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通知
時間:2022-10-30 02:24:00
導語: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縣府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中發〔**〕1號)、《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意見》(**委發〔**〕1號)精神和市政府辦公廳《關于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通知》(工作通知〔**〕71號)的要求,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經縣政府同意,現就穩定糧食生產發展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對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重要性的認識
近年來,人口數量結構顯著變化,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糧食加工轉化能力大幅提高,資源環境對糧食生產的約束不斷加劇,糧食供需狀況發生了較大變化。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把重點放在產中進行調節,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保障糧食安全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的重要基礎。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農業和農村正經歷著深刻變化,糧食生產始終是農業的重中之重,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同時,糧食生產的穩定與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結構調整用地密不可分。因此,無論從關注民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是從發展現代農業、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糧食生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穩定糧食生產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糧食是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中具有基礎支撐作用的產品,糧食生產是利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的重點,農業的機械化、規模化也主要在糧食生產上才能充分實現。因此,構筑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必須緊緊抓住穩定糧食生產這個重點、難點和關鍵領域。
當前,糧食持續增產的基礎并不穩固。異常氣候引發的災害性影響加劇,耕地、勞動力和水資源的制約增強,以及人均耕地少、種植規模小、生產條件差、生態條件和耕作制度復雜等,糧食生產的基礎仍較薄弱,種糧成本持續增加,糧食生產的比較效益仍然較低。各街鎮鄉和縣級有關部門要認真分析糧食生產的新形勢、新情況和新問題,任何時候對糧食生產都不能掉以輕心,任何地方對糧食發展都不能麻痹懈怠,必須進一步提高對穩定糧食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發展糧食生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發展生產穩定糧食。
二、**年穩定糧食生產的目標和工作重點
我縣穩定糧食生產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314”總體部署,圍繞統籌城鄉和建設現代農業,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主線,以主攻單產、穩定總產、增加效益、拓展農業功能為目標,以建設重點基地、主抓重點作物、突出重要季節為抓手,以推進土地流轉、發展種糧大戶和專業代耕戶、實行規模經營為著力點;以整合資源、增加投入為保障,穩定完善糧食扶持政策,努力推進糧食規模化、優質化、標準化生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實現農產品有效供給。
目標任務:緊緊圍繞“提高糧食單產、穩定提高農產品有效供給能力,確保口糧安全,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主題,**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43萬噸左右。為此,我們要理清思路,找準穩定糧食生產發展的重要環節,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統籌兼顧。
(一)重點抓好水稻,大力發展玉米,兼顧馬鈴薯、紅苕和雜糧。水稻是城鄉居民的主要口糧,稻田既具生產功能,又具生態功能。水稻不僅增產潛力大,而且相對容易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稻谷也是糧食中最耐貯藏的。因此,應堅持糧食生產以大春為主、大春以水稻為主的方針,把水稻作為糧食生產安全的重點來抓,根據市場需求和糧食生產的效益兼顧飼用糧、加工用糧和菜用糧食的發展。
(二)以糧食主產鄉鎮為重點。中央和市里制定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將繼續向糧食生產的重點區域傾斜,以充分調動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努力改善主產區域糧食生產的基礎條件,加快優質糧油基地建設步伐,確保城鎮居民的口糧供給和調控糧源。加快糧食低產區中低產田改造,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繼續保持糧食產需基本平衡的格局。
