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時間:2022-03-15 16:24:08
導語: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總則
1.1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減少危害,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預防為主,快速反應、依法處置。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省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市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發生在本行政區域內或發生在其他縣區但涉及我區的各類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防范應對和應急處置工作。
1.4事件分級
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按照人員傷亡、危害程度、涉及范圍和發展趨勢,將突發事件由高到低分為四個等級:特別重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重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較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一般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食物中毒類事件參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標準執行,其它類別事件由國務院及其授權的相應級別部門確定。
2市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指揮體系
市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體系由區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辦公室組成。區級指揮機構是應對本行政區域一般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主體。
2.1市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機構
區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機構(以下統稱區指揮部)是區重大市場監管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組成部分。
指揮長: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區長
副指揮長:區政府辦、區市場監管局、區應急局主要負責人。
成員單位:區委宣傳部、區委統戰部、區委網信辦、區發改局、區科教局、區工信局、區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自然資源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生態環境局、區交通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商務局、區文旅局、區衛體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區應急局、區市場監管局等。根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實際情況,指揮長可抽調相關單位分管負責人為成員。
區指揮部辦公室日常工作由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區市場監管局)承擔,辦公室主任由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兼任。區指揮部組成及職責見附表1。
2.2現場指揮部
區指揮部根據需要,成立現場指揮部,下設事件調查組、危害控制組、醫療救治組、應急保障組、宣傳報道組、專家組6個工作組,工作組成員根據事件性質從相關單位抽調。各組職責詳見附表2。
3風險防控
充分發揮區食品安全委員會的作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件防控制度,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防控體系,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綜合利用和資源共享,構建各部門信息溝通平臺,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積極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依法對食品安全事件風險點、危險源進行辨識、評估,加強對食品安全重點品種、重點區域和熱點問題的監管,做好節假日、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減少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和影響。
4監測與預警
4.1監測
衛生健康部門應會同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會商機制,根據國家、省、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制定、調整我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市場監管、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糧食和儲備、教育、公安、新聞宣傳及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開展日常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抽樣檢驗、風險監測、輿情調查等工作,對可能導致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風險隱患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和跟蹤調查,必要時向有關部門和地區通報。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風險監測防控措施,定期開展自查,排查和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當出現可能導致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情況時,要立即報告當地市場監管部門。
4.2預警
市場監管、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糧食和儲備等有關部門根據監測信息和風險評估結果,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食品安全風險和較高風險隱患的食品,及時提出食品安全風險警示,報指揮部并通報相關部門和可能波及地區做好預警預防工作。經區指揮部研判,需要向公眾警示的,通過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和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渠道,向本行政區域公眾發布預警信息。當研判引發食品安全事件的因素已經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應解除預警,終止有關措施。
區指揮部及各有關部門在預警同時,要采取以下行動:開展跟蹤監測工作,預估事件發展趨勢、危害程度、影響范圍;迅速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事件進一步蔓延擴大;應急專業隊伍和負有相關職責的人員進入待命狀態,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加強輿論引導,利用各種渠道增加宣傳頻次,告知公眾停止食用或使用不安全食品,及時準確發布事態最新情況,主動回應社會關注的問題,及時澄清謠言傳言。
5應急處置與救援
5.1報告與評估
全區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發現疑似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后,應當按照省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制度(見附表3)及時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隱瞞、謊報、緩報,不得隱匿、偽造、毀滅有關證據。
區指揮部辦公室接到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報告后,應立即開展事件評估工作。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評估是為確定應急響應級別而進行的,評估內容應當包括:涉事產品可能導致的健康損害及所涉及的范圍,是否已造成健康損害后果及嚴重程度;事件的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事件發展蔓延趨勢等。有關部門應當按有關規定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提供相關信息和資料。經初步評估構成或為疑似食品安全事件的,市場監管部門應當按規定上報。
5.2先期處置
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發生后,事發地鄉鎮(街道)和責任單位要按照預案進行先期處置,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先期處置要遵循“先控制、后處理”的原則,第一時間開展人員救治,同時控制受污染或可疑食品,防止危害進一步擴大。
屬地各有關部門應派遣應急隊伍趕赴現場、依據各自職責采取措施:積極開展應急救援、組織救治受到傷害的人員;封存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組織檢測、檢驗,查找原因;封存被污染食品的相關產品、并責令進行清洗消毒,防止事件擴大和蔓延;對確認屬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經營,涉案企業應依法及時予以召回。
5.3應急響應
區級響應由低到高設定Ⅲ級、Ⅱ級、Ⅰ級三個響應等級、食品安全發生后、依據響應條件、啟動相應級別響應。各等級響應條件、啟動程序、響應措施、響應級別調整及終止見附表4。
區級響應相關信息由區指揮部統一組織發布,各有關單位按照統一發布的權威信息,做好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
5.4應急行動
應急響應啟動后、應急行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收集事件現場的第一手資料,進行現場調查、咨詢、對事件性質和危害程度作出恰當的研判。
(2)根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性質、涉及范圍、受影響人員分布、應急人力與物力等情況,組織專家制定科學的應急處置方案。
(3)緊急調用、協調應急救援所需的人員、藥品、醫療器械、物資、設施、資金等,確保應急所需及時到位、救治及時有效。
(4)對被污染的食品,盡快采取控制措施,消除或減少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5)核實現場情況,收集、整理現場信息,保證信息傳遞及時、準確與暢通,及時通報事發地鄉鎮(街道)并向區人民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向社會通報應急處置情況。
6后期處置
6.1善后處置
區指揮部根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危害程度及造成的損失,提出善后處理意見,并報區人民政府。事發地鄉鎮(街道)依法做好恢復生產經營秩序、妥善安置受影響人員等善后工作,確保社會穩定。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受害人給予賠償,承擔受害人后續治療及保障等所需全部費用,保險機構要及時開展應急救援人員和受災人員的保險受理。
6.2總結
應急處置結束后,相關部門要及時總結、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和應吸取的經驗教訓,提出改正措施。區指揮部辦公室依據有關規定和要求,及時做出客觀、全面的調查評估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內容: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基本情況;事件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據;事件結論;應急預案實施效果評估情況;經驗、教訓和應急預案的改進建議;必要的附件。
6.3應急保障
區指揮部及成員單位應建立健全信息交流機制,組建相關救援隊伍,做好應急所需設施、設備和物資的儲備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根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需要,將應急預案、應急演練和培訓宣傳等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年度預算。
6.4應急演練
區指揮部成員單位要按照“統一規劃、分類實施、分級負責、突出重點、適應需求”的原則,依法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事件的應急演練,以檢驗和強化應急準備、協調和應急響應能力,并對演練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7附則
7.1名詞術語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是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指有關食品安全信息引起社會持續廣泛關注,已經或可能造成不良影響,需要采取緊急措施應對處置的突發事件。
- 上一篇:冬季清理冰雪工作實施方案
- 下一篇:優質飼草加工生產獎補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