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心  奮戰三年全面實現農林間作化

時間:2022-02-22 04:54:00

導語:上下同心  奮戰三年全面實現農林間作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上下同心  奮戰三年全面實現農林間作化

按照縣委、縣政府建設林業大縣、林產強縣和生態名縣的目標要求,我們在總結近兩年來林業生產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深入調查分析和多方面征求意見,認為必須要走出一條符合我縣實際、綠化社會、造福百姓的大林業發展路子。圍繞這一思路,我們上請教專家、下問計百姓,最后確定推廣山農大龐金宣教授“大田間作窄冠黑楊,每畝年增500元”的農林間作模式?,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推廣農林間作模式的重大意義

(一)推廣農林間作是發展“雙節一加”型農業的現實需要。我縣地處引黃下游,大部分年份是缺水少雨,有些地方還處于高亢枯水區,因此,發展節水型的旱作農業便提到了重要日程,而農林間作正是符合我縣縣情的最現實選擇。在有水的情況下,“農”與“林”可相互促進,共同收益;在無水的情況下,“林”可以反哺于“農”,確保效益不減。

發展農林間作“林”的主要樹種是窄冠黑楊,該品種是由山農大龐金宣教授研制培育而成,獲國家發明獎和2004年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該品種的幾大特點:1、樹冠窄,冠幅僅有一般大冠楊樹的l/3-1/2;2、生長快,在間作農田中,10年生胸徑可達40厘米;3、材質好,適用于家具、人造板及制漿造紙;4、都是雄株,不飛毛污染環境;5、窄冠黑楊品種容易扦插繁殖;6、根系深,根幅小,根系斜向下生長,與農作物在水肥上的競爭較小。

根據該品種的特點,我們將這種農林間作耕種模式總結為“三不兩增一改善”?!叭弧奔匆皇遣蛔兏恋爻邪P系。按照樹隨地走的原則,樹木、土地產權明晰;二是不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窄冠黑楊具有冠小、樹頭抱長、遮蔭小、生長快、根深,不與農作物爭水肥的特性。以種小麥和玉米為例,樹木遮蔭最嚴重時,反而小麥增產,原因是間作樹木調節了農田小氣候,小麥可以延長三天的灌漿期,每延長一天的灌漿時間就可以增產25公斤,三天便可以增產75公斤。而玉米僅減產6%,兩季作物相抵補,全年總算帳農作物不減產,也不減收;三是不影響大型農機作業。間作行距15-20米,株距4米,大型農機都能作業,適宜農民普遍采用大型農機作業的現狀?!皟稍觥奔丛黾油恋禺a出和增加農民收入。以每畝間作樹木10株、10年一個輪伐期計算,可產大徑材8立方米以上,木材收入5000元以上,每畝年增500元,比較效益明顯。“一改善”即改善生態環境。

(二)推廣農林間作有其巨大的經濟效益,是建設“大田綠色銀行”的需要。農林間作好不好,關鍵是要看效益,這種耕作模式可改變過去單純向大田農作物要效益為向農作物和林木雙重要效益,農民自己建設“大田綠色銀行”。農林間作投資少,易操作,無風險,回報率高。在農田中間種窄冠型楊樹,立地條件優越,管理水平高,又是稀植,所以要比純林更為速生,而且立木間分化很小,每株都能成材。在每畝8-10株的條件下,10年可長成40厘米左右的大徑材,單株可達8立方。為便于操作,栽植時楊樹可以種在兩家農戶的地界上,也可以栽到一戶的地中間。間作第5-8年及第11年測產結果表明,間作區小麥略增,玉米略減,全年平產,木材的收入是額外的純增益。以一農戶為例,1畝地可間種10株,按每株苗木2元,另加20元肥料,總投入40元,以單株立木500元計,總值5000元,一個農戶投入40元,在10年糧食不減產的前提下,10年后增收5000元。以我縣來計算,如間種面積70萬畝,10年產木材560萬立方米,全縣僅木材收入將達3.5億元,平均每年3500萬元,農民年人均增收90元。如果木材再加工增值,收益還可幾倍地增長,這對農民增收、財政增收是非常有利的。