(三)突出抓好大春糧食,兼顧小春和晚秋生產。一年之季在于春,春耕備耕是一年中的重要農時,全年糧食生產中最關鍵的環節。抓好春耕,實現滿栽滿種,糧食增產才有基礎;只有適時搶早培育壯苗、適時早栽早插,才能趨利避害奪取豐收。小春是一年糧食生產的開端和基礎,晚秋是保障全年糧食生產的最后一道關口,雖然占全年糧食總產的比重不太大,但對確保全年糧食穩產豐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鍵是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勞動力和水資源的時段優勢,揚長避短,發揮資源優勢,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三、全面落實穩定糧食生產發展的各項措施
(一)落實扶持糧食生產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和基層政府抓糧的積極性。為支持糧食生產發展,國家和市將繼續鞏固、完善和強化各項扶持糧食生產的措施。各地要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土地出讓金用于基本農田建設、糧食最低收購價和種糧大戶、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等扶持政策。要加強資金使用監管,保證糧食補貼資金專項用于糧食生產;堅持補貼資金向種糧大戶傾斜政策;建立產糧獎勵資金、防止耕地撂荒和強化重大病蟲害防治掛鉤機制,強化各級政府和農業服務機構的責任;積極探索農業建設項目投入、基本農田數量與穩定糧食生產的評估機制,把國家穩定和扶持糧食生產的相關政策落到實處;開展糧食生產政策性保險試點,化解農民種糧風險。
(二)切實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水平。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基本要素,也是農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和可靠的生活保障。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嚴格保護耕地,守住基本農田。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力度,強化耕地質量建設。當前農民呼聲最高、要求最迫切、影響糧食穩定發展的最大限制因素就是農田基礎建設滯后,沒有一定規模和標準的基本糧田,很難實現機械化和適度規模經營。高產穩產基本農田作為國土整治中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是事關可持續發展的大事,功在當代、惠及子孫、利在千秋。各地應抓住國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土地整治、目前農村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有利時機,整合土地整治、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和農業發展等財政重大專項支持,按照節約集約用地、科學規劃基本農田布局、統一集中整治的原則,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水平,持續推進商品糧食基地建設。建立一批主要生產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和社會化服務、糧食生產的商品率超過70%以上的高產穩產商品糧食生產基地,為發展現代農業奠定基礎。各地在基本農田保護中要突出稻田這個重點,加強冬囤水工程建設,強化冬春稻田蓄水,恢復去年因旱改種面積,把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在43萬畝以上,努力提高水稻單產,確保口糧食安全。繼續實施中低產田改造、沃土工程、移土培肥和退耕還林地區基本口糧田建設等重點項目,通過工程措施與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節水栽培等農藝措施相結合,增補土壤有機質,培肥地力,改變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加強耕地質量監測,防治農田污染、防止水土退化,建立和完善耕地質量評價體系,努力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水平,保障工業化、城市化和生態環境建設對耕地的基本需求。
(三)著力培植糧食種植大戶,促進土地規模經營,提高農民種糧效益。無論是從解決技術推廣入戶到田和提高農民的素質,還是解決種糧比較效益低、增加農民收入、防止耕地撂荒、發展農業機械化等,突破口都在擴大種植規模。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務必要把培植規模種植大戶列為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種糧直補中的大戶傾斜政策、種糧大戶農機獎勵補助政策、農業部門的新型農民培訓和科技扶持等措施,制定既能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又能體現公平公正、有利于操作考核的實施辦法。通過政策驅動、科技促動、產業化拉動,促進土地通過委托代耕、租賃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向種植能手集中。建立促進農民的生產經營方式轉變與提高科技推廣緊密結合的新型農技推廣機制,探索農機專業化服務的新路子,培植農機專業戶,組建農機專業服務隊,積極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減輕種糧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四)大力加強科技支撐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糧食單產水平。穩定發展糧食生產,面積是基礎,單產是關鍵。單產水平的高低取決于科技應用水平。強化農業科技支撐,要突出抓好四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抓好技術集成創新。