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公司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10-09 11:21:00
導語:電纜公司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改制前的背景
1、公司歷史沿革
1970年,經××市機械工業局批準,原成立于五十年代由自由經濟實體和合作社演變成的四家小型電線生產廠(新華、光輝、長江和紅旗)合并組建成一家集體企業——橋口電線廠。隨后該廠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先后更名為××電線二廠和××第二電線電纜廠。1997年7月工廠隨××市撤局放小政策,下放至橋口區歸計經委(現經貿委)管轄。并于1998年1月完成工商注冊。此次改制經評估工廠資產1850萬元,職工投資112.7萬元,凈資產828.6萬元,工廠總股本828.6萬股,由職工合作基金股萬股和法人代表股21.9萬股三部分組成,每股價為1元。其資產屬集體所有和職工個人所有。職工人數743人,其中退休職工299人,在崗職工379人,待崗職工65人。
2、企業基本概況
(1)企業主營電線電纜生產制造和銷售。主要產品有電力電纜、控制電纜、架空(絕緣)線、橡套線、塑料線、同軸電纜、插頭線、電話線和汽車線等系列產品。
(2)企業股權結構
企業總股本:828.6萬股。其中,經營層股:28.2萬股,占總股本3.4%,職工合作基金股:148.9萬股,占總股本18%,集體股:651.5萬股,占總股本78.6%。
(3)人員結構
職工總數713人。其中,離退休職工:375人,在崗職工:315人,內退職工:26人。
(4)企業財務狀況
2004年企業主營收入2億元,實現利潤270萬元,上繳稅收530萬元,根據××聯合資產有限公司和××大華會計師事務有限責任公司對企業資產進行審計評估,截止2004年5月,企業總資產為5612萬元,凈資產2458萬元。
二、企業面臨的問題
一是發展資金不足,限制了企業發展速度。××第二電線電纜廠是家老企業,廠房、設備都比較陳舊,電線電纜行業又是料重工輕行業,資金大進大出,利潤菲薄。企業通過內部挖潛,生產能力和空間利用已達極限,企業需要的生產經營資金和技術改造資金,除去企業每年通過自我積累資金和其它籌措外,資金缺口較大。
二是企業集體資產所有者不明確,產權不清,責任不明,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在1998年改制中集體資產占整個股份的67.1%,當時是作為退休職工工資和醫療福利的保障。但是隨著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工廠已實行了退休職工養老金社會化發放,這樣退休職工的養老、醫療有了保障,集體股退出就是一個新的課題。如何明晰這部分資產的產權?如何盤活這部分資產?
另外,受1998年當時條件限制,改制不徹底,職工雖然投了資,但沒能轉變身份,當其投資回報收回后,其風險意識、責任意識開始弱化。
三、改制過程及方案
1、改制目的
企業實施第二次改制的目標:實現“三變”——企業變性質、職工變身份、經營變機制,同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
改制目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企業發展,做大做強企業。
2、改制的原則
(1)堅持制度創新,同步推進和完善企業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
(2)堅持入股自愿、股權平等、同股同利、收益共享、風險共擔、民主管理的原則。
(3)依法依規、公開透明、實事求是,既講究規范性又講究可行性。
3、改制方案
××第二電線電纜廠為了實現企業“第三次創業”的設想,在跨入新世紀之時,就已著手探索在新形勢下企業的發展之路。2002年二屆二次股東代表大會通過了企業《2002年深化改革實施要點》,第一次把產權制度改革改制工作列入企業發展的議事日程,并依據武政辦[2000]102號文件和武政辦[2001]111號文件精神,先后制訂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探索性方案和產權制度改革方案第一稿、第二稿。2004年企業依據武政辦[2003]66號文件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經反復討論、修改,完成了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方案第三稿,并提交企業第六次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方案如下:
(1)確定基準日,合理界定資產