(三)推廣農林間作有其巨大的生態效益,是改善生態、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一是間作可以降低風速,降低氣溫,增加濕度,防止干熱風的危害。據5-11年生間作試驗地內觀測,小麥灌漿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糧林間作區比空曠處風速降低0.95米/秒,大氣濕度增加4.4%,日平均氣溫降低0.77℃,30℃以上高溫時間減少70分鐘。據農業專家研究,在各氣象因子中,以氣溫對小麥灌漿影響最大,日均溫在16-22.5℃,隨溫度升高,灌漿速度加快,高于22.5℃速度減慢,高于28℃或低于16℃,灌漿速度成為負值。按日最高氣溫而言,以26-28℃較為合適,28℃以上,隨氣溫升高,第2天灌漿速度下降,30℃以上持續兩天,第2天灌漿速度均為負值。二是風速降低后可以減少地表揚沙,降低沙塵暴的危害。三是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樹木根系深,農作物施用化肥時,滲到深層的化肥被樹木吸收,可以減少化肥對地下水的污染。四是改良鹽堿農田。由于間作降低風速,增加大氣濕度,以及樹根吸收下層地下水,可以減少地表蒸發,因而可以減少地表返鹽,發揮生物改堿的作用。五是農林間作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資源,實現農、林、牧有效結合,長期并存,協調發展,并可為家具、密度板、人造板等企業提供穩定的原材料基地。

(四)推廣農林間作有其巨大的社會效益,是提高我縣知名度,促進招商引資的需要。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投資環境至關重要,其中綠化環境更為重要。我縣大力推廣農林間作模式,能夠打造我縣的“綠色名片”、“林中之城”,向外商展現寧津的文明程度和人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吸引更多的外商到我縣來投資興業,能夠起到“四兩撥千金”的作用。同時,有了好的生態環境,再加上我縣藝術品位逐步提高的城市建設,將很快提高我縣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度,其經濟發展的后發效應是顯而易見的。

二、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在全縣打一場農林間作的攻堅戰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全縣上下要把發展農林間作作為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性舉措來抓,作為富民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來抓,統一思想,轉變觀念,以綠色通道補植和完善提高、河道綠化、城鎮綠化和圍村林工程為基礎,引導群眾下大力發展農林間作,讓綠色鋪滿寧津,讓農民早日奔康致富。

(二)廣泛宣傳,深入發動。要大造聲勢,營造濃厚氛圍,通過召開各種動員會議,請專家教授講課,組織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等形式,激發群眾搞好林業生產的熱情,引導干部群眾走出大田不種樹、樹種滿了沒處種了這兩大誤區。林業部門要充分發揮好政策宣傳、生產組織、科技推廣和社會化服務等優勢,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激勵先進,督促后進,增強各級推廣農林間作的積極性。宣傳、廣播電視部門要開辟專欄,搞好科技講座和電視培訓,集中宣傳報道好的經驗和作法,把農林間作的好處宣傳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金融部門要搞好資金扶持。各鄉鎮聯手,有關部門配合,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搶時間,爭主動,盡快把這項工作做好。

(三)堅持科技興林戰略,打好農林間作的質量“金牌”。工作中嚴把“三關”:一是把好苗木質量關。由林業部門統一組織苗木,使苗木一要純,二要壯。二是把好種植關。要按照大坑、大苗、大水、大肥和地膜覆蓋“四大一膜”的模式搞好種植,嚴格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打坑、統一種植、統一澆水,確保林木的整齊度和成活率。三是把好管護關。按照樹隨地走、產權到戶的原則,真正做到樹定根、人定心。建立農林間作科技支撐保障機制,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到林業生產建設第一線從事技術推廣、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和試驗示范等工作;健全質量檢查驗收制度,對出現質量問題,特別是弄虛作假的單位與責任人,堅決按規定追究責任。切實組織開展教育培訓工作,采取集中培訓和傳發技術資料等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技術服務人員和廣大林農群眾進行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業務素質。

(四)搞好苗木繁育,奠定發展基礎。我縣目前適宜發展農林間作的面積為50萬畝,共需苗木500萬株,需要繁育窄冠楊苗木3000畝,分兩年培育,當年育成,當年栽植。建議今年育苗1500畝,可發展農林間作30萬畝。2006年春再育苗1500畝,2007年全面實現耕地農林間作化。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加強領導,嚴格考核

把林業生產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目標管理,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并嚴格考核,嚴格獎懲。縣里成立以縣長為組長、分管副書記、副縣長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機構,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鄉鎮長為直接責任人,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建立有效的責任落實機制,把林業生產的各項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位,做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措施到位、責任落實。抓緊制定發展農林間作的具體實施規劃,對具體任務的分解、建設資金的籌措、相關政策的配套、保障措施的落實等進行研究部署,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強化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的跟蹤督查,及時搞好檢查驗收和考核評比工作,做到該表揚的表揚,該批評的嚴肅批評,該追究責任的嚴格追究責任。對林業生產實行單項考核,單項獎勵,并列入經濟工作綜合考評內容,作為鄉鎮黨政領導政績考核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