨同腐敗作斗爭的堅決態度。廣電是座文化園林,人文素質、道德操守、法紀準繩理應比其它部門勝出一籌。從系統內發生的案件中吸取教訓,深刻反思,警鐘常鳴,倡導明明白白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處世。強化南遷工程監督,在工程施工、材料設備采購等方面公開透明、嚴格把關,做到“建成一項形象工程,樹起一座廉潔豐碑”。
(二)突出工作重點,狠抓關鍵環節,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2008年的廣播電視工作具有大事喜事多、目標任務重、工作壓力大的特點,又適逢廣電中心南遷,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不可預測性將是全所未有的。因此,我們在思想上有充分準備,措施上扎實有效,作風上雷厲風行,繼續發揚肯吃苦、不畏難的精神,勇于開拓,克難求進,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
一是以貫徹十七大為主線,打響“三大戰役”,營造宣傳強勢。黨的十七大精神是全面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行動指南。今年將迎來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新熱潮,貫徹十七大精神的宣傳仍然是今年新聞宣傳工作的主線。廣播電視將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以敏銳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超前謀劃、精心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出專題系列報道,形成規模、形成聲勢、掀起熱潮,在全市營造萬眾一心謀發展、昂首闊步奔小康的輿論氛圍。同時,今年還有全國“兩會”、奧運會、慶祝改革開放30周年和建國60周年三件大事喜事。全國“兩會”涉及中央機構換屆,政治敏感度高,導向問題至關重要;奧運會在我國首次舉辦,舉世矚目;慶祝改革開放30周年和建國60周年活動豐富,意義深遠。我們將提前策劃、開辟專欄、明確專人,適時推出有質量、有深度、有影響的大型報道,打響三大宣傳戰役,形成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的宣傳聲勢。突出“五年大跨越”這個主題,做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宣傳,制訂方案、落實責任,推出一批以盤點成果、展示變化為主要內容的系列報道,以事實說話、用數據對比、請群眾感言,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5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激勵斗志。五年實現大跨越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是我市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這在全省、乃至全國也不多見。我們將從大跨越中挖掘素材、總結經驗、精心包裝、著力打磨、做足文章,形成典型宣傳推介出去,塑造靖江新形象,體現靖江新活力,打好外宣“靖江牌”。
二是以“三貼近”為追求,優化節目形態,擴大聲屏影響。現在是“內容為王”的時代,媒體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內容之爭。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革新形式、豐富內容,才能滿足受眾的需求。2008年廣播電視推出了新版節目。廣播新聞保留原來的基本構架,對整點新聞進行了重新定位,強調新聞時效,增加單位時間的信息量,展現廣播新聞的強大優勢;廣播專題增設戲曲、音樂、電影、談話類節目,整合了部分聽眾審美疲勞的老節目;開通了“太平洋廣場直播室”,主持人每晚到直播室主持點歌直播節目,擴大了廣播的影響。電視對三個頻道及其主要欄目進行了重新定位,新聞綜合頻道彰顯政治色彩,將《靖江新聞》定位為時政類新聞節目,生活服務頻道凸現生活氣息,將《天天關注》定位為純民生類新聞節目,增加了四檔自辦經濟信息類節目,同時對頻道宣傳片、欄目片頭片尾進行了重新包裝,整體顯得大氣、時尚、明快、新穎。新版節目推出后,社會反響普遍較好,達到了改版效果。下一步注重吸收受眾意見,不斷充實完善,放大改版效應,擴大改版影響。新聞節目進一步豐富內涵,拓展外延,多推出解讀性報道和系列報道,深刻挖掘事件的成因,提供前景預測,展示新聞背景,讓受眾既了解一般信息,又掌握新聞原由,增加節目的深度;加大民生新聞的播出份額,把視角伸向基層,把鏡頭對準百姓,把體現黨的意志與反映人民心聲有機結合起來,使新聞報道更能反映社會生活本質。專題節目體現人文關懷,突出服務性、知識性、互動性,真正成為受眾日常生活的幫手、溝通協調的橋梁、釋疑解惑的益友。
