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新局工作安排3篇

時間:2022-02-20 09:48:13

導語:文廣新局工作安排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廣新局工作安排3篇

第一篇

2014年,縣文廣新局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主線,服務中心、圍繞大局,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努力把我縣文化(體育、旅游)工作推向一個新的水平。

1、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縣政府要在E區劃撥文化建設用地,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建立保障機制。加強溝通銜接,按照省、市考核細則實施文化民生工程,確保驗收達標;全面做好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工作,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文化需求。

2、加快縣體育館工程建設進度,抓好工程安全和質量。做好承辦省第十三屆運動會足球項目工作,對現有體育場地和配套設施進行改造升級,確保比賽順利進行。積極籌劃、統一部署,做好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工作。

3、做好可移動文物普查第二階段工作,布置“民以食為天”民俗文物展廳,對縣保單位立碑進行保護。做好“非遺”保護、申報和展演工作,打響非遺展演品牌;籌建非遺展覽館,將懷腔等項目申報為縣級非遺名錄。

4、彰顯特色、打造品牌,將創作新戲作為重點工作提上議事日程;大力培育和扶持民間班社,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積極與各藝術院校加強合作,培養黃梅戲專業藝術人才。

5、進一步改善圖書館館藏古籍保護條件,增加館藏總量,使館藏古籍得到妥善保護與有效利用。積極開展文化信息服務,2014年將新增館外圖書流通點。

6、加強網吧市場監管,大力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等違法行為,確保不形成社會熱點。有序開展網吧準入審批,對符合條件的“黑網吧”進行合理消化。全面清理音像出版和印刷市場,封堵徹查有政治問題及其他違禁出版物,加大打擊侵權盜版力度。強力推進游藝娛樂場所準入機型機種使用,依法提高游藝市場準入條件,從嚴審批新設立場所。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配合相關部門取締“黑網吧”、“黑游戲室”等無證無照經營場所,嚴打文化市場“黃賭毒”,徹底凈化社會風氣。

7、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轉變旅游業發展方式,促進旅游與文化深度融合。繼續推進孔雀東南飛文化產業基地、獨秀山觀音洞景區等重大旅游項目建設,做好海子紀念園、道教文化園、鄧石如碑林園建設籌備工作。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精品農家樂,切實推進鄉村旅游建設。做好重要時段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參加旅游宣傳促銷和招商對接活動,積極融入全市旅游發展大格局。

8、開動腦筋、挖掘資源、創新思路,發展壯大我縣文化產業,爭取縣委縣政府出臺文化產業實施綱要和實施細則。加強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探索專業人才引進機制。

第二篇

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堅持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原則,圍繞2014年文化民生工程組織藝術創作生產,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1、積極實施2014年文化民生工程。進一步做好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工作,督促和加強農家書屋日常管理工作,為群眾服務。

2、繼續辦好“周末大舞臺”。“完白之星少兒書畫百米長卷百名兒童廣場創作”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動。

3、為推進農村文化工作開展。舉辦“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周”活動;組織全縣鄉鎮文藝調演暨民間班社調演等活動。同時,繼續做好鄉鎮文化站“非遺”輔導培訓工作。

4、加強文物保護宣傳工作。舉辦“民以食為天”等民俗文物展覽,對縣保單位進行立碑保護;做好文物保護、維修和安全工作,確保館藏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的安全。

5、推進圖書信息資源建設。扎實開展讀者服務工作;以共享工程支中心為依托,做好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化建設技術支持工作。

6、進一步抓好黃梅戲精品工程建設工作。籌劃創作新劇目迎接省第十屆藝術節;打磨《獨》劇,積極申報2014年國家級精品工程;籌劃參加中國第十屆藝術節,力爭全年送戲下鄉100場。

7、著力培育農村數字放映隊伍。不斷拓展農村電影市場,擴大農村電影覆蓋面;加強普法、科技等專題影片和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放映工作。

8、加強網吧市場監管。大力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等違法行為;加大打擊侵權盜版力度,清理音像、出版物和印刷市場,封堵徹查有政治問題及其他違禁出版物;繼續實施娛樂場所“陽光工程”,依法提高游藝市場準入條件,從嚴審批新設立場所;抓好文化市場行業協會建設和管理,擴大協會覆蓋面,推進行業自律;深入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依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場所,徹底凈化社會風氣。

9、轉變旅游業發展方式。促進旅游與文化(戲曲、詩歌)、生態農業等深度融合;利用山林、溶洞、宗教資源打造生態休閑旅游項目,扶持重點企業發展;切實推進鄉村旅游建設,建設精品農家樂;加大宣傳營銷力度,強化旅游行業規范管理,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優化旅游發展環境。

