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
時間:2022-10-12 11:02:00
導語: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7月13日,我們工業經濟考察組一行10人,利用三天時間,先后對哈市呼蘭縣利民開發區和阿城市的工業經濟、招商引資、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等方面進行考察學習,通過對呼蘭圣泰藥業、人和木業和阿城西林鋼鐵集團、綠波房屋開發集團等企業的實地考察,并就有關經濟發展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座談交流,開闊了視野,學習了經驗,增進了友誼。
一、基本情況
1、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概況和產業布局。
呼蘭縣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1年6月經省委、省政府批準創辦的省級開發區,現有面積40平方公里,入區企業210戶,引進資金總額超過50億元,形成固定資產40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累計實現3.4億元,出口創匯累計實現1.5億美元,是我省重要的出口創匯基地之一。開發區形成了四大支柱產業:一是以黑龍江正大實業有限公司、哈爾濱義利食品有限公司等28家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骨干的資源型產業園區;二是以圣泰、濟仁等23家高科技醫藥企業為骨干的醫藥科技園區;三是逐步形成了高等學府相對集中的文化教育產業園區,目前已有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廣廈學院等8家大學進區建校;四是房地產業開發及旅游產業已全面啟動。目前有北辰集團、金馬集團、志華集團等有實力的房地產業開發公司紛紛入區建設高標準的高級住宅小區,園區部分基礎設施實行市場化運營。
2、阿城經濟概況與產業布局。
阿城市在我省67個縣(市)綜合經濟實力評比中位于榜首,在全國縣(市)綜合經濟實力評比中占據120位。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實現84.5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4.6億元。是我省工業重鎮之一,工業基礎雄厚,全市各類工業企業380余家。已形成食品、建材、機電、冶金、化纖、紡織為骨架的工業經濟格局。擁有亞洲最大的自動化保護裝置生產企業阿城繼電器集團;國家大型化纖聯合生產企業、共和國500家大型企業之一的黑龍江龍滌集團;國內啤酒行業龍頭企業青島啤酒集團(哈爾濱)有限公司;東北地區白酒行業的排頭兵企業玉泉酒業集團等大型企業。建材工業是阿城的又一個支柱產業,市內有25種礦產,地質儲量達25億立方米,建筑石、石灰石、大理石、水泥產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是我省的建材工業基地。以黑龍江(香港)歲寶熱電公司為龍頭的能源工業是阿城的新興產業,為阿城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阿城已有龍滌集團、克利華、阿繼、睡寶熱電4家上市公司。
二、存在的差距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感到近幾年我區的工業經濟發展雖然步伐較快,見到了一定成效,但與先進市、縣相比較,在思想解放、創造寬松環境加快發展等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
(一)解放思想創新思維方面存在差距。
我們感到在工業經濟發展上,解放思想的深度可以決定工業發展的速度,只有敢于解放思想,大膽開拓創新,才能實現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1、風險與發展同步,敢擔風險求發展。市場經濟是風險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地方政府如何行使宏觀管理職能,承擔起發展一方經濟的歷史使命。敢于冒著風險、頂著壓力求發展,是我們呼蘭一行最大的體會。相比而言,由于我區背靠石油石化等大企業,各方面條件相對比較優越,生活安逸,導致我們在工作中責任意識、風險意識與先進市縣比較存在差距。呼蘭縣在發展經濟中就突出了一個“敢”字。呼蘭縣在發展經濟過程中,也觸及了一部分人的個人利益,僅上半年就有600余封上訪信、縣主要領導直接批轉的督辦件就有141封。在為企業辦理規劃、用地等相關證照的過程中,縣領導不怕罷官免職、被查入獄,只要是有利于經濟發展的事情,就敢于找任何領導,直到事情辦成為止。縣領導頂著誡免談話的壓力,繼續大手筆的發展經濟,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阿城市政府在龍滌集團與希臘艾瑪集團合作建設1.2萬噸粘膠長絲項目合作中,經過充分論證,認為可行就主動上門,盯住不放,在政府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拿出了5300萬元用于解決職工負擔,贏得了10億元的投資。
