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牽手小康路
時間:2022-04-14 05:15:00
導語:黨群牽手小康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鹽都區“黨支部+合作社”為農民致富架金橋
(王益林劉志貴)
4月的鹽都,田野上跳躍著春天的活力和激情,也張揚著鹽都人追求全面小康的信心和氣魄。張莊街道葡萄專業合作社葡萄種植面積達1600多畝,帶動農民400多戶;大岡鎮花吉畜禽專業合作社18名黨員聯接1500戶農民,07年銷售達億元;潘黃鎮朱莊豆制品合作社搶占了鹽城市區75%的豆制品市場,社員年均收入達8萬元;北龍港鎮新濤南美白對蝦合作社幫助農戶外銷南美白對蝦180多噸,社員戶均年收入達20萬元……一串串鮮活的數字,展示出一幅幅“黨支部+合作社”引領農民發展致富的生動畫卷。
上訪戶走上致富路
鹽都區大岡鎮書樓村特困戶戴榮華是個老上訪戶,日子不好過時,就到民政部門要救濟。該鎮花吉畜禽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多次找其談心做工作,決定免費扶持他養雞,黨支部書記王庭元對其進行對口幫扶,定期上門傳授養雞技術。在合作社黨支部的扶持下,戴榮華兩年養雞3200羽,第一年脫貧,第二年致富,完成了從“上訪-救濟”專業戶到“養雞-致富”專業戶的轉變。
為不斷放大“黨支部+合作社”發展模式的富民效應,鹽都區積極組織合作社內的黨員大戶、村干部社員,通過巡回演講、現場傳授經驗、組織觀摩學習,啟發群眾放開思路想,放開膽子干,點燃農家人創業奔富的“心頭之火”。同時,通過基層黨組織牽頭引領,不斷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通過“菜單式”培訓,為農戶量身打造實用技術。與各院?!翱萍悸撘觥保埣夹g人員為農戶定期舉辦科技培訓班、技術交流會等,向他們“傳經送寶”,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和綜合素質,讓他們身懷本領闖天下。近年來,共培訓社員15000人次,催生了1869名種養大戶和971名年撮合成交額5萬元以上的農村黨員經紀人,129家作社帶動了5萬多農戶在市場“淘金”。
小鼠標點開大市場
潘黃鎮朱莊豆制品專業合作社黨員姚煒煒在黨支部的支持下,不斷擴大規模,開發新品,研發了“晶晶”牌盒裝豆腐等多款新農產品。為進一步擴大市場,增加銷量,姚煒煒瞄準了網絡銷售,借助品牌效應,朱莊的豆制品迅速沖出鹽城,先后打入山東、上海等外省市市場。目前合作社外地訂單不斷,每天都有近萬斤豆制品銷往外地,銷售極為火爆。
為有效拓展農產品市場,鹽都區積極引導合作社發揮比較優勢,選準特色產業,在專業上做文章、創特色,把產品的層次提升與開發品牌相結合,鼓勵合作社申報注冊農產品品牌,實施品牌經營,走品牌發展之路,以品牌促進產業提升,以品牌集聚市場效應。大岡花吉畜禽專業合作社的“挺圓”牌雞蛋、張莊葡萄專業合作社的“綠田”牌葡萄、潘黃鎮朱莊豆制品專業合作社“晶晶”牌合裝豆腐等一批農產品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拓展了空間、挖掘了潛力,有效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泥腿子做活水文章
鹽都區新濤南美白對蝦合作社由北龍港鎮潭溪村黨總支書記薛新濤同志牽頭成立的,長期以來,由于缺少統一的管理,潭溪村的白對蝦養殖種苗、飼料、藥品、銷售渠道混亂,養殖戶養殖效益不高,形不成規模。薛新濤同志召集養殖戶中的黨員同志統一思想,成立了南美白對蝦合作社,并建立了合作社黨支部,為養殖戶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告別“單兵作戰”的農戶,更能體會到加入合作社的優越。合作社現有成員85人,其中黨員11人,養殖面積達1000多畝。每年組織種苗7000萬尾、飼料260多噸,統一外銷南美白對蝦180多噸,社員戶均收入達20萬元。
鹽都區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發展農村經濟中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支部抓產業、黨員帶農戶,較好地實現了組織資源、人才資源、產品資源的有機整合,適應了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的新變化,使得黨建資源成功轉化為發展資源,使得黨建工作找到了服務發展的載體,從而有效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目前,全區12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單獨或聯合組建黨組織76個,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69名,在合作社中實現了黨的工作全覆蓋。
通聯:鹽城市鹽都區委組織部組織科
電話:88426109
郵編:22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