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會講話稿

時間:2022-05-30 06:13:00

導語:茶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會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茶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會講話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志們:

在這綠遍,茶香的美好季節里,我們迎來了茶業發展的豐收季節,也迎來了我們最尊敬的客人。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長期傾力支持茶業發展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省農業廳、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大學的各位領導和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向對茶業發展作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在第三屆山杯名優茶評比活動中獲獎的企業表示熱烈祝賀,對戰斗在茶業生產第一線并付出辛勤勞動的鄉鎮領導、農業科技人員和企業負責人表示親切慰問!

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在我市茶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旨在重點研究和突破新形勢下我市茶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和思路,加速推進我市茶業發展,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做優做強我市茶業的信心和決心。前面,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省農業廳、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大學領導作了重要講話,各縣區和市級有關部門要深刻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縣、縣等對加快我市茶業轉型升級作了很好發言,我完全贊同,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突出特色,發揮優勢,我市茶產業成效顯著

茶業歷經“九五”恢復發展、“十五”加快發展、“十一五”優化升級三個極不平凡階段。十余年來,我市搶抓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緊緊依托浙合作——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對口幫扶地區茶業發展這一平臺,牢牢抓住科技興茶這根主線,把科研教學單位的科技優勢與我市稟賦資源、生態優勢相嫁接,一大批適宜我市產業發展的先進理念、技術、工藝、設備落戶,直接轉化為發展產業的現實生產力,加速縮短了我市與發達地區茶業發展差距,凸顯產業后發優勢,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追趕型跨越式產業發展之路。

(一)樹立了茶業發展新理念。茶區涌現出上千服務茶區的管理干部、專業技術人員、業主、大戶,茶葉種植、加工、包裝、營銷等標準逐步與國內、國際接軌,“山”茶葉品牌已成為省著名品牌,山茶和七佛貢茶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山茶成為全國首批質量安全可追溯產品。茶文化開發內容不斷拓展,茶業產業鏈和增收鏈不斷延伸。生態、低碳、有機、名牌、精品、高端等現代茶業發展理念全面樹立。

(二)提升了茶業科技新水平。十多年來,通過引進、篩選推無性系良種,集成良種良法、節本降耗、提質增效的綠色有機茶標準化生產技術,大力推機械制作名優茶技術,建立無性系良種茶葉基地8.6萬畝,生態茶園面積3.6萬畝,綠色、有機茶園11萬畝,引進推名優茶制作機械340余臺套。全市名優茶產量已占總產量的70%。白堃元等專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適合茶葉生產的“低海拔、背風口、有水源、近公路”的建園方法、“選用良種、施足底肥、突出保水”的栽培方法和茶—草—畜—沼—茶、雞—沼—茶—雞的循環利用模式不斷創新完善??萍即龠M了茶葉優良的天然品質和先進技術的有機融合,并相得宜彰。

(三)奠定了茶業發展新地位。十多年來,我市先后參加了歷屆國際、國家“中茶杯”、省“甘露杯”名優茶評比,共獲國際名茶二支(桃園毛峰、山雪芽)、國家特等獎一支(七佛貢茶)、國家一等茶十支(山茶、貢茶、玉綠、雀舌等),省級名茶13支。山茶和白龍玉竹茶被評為名牌產品,山商標獲著名商標。市政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連續舉辦了三屆“山”杯名優茶評比活動,并在西安、成都、蘭州等地成功舉辦了山牌茶葉大型推介活動,承辦了災后茶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春茶分析會和川東北片區茶葉研討和名優茶技術培訓會?!吧健辈铇I集團已成為省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縣被省政府命名為現代農業產業——茶業強縣培育縣,縣被農業部列為茶葉栽培優勢區域和118個茶葉發展優勢重點縣之一,市被省列為名優富硒有機綠茶生產基地。茶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知名度不斷提升,在全省已占據重要地位。