三是以戶戶通為方向,挖掘網絡潛力,提高入戶水平。經過近幾年的艱辛努力,我市有線電視入戶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已經超過全省“有線電視戶戶通先進市”的評定標準。但這只是概念上的戶戶通,離真正意義上的戶戶通仍有差距,還有潛力可挖。今年我市有線電視發展的目標是入戶總數達到17萬戶以上,門樘入戶率達到100%以上,實現行業統計上的戶戶通。策應全市沿江開發和城市建設,主動與市規劃、建設部門對接溝通,根據全市開發和建設總體規劃,制訂網絡拆遷和改造計劃,增強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和可行性,避免無效投資、重復投資。加大現有網絡的更新改造力度,農村著重對老網絡進行逐步更新,加大光纖的使用率,增加光節點的密度;城區結合城中村改造和小區建設,整合網絡資源,提升網絡性能,采用雙向網絡結構敷設,力爭做到有線廣播、有線電視、廣電寬帶“三入戶、三覆蓋”。以南遷工程為契機,進一步整合設備資源,優化業務流程,推進廣播電視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改造,對于必須添置的設備毫不吝嗇,對于可以利用的設備修舊利廢,促進全局設備運行質態有明顯改善。
四是以市場化為導向,注重經營創新,保持創收增長。廣告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廣告經營要面向市場,遵循市場規律。我們將創新廣告經營思維,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敢闖敢試,跳出條條框框,重新審視經營理念,使運作的機制更加靈活,符合市場經濟的需要。按照行業分類經營的思路,積極構建廣告行業管理者與業務聯系人的經營管理網絡,通過廣告競標、時段競標、業務員認標等形式,創新管理手段。牢牢把握靖江“以港興市、港城相依”發展戰略給靖江的經濟和城市發展帶來的機遇,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在服務中求得廣告經營的增長。辦好改版后的《都市前沿》、《我愛我家》、《車行天下》、《開心美食》、《健康有約》等經濟信息類節目,利用聲屏媒體的優勢,精心策劃、巧妙運作,把房產、家居、家裝、車市、餐飲、保健等靖江熱點商業進一步炒熱,有針對性地激活廣告市場,把“蛋糕”做大。拓展創收平臺和經營渠道,跟蹤探討網絡媒體快速發展形勢下廣電廣告經營的新思路,辦好電視購物頻道等新的創收載體和陣地,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繼續按照活動“搭臺”、廣告“唱戲”的思路,全年策劃4-5個有規模、有影響的大型社會宣傳活動,在提升媒體形象的同時,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大外地廣告市場的開拓力度,增強與兄弟縣市媒體的互聯互動,利用靖江連接蘇南蘇北的區位優勢,把外地廣告吸引進來,提高外地廣告在創收總量中的比重。
五是以順利南遷為目標,嚴抓工程質量,推進跨越發展。南遷工程在完成前期論證、規劃、設計和招標等工作的基礎上,接下來將進入工程的第四階段,也是最重要、最復雜、最關鍵的階段——施工階段,這個階段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南遷能否如期進行,關系到今后能否正常運轉。我局將會同聘請的監理人員,加強對工程建設每一道工序的監管,把好進材關、質量關、價格關;對隱蔽性工程的施工,我局工作人員全程參與、全程監督。專業用房的改造建設按照行業標準,確保聲學、光學、屏蔽等專業參數達到指標、符合規范??茖W合理地安排好施工流程,制訂好施工方案,把好工程進度關,力爭7月1日前順利搬遷。
