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宣傳提綱

時間:2022-10-30 04:45:00

導語:市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宣傳提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宣傳提綱

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宣傳提綱

最近,國務院召開了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會議,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省和(上級市)市也相繼召開會議,出臺文件,就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和人員分流工作進行了部署。為貫徹落實好上級指示精神和文件要求,市糧食局擬定了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宣傳提綱,現印發給你們,望認真學習領會。

一、上級有關指示精神

(一)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以市場為取向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保護廣大農民利益,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和糧食生產與流通,隨著國民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入和農村稅費改革的全面實行,當前進一步推進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按照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國務院決定,在總結經驗、完善政策的基礎上,××年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積極穩妥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必須有利于糧食生產、有利于種糧農民增收、有利于糧食市場穩定、有利于國家糧食安全,這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充分認識改革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切實把改革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改革的順利實施。

——摘自國發〔〕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

(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是為了建立健全糧食市場體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加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恢復和增加糧食生產,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強糧食宏觀調控,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

——摘自《××省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傳達提綱》

(三)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糧食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糧食購銷市場化和市場主體多元化;建立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的機制,保護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利益,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切實轉換經營機制,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加強糧食市場管理,維護糧食正常流通秩序;加強糧食工作省長負責制,建立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和符合我國國情的糧食流通體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摘自國發〔〕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

(四)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放開購銷市場,直接補貼糧農,轉換企業機制,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宏觀調控。

——摘自國發〔〕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

(五)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三放開,四建立,二調整,一鎖定,一加快”。“三放開”,就是全面放開糧食收購,放開糧食價格,放開糧食市場;“四建立”,就是建立糧食儲備體系,建立糧食市場預警和應急機制,建立和完善糧食市場流通體系,建立糧食企業信用體系;“二調整”,就是調整糧食風險基金使用方向和規模,調整糧食補貼方式;“一鎖定”,就是鎖定政策性庫存和政策性掛帳;“一加快”,就是加快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步伐。

——摘自《××省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傳達提綱》

(六)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步驟和要求是:全面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分別決策,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摘自國發〔〕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

(七)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的總體要求是:實行政企分開,推進兼并重組,消化歷史包袱,分流富余人員,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更好地發揮主渠道作用。

——摘自國發〔〕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

(八)加快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實行企業重組和組織結構創新。以現有倉儲設施為依托,改造和重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的糧食購銷企業,作為政府實行糧食宏觀調控的重要載體。承擔中央、地方儲備糧經營管理和軍糧供應任務的糧食企業,原則上實行國有獨資、國有控股為主的產權制度。小型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改組改造和兼并,或租賃、出售、轉制。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企業現有的糧食倉儲、加工、運輸設施等資源,發展社會化糧食儲運體系、糧油精深加工和糧食產業化經營,推進糧食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在全國逐步形成若干個具有競爭力的國有大型糧食企業集團,在糧食經營和宏觀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摘自國發〔〕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

(九)改革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和分配制度。對企業職工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企業與職工通過平等協商簽訂勞動合同,確定勞動關系。在內部崗位管理上,實行聘任制,公開選聘,競爭上崗,經營管理者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堅持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建立以崗位為基礎,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個人貢獻相聯系的激勵工資制度;職工工資水平,由企業根據當地社會平均工資和本企業經濟效益決定;適當拉開收入差距,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改革企業經營者的收入分配辦法,根據業績考核和貢獻確定經營者的勞動報酬,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摘自國發〔〕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

(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將國有糧食企業職工和分流人員統一納入當地社會保障體系和再就業規劃,保護職工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積極扶持國有糧食企業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和指導國有糧食企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采取多種方式增加就業崗位,妥善分流安置企業富余人員。

——摘自國發〔〕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

(十一)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抓好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勞動保障部門要指導企業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對糧食企業依法出售自有產權公房、建筑物收入,以及處置企業使用的劃撥土地的收入,應優先留給企業用于繳納社會保險費和安置職工。對有困難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生產經營性用房和土地,應減征或免征三年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摘自國發〔〕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

二、改革的有關政策規定

(一)我市這次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的指導思想、把握原則、工作重點和基本步驟

這次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為指導,以企業完全市場化為目標,按照放開糧食市場、放開糧食收購、放開糧食價格的總要求,進一步轉換經營機制,安置分流富余人員,盤活重組現有資產,激發企業內在活力。

把握的原則:總的以穩定為前提,以發展為目標,以穩定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整個過程體現穩定這根主線,體現發展這個主題,做到穩定、改革、發展三推進。

工作重點:人員的分流安置與資產的盤活重組。

基本步驟:大體分兩步走:一步為人員的分流安置;二步為資產的盤活重組。兩大步驟各有側重,不截然分開。

(二)人員的分流安置

分流安置企業人員,既是這次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根據本地實際,參照外地做法,我市人員分流的基本思路是:“人員解聘、適當補償、按需競崗、平穩過渡”。