(四)取得了茶業發展新效益。由于生產技術顯著提升,加之我市優越的生態條件,造就了我市名優綠茶內含物豐富、滋味醇厚、清香高長、質量安全等特點,茶葉均價高于全省茶價1倍以上。目前,據統計全市茶園面積已達到25萬畝,今年可實現名優茶產量4000多噸,產值8億元以上,茶區農民茶葉收入已占其純收入的50%以上,山富硒綠茶成為“七絕”之一。茶葉生產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茶文化的深度開發和茶旅游的快速發展,茶業綜合效益顯著提升。

二、提高認識,把準形勢,我市茶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一)充分認識茶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意義

——茶產業轉型升級是發展現代茶業的重要舉措。茶葉是當今世界最文明的飲料之一,位居世界三大飲品之首。茶葉可加工性強,產業鏈條長,關聯度高,涉及到一、二、三產業,可生產出許多延伸產品。加快茶業轉型升級,有利于促進茶業結構的優化,茶業科技的創新,茶業低碳經濟發展和安全化生產,茶業增長方式的轉變,茶業功能的拓展延伸,茶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加速傳統茶業向現代茶業轉化。

——茶產業轉型升級是打造名牌的根本保障。品牌是企業的靈魂,名牌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本。只有大規模才能支撐大企業,只有大企業才能形成大品牌,只有大品牌才能占領大市場,只有大市場才能保障茶業大發展,只有大發展才能促進茶業大跨越。山茶業集團的成長歷程和山茶業品牌的迅速興起,充分說明了整合企業、整合品牌、打造名牌的重要性。當前我市茶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市場競爭空前加劇,我們必須加快培育領軍型龍頭企業,著力打造茶葉知名品牌,努力提高我市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茶產業轉型升級是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資源共享和資源永續利用是茶業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加快茶業規?;?、標準化、安全化、產業化、生態化、品牌化、功能多元化建設和茶業企業整合,才能形成抗御市場風險能力強的“茶業航母”,才能形成主導技術、主推產品、主打品牌和主攻市場,做到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宣傳、分企管理、分企核算、自負盈虧,實現資源共享、節本降耗、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資源再生和永續利用,促進茶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茶產業轉型升級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做強做大茶產業是統籌城鄉發展、增強山區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路徑。茶業既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高效產業、主導產業,又是極具市場競爭力的新興產業、朝陽產業。據統計資料表明,目前全市茶園投產11萬畝,茶區農戶人均收入近千元;同時茶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優勢茶葉產業帶和有機富硒綠茶產區的形成,提高了茶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

(二)充分認識我市茶產業轉型升級的現實性和緊迫性

——轉型升級現實條件基本成熟。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市茶業發展規模、組織形式、品牌經營、功能拓展等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規模實現了從零星、分散栽培到以業主、企業為主體的規?;?、標準化開發的轉變,以業主、企業為主體建設和帶動發展面積達50%以上,產量占80%以上;生產實現了從小農生產、家庭作坊向專業化、社會化分工轉變,出現了專業合作社,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新組織形式;品牌實現了從縣域品牌逐步向區域名牌轉變,山牌茶葉獲著名商標、名牌農產品和全國首批質量安全可追溯產品,白龍玉竹獲名牌農產品;加工實現了從手工、半手工、半機械向自動化、清潔化加工生產線轉變,引進建成了加工能力較大的大宗茶清潔化自動生產線一條和名優茶清潔化生產線多條;市場實現從局部發展向全面拓展轉變,茶葉已銷往全國八個省、二十多個大中城市;功能實現從單一向多元轉變,茶業從茶生產、發展到茶旅游觀光、茶文化和茶深度開發,涵蓋了一、二、三產業。