10、重點做好體育場館工程建設。圍繞節日開展各類賽事;做好國家級、省級全民健身廣場創建工作;加快體育訓練基地運動隊建設步伐,加大我縣體彩工作宣傳、銷售力度,加強對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業余體校的管理指導。

第三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保障全縣人民參與體育健身的權益,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增強人民體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努力為把我縣打造成體育強縣奠定堅實基礎。

二、目標任務

進一步增強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體育鍛煉人數明顯增加,身體素質明顯提高。初步建成符合實際、比較完整、覆蓋全縣、可持續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一)城鄉居民身體素質明顯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每周參加體育鍛煉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時以上、鍛煉強度中等以上)的人數達到全縣人口30%以上,符合《國民體質監測標準》合格以上的城鄉居民(除在校學生)人數比例達到90%以上,在校學生普遍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基本要求。

(二)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較快發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建成的縣體育中心做到全年正常對外開放。大部分鄉鎮建有文體中心,并達到“二室一場一路徑”標準(即乒乓球室、健身室、室外籃球場、健身路徑);大部分社區(行政村)建有公共體育設施,并達到“一室一場一路徑”標準(即乒乓球室、籃球場、健身路徑);有條件的公園、綠地、廣場建有體育健身設施。力爭到2015年建成全民健身廣場7個以上。

(三)全民健身組織逐步健全。形成遍布城鄉、規范有序的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加快行業體育協會、單項運動協會等體育社團的建設,力爭50%以上的鄉鎮成立專門的體育組織,20%以上的社區居委會建有體育健身站。因時因地制宜,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全民健身活動。

(四)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不斷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整體素質和技能有較大提高,獲得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證書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550人以上。

(五)全民健身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大力開展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等競技性強、普及面廣的體育運動項目,廣泛組織健身操(舞)、傳統武術、健身氣功、太極拳(劍)、騎車、登山、跳繩、踢毽、門球等群眾喜聞樂見、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創建1-2個全民健身品牌活動。

(六)全民健身服務業進一步發展。以縣體育中心和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建設為抓手,打造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體育健身服務企業和品牌。建成健身休閑、體育康復、場館服務、體育培訓、體育用品、體育旅游等優勢產業群,培育規范有序的體育健身休閑市場。健身產業從業人員不斷增加,城鄉居民體育消費規模和水平明顯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和互聯網等媒體和“全民健身日”等活動為載體,加強對全民健身的宣傳,進一步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展“終身體育”教育,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形成崇尚體育健身、參加體育健身的良好社會風氣。

(二)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健全學生體育工作機制和督導制度。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打好“終身體育”基礎。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確保每個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每個學生學到1-2項技能,每個學校成立一個專門體育工作組織。建立和完善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工作聯動機制。

(三)大力發展社區體育。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的作用,大力開展居民小區體育健身活動。推動社區與單項協會體育工作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互幫互帶,共同開展體育活動。每個社區力爭有一處公共體育健身場地設施,有一支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有一個體育指導站,有一支體育健身團隊。

(四)加快發展農村體育。將發展農村體育納入當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統籌城鄉公共體育資源和公共體育服務的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鄉一體化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增強農村基層體育公共服務能力。統籌農村體育設施、體育組織、體育指導、體育活動的整體性建設,發揮基層職能部門作用,利用好農村學校的體育設施和體育人才資源,在傳統節日和農閑季節廣泛組織開展農民體育活動。

(五)廣泛開展職工體育。充分發揮各單項體育協會、企事業單位工會等組織的作用,廣泛建設職工體育健身團隊,開展符合單位特點和職工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和體育競賽活動,提倡開展工前(間)操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單位進行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測驗和職工體質測試。積極引導外來務工人員參與職工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創新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體育發展模式和基層職工體育組織形式及活動方式,完善社區體育與職工體育互動互補機制。

(六)全面發展老年人體育。建立健全老年人體協、老年人體育項目體協和老年人體育健身俱樂部、體育健身團隊等,積極為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提供便利和優惠。老年人教育機構開設專門的體育課程,老年人活動中心設置合適的體育活動設施。各社區將老年人體育健身服務納入社區服務體系。研究創新適合老年人身體特點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辦好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各類各項體育活動。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興辦老年人體育機構和體育設施。

(七)普及殘疾人體育。力爭舉辦一屆殘疾人運動會,籍此普及殘疾人體育活動。建立健全殘疾人體育組織,培養為殘疾人服務的體育骨干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實施“助殘健身工程”,為殘疾人建設就近方便的體育健身設施。公共體育設施應當對殘疾人開放,并盡可能有針對性的設置便利條件,研究開發適合殘疾人身心特點的體育健身康復手段,做好殘疾學生體育工作,注重培養具有體育潛質的殘疾青少年,提供適合殘疾人學生特點的體育健身與體育康復項目。

