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在民政會議講話
時間:2022-02-12 09:40:00
導語:局長在民政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我們這次全市民政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國、全省民政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10年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的工作任務,全面推進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民政建設。一會張市長還將就全市民政工作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并抓好貫徹落實。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2010年的工作作簡要的總結,并就今年的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2010年全市民政工作回顧
2010年,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全市各級民政部門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以惠民生、保穩定、促發展為主線,扎實工作,銳意創新,單項工作實現新突破,整體工作實現新發展。
(一)城鄉低保率先提標擴面,社會救助水平全面提升。堅持把社會救助作為保民生的首要任務和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著重在提標擴面、完善制度和規范管理上下功夫。在省政府確定提標擴面任務后,反應迅速,把握準確,加大資金爭取力度,市政府及時出臺《關于提高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城市低保標準三區和各縣市分別提高到240元、220元,增幅為9%和10%,新增低保人數7000人,增幅15%,位居全省第五;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1200元,增幅20%,新增低保人數3.8萬人,增幅25%,位居全省第一;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城鄉低保提標擴面任務。爭取城鄉低保上級補助資金1.23億元,較去年增加5405萬元,同比增長78.9%。全市開展了“低保規范化建設年”活動,通過復核清理和集中公示,提高了低保準確率和群眾滿意度,實現了“應保盡保”。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達到2700元和1600元,分別比上年提高700元、400元,增幅為35%和33%,集中供養率穩定在70%以上。農村低保、五保分散供養資金全部實現通過惠農“一卡通”發放。在今年物價上漲的形勢下,為保障城鄉困難群眾生活不受影響,市、縣兩級財政籌集1400萬元,按照城市低保對象90元、農村低保和五保對象45元的標準,為城鄉低保對象和農村五保對象發放臨時價格補貼。截至2010年底,全市城市低保對象5.42萬人,發放保障金9495.2萬元;農村低保對象19.3萬人,發放保障金1.74億元;農村五保對象1.31萬人,支出供養資金3129.8萬元。全市醫療救助支出4391萬元,同比增長13.7%,積極推廣縣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經驗,得到省廳高度認可。爭取城鄉醫療救助資金2400萬元,較去年增加1000萬元,同比增長71%。
(二)災害救助工作及時有力,災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面對年初的旱災和汛期的嚴重洪澇災害,及時啟動救災應急響應,迅速開展救災工作,保障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2010年8月,我市遭遇了1964年以來的最大水災。災情發生后,全市民政系統立即投入救災工作,及時查災報災,組織災區群眾開展抗災自救,由于工作主動,贏得了省廳大力支持和資金物資的大量傾斜,在軍分區、預備役、武警的大力配合下,動用車輛27部,運回棉大衣5000件、油布5000塊、帳篷1000頂、編織袋3萬個等救災物資,有效地滿足了災民需求并補充了我市救災物資儲備,爭取上級救災資金4580萬元,占全省下撥資金1.48億元的31%。保障了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住處、有醫療保障”,未發生一起因災傷亡事件。在重大災情面前,廣大民政干部職工經受住了考驗,向黨和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市民政局成為全省十七市民政局中唯一被省政府命名為“2010年全省防汛抗洪先進集體”的單位。禹城、齊河、、夏津、平原、樂陵、慶云作為重災區,及時轉移安置災民,大力開展災后倒房重建工作,有效保障了災民生活,得到省市領導高度評價。市財政局和民政局及時撥付首批中央冬春災民生活補助資金1080萬元,細化完善并周密實施救助方案,為冬春期間災民生活提供了保障。積極支援青海玉樹和甘肅舟曲救災工作,全市累計接收社會捐款581.7萬元,充分展示了德州人民樂善厚德的精神風采。
(三)雙擁創城工作成效顯著,優撫安置實現新的突破。我市代表全省接受國家雙擁辦的考核驗收,在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從領導小組的組建、雙擁辦的成立、檢查內容的分解、專題片和宣傳畫冊的制作、到現場準備,都給國家和省雙擁檢查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為今年爭創國家級雙擁模范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市建成社區雙擁工作站2205個、成立雙擁志愿者隊伍3000多支、雙擁活動基地和服務中心達到275個,初步形成了黨政主導、軍地互動、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社會化“大雙擁”格局,受到軍地領導高度評價。全市隨軍家屬就業安置率達到100%,正團級轉業軍官全部到黨政群機關部門任副縣級實職,副團職以下軍轉干部全部帶編安排進了黨政群機關和事業單位。針對今年征兵難的實際,我們在全省率先將農村義務兵和進藏義務兵家庭優待金分別提高到5000元和8000元,提高比例為67%和60%。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支持下,市直復退軍人事業單位安置比例達到近20%,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武城縣加大安置力度,行政執法局和交警大隊等20個事業單位名額用于招考退役士兵,三級以上士官全部安置到事業單位。完善撫恤定補對象醫療保障體系,農村優撫對象醫療實現“一站式”結算服務,全年共支出優撫醫療經費3205萬元。寧津縣加強光榮院建設,對70名孤殘優撫對象實行了集中供養。