——我市茶產業現狀亟待轉型升級。到目前為止,全市茶園面積、茶產值與縱向比,進步很快;橫向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現在:一是科技服務能力不足。全市從事茶產業管理干部少,重點鄉鎮無茶葉專業技術人員,致使機制、機修、機采和有機茶生產等技術推不能有效落實。二是品牌不響。全市雖推出山茶葉品牌,但全市百余家企業中僅10余家企業整合和使用山品牌,山品牌雖在全省和陜西等地小有影響,但比起西湖龍井、鐵觀音、普洱茶、竹葉青等國內知名品牌尚有相當大的差距,山茶的知名度還處于起步階段。三是茶功能拓展不夠。茶葉中經濟價值很高的茶多酚、咖啡堿、茶多糖、茶色素、茶皂素等未開發利用;結合我市悠久的女皇、先秦、三國、紅軍文化開發獨具特色茶文化遠遠不夠,結合名山、名城、名關、名湖、名泉等開發茶葉生態旅游觀光遠遠不夠。四是效益不高。由于我市無性系良種比例和標準化管理水平較低,效益不高,遠遠低于雅安、樂山等地市無性系茶園每畝5000多元和西湖龍井每畝超萬元的效益。我們說“三山(峨眉山、蒙頂山、山)鼎立”,客觀而言,無論從科技、品牌、功能拓展、效益上講,茶葉還是個“小字輩”。因此,我們必須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

——茶產業外部環境催逼轉型升級。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認為,當前我國農業進入一個總量平衡,結構矛盾突出,漲跌變化敏感的新階段。這個結論也基本上適用于茶產業。一是國內需求仍呈增長趨勢。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茶葉消費將繼續快速發展。同時,茶葉消費的多樣化、個性化、禮品化趨勢也將日益明顯。二是國外市場的基本格局不變,但不確定因素增多,市場風險增大。出口茶葉繼續維持量大利微的局面,但隨著日本、歐盟實現更加嚴格的衛生標準和一些帶有貿易保護性質的措施,出口茶葉不確定因素增多。三是茶產區興起,茶產業競爭更加激烈。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茶葉生產發展迅速,一大批現代茶葉產業基地和現代化加工企業建成。四是質量安全已成為茶葉能否在市場立足的關鍵因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保健意思增強,飲茶尤其是飲綠茶有利健康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消費者對茶葉質量特別是衛生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相關職能部門和輿論的監管也越來越嚴。時在催人,勢在逼人,我們必須加快茶業轉型升級步伐。

三、創新思路,多措并舉,強力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

新階段謀劃茶業的發展,要“跳出看茶業,跳出茶業看茶業”,堅持用現代農業理念謀劃茶業發展,以科技為核心,產業化經營為主導,走好低碳、有機、精品、高端的產業發展之路,大力實施低碳茶業、精品茶業、有機茶業、品牌茶業和生態茶業戰略,強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和綜合生產能力,積極構建現代茶業新體系,努力促進茶業現代化發展新跨越。到年,全市茶葉面積達到30萬畝,實現產量1萬噸,綠色名優茶產量占70%,有機茶產量占50%,總產值達到15億元以上。2015年,全市茶葉面積達40萬畝,實現產量2萬噸。把山茶業集團打造成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把山茶葉打造成中國馳名商標,努力把建成國家標準化茶葉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茶業強市和全國重要的高香、有機、保健綠茶基地,形成茶業發展“三山”(峨嵋山、蒙頂山、山)鼎立的新格局。

(一)優化結構,走科技化之路

堅持優勢優先、效益優先、突出重點原則,引導茶業布局向產業基礎條件好、生態條件最適、交通方便的產區集中,向功能配套齊全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集中,向優勢企業集中,構建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帶。堅持大力發展無性系良種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選老茶園,淘汰一批缺乏市場競爭力品種,重點引進一批高香型、優質豐產、抗逆性好的無性系良種,加快建立一批母本園、苗圃園和試驗示范園,促進茶樹品種結構的優化。堅持以消費者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組織科技協作攻關,加快新產品開發,形成以扁平型綠茶為主的茶類生產格局和特種茶、特色茶、飲料茶、保健茶、茶食品、茶用品等系列產品格局,豐富茶類產品結構。