2、創新與速度同行,勇于創新求速度。創新是發展的不懈動力。呼蘭縣原來經濟實力也不強,縣委、縣政府為了加快發展速度,大膽創新,辟建利民開發區,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兼任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常務副縣長任常務副主任,組成開發區的決策層,凡是開發區需要決策的事項不再游離于各層次的會議之中,只要開發區工委、管委決定的事項,各有關部門必須認真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將凡是涉及開發區的政府職能都以授權的方式把職能延伸到開發區,快捷高效的辦事體系,搶抓了許多難得的發展機遇。利民開發區經過自主開發,滾動發展,2002年實現總產值30億元,出口創匯1.5億元,財政收入1億元,形成了潛在的產業優勢。阿城市在激活老企業工作中,突出體制創新,通過破產、租賃、嫁接、委托經營的方式,在短時間內盤活存量資產20億元。
(二)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方面存在差距。
目前,各地在創建優良經濟發展環境方面已經形成共識,但具體落實中,效果卻大不一樣。我們所考察的兩市縣,在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的做法上與我區相似,但具體運作中更具靈活性和可操作性。
1、抓載體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硬環境。我區在園區建設上對企業入駐和發展起到了一定吸引和促進作用,但還需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相比較,呼蘭在工業園區硬環境建設上的做法就很值得學習。在利民開發區只要企業入駐,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就在短時間內給予配套到位。甚至在有的企業未開工建設時,道路就已經修到廠區,最大限度的方便了企業的施工建設。呼蘭與哈市交界處僅一橋相隔,土地價格每平方米就相差140元,巨大的差距,吸引了企業的入駐投資。目前,利民開發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今年將有50多個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建筑面積將達到100萬平方米,開發區內塔吊林立,一派繁榮建設景象。
2、抓優質服務,為企業發展提供滿意的軟環境。近年來,我區在服務企業方面,提出了“企業發展就是區域發展,服務企業就是發展經濟”,“干部重要職責是服務,服務是干部主要職責”的新理念,這一點在決策層中已經變成了自覺行動,但是在落實執行層上還存在辦事效率低和服務不到位現象。利民開發區在服務上就突出“快”。對入駐企業實行第一責任人制,對進區的企業,誰接待誰負責到底,本部門能辦的馬上辦,8小時辦不完的加班辦,本部門辦不了的出面協調辦,不把困難留給企業。需要到省市辦的手續由各對口業務部門無償代辦。企業開建時,由規劃、土地、建設、基建等部門現場辦公;項目投產時,由區內設立的企業服務局接手,常年為企業服務。開發區的工作人員都是身兼多職,工作上從不分什么分內分外,在企業開工開業時,上百人在開發區食堂就餐,服務人員完全是機關干部。哈師大決定在利民開發區建校后,開發區管委會就承擔了全部手續的辦理工作,采取邊辦手續邊建設的方式,緊用180天就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設和6000名學生的遷入,創造了我省建設史上的奇跡。
3、改革項目收費,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阿城市在政策環境建設上,特別是在收費政策上操作性極強,給人的啟發很大。阿城市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期間實行統一收費,將原按投資總額為計算依據,改為按每平方米為計算收費依據,現每平方米建筑工程累計收費100元。為鼓勵投資者在新區和鄉鎮區域投資,特制訂三個檔次的優惠政策。即:城區為一檔次;新區和較邊遠城區為二檔次;鄉鎮區域為三檔次。收費標準分別為:一檔次100元/m2,二檔次70元/m2,三檔次50元/m2,各類項目建設收費原則上不再減免,但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由市發展計劃局提出具體減免意見,報請市領導批準后適當降低收費標準。減免標準為投資億元以上、對市域經濟有支撐作用的項目,減免70%;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高科技、高稅源、對市域經濟有拉動作用的項目,減免50%;技資千萬元以下、五百萬元以上的生產項目和超千萬元的非生產性項目,減免30%。同時,把41個部門的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等六項制度的具體承諾匯集成冊,送到企業,并向社會公布,通過設立舉報電話和走訪調查的形式,監督職能部門的行政行為,確保了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