2010年全市支出撫恤資金2.73億元,同比增長17.5%,保障水平明顯提高。清明節期間,全市有近30萬人到烈士陵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齊河縣投資610萬元,新建了高標準的烈士紀念館,并在全市率先將散葬30個烈士墓集中安葬在縣烈士陵園。作為搶救性工程,全市初步完成了在市烈士陵園建設無名烈士園和無名烈士紀念碑的規劃設計及全市散葬烈士集中安葬在縣級烈士陵園的調查摸底和相關準備工作,為世代緬懷革命英烈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農村社區建設規模空前,城鄉社區建設協調推進。按照全省城鄉社區建設工作會議的要求,圍繞服務社區居民、促進社會和諧,積極推進城鄉社區建設。城市社區不斷健全完善服務體系,繼續開展示范社區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了社區管理服務水平。全市所有農村社區重新規劃為1687個社區并建點,完成了建設選址和規劃設計,465個已開工建設,涉及4100個原行政村、16萬個農戶,建成面積1010萬平方米。社區辦公服務設施得到完善,服務功能更加健全。深入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活動,“難點村”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五)行政區劃調整力度加大,社會行政事務管理更加規范。圍繞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積極穩妥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完成了14個鄉改鎮、3個鎮改5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工作,鄉改鎮調整率達到41%,超過省標準11個百分點。德城區、經濟開發區、運河開發區密切配合,對市區內13條道路的道路標牌進行了全部更新。扎實推進平安邊界建設,行政區域界線“兩圖一責”管理模式在縣、鄉兩級全面落實。經過市縣兩級的共同努力,全年共救助城市流浪乞討人員近4000人次,使他們得到了及時的救助和妥善的安置。全市12個婚姻登記處全部達到國家規范化建設標準,市局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十一五”貢獻突出單位。全市殯葬系統開展了“優質服務月”和殯葬改革示范活動,通過優質的服務,讓逝者安息,讓生者慰藉。市縣兩級陵園為近50萬人次清明節出行祭掃提供服務保障。推廣慶云農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設經驗,全市建立公益性骨灰堂846處,覆蓋率達到27%。通過加強規范管理和社會監督,促進了婚姻殯葬服務行風建設。指導全市社會組織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社會組織中的15個黨總支、86個黨支部、2729名基層黨員參與到此次創先爭優活動中。
(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力度,福彩銷售收入再創新高。在領導和建設單位、供熱單位、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市社會福利中心項目進展順利,300多名“三無”老人、孤殘兒童和優撫對象已入住福利中心;截至目前,全市農村敬老院達130處,入院老人達9800多名;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29處,入住老人余人,使他們在舒適的環境中,度過一個溫暖、溫馨的冬天。慶云縣社會福利中心占地165畝,總投資1.6億元,總建筑面積7.6萬平方米,一期工程集中供養區已經投入使用,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全縣五保老人的集中供養,集中供養率達到100%。占地16畝,總投資萬元的德城區福利中心項目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年各縣(市、區)建設民政基礎設施項目42個,累計投入1.73億元。福利彩票全年銷售突破2.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七)民政隊伍建設整體推進,為民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市局結合“兩高”和“創先爭優”活動,實施了“1234”工程,(即:健全一個機制,黨建長效機制;開展兩項活動,“爭先創優”和“兩高”活動;落實三項制度,聯系群眾、決策論證、行政問責制度;實現四個提升,提升黨組織凝聚力、黨員干部執行力、工作創新力、社會公信力。)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廳領導的肯定。推行了“三有”服務理念(即我們的低保家庭、五保家庭、優撫家庭等服務對象家中要有我們民政人的腳印,有我們民政人的問候,有我們民政人的承諾),提出了建設服務型民政工作目標,落實了領導干部聯系群眾制度,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歡迎。開展腐敗風險預警防控,制定了《民政工作腐敗風險預警防控操作手冊》。7月份,市民政局在市考評辦和優化發展環境辦公室組織的規模以上企業對60個部門評議中,取得第9名的好成績。組織了市民政局科以上人員、各縣市區民政局長參加的全市民政工作大觀摩活動,對全市47個現場點進行了觀摩,召開了專題會議進行總結講評,張市長、曲秘書長都做了重要講話,有力地推動了民政工作整體推進的步伐。
另外,規劃財務工作得到加強,全市民政預算內經費實際支出7.7億元,同比增長36.7%;爭取上級資金4.8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上級救助專項補助資金2.07億元,較上年增加1.05億元,同比增長102%。加快了民政信息化建設,德州民政門戶網及時維護更新。信訪穩定工作成效顯著,承諾熱線辦理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來電辦結率達到100%,一批信訪積案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慶云、陵縣、寧津強化基層民政信訪工作,變上訪為下訪,及時發現問題,將矛盾化解在基層,保障了民政對象的自身權益,為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這些成績的取得,除了民政系統的自身努力外,主要得益于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得益于各有關部門、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民政局,向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民政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各有關部門及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常年堅持在一線辛勤工作的全市廣大民政干部致以誠摯的問候!
