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的目的后有感

時間:2022-05-18 09:58:00

導語:讀教育的目的后有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讀教育的目的后有感

教育目的是什么,這是一個宏大而又難解的問題。身為一個一線教育工作者,讀完懷特海的作品后,不禁被深深地觸動了。之前并沒有深思過的這個問題,也時常在腦海中盤旋。

韓愈的《師說》一文將教師的功能定位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幾乎成為了我國關于教師的傳統認識。教師教育的目的就是傳授圣人的學說,解答疑難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學者,教書往往是無組織的行為,他們對世界對知識的認識很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在傳授的過程中自然而然也帶著個性的烙印。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由為少數人服務的、高水準的職業演變成了為公眾服務的機構。教師的職責不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因材施教也因為條件的原因幾乎得不到實現。教育的目的是否就因此發生改變呢?懷特海認為教育不僅僅是來促進發育,他更贊揚理智的卓越。把教育看做生長,就是希望通過教育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地發展,而不是把知識等外在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蘇格拉底早就提出,求知是每個人靈魂里固有的能力,并用瞎子作比來嘲笑當時宣稱能把靈魂里原本沒有的知識灌輸進去的所謂智者們。這就是反對用狹隘的功利尺度去衡量教育。然而,人們總是要給生長設定一個外部的目的,例如將來適應社會,謀求職業,出人頭地等等,壓著孩子朝這類目的努力,否則仿佛生長、教育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這位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教育家,在看待教育上的兩條戒律(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二,“所教科目務須透徹”)時,是抱有置疑的態度的。他認為在眾多的科目中選擇一小部分進行教授,會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不連貫的思想概念,會沒有任何生命的火花閃爍。由此可見,教育的功利性是應該被淡化的,應更多地著眼于個體的發展,從人本化角度來考慮,反對向學生灌輸知識,反對讓“校外考試”扼殺了文化的精華。

事實上,以往的應試教育正被這只“校外考試”的無形的手操縱著,師生們為了絲毫的分數之爭全心全意地死記硬背著那些“無活力的概念”,真是可悲至極。教育全力做的事,竟是以適應現實為目標來塑造學生。蒙田說過,學習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學習是為了發展個人內在的精神能力,從而在外部現實面前獲得**。同時,也正是獨立的人格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對改變現實起到偉大的作用。如果只是為了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又靠什么去完成呢?懷特海反對教育中無活力的概念,其實就是反對為應試而去學習的做法。帶著這樣的目的去學習是不可能真正學“好”的。記得有次在課上和孩子們提到臺灣問題,對這個當前的熱點,孩子們也知道一二。但大多數只知道,為了領土主權,所以我們必須收復臺灣,而且到時可能會干涉我們的,無非就是美國這個世界好事者。這讓我想起了曾看過的一篇文章,在采訪的日本中學生中,大多數學生認為中日戰爭還會再次爆發,而時間,很可能是在大陸收回臺灣以后。因為海峽是日本的運輸生命線,一旦失去,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且不從中來談什么日本的侵略性,就看日本學生在考慮問題的時候,真正地把地理、歷史及當前的國家經濟等問題都聯系在了一起。不禁感慨,我們的中學生還是單純地把知識當成一門課程,當作一個分數來學習,完全忽略了各個科學領域之間的相關性,更別提用它們來認識所處的世界,并極力地去改變它了。

所以,在素質教育轟轟烈烈地被推行開來的今天,我們更要去考慮教育的目的。如果教育工作者沒有辦法從思維上更新觀念,不能從根本上革新教育,那會如懷特海所說“從一種形式主義陷入另一種形式主義,從一團陳腐呆滯的思想陷入另一團同樣沒有生命的思想中。”新課改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遞者的角色,而是通過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判斷學生的需要,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推動和鼓勵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的探索。教育的目的也許無法簡單地明示,但作為教師,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學生對于生活的靈感、感悟和創造,“使學生通過樹木而見到森林”。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該如何發揮,是否就是對學生的思維放任**呢?這無疑過于簡單和狹隘的理解。我們要做的,是充分結合教材和課堂中的各種因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點燃他們的思維火花。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可以延伸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處。比如在教學《石壕吏》時,補充老嫗與差役的對話,借此體會人物的悲慘遭遇;教學《偉大的悲劇》時,想像斯科特等人如果安然回來,將要對人們說的話,體會英雄人物的胸襟;教學《赫爾墨斯和雕像者》時,可以讓學生續寫結尾,感受寓言的諷刺意義。當然,作文的教學更是訓練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好機會,讓學生從定文體,想中心,找材料,用語言等一系列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思維想像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萬不可強調唯一性,向一個既定的思維終點走近,這樣只會扼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當然,這個見解是不同于教師,甚至是不同于前人的。我在每堂課的開始都給學生三分鐘的時間說話,這輪的說話題目是介紹一個歷史名人,并談談自己對他的看法。讓我滿意的是,學生介紹的人物雖有“撞車”,但她們對于人物的見解確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些問題還在教室里成為了熱門的討論話題,大家各抒己見,我也獲益不淺。

不過,也要認識到,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被“激活”,只是一個方面,因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狀態畢竟還是建立在相對的基礎之上的,無限制的**不僅不能很好地鍛煉她們的能力,反而會讓學生進入思維的誤區。曾在聽課過程中聽到不少老師為了表現對孩子思維的鼓勵,最大程度地來表揚學生。一次詩歌《理想》的教學中,一個學生提到一個“有理想”的老人,每天做的就是在體育場鍛煉身體。老師對此也給予了肯定,然而我們不禁要皺眉,這樣的思考結果準確嗎?如果學生的回答,對問題的分析,對自己觀點的論證,明顯是存在漏洞的,教師是否還能因為要強調其“發散性思維”而一味聽之任之呢?我想,對學生思維的引導比訓練更重要,要引導學生的思維朝著正確的方向,朝著縱深發展。雖然創造性思維的特點就在于不受傳統思維定式的束縛,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失去了一切規范,甚至丟棄了最起碼的是非準則,那樣的思維必然是荒謬的。所以,我們要提供給學生一個思維發散的空間,努力激活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敢于想,愿意想;同時,教師也要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適時地進行點撥,讓學生學會科學地思考,提高思維的質量,從而真正達到培養其思維能力的目的。

最后用懷特海的話來收尾:“教育是一個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細節的過程。不存在一條由燦爛的概括鋪成的空中過道通往學問的捷徑。”教育的目的到底為何,需要我們在每次的教學過程中去思考;激活學生對一切的感悟和創造,需要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去培養和引導。這樣,教學才不會陷入程序化、機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終充滿著鮮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