繼續加強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西南農業大學、農業大學、省農業科學院等院校所的緊密合作,不斷提升科技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能力,建立健全科技創新、質量管理、人才培訓、現代營銷四大體系。緊緊依托科研、技術推部門,積極開發以節本、降耗、提質、低碳、增效為目標的系列技術,盡快形成良地良水良種良法良制良銷配套標準化技術和質量標準體系,力爭實現從環境、生產到流通全程標準化生產經營;繼續加大機制、機采、機剪、機耕等高效省力技術推,大力提升產業機械化水平。加強人才培訓,支持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校進行強強合作和與縣區職業高中聯姻,開設茶技班,加快培養較高層次的職業技術人才,著力培養一批制茶工藝大師。結合新型農民工科技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實施科技人員到戶、良種良法到園、技術要領到人的科技推新機制,加快專業化職業茶農群體培育,為茶業超常規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做大產業,走規模化之路

做大茶產業,首先要擴大規模,這次會議明確提出到2015年,全市茶園總面積達到40萬畝,這個目標是需要通過努力才能達到的。要將茶產業做大做強,使之真正成為我市農村的支柱產業,就必須走規?;?。要努力滿足未來的市場需求。茶是世界上消費量僅次于水的一種飲料,市場潛力巨大。隨著我國消費水平的提高,如果年人均消費量增加0.1公斤,那么全國就增加1.3億多公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擴大生產基地。要學習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我國的很多茶葉主產區近年來規模膨脹很快,氣魄很大,規模化之路走得比我們早,比我們好。云南省思茅市茶園面積從2007年209萬畝發展到2009年335萬畝,以茶產業帶動旅游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我們在今后一段時期,發展新茶園,必須根據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最佳氣候條件、土壤環境條件和區域,科學論證,科學規劃,相對集中連片,有計劃地擴大茶園規模,鼓勵有條件的農戶在自己的承包地上發展茶園,要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力爭發展一片、成功一片、見效一片、富民一方。

(三)培育龍頭,走產業化之路

做大茶產業,必須培育龍頭企業。適度規模經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前,我市茶葉加工企業很多,但還沒有一個在產、供、銷上起主導作用的真正的龍頭企業。沒有一個產業龍頭,就無法站在茶葉產業的高度,對企業本身和行業未來的發展作出預測,更沒有力量進行大投入,沒有真正的茶葉龍頭企業,就形不成真正的茶葉產業,就沒有人、沒有力量牽頭組織茶葉的精深加工,也就很難拉長產業鏈條。要建立一個較為成熟的茶葉產業,必須對目前的茶葉行業進行系統的整合和戰略重組,擺脫大量低水平重復建設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惡性競爭,在合法有序、自愿互利、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下,將資本與資源優化配置,組建集團,培育幾個頂天立地的行業龍頭,集中資源和優勢,來發展我們的茶葉產業。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開發名牌產品,培植大市場,挖掘大效益。目前,山茶業集團已具有領軍型龍頭企業的雛形,具備扶持的基本條件。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按照“誰帶動能力強、成長性好、關聯度高,政府就扶持誰”的原則突出扶持重點,把握扶持方向,、縣要盡快拿出領軍型龍頭企業培育方案,并把對龍頭企業的科技研發、人才培訓、標準體系建設、品牌打造、貸款貼息等扶持措施落到實處。除了培育扶持本市的龍頭企業,還要通過優化環境,大力招商引資,借力發展,引進一批實力強、技術新、產品有競爭力的企業來我區發展茶產業,解決基地、加工、投入、技術、市場等問題,提升產業化水平,這也是壯大市場主體、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很重要的途徑。