我市的民政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與建設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民政要求相比,科學發展意識、創新意識還不夠強;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新需求相比,科學謀劃意識、超前謀劃能力還不夠高,適度普惠的福利制度還需要加強完善;與大民政建設的要求相比,民政系統的行政效能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進。
二、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今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以建設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民政為目標,以提高民政為民服務水平為核心,通過抓規范、抓投入、抓培訓、抓提升和信息化建設等措施,推動民政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全市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做出新的貢獻。
今年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要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加快建立低保標準的科學制定、動態調整、自然增長機制,使低保標準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按照城市低保標準不低于上年度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25%、農村低保標準不低于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30%的要求,逐步建立保障標準與財政收入同步增長的工作機制。今年我市農村低保必須達到省政府確定的1400元的保障標準,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適當提高。省里對城鄉低保補助水平要求達到城鄉低保標準的60%,我們還需進一步落實。強化低保規范化建設,扎實做好村(居)民主評議、家庭收入核查、“三榜公示”等環節,不斷提高城鄉低保規范化管理水平。繼續抓好敬老院規范管理工作,提高敬老院服務管理水平,確保五保集中供養率穩定在70%以上。逐步擴大醫療救助覆蓋面,做好城鄉醫療救助和其他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之間的銜接,全面推行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繼續做好城鄉低保家庭高等教育新生入學救助工作。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妥善解決城鄉貧困居民的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通過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不斷提高救助水平,努力使困難群眾的生活得到進一步改善。
(二)大力發展福利事業。按照中央“優先發展社會養老服務”的要求,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制定和實施“十二五”專項規劃,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堅持從平臺建設、隊伍建設、信息建設、制度建設和深化服務內容、豐富服務模式上取得突破,盡快成立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發揮市老年頤養中心的帶動作用,強化培訓,規范管理,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努力建設一個覆蓋城鄉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圈,打造具有德州特色的居家養老服務品牌。加快推進縣級社會福利中心建設,已立項和開工的要加快建設,未立項的要積極爭取盡快立項,今年要爭取再有3個縣級福利服務中心項目開工建設。全面落實孤兒保障制度,規范孤兒認定和資金發放程序,按照機構供養和分散供養每人每月1000元和600元的標準,市財政已制定了今年的中央、省、市補助資金分配計劃,各縣市區要將縣級配套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建立健全以發放養育津貼為核心、家庭養育為基礎、兒童福利機構為保障的孤殘兒童福利服務網絡。要按照“一體兩翼”的思路,促進福彩和慈善事業的發展,籌集更多的愛心資金,最大限度的維護好弱勢群體的利益。認真貫徹落實《彩票管理條例》,堅持“安全運行、健康發展”的方針,強化福利彩票營銷宣傳,統籌各票種穩定協調發展。今年的福彩發行量要突破2.7億,爭取2.8億。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關于加快慈善事業發展的意見》,完善工作體制,落實優惠政策,加強規范管理,弘揚慈善文化,支持慈善事業加快發展。繼續組織開展好“慈心一日捐”活動,擴大慈善專項基金規模,創新慈善募捐方式,暢通慈善捐贈渠道。精心組織實施慈善救助項目,實現慈善救助與政府救助的有效銜接。發展慈善組織網絡和義工隊伍,加強慈善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慈善信息公開,不斷提高慈善組織的社會公信力。
