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時間:2022-08-12 08:41:43
導語:電商在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電商在農村的發展現狀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我國實現了由全面脫貧攻堅到全面鄉村振興的轉型。在此期間不少地區將電子商務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從發展現狀來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在2015—2020年趨向“常態化”增長,并于2017年突破萬億元,但受到疫情的影響,2019年后增速放緩;其中,2020年農村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高達1.63萬億元,在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中占比最高[2]。0.350.891.241.371.711.79201520162017201820192020農村網絡零售額(萬億元)圖12015—2020年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變化趨勢(單位:萬億元)2021年以來,在國家對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下,農村電商零售市場逐漸恢復活力。商務大數據檢測顯示,前三季度的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已達1.4萬億元,其中農產品電商銷售額增長較明顯,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5%。雖然農村電商發展態勢向好,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面臨著一定挑戰。首先,電商的發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自然資源、資金、人才、技術、政策的限制。我國部分落后地區資源較匱乏,電商區域發展不平衡,因而對電商經濟的利用程度存在較大差距,這容易導致地區貧富差距不斷惡化。其次,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后,農村物流設施的健全是農產品順利銷售的重要依托,但目前在一些偏遠農村地區,網絡通信與道路交通的建設滯后,物流快遞服務站的數量有限,導致農村經濟發展落后和城鄉差距不斷擴大。最后,農村電商發展需要有專業人才的帶動,但是電商人才往往因農村生活條件落后而不愿投身到農村的經濟建設中。結合以上情況,農村電商發展面臨一定挑戰。
2制約電商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
2.1區域發展不平衡
目前我國農村電商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較突出。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東部地區對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的貢獻最大,同比增速最高,中部、西部地區占比分別為12%、9.4%,而東北部的農村網絡零售市場表現最差,零售額占比僅為2%[3]。這是因為電商的發展依托于資金、資源、機遇、技術、人才等條件,而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之間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因此這種資源上的不平衡使得區域間農村電商的發展差距不斷拉大,最終導致經濟收益向少部分地區集中。
2.2基礎設施薄弱
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建設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市場經濟的運行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比城鎮來看,我國農村普遍存在基礎設施不健全,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不完善的情況。交通運輸是商品流通的重要保障,但部分農村地區的公路存在維護管理不到位和質量不達標的情況,這將為農產品的正常流通帶來隱患[4]。較多農村地區的物流配送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物流配套設施和技術的落后為部分特殊農產品,如生鮮農產品的運輸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2.3復合型電商人才缺乏
首先,農民群體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對新事物的認知較慢,缺乏利用互聯網將優質農產品輸送出去來創造財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農村普及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知識的力度還不夠大,很多農民沒有機會接觸電商這種有效的銷售模式。其次,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城鎮地區在醫療、教育、交通、購物、住房等方面較農村地區對人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大量農村青壯年出于對生活條件、薪酬待遇、未來發展等因素的考量,更青睞于選擇在城市工作生活。所以這對農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產生了極大的不利。最后,農村需要的復合型電商人才應該具備一定的農業知識、電子商務知識,但目前高校培養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在畢業后很難在農村有效施展自己的能力,這是因為他們在校所學的教材缺乏對農業農產品知識的介紹和滲透,因此無法適應農村的電商業務[5]。
2.4品牌程度低