(八)開展婦女健身活動。引導、鼓勵婦女參加體育鍛煉,加強對婦女體育健身活動的科學指導和服務。以展示巾幗風采為主題,廣泛開展適合婦女和家庭喜聞樂見的健身活動,豐富婦女和家庭的體育文化生活,不斷提高婦女和家庭成員的健身意識,營造濃郁的婦女和家庭健身氛圍。

(九)辦好群眾性體育競賽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職工運動會。舉辦好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日活動、長跑活動,組織各種體育運動比賽和農民、職工、學生等綜合運動會及單項競賽活動。改革辦賽模式,突出重在參與、重在交流、重在健身,勤儉辦賽,推動普及,促進體育健身活動廣泛深入開展。

四、保障措施

(一)深入開展全民健身宣傳教育。抓住“全民健身日”、重大體育賽事及各種全民健身活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等時機,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平面媒體、互聯網等公共資源,通過開辦專欄、播放公益性宣傳片、舉辦講座、播發公益廣告等形式,普及全民健身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開展“終身體育”教育,提高公民科學健身素養,推進全民健身科學化、社會化、生活化。使“全民健身、健康”的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和參加體育健身的風氣。

(二)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在經費、機構和人員等方面加大對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支持。加大各級全民健身工作專項資金的爭取力度,積極鼓勵、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全民健身事業。

(三)合理計劃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制定和實施本地區公共體育健身設施發展計劃,按照國家、省有關公共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指標規定,將城鄉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建設納入“十二五”時期城鄉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新建居住區要按照國家有關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標準,建設體育健身設施。繼續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城市體育行動計劃”工程等。充分利用公園、綠地、廣場等公共場所和自然條件,建設室外體育健身設施和戶外運動設施。

(四)提高現有體育設施利用率。各級各類學校體育設施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向學生開放,并在確保校園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新建和改建學校體育設施,要按照向公眾開放的條件要求進行體育設施建設。有體育設施的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在不妨礙正常工作秩序的情況下,爭取向公眾開放。

(五)支持基層體育組織建設。力爭建立縣級全民健身指導站。積極發展城鄉基層體育健身組織,加強體育總會、單項體育協會、各類人群體育協會、行業體育協會及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社區體育俱樂部建設,并在辦公用房、體育設施、工作人員、活動經費和工作指導等方面予以支持。

(六)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縣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培訓制度,吸引、組織體育愛好者通過培訓加入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縣體育局設立社會體育指導員專項經費,用于培訓、業務交流、表彰獎勵和必要的工作補貼,為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盡快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做好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和各項管理服務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經常性地組織和邀請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體育老師、體育科研人員、體育院校學生深入基層開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務。

(七)扶持和培育體育消費市場。積極探索全民健身新方式,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戶外運動,促進體育與文化、醫療、教育、旅游相融合,推進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相融合,互相帶動、共同發展。積極扶持開辟大眾化體育健身休閑場所和體育健身休閑用品開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體育健身休閑產業,強化體育健身休閑專業人才培養,建立和完善體育健身服務規范,提高體育健身的科學性、安全性和服務水平。

(八)加大科學健身指導力度。建設一個縣級國民體質監測站。學校普遍建有學生體質監測室,積極引導有條件的行業建立國民體質監測點。積極開展“體質測試下基層送健康”活動,為群眾進行體質測定和運動能力評定,教授運動健身方法,贈送運動健身書籍,宣講科學健身知識。

(九)做好信息收集科研和法制建設工作。加快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建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能力。堅持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做好全縣體育場地設施普查工作,建立全民健身基礎數據統計體系。在省、市體育局的指導下,加強全民健身科研工作,研制推廣體育健身新項目、新方法,提高全民健身科學化水平。制定與《縣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相配套的實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完善全民健身法規體系,加強執法監督檢查。

五、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社區、各部門、各行業依照本計劃制定相應的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本計劃在縣政府的領導下,由縣體育局牽頭會同各鄉鎮、有關部門、各群眾組織和社會團體組織實施。縣政府成立全民健身實施計劃領導協調機構,加強對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具體實施工作的組織和協調,推進全民健身實施計劃的實施工作。把發展全民健身事業作為改善民生、推動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政府重點工作,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指標體系,納入改善民生的目標任務,在財政、金融、稅收和土地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二)明確部門責任。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格局。縣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領導全縣推行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工作。縣體育主管部門加強統籌規劃和協調指導,會同有關部門落實政策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監督獎勵等措施。縣全民健身委員會成員單位和群眾團體根據各自工作職責,共同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三)加強成效評估。建立實施效果評估機制,強化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和實施情況的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體育行政部門,對為全民健身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