企業聘請××聯合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對××第二電線電纜廠的整體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進行評估,評估基準日期確定為2004年5月31日止,經評估后的凈資產為2499.2萬元,作為企業改制資產價值依據。
(2)土地使用權的處置
企業現使用土地為原有行政劃撥土地,是土地證權屬單位,占地2萬平方米,廠址座落在漢口解放大道2號,評估后土地使用權價值576.7萬元,經與區國資管理部門和區經貿委、區集改辦共同反復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即新組建企業在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仍可繼續使用,如改變土地用途,需報經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準。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出臺集體企業土地使用權政策時,按新政策辦理。
(3)職工經濟補償
參照政策規定,××第二電線電纜廠在此次改制過程中,企業要與職工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按職工工齡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對于一個發展中的企業,對職工具有良好的凝聚力,而企業的發展,職工作出了重大貢獻,改制后的新企業發展還要依靠他們。因此對經濟補償標準,企業不是簡單一刀切,而是鼓勵職工投身、投資新企業的發展,具體辦法是:
a、以591元作為每一工齡年補償基數,當職工以其經濟補償金向新企業投資入股,并與新企業簽定勞動關系時,享受企業優惠政策:一是提高職工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為每一工齡年1000元;二是一九九八年改制以來給職工的投資配股(即量化股份)轉為新企業股份,股權歸職工所有。
b、對距法定退休五年以內和年齡滿三十年的職工,按政策規定由企業“養”起來,但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有一部分還將繼續留在崗位上。對這類職工,由新企業繼續與之簽訂勞動關系,并視職工本人意愿,在此次改制中享受企業給予的相關政策規定。即:一是愿意將股份投入新企業并在新企業崗位工作的職工,享受經濟補償金優惠政策,同時作為擁有新企業股份的職工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二是愿意實行內部退養職工,其經濟補償金預留給新企業轉為保險金,由新企業按規定發放生活費,并為其向社保機構繳納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和失業保險金,到法定退休年齡后,辦理退休手續。
c、對傷病殘職工由新企業接收管理,其經濟補償金預留給新企業為其發放生活補貼和交納各項社保金。
d、預留一塊資金轉入新企業作為離退休職工和傷病殘職工的政策性補貼、生活補貼和繳納退休時的醫療保險金。
(4)職工合作基金股的處置
職工合作基金股是由二部分組成,一部分是1998年企業改制時職工為支持改制以個人現金投資入股;一部分是企業鼓勵職工投資入股,將企業自有積累集體資產一部分進行量化,按1:1.3的職工投資與量化比的比例將集體資產量化給職工的股份,該股份職工有收益權,無所有權。該部分占當時集體資產的
22.4%。改制幾年來企業發展了,得益于全體職工當時的大力支持,將量化股轉為個人股權是職工的愿望。企業認真研究了職工的愿望,這批職工在企業改革中積極支持改革,承擔了風險,應該得到實惠,同時為了不違反政策,企業與區集改辦、區經貿委等方面協商確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集體資產處置必須通過職工代表大會進行表決。為此工廠第六屆職工代表大會通過了有條件轉讓股權的決定,具體就是鼓勵職工投身投資新企業,當職工將原股份投入新企業時,其量化股份一并轉入新企業,股權歸個人所有。在此次改制中,該部分股份轉為自然人股份。
(5)剩余凈資產的處置
企業改制不是要分光資產,而是在政策范圍內合理處置資產,為新企業發展作好鋪墊?!痢恋诙娋€電纜廠在安置好職工后的剩余資產,主要用于新企業建立績效考核的期權制度,主要用于企業經營管理層和四個核心層職工在完成企業規劃、年度目標任務、資產保持增值和業績考核后的激勵。為此工廠在改制文件中專門設立了《崗位職務員工持股方案》,并在第六屆職工代表大會上獲得通過。該資產作為集體股一部分為工會持股會持有,屬社團法人股。
4、改制后公司股本及股東
2005年3月企業完成了工商注冊。