(三)努力做好雙擁和優撫安置工作。按照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新要求,繼續扎實推進擁軍工作社會化,建立完善促進雙擁工作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今年是全國雙擁模范城評選年,我們要全力以赴確保爭創成功,各縣市區要爭取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突破。繼續扎實推進擁軍工作社會化,結合農村社區建設大力加強社區雙擁工作站建設,著力打造具有德州特色的“一社區一站室”的建設模式。豐富和完善優待優惠政策,逐步建立普惠與優待相結合的優撫保障模式。規范完善撫恤補助市、縣兩級財政按比例承擔機制,完善撫恤補助標準與物價指數變動聯動機制,確保優撫對象撫恤標準隨當地人民群眾平均生活水平同步增長。在安排好優撫對象到省榮軍醫院療養的基礎上,結合市優撫醫院的啟用,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分批組織優撫對象在市優撫醫院查體、診治和康復療養。各縣市區要全面落實農村義務兵家庭5000元和進藏義務兵家庭8000元的優待金新標準,同時提高城鎮義務兵家庭優待金標準,納入財政預算,實行財政統一發放。復退軍人安置工作,今后要確保事業單位安置率市直不低于20%、縣市區不低于10%。進一步推進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逐步建立自主就業、經濟補償、城鄉一體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加強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確保城鎮、農村退役士兵培訓率分別達到92%和65%以上。大力推行退役士兵自謀職業,提高一次性補助金標準。開展優撫對象住房保障制度建設試點工作,第一季度完成優撫住房調查摸底工作,確定試點縣并正式啟動,第三季度通過立法調研,完成優撫住房保障辦法的擬定,報省廳審定。推動軍休工作規范化和社會化,落實軍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加強軍供站正規化建設,提高保障能力。做好烈士紀念設施改造修護工作,繼續推動市級無名烈士紀念園、無名烈士紀念碑建設和散葬烈士墓集中管理工作。
(四)統籌推進城鄉社區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繼續深入開展城市示范社區創建活動,推進城市社區信息化建設,努力實現城市社區建設規范化和管理服務信息化,不斷提高城市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水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意見》,以規劃為引領,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力爭年內每個鄉鎮(街道)建成3—5個建筑面積超1000平方的社區服務中心。進一步加強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社區管理機制,健全社區組織體系,落實農村社區“五個一”建設規范,即要有一處規范醫療衛生所,有一處商品齊全的日用品超市,有一名熟悉民政業務的民生保障員,有一支治安聯防隊伍,有一個群眾合作經濟組織。深化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按照省的要求,做好今年的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
(五)建立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堅持培育發展與管理監督并重、社會組織黨建與登記管理聯動,進一步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提高其服務社會的能力。7月1日前要健全完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社會組織黨工委工作機構建設,發揮好各級社會組織黨工委的職能作用,積極推動業務主管單位建立社會組織黨委(總支)。加大社會組織中黨組織的組建力度,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確保具備條件的社會組織全部建立黨的組織,正常開展黨的工作。探索在兼職人員中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力爭全市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面有較大提高。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落實承諾、踐諾、評諾制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繼續推進行業協會改革和重新登記工作,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努力解決政社不分、協會活力不足等重點、難點問題。積極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和公益性社會組織,研究制定扶持社會組織發展的政策措施,發揮社會組織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改進登記管理,開展社會評估,強化外部監督和執法監察,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六)依法強化社會專項事務管理。結合鄉鎮機構改革,加強調研,科學論證,規范程序,慎重合理調整區劃。修訂《德州市地名管理辦法》,制定出臺《德州市地名申報和審批規定》,推進地名命名、更名規范化。加快工作進度,年底前完成縣、鄉鎮駐地的地名規劃。加大地名設標力度,完善城區路、街、巷、門樓牌設置工作,完成鄉鎮駐地設標任務,到五月底,全面完成鄉鎮駐地的道路設標工作。做好行政區劃調整后邊界勘定工作,有關縣市區在部分鄉鎮區劃調整后,要認真做好村屬規劃調整,對邊界線村莊進行摸底排查,杜絕因行政區劃調整引發不安定因素。開展婚姻登記處等級評定,加快婚姻登記信息化建設,實現在線婚姻登記并與全省聯網,加強對婚姻登記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利用,鞏固和發展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成果。啟用全國收養登記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在線收養登記,促進登記管理規范化。健全完善救助管理網絡體系和服務體系,實現轄區有分站,社區有咨詢點,街頭有流動救助車,火車站等重要公共場所設立引導牌、救助亭,與110、120聯網建立聯動的救助管理網絡體系。推行殯葬惠民政策,今年要統一推行對90歲以上老人、農村五保對象、優撫對象基本喪葬費全部免除,對城鄉低保對象基本喪葬費減半并贈送花圈的“三免一減一送”殯葬惠民政策,這項政策的推出,每年將惠及近6萬個家庭。各縣市區要針對當地實際,積極爭取出臺更多的惠民政策,確保讓人民群眾優先享受發展成果,得到更多實惠。