⒈人員解聘。就是凡從事政策性糧油購銷業務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即處糧管所),××年月日前的在冊職工,除三類人員外,其他人員在自愿的基礎上解除勞動關系。三類人員包括:一年已辦理內部退崗的。()對男滿周歲、女滿周歲或男滿工齡年、女滿工齡年,以及軍轉干部,可辦理內部退崗。如本人愿意,也可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三對因公致殘被勞動部門認定為—級和因病醫療期未滿及婦女產孕期、哺育期內的人員,按有關法規辦理。如本人愿意,也可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凡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企業協助將其檔案轉到市勞動保障事務代管中心托管,并按勞動部門有關規定辦理培訓、再就業或辦理失業保險和享受失業保險金。辦理解聘和內部退崗手續截止時間為××年〓月〓日根椐各糧所工作進度確定。逾期不辦理的,視為自動放棄,按自動離職處理,不享受經濟補償待遇。

⒉適當補償。對于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每滿一年工齡給予元的經濟補償金,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工齡以勞動部門認定的為準(工齡計算時間截止到××年月日)。對內部退崗的職工,由原單位負責繳納應由企業承擔的社會保險金,待達到退休年齡時再辦理退休手續。

⒊按需競崗。根據定購任務取消和企業走向市場化的實際,原有體制下的工作崗位已自動消失,企業應通過開展商業購銷和發展多種經營開辟新的工作崗位。在崗位設置上應本著因事設崗、因需建崗的原則,合理確定工作崗位及任職資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優先從本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人員中擇優錄用。原企業人員要憑才應聘,競爭上崗。

⒋平穩過渡。為保證人員分流的順利進行,在實施過程中注意做好個方面的工作。()堅持個原則。就是職工自愿原則,在向職工充分講清形勢、說明改革目的的基礎上,由職工個人寫出申請,糧管所研究同意。()分步走。現任所長、黨支部書記及會計,作為本單位人員分流的組織者和具體實施者,暫時保留其原來的崗位、職務、工資待遇等,待其他人員分流完畢后,再行解除勞動關系。()開辟條渠道籌資。鑒于市財政困難,拿不出錢來補償企業的實際,職工補償金應采取條渠道籌集。即企業盈余,清收外欠款,處置閑置資產和土地收入。()落實好項費用。原離休人員的醫藥費、退職人員的生活費、職工遺屬的補助費,內退人員的勞保費,由原企業承擔,列支渠道為經營性收入和資產租賃費。()對職工做到個不欠。即不欠工資、不欠風險抵押金、不欠應交的勞保,不欠借的款物,不欠代扣的住房公積金。()搞好個方面的銜接。職工原住的公房,由職工買斷或繼續租住,與所、站插花的,原則上搬出;職工欠企業款物要限期歸還,逾期不歸還的,企業可從補償金中扣留,扣留后仍欠部分,另行償還;職工在本方案實施前已承包、租賃的糧站、倉庫、場地、項目、設施,原則上原合同繼續有效,如有爭議的,應予廢止公開競標。

(三)轉換機制與資產重組

企業人員分流后,必須及時將改革成果體現在制度創新與資產增值上。

⒈清產核資。對人員分流后的資產,企業要進行一次徹底的摸底,所有店、庫、房、土地、項目、設施等都要核查核實,按照“已出售的”、“已出租的”、“現留用的”分類,逐項逐件落實明白。對流動資產,要逐筆清理清查,每筆款的來源、去向、用途、狀態等都要查對清楚,使企業的盈余、外欠、欠外等債權債務一目了然。要在核查核實的基礎上,對所有資產登記造冊,并立賬建檔,賬實相符。清產核資過程中,市局要成立資產監管小組,負責對各企業資產的審計、核查、認定、落實。在此基礎上,對企業原資產進行管理監督,其出售、租賃、經營、使用均由市局審核批準。

⒉轉換機制。按照“立足實際、分類指導、力求搞活”的精神,企業的機制轉換可分三種類型實施。()對有多種經營項目的糧所,象木器加工、紙品加工、機器配件加工、鐵絲焊絲加工、面粉花生加工、織布、飯店等,實行體制轉換,由國有企業性質轉成民營有限公司。資產可先租賃后買斷,人員擇優競爭上崗。()對無多種經營項目、僅有場地庫房的糧所,由所主任牽頭,組織三、五名職工專門從事糧油購銷,實行合伙經營。所需庫房場地,可先租后買,人員自愿組合。()對一些邊遠糧站和庫點,因其規模小、交通差,可由職工或租或買,實行個體經營。

⒊理順關系。企業改制后,對“三老”問題,必須做到“三個承接”:即承接“老糧”(代儲糧)的兌付。將因種種原因未能兌完的代儲糧“尾巴”割凈,不使農戶利益受損;承擔“老人”費用,對離休、退職、遺屬、內退人員的費用,企業要承擔起來,不能沒個著落;承認“老帳”掛帳,對已掛在財政、農發行的“老帳”,企業要承認,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政策性處理。今后,企業與糧食局的關系,應是業務上接受指導,行為上接受監督,資產上租賃與被租賃,管理者選聘與被選聘。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