改制后公司更名為××第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公司總股本1828.6萬股
其中,自然人股份760.9萬股,占總股本的41.6%
持股會股份1067.7萬股,占總股本的58.4%
計49位股東,其中自然人股東48位,社團法人股東1位。
5、債權債務的處理
企業改制后,繼續承擔改制前企業的全部債權及債務。
四、改制過程重大事件回顧
××第二電線電纜廠由于其先集體后股份合作制性質,在實施第二次改制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市還無先例,對這些問題企業通過自身的努力和與市區各級部門共同探索實踐中,得以解決。
1、關于量化股權轉化為職工個人股權問題
由于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和改革工作的進行,企業就此問題多次與市區國資部門進行交流。焦點在于××第二電線電纜廠其資產的屬性是否集體所有制資產?企業是否有權處置集體資產?集體資產是否可以無償轉讓給職工個人?國資部門強調集體資產是國有資產的一部分,國有資產不能無償轉讓,企業強調集體資產是企業自我積累,職工有權決定資產處置。至黨的十六大召開,明確了集體經濟是公有經濟的一部分后,此問題逐步達成共識:××第二電線電纜廠是由集體所有制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是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為主的集體經濟”(《十五大報告》),受當時條件限制,企業改制并不徹底,集體資產仍占企業資產相當大的比例,職工沒有轉變身份,既是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投資人,又具有原集體所有制企業職工身份,帶有濃厚的傳統集體經濟形態。這次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要明晰的是原集體資產,因此該資產屬性是勿庸置疑的,它既不是國有資產,也不是職工個人資產,是企業全體職工所有。而轉化為職工個從股權的部分集體資產是企業98年改制按職工投資的一定比例量化給職工的,職工承擔了風險,使企業得到了發展。將該部份集體資產轉為個人股權,既合情合理,也不是無償轉讓。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精神,集體資產處置必須通過職工代表大會進行表決,從而為解決此問題找到出路。
2、關于“持大股、控股”的問題
××第二電線電纜廠實行第二次改制,最初職工認為是分蛋糕,是最后的晚餐,人人都想要。但是企業在對政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后,認為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與一些企業改制實際上是把企業固定資產或土地變現分給(補償)職工后,關門、變現、走人,而××第二電線電纜廠改制是要發展,不是分蛋糕,更不是最后晚餐。資產要合理分配,才能有利企業發展。因此企業通過制定鼓勵職工投身投資新企業發展,形成資本構成多元化、股份化的改制思路和方案,引導職工以其經濟補償金向企業投資入股,留住了職工,穩定了職工隊伍。
那么,是否現在“持大股、控股”就是合理分配資產呢?企業認為在目前情況下,由于企業資產較大,如果是管理層收購,個人出資,那么企業這些在黨的多年教育下的領導干部沒有能力購置。如果通過政策性購買,在考核和監管機制不完備情況下,職工心存疑慮,不利于改革深入進行。因此企業在此次改制過程中,嚴格依法依規,資產按工齡補償標準劃分,對剩下的凈資產,企業通過建立績效考核體系和期權制度,完善監督機制,逐步實現經營管理層控股?,F在企業通過第六次職工代表大會,把資產狀況向職工說明,把資產交給大家,把今后的處置方式和考核監督辦法也明確告訴職工——這也是此次改制雖然仍有一塊集體資產,但這一塊資產將隨企業發展逐步明晰。
3、關于土地使用權
在企業資產評估當中,一個焦點問題就是土地在評入企業總資產后是否應作為注冊資金一部分參入企業股份?企業是否改制后仍維持原劃撥狀態使用土地?對于××第二電線電纜廠是一個正在成長、發展中的企業,改制是為了促進更大發展,將土地納入企業股份,將不利于企業自我發展;如將土地使用權由劃撥轉為其它使用形態,則無疑增加企業改制成本,不利于企業進一步發展。為此區經貿委召集區國資辦、區財政局和企業等多方協調會,本著支持企業發展的原則,借鑒××等地的經驗和做法,在報分管副區長審批后,決定對××第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土地使用中的問題采取先擱置,待相關政策出臺再作處置。
4、注冊股東人數的確定