(三)工業招商,盤活存量方面存在差距。
我區的工業招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發揮資源優勢,盤活閑置資產的工作中卻還顯得方法單一、效果不明顯。盤活存量,實行資產重組,資本經營是阿城工業快速發展的一大特點。他們把包袱變財富,從國有資本退出,實行強強聯合、強弱兼并,資本運營效果顯著。2000年阿城鋼鐵集團因管理和市場等問題,價值12億元的固定資產處于閑置狀態,市領導為盤活閑置資產,多次帶隊去西林鋼鐵集團,經雙方協商,與西鋼集團聯合成功,現企業運營較好,每年為地方政府上繳稅金5000萬元。2000年引進青島啤酒廠出資11000萬元收購阿城啤酒廠,現企業年利稅較收購前增加近500萬元。引進投資1.4億元的哈市仁皇藥業生物工業園區項目,盤活了原阿城糖廠閑置場地40萬平方米。
三、幾點建議
我們通過對呼蘭利民開發區和阿城工業經濟等方面的考察,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對我區下步工業發展和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提出建議如下:
1、未雨綢繆,抓好工業發展空間的拓展。
針對我區發展空間有限的實際,應做到未雨綢繆,盡快謀劃辟建一個規模大、設施完備的工業園區,為我區工業長遠發展提供保證。一是搞好園區的選置。辟建新園區的位置建議在青龍山、開發區三角地帶或龍鳳鎮區域規劃建設;二是搞好園區的規劃。新的園區要本著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聘請有關專家為園區搞規劃和論證;三是搞好園區土地的征用工作。在園區位置選定后,要借鑒利民開發區征用土地方面的先進經驗,探索實行土地預征制。
2、開拓創新,探索項目建設新途徑。
我們應借鑒先進市縣項目建設的先進經驗,積極探索通過改進項目審批方式等項工作,加大項目建設工作力度。一是建立重點項目推進責任制。對重點項目實行三級包保,即自企業入駐起,形成區級領導包保項目、部門領導推進項目、工作人員跟蹤項目的項目推進體系,隨時掌握項目的進展情況,幫助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困難。二是改革項目審批方式。改革原有“一站式”辦公的項目審批方式,逐步用“項目審批代辦制”替代“一站式”辦公,即在項目審批過程中,成立由經濟計劃局負責,相關職能部門指定專人參加的項目審批代辦組,主要負責到市級對口部門協調辦理相關項目審批手續。三是確定區級收費標準。區分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企業性質,對區級收費確定相對固定的標準,并對外公布,鼓勵投資者在新區和鎮域投資,確保區域內各工業園區均衡發展。
3、超常規運作,創建經濟發展寬松環境。
充分把學到的先進經驗與我區的實際相結合,采取超常規的方式,進一步改善我區經濟發展環境,實現工業工作跨越式發展。一是利用組織和行政手段來促進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對進區的重點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區內執法部門到引資企業收費的,必須先請示主管領導,不許隨意到企業檢查、罰款、收費,由政府組織每年對區內執法部門進行一次測評,測評要邀請引資企業負責人參加,對分數低、反映差的部門領導采取罰款、誡免談話等形式進行處罰;設立破壞環境公開舉報電話;測評干部要吸收有關企業負責人參加,提拔干部特別是管理部門、執法部門的干部要征求企業意見。二是實行限時服務制。對進區企業,誰接待的誰負責到底,本部門能辦的馬上辦,8小時內辦不完的加班辦;對引資企業由相關部門負責辦理合同、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工商、稅務登記,材料齊全的,10日內必須完成。三是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建議在園區內設立企業服務局,項目入區時由第一責任人組織洽談,談成后由專人幫助辦理各種手續。企業開建時,由有關部門現場辦公提供服務。項目技產后,由企業服務局接手,常年為企業提供市場預測,信息,代繳各類費用等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