(三)深化各項管理,提升隊伍素質,以嶄新風貌重塑廣電形象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形象。我局現行的管理體系比較健全,涵蓋了廣播電視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形勢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不斷涌現,需要我們及時發現問題、完善制度、強化執行,把各項管理引向深入、把各項制度落到實處。
一是嚴格社會管理。社會管理是法律法規賦予廣電部門的職責,也是廣播電視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嚴把地面衛星接收設施安裝的審查、審核關,對非法安裝接收設施的行為,依法從速從嚴查處。加強對互聯網等信息網絡以及戶外電子屏傳播視聽節目的監管,對非法傳播視聽節目的行為一律取締。繼續加大《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的宣傳力度,加大對私拉亂接的查處力度,重點清理整頓集團用戶,堅決取締無證戶,清理欠款戶,杜絕人情戶,維護有線電視的市場秩序。
二是規范用工管理。為貫徹新實施的《勞動合同法》,與全系統臨時工統一簽訂了非全日制勞動用工合同。下一步將出臺《規范勞動用工管理的實施意見》,對勞動用工進一步規范。按照“定量、定員、定崗”的原則,以工作任務核定用工人數,徹底改變人員臃腫、人浮于事和個別部門、鎮站“臨時工干、正式工看”的不合理現象。按照“依法、擇優、自愿”的原則,對現行使用的非全日制用工人員進行清理,對超過一定年齡的人員統一依法清退;對于年齡、學歷、技能、身體及綜合素質等符合使用條件的,本人自愿,與其簽訂正式勞動用工合同,并按規定繳納“五險”;按照“分類使用、區別對待”的原則,對于以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為主的崗位,繼續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并按標準支付報酬。
三是統籌財務管理。調整廣電站財務管理體制,制訂印發了《廣電站財務管理暫行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和報賬制。在廣電站設立“收入賬戶”與“支出賬戶”兩個賬戶,從“收入賬戶”撥款到“支出賬戶”需填寫申請單,經局審核批準后撥款;所有支出由廣電站編制“報賬單”,每月到局報結一次。加強對辦公經費、專項經費和二次考核經費的管理,加強審核力度,嚴格把關、頂真碰硬,確保全局各類財務經濟活動處于嚴密監管之下,嚴禁亂開口子、亂發票子。
四是健全器材管理。制訂印發了《廣播電視設備器材采購及管線工程建設管理暫行規定》,按照公開、公平、公正、質優價廉的原則,對設備器材采購和管線工程招議標的方式、程序以及管理、結算等環節進一步細化,設備器材扎口采購,管線工程扎口管理,每年組織一次招議標活動,確定下一年度的設備器材供應商和管線工程承包商,做到使用與采購、承辦與決策分離,以質定材,論價選商,從源頭上堵塞漏洞,防范和杜絕商業賄賂行為的再發生。
五是加強安全管理。安全播出是廣播電視的首要政治任務,尤其是今年實施廣電中心南遷,安全播出顯得尤為重要。按照“不間斷、高質量、既經濟、又安全”的技術維護總方針,做好機房搬遷、光纜割接、設備調試期間的安優播出。加強技術口與宣傳口的銜接,優化播出環節中的流程,強化網絡巡查和片區管理,落實應急預案和措施,堅決防范“”等敵對勢力的攻擊和破壞。進一步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完善安全管理網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真正把安全生產的各項制度和措施落實到位。
六是深化隊伍管理。事業要興旺,關鍵在隊伍;工作上臺階,關鍵靠人才。由于歷史原因,我們的隊伍存在人員多、人才少的客觀現狀,能夠“拉得出、打得響”、獨當一面的為數不多。因此,將在全局實施青年人才培訓工程,制訂詳細的培訓計劃,加大人力、財力投入,通過鼓勵自學、全員輪訓、崗位培訓、“請進來、送出去”等方式,全面提高干部職工的專業水平和專業技能,在全局營造“好學上進、鉆研業務”的良好學風。發揮工會、團委、婦委會等群團組織的積極作用,經常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培養健康情趣。加強作風和行風建設,把服務意識貫穿到廣播電視各項工作之中,機關為一線服務、后道為前道服務、全局為社會服務,以優質的服務取信于民,獲得社會的回報,贏得群眾的支持,重樹廣電部門良好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