三、改革的有關紀律要求

(一)加強思想教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和人員分流,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涉及面廣,任務繁重。因此,必須加強對干部職工的思想教育,認真組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規定,大力宣傳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企業改革和人員分流的意義和要求,引導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紀律觀念,自覺做遵守和維護紀律的模范。做到不利于工作的話不說,不利于工作的事不做。

(二)落實領導干部責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是企業改革和分流人員的主導力量尤其企業主要負責人,是這次企業改革和人員分流的第一責任人。要樹立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面負責本企業改革和分流人員實施方案的制定及組織實施,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扎實工作,務求實效。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妥善處理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做到既保證改革和分流人員平穩進行,又保持生產、經營持續發展。要嚴格強調“四不準”,即:不準對工作撒手不管;不準對人員放任自流;不準對資產隨意處置;不準對帳務弄虛作假。對因不負責任工作出現重大問題或造成嚴重損失的,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三)嚴格執行八項要求。在企業改革和人員分流過程中,要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和群眾工作紀律。領導干部要遵守以下要求:()同黨中央及各級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不準陽奉陰違,說做不一。要帶頭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起表率和帶頭作用。()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則,不準獨斷專行,自行其是。()依法依紀行使權力,不濫用職權,不玩忽職守。()廉潔奉公,不接受任何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利益,排除妨礙秉公辦事的各種干擾。()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的影響謀取私利、撈取好處。()公道正派用人,按德、能、勤、績競崗,不搞任人唯親和營私舞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不突擊花錢。()務實為民,不弄虛作假,不脫離群眾。

(四)企業領導干部要廉潔經營。企業領導干部要認真執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不準在經營活動中直接或變相為自己謀取私利,收取好處費和接收回扣;不準收受有損公平經營的貴重物品或紀念品。在人員分流期間,企業停止購買小轎車,停止裝修辦公室,吃喝招待一律從簡,非生產經營開支要壓縮為零。

(五)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目前企業的商品、物品和固定資產都屬國有資產,要加強對這些資產的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并使其保值增值。對這些資產要建帳立檔,定期核對和盤點,確保帳實相符,并及時搞好維護管理,防止盜竊和人為損壞。對大宗物品和固定資產的出租、出售、出讓、承包等,必須報經市局批準后方可實施,嚴禁擅自處理。對閑置物品和低值易耗品的處置,要參照現行市場行情合理定價,嚴禁人為低價處理。對已經核銷且正在使用的固定資產,要物有帳存,不準藏匿。在改革和分流人員之前已經租賃、承包的經營項目和倉儲設施等取得的收入,要單獨設立賬戶,作為人員分流所需成本,實行專項管理,不準挪作他用。

(六)強化資金管理。企業的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應付款項,要嚴格執行資金管理制度。現金和銀行存款要實行專人管理,出納和會計不能混兼。企業經營活動所需資金,要做到出有憑,收有據。所有費用開支必須手續完備,不得虛報冒領。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準借改革和人員分流之機貪污、私分、截留企業資金,不準挪用、外借、體外循環,損公肥私。要加大外欠款的回收力度。對非生產經營性欠款必須限期歸還。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外欠款,應根據所發生的時間、對象、數額及回收的難易程度制定相應的回收計劃,落實責任,實行專人、專案清收。對于回收難度較大,數額較多的外欠款項,可采取法律手段進行追要。企業負責人及領導班子成員,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自覺做到不賴公家一分帳,不欠公家一分錢。對老帳問題,企業要責成專職會計認真搞好承接和妥善保管。

(七)認真做好人的工作。改革是利益關系的重大調節,要本著無情改革、有情操作的精神,積極穩妥地做好人員分流工作。要按照公開、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則,實行陽光分流,不搞暗箱操作。對人員分流的意義、目的、政策、方法步驟和時間安排等都要公布說明,以取得廣大職工的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要切實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對職工在企業改革和分流之前按規定應得的勞動報酬應全部兌付,交納的風險金、抵押金、集資款及企業借職工的款項應全部退還給職工。要積極做好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善后工作,盡量為其提供再就業機會。企業新開辟的工作崗位,要優先從本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人員中擇優聘用。對閑置的倉庫、場地及設施,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租賃給被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使用。對一時未上崗的職工,企業要積極介紹到勞動部門參加再就業培訓,接受勞動部門的再就業分配。

(八)積極抓好當前的生產經營業務。企業改革和人員分流目的之一,是為了把企業推向市場,激發企業內在活力。要正確處理改革、人員分流與搞好生產經營的關系,在抓好人員分流的同時,積極開展生產經營業務。要緊緊抓住發展這條主線,制定長期規劃和短期安排,全面抓好糧油購銷和多種經營工作。當前要以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為重點,抓投入,增項目;抓營銷,拓市場;抓設備設施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奪取企業改革、人員分流和生產經營的全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