農村電商賣家的品牌意識較淡薄,電商之間的競爭往往只局限于較低層次的“價格戰”。這不僅不會給農民帶來穩定持續的高收入,反而容易在“價格戰”的競爭中造成虧損,得不償失。品牌形象的樹立可以體現商家良好的信譽,品牌的建立也是該商品區別于其他同類商品的特色化體現。農村電商必須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才能源源不斷地創造財富。
2.5溯源體系不完善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產品質量問題的關注日益提高,特別是與人民健康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問題。目前農戶普遍采用的是小規模分散經營,因此在種植(養殖)、加工生產、包裝、分揀、運輸配送等環節的溯源
3解決制約農村電商發展問題的對策
3.1政府制定政策引導落后地區發展
落后地區存在資源、發展條件上的不足,需要政府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當地政府要善于發現本地具有發展潛力的特色產業,形成產業優勢,構建區位優勢,打造特色電商業務發展模式[6]。當地農業部門要結合地區資源稟賦、地質特征和市場需求發展屬于自己的模式,不盲目搞“一刀切”。政府應該出臺各種優惠的福利政策,吸引各地人才前來創業,引導社會資源向落后地區傾斜,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電商的運營和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和支持,政府可以通過“招商引資”政策為電商企業注入充足的活力。
3.2農村電商新模式:直播助農
在近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農村地區普遍面臨農副產品滯銷的現象和難題。而“直播賣貨”作為目前網絡銷售的一大新興有效的銷售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商家的青睞。當地政府應把握這一契機,積極轉化自身的角色,為當地帶來發展的機遇。各地可以與電商合作通過可靠的直播平臺向網友宣傳和展現鄉村特色產品、介紹家鄉風土情懷,來吸引網友駐足和消費[7]。政府領導干部相較于傳統的網紅更容易讓消費者產生信賴,更有利于建立信任屏障,并且網絡直播這一形式可以直觀展示商品的信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特別是縣長一類的角色,他們往往代表著一個地方的形象,同時對地方文化特色、山水人文風情有透徹的了解,所以他們在直播帶貨中發揮的作用較強。比如酉陽縣縣長李成群曾助力電商直播向網友推介酉陽的油茶、茶葉、青花椒等一大批特色農特產品,在短短90分鐘內吸引了大量的流量[8]。
3.3加強農村復合型電商人才培養
政府作為“有形的手”應當優化調節地區的資源配置,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一方面,在人才引進上給予政策支持,針對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適當給予優惠,吸引優質的人才在農村創辦電商企業。另一方面,政府應積極為農村的優秀電商人才進行表彰,包括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為當地鄉村經濟建設做出特殊重大貢獻的,還應當通過當地媒體積極宣傳,形成榜樣效應。針對電商人才培養,大多高校都開設有相應的電子商務專業,但是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還應當加入對農村農業知識和農村風土人情的學習。因此,針對不同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高校應有的放矢,進行細化培養。包括對未來準備在農村電商發展的人才,高校還可以和規模較大的農村電商企業合作,給學生提供去企業實習的機會。
3.4實施品牌化策略
農業產業中農產品的趨同化容易導致相對過剩,不利于形成規模效益。農村電商應當避免簡單的模仿、復制,應標新立異,勇于創新,避免產業趨同。這就要求電商要善于利用大數據,時刻把握市場需求的動態,因地制宜,挖掘本地附加值高、獲利潛力大的特色農產品,引導形成新的消費熱點。當地政府應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制定農產品品牌認證、推廣相關的規則,完善農產品產業鏈,協同本地電商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并對龍頭企業給予重點支持。
3.5建立健全農產品追溯體系
政府可以引入第三方認證機構介入,對農產品從源頭生產、加工包裝、倉儲再到物流運輸的各個環節持續跟蹤和記錄,通過產品“賦碼”方便消費者輕松了解到農產品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過程信息,加強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安全信心。政府可以與第三方認證機構建立追溯云端數據中心,搭建云數據處理中心,把生產者、監管部門和消費者連接起來。結合實際需要,針對不同產品生產流通特性,采用簡便適用的追溯方式,建立完善科學系統的產品追溯體系[9]。
3.6優化農村物流發展路徑
首先,政府投入資金優化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并構建高效的農村物流網絡系統,加強物流網絡的頂層設計。同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設立數量規模適中的倉儲中心、物流分撥中心、物流快遞中心,充分發揮樞紐功能[10]。其次,有效創新農村物流配送模式。電商可與當地超市、便利店、門市部、村委會簽訂合作協議,提高物流配送環節的效率,減小物流成本,擴大利潤空間。最后,把最新的科技成果應用到農村物流中,有效突破農村電商發展的物流瓶頸。
4結語
全面鄉村振興的實現離不開農村電商的高質量發展,當前進入互聯網金融時代,農村電商需要把握好時代潮流,發揚自身的優勢,通過實施品牌化策略、優化物流發展路徑、加強農村復合型電商人才培養、利用直播新型帶貨模式,推動自身進一步發展,當地政府也應給予政策支持,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帶動農村經濟快速增長,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差距。
作者:唐漢 單位:山東工商學院經濟學院
- 上一篇:物流業與公路運輸經濟的協調發展
- 下一篇: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探討
精品范文
10電商行業市場分析