各地要因地制宜圍繞以糧食作物為主體的耕作制度、主導品種和主體技術的完善,強化區域性技術開發,整合良種展示、免少耕栽培、測土配方施肥及區域測報站等任務,結合糧食基地建設等項目,建立相對集中和穩定的綜合試驗示范基地,集成創新具有區域特色、適應現有生產力和水平的簡單化、標準化的技術規程,特別是要加強應對異常氣候影響和有害生物防治的關鍵技術集成推廣,不斷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當前要重點抓好“一增六改”綜合技術的推廣,即增加用種量,提高栽植密度;改單季種植糧食為糧經飼結合,推廣稻田耕作制度改革,開發秋冬季資源;改單純選擇大穗型高產品種為當地針對性、適應性強的高產優質抗病耐密品種,一鄉確定1—2個主導品種;改人工翻耕為機耕或免少耕;改分戶育秧育苗為集中育秧育苗;改分散施肥為測土配方施肥;改病蟲害分散防治為統防統治。二是大力開展高產創建活動。農業部門要建立不同模式的示范田和示范片,通過明確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使優惠政策與優勢作物相結合、與實用技術相配套,鼓勵科技人員把論文寫到田間和農戶去,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通過示范推廣,宣傳高產典型,以點帶面,引導農民學科技、用科技,掀起爭高產、創高產、促高產的良好局面。三是強化新型農民技術培訓。培養新型農民是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關鍵和抓手之一。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發揮好統籌、協調、組織和服務的功能,充分利用農業、教育、科技、文化等各行業、各部門的現有資源,形成培養新型農民的合力;要把培訓內容農民是否需要、培訓方式農民是否接受、培訓結果農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培訓效果的標準,大力開展種糧大戶知識培訓,提高種糧農民的綜合素質。四是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機制。要關心愛護基層農技人員,抓住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的機遇,完善各級各類推廣單位和人員的崗位責任,著力解決農技人員的知識結構和人才分布不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推廣的良種和技術不適應現有生產方式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要求等突出問題,解決好農技人員的實際問題,穩定一支精干高效、懂業務、善推廣的農技推廣隊伍。各級農業技術部門要以提高糧食單產、增加農民收入、保障主要農產品供應為己任,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依托種植大戶和專業合作社,辦樣板、作示范、搞指導,努力提高技術普及率和到戶率。
(五)切實抓好春耕備耕和防災減災工作,為確保今年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針對近期遭遇的嚴重雨雪冰凍災害,各地要積極組織干部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災情、查苗情、查墑情、查病蟲情,積極落實災后補救措施,完善減災防災技術方案,加強分區技術指導,指導農民科學運籌肥水,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開展統防統治和應急防治,確保小春生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及早落實糧油生產計劃,強化技術培訓與宣傳,切實保障農資備供充足。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加大農資打假力度,深入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資。嚴肅查處各種亂漲價、亂收費、假冒偽劣、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如化肥價格出現大幅度、不合理上漲,物價部門要適時采取限制出廠價、規定流通環節進銷差率或規定零售環節最高限價等措施控制化肥價格過度上漲,切實保護農民利益。認真做好群眾投訴舉報工作,加大假劣案件查處和曝光力度,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四、切實加強對糧食生產的組織領導
確保糧食持續穩產增效,關鍵在各級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穩定糧食生產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穩定糧食生產發展的決策上來。要完善糧食生產一把手負責制,對本地區發展糧食生產、保障口糧供應和糧食總量基本平衡負全責。關鍵時節主要領導要深入基層,分管領導要常抓不懈,切實加強工作督導。縣農業局要對各街鎮鄉糧食生產情況進行考核,主要內容是穩定糧食總產、防止耕地撂荒和加強重大病蟲害防控等,對未完成目標的將減少農業項目安排。各有關部門要齊心協力、密切配合。農業主管部門要落實分片包干責任制,技術人員要落實種植大戶技術指導崗位責任制,根據農時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采取多種方式分層次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和培訓,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財政部門負責各有關優惠補貼資金的籌集和發放,保證各類補貼資金按時發放到種糧農戶。國土、水利、農業綜合開發等部門要抓好糧食主產區域標準糧田建設。供銷社要發揮主渠道作用,做好化肥生產供應。工商、物價部門要會同農業部門做好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控、管理工作。糧食部門負責地方糧食儲備計劃的分解落實,負責組織指定的糧食經營企業按最低保護價格收購稻谷,并組織好國有及其他糧食企業與糧產區和農戶簽訂產購合同。農發行負責對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發放收購糧食的貸款。監察部門負責監督并管理農民群眾的投訴。新聞宣傳部門要加大對糧食生產的宣傳報道力度。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加強溝通,搞好配合,共同做好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工作。
- 上一篇:社會用語用字執法檢查通知
- 下一篇:全國文物普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