(四)鑄造品牌,走特色化之路

當前,我們明確提出形成“茶業發展‘三山鼎立’的新格局”,并為此做了大量的系統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說實在話,我們暫時還不具備將茶業“三分天下”的大氣和內涵,但務必樹立長遠觀念,堅定信念,長期經營打造。在品牌定位上,要結合資源、生產實際和市場需求,大打生態、文化、特色、有機牌,注重塑造品牌形象;在品牌塑造上,第一是制定規范,第二是扶擾扶強,第三是協調整合。當然這更多地是要借助市場的力量。這里要提醒各位企業家,必須充分認識到,品牌塑造是企業所共同面臨的問題,任何一家企業想要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在品牌管理上,要通過茶業協會統一管理品牌,統一制定品牌標準和品牌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在品牌推上,要抓好市場營銷,塑造名牌形象,準確把握茶葉市場供需信息,不斷改進茶葉包裝、提升茶葉整體包裝水平,通過告、媒體、網絡等現代手段和舉辦茶研會、博覽會、推介會、洽談會、招商會等,使我市品牌走出深閨,走向全國。

四、加強領導,強化協調,努力營造茶產業轉型升級的濃厚氛圍

俗語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人生有七雅,琴棋書畫詩曲茶”。不論俗也好、雅也好,都與茶密切相關,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費品。人們愛茶喜茶,我們就大力種茶,走茶葉產業化之路。實現茶葉產業化,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齊心協力,營造氛圍,共同唱好這曲興茶戲。

(一)認清形勢,思想認識要再統一。這次會議,除了國內頂級專家在理念上給大家講了一些茶業方向性、關鍵性技術外,今天的會議又提出了目標任務。這幾年每年要新增茶園面積3萬畝以上,一些同志聽到這個目標后可能有畏難情緒。之所以要市委、市政府要召開這次茶產業轉型升級研討會,就是要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引導農民、幫助農民、推動農民走產業化之路,在這個問題上,同志們必須思想高度統一,認識切實到位,工作力度切實加大。

(二)擺開陣勢,領導力量要再加強。、縣黨委、政府要把茶業列入“一把手”工程,制定出臺支持和推進茶葉產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把茶業各項工作細化到人、實行問責、問效,確保茶業工作高位推動,強勢推進。各級各部門要充分履行職責,協調配合,農業部門要發揮牽頭協調組織作用,搞好規劃,督促檢查和生產技術指導等工作,發展改革、財政、林業、科技、水利、扶貧、以工代賑等部門要把茶業發展納入規劃,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工商、稅務、衛生、質監、環保、文化、旅游等部門要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切實為茶業加快發展服好務。要建立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嚴格考核、逗硬獎懲,扎實推進茶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鼓足氣勢,優化產業投入機制。完善財政扶持機制。各級財政應在加大對龍頭企業、業主、大戶等產業主體產業直補、以獎代補和貸款貼息的同時,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產業科技研發、人才培訓、良繁基地、標準化體系和市場體系建設。完善項目整合機制。加大相關涉農項目整合力度,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產業基地水利、電力、道路、場地、冷藏等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把茶葉機械納入農機補助范圍。完善信貸融資機制。金融部門應加快探索農、企、銀三者之間產業化投入融資機制,圍繞產業發展需要,大力發展茶葉信用龍頭企業、專合組織,信用基地鄉鎮、村和信用農戶,切實解決大主體發展資金問題。完善產業主體之間利益連接機制。推行企業、專合組織、業主、農戶之間合資、股份合作等利益連接機制,加快資本聚集和資源融合,讓大農戶在生產經營中得到更多利益。

(四)造大聲勢,宣傳鼓動要再擴大。茶葉在省內外甚至國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由于宣傳力度不夠,遠遠未達到理想效果,現在可以說進入關鍵時期,各個部門尤其是宣傳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今后要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繼續搞好茶產業發展系列活動,充分利用互聯網、播、電視等新聞媒介,通過走出去辦節、到銷售區推介等形式,大造聲勢,實施“信息轟炸”,把茶葉的品牌叫響、叫火、叫熱。通過宣傳,讓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同志們,我市茶業發展優勢明顯,競爭力獨特,前景闊。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是我市農村經濟大發展的必然選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市茶產業發展,希望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把的茶產業做大、做優、做強,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