(七)健全民政法規政策體系。法制保障是最有力的保障,政策服務是最重要的服務。城鄉低保制度的建立讓全市近25萬困難群眾免受饑寒之苦,特殊群體殯葬“三免一減一送”惠民政策的出臺每年將惠及6多萬個家庭。客觀講,民政法規政策體系建設是我們目前的短板,大家要認真梳理各項法規政策,結合當地實際,對群眾期待、條件成熟的,要抓緊制定出臺;對國家、省出臺的新法規、新政策,要及時制定實施意見和配套政策;對上級沒有明確規定而實際工作又急需的,要積極探索。逐步形成上下銜接、配套互補、符合實際、健全完善的民政法規政策體系,為民政部門依法行政、規范服務提供依據。現在有些群眾上訪就是因為政策落實不及時、不到位造成的。因此還要再次強調,凡是國家、省、市有明確政策規定的,必須按照標準時限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對因政策落實不到位而引發群眾上訪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責任,切實維護和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強化“四抓四促”,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
今年的工作任務已經確定,各科室的細化工作計劃也在這次會議上發給了大家。實現目標任務需要不懈努力,關鍵是要用創新思維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是人們為達到實踐目的和效果所采取的辦法和手段,關系到工作的效率和結果。我們要善于抓關鍵、抓重點、推全盤,要從工作發展的規律中找出主線,從繁雜具體的任務中找出重點,把握關鍵環節,找準著力點,以點帶面,推動各項工作健康發展,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為做好今年的工作,要通過“四抓四促”來推動工作落實:
(一)抓規范,促服務。抓規范就是堅持按程序辦事。民政工作涉及千家萬戶,直接關系并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直接關系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社會關注程度高,這就要求我們的各項工作必須規范運行,必須陽光操作。社會救助工作要規范運行,社會福利事業要規范發展,社會專項事務要規范管理,優撫安置政策要規范落實,基礎設施項目要規范建設,民政事業資金要規范使用,等等。總之,民政事業的發展離不開規范,建設服務型民政更需要強化規范。通過抓規范,不斷提高民政為民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二)抓投入,促基礎。資金投入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我們要立足主動爭取,拓寬工作領域。首先,要加大資金爭取力度。現在國家用于民生的投入在逐年增加,這給我們爭取資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民政工作是民生工作的重點,各級要認真研究上級的資金投向,有針對性地跑部進省,爭取最大限度的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更多的惠及民生。其次,要樹立“一體兩翼”思想。“一體”就是政府投入,“兩翼”就是福彩和慈善。加大民間資金籌集力度,提高彩票銷售收入,去年我市彩票銷售突破了2.5億,今年要繼續提高;挖掘好社會各界的愛心資源,在開展好“慈心一日捐”的基礎上,把集中募捐和平時募捐緊緊結合起來,拓寬募捐渠道。再次,要把握機遇。要緊緊抓住鄉鎮調整、合村并建、新農村建設、城中村改造等這些歷史機遇,利用好各種有利政策,創造條件,促進民政工作的發展,拓寬民政工作的領域。在城市規劃中,要將福利院、養老院、殯儀館等民生服務設施用地列政府規劃,提前預留位置;在社區建設中要讓開發商承擔公益事業責任,建設中要有社區建設和辦公服務用房,多渠道爭取社區辦公服務場所;在合村并建中,要將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列入建設規劃,一并施工建設。總之,要緊緊抓住目前有利形勢,創造有利條件,為民政事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抓培訓,促提高。今年要抓住市社會福利中心全面完工的有利條件,完善德州市民政干部培訓中心的硬軟件建設,切實發揮好其教育培訓功能。制定詳細可行的培訓計劃,從黨性作風、宗旨觀念、政策法規、業務技能等方面強化培訓,培訓要覆蓋市、縣(區)、鄉(鎮、街)、村(社區)四級民政干部職工,要重點強化鄉、村基層民政工作者和災害信息員、社會組織黨務工作人員等新領域、新內容的培訓工作,全面提升廣大民政干部職工綜合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政策業務精、工作能力強的干部隊伍,真正解決想服務、會服務、服務好的問題。
(四)抓提升,促發展。通過抓規范、抓投入、抓培訓,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整體水平,要確保工作的質量和提升的實效,要按照單項工作爭先進,整體工作上水平的要求,打造自己的亮點和制高點,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推動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民政全面發展。
同志們,今年的民政工作任務繁重,“十二五”的民政事業任重道遠,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艱辛的努力,建設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民政更需要長期不懈的實踐與探索。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拼搏奮進,銳意進取,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工作中更好地發揮作用,為建設區域經濟文化高地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