企業在改制過程中,由于工作深入、扎實,職工心態平和,紛紛投身投資支持企業改革。但是將要成立的××第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職工300多人,人人是股東,如何按《公司法》要求進行企業工商注冊呢?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聽取區經貿委意見和指導后,企業領導班子經研究后向職工代表大會提交了《股份歸集議案》和《股份歸集宣傳提綱》,以企業行政部門為單位和所持股份額,通過股東委托將股份歸集到43位注冊自然人,公司領導層五人作為自然人,形成48位注冊自然人股東,達到法定注冊股東數。
5、2003年4月市主要領導來××第二電線電纜廠召開橋口區國企改革現場會,聽取了包括××第二電線電纜廠等企業的改革工作匯報,會上肯定了102號文件主要精神,其替代文件(即武政辦[2003]66號文件)將隨后出臺,指導國企改革。這一決定對于××第二電線電纜廠的改革改制工作給予了更充裕的時間和政策,使之能更扎實、平穩地推進企業改制工作。
6、2003年底~2004年上半年,正當企業改革改制工作在抓緊籌備和進行中時,某大型企業從其自身發展戰略考慮,看準了××第二電線電纜廠及其產品在××地區的品牌效應,來企業洽談聯營貼牌生產,面對這一誘惑,××第二電線電纜廠領導層從企業發展出發,兩手準備,“改制不停,談判不斷”在談判中,采取“以我為主,保品牌”的策略。通過這次貼牌談判,企業深切體會到體制優勢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的作用和對企業發展舉足輕重的作用,更加強了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決心。
7、2004年初,××第二電線電纜廠本著積極穩妥的思路,積極償試公司制企業試點,利用漢正街都市工業園的優惠政策,通過廠內募股集股金方式成立××飛鶴電工有限公司同軸電纜和插頭線生產車間,用全新的機制,全新的管理,全新的人員,全新的設備和產品,償試用現代企業制度運作企業。這一新的償試得到全廠職工的大力支持,踴躍投資,僅用六天時間就募集到所需的200萬
元資金,認購人數246人認購率達76.9%。現在該生產車間月產銷額已達3000萬元。通過這一試點,為××第二電線電纜廠改制及以后發展積累經驗。也更堅定了企業改革改制的信心。
××第二電線電纜廠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審時度勢,抓住時機,目的明確,完成企業改制?!痢恋诙娋€電纜廠改制是為了企業發展,做大做強。因此企業的改制在主觀上是積極主動,在具體行為上是鼓勵職工投身投資企業改制后的發展,不把職工推向社會,在實際效果上為中小企業改革探索一條新路。但是改制后的企業怎樣發展?能走多遠?××第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首先理清思路,處理好幾種關系:
處理好老三會與新三會的關系。企業改制后,權力機構等也隨之發生變化。在新公司股東會是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是執行機構,監事會是監督機構。由于企業改制是整體轉入新公司,為保持相對穩定,企業各執行機構人事關系變化不大,因此在處理新老三會關系上關鍵是處理好穩定與發展的關系,穩定是基礎,改革是動力,發展是前提。穩定才能更好地發展,改革改制是手段,目的是提高效益。
處理好老企業與新公司關系?!痢恋诙娋€電纜廠幾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改制后的企業要繼承和發揚老企業優良傳統,特別是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管理經驗,如:三種分配模式和三種管理模式(企業內部通過二級核算三級管理實行嚴格的計劃管理,對經營實行集中管理分層負責和對科室實行《工作標準》、“首問制“管理模式),新公司要在實施企業“三新”帶“三化”的發展戰略中繼續創新和發揚光大。
處理好兼顧公平與建立激勵機制的關系。新企業在建章建制中,既要體現公開、公正、公道,又要體現在分配上向責任大、貢獻大崗位的政策傾斜,才能激勵職工,吸引和留住人才。
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發展關系。新公司組建后,既要保護好股東利益,更要注重公司的發展后勁,要正確處理好企業今后的發展,要積聚財力,才能辦更大的事業。
在處理好四種關系的前提下,××第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已制定了“十一五”發展規劃,企業將充分利用改制后的制度優勢、地區經濟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使企業脫離低層次競爭,做大做強企業。
- 上一篇:電臺主任執著敬業先進事跡材料
- 下一篇:國土資源局管理工作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